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邂逅了壶

找到约191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千年茶都羊楼洞

出湖北省赤壁市城区,沿107国道南行26公里,就是位于湘、鄂交界要冲的千年古镇羊楼洞。这里是一片茶树葳蕤之地,这里是一方茶叶毓秀之壤——万亩茶园如缎一般铺展为无边的平畴绿涛,参差屋宇如画一样逶迤成依山就水的茶巷街衢。古镇西头是云雾缭绕的北山、松峰山和马鞍山,传说观音老母曾在松峰山上埋瓶流泉,淙淙泉水顺山而下,哗哗啦啦地从镇中穿流而过。

“自唐太和年间皇诏普种山茶起,羊楼洞就开始培植、加工茶叶;宋代以降,以‘川’字牌青砖茶作为通货与满蒙、俄罗斯进行茶马交易 ;明嘉靖初,茶庄栉比爿立逾200家;清道光年间,有英、德、日、俄等国茶商竞相于此办厂制茶,国内的晋、津、沪茶人也都蜂拥而至,顿成驰名国际的大茶市”的文献记载,是羊楼洞长铭于心的骄傲与自豪,也使得羊楼洞这个寻常的地域名称,因此披上了一重神圣的岁月灵光。

“一把爷爷的铁锄,或是/奶奶的手镐/让一个个栽栽种种的日子/子子孙孙孙地生机盎然/因为劳动和爱情/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总是长满了鹅黄嫩绿的叶芽/”——羊楼洞的松峰山上,至今仍长有唐太和年间种植的两棵茶树,姊妺相依,蔚为奇观。历史的一次不经意涉足,赋予了羊楼洞悠久绵长的岁月陈香,荫荫翳翳地穿风越雨,氤氤氲氲地披星戴月,一年又一年地成相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循着“羊”与“楼”与“洞”的前后次序递进而读,撇开“放羊人筑楼而洞”的道听与途说,“羊楼洞”这个有形有象的称谓,用影动与心动的旖旎,波浪拍岸一样萌生着一浪又一浪的联翩浮想。羊楼洞的土地,是一棵棵茶树和一片片茶叶的理想居所;羊楼洞的涧溪与青流,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找到了良好的生存感觉。

用一棵棵茶树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羊楼洞满山满岭都是层层垅垅的绿意盎然,日日月月地青葱着一颗颗春夏秋冬的心灵,岁岁年年地生动了一个个风霜雨雪的人生。羊楼洞的街道路面均以青石板铺设而成,那一间间共墙合壁的房舍街店,或青砖黑瓦,或木质竹垒。这些吊脚的屋宇,隐隐散发着茶叶的馨香,每一根檩椽,每一根梁柱,无不深刻着的茶叶的记忆与念想。在天井厢房的老宅深院里,窗棱上精美的木雕,默然无语地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建筑智慧,以及对于美的孜孜不倦追求。现在看来,羊楼洞就是一个典型的茶叶道场,是座落在中南大地上的一个茶叶大观园,让人在楚看街道两旁的明清古建筑和凝望青石板上的一道道车辙凹痕(古时运茶的鸡公车轮所碾圧出的辙印)时,一不小心,就在多雨的江南,邂逅了一位又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

一棵茶树的前世与今生,一片茶叶的叶绿与叶黄,是羊楼洞的奈何与沧桑。在羊楼洞看一堵堵的残亘断壁和一扇扇摇摇欲坠的门檐,就觉得有许多东西都活不出草木的本真模样。茶有道,茶亦有运。近年来,“再借东风兴赤壁”的赤壁市,凭依羊楼洞的茶园茶庄,把茶产业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突破口,确立了“延续千年茶香,打造百亿产业”的战略规划,一次性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申请羊楼洞茶文化历史品牌46个,拥有驰名商标2件、著名商标3件、知名商标6件,羊楼洞青砖茶通过国检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和茶楼经营、茶艺培训、茶产品研发、生态观光旅游风生水起,热闹非凡。

徜徉在羊楼洞的街巷之中,就会由此及彼地想到凤凰古城、丽江古城和重庆的磁器口,以及苏州的周庄,就感到有一种不同是如此的泾渭分明。木板房,吊脚楼,青砖,黛瓦,粉墙,飞檐,是羊楼洞用茶叶的名义,大写在岁月风影中的一幅幅独特画卷,而那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独轮车辙,又让人在低头辨识和举首凝望的刹那,仿佛看见一鸡公车又一鸡公车的茶叶,吱吱嘎嘎地从一块块青石板上颠颠碾过。那如雕如硺的辙印,都是关于轻和重的故事,字字句句,发人深省。

茶是羊楼洞的得天独厚,茶是羊楼洞的绿色传承。“羊楼洞”青砖茶、米砖茶和“羊楼松峰”绿茶、红茶、青茶……因为采摘时间的早晩、叶芽部位的差别和制作工艺的不同,一一呈现出迥然分明的品质与色泽,有的清冽,有的甘醇,有的绵软,有的香甜。用一壶羊楼洞的观音泉水或煮或泡,那些或绿或青或黄或红的汤汤茶水,可喝可饮可啜可品,而你在喝着饮着啜着品着的时候,就不知不觉被一种弥漫的“淡然”情绪所浸淫,所陶醉,并获得了一种精神的洗礼与教育。这时候,慢下来的不仅有你的脚步和思想,还有你风风火火的人生。

“羊楼古巷青石幽,洞庄百年木楼秋,千载修得茶香绕,观音泉韵洗风流。”——这是对羊楼洞的文学描写和诗歌摡括。这些字字珠玑的文字,使得所有心仪和向往羊楼洞的人们,因此有了一条十分便捷的进入路径,也使得“万嶂入羊楼,双溪绕凤丘”的千年茶都羊楼洞,变得更加的易于接近,更加的容易欣赏和理解……

【摘自2016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徐泰屏(湖北赤壁),著有散文集《流年留言》《驿路屐痕》、诗集《寂寞开花》】

古今柔情一壶茶,再见了,永远的大侠

秋天,好像总带点离别的气息。今年的秋天,好像一直在送别。

上个礼拜,我们还在感叹著名主持人李咏的离去。

昨天,我们又失去了无数人心中的大侠——金庸先生。

一代传奇谢幕离去。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大抵是许多八零九零,乃至零零后武侠迷们最初的武侠追求。

武侠就应该是诗意江湖和千杯美酒,何故又将金庸和茶联系在一起呢?

古今幽情一壶茶

金庸先生习惯深夜写作、阅读。直至清晨,以茶为伴,文思倍涌。那些深受读者喜爱的武侠小说、评论随笔,包括部分《香港基本法》的初稿,都是在茶水的浸润下,从他的心海和笔端流淌而出。

 

他曾把爱情比喻为茶,“在最佳的时间采摘,经过精心烘焙,有懂茶的人来择水选器,并用心品尝。”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江湖侠士,还是文人雅士,多是重情重义之人。古今幽情,尽在一杯茶。

清茶恋上松间雪

品茶重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十分;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

段誉是金庸小说中最令人羡慕的人物,大理世子,年少英俊,个性温和,像一杯清茶。

 

王语嫣则是那松间雪,美丽而别致,虽尽知天下武功,可以指点高手过招,自己却使不出一招一式。最有意思的是清茶与松间雪的爱情,竟然是在枯井底污泥处成就的。

碧螺春遭遇大碗

茶器是品茶的一个重要内容,好的茶器,不仅在颜色上可以衬托茶汤色泽,同时材料坚而耐用,不损茶汤的滋味和香气。

碧螺春是茶中佳品,饮用时却要泡在大碗里,茶细器粗。相得益彰,就是这个道理。爱情也一样,两个人的好需要相互欣赏,相互衬托。

如果说冰雪聪明、精灵古怪的黄蓉是碧螺春,那么从小在大漠长大,天资愚钝,毫无心机的郭靖就只能是只大碗了

碧螺春爱上了大碗,与其说是大碗的福气,不如说是碧螺春的聪明。白瓷杯精致,玻璃杯剔透,精致剔透的东西往往容易碎,哪有大碗宽厚结实让人觉得安稳啊。

绿茶进入红茶坊

程灵素遇到胡斐的时候是一包不起眼的绿茶,头发又黄又稀,双肩如削,身材瘦小。虽然身为毒手药王的弟子,七心海棠的主人,遇到爱情,不过是一个柔弱无助的女子。

袁紫衣如一杯红茶,冷艳美丽,香味浓郁。早已占满了胡斐的世界。他的心是一个红茶坊,为她笑。为她忧伤。这样的爱情一开始就注定是无望的。

好茶的意义属于懂她的人,珍惜她的人。喝茶的人很多,但懂茶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并非所有好茶,都有遇上陆羽、宋徽宗的运气。

茶凉又见负心人

李莫愁豆蔻年华时,在大理邂逅了陆展元,两人相恋,如新茶初泡,清新而浓郁,茶芽在杯中缓缓舒展,茶香四溢。

陆展元返回江南后,又结识了何沅君。于是茶凉,清冽与甘甜淡去,嫩叶惨白,异化成莲子心,原本美丽的女子成了杀人魔头,手刃何拳师一家二十余口。只因他姓了个“何”字。连毁六十三家货栈船行,只因他们招牌上带了个“沅”字。

爱恨这么强烈,未免恐怖。可是看到最后,李莫愁跌入烈火之中,心中所思的仍是“问世间情为何物”,不免又让人觉得心酸。

“古今幽情一壶茶!” 茶也好,情也罢,又有谁说得清呢。

在完成了一次次谢幕后,这次,他真的退出江湖了。儿女情长今犹在,江湖侠骨已无多,再见,金庸;再见,江湖。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每日为你推最暖心的晚安故事

世界那么大

扫我带你去看看

 

 

初学者只能喝轻火岩茶?这里面可能存在误会!

 

一朋友问:“什么时候再出岩茶十二金钗?”

 

果然是爆款,至今仍有茶友挂怀。

 

能一次性喝到十二款岩茶,这样的组合谁不爱?

 

请给李麻花批发一扎!

 

除了十二金钗,还有一款名为雀舌的武夷名丛让人念念不忘。

 

“雀舌还有货吗?”

 

“没有。”

 

“还有像雀舌这么香的茶吗?”

 

“有,但要等明年才能喝到。”

 

“why?”

 

“火功加高,就不是这个香了呗。”

 

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售罄了才会让人格外怀念。比如慧苑老丛水仙,也是这个状态。

 

总结了一番雀舌和十二金钗的成功之路,意外地发现一个特点:这些茶,火功都不太高。

 

再剖析,又有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这些火功不太高的岩茶,简直就是新茶友杀手!来一个,俘获一个;来两个,斩获一双;来一百个,照单全收。

 

有多少人是从轻火岩茶开始入坑的?请后台默默留言。

 

 

岩茶初学者,

为什么要从轻火茶开始?

 

一个字:香!

 

毫无意外地,轻火岩茶能一举攻破茶友的味蕾,靠的就是一个香字。

 

雀舌,是迄今为止麻花喝过最香的茶,没有之一,将拥有透天香的黄观音都比下去!

 

大写的服气。

 

不,是大写的脂粉气。

 

细数雀舌的香气,几乎涵盖了岩茶会出现的花香。请准备好香气攻击,它的香气有:夜来花香、桂花香、兰花香、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只恨自己闻香太少。

 

又比如十二金钗的成员,基本以香气取胜。金牡丹、金观音、黄观音、奇兰、白瑞香……都是香气的代言人。

 

说来也怪,美食能吸引我们,多数都是通过气味。

 

一些闻着香的食物,总能比一些气味怪异的东西更能摄人心魄。

 

高香的岩茶,总能在第一时间勾走我们的注意力。

 

这也是为什么清代学者梁章矩对岩茶品质的判断,先从“香”字开始。···至茶品之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

 

说白了,我们还是摆脱不了吃货属性!

 

 

岩茶初学者,

是不是只能喝轻火茶?

 

非也!

 

轻火茶,是适合大部分初学者的茶,但不是唯一。

 

喝岩茶若是只注重香气,未免太肤浅。

 

你看那成功案例——雀舌,不仅香,水也稠!

 

不好意思,雀舌再次入镜,堪称范本的它,不仅有令人爱慕的花香,还有稠得不像话的汤水。这个价位下,简直挑不出毛病。

 

如果茶友只是停留在轻火茶阶段,未免有些固步自封,还容易影响进阶培养计划,高手养成记里,可不是这么写的!

 

喝茶,就是要敢于挑战,你不迈出第一步,永远不知道轻火以外的茶,是什么滋味。

 

 

岩茶初学者,

还能喝什么茶?

 

除了香气高扬的茶之外,大家还能选择一些口感好的正岩茶。

 

这些茶,香与水并驾齐驱,属于美貌与智慧共存型。

 

品质好的正岩茶,对于新茶友而言,像是解锁了新大陆,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口感组合。

 

一朋友,第一次喝岩茶,正好遇上我们喝牛栏坑肉桂,还是足火版。想说她有口福?

 

不,从她的喝茶体验来看,牛栏坑肉桂活该这么贵,就连第一次喝茶的新人都不嫌弃它。(当时,她并不知道我们喝的是牛肉。)

 

朋友原话形容:觉得口感新奇。焦糖香+花香还有一种辣味(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桂皮香)竟然能组合在一起,并不觉得怪异,汤水也比较柔和,比较稠、滑。就像是第一次吃水果蛋糕,水果和奶油组合,也是奇妙的体验。

 

瞧,入门姿势正确,足火茶也可也亮瞎眼!

 

而后,又给朋友泡了梅占,中足火版本。

 

喝完后,依旧觉得茶的味道很惊艳,汤水醇厚,甘甜,顺滑,也没有大家所形容的中药味。

 

岩茶入门初体验,不算差。

 

 

于大部分新茶友而言,听到“足火”二字,会望而却步,总觉得味道浓酽,烟味重,一派茶不好喝的模样。

 

那是您没遇到真正好茶,又或者是冲泡方式错误。

 

遇到好茶,才是入门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一点,前辈袁枚算是一个范本。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位于正岩产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袁枚一开始也不喜欢武夷茶,原因和大多数人一样:嫌茶味道浓,像喝中药。

 

直到在天游寺中喝到了僧人做的岩茶,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喝茶也不敢马上咽下去,而是要慢慢咀嚼,去感受茶香的变化。而后觉得武夷岩茶是一等一的好茶,连龙井、阳羡都不及它。

 

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

 

当然是因为袁枚找对了入门茶,邂逅了一款能代表武夷岩茶真实水平的好茶!

 

 

轻火茶,它是为了广大新茶友而存在。

 

它的香气,张扬、明艳、恣意、洒脱,通常以花香的姿态出现在新茶友眼前。

 

它的汤水,清香、鲜爽、香气落水,口感小清新不刺激。

 

作为入门茶,它很合格。的确是许多新茶友的不二之选。

 

但,轻火岩茶却不是入门的唯一选择。

 

我们也要适时地突破自己,尝试喝一喝火功高一点儿的茶。

 

好茶,总是在前方等着我们!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找到约187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