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文化四个层次

找到约291条结果 (用时 0.028 秒)

传承茶文化 传播茶文明

赓续传统文化激发时代活力

“景迈”是傣语音译,“景”为人聚居之处,“迈”为新,“景迈”即新村寨之意。

景迈山上的村寨深嵌在古茶林之中,形成了村依茶林、茶林绕村的生态人居结构。一个个村寨之中,干栏式建筑民居、佛寺、寨心、寨门……这些不缺席的要素,又描绘出独特的民族文化结构。其中,翁基古寨完整又生动地保留着这一切,村民们的日常起居里,延续着布朗族人朴素的生存哲理。

秋茶

翁基古寨背山而居,北高南低。所处地带箐多水密,四面被水田、茶林和树林围绕。干栏式建筑民居,屋顶坡面陡、屋面用挂瓦能适应多雨气候,多年风雨剥蚀后,千年古寨建筑斑驳古朴,静卧于白云青山下。老木屋内,屋盖厚重,出檐深长,光线暗淡,只有火塘边笼着一罩光晕,布朗族老人抽着烟袋,缓缓地说着往事……这样的景象让人产生时光定格的错觉。

翁基古寨不止有传统的一面,当你走进古寨,会马上发现当地人的生活在不断前行。在古寨里,我们看到一间特别的咖啡馆,叫“雨林韵味”。店内的各式饮品,以雨林分层命名。点单的方式也很特别,根据雨林的四个层级对应生长的植物来品尝,地面层对应黄姜花,树冠层对应大叶竹节果……在店里冲泡特饮的年轻咖啡师何瑞杰来自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我们提供个性化体验,让客人根据雨林的四个层次——森林地面、灌木层、林冠层和高架层,选择自己的原料。客人选好了雨林层级后,可以决定在哪个饮品中加入它,无论是咖啡、奶茶、气泡饮料还是手工鸡尾酒,我们都会为客人制作一款独特而美味的饮品,让人记住景迈山的味道。”

采茶

“雨林韵味”咖啡馆的创意理念来源于景迈山的生物多样性。景迈山上共有125科489属943种植物,它们与茶树一起,构成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古茶林生态体系。千百年来,景迈山先民们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天然森林资源,在林间选择性地砍伐部分对茶树生长不利的乔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阴乔木和芳香植物后,采用茶籽播种有性繁殖的方式栽种茶树,养护茶林,形成了疏密有度、障透有序的乔木—茶树—草本植物群落的立体结构。上层主要生长茱萸、木荷、多衣、红椿等高大乔木;中层是本地种茶树优势群落,同时分布着樟科、杜鹃花科等植物;下层为禾本科和蕨类、药材、野生蔬菜等草本植物。这样形成的生态体系既能巧妙提升各层次植物群落对光能和养分的吸纳效率,还可以使自然植物的芬芳沁入茶叶,优化茶叶品质;更重要的是,古茶林自形成至今未施加任何化肥农药,只需充分利用森林生物多样性特性便可实现土壤肥力自我维系和病虫害自我控制,从而有效保持古茶林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景迈山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仍在与时俱进,古树古寨老屋与时代新生活并行不悖,愈发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景迈山里不仅有古茶树,还有很多独特的植物可以作为食材,比如布朗族常用的竹节果、傣族的花椒、野姜科植物等。”何瑞杰说,我们想通过这些探索尝试,让大家认识到景迈山还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如果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能充分发挥出它的经济价值。

布朗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靠古茶林满足日常所需。在他们眼中,古茶林是宝藏,而这宝藏还有更多价值值得去发掘。


制茶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将给我们带来很多机遇。”何瑞杰说,“保护好这里的山山水水,与山林共生,我们就能得到大自然更多的馈赠。”

云报全媒体记者胡梅君沈浩

推进电能替代服务绿色发展

景迈山茶农家的制茶车间现在大多使用电能进行茶叶杀青和揉捻,和过去使用柴火传统制茶的方式发生很大改变,使用清洁能源是景迈山人观念转变最为突出的一个标志。目前,景迈山已有1500多户茶叶加工点实现电制茶工艺改造,客户装机容量超过2.2万千瓦,电能替代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为景迈山每年节省约80万元的烧柴费用。

2010年景迈山启动申遗以来,云南电网公司配合申遗项目先后投入10千伏线路绝缘化改造、农网改造升级、核心古寨电缆入地等一大批电力建设改造项目。仅2011年至2015年,连续启动59个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有力地支持景迈山人文环境改善和茶叶种植加工发展。电网设计超前布局,为维护景迈山原始风貌,电力线路建设避开古茶林。开通了绿色通道缩短办电时长,实施带电作业低压配套业扩工程以减少用户停电时间,启动电缆入地、充电网络建设等工程推动景迈山绿色发展。  

售茶

有了充足可靠的电力,为保护景迈山生态环境,云南电网公司开始推广电制茶。

2015年,岩砍兄弟的景迈世家茶叶公司在时任景迈供电所所长刘向特的建议下买了第一台杀青机,加工1吨茶叶只需150多元电费,比之前烧柴节省850元。尝到甜头的岩砍随后又添置几台电制茶设备,通过电能替代的方式,一年下来为公司节省8万元左右的烧柴费用,年产100吨茶叶为他们带来近4000万元的收入。

2021年,经过几年实践和论证,原芒景村村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南康带领的合作社也入手全套电制茶设备。杀青机、揉捻机、解块机、色选机先后搬进了厂房,变压器容量从30千伏安增容到250千伏安,当机器“轰轰轰”运转的那一刻,南康说景迈山古茶加工进入了清洁能源时代,“用电制茶清洁环保,加工茶叶比原来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还降低了成本,电制出来的古树茶和传统制法的古树茶一样香。”

每年茶叶加工用电高峰期,景迈供电所实行全天候跟踪服务,通过抓营销计量、线损异常等基础管理工作,该所低压集抄覆盖率、专变集抄覆盖率、自动抄表率、电子化结算率均实现100%,连续20年做到用户零投诉。

景迈供电所建立客户服务微信群,覆盖所有村寨干部和近百个小微企业,网格经理人均负责60个网格台区2675户用户,走村串寨,迅速让移动缴费方式在景迈山得到普及。

云报全媒体记者沈浩

通讯员方皖新王鹃

穿行山水之间共建美好家园

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是对“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概括,也是景迈山人脚下走过的路。

如果问,有谁对核心保护区内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熊登奎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景迈山申遗工作启动时,在博物馆担任讲解员的熊登奎参与到相关工作中,那时的她34岁。熊登奎介绍,申遗工作启动后,很多专家开始研究景迈山的生态、伦理、文化等,对讲解员的要求就提高了:“每一句话,都要有出处、有依据,经得起推敲。”

为做好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讲解工作,熊登奎经常往各个村寨跑,对照着讲解词去找村寨对应的碑文、图腾、建筑……以便讲解时能随时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村落传统文化的创造力给我的感觉是很朴素的,审美也很自由,给我很多启发。”熊登奎介绍,自己对景迈山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遇到相关的内容,查完资料就会去现场了解并请教相关的专家。

跑得多了,人也熟了,村民们说,她是半个翁基人。“讲解的内容,每一句都需要逐字逐句推敲,是一项繁琐甚至有些枯燥的工作,但参与景迈山申遗工作很有意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熊登奎说。

同样穿行在山山水水间的,还有茶忙时的村民们。“我还在读书时,到了采茶时节,放学后就去茶山帮忙,午饭也在那里吃……古茶树的采摘和保护,就是父母怎么做,我就跟着学。”在景迈山奉祖家园贡茗茶源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仙贡看来,景迈山是家园、茶树就像家人。保护茶树、传承少数民族茶文化,就像保护自己的家人、延续良好的家风。


景迈山翁基古寨图片均为记者陈飞摄

仙贡说:“景迈山有很多味道,不同茶林、不同季节、不同的制作方法,都会呈现不同的茶味。如何把这些味道很好地保留下来,呈献给世界,还有很多路要去探索。景迈山人离不开山,更离不开茶。我们种茶、制茶、品茶,用心与茶对话,只期望更多的人懂景迈山,更懂景迈山的茶。”仙贡说,希望来到景迈山的人,接触到天然的优质茶饮品,感受到景迈山的魅力。

云报全媒体记者郑海燕邢路扬

见习记者段冯媛

专家访谈

做好世界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专家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人类社会早期传统林下茶种植方式延续至今的实物例证和典型代表,是一座关于人类茶种植、茶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它向世人生动展示着一片茶叶如何影响一地世居民族的文化,进而实现人地和谐、千年传承的真实过程。”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表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符合世界遗产标准,这一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充分尊重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动植物种群,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现了山地环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村寨与传统民居建筑在选址、格局和建筑风格方面,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利用,具有独特价值的生态文明和生态智慧,谱写了人与茶和谐共生的活态示范,这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同时也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瑰宝。

“遗产申报工作开展13年来,不但有效保护了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还逐步建立起了与遗产保护相匹配的管理、阐释、监测、法律体系。”张丕生介绍,一是建立了遗产管理体系。依靠中国文物行政管理机制与现行管理层级相结合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构建了国家、省、市、县、镇专门管理机构等5级管理框架。二是建立了法律保护体系。颁布实施专项法律3部、规章制度7部,完成对现行177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遗产要素保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建立了遗产监测体系。通过线上智能监测与线下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遗产监测系统,并制定了应急处置措施,做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置。四是建立了遗产阐释体系。建立了遗产地、行政村、自然村3级遗产阐释展示体系,设置近200块保护牌和说明标识牌,全面展示了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

张丕生表示,我们是景迈山申遗的亲历者,是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要恪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遗产保护长效机制,以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理念、担当的精神,把这一厚重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古茶林,让千年古茶林在这片人类的净土上继续彰显历史之美、人文之美、生态之美。我们将继续传承“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生态智慧,宣传展示挖掘利用好景迈山古茶林的珍贵价值,正确处理好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山上原生态保护、山下开发利用的发展思路,将“山上”定位为茶文化体验场所,“山下”定位为遗产价值综合展示、茶产业融合发展、旅游综合服务配套区域,以山下的收益反哺山上的保护,山上的保护带动山下的发展,实现山上山下互补演进、联动发展,推动遗产地活态演进、可持续发展,让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

来源:云南网 云报全媒体记者 胡梅君 沈浩,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友们 | 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祝您元旦快乐


之绿色中国梦

     《中国茶艺》

     文化的酿造犹如百年茅台,文化的积淀犹如千年石钟乳。   

一、茶之圣


茶,一颗嫩绿的芽,一本宝典的书,影响了全世界,影响了全人类。陆羽(公元733-804年),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身为弃婴,一生坎坷。大雁旋顶,禅师抱养。占卦为名,“鸿渐于陆”。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工于诗词,善于书法。遍访天下茶山,遍品天下名泉。著述《茶经》,闻名于世,尊奉茶圣。《茶经》七千余字,历时时近三十年。

《茶经》“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作了系统的阐述。《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专著,是世界第一部“茶百科全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一、创立了茶学;二、对当时的中国茶产地进行了分析“评级”;三、创立了“茶地理标志”:四、创立了中国茶文化体系;五、创立了一套完整的茶器具;六、创立了煎茶法;七、创立了一套完整的茶艺(茶道)流程;八、规范了一套完整的茶礼仪;九、创立了陆羽茶道精神——精行俭德;十、创立一种生活方式——中国茶生活。引领了一个时代,八世纪的唐代,已有了专门的茶馆。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梅尧臣)。

陆羽遗产是珍贵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陆羽品牌是世界级品牌。著名历史名人是最好的城市名片。中国天门是茶圣陆羽故里。门陆羽,天下“茶圣”;陆羽《茶经》,茶之“圣经”;陆子“陆学”,茶之“国学”;陆羽天门,茶之“圣地”——世界“茶圣地”,世界茶人“朝圣地”,世界茶人旅游目的地。让世界茶人言必称陆羽,让世界茶人言必称天门。

 



二、茶之源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中国是茶艺(茶道)的发源地,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茶树和加工利用茶叶的国家。茶之为饮,发乎神龙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改革于明,独领风骚世界茶叶市场于清,弘扬于当代小康,传播于全世界。全世界有五十多个国家种茶,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六十多亿人口中三十亿人喝茶。

  茶文化传播。茶叶、丝绸、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和平使者。早在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物品中就有茶叶。南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丝绸、瓷器、茶叶传到土耳其。如今,土耳其人均年茶叶消耗量3.2公斤,为世界之最。唐朝,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种植。宋朝,1191年日本荣西禅师归国将中国抹茶带回日本。明朝,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转运欧洲;16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中国派钦差大臣入俄,向俄皇馈赠茶叶。清朝,1689年福建厦门开中国内地茶叶直销英国之先,此后英国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老汉口因茶兴市被称为“东方茶港”中俄万里茶道”名副其实13000多公里。老汉口是集散地,“天下茶船齐集汉口港”“最多时25000余膄”“连绵三十余里。”“中国出口的茶叶垄断了世界茶叶市场的86%。”“汉口输出的茶叶占国内茶叶出口的60%。”“经恰克图转口的鄂南茶叶出口额达到了中国对俄出口总额的40%。”“世界商贾精英齐集羊楼洞,人口近五万。”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从中国输入茶籽到印度。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是鸦片向茶叶的宣战。

 

 


三、之性


绿色生命,绿色地球。没有阳光、空气、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植物生命就没有动物生命。人类依存地球之绿色,茶是绿色的典型,更曾有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锦秀村3200年世界最老古茶树之绿色。千年古树,长寿基因。茶之魅力,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树叶,一叶“百药之药”的仙草。英国考古学家李约瑟将中国茶叶列为继“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世界的“第五大贡献”。

茶之天性,“清、静、礼、和”。《茶经》载,茶“阳崖阴林紫者上”。茶之生长,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幽谧,喜云缭雾绕“犹抱琵琶半掩面”之羞涩,海拔千米以上者不染凡尘。茶之水清、活、轻、冽,茶之汤醍醐灌顶,茶之器雅俗共赏,茶之礼敬天敬人,茶之技轻、柔、和、美,茶之乐惠风和畅,茶之画出土有节,茶之境曲径通幽,茶之觅世外桃源,茶让人遗世脱俗。

茶,济苍生饥疾而生,僧道羡其清静而共修寺观,文人羡其清廉而共饮墨池,王公羡其清雅而共登宫廷,茶至清至纯,至美至真。

 


 四、茶之用


茶为民生,健康为本。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都是说茶于生活之重要。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药食同源,药茶同源,茶食同源,茶与中药同源同理。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许多种营养成分和功能活性成分,最具茶保健个性特征的是茶多酚,谓人体生命之“保鲜剂”。茶多酚含儿茶素类(黄烷醇);花黄素类(黄酮醇);酚酸类;花青素类,及其转化物茶色素(含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茶黄素谓茶之“软黄金”。茶之功能:

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病;

抗辐射,抗氧化,抗癌变,清除自由基;

生津止渴,清热消暑;提神少睡,清头静心;

收敛止泻,利尿解秘;祛风解表,消食化腻;

治痢去痰,治痘除疮;杀菌解毒,解烟解酒;

强肌健骨,护齿明目;通经活络,行气清血;

破闷祛瘀,平矜释躁,怡情怡神,气爽神清;

涤肠荡气,涤凡洗尘;蜂饮蝶啜,甘露润心;

茶禅一味,清寂静净;修性修心,修行修身;

益思益敏,益智益寿;天地人和,通仙通灵;

一百零八,茶寿人生。

茶之饮:辨体性之,辨茶性之,顺时令之,顺时辰之。体性热者茶凉之,体性寒者茶温之,体性中者茶平之。岁时寒者茶温之,岁时暑者茶凉之,不寒不暑茶平之。茶之类:绿、黄、白、青、红、黑,各有其“性”

健体润心。人是水做的骨肉,茶有利于“人体水循环”。水是世界第一饮品,茶是世界第一饮料。水为生命之源,茶为灵魂之饮。

卢仝《七碗茶歌》云:“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一首茶歌,几乎奠定了卢仝茶之“亚圣”的基础。几千年来,茶与中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茶为国饮,全民饮茶。琴棋书画诗戏茶,茶通六艺。茶最具亲和力,茶最具兼容性,不管是道房僧院,墨池书斋,亭台楼阁,府邸会所,宾馆酒店,商贾铺面,还是机关学校,都市乡野,甚至飞机、火车、游轮,茶都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清静无为之茶,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茶,上得殿堂,下得厨房。

 

盛世饮茶,品味小康。全面小康倡导“全民饮茶”“平民茶饮”。壮怀激烈饮酒,温良恭俭品茶。家和万事兴,民和国富强。弘扬茶文化,普及茶保健,创新茶生活,享受茶文明。是全面小康赋予当代中国茶人的历史使命。为生态环保健康而倡导“绿色经济”,为提高高生活质量而倡导“绿色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倡导“绿色心理”。无论是“空山新雨后”品茗杯之“蜂饮蝶啜”,还是“赤日炎炎似火烧”时“大碗茶”之“牛饮海灌”,茶对于人的心灵都可谓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如果没有了茶,我们是生活就少了许多情趣,我们的精神就多了一些缺失。

茶艺是茶的“看点”,茶保健是茶的“饮点”。如今,全民饮茶,健康饮茶,科学饮茶,艺术赏茶,文化品茶,“反刍”悟茶,已蔚然成风。茶保健滋养细胞,茶文化滋润心灵,茶保健与茶文化提供茶之物质与精神的食粮。

 


 

五、茶之艺


中国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茶艺需要进行综合性训练包括:茶叶茶艺、形体姿态、仪表化妆、礼仪礼节、音乐舞蹈、书画插花、香道布艺、语言文学、艺术美学、历史哲学、宗教民俗、伦理道德、生理心理、陶瓷金石、装饰建筑、舞台设计、节目主持、创作编导、创意创新等。

简单地讲,茶艺是泡茶与品茶的艺术。具体地讲,茶艺是茶与艺有机结合的“茶艺术”;茶艺是茶与水巧妙融和的“水艺术”;茶艺是“茶、水、器、人、境、意”天成亲和的综合性艺术。茶艺是生活化的艺术,艺术化的生活;表演型茶艺更是指尖上的艺术,就像芭蕾舞是脚尖上的艺术。茶艺是茶生命的又一次绽放。茶艺是茶的文化提升、美学创新。茶艺创新出一种“茶艺术”的美学价值,将茶生活提升到文化艺术的层面,精神境界的高度给人以“茶物质”与“茶精神”的享受,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最佳结合好提升。全面小康需要这种“结合”和“提升”。让茶艺冲泡出小康的沁香,中国梦的温馨。让普及性茶艺走进机关,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新农村,走进小康行列,走进百姓人家.

 


 六、茶文化


茶以载史,博古通今。茶是茶文化的最原始、最基本、最终极的载体。茶艺是茶文化承载、表现、传播、创新的重要载体。茶馆是茶文化的综合性载体。一座茶馆,就像一座微型博物馆:管中窥豹,洞察石陶青铜之古色;车载船运,戥量秦砖汉瓦之厚重;长江黄河,泼墨长城泰山之丹心;轻歌曼舞,飘逸盛世繁华之唐风;高山流水,飞泻琴台知音之天籁;茶马古道,浮想丝绸之路之心旅;天涯比邻,浸润海内知己之馨香。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茶海纳百川,天地人,精气神,文史哲,儒释道,真善美,琴书画,松竹梅,茶皆纳之。 

茶以载美,和合和美。一场茶艺,演绎的是一个故事;一桌茶席,展示的是一幅画卷;一台古筝,绽放的是春江花月夜;一把小提琴,绕梁的是梁祝万世情;一把茶壶,斟酌的是玉壶冰心;一杯清茶,透彻的是君子之交世风之纯。一缕茶叶,似蕊、似毫、似针、似剑、似峰、似枪、似旗、似伞、似珠、似球......遇水,或如婴儿初醒身姿舒展,或若少女亭亭玉立卓约清秀,或似芭蕾点足轻盈翩跹,显示的是生命绿色之无限生机。

茶之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赏其形。赏茶如赏花,鉴茶如鉴玉。茶艺师贵在心之诚,手之灵,技之精,眼之神,杯之情,艺之韵。茶客彬彬有礼,与茶艺表演者共和之,共饮之,共悦之。

茶似君子,茶似淑女。茶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客来敬茶是国人的第一礼节。以茶会友是茶的第一社会功能。茶具中有“茶道六君子”与“公道杯”之美称。公道杯均茶汤之多少,均茶味之浓淡,均茶温之高低。茶不欺客,茶一碗水端平。此乃茶之“真君子”也!

 


七、茶之道 


茶艺为形,茶道为魂。艺有形,道无形。茶道是茶艺的主题、核心。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主旨、精髓、经典。茶文化是茶自然科学、茶社会科学及茶艺、茶道等一切茶事活动的文化结晶的总和。中国茶文化集成了中国“和文化”“礼文化”“孝文化”,君子之交一杯清茶的“俭文化”,为官之道清明、清正、清廉的“廉文化”。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茶艺在传统的家庭生活中具有其“和、合、礼、孝、”的特殊意义。家和万事兴,国和享太平,世和共生存。

茶以载道,天地人道。茶艺也是一个修行悟道的形式和过程,就像禅师坐禅,故有禅茶一味,茶禅一味之说。品茶就是欣赏、享受茶艺的过程,人生就是体验、享受生命的过程。甜蜜值得回味,苦涩往往更值得人记忆。

喝茶有四个层次:解渴,尝味,赏艺,悟道。悟道是茶艺的最高境界。悟道就是要“反刍”,就是要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悟道是一种管中窥豹的洞察力,心灵放飞的想象力,思维发散的创造力。悟道是一种心有灵犀,心领神会,心灵感应。道是一种天地的法则、规律、原理,人生的道理、道德、理想、情操,精神。道是文化的精粹,思想的精髓。传播茶文化的核心就在于“传道”,以道感人,以道育人,潜移默化。

赋予茶以时空的生命,科学的内涵,文化的灵性,美学的价值,哲学的思考,人生的探究,谓之“茶道”。

茶道者:茶之天道,茶之地道,茶之人道。中国茶道讲究天人合一,情境合一,茶水合一,人茶合一,亲近生活,亲和自然,道法自然,探究自然,追求人生真谛。品茶让人进入一种心灵修养的过程。道路不是直的,是非曲直,尘世纷争,捧茶面壁”,静可化净;世界不是平的,人生坎坷,酸甜苦辣,眸首“回甘”,皆可化乐。



八、茶之道 


精行俭德,《茶经》之魂。精行俭德,陆羽茶道精神。《茶经》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俭德,业精于勤,事成于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茶经》载,茶“上者生烂石”。烂石染茶香,似“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陆羽《六羡歌》云:“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教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大江东去,水容万物,上善若水。

陆羽经历了唐朝“开元盛世”的繁华、奢华、浮华,“安史之乱”的惨败、破败、衰败。其潜心沉寂,专修《茶经》,借茶问道,借茶醒人,以茶传道,终于使茶从物质生活向精神境界羽化仙成。     

精行俭德,清静礼和,中国茶道精神的重要体现。清为节,静为性,礼为上,和为贵。

中国茶道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深厚根基。

 



九、茶道精神


绿色世界,绿色和平、茶和天下、茶和世界五千年文明,茶与同行。扬君子之国礼仪之邦之风帆,踏郑和“和谐号”船队之浪花,茶叶、丝绸、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和平使者”。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是鸦片对茶叶的“宣战”。应该是用茶销毁鸦片,而不应该是用鸦片“宣战”茶。茶不需要战火,茶不需要仇恨,茶不需要眼泪、哭泣! 茶需要静静的鲜花,微微的笑,甜甜的美。让我们手捧陆羽《茶经》,以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的中国和合茶礼,向地球村问好祝福。让我们共建和合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绿色文明,让我们共享“环球同此凉热”之绿色和平。

茶,绿色中国梦,绿色世界梦......

 (本文作者:黄木生教授,湖北省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童启庆:让生活茶艺、茶文化,成为一门迷人的“科学”

童启庆:让生活茶艺、茶文化,成为一门迷人的“科学”

文 | 郑博文

 

童启庆,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浙江农学院,一直从事茶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直至退休。曾任原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中国茶叶学会副秘书长和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等职。浙江省第六届、第七届人大代表,浙江省“三八红旗手”。

童启庆教授长期从事茶学教学工作,先后主讲过《茶树栽培学》、《茶树高产优质原理》、《茶树栽培育种研究法》、《茶树显微技术》、《茶树生理生态》等10余门课程;她还重视课程教学改革,在全校首次提出“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优化”理念并撰写论文发表;承担全国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第3版)主编职务,还参与编写《茶树生理》《中国茶树栽培学》等教学参考书。执教50余年来,先后培养出本(专)科生1400余名,协助和指导硕士研究生9名(其中一位是新中国第一位茶学专业的外国硕士生)以及4名博士生(其中一位是新中国茶产业经济领域的第一位博士生)。同时,她还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1970年代中期她与同事共同承担《茶树矮化密植速成高产栽培研究》课题,通过长达10余年的持续研究,荣获浙江省政府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她积极从事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工作。1980年以来致力于茶文化领域的研究和开拓,在国内高校率先组建茶道教室,编创茶艺演示,通过新闻媒体开展茶文化宣传。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华茶文化》节目主持人,协助中央台举办“茶文化系列讲座”;出版《中国茶的品饮》、《习茶》、《生活茶艺》、《影像中国茶道》、《图释韩国茶道》等多部著作及茶文化影像制品,主编多种茶艺师培训教材,为新中国新时代茶文化复兴奠定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她积极开展茶文化的国际交流,曾多次率团出访日本、韩国、德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与地区。

退休之后,她依然持续投身于茶文化推广事业。2014年10月,在浙江大学农学院的整体策划推动下,联合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负责人王岳飞教授创建浙江大学“童一家”茶艺培训中心,秉承“名校名家、名师名课”的办学作风,迄今为止培训来自全国各地学员近万人次,还对在华留学生和外国友人进行经常性的茶公益培训等,受到中外茶友的广泛好评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以此种种,童启庆教授于2016年荣获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华优秀茶教师终身成就奖”,2017年荣获第十届“陆羽杯”“中国茶行业终身成就奖”。

中华茶人:您主要从事茶的栽培及生理科学方面的科研和教育工作,是从何时、因何种机缘开始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与教育的?

童启庆:1982年,我第一次去日本去考察,考察了30多个单位,积累了一些认识和见闻。次年,我又获得了一个到日本名城大学去做科研交流的机会。其实当时对方是来邀请庄晚芳先生的,但庄先生答复说他年纪大了,不便前去,让他的助手也就是我来代替他去吧。当时他们猜想这大概是位年纪轻轻的助手,但实际上我那时已经46岁了。我到了日本,和他们合作搞科研,主要研究茶叶起源问题。日本方面认为其皋芦种是他们国土自然生长的,是固有的而非外来于中国的。但我们看了以后,觉得和我们福建的佛手品种很像,于是我就带了红芽佛手和绿芽佛手的芽叶跟花作为研究材料,与皋芦品种做比较形态学的研究,最后证明是相同的茶种。这个观点和结论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反响。这段在日本做科研的时间让我有机会了解到了日本茶道的发展现状。我看到日本茶道保留继承得很好,有很多专门的茶道教室,而且日本妇女在结婚之前几乎都要到茶道教室去学习过才行,否则成家之后就不懂以茶待客的礼仪。这些让我颇为感慨:茶道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人家当作宝贝很重视很珍惜,咱们自己却没有好好传承,导致茶文化有了断层,实在是太可惜了。

从日本回来以后,这种感慨和思考也没有停止。系里时常有外宾来做客交流,从丰富接待内容的角度,我想到咱们国家乌龙茶的泡法在程序上有很多环节,因为复杂些,所以就丰富些,仪式感也就强一些。所以我就张罗大家用那些方法泡茶给外宾喝,并演示那些流程给他们看。结果他们对此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接着,不光是我们茶学系了,学校别的部门的客人不知从何处听说了,也要来我们茶学系看看。慢慢我们觉得,有必要在茶文化方面做些事情。

想是想做了,但我本身的教学科研工作本来就任务很多,没有多少闲暇,如果没有什么强大的动因,也很难正式花工夫着手。但一件把我们“逼上梁山”的事情就发生了。1989年,台湾首次提出要访问大陆,台北陆羽茶艺中心要跟大陆几个省的一些单位作交流,其中就包括我们系。我们从来没有用茶艺这种形式对外正式交流过,完全没有经验,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我们把自己选育的品种作为茶品,并围绕着它们设计出了一套泡法呈现给台湾来的客人。当时比不得现在,泡茶的用具五花八门,那时我们根本没有这些,也很难买到。我们实验室里只有普通的玻璃杯,和一些搪瓷盘、不锈钢盘,只能这样将就完成了交流活动。但是没想到,台湾方面表示,在交流的这些地方之中,我们系里竟还是最像样子的,较为符合他们对茶艺的认识和要求。我们当然为此感到欣慰,但同时也开始“骑虎难下”了:别人一听说这种褒扬,都纷纷要来找你做交流了。怎么办?那就只好开始用心做了。当然,我本身的科研工作不能丢也不能懈怠,要两方面兼顾。

后来我们自己的学生也要学,但那时候课程体系中并没有茶文化的内容,连选修课都没有。我们就开展了相关的“业余”课程,学生纯属爱好学了也没有学分,老师教学没有报酬也不计工作量,彼此都是出于一腔热情来做这件事。不仅学生很爱来学,外校来进修的老师也钟爱我们的课程,他们说其他科目在很多学校都学得到,但我们这个很特别,别处没得学。一切处于初始阶段,连教材也全然没有,都是在摸索中进行,一边钻研开拓一边教学输出,就这样一点点构建起自己的教育体系。再后来,外单位提出希望能让有关人员来我们这里接受培训。这其中最关键的,是韩国相关团体的提议。他们来系里交流以后觉得我们的课程内容很丰富,就提出说要派送一个班到我们这里来培训茶艺。当时大家认为这个提议不可能实现,因为我们针对国内都还没开展过类似的工作,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办一个韩国班。不过,当时我任系主任,我却觉得这是件有意义的事,也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所以就积极跟韩国方面沟通,反复商量确定培训计划,最后与对方顺利达成了一致。韩国班就建立起来了,培训内容是三门课程。一门是茶学概论,就是自然科学的内容,包括品种、栽培、加工、审评等等;一门是茶文化概论,是人文科学的内容,包括茶的历史、文化等等。这也正适应了当时的教学改革对“文理结合”的追求,我们正好借此迈出了这一步。另外一门就是茶道概论。每天上午是理论课,下午是实操课,学习的东西不难,但很详实。第一期韩国班就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国外培训从此连续办了好多年。所以,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正式茶艺培训,是从国外“业务”开始展开的。

 中华茶人:在公众眼里,似乎茶艺离日常生活还是有距离的。茶艺是一种“表演”,很难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请您谈谈您对茶艺的理解,以及其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关系。

童启庆:我们应该将茶艺分为专业培训和生活茶艺两类。专业培训,主要的培训对象是茶艺馆的从业人员。以我们的“童一家”为例吧,专业培训就是初、中、高级茶艺师培训,而生活茶艺或者叫非专业培训是以提高大众茶文化修养为目的的。学以致用嘛,无论是专业培训还是生活茶艺,都是为了他们学完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实际,因此我们都会教最实用的东西。在基础知识方面,我们就按照六大茶类为他们详细梳理。比如四个产区的乌龙茶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台湾乌龙怎么泡,闽南闽北乌龙怎么泡,潮州工夫茶怎么泡,我们会对比着来教,让他们能够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我们还有实训班,老师带着同学们亲自去到产区,如去云南的实训班,结业之前每个人都要自己动手完成采茶、炒茶、压饼等一整套普洱茶制作流程。这样学来的知识就不会是浮于表面的,是可以真正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

而我最为关注的,还是生活茶艺的普及问题。实际上,现在来参加培训的人中,专业茶企或者茶艺馆从业者其实很少,大多数都是发自于兴趣爱好。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在家在办公室或者三五好友闲来小聚时,能自己动手泡好一壶茶来享受,已经慢慢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调和小追求。所以我们还在学校开设了免费培训班供老师和同学们来学习。尤其是老师的培训班,授课内容就以生活茶艺为主,教的都是最简单易学且实用的东西,比如玻璃杯或者盖碗怎么泡好各种茶。我们会教如何只用一套白瓷盖碗和三种泡法,就将六大茶类全部都泡好。生活茶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科学规范地泡好一杯茶,其核心还是饮茶的体验感,它并不以手法的精巧繁复和仪态的优雅美观为主旨。当然,美仍然是其中的一项追求,而且它并不与主旨存在矛盾,因为程式美观的,可能往往就是准确的。如果过程中有不美的地方,很可能就是某些要点没有做到位因而效果就差一些。美的形式中,常常有很实用的内容。

那么怎样才算泡好了一杯茶呢?这跟茶与器是否名贵就没什么关系了。泡好一杯茶,就是把这杯茶应有、可有的特点泡出来。专业审评是要找一泡茶的缺点,而生活茶艺则是要找其优点、掩盖缺点。本来这杯茶有某些不够好的地方,通过泡茶者科学的操作,缺点就会被规避掉,不让喝茶人感觉到。比如乌龙茶制作时的火工较高,就用温润泡法,茶汤弃之。再开始泡第一道,使火气不至于太彰显。

所以,不管是生活茶艺还是专业性茶艺,它仪式上的观赏性都应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高级阶段。初级的基础的目的,同样都应是泡好这杯茶,焕发其优点,规避其缺点。一为末一为本,本末不能倒置。不能说专业性茶艺就是为了美,只有生活才艺才是为了茶好喝,两者之间其实不存在截然的分界。先把茶泡好了,美学的东西再慢慢追求,这个提高的过程是熟能生巧、自然而然的,很多人还是没能把这其中关系理解得太深刻。

有些学生跟他们的老师学了一套流程和仪式,就会一直那样去操作,但常常可能从没问清过为什么要这么做,个中道理是怎样的。像我们的教法应该会被称为“学院派”吧,同校外社会上的一些老师以及民间一些先生们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我当然不排斥任何好的教育行为和智力资源,一定是各有可取之长处的,只是,老师做学问一定要过硬过关对得起“教书育人”四个字,学生学知识一定要善思好问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茶艺和茶文化,才能真正获得好的普及和发展。

中华茶人:“道”固然是个深奥和难以诠释的词,但因对茶道的讨论和实践方兴未艾,因此它又是个回避不得的字眼。在您看来,中华茶道的核心精神应当是什么?

童启庆:在类似问题上,我看现在很多人喜欢在文字上面做文章。比如有人提出,要把“茶道”、“茶礼”、“茶艺”,分成三个层次,且三个层次是有高中低之分的。我个人是最反感这些的。我觉得作此论者,往往并没有多少泡茶的实践,所以体会不到更多实质,只能从字面上来下点工夫。我很早就写过一篇文章来讨论这件事,如果单从字面上去解释,那么三个字三个意思,相互区别,肯定能分得出不同层次。即便如此,它们又有高低之分吗?其实,如果说这三者有区别的话,那么应该说是他们各自着眼的侧重点不同,比如茶艺更强调技艺和美学,茶礼更强调礼仪和社交,茶道更强调精神和内心。比起区别来,三者的共同点则更加突出:都要通过用心地泡好一杯茶来达成各自的目的、去往各自追求的境界。

从《茶经》来说,它所内涵的茶道精神可以提炼出一个俭朴的“俭”字。庄晚芳先生说中国茶德是“廉、美、和、敬”的。我们茶学系的师生,一直将这几个字的内涵作为我们努力实践和追求的茶道精神。当然,现在好多茶人都喜欢自己提炼自己总结,大陆、台湾、日本、韩国都有,有的是另出新意,有的是画蛇添足,我们就不去评价了。但在我看来当代目前没有人比庄先生归纳得更准确和深刻了。庄先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提出“廉、美、和、敬”,将一个“廉”字放在首位,实际上是和整个社会现状结合在一起的,是对人们的一种警醒和规劝,是富有时代深意的。我们做茶,也要以“廉”为宗旨,做事合度适度,避免铺张浪费。我们国家借助春晚的平台提倡“一杯清茶”已经很久了,有句话讲得好:“座上清茶依旧,中国气象长新。”我们在进行茶文化传播和茶艺实践时,始终都谨记这个“廉”字,在方方面面提倡简单、质朴,例如我们教学的茶具始终都没有贵的奢侈的,我们只要用朴素的器具将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就好了。“廉”以外,“美”是贯穿始终的精神享受,“和”是以茶会友的古老传统与祥和气氛,“敬”则是礼仪上的互敬互爱以及个人内心的温和从容。这四个字都是可以贯穿历史和当下的,作为对当代茶道精神的总结提炼就非常恰切。

 日本的茶道,从发展来说,传承做得好,但是创新不够。比如,里千家的规矩一是一二是二,你变动一点也不行,这不被允许和接受。表千家实际上只与里千家相差无几,但那一点点差别,就必须要那样。每个流派对自己的东西守得很牢,甚至可以说是“固守”,比如仪式中从这里到那里你要走几步,都是要求得很死不得有稍许更改的。总体而言,日本茶道追求这种极致的仪式感,极力地守护一种传统。但仪式感强,这杯茶却未必好喝,未必适合大家的口味。礼仪是贯穿始终的,但是你不懂它的规矩你就无所适从,所以这是一种会与大众之间有距离有隔阂的礼。相对来说,我们则要自由一点,不会像日本茶道那样将规矩定得太过牢固,我们更强调灵活,强调据情况而变,强调茶艺实践者的主观能动性。总体而言,中国人的“仪式感”或者“礼仪”背后,都有更为实用的出发点,从实用再慢慢升华出美学和程式。这也许是我们祖先更为高明的地方。

中华茶人:大众普遍对茶艺的误解主要是什么又缘何而起,想要做到相应改善则应着重于哪些工作?

童启庆:沿着我们之前讲的茶艺与生活的关系来说,现在有很多“茶艺表演”,加上“表演”两个字,就有点把事情搞得糟糕了。表演就是表演,它不会是真的。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会一再强调:茶艺本身不是表演,我们可以叫茶艺演示,或者茶艺示范。你不知道怎么规范科学地泡这杯茶,那么我示范出来、传达给你,着重点还是在于这套流程的实用价值,美只是一个辅助层面。当然,也有一些纯表演性的茶艺,比如仿古茶艺,是对历史文化形态的一种模拟和传播;带有宗教性质的,比如非佛教徒演示的禅茶道,是传达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美学形态;还有一些技艺精湛的茶艺演示,比如长嘴壶表演,就更类似杂技。表演性茶艺一直存在,有的甚至已经历史悠久,但要明白这不是主流,只是为满足社会特定需要而编创的。

因此在茶艺尤其是生活茶艺演示中,弱化“表演性质”,突出茶与生活、茶与健康的主题,让茶艺真正走向大家,是我们要着重去做的工作。我们就在浙江省大学联盟内组织了茶艺团,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通过茶与健康的主题,由浙大发起,逐步推动到其他高校。茶艺队也会编创很多优秀的茶艺演出,比如师生通力合作编、写、演,将校史与茶结合在一起,这既很中国,又很浙大;既很历史,又很现代。这样的演出总能获得一致好评,是一种非常好的茶文化传播与发扬方式。

中华茶人:文化诚然害怕不谈,却更加害怕空谈。当下,您认为我们应当怎样去谈、去推广茶文化?

童启庆:当初开始做茶艺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人们看一场歌舞演出总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有很多作品会在喜爱它的人们的推动下,很快流行起来,成为一种时尚?因为大家对好的歌舞演出有真切的感受。茶文化也一样,我们不应该只凭空口去讲,而要传达真切的茶之体验。既有非常好的色香味,又有真实的健康作用,还可以有很赏心悦目的茶艺美学——如此丰富的层次,是很容易带给人们真切的体验、享受和印象的,继而就会被他们认同与接受,这一切是自然而然的,只要我们用心做好每一个环节。

而为什么茶文化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但如今向大众普及却困难重重?因为现在许多茶文化工作者总是在行业内讲,在已经很懂茶的人群里讲,各种会议的议题都大同小异,这样就有些关起门来自说自话的意思了。这其实也是种偷懒:因为在业内讲,大家当然都是支持和拥护的,没有挑战自然就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样不思进取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现在我们要走到大众之中,走到非茶人群体中去做这些工作,要跨界地做,向新的领域去宣传推广。

而跨界的尝试,在我看来,则需要我们有“主动出击”的勇气和行动力。在当初茶文化还很少有推广的时候,我就提出,我们应该去给科委的退休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去讲茶与健康,去演示茶艺。因为他们既有足够的闲暇也有适宜的心境,既有够高的理解力又有很强的号召力。意料之中,我们去讲了,效果很好。他们就介绍我们到人大常委会去讲,这样的机会就很难得了。那一次,七位人大主任,来了六位。我们不仅做了茶艺演示,讲茶与健康,还讲到了当时没有人讲的“茶寿”,讲茶字笔画拆开来看是两个十加八十八,合计一百零八岁。这对他们来说太有意趣了,因此他们记得很牢。当时领导们还鼓励说,你们不应该局限在国内,还要走出国外去推广咱们的茶文化。有了领导的认可和建议,在组织的支持下,我们就开始参加一些国际茶会等文化活动,开始了国际茶文化的交流之旅。

当我还在浙江省茶叶学会当理事的时候,就最早开始在学会内开展茶文化活动,同时进行各种茶艺演出。那时候有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但还没有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开内部茶会的时候,我说我去把国际文化交流学会的领导请来吧,那么他们以后在搞文化交流的时候就用得到我们了。大家赞同,我便去请,一请这些领导都来了,我们就做了一场探新茶宴,规模不是很大,但反响非常好。领导们说他们正要搞一次国际的文化交流活动,但还没有内容,正好,就把内容定为茶文化交流吧,由我们茶叶学会来策划内容。只有我们学会力量还不足够,我们就联合了中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共同努力成功举办了第一次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这样,我们跨界做茶文化就跨出了一大步。就在这次活动中,会议建议建立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获得大家一致赞成通过。这样回忆起来,我们学会还是对今天的茶文化推广做出了一些踏实贡献的。包括茶与医学的结合,也是学会做的重要的事,从80年代开始做,到今年已是三十余年了。如果不去做,不想着尝试跨界、尝试开拓,就没有这些事件和贡献,茶文化的传播就走不这么快了。总结起来就是事在人为吧,要开阔思路,主动出击,抓住机遇。希望茶人们的勤奋努力、拼搏创造,能使我们中国茶业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本文刊载自《中华茶人》第82期)

找到约28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