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的故事王旭峰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关于“茶禅一味”和圆悟克勤的墨迹

摘要:流传广泛的圆悟手书“茶禅一味”之说是查无实据的臆测,被日本奉为国宝的圆悟印可状和一休授予珠光的圆悟法语两幅墨迹往往被人混为一谈,“茶禅一味”在日本确立后先后两次传入中国,现在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概念,但纠正茶文化领域的错误认识也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茶禅一味 圆悟克勤 墨迹 一休宗纯 村田珠

一、圆悟手书“茶禅一味”之说查无实据

我国茶文化研究者中有人认为“茶禅一味”最早的资料是宋代禅门巨匠圆悟克勤的手书真迹。如丁文在其论文《论“茶禅一味”》中说:“‘茶禅一味’,其说源于宋代,系禅僧圆悟克勤手书赠送参学的日本弟子的四字真诀。(1)”再如江静、吴玲编著的《茶道》也说:“‘茶禅一味’的说法最早是由我国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1063-1135)提出的。据说,克勤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赠予高徒虎丘绍隆。(2)”杭州作家王旭峰也说:“宋代有个叫圆悟克勤的禅师,手写‘茶禅一味’于日本弟子,回国时翻船,装在竹筒中的字幅儿辗转到了一休大师手中,据说一休以此得道。这四个字便成了镇寺之宝,至今仍收藏在日本京都大德寺里。(3)”三者都断定圆悟克勤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不同的是有的说这四字真诀是赠给日本弟子的,有的说是赠与中国弟子虎丘绍隆(1077-1136)的。

显然,赠送给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圆悟克勤究竟是否手书过“茶禅一味”的四字真诀?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们至今未能出示圆悟克勤手书过这四字真诀的史料证据。不仅如此,我们在圆悟克勤的《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以及圆悟弟子虎丘紹隆编录的《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佛果克勤禅师心要》等史料中也没有发现圆悟克勤的有关茶禅关系的言辞。圆悟克勤禅师是中国禅林的一代宗师(图1),著有“宗门第一书”《碧岩录》,在佛教界有着崇高的地位,但要断定“茶禅一味”出自圆悟之手,是必须具备可靠的相关史料的,不能仅仅凭他的禅学建树和地方饮茶习惯进行主观臆测。

其实,在汉语里,“茶禅”或“禅茶”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才被作为一个固定词语而广泛使用。据学者研究,我国古代将“茶”和“禅”二字组合起来,构成“茶禅”或“禅茶”一词的文献资料,最早出现于清代。有人通过《四库全书》和佛教典籍的电子检索,发现中国古代并不存在“茶禅”或“禅茶”这样的概念,至少不是一个重要概念(4)。

不仅是古代,即使在1990年代之前,“茶禅”或“禅茶”也是几乎无人使用的词语。1990年,葛兆光在《读书》杂志发表《茶禅闲话》一文时说:“古人以禅意入诗入画,尝有‘禅诗’、‘禅画’之称,似无‘茶禅’之名,”于是便自己杜撰了“茶禅”一词用于文章的题目(5)。翌年,葛先生又在《读书》发表《茶禅续语》,说“自家不识金镶玉,大言不惭以为‘茶禅’是可以抢个专利证的杜撰,谁料无意中读一书,云克勤禅师赠日本僧珠光语中便有‘茶禅一味’,今尚藏于日本奈良寺中,不觉脸皮无光,只得连叫‘苦也苦也’。(6)”葛先生给自己的文章起了个名叫《茶禅闲话》,以为自己杜撰“茶禅”一词,有首创之功,可以拿个“专利”,没想到某书写着“茶禅一味”语出圆悟克勤之事,顿觉脸上无光,叫苦不迭。

我们无意考究葛先生是从哪本书上得知“茶禅一味”语出圆悟克勤的,我们想说的是,博识如葛公尚且不知有“茶禅”一词,可见至迟到1900年代初,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尚未成为一个习用的词语,更不用说“茶禅一味”了。大概由于这样的原因,1992年5月上海文化出版社的陈宗懋主编的茶文化词典《中国茶经》中没有“茶禅”、“禅茶”和“茶禅一味”之类的词条。不仅如此,2002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朱世英等主编《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也没有“茶禅一味”的词条。

国内学者早已有人对圆悟手书“茶禅一味”的说法提出过质疑。例如,在2007年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茶事通义》中,陈香白指出:“笔者查阅了《大藏经》等相关资料,尤其是《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并翻遍《中日高僧书法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7月版)均找不到‘茶禅一味’出自圆悟克勤之证据。(7)”可惜的是,这样学术态度严谨的质疑没有被很多人接受,认为“茶禅一味”出自圆悟克勤之手的臆说至今依然在我国茶文化领域十分流行。

二、海上漂流的圆悟印可状

江静、吴玲的《茶道》还说:“这四字真迹后来被来华的日本僧人携带回国,临抵海岸之际,风急浪高,船体粉碎,所幸四字真迹已经漆制装裱,未被海浪吞没,漂至岸边,为人拾起,最终辗转传至一休宗纯手中,成为日本代代相传的国宝。(8)”靳飞《茶禅一味——日本的茶道文化》一书也说:一休“他能把自己老师华叟宗昙的印可状烧掉,但却精心保存着圆悟的一幅墨迹,可见其对圆悟的尊敬。后来一休把这幅墨迹传给茶道开山祖村田珠光。由珠光下传,此墨迹遂成茶道重宝。可惜的是,在流传中有半幅被人截走后神秘失踪了,余下的半幅今藏于东京的国立博物馆,更被列作国宝。(9)”这不符合事实。

遭遇风浪漂流海中的圆悟墨迹,既不是“茶禅一味”的四字真诀,也和一休宗纯没有任何关系。根据相关资料我们知道,经历过海上漂流最后被定为国宝的圆悟墨迹是宋宣和六年(1124)十二月圆悟写给其弟子虎丘紹隆的印可状,日本茶道界称之为“流れ圜悟”,意思是“经过漂流的圆悟墨迹”。因为是圆悟给紹隆的印可状,我们不妨称之为“圆悟印可状”。据传,一名叫尧甫的僧人在萨摩(现鹿儿岛县)的坊之津海边捡到了装在桐木筒里的这幅印可状,后献给大德寺大仙院的古岳宗亘(1465-1548),成为大仙院的“什物”。所谓“什物”,是指“个人不能随意处理的寺院所有之物”,也就是说这“流れ圜悟”成了大仙院的庙产,物权不归私人所有。后来,大概由于享德2年(1543)的火灾和应仁之乱(1467-1477)给大德寺造成了巨大损失,需要复兴的资金,天正8年(1580)前后,大仙院将其卖给了堺市富商·茶人谷宗临(1532-1601)。宗临的儿子宗卓又把这印可状裁剪为两半,把后半幅卖给了仙台藩主伊达政宗(1567-1636)。剩下的前半幅后归祥云寺所有。位于堺市的祥云寺是谷氏家族的“菩提寺”,即供奉谷氏族祖先的寺院,应该说是檀越对祖庙的捐赠吧。文化元年(1804),这半幅墨迹又转而为大名茶人松平不昧(1751-1818)收藏,成为松平家祖传的宝物。1938年,松平家族将其捐赠给帝室博物馆,而原先卖给伊达政宗的后半幅至今下落不明。

帝室博物馆即现在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因此,现存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圆悟克勤墨迹,即“流れ圜悟”,只有前半幅19行字。纸本墨书,尺寸为43.9×51.4厘米,因为是现存最古的圆悟克勤墨迹,昭和26年(1951)被定为国宝(图2)。虽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人对这半幅“流れ圜悟”的真伪提出过质疑(10),但至今依然没有动摇其“国宝”的地位(11)。

(图注:圆悟印可状(选自京都国立博物馆《日本人和茶》)

圆悟克勤的这幅印可状,原文见于《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十四和《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卷上,全文约900字,只有“赵州吃茶去”一句中有个“茶”字,此外没有一个“禅”字,更不用说“茶禅一味”了。可见,所谓“茶禅一味”四字真诀经海上漂流或被裁剪为两半最后被定为国宝的说法,不能不说是某些人根据一鳞半爪的信息而主观杜撰的动人故事。

三、一休授予珠光的圆悟法语

再说一休宗纯授予村田珠光的圆悟墨迹。在日本茶道界,通常把一休授予珠光的圆悟墨迹特称为“圜悟の墨跡”,以区别于上文所述之“流れ圜悟”。“圜悟の墨跡”是宋建炎二年(1128)二月,圆悟克勤写给虎丘绍隆的法语,为行文方便,我们暂且把称作“圆悟法语”。

现存的“圆悟法语”,纸本墨书,长61.2厘米,宽29.7厘米。现藏畠山纪念馆,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图3)。原文收录于《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卷上《示开圣隆长老》,全文347字,内容是回忆师徒之谊,赞赏紹隆才干,勉励禅途精进之类,与禅茶无涉。

(图注:圆悟法语(选自京都国立博物馆《日本人和茶》)

关于这幅“圆悟法语”,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山上宗二记》有所记载,文中说:“又有用禅宗之墨迹于茶汤者,是珠光得圆悟之墨迹于(一)休和尚,以是为一种(饰物)而乐。(12)”又云“圆悟墨迹一幅,……是昔珠光得赐于一休和尚之墨迹也。(13)”另《宗湛日记》也说:“所谓圆悟墨迹,乃珠光得之于一休而装裱者也。(14)”据此,日本茶道史家一般都认为,村田珠光曾从一休宗纯获得过圆悟克勤的墨迹这一历史事实是基本可信的。

被称为日本茶道开祖的村田珠光(1422-1503)11岁出家入奈良称名寺为僧,因怠慢寺役而被逐出寺院,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19岁时进入位于现京都府田边市酬恩庵成为一休宗纯的弟子。酬恩庵即现在的一休庵,是大德寺的“末寺”,属临济宗。珠光师从一休修禅,悟出“佛法就在茶汤里”的真谛,一休以圆悟墨迹作为印可状授予村田珠光。珠光将其挂在茶室。《山上宗二记·墨迹》认为此举为“挂墨迹之初也。”,说明开茶室挂禅僧墨迹之先河者为村田珠光。之后,随着日本茶人和禅宗寺院关系的日益密切,茶式挂禅僧墨迹的做法逐渐成为惯例,成为茶会的点睛之物。

挂于壁龛的字画在日本被称为“挂物”,而把茶室里挂的字画特称为“茶挂”。茶室里挂字画,并非单纯为了装饰点缀,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字画表现茶会主题,统合主客心境,被视为“一座建立”、“一期一会”的“本尊”,是茶会最要紧的物件。日本茶道圣典《南坊录》云:“无若挂物之第一道具者,乃客、亭主共茶汤三昧,一心得道之物也,以墨迹为第一。敬其文句之心,赏玩笔者之道人、祖师之德也。(15)”说明茶会以“挂物”为第一,“挂物”以“墨迹”为第一。而日本茶道界所称的“墨迹”,主要是指禅僧,尤其是临济宗禅僧的墨宝。从这个意义上说,圆悟墨迹在日本茶道史上是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的。

堀江知彦《茶挂之书》提出了作为“茶挂”的四个条件:一、能表现“侘び”“寂び”境界;二、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季节感;三、具有禅意;四、传承路径明确(16)。从传承途径来说,这幅圆悟墨迹也是传承有序,曾辗转于名流大亨之间。珠光去世之后,珠光的养子村田宗珠继承了这幅墨迹,后经武野绍鸥、千利休、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之手,无一不是声名显赫之人,因此,这幅圆悟墨迹自古以来被视为日本茶道的顶级“茶挂”。

四、“茶禅一味”在日本的确立

我们有必要简述一下“茶禅一味”在日本的确立过程。日本在早在16世纪就有反映茶禅一味思想的资料,但“茶禅一味”作为一个语词的确立却是上个世纪的事。

临济宗禅僧大休宗休(1468-1549)语录《见桃录》引松源和尚诗句“茶兼禅味可”(17),被认为是“茶禅一味”的萌芽。堺市南宗寺开山大林宗套(1480-1568)在武野绍鸥的肖像上所题诗中亦有“料知茶味同禅味”的句子,表达了茶禅同味的认识。记录千利休孙子千宗旦(1578-1658)茶语的《禅茶录》曾被改为《宗旦遗书茶禅同一味》、《茶禅同一味》等书名流布坊间,茶禅一味的概念进一步明确。1905年,大日本茶道学会创始人田中仙樵出版了《茶禅一味》一书,被认为是“茶禅一味”始见于文字的首例,标志着“茶禅一味”概念的确立。

但是,“茶禅一味”并没有很快成为一个社会习用词语(日语称为“熟語”),笔者查阅手头的辞典发现,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在日本出版的相当于我国的《辞海》规模的大型国语辞典,例如小学馆的《新版·言林》(1963年)、岩波书店的《广辞苑》第二版补定版(1975年)、小学馆的《国语大词典》(1981年)中均未出现“茶禅一味”,而只有“茶禅一致”一词。说明那个时代在日本社会习用的是“茶禅一致”,而非“茶禅一味”。

1988年三省堂出版了松村明编《大辞林》,其中的词条仍为“茶禅一致”,但在词义解释之后列出了同义语“茶禅一味”。三省堂的《辞林21》(1993年)也是如此。可见,大约在1980年代中后期,“茶禅一味”一词才开始成为日本社会习用的四字格习语(日语称为“四字熟语”)。在此之前,也许主要在茶界或禅界使用。例如, 1956年日本出版的桑田忠亲编《茶道辞典》(东京堂出版)、1975年出版的井口海仙等主编的彩色版《原色茶道大辞典》(淡交社),均有“茶禅一味”词条,而没有“茶禅一致”。后来,作为茶界和禅界用语的“茶禅一味”,随着日本经济增长,习茶修禅人口不断增加而逐渐渗透到社会民众之间,最后定格成为一般民众熟知的四字格习语。

五、“茶禅一味”传入中国

“茶禅一味”作为四字格习语传入中国应该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1937年,日本大东出版社出版了医学博士诸冈存的《茶とその文化》一书,书中有一节专门讨论了茶和佛教,尤其是和禅宗的关系,并用“茶禅一味”和“茶佛一味”来说明茶和禅宗以及佛教的密切关系。1939年12月,诸冈存的《茶とその文化》的中文编译本由浙江省油茶棉丝管理处茶叶出版部作为《茶叶丛刊第一种》出版发行,题为《茶与文化》,编译者吕叔达。原书共有两处“茶禅一味”,中文编译版删除了一处。但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知道的最早出现“茶禅一味”的中文资料吧。

大概是由于吕叔达编译的《茶与文化》是浙江省茶叶行业的出版物的缘故吧,该书并未在社会上产生多大的影响。“茶禅一味”第二次传入中国便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的事了。

众所周知,我国的茶文化热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百废俱兴,经济热独占鳌头,文化热不甘落后,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了当时文化发展的抓手,时代潮流滚滚,泥沙俱下在所难免。就茶文化角度而言,1977年,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等人提倡弘扬茶文化,在“茶道”和“茶艺”的用语选择上引起了争论。为了避免和日本茶道的混淆,人们选择了“茶艺”作为代表中国茶文化的概念,形成了中国茶艺、韩国茶礼和日本茶道等反映东亚三国不同茶文化特质的三个概念,为大陆的茶文化热增添了助力。与此同时,我国茶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对邻国日本、韩国的茶文化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各种译介邻国茶文化的专著和文章不断问世,“茶禅一味”亦随之见诸各种书刊,成为人们谈茶说禅时津津乐道的一个概念。

但浮躁的时代难免因浮躁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当时我国茶文化研究者对日本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在1980年代,有人会把“南浦绍明”当作南浦和绍明,认为是两个人;也有人把“堺”翻译成“边境”,不知道“堺”是日本的一个地名。关于中日茶文化交流历史的知识,当时也大多是通过日文资料获得的,但由于资料欠缺、读解能力、治学态度等诸多原因,造成了这样那样的知识性错误。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的臆说,以及混淆“圆悟印可状”和“圆悟法语”的错误应该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正如我国经济经过迅猛发展其以后,现在已经步入了稳步发展的新常态那样,我国的茶文化研究也应该由快速发展而转为扎实、严谨的阶段,逐渐纠正茶文化领域的一些广为流传、以讹传讹的错误观念和错误知识,已是茶文化研究者的当务之急。愿和全国茶文化研究者共同努力。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曹建南(上海),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日本社会文化研究专家)】

参考资料

(1)郭天成主编《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组织委员会,1984年,第78页。

(2)江静、吴玲编著《茶道》(《日本文化丛书》第一辑),杭州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3)王旭峰《爱茶者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4)宣方《茶禅一味:传说、历史与现实》,沈立江主编《盛世兴茶——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精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7页。

(5)陈平原、凌云岚编《茶人茶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65页。

(6)同注(5),第72页。

(7)陈香白《茶禅一味》,竺济发编《茶禅东传宁波缘——第五届世界禅茶交流大会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8)同注(2)

(9)靳飞《茶禅一味——日本的茶道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91页。

(10)千宗左等监修《新修茶道全集》卷二《器物篇上》,春秋社,昭和30年,第43页。

(11)《千利休ー‘侘び’の創造者》(別冊太陽ー日本のこころ155),平凡社,2008年,第47页。

(12)林屋辰三郎等编注《日本的茶书(1)》(东洋文库201),平凡社,昭和46年,第141页。

(13)同注(12),第189页。

(14)熊仓功夫《茶の湯歴史ー千利休まで》(朝日选书404),朝日新闻社,1990年,第106页。

(15)中村直胜《茶道圣典·南坊录》,浪速社,昭和43年,第115页。

(16)堀江知彦《茶掛けの書》(东方选书13),东京书籍株式会社,昭和52年,第9页。

(17)松源和尚,有人认为是宋代禅僧松源崇岳(1132-1202),但查《松源崇岳禅师语录》无此句,待考。

王旭峰作品茶语者

  茶,这个博大精深的绿世界里,生活的层面一一被呈现,人性的一切得以被观照。

  2014年4月,春茶上市之际,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王旭烽的主题散文集《茶语者》。王旭烽老师是著名茶文化学者,央视热播大型茶文化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总撰稿,其描写茶人生活的长篇系列小说“茶人三部曲”之《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在《茶语者》这本书,王旭烽老师将数十年来沉浸茶世界、痴迷茶事、致力于茶文化的探寻与研究的感悟、心得、故事一一道来,全书分“茶之史”“茶之事”“茶之人”“茶之器”四个部分,系统地从茶的发现、栽培、加工、营销、品饮、传播种种,进入哲学、宗教、历史、文学、传习、技艺、器具、养生、书画、旅游、民俗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得以在书本上集中呈现。

  茶的世界,更是人的世界,有人经由茶找到了人生的归属感,有人通过茶实现了灵魂的救赎,有人在茶这种饮品的洗礼下,发现了生活的诗意,也有人如王旭烽老师一样,将茶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茶引领我们通向一种素朴优雅、心明气爽的生活道路。各位读者朋友,《茶语者》以丰盛扎实的内容、畅达优美的文字以及一百余幅彩色精美古茶壶图片期待你们的品读,相信此书可以成为茶的研究者、爱好者、好奇者的良朋好友。  

  《茶语者》是一本有关茶的主题散文集,分“茶之史”“茶之事”“茶之人”“茶之器”四部分,系统地从茶的发现,栽培,加工,营销,品饮、传播种种,进入哲学、宗教、历史、文学、传习、技艺、器具、养生、书画、旅游、民俗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得以在书本上集中呈现。本书内容扎实丰满,文字畅达柔韧。作者为央视大型茶文化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总撰稿,其描写茶人茶事的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之《南方有嘉木》与《不夜之侯》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王旭烽,女,国内外著名茶文化学者,国家一级作家。现为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暨人文·茶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共发表一千多万字。2000年一百三十多万字的系列长篇“茶人三部曲”第一部《南方有嘉木》和第二部《不夜之侯》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此后,作品四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目  录

  茶之史 10 · 大观福建茶论

  24 · 浪漫与悲欣

  34 · 马上喝藏茶

  49 · 战争与和平

  55 · 扶桑国的那碗茶汤

  茶之事 64 · 一盏茶容您停息的刹那

  68 · 香草爱情

  75 · 好大三棵树

  79 · 天堂茶馆

  83 · 春分鸡蛋茶

  87 · 新火试新茶

  94 · 吃七家茶的日子

  103 · 以酒开始,缘茶告终

  108 · 琴棋书画诗酒茶

  124 · 花与茶

  132 · 龙井问茶

  137 · 有客开青眼

  141 · 也许有一棵树为我们留在山坡

  145 · 金奖惠明

  153 · 我的团长我的茶

  160 · 在奥林匹克旗帜下品茶

  166 · 万应午时茶

  168 · 美女与茶

  171 · 汪庄茶事

  茶之人 180 ·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187 · 茶之命名闻于鲁周公

  192 · 晏婴与茶

  195 · 司马相如的茶入典

  200 · 西蜀子云 《 方言 》 茶

  205 · 陆羽是怎样找到顾渚的

  216 · 湖州宝贝李冶

  230 · 陆游与分茶

  236 · 陈曼生和他的壶

  242 · 百年影像读刘茶

  249 · 茶者神圣吴觉农

  255 · 晚芳精神一株茶

  茶之器 265 · 吴壶百读

中华茶器具通鉴新书发布会暨部分入编大师作品展在京隆重开幕

  北京茶世界资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典前夕,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在北京隆重开幕,成为向国庆献礼的一份特殊的礼物。这就是2019年9月19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艺术馆的“《中华茶器具通鉴》新书发布会暨部分入编大师作品展”。

  《中华茶器具通鉴》新书揭幕

  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华茶通典》的子项目,《中华茶器具通鉴》今天正式出版发行,入编该书的部分大师作品同时展出,共有300多件/套精美茶器具精品与观众见面,作品包括陶、瓷、紫砂、金属、竹木、琉/玻璃、玉石等各种材质,代表了中国当代最高水平的该类工艺美术水平。

  《中华茶器具通鉴》开球仪式

  来自全国各地(含台湾地区)的国内最顶级的工艺美术界、茶文化与茶器具界、出版界、收藏界、文化界的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其中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执行理事长、原中国工艺美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周郑生先生,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潘剑凯先生,清华美院国宝级教授、著名陶瓷艺术家张守智先生,国家重点图书项目《中华茶通典》执行总编、出版中心主任、《中华茶器具通鉴》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原中国茶叶产销集团董事长于观亭先生,原中央政策研究室理论组组长、国防大学教授、著名收藏家黄宏将军,《中华茶器具通鉴》总主编之一、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茶文化学者王旭峰教授,《中华茶器具通鉴》学术委员、台湾著名收藏家徐正夫教授等。

  《中华茶器具通鉴》编辑人员合影

  众多入编《中华茶器具通鉴》的中国当代茶器具设计、制作大师亦一同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还吸引了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新华网、凤凰网、茶周刊、中国收藏以及新浪、网易、北京茶世界等二十多家媒体记者的目光。

  《中华茶器具通鉴》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编纂,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大型茶器具工具书。概述填补了我们工艺美术界、茶文化界和出版界的一项空白,以这样一部巨著向伟大的共和国作为国庆献礼,是业界人士和广大茶文化爱好者的一份自豪。

  《中华茶器具通鉴》部分入编大师作品展展品

  该书由我国茶文化、工艺美术、文物考古三大领域国内外著名专家王旭烽教授、杨永善教授、刘庆柱教授联合担任总主编,聚集了三大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学者倾力打造,具有权威性、开创性、完整性、史料性、工具性、可读性、参考性、艺术性、鉴赏性、广泛性、收藏性,是广大茶文化爱好者、工艺美术从业者(特别是当代茶器具设计创作者)、收藏家难得一觅、不可替代的图鉴性工具书。

  《中华茶器具通鉴》共3卷7册,150多万字,并收录了中华古今茶器茶具精品图片1500余幅,其中许多精品为第一次向社会呈现。

  《中华茶器具通鉴》部分入编大师作品展展品

  众所周知,茶器具涵盖工艺美术、茶文化、收藏三大领域,惠及广大民众。《中华茶器具通鉴》在全面梳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把中华茶器具的产生、制作、应用、发展的历史、经典文献,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材质、各个种类的经典名器等内容,以工具书的形式编辑、出版,同时凸显了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展示当代工艺美术大师在茶器具创作方面的最高水平。

  开幕式上,举行了隆重而简短的新书揭幕仪式,部分领导和专家作了致辞。

  《中华茶器具通鉴》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于观亭先生致辞

  《中华茶器具通鉴》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于观亭先生在致辞中代表编纂委员会向所有出席今天仪式和所有参编人员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中华茶器具通鉴》总主编之一王旭峰教授致辞

  王旭峰教授在致辞中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艺术家、哲学家为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其中也包括我们今天看到的茶器具。在共和国华诞70周年来临前夕,我们来总结茶器具的历史,展出茶器具的成果,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层意义。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情怀和敬畏,我们的编纂人员,用了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把这么一部有着经典性、权威性和不可复制性的鸿篇巨制奉献给了大家,完成了很多人认为完成不了的任务。我作为本书的总主编之一,感到非常自豪,非常光荣。

  著名陶瓷艺术家张守智先生致辞

  张守智教授的致辞洋溢着青春般的激情,他说,中国茶文化和中华茶器具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古代走到今天,并且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其丰富其绚烂装点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尤其是茶器具,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层价值,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它正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了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作为一个从事了一辈子工艺美术工作的老者,今天,看到这么一部总结了中国茶文化和茶器具的历史的巨著,我非常欣慰,非常赞许,我自己也要好好学习。

  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潘剑凯先生致辞

  作为《中华茶器具通鉴》的出品人,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潘剑凯先生在致辞中对该书的编纂者们付出的辛勤劳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并不是简单地罗列文献资料,而是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他们没有止步于已有的前人文献,而是尽可能地收集了茶器具更多的文献,挖掘出关于茶器具最早的文献;他们对改编因袭的晚期史料顺藤摸瓜,使得不同时期的文献各安其位;他们在对茶器具文献进行分类时,借鉴了古今已有的分类依据,让读者可以更直观和方便地进行检索;他们不是刻板地对古今文献采用一个分类标准,现当代文献改以时间为线索,检索变得更为简单便捷。这些,都使得该书编排合理,时间线索清晰、纵深,理论兼具深度广度,文献史料丰富、准确,可以视为这一领域资料翔实而且自成体系的参考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潘剑凯先生同时对《中华茶器具通鉴》寄予了厚望,他说,而今,茶和茶文化已成为联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桥梁和纽带。借助“一带一路”的春风,中国的茶和茶文化也会越走越远。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器具文化作为它的分支,文献庞杂零散而不成体系,犹如一团乱麻,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这团乱麻整理成一卷有头有尾的线团,我们顺着时间的脉络,可以寻见茶器具在历史长河里的漫长发展。我们希望,这一套书可以尽览中国茶器具的历史传承与文化精髓,也希望,这一套书可以架起古代与现代对话的桥梁。

  发表致辞的还有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执行理事长周郑生先生、龙源观想集团董事长赵晓军先生。

  龙源观想集团董事长赵晓军先生致辞

  简短的开幕式后,将是为期五天(2019年9月19日-9月23日)的入编大师作品展。

  《中华茶器具通鉴》第三卷为《茶器具古今名家名器精鉴》(共3册),其中第2、3册,收录了经过各级工艺美术协会、艺术教育等机构推荐、本通鉴学术委员会筛选的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不同材质的著名茶器具设计、制作大师319位,机构56家,充分展现了当代工艺美术大师和机构在茶器具领域设计、制作、传承、发展等方面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成就,首次为国内外茶文化研究者、爱好者、传播者,工艺美术教育和行业从业人员以及收藏爱好者集中提供了我国当代名家、名器、名企的翔实直观的图文资料。

  《中华茶器具通鉴》部分入编大师作品展展品

  本次展览,就是这两册书中部分入编大师的作品展。

  这次活动,无疑是工艺美术界、茶文化与茶器具界、出版界、收藏界、文化界一次盛会。

  如果说,茶,是中国人向这个世界奉献出的最重要、最珍贵的礼物,恐怕不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曾让全球为之癫狂,直至今天,已经成为了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和精神来源之一。颇有意味的是,中国人自古在精于茶道的同时,也对饮茶、品茶的工具殚精竭虑,别出心裁,匠心独到,打造出了茶的另一面灵魂。这就是茶器具。这种本来简单的生活工具,很快也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并迅速与中国的陶瓷、紫砂、青铜、竹木等原料和技艺相结合,上升到了超越实用的艺术高度,成为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的宠儿,其形式眼花缭乱,其流派洋洋大观,其意义非同寻常。

  观展嘉宾展览现场研究

  习近平同志指出,“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器以载道”。自唐宋以来,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英国的宫廷茶礼和下午茶都因中国茶器具的传入而得以成道。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华茶器具通鉴》一书的正式出版以及入编大师的作品展,以茶器具这一特殊工艺作品为载体,积极探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编辑:晓林)

      来源:中国财富网官方     北京茶世界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