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邦崴古茶馆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深厚底蕴.永续古茶山资源

  1996年至2006年间,原来由国营主导的普洱茶厂面临改制,民营化的茶厂纷纷成立,一时间百花齐放,是为普洱茶厂的战国时代亦不为过。在如此汹涌的普洱市场中,却能罕见的看到有一名女子纤细的身影自在穿梭其中,她是阮殿蓉,也是一手创立了六大茶山茶厂,并让六大茶山茶业在普洱市场中站稳脚步的重要推手。

  

  温柔坚毅普洱世界展头角

  要谈六大茶山品牌,就不能不提及阮殿蓉精彩的人生经验。一九九八年,因缘际会下,一个完全没有普洱茶相关背景的女子成了国营企业茶厂勐海茶厂的厂长,也开始了她与普洱茶的不解之缘。上任后,阮殿蓉面临的问题并不轻松,除了要短时间内增进自身对普洱茶的知识外,还必须解决当时勐海茶厂的亏损状况。

  因此,阮殿蓉果断停止茶厂中其他茶品生产,全力投入普洱茶的产制。短短两三年间,她不仅掌握了整个茶厂的生产管理流程,熟悉了茶业企业的管理精华,并藉此契机培养了对普洱茶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于2000年带领勐海茶厂向全社会推出勐海茶厂建厂60周年纪念专题记录片《普洱茶香勐海至上》、推出勐海茶厂企业歌及“60周年纪念饼”普洱茶,开创纪念饼先锋,同年组织出版了由云南知名作家雷平阳撰写的《普洱茶》记一书,首开普洱茶出书热风气,在广州、北京、昆明、安溪等地设立了勐海茶厂办事处,建立了勐海茶厂民族茶艺队。且在当时,由阮殿蓉主导拼配的勐海茶厂「七五九二」茶品获得市场的优良评价,更加深了阮殿蓉做茶的信心。2001年,勐海茶厂在她手中转亏为盈,重新擦亮了勐海茶厂的金字招牌。

  但,勐海茶厂毕竟还是国有企业,经营者必须花大量精力来协调各种关系,这对性格直率的阮殿蓉来说,渐渐成为了一种负担,并萌生出创造自己品牌的想法。2002年,阮殿蓉辞职来到昆明创办了「六大茶山」品牌,开启了她人生的另一页篇章。2002年4月,六大茶山公司在昆明正式注册成立,这意味着一个以传承和拓展普洱茶古老制作工艺的企业正式启程,在认真传承古法古方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生产了上百款优质普洱茶产品。长年秉持「质量决定成败,文化主导未来」理念,六大茶山公司生产的各系列茶品和品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累积了雄厚的生产实力,并数十次获得茶叶评比大奖及多项社会荣誉。

  重视质量六大茶山根基深

  之所以取名为「六大茶山」,是阮殿蓉秉持着对普洱茶文化原生地的重视。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檀萃,曾在其《滇海虞衡志》中描述道:「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六大茶山」浓缩了整个普洱茶发展的历史,将云南这块土地上关于普洱茶的自然、历史及人文等等因素融合为一体,几乎成为了普洱茶的代名词。

  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主专业生产及销售普洱茶、红茶、绿茶等等。公司总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并在凤庆、勐海两个云南茶叶重要产地建有完全符合食品生产标准的现代化茶厂。凤庆茶厂主要钻营熟茶工艺,而勐海茶厂则是以生茶产品为主要发展。

  关于茶菁原料的控管,六大茶山则拥有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的贺开古茶原料基地及位于临沧凤庆县的岔河一万亩有机茶园原料基地,优质茶菁原料支撑了六大茶山茶厂的深厚基础,平均每年能生产三万吨左右的产品。

  以「质量决定成败,文化主导未来」为企业理念的六大茶山,曾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通过QS认证、食品出口卫生注册登记,并通过ISO9001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等,对于产品的审查相当有要求。爱普洱茶的人心中一定有座普洱茶的地图,一边是以易武为首的古六大茶山,另一边则是以勐海一带为主要根据地的新六大茶山。阮殿蓉针对这样的说法,采集了易武山、南糯山、邦崴山、攸乐山、班章山和倚邦山上的茶菁,生产出系列野生茶饼以及数十品种的纯正普洱茶,其中「佛海银毫饼」和「六山春尖饼」两个产品,02年一面市,就得到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授予「普洱茶国际名优产品金奖」的殊荣。此外,近年六大茶山茶业所推出的「贺开庄园」系列茶品更是广受市场好评。

  

  六山贺开三境系列

  

  六山贺开三品系列

  百年俊昌古方传承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阮殿蓉女士是骆英才先生的外孙媳妇、俊昌号的传人,她在研究普洱茶的过程中查找到祖传的拼配方法,为弘扬普洱茶的历史特将此号的传统制作古法重新恢复。

  “俊昌号”于公元1922年创办于茶马古道重镇——凤庆鲁史。创始人骆英才先生是鲁史第一个规模化置买荒山种植加工茶叶的商人。据《鲁史镇志》记载:骆英才,字俊儒,生于1885年,卒于1952年,四川籍,鲁史街人。骆英才勤奋俭朴,重信誉,有经营管理头脑,他从开茶馆,卖零杂货,经营马帮粮料,办烟丝加工、制酱等小作坊起家。

  民国20年(1931)年,骆英才先生在鲁史率先置买荒山种植茶叶,并从茶叶种植、初制加工逐步发展到产品直销下关,形成一条龙生产。在他的推动下,鲁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茶叶发展的高潮。“俊昌号”系列茶品在当时的业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迷藏贺开古茶山永续资源

  贺开茶山位于勐海县勐混镇东南部山区,东连帕沙茶山,南接布朗山,与著名老班章古茶山同处一条山脉,直线距离仅十多公里,交通条件属比较便利的茶山,从混镇到布朗山的班章茶区,第一个进入眼帘的茶山就是贺开。贺开古茶山现有连片古茶园连绵十余里,层峦迭嶂,是勐海古茶区中规模最大的。古茶树区域主要是拉祜族聚集地,有曼弄老寨、曼弄新寨、曼迈、曼囡、班盆老寨等。古茶树生长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和山寨相连的树木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构成了一幅「茶在林中,寨在茶园」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古茶园景观。

  为把勐海县打造成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西双版納的春城」、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贺开古茶园资源,帶动农民增收致富,勐海县政府以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贺开古茶山资源保护开发专案投资人。

  

  2011年6月13日,勐海县政府主持的「贺开古茶山资源保护开发框架協议」签字仪式在勐海县政府举行,勐海代县長岩總先生以及六大茶山公司董事长阮殿蓉女士在一片熱烈的掌声中步入签字席,大家怀著殷切的心情,見证著這一激动的時刻。在双方代表落笔以後,兴奋的掌声紛紛响起,贺开古茶园落户于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将会有一定的古茶、好茶相继面世,同時也意味著,贺开将迎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发展历程。一个受人瞩目的普洱茶生态秘境,即将得到保护性的开发及运用,让我们一起來期待贺开古茶山魅力真正釋放的時刻吧!

  因为相信阮殿蓉的眼光与专业,六大茶山的客群遍布两岸三地,台湾知名的紫藤廬茶馆主人周瑜也是六大茶山多年的合作对象。阮殿蓉精彩的人生阅历,就刻画在六大茶山出品的每一片茶饼上,隨著时光的流逝依然屹立不搖,品质精良,越陈越香。


品一盏普洱香茶,赏一段甘润文化

春天到,漫山遍野鸟语花香,万亩千年古茶园绿油油,布朗姑娘采茶忙。晚霞映照山寨,采茶姑娘满载归,木楼顶上座座起炊烟,家家户户炒茶忙,月光下揉茶又抒情,晚风吹来茶飘香……

这是收录在《芒景布朗族与茶》一书中的布朗族歌谣。简单的词语,展现了布朗族人日常生活与茶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浓缩了布朗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浓厚茶文化。

又是一年春来到,记者走进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景迈山古茶园,寻访布朗族翁基古寨,去感受、去体味。山间的古茶树正吐露新叶,青翠欲滴;寨里的人们悠然闲适,在淡淡的普洱茶香间仿佛可以穿越千年。

茶祖信仰由来已久

在布朗族里流传着一个故事,他们的祖先在战争中得了一种疾病,族人在绝望之际只能躲进森林,其中一位族人疼痛难忍,便随手从身边的树上摘下一片叶子,含进嘴里。不一会儿,这位族人就睡着了。醒来后,他觉得头脑精神、眼睛明亮,病痛减轻了许多。布朗族首领岩冷仔细询问情况后,便让所有的族人都摘这种叶子吃。几天后,族人的病都好了起来。

岩冷对族人们说,这棵树在关键时候救了我们的命,要记住它的形状和叶子的样子,在迁徙的路上做好标记。后来,岩冷带领族人在景迈山定居后,开始移植栽种茶树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漫山的茶树成了布朗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岩冷去世前留下遗训:留给你们牛马,怕遇病而亡;留给你们金银财宝,也怕花光;就留给你们这些茶树,让子孙后代取不尽、用不完。

千年之后,这片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在翁基古寨,布朗族小伙儿艾用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了一间茶馆,取名“悟生境”。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学习炒茶,虽然技术也比较熟练,但手艺还有待提高。茶馆除了接待游客,还外销茶叶。艾用说:“渠道主要是以前积累的老客户资源,茶叶销往上海、广东、福建等地。2020年,毛收入有60多万元。”

如今,在翁基古寨,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经营茶馆,接待着南来北往的客人,过起了殷实富足的生活。但不管随着岁月的变迁还是生活的改变,布朗族人崇拜茶的习俗并未改变。在布朗族民居的屋脊上,还保留着“一芽两叶”造型。在采春茶的当天,家家户户都会祭拜自己家的“茶魂树”,祈求茶祖保佑能有好的收成。

艾用告诉记者,每到祭拜的日子,家里人会准备好米饭、干茶、酒,老人们还会做一些祭拜用品,来到古茶园里自家的“茶魂树”前,供奉茶祖。祭拜一般由家中的长者主持,艾用家是由奶奶来主持祭拜。等祭拜仪式结束,布朗族人便开始唱起歌,采新茶。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2012年9月5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普洱市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古老的茶园与茶文化开始在全世界绽放光彩。

在授牌仪式现场,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申遗领导小组副组长童书玮表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普洱茶在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此次申遗成功对于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茶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优秀的普洱茶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据了解,普洱市境内有距今3540万年前的景谷宽叶木兰化石,有2700多年的镇沅“世界野生茶树王”和1700多年的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有2.8万亩景迈山千年栽培型古茶园。

在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中,又以景迈山最具代表性。依托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高效的自然生态系统,景迈山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漫长生产生活中,探索出独特的“林中开垦、林下种植”的种茶方式及“依山而建、向心布局”的村落建设技术并代代相传,创造了以种茶、制茶、售茶、吃茶、饮茶、祭茶、护茶为主的富有魅力的茶文化。

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周天宏告诉记者,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中国西南地区世居民族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例证。这一种植方式利用森林系统创造适宜的茶树生长环境,并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持续生产出高品质有机茶叶,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中十分独特,显示出了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伦理和智慧。世居民族延续至今的社会治理体系,独特的茶祖信仰、以“和”为核心的当地茶文化、保护生态的村规民约,以及互敬互爱的风俗习惯,实现了人与茶、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保证了这种传统延续千年并依然充满活力。

如今,“国际茶日”让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在全世界愈发闪亮。

农业文化遗产迎新生

在景迈山,山上是古茶园,山下是生态茶。生态茶是在原来台地茶的基础上,植入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在茶园里种植乔木、灌木等,形成丰富的层次,同时使用有机肥,采取绿色防控方式,提升茶叶品质。对于这样的改造,当地茶农深谙其中道理。

周天宏说:“按照自然生长方式进行下去,百年甚至千年后,这些生态茶园将会变成一片又一片古茶林,为子孙后代真正留下‘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当然,我们也对现存古茶树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每年只能采两季茶,每次只能采70%,让人与茶树保持良好关系。”

从古至今,在景迈山,不论是古茶园还是生态茶,都在默默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特别是这里成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以来,人们对普洱古茶园和茶文化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这片古茶园的爱护更深切。普洱茶在向全世界传递甘醇茶香的同时,也传递了古朴的中国农业文化。

当然,它的价值还不止于此。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茶产业是澜沧最好的脱贫产业,也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在澜沧县景迈村芒埂村民小组,布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尹一然正在忙碌。现在,合作社已经有60多户社员。她告诉记者:“合作社向社员收购茶叶鲜叶,然后加工成毛茶,再提供给茶叶生产企业。这样的合作模式,既可以保证农民有稳定的收入,也能让古树茶的价值得到体现。”

施正芊的家在澜沧县大山乡,上学期间,她就对普洱茶与茶文化有了深入了解。毕业后,她当过导游,管理过酒店,还曾是一名茶艺师。2017年,她来到翁基古寨,租下了老乡的房子,开办了“施施茶社”。施正芊告诉记者:“客人们可以在这里品茶、感受布朗族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亲身体验采茶、炒茶等过程。”  

澜沧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刀永强告诉记者:“2020年,澜沧县茶产业为农民带来的人均收入达到7095元。未来,澜沧县将在做好古树茶资源保护的同时,推动茶产业向优质、有机、健康、高效转变,加快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把其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

茶产业正在释放更大的潜能。据了解,今年1月底,国务院批准景迈山作为我国2022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推荐项目,或将为这里增添新的优势。

云南省澜沧县景迈山糯岗古寨傣族姑娘仙金正在采茶。资料图

文章来源于:农民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张芳赐:一程茶香路 十里碧云天

多年之后,我会回想起编辑部去采访张芳赐老先生的那个上午。二月里迎来寒潮后昆明的第二个艳阳天,我怀揣记事本、录音笔,前去为一段“十里香”的故事揭开面纱。茶学界里,张芳赐复活十里香的美谈,足以成为不朽的丰碑。

§ 恰同学少年 远赴大西南 §

老人手捧《普洱》杂志,阅览了2017年11月刊独家关注《邦崴故事——一棵过渡型古茶树的世界价值》的深度报道,邦崴大茶树的故事中也有他老人家的一段插曲,待阅毕那篇长文之后,他扼要地指出其中的疏漏之处,这才起身泡了壶茶。老人灵便利索的腿脚、简明扼要的言语、清晰的思维,很难看出他已是87岁高龄的人。

朝暾初上,日晖渐移,投照在老人的后背,屋内亮堂起来,四壁上的字幅、老照片随之愈发可辨,就像他的故事一样,老人开始从头述说,时光仿佛回到50年前。

张芳赐先生本是福建明溪人,生于中国铁观音之乡的福建武夷山东麓,幼时便随家人在田埂间摘茶、做茶、喝茶。因长在农村,倍感民生之不易,1952年入复旦时便立志学农,适逢其时中国高校院系调整,当时的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园艺、农化三系调至东北沈阳,新建沈阳农学院,茶叶专修科调至安徽大学农学院,由是青年时代的张芳赐辗转至茗丛珍品之地的安徽,似乎与茶的缘分,山前相见,亦复山后相逢,此后也没能脱了干系。

在校期间,张芳赐曾到江西、福建、杭州等地的著名产茶区考察学习。毕业后,为响应当时中央“有志大学生支持大西南大西北祖国边疆建设”的号召,张芳赐服从分配,来到了大西南区的云南,自此余生都付与这片“地无三尺平”的高原红土地。

遥想当年的张芳赐,恰同学少年,一行六人舟出沪上,溯长江而上,过巫峡,经武汉、宜昌、抵重庆,离乡万里,只身远赴当时的边疆之地。若不是胸怀大爱,浮萍一叶,怎会在异乡落地生根?正如老人家所言,人生而不是为享乐的,要为人民创造财富。

§ 结缘十里香 §

与十里香结缘,是在1955年,当时张芳赐由云南农林厅农事处被借调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即现在的昆明植物研究所),在时任站长、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的介绍下,认识了住在站内的刘幼镗,刘先生曾在法国留学,学习花卉专业,得知十里香茶名气很大,他本人对这个茶很喜欢,甚至带有民族情结,不仅自己做了很多调查研究,还邀请六个好友集资成立六合实验茶场。由于当时难以找到茶苗和茶籽,六合实验茶场搞了近十年才栽了三四亩茶园,约合四五百棵茶苗。在刘先生龙头街住宅的院中便栽种了几棵十里香茶,经刘幼镗先生多次介绍,张芳赐去刘家花园实地考察,并采摘鲜叶带回做茶。在杀青过程中散发出的天然茶香,令张芳赐大为兴奋。他曾于1953年在杭州西湖龙井茶生长最好地点狮峰实习做茶,故而一见十里香后,两相比较,其诱人的茶香比诸龙井尤有过之,且十分独特,他断定十里香是茶中不可多得的优良品种,下定决心研究它,并立志要使之重放异彩。

1956年回农林厅后,张芳赐及时向领导汇报了昆明十里香茶的情况,并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当时调查下来,所到之处十里铺、金殿凤凰山、麦冲、西山碧鸡关、大普吉等地,多处茶树已被毁殆尽,只有大普吉、麦冲、十里铺村的田边、地角、沟埂间零星残存少量茶树,而原六合实验茶场的茶园因无人管理,缺株、衰老严重。昔日贡茶、滇茗珍品竟濒临灭绝,张老又着急又难过,拯救工作越加刻不容缓。

位于石林县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十里香茶厂,拥有2000平方米厂房和100亩十里香茶种植示范园。与石林的独特自然地貌融为一体,可谓茶在石中生,石在茶中长。

§ 历劫重生 十里香重放异彩 §

自1972年起,张芳赐受邀筹建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在当时云南农大校长王启明及茶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茶桑果系第二年即开始招生。1973年首批招生32人,首届的毕业生中,如吕才有、邵宛芳、蔡新等人如今仍然活跃在云南茶界,都是知名的茶学专家。

在农大期间,张芳赐任茶学系副主任、专业组组长,还曾任一届总支书记,身兼教学、科研、行政,还要顾及家事,可说工作繁重,但是仍然坚持不懈研究十里香的育苗选种,同时,云南农大的科研环境和人力资源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条件。他把十里香列入教学、科研内容,组织师生进行调查研究,并于1976年撰写《昆明十里香茶调查》和《昆明十里香茶调查及恢复发展十里香建议》的研究材料,指出了十里香的历史地位、独特质量、发展现状和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向省市有关单位提出建议并受到重视。后由云南省茶叶公司拨8.5万元专款,对十里铺村坡头、坝脚的20多棵老茶树进行保护,挂牌建立保护区,安排专人管理。但随着城区扩建,到2004年这些老茶树再度几近被毁,余下的9棵被移栽至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茶园进行保护和研发。

十里香可制成绿茶也可以制作红茶其香味馥郁、悠长、独特

在1978-1981年期间,张芳赐对十里香茶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他在原六合实验茶场设点观测,为了在十里香的不同植株中选出最好的品种,他在学校和观测点之间来回奔波。历时四年,从十里香茶群体品种中,按叶形和色泽共分出了六个类型,分别进行繁殖,做茶比较。1982年,云南农大茶学系向当时生产塑料大棚的中央农业部拖拉机厂定制了一个长30米、宽8米的塑料大棚,开始用塑料大棚分别扦插繁殖茶苗,进一步进行选育、繁殖和杂交研究工作,由于受限于学校实验场地,又向龙泉镇雨树村村民租其承包的土地20多亩建十里香茶实验地和母本园。前后历时30多年,选育出了十里香1号、2号、3号三个品系,这三个品系无论长势、抗性、质量都优于原群体品种,耗费了张芳赐先生半生心血。所幸天道酬勤,经选育后的十里香茶做出成品后,销往省内外,获得很高的评价。曾获2010上海世博会名优茶评比金奖,2011年在日本世界绿茶评比大会获最高金奖,并在2013年被农业部收录于“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中,其茶叶质量、口感媲美龙井、黄山毛峰。2006年安徽农业大学王镇恒教授来昆,参观了雨树村十里香茶实验地品尝十里香茶,之后写信给张老先生言道,“十里香茶冲泡了5次都不减味,香韵独具一格,耐泡性已远超绿茶中的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由于其香气特别,更有研究价值。”

§ 一缕香韵终有归宿 §

2006年9月,时任云南省政府秘书长的黄毅、云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寿南、省创新办副主任李晓霞等领导专程到雨树村十里香茶实验地考察后指出,昆明十里香茶是昆明历史文化和生物资源的重要瑰宝,提出把十里香茶放到农村种植示范,带动农民增收。

2007年初,昆明创新办领导牵头在昆明各县选种植示范园园址,已经退休的张芳赐甚至比此前还要忙碌,跑遍昆明十多个县区,寻找适合十里香茶生长的环境。通过对土壤、气候、光照等反复比对分析,2008年3月,最终选定石林县石林镇小密枝村山头上为种植示范园,当年建塑料大棚1100平方米,扦插繁育茶苗19万余株,随后3年连续干旱,仍坚持克服重重困难抗旱栽种,于2010年在山头上建了100亩的示范园。2012年,张芳赐和家人自筹资金,和两个儿子共三套住房抵押贷款,并向私人借贷,在石林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新建2000平方米十里香茶厂和100亩十里香茶种植示范园。发展到现在,200亩茶园年产成茶在500公斤左右。

对此,张老坦言借贷几百万不无压力,但十里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来之不易,“十里香太脆弱了,还没走出困境,我不能一走了之。”他放弃了随女儿去海外安享晚年的愿景,继续坚守在昆明十里香茶的保护、研究和发展的岗位上。无处安放的一缕十里茶香,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而张芳赐,便是这缕香魂的守护人。

采访临近尾声,老人家捧出他扦插研究,刚自版纳盈江带回的野生茶茶苗,小心翼翼、十分呵护。我忽然觉得十里香总算幸运,在泥沙俱下的时代里,得遇张芳赐老先生这样的茶人。愿十里香茶逃脱不为时人赏识的命运,愿更多的人喝上十里香茶。

十里香茶小档案

据昆明县志记载,昆明十里香茶(又名十里贡茶)原产于昆明市东郊金马镇十里铺村、归化寺等地,始于唐而盛于明,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

昆明十里香茶属小乔木型中叶种,品种优良,且生长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原地域,制成干茶后,品质特佳,带有高原天然兰花香。

明朝万历年间,被列为皇家贡品。历史上昆明专设有十里香茶馆,声誉极高,时人有“吃水要吃吴井水,吃茶要吃十里香”之说。由于旧时封建统治阶级层层加码盘剥,民不聊生。

清朝同治年间,回民领袖杜文秀在大理揭竿起义,农民起义军席卷云南,杜文秀之女杜小姐率部驻扎在昆明东郊,一怒焚毁当时归化寺一带的十里香茶山。民国期间国民党军驻扎在十里铺一带又把残存茶树砍伐殆尽,十里香遭受灭顶之灾。于新中国成立前,遂不复见于普通市面。

《张芳赐:一程茶香路十里碧云天》作者丨三胡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