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北方一年四季喝什么茶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南方北方喝熟茶的差异到底有多大?

  5月22日晚,茶业复兴2楼高朋满座,茶业复兴第133场沙龙正在进行,这期沙龙的主题是南北熟茶的差异。这些年,网络上都在热议南北方人在吃粽子、吃豆花等方面的差异,其实南北喝熟茶的差异也不小,不信你看。

  

  赵娟:今天是茶业复兴戊戌年的第一场关于熟茶的沙龙,上半年大家都在茶山,所聊的都是春茶,熟茶可能会在后半年开始发力。介绍熟茶之前,我想先提个问题,请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你心中的熟茶。

  覃老师:不怕饿,不怕苦,不怕睡不着。

  茶蕾:粘稠感、有记忆的香型、养生。

  赵娟:刚刚覃老师和茶蕾都总结得很好。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称为熟茶。熟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由于普洱熟茶茶性温和,保健功能较好,很受大众喜爱。

  

  简单来说,熟茶的工艺可以分解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渥堆发酵-干燥-蒸压成型-包装。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可以细分的工艺环节。

  熟茶发酵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

  第一代:卢铸勋为代表发酵熟茶开始;

  第二代:吴启英、邹炳良为代表的传统大堆发酵,成了普洱茶国家标准,用了三十多年

  第三代:周红杰代表菌种添加发酵,

  第四代:离地发酵、小框发酵这样可以不需要大堆,更加节约成本的工艺,熟茶的内涵也由此丰富起来。因此,我们也才得以喝到冰岛熟茶、老班章熟茶、昔归熟茶这样的资源稀缺型山头熟茶。

  

  在我个人看来,熟茶的南北差异可以简单概括为:

  南方规模大,存量大。南方人比较务实,中档茶消费较多,而且以投资收藏为主的也多。而低档普洱茶,则大量消耗于茶楼酒肆之间。北方起步晚、起点高。北方普洱茶最早的消费者,来自中产阶级或者较富裕的阶层,文化素养较高,虽然起步较晚,但学习能力非常强。南方人喝茶更有人文气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北方人更讲究茶的功能性,“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感。

  

  我们今天品鉴的是书院熟茶带来的三款熟茶产品——玉露瑶、龙吟和双韵。为什么我们会找到书院熟茶这个品牌,因为我们发现,书院的熟茶非常有特点,每一款茶都有不同的发酵方式,小筐发酵、离地发酵,发酵管理非常细致。这是一家前期沉淀了很长时间的后起之秀。抛砖引玉,下面先有请书院熟茶的品牌负责人许先生和大家介绍一下。

  许先生: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沙龙。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精力研究熟茶呢?缘起应该是我们在做山头茶的时候,很多人说熟茶不好喝,没有生茶好喝,但我们就觉得前辈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去研究熟茶,不应该是现在的局面。于是我们想做些改进,想做出好喝的,大家可以接受的熟茶。

  我们常说普洱茶千山千味,我们觉得熟茶也可以。不是所有茶都适合同一发酵方式,我们在不断尝试中找到了对熟茶工艺的理解和平衡,不断尝试,把控发酵地点、时节。以前发出好熟茶或许是靠运气,我们现在想通过小堆发酵发现产生好熟茶的数据,把这种口感延续下去。我们在发酵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数据,在后期有需求的时候就可以按图索骥,支撑我们对口感的要求,这是我们书院熟茶做茶的体系。

  三大茶区我们都陆续做了实验,早些年我们在巴达章朗、布朗山、帕沙、勐宋滑竹梁子、保塘、勐库等地都建了初制所,从毛料阶段就开始观察、试验、研究。

  

  书院熟茶品牌负责人许先生

  说到喝熟茶的南北差异,我在广州和郑州都待过,也有一些看法。熟茶最早是供应广州、香港,以前广深港一带对熟茶的要求是要有堆味,觉得这才是普洱茶。北方人喝熟茶,主要是对甜润、香气要求高。南方对厚重感要求高,这应该是和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关。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菜系和自己喜欢的茶,我觉得影响一个地方喝茶习惯的主要是时节和饮食习惯。

  赵娟:我们接着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是南方人,我最开始喝熟茶是一股霉味,接受不了。后来才喝到没有堆味的熟茶,熟茶也可以很好喝。下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周重林:刚刚覃老师总结得很好,三不怕,不怕饿、不怕苦、不怕睡不着。我要说熟茶的“五不分”:不分大小树(规模性的厂家一般不分);不分时辰,可以从早喝到晚;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可以喝,我去杭州喝到朋友带来的狗牯脑,他让我快点喝,这是最好的季节;不分性别,男女都可以喝;不分场合,任何场合都可以喝,熟茶有很大的场景重塑能力。

  

  刚刚许先生介绍书院工艺之后很打动我,从运气到工艺是很了不起的,熟茶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工艺上的探索。我们普遍认为生茶不讲工艺,而熟茶是很考工艺的,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工艺是运气的支撑点,培养了很多人的实验精神。

  第二个点,书院团队很年轻。以前是大厂、大师、大人物的熟茶,现在是小厂、小堆、小人物的熟茶梦,我觉得很了不起。

  熟茶的市场很大,虽然南北有区别,但是熟茶可以不分南北。北方以前喝龙井都是喝香片龙井,北方喜欢香,喜欢甜,觉得不香不是茶。北方在口感上不是很精致,追求价格高,在北方,一说冰岛班章一大群人过来,所以冰岛最早就是河南人扎堆。

  我们过去对熟茶没有太高的要求,注重功效。几乎所有的论文数据都是熟茶,保健功效谈的基本都是熟茶。人在寻找平衡,茶也在寻找平衡。我是熟茶的受益者,我入行15年了,身体没有喝垮。我们去年卖红糖和姜,就是为了照顾大量喝生茶的老茶客。现在看来,大量的长期的喝新茶身体是不适应的。

  

  做好熟茶的过程中要丢很多料,所以做熟茶的成本很高,但因为有书院这样的企业在探索,让我们能喝到越来越好的熟茶,我看到越来越年轻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很开心。

  徐丽:我是第五次参加茶业复兴沙龙,第二次喝到熟茶,以前对书院熟茶不是特别了解,希望以后可以喝到更多。熟茶除了养胃,我觉得还可以减肥,我会用熟茶6克加一片柠檬来喝,要减肥的朋友可以试试。

  茶友:我是常年在北京生活的云南人。关于南北差异,多多少少都有切身的感受。北方过去是喝茉莉花,后来收入比较高的开始喝乌龙,现在身边的人开始喝普洱。但感觉普洱茶水很深,市场上鱼龙混杂。刚开始喝熟茶,发现有股堆味,以前我也不懂,就觉得熟茶是这个味道。后来喝到一些好的熟茶,才知道好与不好的区别。

  人的嘴是很难欺骗的,嘴巴知道什么味道是舒服的。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熟茶的。年轻的时候喝了很多生茶,现在感觉不太适应,喝点熟茶就感觉非常舒服。我有几次去内蒙都带了熟茶,吃肉以后喝熟茶很舒服。我总体感觉熟茶很好,但北方对熟茶的认知很初级。我觉得北方人很需要茶知识的普及,很多卖茶的是半路出家,自己都是云里雾里的。

  

  丽江茶友:我是来自丽江的茶友,第一次来参加茶业复兴的茶会。我们有自己的茶厂,第一次认识书院熟茶,翻了一下宣传册,说到水、说到参数,和我们茶厂的理念很接近。

  孙先生:我是在云南定居的北方人。在我们北方,我觉得同价位的普洱茶,熟茶比生茶更容易接受。北方人就是喝花茶、铁观音,都是比较香的,我们北方冬天比较冷,比较适合喝熟茶。

  茶友:我来自广东,在云南定居。我熟茶喝的不多,但广东的朋友经常让我带熟茶。我最近感触比较多的是仓储问题,仓储会影响熟茶的口感。我朋友说去茶店喝熟茶不太好喝,然后我从云南给她寄了,她说很好喝,我觉得可能价位、仓储对茶都有影响。熟茶要做得好喝,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

  

  茶蕾:我是昆明本地的,我第一次喝熟茶是2010—2011年间,我去参加茶艺师培训,我第一次喝熟茶,就感叹“我的天哪!”所有熟茶不好的东西我全部都喝到了。又锁喉、又干、又辣,我当时就觉得熟茶怎么能喝呢?我第一次喝熟茶的印象太不好了,很多年以来都没有勇气再尝试。现在很多熟茶都是小堆发酵的,我觉得从原料到工艺都更用心了。如果你今晚是第一次喝熟茶,我觉得你很幸运,第一次建立的口感那么好,要感谢所有用心做熟茶的企业。

  张老师:大家好,我是在昆明生活工作的北方人,在大学教心理学,在读博士。我对茶特别喜欢,作为北方人,对熟茶印象是米汤感。许多古代文献中强调普洱茶的是药用,然后才是口感。CNKI上关于熟茶的功能的研究文章很多,研究生茶的文章也有。我看了很多对比研究,熟茶的新茶和8年左右的陈茶,排除所有无关变量,新茶抗氧化效果好,陈茶减肥。因为北方的很多人一开始接触了一些不好的熟茶,很多人对熟茶已经有了不好的刻板印象,所以今天要很努力的去挽回。

  

  覃老师:大家好,我是云南大学的教师,我出差几刚回到昆明,今天本该在家陪孩子的,但还是忍不住过来参加沙龙了。很大的原因是很多次没参加,感觉损失很大。另一个原因,是“书院”这两个字吸引了我,我在学校工作,对这个名称很感兴趣。

  我参加了那么多次沙龙,我对茶业复兴的沙龙认知有两个:第一是面向广。面向合作伙伴,不仅是产品推广,也是理念推广。周重林说,茶很多,茶人也很多,但要坐下来一起去推动很难;面向参与者,背景不同,大家不论年龄、背景,平台开放共享,在这个理念下才去谈知识的传播。

  

  第二是我对这边团队的基本认识,在处理信息流动的时候很好,这个活动的流程就是让你慢慢地想说话。我觉得这个沙龙很包容,大家各有所益。

  书院普洱从13年理念形成到17年的面市出仓,背后应该做了很多努力。我想到我在景迈遇见一个河南小伙,他也想做熟茶。但是以前都是学院派,大规模,背后要投入的资金很大,年轻的团队很难做出成绩来。我在山上遇见的这个河南年轻人想做的事情和书院在做的事情很像。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佩服你们的能力和勇气。

  我自己喝茶的时间比较短。能够看得出来你们的用心。你刚刚提到的村子章朗,我一个很好的朋友一直在那边调查,我一直想去,他和我讲了那边茶的情况。你们立志要做高海拔的熟茶,很辛苦。周老师觉得中国文化里面格物的观点,熟茶是很复杂,要格物,你要研究在发酵中怎么做好,要有付出的精神,一次次的试。从发酵熟茶回到传统文化,有很多可以聊的。

  

  梁先生:谢谢茶业复兴,我是广东人,在北京生活了好多年,我第一次喝普洱茶应该是1983年。80年代在广州喝菊普,在酒店茶楼喝早茶,菊花和普洱在一起。那个时候菊花的味道压倒普洱的味道。普洱茶的存放因为前期主要是南方比较多,很多写书的、宣传的基本都是代表南方的口感,影响了几十年。沿海一带喝茶,仓味比较重。在2010年以前,北京基本上还是喝花茶为主,普洱茶喝得不多,很多人不知道生茶是普洱茶,当时在北京推广做茶很难。

  现在北方发展得很好,大家经过几十年来对喝茶的研究,嘴巴是不会骗人的。现在很多人都是喝干仓的。现在的熟茶,2000年-2010年间的熟普很难喝到云南仓的,那个时候基本上都放到广东去了。广东的味道和云南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以前喝熟普被别人说不懂茶,其实是不对的,你想喝什么,你的身体知道。我觉得以后熟茶的发展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赵娟:听大家说了真么多,看来都对书院这个品牌挺赞赏的,我想问问许总,在2013-2018这几年间,书院熟茶到底经历过什么最终坚持到现在?

  许先生:我们这几年,最开始是去找发酵好的原料,想直接用原料做拼配,根据自己想要的口感挑选,但麻烦的是第一年可以,但是第二年就挑不到了。客户认可之后第二年却做不出相同口感品质的产品,很尴尬。我们就开始从原料做起,那个时候小堆发酵已经接近成熟了。在发酵的过程中,第一次出现问题是温度控制不好,或高或底。我们一开始是夏天发酵,以为外界温度高一些了堆内温度也高,但这只是我们的想象,温度并没有起来。这样的情况还很多。

  第一次想要放弃是在2016年,当时发酵出来的茶我们自己觉得可以,但是放了一两个月后却觉得没预期的好,去喝以前的茶反而又觉得很好。虽然离地发酵解决堆味,其实我们知道时间不仅仅只是解决了以前熟茶的堆味,还赋予了熟茶很多其他的,这是我们目前工艺还无法替代的。

  

  普洱茶存放的环境其实是需要温度和湿度的,在昆明存放一点变化都没有,于是我们就在勐海、景洪、昆明来回倒腾,发现是有效的,这是发酵完之后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在做好产品之后不知道市场是否认可,我们去年到深圳参加了茶博会,前几天去了郑州,在这两个地方感受到了南北差异,但对我们的熟茶认可度还是挺高的。我觉得今后我们可以迎合不同消费者,做出不同风格的产品。另外,我也想知道北方的朋友对泡熟茶的器皿上有什么要求吗?

  张老师:我来自北方,但是我的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怎么冲泡茶叶,方法不讲究,更别说器皿了,我以后会多关注,多做些调研。

  周重林:熟茶井喷,第一次是菊普,第二次是小青柑。没有这些打底,市场是打不开的。熟茶的发酵,最早的时候,广州用开水发,云南是用冷水。勐海对水很崇拜,我前段时间去拜访魏谋诚先生,他发酵的井水是锁起来的,这说明水很重要。

  时间、温度和水是茶在所有环节中都要讲究的。我去广州看到很多仓库都放了加湿器,你问一百个广东人,他们都喝湿仓,湿仓和干仓是吴树荣提出来的,以前没有。茶叶之前就没有前发酵么?不见得。以前的古法是有前发酵的。

  2004年我去云县,很多人说你千万不要去熟茶发酵车间,去了你就喝不进去了,我去了确实有些乱。后来我发现,看得见的污染其实不可怕,看不到的污染才可怕。以前的黑茶工艺还有脚揉的工艺。早些年还有在大腿上搓茶的,这些都没关系,其实看不见的农残才是最可怕的。

  

  我们去年纪录片拍了勐海圣泉,去年我们去建水,西门豆腐那里也是有一口井,养活了一村的人。赤水河两岸也有很多好酒,发酵食品中水是很重要的。在泡茶的时候你一对冲就会发现有很多区别。我也想听听你们书院对水的挑选。

  许先生:水这一块,其实也不是挑选,我们在发酵同一款茶时,用不同的水反复尝试,找到合适这一种原料的发酵水源。我们还尝试过在每次翻堆都用不同的水,好不好还不知道,因为产品还没出来,我相信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泡茶的时候离不开水,发酵的过程中水也很重要,慢慢地开始尝试不同的组合。水对茶汤浓淡都是有影响的。我们发酵藤条茶,在水上面也做了不同试验。

  赵娟:我有个疑问,可不可以大胆的假设,我们能否通过熟茶让南北不分?

  覃老师:说到这个问题,我刚好看到一个词——双韵,根据不同地域的人群来塑造产品,刚刚许老师和周老师都讲到了水。水是冲泡的水、是茶树生长过程中的水,也是发酵中的水,刚刚周老师说了,白酒和水系是有关联的。

  现在已经没有纯粹的哪里人了,比如我,只有我的普通话只能显示我是广西人。我觉得双韵这个词是个凝炼。年轻人不断的在南北东西游走,我觉得云南的茶企应该向福建学习,打破南北的区分,比如产品形态上的便携很重要。

  洪漠如:上次在郑州我特意拍了张书院熟茶的照片,很漂亮。我第一次接触普洱茶也是菊普,第一次喝接受不了,我是四川人,一开始接触茶比较喜欢喝毛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普洱茶。发酵之后有很多内涵物质,功能性很强。熟茶是一款体感茶,余秋雨在《极端之美》中描述得很好。从价格上来说,熟茶与那些高端名山古树相比,价格亲民,口感也亲民,因此也更容易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文章由茶业复兴编辑部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


于丹说茶:一年四季该怎么喝茶?

特大喜讯!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说茶啦!

于教授的影响力毋庸多说,她开始说茶,对于茶的传播,自然是影响广泛。

笔者在于教授抖音账号「爱生活」合集中看到“第2集 茶分四季,记得不同的季节喝不同的茶”。这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这条视频,目前点赞数2.4万,转发数超过5000,评论数800多。

所以,笔者认真学习了这个约3分钟的视频,并略作笔记如下。

从学习方便的角度,笔者从视频中摘录了字幕文字,并略作了部分标点。文中竖线对应文字,为本人学习笔记。

完整视频,请至于教授账号浏览。

一年四季有茶喝,这是一种轻福。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这是一种‘清福’。”于教授在开头处,不显山不露水,但却暗暗透出国学功力。清轻之间,妙处尽显。

喝什么茶,你喝对了吗?

像春天夏天,

都是阳气生发,人呢,也脾气越来越大。

火气也越来越压不住。

所以要喝不发酵的绿茶。

高人说话,语气通常是感觉不到拖泥带水,更多的是斩钉截铁。

为什么咱们喝龙井啊

喝碧螺春呢喝毛尖啊?

所有的这些其实都是鲜鲜嫩嫩的。

叶子炒下来就在大炒锅里面把它断青,

这句话可以稍稍琢磨一下。“炒下来”应该是“摘下来”,这显然是字幕组笔误,和于教授无关。

“叶子摘下来就在大炒锅里面把它断青”,实际制茶,没有这么直接,这样说,估计是视频的时间限制,为了节约时间起见。

“断青”,这个说法比较创新,应该可以算作是一定程度的修辞。听到这样一说,我才陡然感觉,茶行业通常用的“杀青”,其中的”杀“字,是值得再加斟酌斟酌。

然后晒干,

绿茶工艺,通常在鲜叶采摘后,摊放—杀青—(揉捻)—干燥。有晒干的,但更多是其它干燥方式。这应该也是因为视频时长原因而所做的简化吧。

直接你就可以喝了,

理论上是可以喝了,但实际上这还只是毛茶原料。一泡茶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通常还有后续一些诸如精制和成品包装等工序。

所以这叫不发酵。

它带着那个草木的清新,

就是给你降燥去火的。

都知道茶圣陆羽

陆羽说茶性致寒

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这里的”致寒“,说的应该是方面的意思。”致寒“中的”致“,可能是”至“,也可能就是从”至寒“的发挥。

最宜清休之人。

陆羽《茶经》中,有“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字样(有不同断句方式)。这里的“清休”,是“纯洁美善”的意思。这词用得好,有源头有活水。

其实说的就是这种不发酵的茶呀

所以你想想

大热天不是喝冰镇可乐最爽

最爽的是喝一杯热茶下去

你的汗毛孔里面都发出汗来

心里的那点平衡那点凉意

才是最舒服的

发汗与凉意,平衡与协调,高见。

那过了夏天往秋天走就需要平衡

所以呢很多人在这时候是喝

半发酵的茶

比如像乌龙茶呀

比如说岩茶呀

现在乌龙茶已经成为六大茶类中“青茶”的通俗化表达,岩茶属于乌龙茶。于教授这应该是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方式来进行强调。

铁观音就是闽北的乌龙茶

铁观音是闽南的乌龙茶。这显然是口误。如果要说责任,那显然主要责任是字幕组,想啥呢,即便是于教授口误了,字幕也应该调整过来呀。

那么像大红袍啊

水仙呢肉桂啊就是闽南的岩茶

大红袍啊水仙呢肉桂啊,通常应该说是闽北的乌龙茶,闽北的岩茶,也即武夷岩茶。

这里同样应该也是口误。两个口误,让我感觉于教授的团队,给于教授提供了一份错误的福建地图。

顺带说一下,水仙和肉桂目前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其中,水仙也有用来加工其它茶类的。

它都是红中青边

乌龙茶,通常有“绿叶红镶边”的说法,武夷岩茶的毛茶则有“三红七绿”的说法。这“红中青边”,头一回听说,可能是武夷岩茶的创新工艺?如果是,那可是比较震撼。

也就是说

它一半是已经发了酵另一半不发酵

稍微补充一点,乌龙茶通常说的“半发酵”,严格意义上应该是“部分发酵”,指的是发酵程度。“半”容易联想到“50%”,但“部分”则是更宽的区间。在日常语境中,“一半”常用,只不过这“一半”并非简单意指“50%”。

此外,这里的“一半”和“另一半”,不是指一片叶子的“一半”和“另一半”,“一半”指的是发酵程度,而不是叶子的发酵范围。

它有夏天不发酵茶的那种清亮

通常说绿茶,主要说的是春茶。于教授这里应该是想要告诉大家,夏天也可以做绿茶。

又有发酵茶的敦厚

你看这是不是正好是

夏秋之间的一种平衡过度啊

可是真到了冬天一片萧瑟

外面已经严寒了

人就要喝全发酵的暖暖的熟茶

比如说红茶呀那就是全发酵茶了

比如说熟普洱啊这也是发酵了

所以呢那样的茶一端上来

你看这红红的颜色

心也就暖了

身也暖了从胃里一直暖到你的皮肤上

于教授说茶,真有力量!这茶一端上来,“心也暖了,身也暖了,从胃里一直暖到你的皮肤上。”

所以你想一想

春天降燥去火

一直到夏天喝不发酵的茶

那么夏秋之间喝半发酵的茶

到了冬天

熟茶养生

四季平衡茶是个媒介

喝茶因人而异,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更进一步讲究和细分,因时而异,包括四季不同。

诚然,茶叶不同的外形内质,尤其是其香气、滋味与汤色,结合冲泡器具与空间,在不同时节,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官愉悦与联想,所以,经常有人问,如何精心选择与时令调性相对应的茶。

比如,在3-4月间的北方,刚刚经历一个冬天后不久,泡上一杯西湖龙井,品鉴鲜醇滋味和清新的豆花香,在一杯茶中感受江南春天,不亦快哉。

不过,即便是春季,也不是说就只能喝绿茶,而不能喝别的茶。应景喝茶是一方面,比应景更重要的是,合身。也即,先合身喝茶,再进而应景喝茶。

就我本人近年而言,一年四季,天下名山,各种茶品,绿茶、红茶、普洱、岩茶、白茶等等,都有尝试,甚至也可能一天之中品鉴好几种茶。当然,这可能是本人作为茶叶从业者而言的个人情况罢了。

茶叶因为不同品种、产地和工艺等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加工工艺的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内含物质,对应不同特点。这方面,在延伸阅读部分,有一篇著名中医学者张伯礼院士的文章(🔗浅谈茶的性味功效与合理饮茶)可供参考。

为什么说茶是个媒介?

告诉大家一个密码

茶字怎么写?

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木字底

中间不是一个人字吗?

这也叫人在草木间

能够用茶来调和四季的平衡

回到人在草木间

就算忙忙碌碌

带个茶杯

你是不是就找着了跟四季平衡的

那种方式呢?!

说得真好!

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文采飞扬、声情并茂、表达流畅!

说茶貌似简单,但往往涉及面或关联面甚广。就于教授这条视频而言,可能就涉及或关联到国学、中医、养生、茶学、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3分钟之内能这样信手拈来,无疑是名家风范。

虽不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但即便在抖音的万家讲坛,也难掩星光灿烂!

笔者在于教授账号视频评论区看到,昨天下午,视频作者已就视频中的口误做了置顶回复,同时还单独回复了十多条相关评论。

平心而论,个别口误与字幕文字笔误,并不能掩盖于教授说茶的贡献。

这个题目本身的主旨,在于如何更讲究更精细地喝茶,在于如何更加好好地“爱生活”。

如果你爱生活了,茶的事情,不急,大家再慢慢聊。

衷心希望于教授多说茶,说好茶,为中国茶的传播与推广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衷心希望更多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多说茶,说好茶,为中国茶的传播与推广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来源:茶业管理评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品牌的普洱茶好?普洱茶的家庭储存方法

对于喜爱普洱茶的茶友来说,买到好的普洱茶是不够的,还要做好普洱茶的储存工作。今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看看普洱茶的家庭储存方法!



首先,选择一个阴凉干燥的地方

储存普洱茶的地方环境尽量要阴凉干燥,例如干净无尘的阁楼,或者是专门的茶室都是可以的。即便是没有这样的条件,自己搭建一个简易的储存普洱茶的环境也很容易。毕竟只需要在家里选择一个干燥却一年四季无阳光的角落就可以了。当然,这个角落不能经常有异味和灰尘飘进来。

其次,买一个普洱茶储茶柜

以前储存普洱茶都是去买木架式的博物架来当做储茶场所的,不过现在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已经有卖专门的普洱茶茶柜了。使用起来很方便。而且为了适应普洱茶储存的需要,这些茶柜都做成一个个的小抽屉。茶友储存的时候可以按照年份、生茶熟茶将不同的普洱茶放进不同的抽屉里面分别储存。当然,最好在普洱茶的外面再加一层纸包。另外对于那些年份不足的茶叶,可以在储存的时候放一两片老茶进入,这样有利于加速茶叶的陈化和转化效果。当然,具体普洱茶茶柜的规格可以根据普洱茶量的多少,以及家庭的实际空间面积来决定。

再次,做好防潮工作

不要以为普洱茶放好之后就万事大吉了,为了避免普洱茶可能的受潮上霉,我们还要做好防潮工作哦!现在市场上有包好的竹炭,是专门用来防潮用的(竹炭的空隙比较大,吸附能力比一般的木炭强)。到了比较潮湿的季节,或者阴雨连绵的天气,我们就需要把这些小包的竹炭分别放入茶柜的每一个抽屉之中。待到天气转晴之后再把竹炭包取出来。竹炭在没有出现异味的情况下可以晾晒之后反复使用。

家庭储存普洱茶需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在潮湿季节和有雾的天气不要开窗,在风和日丽的日期要做好通风工作。而若是在北方比较干燥的天气里还要在茶柜空间里放一盆水来加湿。这样来储存普洱茶,大家是不是觉得非常繁琐呢?实际上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很多茶友都乐在其中哦!

普洱茶6.jpg

什么茶叶品牌好?一杯好茶源于标准:暖莘茶。

送长辈,送亲朋,招待贵宾,有面子,自己喝性比较高,比较好呢?

中国不缺好茶,很多知名产地品牌,比如乌龙茶,红茶,绿茶,铁观音,西湖龙井,茉.莉花茶,滇红,祁门红,大红袍,普洱茶等等,但是哪个茶品牌的茶好?

很多人就不太清楚,喝好茶,喝的是标准,不同品牌茶,定位不同,标准也就不同,对品质的要求也就不同,好茶很多,但是要看标准,品牌茶推荐暖莘茶,喝好茶,选暖莘,好茶暖心。



暖莘茶:一叶好茶来之不易,从种茶,管茶,采茶,挑茶,炒茶,制茶,在不断找产地,选标准,寻好茶这包含了初心梦想旅途中的艰辛汗水,包含了几代人,一辈茶人的心血和用心,我们不生产茶,我们只设计茶,寻一叶中国好茶,标准化,规模化,复制化以降低好茶的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一叶好。

暖莘茶以坚持一叶好茶,暖一片人心的理念:以为大众寻找中国好茶为宗旨,对茶我们坚持四不原则:

1.非原产地不选

2.非原生态不选

3.非高标准不选

4.非好口感不选

因此并非每一叶茶都叫暖莘茶。

梦想起航,十年三千六百五十个日夜,一百二多万公里,环绕中国六十圈,万里苦寻,品茶无数,只为寻找一叶中国好茶,敬您一杯暖莘茶,好茶才暖心。

暖莘茶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原有工艺上,每个环节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有些行业工序,这里要经过两次以上的筛选或检核以确保在高品质的标准上,在二次以上提高,因此暖莘茶品质是比较值得肯定的。2d6c877ed5d4a7f200e3a2676a517a43.jpg

免责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意在为公众提供资讯的免费服务(内容收集整编部分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本站对所有文章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用户不应信赖内容,并应自行判断内容之真实性。切勿撰写粗言秽语、毁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敬请自律。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