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国传奇

找到约592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大益茶史01】范和钧——大益帝国的「开国功勋」,从法国巴黎到云南佛海

大家好,我是茶不多先生,

一个每天都幻想用八八青泡脚的硬核男人。

友情提示:

本文篇幅近4000字,宜为睡前读物或者私人时间读物

虽然一直在传递佛系炒茶的心态,但是自己前后聊了两个月的行情,难免有点婊子立牌坊的嫌疑。幸好最近行情转淡,终于可以聊聊自己之前承诺的一些内容了。茶叶历史太复杂,自己也没有尝试过这种体量的内容,所以决定先从大益的历史开始着手,这几天搜罗了诸多资料,同样结合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与猜测,尽量用相对诙谐的手法,跟各位聊聊。当然,如果阅读反馈不佳,我也可以马上调转笔锋可能还是会转回去写行情。

关于本系列的定位,

可能是你在全网能找到关于大益最详细的历史内容。

如果要跟别人聊大益史,你看这个系列就够了。

1905年,清政府还剩7年阳寿,彼时的中国已经与列强签订了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内忧外患不断,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岌岌可危。这一年最出名的战争是日俄战争,但彼时的中国,是一个人见人欺的国家,于是这场战争的主战场便来到了东北,即使我们是一名非参战国,老百姓的日子一样的民不聊生。

这一年,相继诞生了冼星海、邹容等伟大名家,以及我们这个系列的主角之一——范和钧,为了表示尊重,后文统一以范老尊称。

虽然出生在日本,但是范老祖籍在江苏常熟县,范老原名范樱,现在看来虽然有点娘,但是在那个年代,还是非常具有文化气息的。据江苏常熟县县志记载,“范和钧,原名樱,乃北宋范仲淹第27代孙。”没错,就是写《岳阳楼记》的那个范仲淹。

不幸的是,范老的父亲在他11岁那年匆匆过世,从那时起,他母亲就开始独立承担供书教学的责任。1920年,15岁的范老以优异学习成绩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在母亲和众多亲戚的资助下进入浦东中学读书。不过,更不幸的是,在他进入浦东中学的第二年,他母亲染了病,从此一病不起。这里有个传言:当他收到电报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病重,吃什么药都不管用。那时范老正直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的年纪,情急之下效仿古人「割股疗亲」,他忍痛从左腿切下一块肉,熬汤喂母亲喝。母亲喝过肉汤之后,精神竟然好了很多,从床上坐了起来。但是很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后,母亲也去世了。

1924年,范老19岁,从上海浦东高级中学毕业,父母双亡的他了无牵挂,优异的成绩让他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只身前往法国留学。因为没有法语基础,范老先是在里昂学习了一年的法文,然后转到巴黎大学学习“数学概论”和“高等物理”。

范老的住所位于巴黎第五区圣约克街,是当地出名的学术区。不久,同船来法的柳圃庆、何定杰也相继搬到。身在异乡,三个中国人一见如故,互相以兄弟相称。是日,三人来到香榭丽大道的一处桃园,各执三支檀木香,许下了皇天在上……的诺言,三人分别相差5岁,何定杰略长,以哥哥自称,范老最小,自然成了三弟,当然,绿色这段是我编的,从范老后来的发展轨迹来看,三人的关系应该还没有到称兄道弟的地步。而把这段讲出来的目的,主要是范老在二位的游说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三人所在的公寓,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共产党法国分党。

如今的巴黎第五区

不久后,国内财政收紧,范老的公费断绝了,光鲜的留学生不得不打工挣钱。天生的文化差异+加上华人的外貌+仅仅一年的法语基础。范老的选择余地并不多,最终去了古董店做漆器修补。在修补漆器的过程中,范老居然遇见了许多明清漆器,一边问候着法兰西为首的八国联军家属,一边又趁闲暇之余开始研究那些在中国已难觅踪迹的明清漆器,琢磨老祖宗的制作方法,感叹祖先们的工艺牛逼。这里不妨换位思考下,范老当时肯定也想过将漆器带一部分回国,但是这群强盗实在抢的太多了。

留法的后半段时间,范老白天晚上也不闲着,白天在中国古董行中做油漆绘画等工作,晚上在巴黎市立的“美术与工艺”专科学校学习。俨然一副工科男的造型,并且成功吸引了同样就读于巴黎大学医学系的娄允琴女士的注意,20多岁的少男少女在异乡遇见,还是自带浪漫气息的法国,很难不发生点什么浪漫的事情,不久后便双双坠入爱河,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这让范老重新遇见了久违的亲情。

1931年(一说1930年),26岁的范老毕业,留学生的身份加娇妻在侧,膝下还有两个可爱的小女儿,范老成为了人人羡慕的人生赢家。归国后,受「当代陆羽」吴觉农之邀,进入上海商检局,负责茶叶出口检验工作。不料,这一次安排直接拉开了范老二十多年的传奇茶业生涯。与此同时,范老与巴黎的缘分就此结束,直到2019年,辣个男人带着一款名为「巴黎妙韵」的产品回到了熟悉的第五区,成为中法友谊的桥梁。当然,这是后面几期才会提到的事情了。

五年后,范老所在的上海商品检验局承办了一场中国茶叶展,类似如今的「茶博会」,展室悬挂两幅世界产茶国的巨型图表,一边是近百年来世界产茶国家茶叶产量直线上升,另一边则是我国茶叶出口数量逐年下降,说人话就是全世界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喝中国茶的人越来越少了。范老看在眼里,觉得中国作为数千年茶文化的泱泱大国,这个数据就很不对劲。31岁的范老内心燃起了小火苗……

1937年春,经济部在沪召开中国茶叶公司筹备会议,范老也凭借在茶叶出口6年的宝贵经验,应邀出席。会议意思很简单:国家打算振兴中国茶文化,你们安徽、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五个省份也属于产茶大省,各出资20万元,我们再号召几个私营厂商集资200万元,凑个300万搞个中茶总公司。当然,这个中茶并不是现在市场流传的中茶,这个中茶总公司在建国之后就被裁撤了。公司办起来很快,起初选址是在上海,谁知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打响,中茶公司不得不从上海迁往武汉,并在湖北恩施筹办恩施实验茶厂。这时候,范老发挥出自己工科男的属性,凭借多年的补漆练就的精细手活,开始着手设计各种制茶机器,用来替代落后的手工操作,最终大幅提高了茶叶的数量与质量,为发展国茶外销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也为今后国内各地办厂打了样,产品悉数运销重庆,畅销后方,成效显著。

1938年12月,中茶公司拟定在顺宁、佛海及宜良三地设立茶厂,汲取恩施茶厂办厂的经验,全面安排机械化制茶。各厂目标均为年产红绿茶5000标准箱,比现在的沧海群峰还多多了。在决定佛海茶厂的厂长人选时,虽然厂还没有建好,但是我们的范老当仁不让,成为佛海茶厂的第一任厂长。当然,这个时候的厂长远不及如今光鲜,亲力亲为是免不了的,更像一个光杆司令。

范老,左二

1939年3月,受云南中国茶叶公司之命,范厂长深入蛮荒之地,决定把天赋带到云南佛海,正式筹建佛海茶厂。他将妻女安顿在昆明后,与清华大学毕业的技师张石城一起于4月1日从昆明出发,10日下午抵达仰光。在仰光他与佛海茶商李拂一会合,三人于5月27日终于到达了佛海县。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考察与民情调研之后,1940年1月1日,“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佛海实验茶厂”(勐海茶厂前身)正式成立。范厂长除了负责建设佛海茶厂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经营刚刚成立的“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直到4月,范厂长才第二次回到佛海。好在茶厂的工人和傣族民工在张石城的带领下已经建起了几栋茅草房,建筑面积更是达到了3000多平,按当时的条件,已经算是颇具规模。这一年,佛海茶厂生产红绿茶132担。以服务社名义试制藏销紧茶1000担(每担120斤)。范老一看,卧槽!原来紧茶的产量可以这么大!遂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紧茶。这一年,中国茶叶公司开始实行统购统销。中小茶商纷纷将茶叶卖给范老领导的佛海服务社,加入紧茶联合运销的大军,由服务社的人将这些紧茶通过缅甸、印度运抵印藏交界处的市场葛伦堡,再有藏族商人运进西藏。相信你也猜到了,这里的紧茶,其实就是普洱茶。而作为光荣的共产党一员,范老将茶厂的大部分收益也捐献给了国家,成为了军资的一部分。

范老,右一

1942年,佛海服务社又收购紧茶一万余担,正当所有人以为一座茶业巨头即将冉冉升起的时候,狗日的日军又来了,日军攻入缅甸,天上的飞机像苍蝇一样接连不断的实行轰炸。无奈之下,范老下达了撤退命令,员工先后抢运了数千担紧茶到印度以后立即撤回佛海,两千余担紧茶全部在佛海分散到参加联运的十余个茶庄,这样即使被日机轰炸,也不会一次全部损失。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机械化制茶减少了人工,即使面对如此高频的轰炸,佛海茶厂仅仅预留三名员工即可,机器在、厂房在,每年还可以少量制作茶叶,维持基本开销。范老则带着茶厂的大部分员工撤回昆明。其实这个时候的佛海茶厂,基本已经和范老没有太多关系了,即使到了1950年佛海茶厂被国家接管,茶厂常年由一群副厂长同谋同策,彼时的范老,也不过45岁。据悉,因为各种原因,抗战胜利后,范老没有选择回到佛海,而是直接去了宝岛台湾,仍从事茶叶种植和加工。但是由于台湾土地改革的影响,茶厂转向。失业的他只得重操留学时期的旧业,靠制作仿古漆器为生,一个不注意又混成了中国高仿漆器方面的大师,甚至写下了权威著作《中华漆饰研究》一书。

范老,右一

范老的晚年去了美国, 离开前,他也将自己多年制作的未售精品漆器捐赠给了台北华岗博物馆。至于茶,则成为范老的一种精神,永远留在了云南,并且留存到了现在。

1989年,范老与世长辞,享年84岁,一代茶叶大师,漆器大师的传奇落幕,由他创办的佛海茶厂(既勐海茶厂)是国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抗日风云中诞生,在日机的轰炸中撤离,为时虽然短暂,但它以高起点、高格局开创了国家大宗机器制茶的先河。范和均先生和他的“战友们”在乱世之中给中国茶业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技术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赋予了此后的大益品牌一抹亮丽的殷红底色。

幔陀:一段武夷岩茶的传奇

主要关于武夷山茶的文章、知识;制茶、评茶经验交流,还有一些知识文章分享。         

某年冬天,我出差在北京饭店住了几天,那阵子帝都雾霾正重,室外灰蒙蒙一片,不敢开窗,室内又连续开着暖气,空气干燥,喉咙干渴,嘴唇冒泡,心情烦躁,整个人犹如困兽是一刻也不能再待下去了。

后来,是朋友送来的茶解救了我。

那次出发前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带上茶,只好一路念想着茶,加之北京烦人的天气,这心头的火势愈发的旺,无法浇灭,于是,只好求助北京的朋友连夜送茶,直到 那熟悉的香气飘起、弥漫,醇厚的茶汤入喉、入身,人这才恢复了元气,脑子霎时清爽起来,浑身上下、每个细胞熨帖无比。

有茶相伴、天天喝茶的人也许不会觉察茶对于自己的好,这次出差的经历使我开始思考,一个身处都市的现代人所不可或缺的自然之道,以及这种自然之道的获取之途。

也正是从彼时起,我开始踏上茶的探源之路。我清楚,仅仅在布置精致华美,哪怕是意图营造自然的书斋茶室里喝茶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寻找茶源并非出于好奇心, 应是得茶滋养多年的我对于茶叶,以及生长茶树的土地的最起码感恩,是本心驱使我攀上那些种植茶树的山头、崖壁,感受一杯茶中蕴藏着的山川之气,土壤,植 被,云彩,雨露,溪涧,沟壑。我对朋友说,如何在30层的高楼接上地气?喝茶吧,当那甘醇的自然之味、天真之味入喉,入身,你何止是接地气?茶这来自山川 的精灵,如上善之水,荡涤你的心灵,五脏六腑,你登时与自然天地融为一体,成为山林的一部分……

茶是我们既熟知,又难以捕捉的文化“湿地”,如果你无法感知,体味,一杯茶它在怎样的景象里生长,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你就始终无法抵达真正的茶韵,接受茶的洗礼。更不消说,获得情感沟通与诗意生活的修炼了。

茶,是自然之道,那些难以用文字描述的茶的味道,其实蕴藏着的是整个自然。茶,亦是文化之道,其制作之法,品饮之仪,无论古法今道,既可以让我们知晓“当下感”,又能够在徇古和创新中追求“无限境”。

茶的故事,就是中国人最值得叙说的文化故事。本文所要回溯追记的,就是一段武夷岩茶的时光之旅、文明之旅。

 

   一

首次到武夷山访茶,是2010年春节过后不久。大抵闽北冬天漫长严寒的缘故,此时的茶园依然一片萧瑟,枝头不见丁点新绿。在各地春茶中,武夷岩茶开采最 迟,一般要到5月中旬茶树新梢叶片长到中开面时才能采制。70年前的史料记载,九龙窠那几棵大红袍茶树头采是5月17日,如今则普遍提前。虽然如此,我到 达的时间,距离头采依然遥遥,幸好此行目的,不是观摩当地人采茶制茶,而是踏访一位安溪茶人在异乡留下来的故迹。

这位安溪茶人与我非亲非故,是我所进行的一个文化项目在田野调查中偶然获取的线索。当时我就预感,其是一座值得深挖的“富矿”,但遍查安溪史志并无所获, 倒是在闽北茶乡武夷山找到直接史证。《武夷山市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记载,“清嘉庆初年(1795),安溪人林燕愈流落在武夷山岩茶厂当雇 工,后来购置幔陀峰、霞宾岩、宝国岩茶山茶厂,积极开荒种茶,所产岩茶运至闽南出售。”

《武夷山市志》及《武夷茶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还记载,“同治年间,林燕愈的后代林心博在泉州创立‘林奇苑’茶庄”,专营武夷岩茶。清末在 厦门设立茶栈,将武夷岩茶运至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地销售。”民国初年,又在云霄县设立茶栈,运茶漳浦、诏安、东山等地,其主营的 “三印水仙”远销东南亚,在闽南一带享有盛誉。鼎盛时期,“林奇苑”茶庄开出的茶票曾一度作为银票,在闽南及东南亚一带商铺间流通。

林燕愈的传奇故事,我在安溪作家林筱聆的《武夷岩上安溪茶》读到更多细节。该文披露,其祖上西坪雾山林氏曾是非常显赫的家族,十一世祖林燕愈曾在武夷山十 八岩开过荒种过茶,并拥有茶山茶厂等众多业产,富甲一方。林燕愈生有两个儿子,分别开出幔陀东、幔陀西两个子孙世系,一留在武夷山发展,一回祖地安溪繁 衍。

据林筱聆介绍,青年林燕愈当年外出谋生前,曾在家乡三安寨关圣帝面前求得一灵签,称外出发展必大福大贵,便辗转来到武夷山岩茶厂当茶工。后来,一次梦中为 一匹白马所导引,他意外挖得几坛银子,并用这些银子买下天心岩永乐禅寺周围的幔陀峰、霞宾岩、宝国岩等几个山头,慢慢开垦成茶园,引种家乡的水仙、肉桂、 奇兰等茶种,建造茶厂,精心制作武夷岩茶,在闽南、潮汕及海外销售,盛极一时。

林燕愈书写的传奇,特别是他在武夷山意外发财,固然有小说家的想像与加工,有后人对祖先不假思索的顶礼与膜拜,但耐人寻味的是,其也恰好暗合中国近代商业 海外贸易的轨迹,有待史家进一步研究。岁月飘然远去,这位传奇茶人不见诸安溪任何官方记载,反倒是武夷山一方山水于其人其事还感念不忘,不仅明载于史册, 还盛传于民间,给予一位异乡茶人的尊重与敬意。

我的这次武夷之行并无多获,只在当地一位经营着“奇苑”茶行的朋友徐茂兴的带领下,来到天心岩永乐禅寺,登上幔陀峰、霞宾岩、宝国岩,走入林燕愈当年劳作 的茶园中,与爬满青苔、地衣的各种名枞,与武夷山水合影留念。林燕愈建造的岩茶厂业已倾圮,只剩断壁残垣和遗弃的米臼焙灶,依稀之间,可见“林奇苑”茶号 当年的繁盛。

有了这番实地踏访,此后再品武夷岩茶,尤其是产自这些山场的茶叶,茶汤一下便在舌间活泼、在心中生动起来。而武夷山水、林燕愈故事,犹如逢春的茶苗,也开始在我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未完待续)

 

文/闽南夜雨

 原标题:幔陀:一段武夷岩茶的传奇

《茶神传奇》读后:执着茶事的制茶工匠

  刚翻《茶神传奇》,原以为随便浏览一下即可。然,读完小说前面的序之后,我开始认真起来。读着读着,我被书中茶神张廷晖执着茶事的精神感染了。掩卷沉思,我又被《茶神传奇》一书无形的文化自信的力量潜移默化了。

  我非常赞同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陈绍军在《茶神传奇》一书序中写到的那句话:“北苑,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茶神传奇》一书,志高先生围绕皇帝笔下的建州北苑御茶园这一特定地域为写作背景,写出了茶神张廷晖志存高远、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制茶工匠形象。作者把唐宋多位皇帝和数百位顶尖文化名人点赞北苑辉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张公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读之,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作者对其家乡有着一种极高的文化自信和爱恋之情。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正需要有更多这样的作者去发现、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来提振民众的自信心,以正能量去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

  茶神张廷晖,子承父业,开拓进取。933年,他将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园献于闽王,闽王封他为“阁门使”。在官方扶持下,张廷晖在蒸青碎末茶向研膏茶、蜡面茶演变发展中做出了诸多贡献。宋咸平年间督造官茶的漕官褒念张公献山建园,制焙御茶功绩,奏请颁诏在御茶园内立庙祭祠张公。于是,朝廷加封已故百年的张廷晖为“美应侯”,赐匾额曰“恭利”,勅令建“恭利祠”祀之。后累加“效灵润物广佑侯”,进封“济世公”,封张廷晖妻范氏为“协济夫人”。然岁月无情,在历史的更迭中,张公形象在人们记忆里渐次模糊。吴志高先生倾三年心血,史海钩沉,民间采访,以时间为顺序,以同行打压、政局动荡、土匪侵扰及开拓茶叶贸易为焦点,以张公种茶焙茶讲茶售茶事迹为明线,以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为暗线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复杂的矛盾冲突,全方位多角度反映茶神的历史功绩。正如《茶神传奇》一书背面所言:“为利忙,为名忙,忙里偷闲情断北苑凤凰山,情燃烧,悲欢聚散人生路,有情有爱有担当,强欢成爱,爱过恨过,随缘了,伴平生;天下乱,黎民苦,夹缝求生半儒半商亦艰难,济苍生,铁蹄底下寻茶路,一芽一叶总关情,春来秋去,匠心独运,换来了,蜡茶香。”作者还运用想像和推理,演绎张公志存高远、执着茶业、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半儒半僧、半官半商和关爱茶农的形象,完成了这部长达近36万字的长篇小说——《茶神传奇》。

  传记文学注重求实的科学精神,她必须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虽然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茶神传奇》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不是纯粹的人物传记。但志高先生却能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和写作的严谨性,在“虚”与“实”的处理上,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茶神传奇》极富知识性和故事性,极富历史感和时代感,是一部文学性和学术性并重的作品。书中人物塑造活灵活现,并将知识性与故事性融于一体,让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时空神游唐宋时期古建州美丽山川。正如《茶神传奇》一书背面文字所言:“如果你想了解华夏茶文化,你不能不了解北苑茶文化,因为北苑御茶园辉煌历史长达458年。《补茶经》:‘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如果你是爱茶人士,你不能不了解茶神张廷晖,因为茶人死后称之为神,有名有姓有号,有朝庭授勋,有皇帝敕令建祠,有庙宇留存,有民间祭祀膜拜,张公可谓是千千万万茶人之翘楚。”其实,我以为还应补上一句,“如果你想了解古建州文化,你不能不读《茶神传奇》,因为书中大量介绍了古建州的美丽山川、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及文化特质。”值得一提的是,也许志高先生擅长散文写作(2016年10月他曾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过散文随笔集《老调子.老故事》)。因此,作者在介绍古建州时,多以优美的散文笔调描述,给人以阅读散文体小说的独特美感。

  “北苑,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张公既是制茶工匠更是百姓心目中的茶神。志高先生以其敏锐的眼光,在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的次年将茶神张公事迹写成长篇历史小说,这对宣传中华茶文化和助推中国茶产业大有裨益。目前,全球产茶国和地区已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但愿《茶神传奇》一书能带给国内外读者更多的茶香。

  (作者为建瓯宣传部副部长,著有《神往建州》等。)

  来源:东南网

找到约577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