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饼怎样弄来

找到约42条结果 (用时 0.023 秒)

茶文化之源管窥:唐代茶圣陆羽的水质资源优化思想浅析

摘要:本文的要义在于浅析陆羽的水质资源优化思想和唐代茶文化勃兴的内在联系,从水文化视角揭示茶与水、茶文化与水文化二者的主次、重叠、交叉关系,认为水文化实乃茶文化之源头活水,“茶水民族”早已成为一个永久性的中华民族指代符号。论述了陆羽的水学思想、茶学思想与大禹治水精神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管子的水思想、孔孟儒家的水思想和老庄道家的水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对水质资源分布及其优劣与否和纯净及污染情况极为重视,首创鉴水分类和优劣标准,深化与提高了唐人对水质资源优化的认知度,强化了唐人自觉保护名泉和水质的意识。此外,中茶文化对外传播,其中也包含着中国古代的水思想和水意识、水科学。

关键词:茶文化;水文化;陆羽水思想;水质资源优化;鉴水分类和标准;文化传播

本文的要义是浅析陆羽的水质资源优化思想和唐代茶文化勃兴的内在联系。唐宋以后,阐述水与茶或水文化与茶文化之关系可抵要端者,当以自诩“余斋居无事,颇有鸿渐之癖”的浙江钱塘著名茶人、明代茶文化家许次纾所论最为至要,他在《茶疏·择水》中明确提出:“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许氏又言:“余尝言有名山则有佳茶,兹又言有名山必有佳泉。……吾两浙、两都、齐鲁、楚粤、豫章、滇、黔,皆尝稍涉其山川,味其水泉,发源长远,而潭此澄澈者,水必甘美。” 许氏“无水不可与论茶”之论,发人所未言,或可从不同视角有助于我们揭示茶与水、茶文化与水文化二者的主次、重叠、交叉关系。实质上,茶产于山水之间,山水之自然地质属性决定茶之品位与品性,而水文化实乃茶文化之源头活水。

在以往的中华茶文化研究中,鲜有透过水文化史视角,将水文化作为茶文化之源的系统论述。我们都知道,水、阳光和空气——自然资源三大元素构成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生命赖以生存繁衍的根本所在。水作为一种自然元素,不仅是人之生命永恒依托的物质资源,更是人达至超然于物外的精神资源。人类文化学者认为,水文化是人类文明初始的母体文化,人类文明发展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水文化发展史。人类文明生产史和生活史最早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水,人类古代文明的起源也大都发源于江河湖海水流域一带。例如,世界文明史上所言的五大古文明,古埃及文明发源于今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今西亚的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源于今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古希腊文明发源于今欧洲的爱琴海诸岛,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中国是茶文明和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人陆羽《茶经》记叙中国西南部的原生茶树为乔木,直径可达“一尺两尺乃至数十尺”,而其中“巴山陕川有两人合抱者”。这是世界茶文明史上有关野生茶树最早的明文记载。中国西南部地域广阔,地貌复杂多样,水资源极其丰富,雨水充沛,也是史书记载的中国先民种茶、饮茶与艺茶的起始地,以及中国茶业、茶经济最早的起始地。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卷一《巴志》云:“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这说明,此地此时所产之茶已纳贡王室。

茶文明从西南部的山水之间走出来,汇入中华文明长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千百年来茶水待客、邀友品茗、无茶不席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和礼仪礼俗,茶水文化涵养了中华民族的心性、精神与性格,“茶水民族”早已成为一个永久性的中华民族指代符号,并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学术研究结论。以往我们谈茶文化,谈水文化,谈中华民族发展史,谈中华文明发展史,往往都是各自作为一个单独命题来论述的,很少讲“茶水文化”、“茶水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符号。而这关系到我们怎样重写中华茶文明史,怎样更好地把中华茶文明写入中华文明史。

这是诱发笔者思考和重点考察“陆羽的水质资源优化思想和唐代茶文化”这一命题的起因之一。

起因之二,陆羽《茶经·五之煮》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地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畜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他认为,凡用山水,最好选取乳泉或石池漫流之水,至于湍急的山水最好勿饮,如长喝此水,几可使人患颈疾(先秦时,即已知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土地、水质等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左传·成公六年》:“土薄水浅,其恶易觏……于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而由几处溪流汇合后积蓄于山谷之水,虽看上去澄清,但因水不流动,从暑热之日到霜降前,“或潜龙畜毒于其间”,即水质可能已被污染,故用此水,必须要先挖开缺口,流放掉那些沉积多日的污水,引来上游下泄的新鲜泉水,然后才可取之饮用。凡用江河之水,须到距离有人居住的远处去取水。凡用井水,则要从人们日常汲水的井中去打水。与陆羽生活于同时代的唐诗人刘长卿在《送崔处士先适越》诗中有言:“小江潮易满,万井水相通。”这很能说明此一时代唐人对水的有关认识已很深刻。

从中我们也可以窥知,陆羽对唐代的水质资源分布及其优劣与否和纯净及污染情况可谓极为重视,知晓水品之优劣与水资源环境、人体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并形成了其关于水质评价的认定标准,其中包含了唐人对水质资源优劣与否及环境变化与保护的初步科学认识,以及引导人们开始重视对水资源、水品质的科学认识和环保理性意识。当代中国著名茶文化专家丁文在《唐人品水重山泉》一文中曾指出,品水标准系自“陆羽首创”,其“鉴水总分三类:山水、江水、井水”,其“鉴水优劣的标准有二:一是流动,‘流水不腐’;二是无污染”。

以今天的现代水质科学技术知识来分析山泉水矿物质成分和测定天然饮用水技术标准,十分容易。但在唐代陆羽所提出的鉴水品水标准,却是首创性的,它开创和确立了中国古代饮用水之标准。更为重要的是,“陆羽的品水标准为后世人所认同”,“自宋元以后直到近代,出现了以卖水为业者,所卖之水皆为山泉水”(丁文:《唐人品水重山泉》)。这是我们认识陆羽水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相比而言,在数百年后的明代,许次纾《茶疏·择水》云:“江河溪涧之水,遇澄潭大泽,味咸甘洌。唯波涛湍急,瀑布飞泉,或舟楫多处,则苦浊不堪。盖云伤劳,岂其恒性。凡春夏水长则减,秋冬水落则美。” 陆树声《煎茶七类》云:“井取多汲者,汲多则水活。”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直言:“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得八分。”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水部》云“水为万化之源”,“井泉地脉也,人之经血象之,须取其土浓水深,源远而质洁者,食用可也”;“贪淫有泉,仙寿有井,载在往牒,必不我欺”;“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气味俱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显然,明人对唐人陆羽关于水质的优劣和纯净与污染评定标准以及唐人对水质资源优劣与否及环境变化与保护的认识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继承和发展。以此略考明代的饮用水认知与评定标准和方法,无疑带有新的生产、生活实践和科学认识特点。此与明代城乡建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条件相对等,也说明相比唐代而言,明代的茶产业和茶饮对水质、水资源、水环境影响的要求要严格得多,因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其诱导因素或许更为复杂和多样。这是茶文化研究的另一个课题,此不赘。

起因之三,《唐全文·陆文学自传》记载:“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陆羽的一生与山水相伴,其知水、识水、亲水、爱水颇深。他遍游天下名山大川,品鉴天下名泉佳水,对水质之优劣对茶味的影响颇有心得体会,故其煮茶时极重所选之水,曾依次将天下名泉划分为二十等级。

据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载:

卷末又一题云《煮茶记》,云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赴郡。 至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日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勺扬其水曰:“江则江矣。 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勺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某自南零赍至岸, 舟荡覆半,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 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李因问陆:“既如是,所经历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 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 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 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 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 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武关西洛水第十五,未尝泥; 吴松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圆泉水第十八; 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用雪不可太冷。 此二十水,余尝试之,非系茶之精粗,过此不之知也。

此乃唐大历元年(766年)陆羽游扬州大明寺时所发生之事,因陆羽品水时识破军士取水不实,而引出李季卿命人把陆羽口授的茶水品第依次记下之事。此即后世所传的陆羽所排定二十等次的宜茶之水。不过, 一生嗜茶的唐代才子张又新《煎茶水记》言:“此二十水,余尝试之,非系茶之精粗,过此不之知也。”由此恰可证明,陆羽排定的二十等次宜茶之水曾经后人一一品鉴,或勘定无误。唐人对与茶学、茶艺、茶饮有关的问题,从不轻信所谓权威定论,而是要事必躬亲,去实践,去亲历。这是唐代茶文化极为可贵的品质。也正因此,《煎茶水记》又称《水经》,文虽不足千字,但对陆羽《茶经·五之煮》内容却是有所突破的,张氏更重水品,其文对水品的记载也更详、更清晰。这似可表明,唐人对水质资源优化的认知度在陆羽的引导下开始走向自觉。

关于被陆羽列为“天下第二泉”的无锡惠山寺石泉水,陆羽游无锡惠山时曾作《游慧山寺记》(《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

慧山,古华山也。……梁大同中,有青莲花育于此山,因以古华山精舍为慧山寺。

寺在无锡县西七里……寺前有曲水亭,一名憩亭,一名歇马亭,以备士庶投息之所。其水九曲,甃以文石罛甓,渊沦潺湲,濯漱移日。……从大同殿直上,至望湖阁,东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其湖,南控长洲,东泊江阴,北淹晋陵,周围一万五千三百顷,苍苍渺渺,迫于轩户。……

夫江南山浅土薄,不自流水,而此山泉源,滂注崖谷,下溉田十余顷。此山又当太湖之西北隅,萦耸四十余里,唯中峰有丛篁灌木,余尽古石嵌崒而已。……叵以鹤林望江,天竺观海,虎丘平眺郡国以为雄,则曷若兹山绝顶,下瞰五湖,彼大雷、小雷、洞庭诸山以掌睨可矣。向若引修廊,开邃宇,飞檐眺槛,凌烟架日,则江淮之地,著名之寺,斯为最也。……苟无其源,流将安发?予敦其源,亦伺其流,希他日之营立,为后之洪注云。

“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寺石泉水,因了陆羽《游慧山寺记》洋洋洒洒和绘声绘色的激扬文字而名扬天下,天下嗜茶品泉者接踵而至,历代不衰。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泉水最多的国度之一,与人文和旅游记忆有关的名泉大大小小以千数计,遍布全国各地的泉水之甘美、之纯洁,名闻遐迩;另一方面,在唐代茶饮和茶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下,自陆羽评定名泉之后,人们对天下名泉的认知度和喜爱度超越前代,以名泉水沏佳茗,无形中深化与提高了唐人对水质资源优化的认知度,逐渐强化了唐人自觉保护名泉和水质的意识。然仍不免有好事者,他们对名泉的喜好达到超出人之正常理性约束的癫痴程度。例如,据唐代无名氏《玉泉子》记载,唐宰相李德裕因最爱饮惠山泉水,竟命人千里“铺递”至京师,供其品饮。此事虽然荒唐奢侈,却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名泉意识以及名泉文化已在唐代社会各个阶层普及开来,并带动唐代饮茶须以佳水配之的风尚。

在此,颇值一提的是,在陆羽《茶经》问世之前,年长陆羽五十岁的唐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浙江宁波人陈藏器通过刻苦研习各类本草医书和中医药理论及诊治方法,撰著《本草拾遗》十卷,其中他从“本草茶疗”之概念出发,提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著名论断,并动手调配大量行之有效的茶疗秘方为人治病。据《三秦志》所言,当时“病家云集,门庭若市”。而且,陈藏器曾以药茶为唐玄宗十八子李瑁治好了旁者无法治愈的怪病。为此,唐玄宗昭告天下,赐陈藏器为“茶疗鼻祖”。更为重要的是,陈藏器在《本草拾遗》特别指出,从山地溢出的矿泉水为“玉井水”,此水“味甘平,无毒”,而且久服可“令人体润,毛发不白”。所谓“玉井水”,陈藏器《本草拾遗》言:“诸有玉处山谷水泉皆是也。”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十《昆仑山》载:“昆仑山有柰,冬生子碧色,以玉井水洗食之,骨轻柔能腾虚也。”可见古人对玉井水的水质有清醒认识,对其保健功效颇为推崇。

陆羽一生博学多能,除茶学之外,于诗文、音韵、小学、书法、戏曲、史志、旅游、地理、考古、水学、农学、工学、医药、饮食等方面多有涉猎,成就不俗,在唐代文坛活跃一时,而且曾流寓浙江,他撰写《茶经》时,对浙江宁波人士、著名中医药学家陈藏器的学问与卓识,不可能未有所闻,亦不可能未有所习所得。例如,《茶经·七之事》引用与茶食、茶疗和茶药有关的古籍药典计有《神农食经》、《晋书》、《搜神记》(干宝)、《食檄》(弘君举)、《食论》(华佗)、《食忌》(壶居士)、《尔雅注》(郭璞)、《杂录》(陶弘景)、《后魏录》、《本草》、《枕中方》、《孺子方》等等。

在陆羽《茶经》问世后,唐人竞相传抄,推动唐朝饮茶之风遍及各地。《新唐书·隐逸·陆羽传》载:“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在如此“尚茶成风”的影响下,文人墨客鉴于陆羽对山泉水的品鉴和推崇,特别是他对水质资源优化标准的界定以及水质特性的高度概括,让唐代士子和茶人从中感受到与此前不同的更值得称道的茶饮审美享受。这期间,更有推波助澜者,如唐常州刺史独孤及撰《慧山寺新泉记》:

此寺居吴西神山之足。山多小泉,其高可凭而上。山下灵池异花,载在方志。山上有真增隐客遗事故迹,而披胜录异者,贱近不书。无锡令敬澄字深源,以割鸡之余,考古案图,葺而筑之,乃饰乃圬。有客意陵陆羽,多识名山大川之名,与此峰白云相与为宾主。乃稽厥创始之所以而志之,谈者然后知此山之方广,胜掩他境。

其泉伏涌潜泄,潗漝舍下,无沚无窦,蓄而不注。深源困地势以顺水性,始双垦袤丈之沼,疏为悬流,使瀑布下钟。甘溜湍激,若酾醴乳。喷发于禅床,周流于僧房,灌注于德地,经营于法堂。瀑潺有声,聆之耳清。濯其源,饮其泉,能使贪者让,躁者静,静者勤道,道者坚固,境净故也。夫物不自美,因人美之,泉出于山,发于自然,非夫人疏之凿之之功,则水之时用不广。亦犹无锡之政烦民贫,深源导之,则千室褥裤。仁智之所及,功用之所格,功若响答,其揆一也。予饮其泉而悦之,乃志美于石。

因了唐代文人墨客的交口相赞,名泉以诗文褒扬而驰名天下,所以,唐代咏茶与山泉佳水的名诗名文不绝于口,在唐山水田园诗之外,别具一格。例如,储光羲《咏山泉》:“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陆龟蒙《谢山泉》:“决决春泉出洞霞,石坛封寄野人家。草堂尽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皇甫冉《无锡惠山寺流泉歌》:“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作潭镜兮澄寺内,泛岩花兮到人间。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处处萦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僧自老,松自新。流活活,无冬春。任疏凿兮与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偏依佛界通仙境,明灭玲珑媚林岭。宛如太室临九潭,讵减天台望三井。我来结绶未经秋,已厌微官忆旧游。且复迟回犹未去,此心只为灵泉留。”

唐人尚山尚水、尚茶尚艺,所作咏山泉诗文虽不免仍有仿效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的影子,但此时的唐人笔墨之下更多地是凸显隋唐大一统文明时代新气象,他们尽情讴歌的山泉直抵唐山水文化和唐茶文化精神之魂魄——有泉水流动不止“年年长自清”的生命回响,有流泉潺潺“此心只为灵泉留”的生命观照,唐人的水文化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与升华。这正是唐代茶文化横空出世的根基所在。

起因之四,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将所考的唐代茶区总括为山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大主产区,并一一辨析各地所产茶叶之优劣等级。

那么,从陆羽水学思想形成基点出发,我们如何对唐代茶区的形成以及唐茶文化的奠基作出合乎历史发展逻辑的合理、科学地解读?

首先,水文明是华夏民族建立夏国家文明体的母体记忆,《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理天下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修建排灌水利工程,以利民垦田种植。此为古史传说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水利治理工程,中国古代水思想和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及利用起步于此。大禹是中华民族水治理和水思想的先行者,其无私奉献精神和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代代相传,这无疑是陆羽水学思想形成的基点之一。

其次,在春秋战国思想家中,《管子·水地》提出,地者和水者都是万物之重要思想,强调:“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是故具者何也?水是也。万物莫不以生,唯知其托者能为之正。” 孔子从社会历史和伦理教化出发,将水之形态和性能与人之精神和道德相联系,开创儒家水思想体系。他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等发人深省的睿智思想,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世代传承的宝贵思想资源。老子和庄子建构了道家水思想体系。老子《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对水之种种境界的无限延伸和提升,包含着无比深刻的思想,也奠基了中国水文化得以破除水功利唯一性的超然品质。《庄子·天地》篇提出,“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内化了中国人从水思想中自觉升华人生境界的通路。另一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对水利的利用和开发从防洪排涝转向农田灌溉——修建大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特别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兼有防洪和航运的双重功效,带动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这理当是构成陆羽水思想形成的另一个基点。

再者,魏晋南北朝以来,农田水利的重点开发和利用向江淮流域转移。在南朝,太湖流域已是天下闻名的富饶地区,“亩值一金”。至唐代农田水利建设又达至一个兴盛阶段,据《新唐书·地理志》等记载,唐代修建的水利工程达1130多项,“安史之乱”后在江淮流域的水利建设更是取得了新的大发展,长江流域一跃取代黄河中下游而成为全国农业经济优势区位地带,先进的水利开发和利用造就出江南鱼米之乡。这是构成陆羽水思想的又一基点。

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情况下,历经历朝历代的水利与水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和治理,至唐代,在世界上领先的中国先进水生产力终于花开花落,形成了《茶经》上所说的八大茶产区(涵盖今川、鄂、湘、赣、皖、苏、浙、闽、桂、粤、黔、豫、陕等省域)。由此,大唐茶叶种植业获得迅速发展,手工制茶作坊日渐发达,推动茶叶流通商品化和茶饮普及化程度日益加深,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唐代茶产业区域化和茶加工制作与保存专业化,茶业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经济门类,唐中期之后随着茶叶生产及流通的规模化,征收茶业赋税渐成定制。茶在唐代很快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饮料,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品茶饮茶渐成风俗,茶事日盛。据唐人李肇《国史补》记载,列入唐代贡茶的计有十四品目名茶。其中,产于吴越之地的“顾渚紫笋”和西蜀之地的“蒙山紫笋”甚为唐皇室所喜爱,命在顾渚山和蒙山监制督造贡茶。顾渚山和蒙山均有泉水,可谓顾渚贡茶和蒙山贡茶成为唐代贡茶佼佼者的立身之本——好山好水产好茶。

同时,陆羽在《茶经·一之源》提出饮茶者应作“精行俭德之人”,他将自己的水学思想与茶学思想与管子思想、孔孟儒家思想和老庄道家思想相融合,开启唐茶文化精神内核,一方面预示唐茶文化正式奠基,另一方面自《茶经》问世亦标志茶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此后,唐人抄茶书、著茶书、读茶书、谈茶书,蔚成风气。

中茶文化相继传到海外,这其中也包含着对外传播中国古代的水思想和水意识、水科学。例如,中国茶传至朝鲜半岛,韩国茶道对水质、水量、水温和泡茶时间也有相当的讲究与要求。高丽王朝时的文学家、哲学家、茶人李奎报(1169—1241)所作茶诗云:“活水香茶真味道,白云明月是家风。”“评茶品水是家风,不要养生于世荣。”可见唐人的评茶品水之风亦传入朝鲜半岛,以“活水香茶”为品鉴标准。唐茶传至日本后,日本饮茶效仿唐朝饼茶煎饮法,讲究取水要汲取清流。日本茶道尤为重视煮水器茶釜,并视其为可登大雅之堂的茶仪礼具,日本人认为用茶釜所煮之水,其水质明显要优于一般壶所煮之水。

古来谦谦君子均以水德自居,水生万物,德行天下。故郦道元《水经注》云:“水德含和,变通在我。”东坡君子尝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茶者而言,则不可饮无茶。竹,无水不生;茶,无水不生。故君子之道,无水,不可与言竹;茶人之道,无水,不可与论茶!斯言诚哉!

【摘自2018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胡克夫(石家庄),系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兼秘书长、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

普洱茶饼怎么取茶,茶饼如何正确撬茶?

  普洱茶是我们常见的茶品,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但对于普洱茶饼,一般压制后饼身比较紧致,不利于取茶,很多人在取茶时会弄的很碎,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几个小技巧,教你智取普洱茶。

  普洱茶饼如何正确撬茶?

  大家会发现,我们的普洱茶大多数呢都会压制成这种茶饼的形状,常见的就是七子饼形状,357g的,目前呢还有200g、100g等等规格的茶饼,茶饼买回去不知道要怎样撬开?于是呢就出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取茶的方法,比如有茶友直接用手硬掰的,有茶友用菜刀切的,那这些是不是也是大家常用的取茶方法呢?

  普洱茶饼怎么取茶

  有些压得较松的饼茶,徒手就可以开茶。轻搓饼茶的边缘,散落的茶叶就够一泡,还能维持饼茶的外形;对于有撒面的茶习就用手掰取,能得到成分均匀的茶叶。

  对于压得较紧的普洱茶,可能使用茶刀来开茶是最便利的。使用茶刀的诀窍在于“撬动”两个字,不是光使劲扎入茶内部就行了,还要一边施力撬动,茶才容易松开。

  首先需要准备开茶饼的工具——茶刀或是茶针,下面以茶针取茶为例。

  1、把茶刀从茶饼背面凹槽处倾斜插入;稍用点力,把茶刀再往茶饼里推进去,这样就不会把茶饼撬得很散碎。

  2、向上用力,把茶饼撬开剥落;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顺着茶叶的间隙,一层一层撬开。

  3、慢慢撬开茶饼就可以了。

  普洱茶茶饼在取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把茶饼放正,防止在撬茶时侧滑。

  2、撬茶时一只手按住茶饼,起固定作用,另一只手撬茶。

  3、茶刀、茶针等取茶器过于锋利,勿要对人,做到好放好收。

  普洱茶是一款比较复杂的茶品,不仅滋味复杂,其冲泡也是如此,普洱茶饼取茶的完整在于多多尝试。


平心静气待普洱

(《吃茶去》杂志)茶饮久了,成了习惯,如果哪天没泡上一杯,就会觉得忘了件事情未做似的,郁郁不安。

我就是这样,无论每天多忙,总忘不了要泡上一杯,即使外出,也要自备些茶叶,够喝到回来。在家中饮茶,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一杯茶,一本书,悠悠然,边读书边啜饮。书是一个诚实而又有思想的朋友,常常给我禁不住的惊喜,我们同样相处多年,它同样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茶也一样,而且给我更多的是安静,让我略显浮躁的心慢慢平和下来。每天,我只要在书桌前坐了,有书,有茶,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扰,心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趋于平静,书和茶都是可以和我说些心里话的朋友。

我饮茶很杂,素来不太挑剔,从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杭州龙井、黄山毛峰、苏州碧螺春到安吉白茶再到岳西翠兰,凡家中有的茶,我总是因循着饮用,一种茶饮完了再换作其他的茶接着饮用。虽然我对茶不挑剔,却也不是所有的茶都会喝下去,除却那种质量较为低劣的,还有些茶我同样是不喝的,或者说是浅尝辄止。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想起普洱来。

说实话,我不喜欢普洱,总觉得它的商业气息太过浓厚,就像一个穿梭于市间的交际花。

我向来把茶视为一杯灵性的水,飘逸、清新,灵谧且雅致,如同纤尘不染的仙子。茶本为草木,而那最珍贵的细蕊嫩芽又岂是饱受烟尘熏染的世俗之物所能相比。所以,我一直认为茶应该矜持、高洁,既要有出世的禅意,又要有入世的情怀。所以,说到普洱的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浓妆艳抹的都市女子。而前几天和一个国外的作家朋友谈起对普洱的感受,没想到她的意见竟和我意外地统一。她说普洱的茶香气太重,太俗,从而失去了茶应有的清淡与从容。她的话让我不禁一惊,这是我第一次听一个女子说她不喜欢普洱,在此之前我曾和一些女性朋友交流过普洱,在她们眼里,普洱茶是属于云南的,是云南的味道。普洱茶的香,是岁月沉淀的气息,醇厚。甚至在她们眼里,普洱茶就是有关专家说的“世界上能喝的古董只有两样: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以及中国云南的普洱茶。”

可是,国外的朋友依旧和我一样不喜欢普洱,她说让她不喜欢普洱的原因除了香,就是茶太碎,冲泡后一壶的茶渣,而最让她反感的原因是价格。我同意她的说法,我喝过的迷你沱茶大都是碎的,一不小心饮进嘴里,弄得一口茶渣却不好吐出来。而茶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的饮品,动辄成千上万元一饼,究竟是在卖茶还是在做什么,而这样的价格应该也不是我等平民百姓所能承受的吧。当然,平常百姓也不一定会有喝茶的闲暇时间,记得曾经有段时间坊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能有时间且喝得起茶的人大都不用买茶。”这话不仅听着很有意思,细品起来同样很有意思。

朋友是我在国外唯一的好友,对茶浸淫也久,有数十年,只是她喝茶不像我随性,她非常挑剔,凡是她不喜欢的茶,无论怎样劝说,她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坚持,而这也是她能和相处多年的原因之一。

我知道,我本不该把价格成倍增长的事怪罪在普洱茶的身上,茶就是茶,本身没有任何错误,只是一些幕后的推手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把茶的名声坏了。

我最早接触普洱是在十余年前,那时的普洱价格还很适中,不像时下这么惊人。第一次接触到普洱茶其实也是一个意外,那段时间妹妹正在减肥,听人说起普洱具有减肥效果后就托人买了几饼,初饮,她曾喋喋不休地和我说了普洱茶的效果,当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她在自我欺骗,是一种假相,因为利于食物消化,刮肠去油,促进排便的功效并非只有普洱茶具备,几乎每一种茶都有这样的功效,所以,我对她的话并没有一点的热情。为了减肥,妹妹在那段时间先后试了十多种方法,结果都是起初感觉有效,后来又都慢慢失去了信心。果不其然,没过几个月她就把剩下的茶饼给了我,她知道我爱喝茶,且并非为了减肥。当我问及她为何有效果却不再饮用时,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都一样。可是,我段时间我正频于奔波在生活的小道上,对她送的茶饼并没什么印象,那么大的茶饼,弄不好就掰碎了,冲泡效果不甚理想,所以,我不仅没能记住它的品名,甚至连它的味道也忽略了。我喝过的茶虽多,但是让我记不起味道的只有那次。

再次接触普洱的时候,普洱的价格正值高峰,一次应朋友之约去她的茶馆喝茶。茶端上来的时候,红红的汤色,在透明的玻璃壶里显得异常端庄,如果用一个女子来形容的话,就是温润丰满、雍容华贵的中年妇人,有点像茶馆的朋友。我当即被那茶色所吸引,以为是红茶,可是闻着那醇厚浓郁有如花香的气息我却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朋友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不知道了吧,这可是当下炒得最红火的普洱,一饼一万多呢,平常的人我都舍不得拿出来呢。朋友是异性,不仅知道我喜欢喝茶,还知道我喜欢写东西,所以对我的态度远不像对来茶馆里喝茶的客人。每次约我去喝茶,总是把她认为最好的茶取出来与我分享。她对我的态度让我十分感动,却也有负重之感,作为一个仅靠文字为生的平常人,我惭愧不能为她的生意起到点滴的作用。可她并不计较这些,对我依旧那样地尊重,甚至有点儿暧昧,像对兄长似的。

记得我曾在书上读过,普洱茶的茶味一般不会很快被冲泡出来,所以,我有些不解她泡的茶香为何那么厚重。她乐了,说在你来之前,我让茶童专门煮了的,只有这样的水温茶的香才容易逼出来呢。看着她那张笑得很舒展的脸,我突然有种异样的感动,真是费心了,都说当下社会异性朋友不太好处,因为利益已经蒙蔽了现代人的心灵,商人更是大都成了无利不起早之徒。我很庆幸,能拥有一位如此舒心的朋友。

可是,当我真正饮起茶来,才发现此茶过于平和,微甜且香,入口柔滑怡人,恰如一个饱经历练的成熟少妇,温婉有余,却率性不足。当然,这种茶对于一个初饮者来说,却不耆为一件好事。因为初饮,如果一上来喝得就是那种苦到肠子的茶,没准就把他吓住了,以致觉得所有的茶都是那个样子,从此和茶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对于喝惯了绿茶的我而言,味道明显淡了许多,尽管香是那样的醇厚,余韵在嘴里是那样的温馨,但其过于圆滑和成熟的气息却让我在不经意间失去了探究的神秘感。

说到香,记得有人这样形容它:普洱的香是隐忍的,它没有铁观音饱满,没有茉莉活跃,没有龙井清新,没有花茶浓艳,它的香甚至是暗淡的,它藏在茶里面,需要静心感受和体味。只有在别的茶不可能做到的几十泡中它的香才会一点点流出来,喝普洱茶的香其实是在感受一种变化,是岁月的味道!

在朋友的茶馆里,我没有喝到这样的味道,可能是我被它先期散发出来的香气迷惑了,以致过早地失去了对它再加品赏的念头。随后,我不时地从杂志、报纸上读到各种关于普洱茶炒作的文章。茶本就不同于一般的世俗之物,它们多出自深山幽谷,生长茶树的地方一般都在云雾缠绕的高山之上,茶树所依赖的风、雨和阳光都要求不同。普洱更是扎根于云南高原的红土之上,山野的自然造化,成就了它高洁的禀性,就如高人雅士一样不入俗流。可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偏偏让它和最世俗的金钱扯到一起,所以,我对它的排斥之心更加坚定了,也就是在那段日子我觉得各种打扮得愈发娇艳的普洱渐渐成了一朵交际花。

随后的几年,我和普洱几乎不再有交集,普洱的价格也由它不可攀的高峰一路跌了下来,我不知道那些炒作普洱的人是否明白“大起之后必然大落”的道理。人算不如天算,一切事物皆有因果循环,而作为最为智慧的人类是不是该大彻大悟,懂得人生要像茶一样,只有宁静平和,才能品尝到苦后回甘的滋味!

普洱茶的原料同为云南大叶种茶,却依类分为两种,一种为生茶,一种为熟茶,并且两种茶的性格各不相同。生茶性寒,口感清香,为茶叶杀青晒干后蒸压而成,熟茶性温,口感醇厚,为生茶发酵后压制而成;生茶汤色橙黄,晶莹透亮,熟茶汤色红浓,明丽鲜艳;因为适应人群不同,一般饮生茶作减肥用,熟茶用以养胃。我再次和普洱相遇恰是因为胃,两年前有段时间肠胃不适,一个曾在我面前自称喜欢茶的朋友随即送了两盒包装非常精致的普洱沱茶给我。其实他并不知道我对普洱的拒绝。待把茶送到手中,我才发现他拿来的是生茶,后来无意中问了他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时,他竟然不知道茶还有生熟之分。我禁不住在心里乐了,想到朋友也是一番好意,就没再说什么,当然,也没有再和他提到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茶一直放着,直到前几日和国外的朋友聊起它,才发现有如此认识的并非只我一人。当然,对于谈及普洱茶的好处,或者赞美之文章比比皆是,如:“若以人喻茶,则绿茶如同清纯自然的小姑娘,功夫茶如风姿妖娆的少妇,普洱茶却是饱经风霜的老学究。若以字喻,则绿茶如行书的行云流水,功夫茶如草书的狂放恣肆,普洱如魏碑的老成持重。”“普洱茶是所有茶叶中含茶多酚最多的一种茶叶,茶多酚经研究具有养颜、增加皮肤抗氧化水平的作用,可直接吸收紫外线,是皮肤的有效保护剂。茶多酚因含大量亲水性基团,因此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保持皮肤的水份含量。茶多酚还可以使皮肤增白,消除皮肤色斑。”“普洱很美,似妙曼的梦一样,她以一个茶乡女子的形象,披着轻纱笼着薄雾,入驻在人们心间。一个普洱,几片绿色的叶子,就使天下的茶叶逊色三分。普洱茶金毫显露,条形壮实,盈盈于一水间,虽然长时间脉脉不得语,与柴米油盐酱醋相处一室,但其玫瑰的色泽风情万种,寒冬时为人暖心,酷暑时又为人解渴。普洱茶可以交友可以传情,还可以陶冶情操品尝人生,其能和琴棋书画与诗酒平起平坐,共愉人生。”其实对于茶,每个饮者都应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因为冲泡的方式不同,因为对茶的态度不同,因为饮者的心境不同,就连同一只壶里泡出的茶,也是每个人饮每个人的味道。当然,我说我不喜欢普洱,并没有哗众取宠之意,梁实秋就曾说过“茶叶品种繁多,各有擅长”。我不能因为大家都说好,就不顾及自己的感受。

虽不喜欢,但是茶终是要饮用的,我不像国外的朋友那般挑剔,不喜欢就老死不相往来,即使不喜欢的茶我偶尔也会饮上一回,改一改口味。在最后一盒碧螺春饮用完后,我取出了那个由雅致袋子包装着的普洱小沱生茶,茶为08年产,在我手中已经放了五年,虽然同一品名,同一袋的茶却非同一家生产,这让我有些好奇,而更让我好奇的是,同一袋的茶有的叶子细碎,有的叶子完整。茶的味道依旧清香,叶子碎的茶,冲泡的茶汤色泽橙黄略深重,味道也显得厚,只是满杯浑浑噩噩茶渣依旧让我倍感失望。叶子完整的茶,茶汤浅黄带有些许绿意,冲泡出来的片片大叶中,偶见旗枪掩映,也具特色。或许是我对此茶一直抱有成见的缘故,虽入口顺滑,总感觉有股淡淡的青涩,若苦若酸般。几番冲泡之后,我对它的反感之心竟不觉间淡了许多。而后一饮再饮,愈饮心思愈淡,继而想起一篇文章中所说的话:“普洱茶也是一种最具有文化气息的茶饮,品饮普洱茶,须要专著于茶,平心静气,悉心品味。”慢慢地我明白了,自己对普洱的拒绝是受先入为主的观念所致,这对茶本身是不公正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不该因为某些人的一己之利,而把责难置于茶叶。饮茶本是一种心境的体现,而我一直提倡饮茶需要禅性,却偏偏忽略了自己。

尽管如此,我依旧不喜欢普洱,只是不再抱有偏见,更多的时候,我会平心静气地待它,像对待每一种茶。人只有平心静气地对待每一种事物,才能真正地做到不偏不倚!

(摘自2016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阿土,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新沂市读书协会秘书长。著有散文集《有一种距离叫遗忘》《绝句那么美》《读木识草》,诗集《诗意故里·绝色新沂》等)

找到约38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