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悟人生

找到约825条结果 (用时 0.033 秒)

茶悟·茶醉·茶境

(《吃茶去》杂志)茶是文化。茶是要品的,只有品,才能品出茶的文化味。品茶据说得有条件:好茶好水好具,更重要的是有那份闲情逸致。这些我都欠缺。与我,茶不是品而是喝的。

我那时还是做群众文化工作的,且又喜静,常枯坐屋中,真真的“坐家”。爬格子时(虽然有电脑,但还是喜欢用笔打草稿),照例要泡上一杯茶。茶非好茶,二元一袋的“茉莉花”即可,无非表明本“坐家”杯中所饮不是白开水而已。沏好茶,便开始“纸上谈兵”。因为时常忘记了饮,那茶就温吞吞的了,却正适合我:一鼓而牛饮之。饮完再续上新水,几时想起几时喝,概不在乎茶的质量(只要不发霉就行)。如此,半天时间也会喝掉一暖壶开水的。比较《红楼梦》中槛外人妙玉的茶论:一杯即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我是连饮驴也不如了。

只有一次,我悟出了茶味。那一次游黄山,在黄山大门前,我和朋友踅进一家茶店坐喝。当店小姐沏上当地名茶“黄山云雾”给我们时,我看见那牛眼大的盅子里,青绿青绿的一泓水儿,袅袅热气盘成一圈圈雾丝,透着一股清香之气,本欲一如既往牛饮之,又恐惹店小姐笑话。急不得,只得慢慢细啜。初品,只觉苦;再品,就觉苦得清冽。渐渐地,竟啜得丝丝缕缕都浸染了哲学的意蕴,便悟出:茶的青绿也是生命的本色;茶的清苦也是人生的真味。再啜再品,忽觉得自己和这山中的万物竟是这样近,近得似乎我也变成了山石草木鸟虫中的一员了,便感到了生命的永恒……

黄山归来,身心俱累,便无意于茶道了。日前读鲁迅文章《准风月谈·喝茶》一文,先生说:“有茶好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受这种清福,就得有功夫。”鲁迅是大文豪,他无此“清福”;我是小作者,亦无此“清福”。本人不懂茶道,乃正宗茶盲,今后亦无意无暇去专心体验茶道,倒时时品咂着世道、人道、文道,却也别有一番味道。

茶醉

酒能醉人,茶亦能醉人。我是有一回亲身体验的。

那是二十年前的一个秋日的下午,在青那显得有些寒酸的乡居里,他泡了一壶酽酽的茶,那茶颜色墨绿,清澈透亮,深而不浊。啜一口,苦苦的。青忙为我削了一个鸭梨,放压住口中的苦味。青却一口一口地啜着那苦茶,一副悠然的样子。他说,尝过甜的再吃苦的就特别苦;吃过苦的再尝甜的就特别甜。不知为什么,他的声调、眉宇间淡淡的忧郁,使我觉得这话大有深意。

他向我讲了他的人生遭遇,我不禁惊讶他能把那么多苦难深藏不露。他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且在文学创作上卓有成就。也正是这些成就,使他在学生时代就戴上了“右派”的帽子,并被开除校籍,回家当了农民。文革时,他的许多手稿和书籍又被当做毒草付之一炬,其中包括一部已被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的长篇小说。随后,他的妻子和女儿又离他而去,更使他的生活如雪上加霜……

未与青谋面前,我在一位与青相熟的老先生那里看到了青上大学时的一本日记。那是同样喜爱文学的老先生,在小将们焚烧青的手稿时偷偷抢出而收藏的。日记中那帅气的字迹,文采斐然的语句,处处可见青当时生活的天空是多么亮丽!他现在过得怎样呢?这也是我初次造访他的原因。

面前的青,一副琇琅近视镜遮住了他深邃的眼睛。他已被落实政策,在一所中学里任教。我静静地听着他娓娓的叙说,更惊异于他的沉静和恬淡。他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更像是老僧说禅。

听着他的叙说,不觉间喝完三杯茶。突然我感到喉咙里有些不对,胃中翻腾,口中唾液横生,大有醉酒的感觉。终忍不住,趁青不注意,赶紧掏出手绢,朝上面吐了一口。怪哉,茶也能醉人?再看青,他慢慢啜着茶,是那样的从容不迫,我忽地记起一句名言:茶如人生。如今的青,已在很远的一座城市里重新成家,且以花甲之年读完了西北大学作家班和北京鲁迅文学院,并出了好几本书。对青而言,人生不就像品茶一样吗?

我却不会忘记那次茶醉的经历了。我想:品茶要达到极致的境界,不聚集足够的底气和功夫,是达不到目的的。其实,对付人生诸事。不也是如此吗?

茶境

人皆说茶中大世界。稀里糊涂喝了几十年的茶,对其中奥妙,我却一直不能领略。真正感悟到一盏茶即是一段郁郁菲菲的韵律、一个诗意哲理的境界,是在南方旅游时,偶然遇到的一家颇具畲族风格的茶居里。

那是五月的一个下午,我来到了这家名为“怡心”的茶室里。我看中它有一种远离市嚣的幽静,风烟清寂,湖光滢澈。这栋木质结构的小屋里,迎面挂着一幅鲜亮的江南风情画;我靠的这面墙上方,挂着一把旧得有些发亮的琵琶。不知从哪儿流出一支美丽而轻柔的江南小调,如清澈舒缓的小溪,淌进人的心中。

这间拙朴的茶室,色调布置的随意而不堂皇,走进去就像到了家,足以抹去旅人疲惫。在这里,无拘的人,无拘的话题,使得灵性亦无拘。

凭窗远眺,我看见了处于远处湖中山坡上的茶树。这多情的灌木,被柔风推搡着,又被温暖的阳光扶起来,在一声声鸟的问候里吐露着心事。云雾漫过,几位采茶的女子在茶树间缓缓移动着,似在画中游.....隔着茶盅,我仿佛听见茶的细细的水声,在渐渐淡去的时光里,我的心也仿佛沉入更深的水域。

我手握着茶盅,盯着烧水壶里涌泉蒸腾。当滚烫的水被茶小姐注入茶壶时,立刻就有一阵裂帛声响起。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一种熏游状态,因为我感觉到了一片无喧嚣之形、无激扬之态的酩酊了。这就是茶的境界吗?

我庆幸自己找到了一处怡心的最佳去处。耽饮在此,一盏浅注,即让人如临清流,如卧绿茵,如坐看云起,如梦闻雨至。其实,我并不懂茶道,我看中的只是品茶终于能让我萌生出一种诗意的境界,让我能够在那一片如闲云悠鹤般的茶语中,品味入痴,品出无尽的意境来。

记得清人龚炜在《巢林笔谈续编》中说:“炉香烟袅,引人神思意远,趣从境领,自异粗浮。品茶亦然。”说到底,品茶须悠闲,闲则静,静则定,定则境界出。我说不出品茶有多少种感觉,但认为茶境蕴于灵秀气韵之中,使天地及万物皆有道可循。茶在茶中,茶在茶外,茶幻化于分秒之间,茶又守成于质朴之中……

由此,那茶境当是一种至上的境界了。陆放翁诗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以休闲的心境,去品那一片载沉载浮的茶韵,的确是一种奇异的感觉和体验。一旦进入这状态,茶的韵味便会如同精灵一般在我心中盘旋起伏,潜行出一种绝妙的境界。暗忖在这样的境界里,一切的尘俗、名利和得失,原来竟可以如旧梦一样一一退隐了去,沉淀下来的才是我的本真,是返朴的情韵。忽然想到佛家有言:“茶味禅味,味味一味。”是了,禅味的获得全在于静,在静寂中超逸俗物之外,在寂静中回归自然。茶境,何尝不是如此?

一次偶然的茶饮,使我茅塞顿开,进入了茶的境界;而茶境,则使我体味到了一种人生的深意,一种不俗的情怀。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张国中)

静守岁月,茶悟人生

光阴匆匆,它带着岁月的暖意,也带着它的寒凉。

光阴的温度就是春夏秋冬,有春暖花开的芬芳,有热情似火的问候,有秋高气爽的淡然,有寒意浓浓的恬静。

都说: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对人是种无声的诱惑。茶每一天都在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也在不断陶冶着我们的性情。

品尝一杯茶,从一开始,心境始终要处于清净状态,心里没有一丝杂念。

观茶时,也应当是心无旁骛,只是用一颗平常心去观这茶色,用心感知水与茶相融的曼妙境地。品茶时,静静地去品尝这其中的味道。

茶的世界是平静的、自然的、深刻的。茶如人生,一杯茶我们会喝的由浓到淡,其实人生何尝不是由丰盈至凋零。

我们喝茶时,不仅仅是在喝一杯茶,其实是将波澜壮阔的岁月喝到平平淡淡,也将浑浑噩噩的日子喝到纯净清明。

真正的品茶,应不仅存在于形式,而在于有一颗清净安详的道心。如此喝茶才是真正的品茶。

人生中,没有谁会无情地忘却一切过往,没有谁会阻止那一段段悲欢离合,一杯茶从浓到淡,人生也往往是从风华正茂到风烛残年,不仅仅是人生,其中的五味杂陈,关于情,关于爱其实都如此。

人生中所有的过往都搁浅在心头,然后随时光的步履,慢慢沉淀。沉淀下来的是人生百味,是红尘烟火的弥漫,是缠绵纠结的心痛,是挥之不去的忧愁,是夜深人静的思念。

就这样坐着,静观一杯茶水的宁静,此刻的拥有是缘,缘来时惜缘,缘灭时随缘。品尝着茶香,也感念着岁月的冷暖。

多少短暂的邂逅,多少匆匆的路过,已成为飘浮的云彩,似乎在眼前,又似乎咫尺天涯。

仿佛在这浩瀚的空间,我们只是那微小的沙粒,只是花间的一滴露水,只是一片凋零的落叶,无法解读全部,只收集一点点触动心扉的感知。在那一纸红尘上,描述心灵的那份悸动。

人生就是那散落红尘的一片云,一滴泪,一个微笑,一份牵念。

走着走着,遇见了,走着走着又散了。走着走着,花开了,走着走着花落了。这一段路程,飘浮着欣喜,飘浮着忧伤,总是喜忧参半。

人生就是依旧飘香的那杯茶,渐渐会变凉,渐渐会无味,但曾经的那份浓郁馨香,曾经的那种淡悠雅致,已经飘落在了心湖上,随同片片遗落的词句,沉淀在心湖深处。

来源:莫道茶事,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吃茶是件雅事

很多人身心疲惫,却总是忙碌不停。有些人恬淡处世,却活得达观自在。春茶上市,正是品茶好时节。饮茶,仿佛是“神游天地外”的一次精神升华。

古代人善饮茶懂饮茶,因为懂得时间是应该如流水般缓慢流过的。平和、安静,方能出好茶好水。散文《喝茶》曾写道,“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文人墨客明了品茶在于品心境,这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自在和逍遥,只要掌握好尺度,其实是无比惬意的美好。喝茶正是寻觅闲适极好的方式,让人更容易懂得平淡和从容的好处。

我总觉得,现代人生活五味俱陈,唯独少了闲适的心境。有时会莫名伤感,因为忙碌,无暇体验清冽的泉水,焦躁的生活搅乱了心绪。

仰慕中国的茶道,因为要在闲静状态饮茶,方能品出真味,感受到那一丝一缕淡淡的茶韵。茶道,就是让人静下心来,不怨天尤人,更清醒地审视本体和现状的一种文化。饮茶让人清醒,让人明白饮茶更重要是品味感知它的气韵,它的性味,它的精神。

深谙茶道的陆羽觉得茶因宁静而让人忘却烦恼。茶的性味平和、淡泊,符合文人的审美,才会在古代人心目中拥有如此之高的地位。爱喝茶的人,日久天长,往往性格平和,有一种从容的气度。我想,许多古人可能把品茶上升到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这是件多么自在欢欣的雅事啊!

国人好茶道,并且曾经发扬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寻其根源,绕不开一个“悟”字。茶道最重要的不是拘泥于细节,这门美好又含蓄的手艺之所以能够被传承下来,也许正是因为品茶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茶文化的潜移默化,让普通民众更加和顺友好。

茶的滋味淡泊而丰富,正若人生的滋味平凡而滋润。茶如人生,人生如茶,悟到了人生如茶,才能懂得自在的真谛。用自如的眼光看待人生,才是真正会品人生这杯茶吧!人生,如同泉水的纯粹加上茶叶的奉献,生出一壶清冽的好茶。细品,让光阴慢下来。

(摘自2019年4月8日《新民晚报》18版“夜光杯”栏;作者:隽秀)

找到约78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