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白色牡丹哪里有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茶友解析:白牡丹茶

 牡 丹 茶 

传承千年茶文化,传播健康饮茶理念

白牡丹茶产于福建省福鼎市、政和县等地,是中国福建历史名茶,属于白茶类;白牡丹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叶色灰绿,夹以银白毫心,呈“抱心形”,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冲泡后毫香鲜嫩持久;滋味清醇微甜;汤色杏黄明亮或橙黄清澈;叶底嫩匀完整,叶脉微红,布于绿叶之中,有“红装素裹”之誉;白牡丹按其制作的原料可分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白茶。

白牡丹的制作工艺很简单,只有萎凋和焙干两大工序。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其叶张肥嫩,叶态伸展,毫心肥壮,色泽灰绿,毫色银白,毫香浓显,清鲜纯正,滋味醇厚清甜,汤色杏黄明净。具有祛暑、通血管、明目、抗辐射、解毒之功效。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茶。

白牡丹属白茶类,它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

中文名

白牡丹茶

所属分类

白茶

原    料

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

创制时间

1922年

创制地点

建阳水吉

形态特点

叶张肥嫩,叶态伸展,毫心肥壮等

功    效

提神醒脑、明目、减肥美容等

采摘要求

春茶、一芽二叶、“三白”

冲泡方法

杯泡法、盖碗法、壶泡法、大壶法

主要产地

福建省政和县

目 录

一、历 史 发 展


二、自 然 地 理


三、品 质 特 征


四、制 作 工 序


五、价 值 功 能

主要功效

价值属性

药用价值

六、品 茗 指 南

冲泡方法

饮茶禁忌

七、选 购 技 巧

八、贮 存 方 法

九、茶 叶 文 化

历史发展

白牡丹在公元1922年前创制于建阳水吉。据当地老农反映,原产地在大湖。水吉原属建瓯县。据《建瓯县志》载:白毫茶出西乡、紫溪二里……广袤约三十里。白牡丹为福建特产,1922年政和开始制造白牡丹远销越南,现主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有退热祛暑之功,为夏日佳饮。

白牡丹在1922年以前创制于建阳水吉,1922年以后,政和县开始产制白牡丹,成为白牡丹主产区。20世纪60年代初,松溪县曾一度盛产白牡丹。现在白牡丹产区分布在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市  。

自然地理

产地

白茶是业内的统称,具体分为:以大叶种为原料的传统工艺制作是为白牡丹茶;以小叶种为原料的传统工艺制作是为贡眉;以大叶种或是小叶种片茶为原料的是为寿眉;以新工艺制作是为新工艺白茶。

白牡丹茶的主产地在福建省政和县,采用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为主要原料。这种茶身披白茸毛的芽叶成朵,宛如一朵朵白牡丹花。

闽北建阳以生产贡眉为主,因为是小叶种品种,茶叶外形没有白茸毛,毫芽不显。

闽东福鼎以生产新工艺白茶为主,在白牡丹茶叶制作的基础上萎凋的时间减少、再经过轻微揉捻、产生轻微发酵,外形略带曲卷  。

品质特征

白牡丹,以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放,故名。1922年以前创作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1922年政和县亦开始制作,渐成为本品的主产区。目前产区分布于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其原料采自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选取毫芽肥壮、洁白的春茶加工而成。本品采用福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其叶张肥嫩,叶态伸展,毫心肥壮,色泽灰绿,毫色银白,毫香浓显,清鲜纯正,滋味醇厚清甜,汤色杏黄明净。

白牡丹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芽叶连枝,叶缘垂卷,叶态自然,叶色灰绿,夹以银白毫心,呈“抱心形”,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清澈,叶底浅灰,叶脉微红,香味鲜醇。白牡丹冲泡后,碧绿的叶子衬托着嫩嫩的叶芽,形状优美,好似牡丹蓓蕾初放,十分恬淡高雅。冲泡后绿叶衬嫩芽,宛如蓓蕾初绽花朵,绚丽秀美;滋味清醇微甜,毫香鲜嫩持久,汤色杏黄明亮,叶底嫩匀完整,叶脉微红,布于绿叶之中,有“红装素裹”之誉。

制作工序

制造白牡丹的原料主要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有时采用少量水仙品种茶树芽叶供拼和之用。制成的毛茶分别称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水仙白(茶)。

用于制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显,芽叶肥嫩。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即芽及二叶满披白色茸毛。夏秋茶茶芽较瘦,不采制白牡丹。

白牡丹的制造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但工艺不易掌握。

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的品质为佳。采下芽叶均匀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以不重叠为度,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时两筛并为一筛,至八成半干时再两筛并为一筛,萎凋至九成五干时下筛,置烘笼中以90 --100℃温度焙干,即为毛茶。

精制工艺比较简单,用手工拣出梗、片、蜡叶、红张、暗张后低温焙干,趁热拼和装箱。烘焙火候要适当,过高香味欠鲜爽,不足则香味平淡。

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

其制作工艺关键在于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自然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采摘时期为春、夏、秋三季。其中采摘标准以春茶为主,一般为一芽二叶,并要求“三白”,即芽、一叶、二叶均要求有白色茸毛。白牡丹叶态自然,色泽呈暗青苔色,叶背遍布洁白茸毛,汤色杏黄或橙黄,汤味鲜醇。

精制工艺是在拣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进行烘焙,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保持香毫显现,汤味鲜爽。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成品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缘向叶背卷曲,芽叶连枝,叶面色泽呈深灰绿,叶背遍布白茸毛;香毫显,味鲜醇;汤色杏黄或橙黄清澈;叶底浅灰,叶脉微红。其性清凉,有退热降火之功效,为夏季佳饮。主要出口港澳地区。

价值功能

主要功效

有润肺清热的功效,常当药用。且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茶多酚、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提神醒脑、镇静降压、防龋坚齿、解毒利尿、除腻化积、减肥美容、养颜益寿、防治流感、防御辐射、防癌抗癌等诸多功效,是当今公认最安全又营养的绿色健康饮品。白牡丹茶属白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白牡丹茶叶是两片叶子,中间有一叶芽,叶子隆起呈波纹状,叶子肥嫩,边缘后垂微卷,叶子背面布满白色茸毛。冲泡后,碧绿的叶子衬托着嫩嫩的叶芽,形状优美,好似牡丹蓓蕾初放,十分恬淡高雅。茶汤清澈呈杏黄色,茶味甘醇清新。

价值属性

白牡丹属白茶类,它以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

药用价值

常饮白牡丹茶,有退热、祛暑之功效,为夏日佳饮。

令人精神愉悦、心旷神怡,且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茶多酚、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提神醒脑、镇静降压、防龋坚齿、解毒利尿、除腻化积、减肥美容、养颜益寿、防治流感、防御辐射、防癌抗癌等诸多功效,是当今公认最安全又营养的绿色健康饮品 。

品茗指南

冲泡方法

1、杯泡法。用杯泡:用200ml的大杯(适宜各种材质,玻璃杯最宜),取5g白茶用90度开水先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一分钟后就可饮用。

2、盖碗法。用盖碗:取3g的白茶投入中盖碗,用90度开水温润闻香,然后像功夫茶泡法一样,第一泡45秒以后每泡延续20秒,就能品到清新的口味。

3、壶泡法。用壶泡:取7-10g的白茶投入壶中,用90度开水温润后用100度开水闷泡,45秒-60秒就可出水品饮,这样可以品到清纯中带醇厚的品味。

4、大壶法。用大壶:取10-15g的白茶投入壶中直接用90-100度开水冲泡。喝完直接加开水闷可以从早喝到晚,味道特别醇厚和清爽。

 

饮茶禁忌

1、一般来说,肾虚体弱者、心动过快的心脏病人、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便秘者、严重神经衰弱者、缺铁性贫血者都不宜喝很浓的白牡丹茶。

2、空腹的人不宜空腹喝白牡丹茶。

3、老年人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喝太多。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

选购技巧

从“色、香、形、味”四个方面来介绍如何鉴别白茶的真伪、优劣。

一、观形

首先是观叶的“嫩度”:若叶的毫芽多且肥硕壮实,叶片肥大又嫩白,则表示“嫩度”高,为上品;若叶的毫芽稀少且瘦小纤细,则表示“嫩度”一般,品质次之;若叶片老嫩不均匀,或者嫩叶中间杂老叶的,则表示“嫩度”最差,品质也最差。

其次是细观叶的形态:若叶片平伏舒展,叶缘重卷,叶面有隆起波纹,芽叶连枝稍为并拢,叶尖上翘且不断裂破碎的,品质最佳;反之,若叶片不是自然的平伏舒展,而是一种明显人为的摊开、折叠、弯曲的形态,则品质一般。

然后是看叶的净度:茶叶中只有嫩叶,不含其它杂质,则品质好。反之,若含有枳、老梗、老叶及蜡叶及其他杂质,则品质差。

最后是看叶的底部:细观叶底,若叶底匀整、肥软、毫芽多且壮实、叶色鲜亮的,表明质量上品;反之,若叶底硬挺、毫芽破碎、颜色暗杂、焦叶红边的,质量较差。

二、辨色

首先是看芽叶的色泽:若毫芽的色泽银白有光泽,叶面灰绿或墨绿、翠绿的,则质量为上品;若页面为铁板色的,品质次之;若页面为草绿黄、黑色、红色,或者毫芽呈现蜡质光泽的,则品质最差。

其次是看汤色:若泡汤后汤色呈现杏黄、杏绿且清澈明亮的,则为上品;反之,若汤色泛红、暗浑的为差。

三、闻香

若细闻毫芽,香味浓烈显著,清鲜纯正的,则为上品;若香气淡薄,或有青草臭味、或有陈腐发酵之感的为次品。

四、品味

细品茶茗,若茶味鲜爽、醇厚、清甜的,则为上品;若茶味粗涩、淡薄的,则为下品。

贮存方法

大批量白牡丹茶的存储 

大型生产工厂、茶叶商店的茶叶贮存,数量都比较大,存储方法与一般的家用储存不同。因为量大,温度、湿度、空间的控制都有所讲究。

1、冷库贮藏

以采用低温、低湿、封闭式的冷库贮藏为宜,其保鲜效果好而经济。一般库房要求温度不超过5℃湿度控制在60%以下。建造一座容积丈180立方米的冷库,可贮放茶叶1.5万公斤。茶叶经8个月贮藏,品质基本不变,叶绿素含量是常规贮藏的2倍,维生素C含量是常规贮藏的4倍。

2、石灰块保藏法

在不设冷库的条件下,大批量高档白牡丹茶,在收购以后暂不动用的,为防止质变,进行临时性贮存,一般都采用石灰块保藏法,利用石灰块的吸湿性,使茶叶保持充分干燥。其方法是选用口小肚大、不易漏气的陶坛为装茶器具。

贮放前将坛洗净晾干,用粗草纸衬垫坛底。用白细布制成石灰袋,装生石灰块,每袋0.5公斤。将待藏茶叶用软白纸包后,外扎牛皮纸包好,置于坛内四周,中间嵌入1只~2只石灰袋,再在上面覆盖已包装好的茶包,如此装满为止。装满坛子后,用数层厚草纸密封坛口,压上厚木板,以减少外界空气进人。

家庭贮存白牡丹茶的方法

1、石灰保鲜

一般是先用牛皮纸或其它较厚实的纸(切忌用报纸等异味纸张)把茶包好,茶的水分含量不要超过6%(用手捻茶叶易成粉末时的含水量),然后将茶叶放在陶质坛罐的四周,中间放块状石灰包,石灰包大小视茶叶数量而定,再用软草纸垫盖坛四,减少空气进入。石灰视吸湿程度每过2个月~3个月检查一次,见块状石灰变为粉末时,及时更换。这样一般可以保持6个月~10个月。如一时没有块状石灰更换,也可用硅胶代替,当硅胶呈粉红色时取出烘干再用。

2、冰箱保鲜

当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的必备家电。利用冰箱保鲜茶叶是大部分家庭用来保鲜茶叶的最主要手段。不喝的白牡丹茶应该放进冰箱冷冻柜进行储藏。

茶叶文化

传说这种茶树是牡丹花变成的。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清廉刚正,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骑白马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于是便向路旁一位鹤发童颜、银须垂胸的老者探问香味来自何处。老人指着莲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说,香味就来源于它。母子俩见此处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来,建庙修道,护花栽茶。一天,母亲因年老加之劳累,口吐鲜血病倒了。毛义四处寻药,正在万分焦急、非常疲劳睡倒在路旁时,梦中又遇见了那位白发银须的仙翁,仙翁问清缘由后告诉他:“治你母亲的病须用鲤鱼配新茶,缺一不可。”毛义醒来回到家中,母亲对他说:“刚才梦见仙翁说我须吃鲤鱼配新茶,病才能治好。”母子二人同做一梦,认为定是仙人的指点。这时正值寒冬季节,毛义到池塘里破冰捉到了鲤鱼,但冬天到哪里去采新茶呢? 正在为难之时,忽听得一声巨响,那十八棵牡丹竟变成了十八棵仙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芽叶。毛义立即采下晒干,说也奇怪,白毛茸茸的茶叶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且香气扑鼻。毛义立即用新茶煮鲤鱼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她嘱咐儿子好生看管这十八棵茶树,说罢跨出门便飘然飞去,变成了掌管这一带青山的茶仙,帮助百姓种茶。后来为了纪念毛义弃官种茶,造福百姓的功绩,建起了白牡丹庙,把这一带产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不太懂白茶的人,该如何选白茶?

  “入门白茶,挑贵的?”

  如今,白茶在市场上的热度只增不减,很多人也开始加入到品鉴白茶大军的行列中,对于许多新手来说,挑哪款白茶作为入门成了一道坎,不少新手认为,既然不知道从哪个品种入门,那干脆挑贵的来喝就行了。在你没有了解白茶之前,盲目的选择会让你很难体会到白茶的真正滋味。那~想要入门白茶,应该怎么选呢?

  “新手入门白茶,应该如何挑选?”

  一个不太懂白茶的人,在入门白茶之前,先做好以下功课:

  /1/入门第一节:白茶是什么茶

  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它是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加工制成的茶。因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白茶的美名。

  /2/入门第二节:哪里的白茶正宗

  白茶味道正不正,跟它来源哪里有很大的关系。想要品尝到正宗白茶,你要知道,白茶来自哪里。正宗的白茶只产于福建福鼎。

  /3/入门第三节:白茶有哪些品种

  白茶也分不同的种类,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不同的品种分别有不同的特点:

  A:白毫银针

  成品茶形状似针,表面白毫密被,色白如银。成针状,长约3cm。因产地不同和茶树品种不同还分北路银针、南路银针两个品目。采摘白毫银针,要求极其严格,规定“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只采肥壮的单芽头。采下的茶芽,要不炒不揉,以天然的日光反复摊晒而成。

  B:白牡丹

  因其绿叶夹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嫩芽,就像花一样含苞待放,故得白牡丹的美名。白牡丹的采摘时间为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在春秋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自然萎调或复式萎调为佳。白牡丹一般为“一芽二叶”,并规定要“三白”,既“芽、一叶、二叶”都要求有白色茸毛。

  C:贡眉

  又名寿眉,外形一芽三四叶,芽头细小、叶片阔而大,以菜茶茶树芽制成,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贡眉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可以采摘,春贡眉的茶汤颜色呈明黄色,秋贡眉的茶汤颜色呈赤金色,颜色不同是因为生长过程中日晒时间不同,进而影响叶片活性物质不同。

  作为白茶入门级的新手,第一次接触白茶,到底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哪一个更适合入门呢?这里给新手们一个小小建议:

  如果你很注重茶的香味,那么建议你选“白牡丹”,因为这三个品种中,白牡丹的气味更为芳香,而白毫银针和贡眉的香气要淡一些;如果你喜欢口感清淡柔和的,那么白毫银针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纠结与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之间,那么选贡眉吧,因为贡眉是白茶中产量最多的一个品种,价格十分亲民,素有大众情人之称,第一次接触白茶,可以先品尝它再去领略其他白茶的优点也不迟。

  一个不太懂白茶的人,第一次该怎样选白茶?看完后,作为新手的你,有答案了吗?

“中国白茶之乡”白茶主要产于哪里?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被誉为“茶的故乡”。中华民族的人文历史中处处弥漫着缕缕茶香,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已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茶,系中国六大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之一,属轻发酵茶,因其成品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福鼎,是福建特有的茶类之一,福鼎市于2006年6月荣获"中国白茶之乡"的称号。

《中国茶树品种志》分别把“福鼎大自茶”“福鼎大毫茶”列在77个国家审(认)定品种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其论述是这样的:福鼎大白茶又名白毛茶,简称福大,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二倍体。产地及分布:原产福鼎市点头镇柏柳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东北部茶区。

20世纪60年代后,福建和浙江、贵州、四川、江西、广西、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区有大面积栽培。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01-1985。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主干较明显,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绿,叶面隆起,有光泽,叶缘平,叶身平,叶齿锐较密,叶质较厚软。芽叶黄绿色,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63克。花冠直3.7厘米,花瓣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特性:芽叶生育力和持久性强。一芽叶盛期在4月上旬中。产量高,每667平方米可达200千克以上。春茶一芽三二叶干样约含氯基酸4.3%、茶多酚16.2%、儿茶素总量11.4%、咖啡碱4.4。适制红茶、绿茶、白茶,品质优。

制白茶,芽壮色白,香鲜味醇,是制白毫银针、白牡丹的原料。抗早性较强,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适栽地区:长江南北茶区。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采用1.5米大行距、0.40米小行距、0.33米丛距的双行双株规格种植。加强茶园肥水管理,适时进行3次定剪。要分批留损,采养结合。

根据推广的各茶区统计,福鼎大白茶由于适应性广、产量高、抗寒性、抗早性、抗逆性强等特点,遍布全国近20个产茶省,纬度最北到山东省日照市,西至陕西西乡县子午乡。1958年福鼎大毫茶经鉴定后也向全国推广。据福鼎茶人陈方田老人回忆,他把福鼎大毫茶茶苗推广到安徽、浙江、江西、江苏等地,并在当地种植加工,但移种后生长出来的茶叶品质、毫粗壮度与制作后的成品品茶远远不如福鼎本地所产,福鼎大毫茶正应了准南之橘,准北为积”的典故。

2012年1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一一沿海行》记者来到太姥山,拍摄了白茶的原始制作方法,制作播出了《福鼎白茶基地》节目,向世界展示福鼎白茶制作工艺的天然性。2012年6月16日,湖南衣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在北京国际茶博会“福鼎白茶保健养生功效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白茶制作工艺独特,不炒不揉,鲜叶经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加工而成,看似简单,实则奥妙无穷。

白茶制作程序从采摘开始,白茶采摘要求极其严格,一般都是采摘白毫多的肥壮芽叶,还有“十不采”的规定,即“雨天不采,露水不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不采,人为损伤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霜冻芽不采”。采摘后的芽叶,马上进行萎凋。萎凋的方法有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加温萎凋。

晋阳村虎蛇山白茶基地

根据不同气候、不同芽叶、不同地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在福鼎民间,依然保留着传统日光晒制白茶的做法,如今这种工艺一直被茶农与茶企沿用。萎凋的工艺与萎凋的时间不一样,制作出的白茶口感就不同。不同的茶师制作出来的白茶品质与口感都不一样,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制作的白茶具有口味清香、花香浓郁、毫味醇厚、回甘明显、汤色杏黄、叶底翠绿等特征。

制作白茶工艺虽然简单,但对鲜叶来源、光照强弱和晾晒时间有严格要求,须是晴好天气采摘的原料,芽叶的白毫要保留完整,摊放不可重叠,不可过厚,避免变黑、变红,同时阳光要充足,不可翻动,防止伤到叶片。萎凋过程是茶叶内含物发生活跃变化的过程,是形成白茶色、香、味的关键,且长时间的萎凋,叶面出现红筋,使白茶又有“红装素裏”的美誉。白茶制作过程,不管是用何种方式萎凋,都不炒不揉,摊放在竹制萎凋筛、萎凋架、水筛或萎凋槽上,让芽叶自然萎凋,实现白茶全程不落地生产,满足了现代人对纯天然食品的需求。

晋阳村虎蛇山白茶基地

如今,在清明节前后,福鼎的茶企与茶农除了保留传统的白毫银针日光萎凋的生产工艺,一些茶企业通过热风萎凋或清洁复式萎凋生产白茶,实现半工业化生产,使白茶产量增多。福鼎白茶这种独特而自然的加工工艺与其他茶类相比有很大优势,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花果香浓郁,药味明显,汤味鲜爽,最大程度保留茶叶中的营养成分,成为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

福鼎白茶分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新工艺白茶。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白毫银针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汤味清鲜爽口。白毫银针主要采摘肥壮的芽头,在清明前后的十多天的日子里,它的芽叶经过将近半年的茶树休养期,茶树体内的有效物质集中在春季这段时间里,向茶芽输送养分;茶农把春天或者秋天生长出来的毫芽进行晒制而成。

管阳镇畲洋村有机茶园基地

因此,白毫银针的营养成分丰富,富含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多糖类等物质。福建著名茶叶专家庄任在《中国茶经(1992版)》写道:“白毫银针早在1891年开始外销,1912--1916年为极盛时期,当时福鼎与政和两县年产各1000担,1917——1921年受欧战影响,销路阻滞,一落千丈。近40年来,银针年产也仅在几百千克至一吨之间,为不可多得的珍品。目前银针主销港澳地区,也销往德国和美国等地。在欧洲有的在泡饮红茶时,于杯中添加若干银针,以示珍贵……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名列第二。

白牡丹,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针丹。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芽与二叶满披白色茸毛。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色。叶张肥,呈波纹隆起,叶被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技。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