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白茶虫茶

找到约427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硬货:六堡茶价格大全及选购指南

在黑茶类,知名度较高的要数云南普洱茶和湖南安化黑茶,近10年来,广西六堡茶算是黑茶类的一匹黑马,由外销到内销重新走进大众视野,并为众多茶友所接受。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六堡茶的分类、价格、年份等因素并不为广大茶友所熟悉。今天给各位理顺一下六堡茶的价格及其对应的品类及年份,让茶友选购六堡茶不是难事。

一、 总体分类

六堡茶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六堡茶农家茶(生茶):传统工艺制作的茶未经人工渥堆发酵,自然陈化而成。

②厂制茶(熟茶):经人工渥堆发酵加工而成。

二、 熟茶分类及其对应价格

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熟茶,在茶叶的制作原料上,以特级茶和1级茶居多,因此,以特级茶和1级茶为样本,为了使价格一目了然,规格以统一的500g做参考基数,说明价格区间。由于生产厂家不同、生产原料不同、生产年份不同,所以存在价格浮动差异,以下价格仅供参考。

特级茶:

1年-3年,120元~300元;

4年-5年,200元~500元;

6年-7年,400元以上;

7年以上,1200元以上。

1级茶:

1年-3年,120元~250元;

4年-5年,160元~480元;

6年-7年,300元~700元;

7年以上,700元以上。

当然,以二、三级茶作原料也有,价格比特级茶和1级茶略低。

可以看到,无论是特级茶还是1级茶,价格区间其实比较大,主要是受以下因素影响:

1、 陈化年份

黑茶类都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一般来说,陈化的年份越短,价格相对较低,反之则高。

2、 香型及菌种

六堡茶有特殊的香型,例如槟榔香,在行内是公认的顶级茶叶。如果某款茶叶是槟榔香型,那么价格会比同类陈化年份的茶叶要高。

还有就是“金花”。现在大厂都已掌握人工发花技术,同时需要适度环境的发酵及一定年份的陈化产生“金花”。通常带“金花”的茶价格比同期陈化没有“金花”的茶要高。

3、 包装

某款茶叶主打商务送礼,包装高端。例如双陶罐木盒,采用钦州坭兴陶,适合长期存放,300克装的销售价达到1000元以上。

4、 库存量

库存稀缺,品牌标杆的产品,10年以上的老茶,价格高昂,一般起步都是四位数以上。例如某款150克的老茶销售价达2300元。

选购建议:

茶友要明确自己买茶的目的,是现饮还是追求口感,抑或是收藏。

现饮:一般来说,即使是陈化年份只有3年内的茶,都到达适合现饮的地步,这种茶性价比比较高。当然,由于陈化日期尚短,入口仍然带有苦涩味,顺滑度和甜度不足,鲜爽口感是其特点。储存的话,需要较长时间。

追求口感:有些茶友追求口感,可适当选择陈化年份5年至10年的茶,价格稍高,但由于陈化有一定的年份,口感醇厚,茶香纯正。

收藏:收藏也分两种,一种是新茶收藏,可以选择年份较新的茶;二是投资升值,这种可以选择企业的品牌标杆产品,通常已经是10年以上的老茶,如果再存放多5年到10年,奇货可居。但同时存在风险因素,例如储存的环境,一款好茶,如果储存不好,价值将会大大降低。还有原料因素,建议选择大厂的老茶。

三、 农家茶分类及其对应价格

农家茶的分类比较多:

按照不同季节:可分为社前茶、明前茶、夏茶、秋茶、冬茶、霜降茶等种类;

按照老嫩程度:可分为茶谷(茶芽)、中茶、二白茶、老茶婆等种类;

按照茶的各个部分;可分为茶花、茶果壳、茶米、龙珠茶(虫屎茶)。

由于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没有形成标准化,每家门店经营的价格均不同,以最具代表性的社前茶(新茶)和老茶婆(老茶)价格作参考:

社前茶:当年,均价300元/斤;

老茶婆:5年内,均价250元/斤。

具体来说,农家茶的价格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 原料

农家茶采用的原料均来自六堡茶原产地,主要集中在塘坪、四柳、不依、理冲和六堡村几个乡采摘的茶青加工而成。受规模、人工等因素限制,原料价格比熟茶要高,因此市场基价也比熟茶要高;

另一方面,因每个村的地理环境(土壤、周边环境)有所区别,所产的茶也有区别,价格因而受影响。

2、 季节

一般来说,社前茶和明前茶都是春季采摘,价格较高;而夏茶、秋茶及冬茶和霜降茶的原料较为粗老,有叶有梗,价格相对较低。

3、 年份

除了春季采摘的新茶,其他茶均可以陈化,当陈化有一定年份后,价格随之升高。而市场上陈化有10年以上的老农家茶,例如老茶婆等,价格更是飙高,但同时存量极少。

4、 特殊功能或香型

农家茶里的茶宝,也称虫屎茶,在当地一直当药用功效,这种茶价格比较高;与熟茶的槟榔香一样,农家茶陈化一定年份后也有槟榔香,也属于价格较高的一类农家茶。另外还有药香、参香、木香等香型,价格均比普通香型要高。

选购建议

总体来说,新的农家茶入喉有苦涩味,但同时回甘生香,对人体胃部刺激性较大,属寒性,并不是人人适合;有一定年份的农家茶口感趋于熟茶,受陈化环境影响,还能产生不同的香型,相比熟茶,口感层次更为丰富,但价格较高,而且对品饮者有一定的品饮经验要求,才能更好的辨别该款茶的价值。

——本文来自六堡茶之家,感谢作者付出。

探访贵州赤水虫茶制作技艺

4月23日,在赤水市旺隆镇富顺村,村民晾晒制作虫茶的白茶叶(无人机照片)。

贵州省赤水市虫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被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赤水虫茶是将野生白茶树嫩叶经过蒸煮、晾晒、堆放、发酵处理,吸引闻香而来的昆虫产卵、繁殖幼虫,幼虫蚕食发酵后的白茶树叶,排泄出一粒粒比油菜籽小的虫屎,茶农收集虫屎晾晒而成虫茶。

赤水虫茶清香扑鼻,沁人心脾,有提神醒酒、解毒清热等功效。

4月23日,在赤水市旺隆镇富顺村,村民精选虫茶。(苟炼炜 摄)

贵州省赤水市虫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被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赤水虫茶是将野生白茶树嫩叶经过蒸煮、晾晒、堆放、发酵处理,吸引闻香而来的昆虫产卵、繁殖幼虫,幼虫蚕食发酵后的白茶树叶,排泄出一粒粒比油菜籽小的虫屎,茶农收集虫屎晾晒而成虫茶。

赤水虫茶清香扑鼻,沁人心脾,有提神醒酒、解毒清热等功效。

4月23日,在赤水市旺隆镇富顺村,村民晾晒刚蒸煮过的白茶叶。(王长育 摄)

贵州省赤水市虫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被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赤水虫茶是将野生白茶树嫩叶经过蒸煮、晾晒、堆放、发酵处理,吸引闻香而来的昆虫产卵、繁殖幼虫,幼虫蚕食发酵后的白茶树叶,排泄出一粒粒比油菜籽小的虫屎,茶农收集虫屎晾晒而成虫茶。

赤水虫茶清香扑鼻,沁人心脾,有提神醒酒、解毒清热等功效。

4月23日,在赤水市旺隆镇富顺村,村民晾晒制作虫茶的白茶叶。(王长育 摄)

贵州省赤水市虫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被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赤水虫茶是将野生白茶树嫩叶经过蒸煮、晾晒、堆放、发酵处理,吸引闻香而来的昆虫产卵、繁殖幼虫,幼虫蚕食发酵后的白茶树叶,排泄出一粒粒比油菜籽小的虫屎,茶农收集虫屎晾晒而成虫茶。

赤水虫茶清香扑鼻,沁人心脾,有提神醒酒、解毒清热等功效。

4月23日,在赤水市旺隆镇富顺村,村民蒸煮制作虫茶的白茶叶。(张鹏 摄)

贵州省赤水市虫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被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赤水虫茶是将野生白茶树嫩叶经过蒸煮、晾晒、堆放、发酵处理,吸引闻香而来的昆虫产卵、繁殖幼虫,幼虫蚕食发酵后的白茶树叶,排泄出一粒粒比油菜籽小的虫屎,茶农收集虫屎晾晒而成虫茶。

赤水虫茶清香扑鼻,沁人心脾,有提神醒酒、解毒清热等功效。

来源:新华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贵州赤水:70后夫妻的虫茶人生

今年49岁的张洪来与46岁的陈启维夫妻俩,分别是贵州省赤水市一家虫茶企业的法人和研发人。1990年,18岁的张洪来从云南应征入伍到贵州赤水武警中队服役,在一次越野训练后偶然品尝到解渴消暑的赤水虫茶,并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退伍后他选择留在赤水市,与赤水姑娘陈启维恋爱并结婚,从此开启了夫妻俩20余年的虫茶人生。如今,张洪来夫妇的虫茶企业集育苗、生产、销售为一体,年产值870余万元,带动600余家农户就业增收。

8月14日,张洪来(右)、陈启维在筛选虫茶。新华社发(张鹏 摄)

据介绍,赤水虫茶是将野生白茶树嫩叶经过蒸煮、晾晒、堆放、发酵处理,吸引闻香而来的昆虫产卵、繁殖幼虫,幼虫蚕食发酵后的白茶树叶,排泄出一粒粒比油菜籽小的虫屎,茶农收集虫屎晾晒而成虫茶。2019年6月,赤水“虫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贵州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月14日,张洪来、陈启维夫妻俩在赤水市金华街道沙湾社区的白茶基地釆摘制作虫茶的白茶叶。新华社发(王长育 摄)

8月14日,陈启维在精选成品虫茶。新华社发(王长育 摄)

8月14日,陈启维在查看制作虫茶的白茶。新华社发(王长育 摄)

8月14日,在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张洪来(右)、陈启维夫妻俩在蒸煮制作虫茶的白茶叶。新华社发(张鹏 摄)

8月14日,工作人员在冲泡虫茶饮品。新华社发(杨洋 摄)

来源:新华网、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2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