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北斗岩茶

找到约9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武夷岩茶界陈氏茶人概况

      物华天宝的武夷山携优美的自然景观,造就了一代代辛勤耕芸的武夷茶人.正所谓:人杰地也灵,地灵生豪杰.此集大山之灵秀集茶人之睿智,可谓茶友之幸也.这里总结了在武夷岩茶界的陈姓茶人为武夷岩茶作出的杰出贡献,排名不分先后,此次收录还有不周全之处,还望广大茶友们在留言区加以补充。

   

陈书省     并非茶叶科班出身,完全是个人自学成才靠实践经验而立身的茶叶审评师。“凡是武夷山的做茶人,如果不知道陈书省者,则会被人笑话。”这是茶叶专家、高级农艺师姚月明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陈德华,福建长乐人。曾担任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所长,福建省武夷山北斗茶研究所所长,福建武夷山爱德华实验茶厂厂长。

1989年、1996年被聘为第二届与第三届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审定小组成员。1991年主持的高产肉桂栽培试验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96年参加省地方标准《武夷岩茶(乌龙茶)综合标准》制定工作,获省标准计量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还参加“武夷岩茶快速做青技术及设备研究”工作,获武夷山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退休后创办了武夷山市首家民营科技企业——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后又创办了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场。

2006年被授予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被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武夷山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陈荣冰、研究员、1977年毕业于原福建农学院园艺系茶学专业。国家一级评茶师、武夷学院特聘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茶叶学会副会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陈起     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厂 武夷山市爱德华茶业有限公司法人,系茶叶专家陈德华长子。爱德华实验茶厂是由中国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于1996年题名,座落于武夷天心岩茶区,拥有百余亩得天独厚的茶园,茶园四周皆以青山秀岭为屏障,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洁净无污染。注册商标“竹缘堂”,主打产品为与陈德华有着不解之缘的纯种大红袍、商品大红袍、等。爱德华茶厂目前处于向正规茶企的转型阶段,一座由武夷山著名民间设计家陈建霖设计的、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新茶厂,在武夷山仙店工业园区。

陈拯  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法人,北斗岩茶研究所是陈德华创办的武夷山首家民营科技茶企业,也就是陈德华的小儿子。陈拯,1972年出生,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他对做茶有着浓厚的兴趣。1992年开始跟着父亲学做茶,1997年底与父亲共同创办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1998年正式注册,注册商标为“櫆星”,主要生产“櫆星”牌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水仙、肉桂、金凤凰等系列岩茶产品。2004年在旗山工业园建厂,从2005年开始大规模跨越,北斗岩茶研究所的营业额呈良性增长。

陈荣茂,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岩茶厂厂长,武夷山知名茶人,绰号:“西瓜”或“西瓜皮”。正因为绰号响亮,知道其本名的人反而少了。武夷山市岩茶厂位于天心岩茶村内,假设你坐在岩茶厂的茶室内,望着对面的景区和面前的崇阳溪水,喝着“西瓜”的茶,有一股说不出的惬意感,烦恼和忧愁早抛到脑后了。因此武夷山市岩茶厂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常去的场所。每到周末和晚上,岩茶厂宾客如云。“西瓜”为人仗义,性情豪爽,但有也个性,他对朋友两肋插刀。有一次一茶人因资金周转困难,他二话没说从保险柜抱出十万元现金。“西瓜”有时说话很风趣。因接待太多,故对陌生客人不怎么热情,陌生人没朋友介绍很难和其一起品茶。

陈顺兴     武夷山岩茶圈中制茶和评茶界权威大师 为人相当低调 创办武夷山市满叶香茶叶研究所。


陈安胜     高级制茶师,高级评茶师,涉茶四十余载,自1979年在武夷山市茶业局星村镇茶叶站从事生产、审评工作,2003年创办茶厂,2010年就任正山堂岩茶首席审评师。


陈裕兴     武夷山市裕兴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夷山市裕兴茶业有限公司位于市区柳永路,陈裕兴原来是武夷山市岚谷中学的一名教师,九十年代辞去公职,毅然下海,先后在深圳,山东等地开展茶叶营销售活动,陈裕兴为人谦虚,对岩茶产业很热爱,为人和气,具有一定的营销水平,对岩茶有独到见解,和其聊天能学到很多知识,裕兴茶业有限公司的“兴九”牌占有一定的市场分额,茶叶品质很好。


陈继勇    武夷山宣夷堂茶业有限公司法人 2017年8月公司制作的 “石乳留香”产品作为武夷岩茶的代表入选中国茶叶博物馆名萃厅馆藏,并且在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进行了名茶品鉴活动,得到了陈宗懋院士、刘仲华教授、屠幼英教授等茶界专家的肯定,让更多的人了解武夷岩茶的魅力。2018年,制作的九龙窠肉桂再次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陈玉维    武夷山市玉维正岩茶厂厂长,武夷山市玉维正岩茶厂位于武夷山市天心岩茶村,陈玉维,对人和气,说话语速很快。玉维正岩茶厂是陈玉维和其几兄弟一起合办的,玉维正岩茶厂的茶山很好,慧苑坑最深处就是他们的茶园,那里的老枞水仙长势很好,另外,他们在鬼洞也有茶园,能喝到玉维正岩茶厂的慧苑坑和鬼洞的老枞水仙,绝对是茶友的口福。


陈仅荷、陈垱龙

陈仅荷、陈垱龙父子俩,武夷山市宝珠岩茶厂当家人。宝珠岩茶厂位于武夷山市天心岩茶村,陈仅荷,天心村茶农,为人乐呵乐呵的,对人十分客气,陈垱龙夷山市宝珠岩茶厂法人代表,是武夷山茶人年轻一代(80后)的突出代表,通过正规茶校理论学习三年,加上实践操作,陈垱龙为人客气,容易接触,假以时日必将大有做为,最近几年岩茶村茶人新老交替很快,很多年轻一代茶人已挑起了重担。宝珠岩茶厂的竹窠水仙、金钥匙、大红袍等质量都极高,在各类茶叶评比活动中屡获奖项。

陈墩水、陈孝文

陈墩水、陈孝文父子俩,武夷山市慧苑茶厂掌门人,武夷山市慧苑茶厂位于天心岩茶村内,是天心村三大户之一,陈墩水、天心村茶农,曾任天心村村主任,陈墩水表形严肃,在其脸上很难找出笑容,与陌生人不爱怎么说话。陈孝文、大红袍传承人之一,慧苑岩茶厂山场很多,三坑两涧中的牛栏坑,该厂的茶园最多,该厂生产的“牛肉”品质极高,令人流连忘返。

陈杰    武夷山市竹水缘岩茶厂厂长 从小开始制茶 是制茶圈公认的水仙王子。


陈墩金,与陈墩水兄弟,陈善明为陈墩金女婿,墩金岩茶厂掌门人。


陈克春、武夷山市皇御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皇御茗茶业有限公司厂房在天心岩茶村,在水帘洞和双利新村各有一个接待点。


陈行春,武夷山市南方岩茶精制厂厂长,南方岩茶精制厂位于旗山工业园区。


陈庆华   武夷山市绿苑岩茶厂厂长,武夷山市绿苑岩茶厂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办黄柏村官埠头。陈庆华中等身体,微胖,为人谦虚诚恳,容易相处,近年来,陈庆华名气有所提高,其茶叶品质逐年提升,在2006、2007民间斗茶赛中都获得很好成绩,2007年获得民间斗茶赛肉桂金奖,绿苑岩茶厂的名枞质量也很高。

夷茶文化交流平台重在和大家分享茶文知识。如有侵权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岩茶新势力·武夷琅琊榜,陈拯:岩茶是“守江山”的茶

碧水丹山,孕育奇茗。

传承,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坚守,也一种历久弥新的延续。

他们,是一群有手艺、有思想、有梦想的青年。

或生于制茶世家,或因爱茶半路出家。尽管出身不同,却殊途同归:传承古老技艺,追求精益求精。

也许,他们很平凡,却拒绝平庸,更拒绝“躺平”。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停奔跑,不断超越。

他们,是岩茶新势力,也是奔涌的“后浪”。

人物名片:陈拯——“大红袍之父”陈德华的次子,二十多年的制茶经历让他坚信即便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必须要保持住的始终是岩茶的品质。

品 牌:金宗北斗

代 表 作:问宗大红袍

“真正好的岩茶泡了十几冲、泡得很淡了,还可以‘无茶色、有茶味’、而普通的岩茶恰好相反。岩茶不是‘打江山的茶’,而是‘守江山的茶’,岩茶一定能持久的发展,因为它的根基很稳。”

——陈拯

谈及“金宗北斗”(隶属于北斗岩茶研究所旗下)这个品牌,在岩茶界可谓如雷贯耳,它的创办人是非遗传人陈德华老师,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曾任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所长、被誉为“大红袍之父”。

1997年陈德华老师创办首家民营科技茶企——北斗岩茶研究所,并交由陈拯负责北斗岩茶研究所的主要种植、加工、销售等具体事务,陈德华老师担任技术顾问。2020年10月28日,陈德华老师在武夷山辞世,金宗北斗由陈老的儿子陈拯全面接手。

与陈拯的交谈,让我们感觉他像极了一味岩茶——厚重沉稳、内涵丰富却带着变化,当他把20多年来与岩茶的对话娓娓道出时,仿佛带领大家进入岩茶的另一片天地。

对于这几年风起云涌的岩茶市场,他淡淡地说道:“无论营销手段再怎么层出不穷,唯一要保持不变的始终应该是品质。”茶叶消费一波波起伏震荡,在陈拯看来,茶叶的商品属性是不可违背的,商品能不能持久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靠的是品质、性价比,以及技艺的深度和积淀。

随着茶汤的沥出,瞬间满屋茶香弥散,引得众人一阵骚动。陈拯继续说道:“茶固然是要比较的,但是每家茶有每家茶的风格,不要言茶就必分好坏。”茶是用个人主观感受为标准去审评的,并非理化标准,因此不必苛求每泡茶都能让所有人喜欢。陈拯一再强调“好的表现形式不是只有一种”。

岩茶本身是一种内涵丰富、包容性很强的茶,从嗅觉、味觉、身体感受等方面,满足着不同人各种各样的需求,陈拯将它戏称为满足了茶客“花心”的需求。

早在1995年,陈拯就在武夷山茶科所学茶,从基础知识到纯手工制作流程,通过一个茶季的学习,他细心地记录下岩茶化茧成蝶的每一步变化。谈及那段经历,他表示:“在茶科所学茶特别系统、基本功更扎实。特别是实操的频率高,对于新手来说,这是其他学茶机构不具备的。新手往往只能干点粗活,而我是直接上手,这点上我是非常幸运的,所以在那个过程中我更加珍惜这份幸运,更加努力的去进修自己。”

陈拯回忆那些年跟着父亲(陈德华)学茶基本靠自己悟、实操为主,不懂了才问。有一次他问父亲“到底什么是香”,父亲沉思半晌说道“令你身心愉悦的气息就是香”,父亲的话不多,几个制茶关键点点拨几句,剩下就全靠自己琢磨与领会了。

在茶科所,每天会接触到不同的品种,感受不同风格的制作方法。1996-1997年间陈拯开启了2年的制茶“游学”,他走遍武夷山茶区接触各种各样的制茶师傅,钻研岩茶的制作手法、工艺及原理,形成了自己的制茶理念。陈拯表示:“好的技艺并非一层不变,思维要不受局限、不能古板,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岩茶的品质。”

当下市场,常听到茶客动不动就说“顶级的好茶”,陈拯笑道:“顶级的好茶都具有偶然性,可遇不可求,因为影响一泡岩茶的因素太多了,我们常说好茶是撞上的,今儿碰上,明天就未必有了。”

陈拯解释道,真正好的纯种大红袍泡了十几冲、泡得很淡了,还可以“无茶色、有茶味”,而普通的岩茶恰好相反,是“有茶色、无茶味”。与其他茶类相比,陈拯觉得岩茶的综合表现力最强。岩茶是“不可易地”的,就因为武夷山这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即便是把茶引种到其他丹霞地区,种出来的茶也会有非常大的区别。

慢慢地,随着茶香升腾,陈拯与我们分享道:“武夷山诞生了正山小种,那是献给全世界人喝的。而岩茶是犒赏自己人的。它既纯净、又醇厚,要读懂茶性,才能领略岩茶的魅力。”

末了,陈拯反复强调:其实岩茶的茶性是注定的,岩茶不是“打江山的茶”,而是“守江山的茶”,未来岩茶市场一定能科学性地持久发展下去,因为它的根基很稳,我们一起努力并期待着吧。

来源:茶道传媒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武夷岩茶大红袍之父陈德华逝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悉,2020年10月28日下午三点二十三分,著名的武夷岩茶“大红袍之父”陈德华老先生不幸逝世。

陈德华老先生生前,曾任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所长,福建省武夷山北斗茶研究所所长。

但岩茶圈子里,茶友们对他更熟悉的称号是——大红袍之父。

他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来源网络

1963年,陈德华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

后于1965年,被派到农村搞社教。

七年之后,在1972年,他又回到武夷山茶科所。

至此,一直专注于武夷岩茶的科研研究。

1982年,他在武夷山御茶园建起一座占地5亩的武夷名丛、单丛的观察园。

里面包括有165个品种,著名大红袍、铁罗汉、仙女散花,都由他挽救。

此次,陈德华老先生的去世,让我们甚为震惊。这是武夷岩茶界的一大损失,对此,表示深切哀悼,祝愿陈老先生一路走好!

【相关阅读】

【陈德华是谁】

陈德华,福建长乐人。曾担任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所长,福建省武夷山北斗茶研究所所长,福建武夷山爱德华实验茶厂厂长。

【陈德华先生主要成就】

1989年、1996年被聘为第二届与第三届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审定小组成员。1991年主持的高产肉桂栽培试验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96年参加省地方标准《武夷岩茶(乌龙茶)综合标准》制定工作,获省标准计量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还参加“武夷岩茶快速做青技术及设备研究”工作,获武夷山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退休后创办了武夷山市首家民营科技企业——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后又创办了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场。

2006年被授予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被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武夷山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注:内容来源福茶之心,图来源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