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店的陈绿茶怎么处理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一碗茶汤里的市井——永兴茶馆记

刘小华,永兴人,高级农艺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先后主持省人社厅、省教育厅“茶事”“茶叶生产加工”“制茶技能”大师工作室。

刘大师爱老大老实地摆点龙门阵,摆龙门阵不用文本参考,好比收割稻谷,随手堆垛,自有稻谷飘香。不像北溟三写作文,像打麻将,码放得整整齐齐,小心地一张一张打出来,却常常打出一铺烂牌。

大师摆龙门阵,方言如影随形,明白的会心一笑,不明白也就罢了。方言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出现,一直是常态,最近的比如作家王朔新作《起初·纪年》系列,略远点的比如作家何顿《我们像葵花》,经典的比如《西游记》……不胜枚举。在方言的表达上,和本文一样,大都从音不从形。

摆龙门阵,不就是自由么?把壳子吹起,葵花子嗑起。

永兴,是黔北四大商业古镇之一,素有“一打鼓,二永兴,三鸭溪,四茅台”之说。数百年的时间里,经商是永兴人不变的主题。后来浙大西迁办学七年,而后又有抗战时期的“民国十七临教院”荣军官兵常驻于此,到处弥漫着那种铜臭中带点儒雅,儒雅中带点匪气,站着时争强好胜,坐下来那样又息事宁人的风气。市井如此,茶馆自然就不甘落后了。

本人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从记事起,目睹了带着浓厚市井文化的永兴茶馆和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摄影:岳龙)

那些年代里,坐茶馆就是喝茶听书、听戏;偶有茶客茶友之间面红耳赤地争论小说中的英雄人物谁胜谁负;茶馆文化经历了从京剧折子戏《失、空、斩》到“造反派”宣讲会等一系列转变。茶馆的功能从躺椅上喝茶打瞌睡到黑市交易;从公开的休闲娱乐,转入地下打牌赌钱。茶客从捡“过龙茶”吃的“二齁”变成戴“红袖章”的“造反司令”;又从造反司令沦落到装疯卖傻的神汉。体制上也经历了从私人老板到“合作化高潮”,从集体所有制改制转为个体经营等一系列的变化。数十年的茶馆文化演变就是永兴社会历史的缩影,成为了那种“怀书+古装戏”杂交出来的特色文化——“口头文学”的滋生地。每每回忆起这些,犹如一幕幕的电影蒙太奇在我的脑海里重现。于是,我觉得永兴应该有一篇“永兴味”的文章把这些故事记载下来,不写出来心中总有一种堵塞的感觉。

“一街”的江家茶馆及后来的牛马店茶馆

上世纪60年代初,因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高潮,全社会需要休养生息,农村有了土地下户,乡镇集市允许少量的粮食、种子及部分生产资料自由交换。省重点水利工程杨家坪水库和湄江东西二干渠,主要建设地在永兴,省水电厅设“湄江水利指挥部”于此。在水库建设进入高潮时,就有指挥部、设计室、工程处、施工队、突击队数百人常驻;外来的“209地质队”也入驻永兴;铜仁汞矿、务川汞矿车队也必经此地,给古镇带来了一点商机,乡镇市场开始活跃起来,各种服务业如茶馆、饭店、旅社应运而生。供销社成立了饮食服务总店,把开照相馆、理发店、牛马板车店、饭店的所有人作“过渡商”,让他们出资投劳,联合办店,自负盈亏。所谓“过渡商”就是把私营小商、小贩引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来。

当时永兴镇有一、二、三、四大街的格局。一街就有江(方言读音“冈ɡānɡ”)家茶馆,位于永兴镇政府附近;牛马店茶馆(含牛马板车住宿)位于牛马市场下面,投资者用张家民房开办。主要服务过路的牛马板车,包括“骡马占槽”和人宿栈房。茶馆当然就是附属设施了。

这个茶馆后堂有七星排灶一座,顺墙而建,石水缸一口,可容二十挑水(一吨左右);大堂两侧有折叠式竹椅近三十张;一丈二的茶凳数条。最多时这个茶馆前后堂总共坐上四五十人。当时茶叶是国家二类物资,对生产方实行“统购统销,购九留一”的政策,其实就是农民生产的茶叶必须全部售给国家,留下的所谓的“一”也要由当地供销社按计划分配。茶馆就免不了要买点“黑市茶叶”补充了。

茶馆主堂上坐着的收银员是实质上的老板娘,人称“冈(江)二娘”,有客人来到时,就喊“二娘,发碗叶子!”这里讲的“发”是“浸润”的意思。当客人落座,掏出五分硬币放在茶凳上,跑堂的应一声“来了!”就在柜上领一副放了茶叶的“三套件”盖碗,左手放碗提盖,右手长嘴壶冲满并盖上,道一声“慢用”。跑堂的一般身兼两职,除了提壶掺水,还要挑水和煤,烧火加煤管灶上的事。记得“牛马店茶馆”挑水的是一名抗战老兵,驼背瘦高个,八字胡、缺牙巴,不善言语。挑水、管灶、跑堂本来是他的基本工作,但是由于和煤封灶是技术活只能自己干,至于提壶掺水的活,则经常由一些没茶钱又要混茶馆,收“过龙茶”喝的人代劳。谈到“过龙茶”,在永兴是有说法的,原意是被冲过一两开或是喝过已没味又被回收再次冲泡的茶渣,后来也泛指被他人用过或被抛弃的事和物。

这个茶馆有个特殊人物,是早期合作化高潮时“带资入店”的一个的孤寡老人,据说解放前他是“一贯道”,靠给人问卜占卦、“掐时”“看水碗”为生,由于揭发斗争地主私藏鸦片(有人说是他自己藏的),立功后,“带资投劳”入店,现已年迈,生养死葬由集体负责。于是,他在店里占了茶馆后堂的一间阴暗的小屋,暗地里做起老本行来,小屋里供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还有忠义双全的关老爷,一旦有人带上粑粑豆腐香蜡纸烛前来问卦,就会从他那阴暗的小屋门缝里漏出一丝烛光和香火味,同时伴有打卦敲磬的声音,从门缝里偶尔看到老人口中念念有词作疯癫状,等老人醒来,双手合十面对香客:“恭喜,恭喜!灾星已过,紫气东来,东南方有财喜哟,今年不发明年都要发哟!”当香客谢过,问其报酬,老人总是满脸慈祥地重复一句话:“我就算了!我就算了!就是菩萨要点,菩萨替你消灾了,三两块随便拿。”其实就把保底价“两元”告诉你了,香客把早就准备好的一张两元钞和带来的“粑粑豆腐”恭敬又不舍地递给老人。送走客人,老人随后就在集体的灶上将“贡果”加热处理,当他拿起一双筷子双手合一地对在座的茶客们细声细气地说:“各位,请,请”不等大家回话,又说,“对不起哈,各位,我吃点私饮食哈”。这一动作,有点像现在的茶艺师在舞台上“奉茶”。总之,老人的存在给茶馆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摄影:岳龙)

在那人性被扭曲年代,很多人没什么尊严可言。在永兴就有一些好吃懒做又喜欢坐茶馆收“过龙茶”闲聊之人。常有客人“发一碗叶子”喝一开或根本就没喝就有事离开了,这时“二娘”就将这碗茶收到柜台下面“待分配”,有踏半截鞋收“过龙茶”喝又愿帮忙的人来了,“二娘”便开口道:康二或二齁,“这碗茶还酽得很呢”“二齁”接过茶碗道一声“谢谢二娘”便找一个位置放下,到灶上提壶掺水顺便把满堂客人茶碗的水掺满,随后的半天,有客人喊“拿开来”,康二或二齁由于免了五分钱的茶钱,就自觉起身提壶掺水免费服务去了。

这个茶馆没有说书人,也没唱戏的。主要是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居多,如猪、牛贩子和牛马板车的车夫等等,客源复杂,信息量大,但文化不高,坐在茶馆胡吹一通。例如他“在哪里见到了有一根豇豆十八斤呀”“哪里食堂敞起吃呀”“火车上吃饭不收粮票呀”“哪里有个公公被儿媳妇杀了啊”“重庆又抓了个强盗,杀了两个人,能在长江上平步如飞呀!后来被“老派”(公安干警)制服了”,听客们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听得胆战心惊。讲述人大都以“见多识广”自居。

其实这个茶馆的服务对象还有做猪、牛、骡马生意的贩子或中介人。中介人号称“偏耳”,他们对谈生意,一般是“偏耳客”坐中间,买卖双方一左一右,三人坐在一排,“偏耳”在长衫下拉着买卖方的手分别左右比画,说“这格的整,这格的零”,经“偏耳”左右几拉几扯就谈成一笔生意。最后是“偏耳”决定其中一方开茶钱,“人缘好”的“偏耳”有时示意把在场其他茶客的茶钱也一并开了。“偏耳”在收取中介费的同时,还随便打了点“秋风”,下次来茶馆就有人开茶钱了。

偶尔也有人在茶馆暗地里做一些布票、粮票的黑市交易,这就是当时茶馆里的商业行为了。

在那个年代,所有信息来源,如政策宣传、会议通知、物资供应、商贸往来,一是靠“夏大爷”鸣锣通知:“各家各户要注意呀!防火防贼,人人有责,水缸担懑,来客要报!”这是夏大爷每次提锣的开场白。二是街道召集的群众会,街、排长讲阶级斗争,讲忆苦思甜;三是看张贴在大街上的大字报(当时叫‘安民告示’如国庆节每户居民凭购粮证供应豆腐一块,猪肉一斤等);再就是在茶馆里听那些靠谱和不靠谱的“所见所闻”了。

二街的“群力社茶馆”

“群力社茶馆”顾名思义就是“群力社”办的茶馆。

在合作化高潮时,各行各业都有了行业的集体组织,如饮食业成立合作饭店;剃头的成立理发店;拉牛马板车的成立运输合作社,开栈房的成立合作旅社,有劳力的也成立了搬运合作社等等。最后还有大批无职无业“闲散劳动力”就由镇政府派干部组织成立群力社,组织劳动力对外劳动服务,如“挖土方”“开山放炮”“筛砂”“砌保坎”等技术要求不高的活路,这就是早期的劳务派出机构。

成立了“群力社”,大量闲散劳动力就聚集在一起等候安排活路,群力社大堂里经常是人满为患,为了解决大堂拥挤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想出了办一个茶馆的主意,提供给“闲散劳动力”们,花五分茶钱能够在这里边喝茶边等“活路”,这是开办群力社茶馆的初衷。一个叫郑香久的四川籍老人,属国家优抚对象,吃住都在社里,自然就成了茶馆的主管了,人称郑大爷。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这里因陋就简,“闲散劳动力”们从庙上抬来几条摆香炉的长凳作茶几,买了几十把竹折椅、长嘴壶,茶杯茶碗都是高台土窑烧制的“盖碗‘天、地、人’”三才杯;用集体食堂大灶改造为七眼排灶;地主家被没收的大水缸也派上用场。这里没有固定工,也没有什么“幺师”,除郑大爷外坐堂收钱“发叶子”外,提壶给水和煤封灶都是零时安排闲散劳动力们,报酬是免一碗茶钱,基本是义务,只有到“谢家井”挑水是每一挑五分随到随付。

(摄影:岳龙)

群力社茶馆很是热闹了一阵。“闲散劳动力”们坐茶馆可议论哪里有“活路”可以做,哪里挖土方可以得到两块钱,哪里有食堂吃得饱等等。除交流劳务信息,等活路做外,当然也吸引了一批被下放回原籍的“右派”“臭老九”和一些落魄文人。记得有遵义四中下放的老师“陈伯伯”、农业局下放的技术员“陈伯伯”,还有浙大附中的校友“覃叔叔”等;他们在一起经常闲聊《三国演义》“空城计”如何的精彩;诸葛亮三张“出师表”如何的文采飞扬;有时候还用指头在茶凳上敲打节奏,即兴来一段二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呐啊.....”。还有“饱读诗书”无所不知的“黄老师”,每次进茶馆不管身上有没有灰尘,进门之前先用手指弹一弹口吹一吹上衣,然后就双手抱拳操“北平腔”“各位老幼尊卑请了!”,当然也不乏附庸风雅之徒,同样抱拳回礼“请了!请了”。其实,永兴的这种“茶馆礼仪”大概就是“怀书”和“古装戏”的杂交出来的吧。

群力社茶馆人气不断上升,这些现象让经营者看到了商机,于是,就请来一个鸭青(公鸭)嗓的说“怀书”的“蒲堤大师”,蒲堤是四川人,何时来到永兴场已无法考证,他头戴一顶土黄色瓜皮毡帽,常年穿着一件蓝灰色土布长衫,随身除折扇、惊堂木和取暖的竹灰笼外,长衫下面还有一件法宝,是茶馆公开的秘密,就是夹在长衫下面有一个“猪尿包”。他一进场就有“粉丝”迎上去给他提灰笼并扶他上座,唯独一只手在长衫下面操纵“猪尿包”不要别人帮忙。所以他一晚上喝茶说书连场不下桌子,个中奥秘不言而喻。

“怀书”又称“评书”,受到地方戏曲影响,他用他那带磁性的老生鸭青(公鸭)嗓说本地方言。每当说到精彩之处,只见他从头上提起毡帽在空中画个圈,同时拖长腔调“只见那太上老君抛出乾~坤~圈~呼~正中大圣头上~”这时,大师便折扇一收,朝大堂画个圈,听众的目光随着他的折扇所指方向“要知后事如何?各位,我的豇豆钱”,蒲堤从来不明说收听书钱,眼示,板示,身示,手示,只要动作一出,“特粉”们心领神会,端着小簸箕,茶客们三分两分,每晚二次。这样表演韵味浓,不呆板而活泼,庄重而不轻浮,很接近听众。从《西游记》《三侠五义》《说岳全传》《济公传》,维持了很长时间。

也曾有过重庆、遵义、贵阳路过此地的说书人客串一场《烈火金钢》《红岩》之类,时时爆满。后来又有一个湄潭川剧团的“角”,剧团解散后在永兴定居,靠卖耗子药为生。茶馆里也有“星探”呀,就把他请来主场,配合当地原十七临教院培训过的京、川剧票友们,定期不定期在茶馆坐堂“打、唱”,当地称“围鼓”。后来,只要是永兴坐茶馆的人都知道京剧的“唱、念、做、打”四功或哼几句“西皮”“二黄”“道白”川剧“清音”。黄老师一进茶馆那一声“北平腔”“各位请了!”大概也来于此吧。

这个茶馆好景不长,因“踏半截鞋”吃“过龙茶”的“二齁”成长为戴红袖章的“造反司令”后,经常带着民兵来茶馆检查,看有没有地、富、反、坏、右“臭老九”坐茶馆并“放毒”,如果说书人讲“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内容就被视为“放毒”,就要被抓。但一般说书人非常机智,本来书中说道:“只见得那少年,脚踏步云靴,身穿蟒子袍,呼!呼!呼!踏云而来……”有好心的茶客在门口报一声“司令将至!”这时说书人灵机一动,惊堂木一拍,话锋一转“各位革命群众听到!高高山上插红旗!全国人民大团结!防火防特要注意啊!”。“齁司令”一进门口就用他那带着“阶级仇恨”的眼神,警惕地环顾四周,看有没有“地、富、反、坏、右分子”在那里享受无产阶级的茶馆阵地,就将“造反派随员”递上的一杯还有点酽的“过龙茶”狠狠地吸了一口,说“就是要讲政治嘛!”于是就大讲:“地主张四爷,砍了我家莲花白,阶级仇民族恨,还欠我两挑牛粪!若是地主资产阶级复辟了!我们就要吃二遍苦!受二遍罪!”之类的。茶客们听得目瞪口呆,这二遍苦,究竟有好苦呀?

后来这段时光,茶馆的生存就可想而知了。

中街的合作茶舍

中街的合作茶舍是甘家茶馆和周家茶馆,这两家茶馆在永兴要算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了。两家茶馆起于何时,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周家茶馆”与“甘家茶馆”经合作化高潮合并后称为“合作茶舍”。茶馆由四个门面合并打开,有四十多套竹椅,十来张八仙桌,大水缸、七星灶、三套件的陶瓷茶碗、长嘴壶一应俱全。主管是人称“袁三孃”的不算太老的老太婆,主管经济财务和全面工作安排,官方称“袁经理”。一般不到大堂服务。挑水的是个“端公先生”(道士),除挑水和煤外,经常“走穴”,给死人做道场“安灵开路”。要是在今天,他肯定是某协会会长了。

(摄影:岳龙)

几位出资人各有特点,甘家出资人“甘二婆”,主管坐堂“发叶子”,出资人周家也有一个老太婆,人称“周大婶”,传说“周大婶”是原“十七临教院”一个旧军官的太太,很是讲究,和“袁三㜳”“甘二婆”一样,一双穿尖尖鞋的细脚,经常是头上缠着一条白布帕子,但折叠有致,白净的皮肤在白色的帕子下露出饱经沧桑皱纹显得更加苍白。周大婶的工作是主管茶叶质量。凡从生产队或“黑市”买来的八九成干可以短期存放的“土茶叶”,茶馆有“一眼灶一口锅”,专供每天营业用茶“回锅提香”之用。所以“周大婶”每天早饭后从保管室领出未生香的茶叶,柴火烧水洗锅,等灶中柴火燃烧过后,明火转为炭火。只见那周大婶用手试锅温,炙手即可,再将茶叶倒入锅中,用“细火慢焙”之法,一只手扶在灶上,一只手慢慢地旋转锅中茶叶“回锅提香”。这一工作一般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所以经常是茶馆里“茶香四溢”,“周大婶”却由于疲倦,紧闭双眼,几分钟后,一个惊厥——手被烫了!回过神又把锅中茶叶又和它一转。直到茶叶焦脆,高香扑鼻,顾客闻香而至,“发碗叶子!”“周大婶”才将茶叶起锅迎客。每当回忆起“周大婶”的“回锅香”茶那晶莹剔透的汤色,豆香高扬,滋味甘爽,不觉两颌生津。

这个茶馆规模相对较大,位于中街,集中了较多的“落魄人”,特别是当地人被限制不能出外的“五类”分子和下放原籍的一些“臭老九”。例如,两个“李伯伯”都是茶馆的常客,“大李伯伯”是富家子弟,受过教育,风趣幽默,琴棋书画无所不晓。在“革命群众”眼里是一个游手好闲之人。“小李伯伯”姓李名绍成忠厚老实人称“李大爷”,是国民党的抗战老兵,穷苦出身属于革命派团结的对象,两人在一起故事就来了。

李大爷有件“狗屡黄”的呢子军大衣,在日光下油亮油亮的,四季不下身。关于它的来历有两个版本,一说它是战利品,是长沙保卫战战场上从日本死人身上剐(脱)下来没上缴的;一说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送给他的。有一天下午,李伯伯来茶馆坐下,沿街给人“箍水桶”的李大爷路过茶馆,两人见面一招呼就坐下来了,李伯伯问:“绍成,你这件大衣真好呢!”“嗯!罗斯福呢军大衣”“你好福气呀,怎么得到的呀?”

这时李大爷的话匣子打开了:“长沙会战前几天。司令长官要检阅部队。我排在受阅部队前列,一声立正!枪上肩!敬礼!前方走来了一位身材魁梧,披挂全金板子的将军!我不看不要紧!那不是当年在我班上实习的士官生薛岳吗?忍不住一声‘薛岳’!从我口中蹦出来。长官一惊!回头,是谁!?我马上回答:‘上士班长,李绍成!’话音没落,就被长官的‘马弁’拖到后面一顿毒打哟。晚上我在营房里起不了床,外面喊“司令长官到!”,我刚挨打。更是被吓得起不来了,一看,还真是司令长官薛岳来看我来了。他一进来就问候了几句,老班长,让你受罪啦!然后叫‘马弁’给了我几块大洋,又把他身上那件呢子大衣盖在我的身上。”李伯伯听后连声叫好!旁边有好事者说:幸好是薛长官的马弁打的哈,要是被蒋委员长打的话,你怕脸都不洗哟。

李伯伯机智幽默,喜欢拿人开涮,在永兴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一个身穿“涤确凉”衬衣,又有点透明身材比较丰满的少妇从茶馆经过,男性茶客们眼神全被吸住了,李伯伯见状有些不雅,忙用指头搞打茶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娃儿!背得没有?”

这样的故事在周家茶馆发生太多,主要是听得多。

李伯伯还讲了一个解放前夕发生在茶馆里的关于我家“幺外公”的故事:外公家几弟兄都在经商,唯“幺外公”是个读书人,一家人供他在贵阳上学,据说与他一个地下党员的同学去过上海,也曾经被国民党县党部抓去过问,听说外公们几弟兄花了很多银子才把他弄出来。他每次回家,总是西装革履,出入于茶坊酒肆,坐在茶馆大谈其谈他的所见所闻,发一些对时局的牢骚,时不时抛出一句古文“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子在川上曰:斯者如斯乎!然而,生于斯长于斯的我。”这些,就是他的口头禅了。永兴茶馆哪里容得下他在那里咬文嚼字,于是,有一天正与他的一个“发小”谈得起劲,家里有人叫他就离开了。旁边有挑事之人问发小,“刚才‘曾老幺’骂你,你没听见吗?”发小说“哪里哟?”挑事之人说,他连骂你两句“然而!然而!‘燃’者,烧也,‘儿’者,子也,就是说你是‘烧火佬’的儿呀!”。发小立即起身。找到当时曾家的“当家人”二外公,曰:“二爷,我有什么对不起曾家没得?”二外公“没得!没得!”,发小又曰了“我有哪里对不起你家幺兄弟的没得?”二外公急了“没得!没得!究竟发生了什么?”“你家曾老幺哟,在茶馆当众骂我是烧火佬的儿哟!叫人好不寒心哟。”二外公连声“对不起!对不起!家门不幸啊,出这个不昌盛的,等我把他找来,问证清楚!要真是这样,改日摆酒席赔罪”。便叫人把“幺外公”找来,不问三七二十一,好一顿“家法侍候”。

茶馆的常客,还有饱读诗书的黄老师,也常来这里,不管哪个时候,黄老师的中山装都是一直扣到风领扣的。他喝茶不同于一般茶客,首先他是读书人,是不吃“过龙茶”的。早上五分钱“发碗叶子”,喝一开后,起身回家吃饭,将茶碗存放到“周大婶”柜台下面,中午来了,再拿来冲它一两开,就是一杯茶管早、中、晚。“提壶跑堂”的人也很现实,当你将早上“寄存”的那碗茶中午取出来再落座,就不会像“发叶子”时的“头开”那样快了。只能等到新来客人“发碗叶子”喊“拿开来!”才顺便给他冲水。所以,经常在他高谈阔论受冷落的时候,就喜欢把我们在茶馆玩的小朋友叫到身边,每人发好几颗葵瓜子,问问:学习遇见什么难题啦?喜欢看的什么书?听的什么戏?当时我家旁边就有一个出租连环画的图书摊,所以,我就实话实说,“‘花书’(连环画)!‘西游’孙悟空‘三国’”。黄老师说:“三国的故事也很好,我有空讲给你听。”有个大点的说“我喜欢三国《借东风》《包公传》”,这时黄老师发挥了,只见他摇了摇脑袋,“看来你还喜欢戏剧文学,好!好!我小时候就喜欢读‘关汉卿’,大学就读‘莎翁’”(黄老师读什么“大学”我们不得而知)小朋友说,“我晓得了,晓得了,‘莎翁’就是河沙坝堆的‘不倒翁’我也堆过的。”黄老师生气了,“孺子不可教也!你不懂,我是叫你读关汉卿的《窦娥冤》,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后来在茶馆里还给我们讲“王家花坟”“牌坊”哪年修,那年毁。反正永兴的事他无所不知。还讲了很多“包公传”“三国”“七侠五义”的故事。后来我们读了《三国演义》才知道,他讲的都是“古装戏”的“折子戏”。还是遵义四中下放的陈伯伯,农业局的陈伯伯给我从“曹冲称象”“孔融让梨”讲到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他们每个人都有故事。还教我多看书,开卷有益呀,我似懂非懂,但为我后来喜欢读书打下了基础。

王家茶馆及一些背街的小茶馆

永兴上半截街的王家茶馆以及一些巷道小茶馆,是在“文大”后,百姓生活开始好转,市场开放而自发开办起来的。因开茶馆成本低,没有说书唱戏的,也没有“周大婶”的“回锅香”茶叶,技术含量就不说了。茶客喝茶的同时有黑白电视机可观看电视剧《霍元甲》等,除王家茶馆稍具规模外,其余的都是只有十来把竹椅,盖杯、铝壶这些是永兴人抹不去的记忆。记得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还是五分一碗的茶钱。因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在后期,这类茶馆发展五花八门麻将、大贰,还有简易“拉OK”,也可谓“功能齐全”。但这类茶馆在特殊的时期充当了特殊的角色。

时值改革开放,百废待兴,本地一些“下放”人员纷纷回到工作岗位。市场开放,市民们忙于全民经商,“三教九流”过往也少了。由于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的地位也相应提升,并且农产品可进入市场自由交易。农村的集体所有制还没完全解体,农民的生活方式慢慢地开始转变。服务对象自然就转向近郊的农民了,如近郊的菜园生产队就以二街杨家茶馆为生产队会议的集中地,永兴桥就以周家茶馆为会议的集中地,高家湾生产队就在王家茶馆等等。他们在劳动之余,晚饭后,不约而同分别走进自己生产队的“专属”茶馆,讨论明天做什么活、用什么种子、怎么挞谷分配或哪家“红白喜事”咋整等。

“文革”期间的治安主任、造反司令也不甘落后,争相开起茶馆来了,据说,那个“齁司令”的跟班“治安主任”开起“地下茶馆”,为了满足他那个人欲望,除“睹博”外,还开的是“黑猫”旅社,在“严打”时被取缔,听说还受到了相应的刑事处罚。“造反司令”“二齁”不会开茶馆,却当起神汉,在路边摆起“八字摊”给人算命去了。

当然,服务对象还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散淡的人”。他们留下了老茶馆“口头文学”的遗风。所以在茶馆里发生了一些啼笑皆非的故事。当年就有一个王氏家族中的单身汉,四十出头了,人称“花叔”。“文革”时忙于抓阶级斗争,没时间学文化,但在茶馆里听了好几段书和折子戏,更没时间谈媳妇,所以,一直单身,茶馆是用“街政府”的公房开的,因他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所以就理所当然地住在茶馆大堂的阁楼上。族里人都为他担心,经常给他提亲,一会是龙塘湾的张二嫂,丈夫出去做生意被狐狸精缠住离婚了,只有两个娃儿;一会是堡上的唐二娘,丈夫是饿死的,只有四个娃儿,本人想改嫁上街来住。最后花叔选定了相对年轻身体丰满的张二嫂。

看定年月定就期,在族人的张罗下,街里街坊帮忙,摆起酒席,好不热闹。有几个年轻人组成迎亲队伍,扛起花烛,抬着聘礼,鼓瑟吹笙,尔呐~尔呐~接个媳妇来烧茶!迎亲去了。

没去迎亲的人在家边座席边等待,两轮酒席摆过。只见迎亲队伍一个个垂头丧气,倒拖着花烛回来了。原来,迎亲队伍到了以后,说媒人介绍花叔的营生有误,说花叔没手艺,又没房子,又不会做生意,上街喝西北风呀!——不来了。大家愤愤不平,花叔媳妇没接成,又花钱办了酒席。议论起来,说:“过龙茶”哟!还看不起花叔。并将备好的饭菜处理完,忙完手边的活。劝花叔来日方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早点休息。

众人作鸟兽散,当夜无事。

第二天,大家担心花叔想不通,清早就来到茶馆,朝阁楼上喊“花叔!花叔!你还好哈!昨晚上啷格过的哟”,花叔虽然没读好多书,但在茶馆听了好多“怀书”和“折子戏”呀。所以他不紧不慢从楼上下来,坐在竹椅上,不等大家说话,就语惊四座:“有什么好不好的哟!有诗为证,诗曰:一盏孤灯~照~楼~台,上床脱去~袜~和~鞋”。

后来,由于人们生活好转,农村土地承包,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市场,开始创业。永兴茶馆由大变小,由集体转为个体。原有的一点文化气息没有了,茶馆大都成为老年人的棋牌娱乐室,书场变“赌”场,(其实就是麻将馆)。“天、地、人和”的三才盖碗杯换成了有把的盖杯,长嘴壶成了文物,“回锅香”的茶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元一杯也只能喝到普通绿茶甚至于“片末茶”。听不到古装戏的“西皮流水”“摇板”和“二黄”“清音”,更没有那说书人手提着毡帽“只见那少年脚踏步云靴,身穿蟒子袍,呼!呼!呼!踏云而来……”那种绘声绘色的“怀书”表演。只有一阵阵碰!碰!和!的声音。

唉!过去的时光过去了。

来源:贵州茶香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喝新茶饮、住茶民宿,茶是如何“圈粉”年轻人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须臾不可离的日常;“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茶是不可多得的雅事。

今年,全国新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1498亿元。“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围炉煮茶式社交”频频出圈,新茶饮成为年轻人心仪的“搭子”。

多地纷纷念起茶旅融合的新茶经,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游客吃有茶宴、品有茶道、住有茶栈、游有茶园、行有茶山、购有茶礼、娱有茶歌、梦有茶景。

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放眼东西方世界,“君有咖啡吾有茶”,以茶为媒,可以互通有无,促进文明互鉴。全世界关于茶的发音基本上就两种,均来自中国:一种是Tea,来自中国方言的闽南话,另一种是茶、chaaya,来自中国官话。中国茶和茶文化全面“出海”,进一步巩固了中国是茶文化故乡的地位。这张有着数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名片”成为中国连接世界新型贸易的桥梁,也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动见证。

新茶饮、新茶旅、新茶经、新茶路……探索茶叶这片“金叶子”的无数可能,中国茶文化正在翻新,茶社交正在激活,茶消费正在提质,茶经济正在升级。

饮茶先!新茶饮勾住青春味蕾

喝奶茶早已成为消费时尚,尤其是“学生族”,网红爆品往往要趁上新时打卡一遍。

“新茶饮的爆款密码,可以借用周星驰在《食神》里一句经典台词来总结,就是‘好吃、新奇又好玩’。”广西萃茶师联合创始人程丹颖认为,新茶饮不像以前好喝好看就行了,消费需求已从味觉嗅觉视觉的基本感知,上升到打卡社交热点话题新阶段,所以跨界联名茶饮能迅速引起热议,各种很潮或新奇包装也能抓住眼球提升销量。

追逐时尚上新快

江西婺源聚芳永茶业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初精加工、深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老牌茶企,2014年进军新式茶饮市场。

“传统研发节奏已被打破,过去是研发出一款产品卖得越长久越好,在新赛道上却必须跟随市场节奏不断出新品。目前研发周期在1周左右,这个节奏只会越来越快。”企业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彭永华说,来自新式茶饮企业的订单都是定制化,需要在较短时间内研发出配方。

奶茶爱好者咚咚说:“各家奶茶每两周就会推出新产品,总有一款抢走我的钱包。”

“传统上一些不可能搭配的食材,都被茶企别出心裁搭配在一起,口味新奇、刺激,能满足年轻消费者的猎奇心。”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吴东栋表示,“茶企在创新口感上很下功夫,我感觉他们能想到的食材都会用到上面去。”

新品推出后,很快变成一个网红产品。但它能流行多长时间?能不能沉淀下来?吴东栋表示,这个有待市场观察,有些爆款茶饮生命周期很短,消费者又被新产品吸引,火了一段时间后销量就下来了。

配茶“搭子”主打健康牌

喜茶在茶饮中加入黄皮,还把杨桃、百香果与油柑搭配在一起,奈雪的茶也引入了油柑,在社交平台刷足存在感。

黄皮多生于福建、海南和两广地区,油柑多生于广东潮汕地区,两种水果极难运输。小众的油柑和黄皮,容易勾起消费者尝新的好奇心,广告宣传“清肠、通便、去火”等功效也令年轻人心动。

“年轻人越来越看重健康,茶饮加入水果原材料,正好迎合消费心理,如果口感不错,自然容易带来较好销量。”吴东栋说。一些区域性小众原材料逐渐走到消费者眼前,诸如沙棘、红心芭乐等,以及水牛乳等地方特产,或因风味独特,或因营养高,被茶企争相引入。

不少人都在为千年中国茶寻找更多“搭子”。婺里花开系列草本植物饮料是江西起源蔚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根植于本土推出的一款特色茶饮。企业创始人姚国飞介绍:“婺源盛产有机皇菊,皇菊茶虽健康,但其风味独特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我们加入青柠风味,同时研发萃取保鲜技术,保留皇菊茶原有风味及其富含的营养物质,做到绿色健康。”

江西新茶饮

茶话弄品牌总监王伟杰介绍,陕西泾阳是“丝路黑金”茯茶的主产区,茶话弄的“茯生半日闲”以泾阳茯砖茶做茶底,搭配绵密奶盖,喝起来甜中带咸,香而不腻,打造独特的长安风味。

秋冬时节,水牛乳奶茶表现格外突出,喜茶、奈雪的茶等头部品牌集体上新,迎来一波销售热潮。在饮品圈,水牛乳的高价值感是行业共识,它自带清甜、奶香持久,营养价值高。

萃茶师和广西皇氏乳业联名推出水牛乳系列奶茶。“新茶饮原料升级要往更有营养、更有性价比的方向发展,这很考验品牌供应链能力和研发能力。”程丹颖说。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曾大文表示,广西烹协正研究成立茶饮专业委员会事宜,希望发展成茶饮企业的“娘家”,同时监督茶饮企业做好行业自律和服务市场,把好品控关、健康关。

概念店、跨界联名“圈粉”年轻人

长沙太平古街上的“太平粮仓”作为不可移动文物,承载的是近代长沙乃至湖南的繁华历史缩影。茶颜悦色在此打造太平粮仓概念店,以期重新思考粮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已蒙尘的农耕文化重新拉到大家眼前。“打造概念店是我们和现代年轻人沟通交流的方式之一,也是传递‘推广新中式生活方式’的一种尝试。”茶颜悦色品牌部媒体关系负责人刘巧芳说。

在长沙市太平街茶颜悦色奶茶店,顾客正在领取线上下单的饮品。陈思汗摄

喜茶推出特调“FENDI喜悦黄”、奈雪的茶联名打造“范特西奶茶”、乐乐茶携手蜡笔小新推出草莓麻薯生打椰……茶饮业内正刮起联名风潮,让品牌赚回市场热度。

“前段时间,我就买了好几次联名款茶饮,当你看到心仪IP出现在饮料杯上,就会忍不住下单。”资深动漫粉张晓边说边下单了一杯喜茶×原神联名款茶饮。

萃茶师联名过多个广西知名品牌,如五菱汽车、双钱龟苓膏等。“成功的跨界联名、异业合作,不单能为两个品牌同时带来话题流量,还能取长补短,在客户群体、会员体系甚至是供应链、产品线上都能产生1+1>2的效果。”程丹颖说。

新式茶饮不仅风靡国内,且已开始跟随头部品牌走向世界。婺源县聚芳永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柯翠珍介绍,企业的茶鲜萃液等产品根据海外市场人群需求不断创新,助力新式茶饮企业抢占国际市场。

来中国读旅游管理专业的越南留学生春心、阮氏玲表示,她们喜欢喝中国的新茶饮,现在这些在越南也十分流行。

科技赋能新茶饮

一瓶看上去普通的矿泉水,轻拧瓶盖,瞬间就变成了一瓶汤色清亮的茶饮,这是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饮品公司合作推出的新产品。小小的瓶盖里,封存着速溶茶粉,只要旋转刺破封层,就能在3~5秒内迅速溶解在水里。“我们研发生产的这种瓶盖供不应求。”公司总经理章志强说。每个盖子里0.8克茶粉,需要从4克茶叶中萃取最精华的物质,让速溶茶粉也能有现泡茶一样的风味,同时还要做到瞬时溶解不结块。

在华绿园的研发中心,包括广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式茶粉饮品在内,小小茶叶变成了众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产品:可以当饼干吃的冻干奶茶块,茶色素做成的染发剂,甚至还有胶囊茶,和胶囊咖啡一样可以随时方便冲泡。

章志强介绍,黄山华绿园公司拥有一支由茶学博士带领的高精尖专业研发团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在全球拥有一百多家委托合作方,与他们共同探讨市场对茶叶等草本植物的消费需求和方向,并推出定制化的特色产品。

位于黄山市高新区的小罐茶“超级工厂”刷新了很多人对中国茶产业“小农经济”的传统印象。在挑茶、灌装、包装等车间,工人的身影并不多见,反倒是智能机器人一派忙碌的景象。AI除杂机器人采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系统,能精准识别茶叶中的杂质,比人眼挑茶更加精准;茶叶顺着传送带进入全自动灌装生产线,上罐、称量、灌装、充氮、封口、检测各个流程全自动完成。

“我们已实现生产端、消费端等端到端的数据实时传输、数字化追溯。AI除杂机器人每天可以完成200公斤毛茶的筛拣除杂工作,相当于50~60个挑茶工的工作量。”黄山小罐茶“超级工厂”厂长李伟民介绍。

近三年来,小罐茶带动黄山全市5000多户茶农年人均增收2500多元,带动茶农收入增幅13%以上。李伟民介绍,从一片叶子最终到顾客手中的一杯茶,这一过程在小罐茶“超级工厂”已实现了90%智能化。

小罐茶“超级工厂”

抢滩新茶旅:左手文化右手烟火

俗话说,茶好客自来。各地不断推动茶产业向纵深发展,给茶旅融合铺就良好发展平台。一些地区推出茶旅精品线路,催生了茶民宿、茶庄园、茶小镇、茶博物馆等多种新业态,赋予“茶+N”无限可能。

端起茶山馈赠的金饭碗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武夷山镇篁村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的核心区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因地属山区气候,这里制成的红茶有特殊花香味,挟带浓厚的高山气息。

篁村村民祝兰花回忆道:“2014年,我们家开起了村里第一家茶企——祝式红茶。我弟弟当时是村长,流转了一些山场,除养护好山场里的茶树外,还引进了一些外地的优质茶种栽种,带着村民们一起吃上了‘茶叶饭’。”

祝兰花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半山里民宿的老板娘。“民宿是2019年开始做,那时比较流行清凉游,只做夏天一季生意,包食宿,游客多来自周边县市区。今年忙碌两个月能赚近30万元。”

在祝兰花看来,她们家如今过上富足生活,都来自山场里那些茶树的馈赠。

武夷山镇宣传委员彭明超介绍,篁村民宿产业逐渐兴旺,村内现有25家农户经营民宿,拥有床位380余张。据不完全统计,全镇2022年民宿业从业人员500多人,带动当地土特产销售达1200余万元,综合收入超过2000万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国际公认的“黄金产茶区”,2022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1万亩。随着茶旅融合发展,越来越多游客体验茶庄园观日出等项目。

距离县城不远的八江镇布央村,数千亩生态茶庄园基地蔚为壮观。“茶庄园基地藏在深山,在茶山长廊上闲坐,喝一喝现泡的茶水,与茶农聊聊天,感觉很舒服。”游客周小欢说,自己进茶园采摘了茶叶,拿到茶农的店里体验炒制,“我在大大的锅具里不停翻炒,看着茶叶慢慢制成,很有成就感”。

游客在安康市紫阳县向阳镇一处茶园体验炒茶。邵瑞 摄

布央村党总支书记谢勋庭表示,今年不少外地旅行团游客和散客到茶庄园基地游玩,乡村振兴很有盼头。

茶民宿的正确打开方式

初冬傍晚,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的一家茶民宿中,人们围坐在暖洋洋的壁炉前,民宿主理人戴江勇正向住客们讲解古法“点茶”技艺。

2018年,戴江勇开设了黄山莫问茶号徽茶博物馆,馆内一层展示茶相关藏品及中国茶文化的脉络和传承,二层主要为茶艺表演、品鉴体验区和党建活动区。次年,戴江勇邀请知名设计师,对拥有数十年历史的春茗老茶厂进行了全面修复,将旧茶厂车间改造成民宿公区,宿舍改造成客房,打造出茗泉茶主题民宿。

民宿主理人、非遗传承人戴江勇

在这山青水绿、风景如画的茶叶之乡,每年在徽州茶季前来的住客,可以在民宿拥有的茶博、茶厂、茶园、古法制茶展示体验区内,零距离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茶农生活。

而到了无法采摘茶树鲜叶的秋冬季节,戴江勇为客人们准备了茶文化知识讲座、围坐品茶聊茶的“八点半陪伴”等活动。每到冬季,民宿餐厅里,用茶叶和茶汁制成的茶香鸭、雾里红烧肉等创新菜品供不应求。

民宿主理人、非遗传承人戴江勇为客人们组织活动

“梵塵家”是一家主打禅茶文化的民宿,坐落在最美乡村江西上饶婺源县城近高铁站的位置。整个民宿只有10间房,却在公共空间设置了3间风格迥异的茶室供人品茗,甚至连每层楼的转角处都设有茶歇处,房间里也都有茶桌和茶具。

民宿主理人叫朱德武。他带着对母亲的思念和置业养老的初衷,于2010年买下了幼时跟着母亲开荒种菜的地方所开发出来的别墅。“不如打造一家与众不同的民宿。”朱德武说,他理想中的民宿,要有家的温度及寻常人家的故事。

“民宿的名字是我孙子和孙女的名字各取一个字而成。我会和每一位住店客人讲述我们一家人的故事,还有这间民宿的前生今世。”朱德武认为,这才回归了民宿的本真——把自家闲置的房屋提供给客人使用,而主人和房子之间怎么可能没有故事呢?住民宿,听故事,也是民宿的打开方式之一。

茶在民宿与顾客之间能搭建起一个“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精神交流平台。婺源县大鄣山有个卧龙谷,海拔很高,这里的野生红茶颇具辨识度。朱德武将卧龙谷的野生红茶通过民宿推荐给更多人。三五朋友在茶歇处小坐,品一盏来自高山的香茗,聊些许寻常人家的烟火故事,闹中取静,颇为惬意。

江西一民宿外景

跨越时空的茶文旅沉浸式体验

“哎嗨呦,动起身了!”响亮的驼夫号子响起,3匹双峰驼从老榆树下缓缓走过,后面跟着挑着扁担的货郎和推着小推车的工匠。一支走西口商队,从历史深处走来,走到了现在的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遗小镇,为游客呈现了一场沉浸式体验《茶道驼铃》。

茶道驼铃声悠悠。一百多年前,莫尼山非遗小镇所在的白道川沟段家窑村,是贯通阴山南北的17个垭口之一。莫尼山非遗小镇创始人贾宏伟说,段家窑村有不少当年走西口人的后代,如今老匠人们说着夹杂晋陕口音的方言,剪刀一挥、画笔一落,还满是各民族间交流的印记。

而如今,曾经因老旧而人口外流的段家窑村,又因时间的沉淀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村里一处废弃的餐馆成为莫尼山非遗小镇最初的建筑,闲置的旧学校、老房屋经过改造成为非遗传承和实践的基地。小镇内涵盖80多项非遗项目,是“动静”结合的文化遗产活态数据库。

“要让更多人了解万里茶道上的驼商故事和文化交融。”有感于此,贾宏伟计划着重打造万里茶道沉浸式历史文化街区,丰富和完善茶路文化及“驿站”的功能,激活茶路文脉,引领万里茶道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围炉话茶:非遗茶人的新茶经

对话嘉宾

戴江勇(省级非遗黄山云雾绿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方根民(国家级非遗婺源绿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晓虹(八宝茶手工技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

陈伯昌(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姜维平(省级非遗项目铅山河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去年,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如何利用茶类非遗热的契机,传承茶文化,发展茶产业,念好新茶经?

南北各怀秘笈

戴江勇:我出生于黄山区汤口镇冈村的一个茶业世家。1993年起,我在父亲创办的春茗茶厂里学习黄山毛峰和黄山云雾茶的制作技艺,并赴福建学习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等各种花茶的制作。2006年,我创办了黄山市春茗茶业有限公司。

民宿主理人、非遗传承人戴江勇

相比其他绿茶,揉捻是黄山云雾茶的灵魂。制作时,需要根据鲜叶的老嫩度进行手工揉捻,刚柔并济、轻重适度,才能让茶汁产生“破壁”反应,把茶叶的香味最大化地激发、均匀释放。此外,黄山云雾茶还需要进行独特的三步烘干处理,子烘勾香、复烘定型、老烘提香,古法层层递进,才能令云雾茶清香袭人。

方根民:我们对婺源绿茶的古法工艺不断创新改进,提升品质并保留古韵。如在耐泡性方面,过去只能泡8至9回的高山茶,如今通过现代“控光、控温、控湿、控风、控氧、控时、控速、控力”的八控技术,也能做到20余泡仍有回味。

刘晓虹:中国南北茶文化各有特色。比如南方说品茶,讲究品的风雅;北方讲吃茶,蕴含养的智慧。我们八宝茶主打的就是可以“吃”的茶,香甜的茶水解渴,丰富的物料还能饱腹。

八宝茶讲究抓、冲、敬、刮、啜、品、续、捞,依序进行,缺一不可。“抓”很重要,就和烹饪一样,把握调料和火候需要手气。又类似中医抓药,多一钱少一钱,味道和疗效不一样。这也是我们创新配方,满足不同群体喜好的“秘密武器”。

多向破壁

戴江勇:目前非遗技艺传承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如何提起年轻人的兴趣。就连我自己的儿子,一开始也没有学习制茶的意向。在我的劝说下,儿子终于开始跟着学习手艺,后来在浙江大学攻读茶学专业。

怎么让茶变得更时尚?由于原叶茶冲泡对水温、茶具等都要求较高,流程的复杂性“劝退”了一些95后、00后消费者。为此,我推出了冷萃茶,更加适应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

此外,我还规划了一条颇受好评的研学路线。5天4晚,家长和孩子们能够体验黄山云雾茶、祁门红茶、徽墨、徽州木雕等多种徽州传统非遗技艺,用徽州历史串联起整个旅程。

刘晓虹:非遗技艺传承得好不好,决定了茶香有多浓、飘多远。当前,国家提倡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如穿汉服等正在复兴,同时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更为八宝茶带来机遇。我们要做的就是借着文旅东风,做好养生茶。

一方面是优化配方。我们与宁夏中医研究院合作,研发适合不同人群的养生八宝茶品,挖掘药食同源的价值,如男士养生、女士养颜、功效保健等系列;创新茶底,过去是云南生普茶,现在研发了乌龙茶、白茶、黑茶、普洱茶等,同时还针对年轻群体开发传统有糖、低糖和无糖等口味。

另一方面是融合文创。与专业的文创团队合作,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包装,如寓意吉祥如意、花开富贵的缎面系列、宁夏文旅地标精美彩绘系列等。此外,我们也正研发奶茶新茶饮,准备明年投入市场。

陈伯昌:六堡茶有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两个双向而行的产品。当下传统工艺产品在国内外知名度不高,能喝到、品尝到传统工艺茶的人群不多,还需各方力量加大宣传推广。

方根民:卖茶的过程也是输出婺源茶文化和制茶理念的过程。在线上直播时,从0粉到50万粉,我们用了将近4年获得市场认可。刚刚过去的“双11”我们线上交易额在抖音平台全国茶类店铺排名第三。播商时代,能用新媒体技术让婺源绿茶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在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傣族姑娘仙金(右)在直播售卖普洱茶 胡超 摄

走出去吧!

刘晓虹: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好茶也越来越受国际消费者青睐。借我徒弟杨薇的话说:“语言不通,但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是相通的。”

戴江勇:今年我和福建武夷山青年制茶人聂霖在“百家争茗茶香汤川”汤口镇茶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斗茶大赛上发布了联名茶“咫尺青绿”。武夷岩茶在六大茶系中为青茶,黄山云雾茶为绿茶,两山咫尺,青绿相间,碰撞出不一样的舌尖体验。

姜维平:茶旅融合未来是方向,要学会讲故事、讲出一套新茶经。我经营的铅山县黄岗山有机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参加了今年在杭州举办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铅山茶文旅推介会。以往有的推介会要么是真的在开会,要么就像去摆地摊,对企业而言雷声大雨点小,获得感不强。这次推介会效果很好,邀请了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讲述我们“铅山河红”的背景和故事,真正把我们的好山好水好茶绑在一起向外推介。

传承人姜维平

香远益清,唤醒万里新茶道

万里茶道被称为联通亚欧的“世纪动脉”。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提出和落实,沉寂数百年的万里茶道、茶船古道等正以全新面目焕发生机。

俄罗斯来了个“茶仙子”

烧水、称重、计时,从瓷杯的滤口控出茶汤,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杯盖柄,迅速翘起约30度角的缝隙。带着热气的茶香涌出,被凑在杯口的鼻子捕捉,深深嗅入胸腔;再看清亮的茶汤,品上一小口,不急咽下,而是让空气携着茶香深入鼻腔……

这是一项茶学的专业流程,名曰“感官审评”,而完成这一系列行云流水般操作的,是一位俄罗斯姑娘。“我第一次喝的茶是龙井,第二次喝的是黄山毛峰。”回想起十余年前的第一口茶香,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俄罗斯留学生爱林依然记忆犹新。

2011年,爱林在俄罗斯学习咏春拳。每次练习结束,师父都会给她递上一杯中国茶。因为热爱中国文化,爱林大学毕业论文的课题就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在中国历史中,她了解到:从17世纪末的第一支商队起,一条万里茶道经草原抵达俄罗斯,让中国茶叶在俄罗斯培养起庞大的消费群体。

俄罗斯姑娘爱林

2019年,爱林被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录取,并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黄山2023第17届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前夕,爱林在活动现场展示茶艺,她手法自然,烫杯、备水、候汤、投茶,引得观众频频点赞。

爱林发现,在她的家乡乌法市,中国的茶叶卖得越来越好了,每每放假回家给父母带上几盒茶叶,总能送到爸妈的心坎上。

重新连接“茶动脉”

作为对俄蒙贸易集散地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在17世纪末因万里茶道的畅通而商业日渐繁荣。雄踞塞外三百载,横跨欧亚九千里。清代跨国贸易商号大盛魁,一度被称为万里茶道上的“华商旗舰店”。

“历史上,旅蒙商人以归化城为中转站,将生意做到了蒙、俄,延伸至欧洲,带动归化城成为重要的茶叶贸易集散地和驼马转运地,共建起互利共赢的经贸动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康建国说。

从公元前5世纪前后形成的“草原丝绸之路”,到明清时期的“万里茶道”,地处我国北疆的内蒙古一次又一次成为交流与融合的枢纽。地理上的边疆,换个角度看,也是开放前沿。随着“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推进,内蒙古与俄蒙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日益提速升级。

江西上饶铅山县在万里茶道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既是水路起点,又是茶叶传统主产区和贸易集散地。2016年,铅山县有幸承办了第四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峰会。铅山县文广新旅局党组书记费胜辉告诉半月谈记者:“清代对俄贸易的万里茶道兴起之后,江西产茶区及时调整产品品种,转而生产红茶。”

铅山县河口镇当时被称作“万里茶道第一镇”,铅山“小种河红茶”被西方誉为“茶中皇后”。如今,铅山县“河红茶”现有注册商标120余个。“县里组建了铅山县河红茶产业发展中心,正谋划擦亮‘铅山河红’这一老祖宗留下的金字招牌。”铅山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童英说。

茶文化:扬帆远航正其时

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宁夏刘三朵八宝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薇接待了好几拨外宾,他们专程到位于吴忠的八宝茶文化体验馆。“阿拉伯人喜好甜食,八宝茶的香甜让他们赞不绝口,好多人带了一些回国,说是要给家人品尝。”

中亚人民的餐桌上也飘来了秦巴茶香。2021年,陕西西乡夏秋绿茶搭乘中欧班列,运往乌兹别克斯坦,经加工成为当地人的日常茶饮品。

百年前,一条起于中国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的茶船古道应运而生,一箩箩六堡茶被装运上船,远销南洋。

2016年起,梧州的六堡茶企业就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积极“走出去”,加速开拓东南亚市场。今年以来,梧州市先后组织多名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赴越南、泰国、卢森堡等国家开展多场宣传展示交流活动,帮助代表性传承人拓宽行业和国际视野。

在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六堡茶文化广场,当地制茶人进行封茶仪式。

如今,六堡茶继续沿茶船古道扬帆起航,不断开拓日本、韩国、法国、秘鲁乃至中东地区等海外市场。在茶叶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作为高品质茶叶,六堡茶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梁威龙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六堡茶在东盟国家的推广力度,扩大六堡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销路,助推六堡茶全球飘香。

来源:半月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最难喝的饮料”到无糖茶市场份额第一,东方树叶为什么火了?

2023年的10月对华东市场来说仍是饮料销售的旺季,位于上海嘉定南翔的一家盒马鲜生超市店内,农夫山泉的无糖茶饮料“东方树叶”不仅占据了常温和冷柜一整面货架,还被垒成一座小山摆放在商场中心的显眼位置。时间转到12月初,仍是这家超市,竟然连一瓶东方树叶都找不到了。一位店员回复说:“卖断货一个多月了。”

图片来源:微博@东方树叶

天气最热的那几个月,东方树叶针对北上广这种大城市的供货也在“闹饥荒”。一位农夫山泉在广州的业务员张大成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为了帮助自己日常维护的200多个零售店铺及时补货,他需要每天在手机上“拼手速”——在农夫山泉内部订货系统上蹲刷新,一显示东方树叶有货立刻替客户下单。其中,“茉莉花茶”是几种口味中最难抢的产品,很多零售门店近一两个月都做不到正常补货。

断货,成了2023年东方树叶的关键词。这一局面说明农夫山泉自身也低估了这款产品冲至市场爆款的速度,产能准备严重不足。

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马上赢对国内县城及以上市场的线下零售网络的监测数据显示,东方树叶这一轮市场份额的加速提升始于2022年下半年,从市占率8.4%、行业排名第四的位置,先是在当年第四季度超越“统一”旗下的产品,后又在2023年第二季度反超了农夫山泉另一款果味茶饮料“茶π”,至监测截止的第三季度,东方树叶与市场第一名康师傅之间的差距,从前一年的24个百分点收窄至7个百分点。东方树叶也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无糖茶,而这个细分领域的第二名目前是日本的三得利,根据马上赢的监测数据,它在中国整体即饮茶市场的占有率至今未及7%。

回顾东方树叶成为爆款的历程,最精彩的戏码并不全是在过去短短一年半内上演的。首批产品于2011年上市后,从销量到口碑,东方树叶坐了长达10年的冷板凳,品牌最出名的段子是被网友评为“五大最难喝饮料”之一,却没有遭遇退出市场的命运。农夫山泉的这一抉择,即便放在整个快消品市场都显得很不寻常。

饮料消费市场每年都不乏新的爆款诞生,爆款可能意味着一款产品有机会拿到市场竞争的“赛点”,但也绝不意味着它已站在胜利的终点。农夫山泉愿意下注10年,盼的不是某一款产品成为所谓的当季爆款,它等的是一条真正的大鱼。

创始人的选择

农夫山泉过去20年一直在尝试构建多元化产品线,而多线落子的核心目标,就是想在包装饮用水之外,找到支撑公司未来几十年营收增长的第二条成长曲线。

农夫山泉一度看好果汁这个品类,因为毛利率确实很高,做得好能超过40%。但从该品类近6年对公司的营收贡献来看,拥有最多产品线的果汁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营收占比不仅始终未突破两位数,甚至逐年递减。

目前看,问题的正确答案正日益趋近于茶饮料。

农夫山泉官网上列举的14款饮料产品中,属于茶饮料的只有2款:东方树叶和茶π,2023年上半年它们为公司贡献了25%的营收——该数据在2020年仅为13.5%。同期,农夫山泉的包装饮用水实现营收104.42亿元,同比增长11.7%;茶饮料业务获得收入52.86亿元,约为包装饮用水的一半,并创下59.8%的增长率纪录。这些数据均指向茶饮料有可能成为农夫山泉新的营收增长引擎。

东方树叶并不是农夫山泉试水的第一款茶饮料。据不完全“考古”发现,2005年至2010年农夫山泉向市场推出的茶饮料至少包括汽茶、低糖农夫茶和苏打红茶。原来,“气泡水”“低糖”这些当下时髦的标签,农夫山泉十几年前就用过了,然而这几款产品都没逃过被公司淘汰草草下市的结局。

刘峰曾是农夫山泉的一位城市经理,参与过东方树叶早年的市场铺货。刚拿到东方树叶喝下第一口,刘峰和经销商就没什么信心,而且当时的零售价直接定在4元,算是贵价饮料。在他的记忆中,“东方树叶刚上市就滞销”,一半的货被拉回去销毁,或者被第二瓶半价处理。也是在2011年,统一在2004年推出的无糖茶品牌“茶里王”因销量惨淡退出市场。但在农夫山泉内部,大家能很明确地感知到,创始人钟睒睒对于留下东方树叶有着远超之前3款“夭折”茶的坚定。

说到原因,刘峰认为是东方树叶的上市遇到了一个“更好的时代”:2011年,农夫山泉的包装饮用水超过康师傅成为行业第一,正在冲刺百亿元的年销售额目标。

“创始人坚定的底气,来源于2011年农夫山泉的产品结构以及正向盈利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他更有耐心慢慢培育新产品。”在刘峰的印象中,直到2015年,钟睒睒对于东方树叶仍然是“强跟进”——对口味、工艺、包装和渠道铺货策略的很多细节,他都会亲自过问,“有的新品上新一年后钟老板就不会跟进了,在我印象中,他对东方树叶的重视度最高,亲自跟踪的时间最长。”

中国饮料品牌的创新思路,很多是借鉴了日本的经验。1990年至今,日本整体饮料市场的无糖化率已经从12%逐步提升至接近85%,而最早布局无糖茶的品牌是伊藤园和三得利。此后,三得利凭借强大的渠道能力和“正宗中国茶叶”这个卖点,在乌龙茶领域反超伊藤园成为市场第一。

无论是创始人的坚持态度,还是随后东方树叶的产品故事线,可以看到很多上述经验的影子。比如,农夫山泉用东方树叶这个品牌名来强调茶汤原料使用的全部是茶叶而非茶粉,保留了原茶的色香味。此外,东方树叶在最初的产品定位中就否定了“代糖”方案,坚持做没有任何甜味的无糖茶。

此后10年,东方树叶靠着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所打下的产线能力和成熟的渠道网络,度过漫长的蛰伏期。为了能在零售终端推广更多口味,农夫山泉早期甚至不惜打破单个口味整箱包装的传统做法,为东方树叶推出“缤纷装”——将四种口味合并为一箱、每箱24瓶。店家每进一箱东方树叶“缤纷装”,还送3瓶550毫升的农夫山泉天然水。农夫山泉在各地的一线业务员,“夏天拉着冰桶、冬天插上暖柜”,在很多商超的户外入口区域拉起了长期战线。

工艺技术持续加码

在东方树叶之前,包括日本最流行的几款绿茶或乌龙茶,其主流包装沿用的是深色瓶体、整个瓶身几乎被塑料包装纸完全裹住。这么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茶叶萃取物容易见光氧化,而氧化后的茶汤会发生变色,消费者会觉得饮料已经“变质”。

东方树叶是市场上第一款选用半透明瓶身、在设计上有意留出瓶体两侧可看到清透茶汤的即饮茶。能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因为农夫山泉研发了一种茶饮料生产方法并在2011年申请了专利。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茶饮料具有清新茶香,减少了热水浸泡提取和高温杀菌过程带来的茶汤品质下降问题,贮存过程中茶汤颜色变褐的情况也明显减少。

要做中国人能接受的无糖即饮茶,就要让茶的口感无限接近现泡茶。2013年农夫山泉申报的专利显示,东方树叶进一步改进了茶叶提取工艺,将挥发性与水溶性成分提取物以合适比例混合成茶汤,使茶汤的滋味与香气相协调,更接近现泡茶品质。

2011年钟睒睒去日本考察生产设备,引进了国内首条Log6级别的无菌冷灌装生产线,用于生产东方树叶。这样一条Log6产线的造价是2亿元,而普通的果汁饮料生产线的成本只有其1/10。农夫山泉的无菌生产线负责人陈开利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产线开工的头几年因为东方树叶的销量不佳,即便是销售旺季,这条昂贵的无菌生产线每周最多开两天,团队几乎无事可做。

这条烧钱的生产线在多年后帮助农夫山泉完成了更多产品的创新与迭代,茶π、NFC果汁都诞生于Log6无菌生产线。据农夫山泉公司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当时农夫山泉在全国的31条饮料生产线中有14条达到了Log6的无菌标准。

紧随农夫山泉,过去十年间,国内其他饮料品牌也都加强了对无菌包装工艺的关注,比如今麦郎、伊利、元气森林都布局了Log6瓶坯干法无菌生产线。食品与饮料包装设备供应商西得乐(Sidel)中国敏感产品技术经理丰隽莉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介绍说,茶在饮料中属于低酸产品,微生物容易滋长,而无糖茶追求极简的配料表,如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需要采用更高的灭菌等级,同时无菌技术采用的灌装区域洁净等级已经相当于制药环境的水准。

在产品上架面向消费者的环节,东方树叶还借鉴了日本便利店冬季的暖柜饮料包装,对瓶身做了加热和加强筋的处理,在2019年推出335毫升的“口袋装”,使其能够被放进暖柜。

一位喜士多便利店的店员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介绍,只有小瓶装的东方树叶能放进热罐机。小瓶装东方树叶在常温下保质期有9个月,放进热罐机加热后保质期会缩短到两周,因此要给瓶身贴上激活码,和常温饮料区分开,一旦放进热罐机超过两周未售出,产品将禁止售卖,回收至仓库。

争夺冰柜货架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截至2019年,农夫山泉通过4280名经销商覆盖了全国237万个以上的终端零售网点,其中约187万个终端零售网点位于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在中国的终端零售网点目前大约是400万个。

不过渠道力考察的不只是网点数量,更重要的指标是“加权销售铺货率”和“排面铺货率”。前者是指一个品牌的产品在店内同品类产品里的销售占比,比如天然水总共卖了100元,农夫山泉占了70元,加权销售铺货率决定了产品在店老板心里的江湖地位。

排面铺货率则是指品牌在门店里的排面占比,“你会发现一家门店里,水有10个排面,农夫山泉占据了6到7个排面。”刘峰表示,综合上述3个维度,经过10年的渠道建设,农夫山泉的渠道力已经超越了康师傅和可口可乐。

最早,东方树叶是从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市区开始铺货,范围集中在商圈、学校、写字楼、高档社区和医院附近20米内,并且仅限前两个月每月进货400元以上的客户。农夫山泉针对东方树叶的销售方法做了很细的操作指南,并在全国展开铺货竞赛,一个人铺不开,就两个人组队向零售店铺货,此外业务员必须确保在店内张贴一张东方树叶的海报。

10年后的东方树叶已经在24小时便利店占据了冷柜里较为显眼的位置。多位便利店店员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表示,冷柜中间层作为最佳陈列位一直是品牌“兵家必争之地”,所以陈列费也最贵。这两年对这块区域拼抢最凶的,正是各类无糖茶和代糖气泡水品牌,同时可口可乐也仍在尽力为自己保留一席之地。2021年以来,农夫山泉与竞争对手挑起了冰柜大战,在零售终端抢先放置自己品牌的独享冰柜,仅2022年农夫山泉就布局了7.5万台三开门冰柜。除少数几个竞品,农夫山泉也同意店家在冰柜不重要的位置摆放一些其他品牌的饮料。

每天八点半,业务员张大成赶到公司开完早会就开始拜访门店,他负责的销售区域有200到300家客户,平均每天要跑40到50家终端门店。每到一家店,张大成要在农夫山泉内部的业务员管理App上打卡记录,每家门店的停留时间不能少于5分钟,最长停留大概在半小时,期间要按照农夫对产品极为详细的陈列规定,整理货架上的商品。

“就像高速运转的陀螺一样”,张大成多次使用了这个比喻。他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介绍,在每个由农夫山泉提供的独立冷柜里,天然水是核心产品,各类规格的天然水通常要摆满整整两层,接下来是东方树叶,作为公司主推产品要摆满一整层,位置通常会放在中上层,“顾客一眼就能看到,无需踮脚或弯腰费力寻找。”

天然水、东方树叶和茶π是公司要求的主推产品,张大成拜访门店时会优先推销这3款。如果水和茶饮料的库存不足,就提醒老板补货。

2023年夏天,公司提出“百桶店”销售目标——要求每个业务员在负责的销售区域里找出一家店,完成100桶6升或12升农夫山泉天然水的投放任务,这让张大成的压力很大,因为他负责的区域里大多是中小型的夫妻店。相比之下,张大成推销东方树叶就不需要太费劲,“老板也知道什么卖得好,会主动要求进货。”

根据门店每月的销售数据,投放了农夫山泉冷柜和地堆的门店会按销售金额5%的比例,被返还陈列费。“陈列费不会给现金,直接通过货物返还给店家,这样可以增加产品的出货量。”张大成说。

“难喝”怎么变“好喝”

2023年《第一财经》YiMagazine“新国货榜样”调查显示,东方树叶通过在线投票,成为瓶装纯茶品类的第一名。从“难喝”到第一,东方树叶走了12年。

推广第一批产品时,东方树叶并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市场定位,销售人员在实际推销时首先想到的目标消费者是“高血糖、高血脂需要抗糖”的人群,但它是一个较为窄众的市场圈层。此后,官方主导的营销思路是把东方树叶和中国传统茶文化挂钩,但这些引导与如今东方树叶实际收获的品牌口碑几乎毫无关系。

消费者选择一款饮料,最直接的决策因素还是它的口感。东方树叶的市场接受度之所以发生巨大转弯,本质原因还是消费者在“口味”上的进化。2023年的“利乐指数”报告提及,全球消费者在各种新食品概念中对“无糖果汁”的关注度最高,达到61%。利乐指数的另一项调研结果显示,有1/3的人愿意为无糖果汁支付更多的钱。报告还特意提到无糖概念在印度和中国已得到广泛认知。

回到营销层面,无论是当初深陷“最难喝”榜单,还是近两年戏剧性地扮演起各种健康DIY饮品的“基础配料”——围绕东方树叶发生的每一轮话题讨论,实际都产生于由社交媒体和网络热搜构成的流量世界。这对传统快消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提醒——投放品牌硬广简单,但也要顺应时势,学习如何挖掘和扶持适合的网红博主代表品牌引导舆论。

MCN公司桃子星球文化旗下的博主“空空日记”,抖音粉丝数达到522万,其中85%以上是18到23岁的女性,在星图商业化各项指标排名前0.5%,视频的平均点赞数在11.7万左右。农夫山泉的广告代理通过数据筛选注意到了空空日记的数据表现,发来了广告合作邀约。双方如今已经合作将近3年,针对品牌旗下多款产品发布过测评类的广告。

2023年5月,桃子星球又接到了东方树叶的广告需求。这个时间点通常是为6·18电商购物节做预热,不过东方树叶的这次广告投放并没有挂上购买链接,目的只是完成品牌曝光。

基于之前的合作经历,农夫山泉的广告代理发来东方树叶的资料,要求广告涵盖产品基本信息,但是对内容创作并不做具体干涉,以博主的创意为主。在创作大纲、脚本、拍摄剪辑等每一个环节的沟通中,品牌方都顺利通过,没有提出异议。

空空日记此前的内容创作主要是搞笑段子,早期积累了80万粉丝,转战测评赛道后,内容制作上延续了搞笑风,为东方树叶所做的这条短视频得到30.6万点赞。评论区设置了互动参与抽奖送12瓶东方树叶的活动,最终吸引了十多万条评论跟帖——粉丝们晒出东方树叶的照片,讨论哪种口味最好喝,其中茉莉花茶获得了广泛的喜爱,青柑普洱的口碑则两极分化。

“并不是每一条快消品广告的评论区都如此活跃,密集的带图评论比较少见。”桃子星球的一位商务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东方树叶的视频发布后,桃子星球在自然流量的基础上,购买视频加热工具“Dou+”助力提升视频播放量和互动量,“但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内容本身不优质无法雪中送炭。”

抖音的另一位博主“羊驼快跑”以减脂为主题创作的一条短视频,内容是用东方树叶搭配咖啡或其他饮料的各种新喝法,点赞数达到8万,对于这个粉丝数只有3800的账号来说已经是一条爆款。

这条视频正是东方树叶对外最乐于提及的“自来水”传播——双方没有费用合作。“羊驼快跑”代表了越来越多的短视频个人账号,纯粹是从“话题度更容易赚取点击流量”的角度,主动创作与东方树叶有关的短视频。时下最流行的几种主题——“东方树叶减肥新喝法”“用东方树叶复刻霸王茶姬”以及“在东方树叶瓶身上画国画”,都属于网友自发创作。每当一条视频火了,就会进一步促进话题升温,于是很快就会有更多人原样复刻。

最终,是他们共同制造出一种“东方树叶已经变好喝”的品牌印象。至此,从一开始就坚持无糖的东方树叶,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时代。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