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八宝茶用什么茶叶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拜山崆峒,最后还是为了让我知道这座山的茶故事

35.56° N, 106.53° E甘肃平凉崆峒山Thursday.April.11

第一次听说崆峒山这个名字是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面,金庸的作品我原著看得少,拍成的电视剧倒是全部刷完了的。影视作品往往要更加突出主角光环,所以为了突出主角,很多名山大派都被演绎成了陪衬。还记得崆峒派里面那个练七伤拳的老头,败在了张无忌的七伤拳下,之后张无忌将拳谱的核心机密当众朗诵了出来。这对于一个老江湖而言,简直是无地自容的。金庸虚构的武侠世界里得罪了不少西部名山,峨眉、青城被黑得够呛,后来他为了还原真相,为这些名山先后题写了不少正本清源的条幅。此前我在网上见过他老人家给崆峒的题词——“崆峒武术,雄峙西陲”。从平凉上崆峒路途不那么遥远,今天上山的目的也很纯粹,不带任何目的,就是闻名而去,看看崆峒的风貌。


崆峒山道上


平凉市区的人口并不是那么密集,这个季节也不是拜山的最佳时机,所以去往崆峒的一路上,我没有遇到别的什么人。到山门售票处的时候视线里空空如也,工作人员关着玻璃窗在里面打瞌睡。我找不到上山的路,于是只能选择乘坐缆车。在缆车上,邂逅了一对银川过来的情侣,他们是专程到崆峒旅行的,男的是个飞行员,喜欢户外和出行,聊起草原和雪域,他就特别来劲儿。但此刻,他们和我一样,感觉崆峒是个异常神秘的所在,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塔寺,塔顶长青松


从缆车上下来,过塔寺,没几步路就到了中台。塔寺以一个古塔为中心,古塔顶部竟然生长着一棵松树。站在塔下仰望,蔚为壮观。中台是整个崆峒的中心广场,有商贩,有舞台,有服务中心,还有可以直达山下的摆渡车。围绕广场两边,商贩设置了可供游人休息的区域,桌子上摆放着方便面和八宝茶。平凉人喜欢用盖碗冲泡八宝茶,八宝茶的配方很简单,红枣、枸杞、冰糖之类的,装在盖碗里用保鲜膜一包裹,你要喝,拆开了给你冲上水就行了。这种八宝茶在平凉很常见,所以难怪最近在城里遇见很多副食店大门上都写着出售“糖茶烟酒”的字样,在内地我们见得更多的是名烟、名酒、名茶。甘蔗、茶叶、烟叶乃至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被禁止了的鸦片罂粟,这些植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且一度影响着世界格局。


山中休息处的方便面与八宝茶

平凉城里的糖茶烟酒副食店

在东部地区,大家不会刻意的去强调糖的摄入了,因为日常生活里摄入糖的机会太多了,以至于现在很多人的身体还需要有意识的去控制糖的摄入。我点了一杯八宝茶,坐在海拔1880米的平台上,西风干冷,早春里虽然山花已经盛开,但林木与裸露的山脊难掩苍凉的本色。一杯八宝茶,容纳着黄土高原上的孕育,暖暖的,甜甜的,确实很惬意。在中台广场边,金庸题写的那个条幅被刻成了碑,立在那里。碑的背后就是崆峒山的腹地,从那里进去,可以进入古建筑群,可以攀援顶峰。


中台金庸题字处

山门

上天梯


从中台进去,穿过朝天门,连续攀爬几个“之”字形的山梯就抵达了上天梯,那是上山的一条必经之路,直线距离很近,但坡度很大,很多人站在山下望了一下就却步了。从山上下来的人也是双手紧紧拽着铁链,步履随着阶梯小心谨慎的移动。尽管如此,但选择上去的人依然还是很多。因为在天梯的中部,有一个让崆峒引以为荣的所在。传说,当年赢得天下的黄帝曾经造访崆峒,并且在那里问道广成子。华夏文明的始祖在那里留下了痕迹,后来的秦皇汉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纷纷登上了崆峒。司马迁为写《史记》也专门跑了一趟崆峒,那里还留存着中华民族早期的记忆,所以当年左宗棠在朝堂上的坚持是正确的。


茶路行者在黄帝问道广成子处

危崖处的崆峒山古建筑

崆峒的建筑都在危崖险峰处,醒目,壮美,在云遮雾绕之间沾染着仙气。山上的古建筑很多,以明代的遗迹为最。牌坊碑刻,木楼城堡,往往依山开凿的时候将山石崖洞巧妙的融为了一体。山上有修行的道家人,心气平和,仙风道骨,望着登山客疲惫的倦容,他们安然自适,仿佛与世俗生活在两个世界。上天梯的顶部有所谓的皇城,其意涵是明朝的天启皇帝赐了一块匾安放在这里。


崆峒道人

天启皇帝赐匾处


过皇城后走3公里左右的山路,有崆峒山地质博物馆。岩石、植被、水源,那些比人类历史悠久得多的遗存被人类定义之后陈列在里面。展馆里介绍了崆峒的各种矿藏,最吸引我的还是一个玻璃容器里装的水,前面牌子上写着地热水。左宗棠在柳湖发现的那口三九天不结冰的暖泉大概就是地热水吧!


崆峒山地质博物馆

博物馆里展出的地热水


至此,崆峒的精华部分已经差不多观览殆尽,但是在景区各要道的全景图上,从中台下去不远处有一个叫“茶庵寺”的地方,既是寻茶之旅,自然是不能轻易放过带“茶”字的地方。于是我放弃了地质博物馆门前乘车的机会,原路返回中台,直奔茶庵寺而去。


茶路行者在崆峒山道上


茶庵寺需要从中台左侧下去,顺着曲折的山道一路前行,下行约1.5公里,在一个无人的山坳里就有建筑物隐隐出现了,我快速冲上前去。山门修缮一新,我没来得及细看,就径直走了进去,里面的空间很大,庵寺里的师父正在做晚课。他见我来,慈眉善目的脸上露出了热情的微笑。我随即便问道:“请问师父,我们这个寺庙与茶有什么关联呢?”


留守茶庵寺的僧人


他一时语塞,但随即又反应了一下说:“这个事,我师父应该知道得更准确更详细一些,这样子,留一个您的电话,等我师父出关,我问了打电话讲给您。”出家人不打诳语,他这种热心审慎的态度让人感动。我围着寺院转了三圈,把每一处有文字的地方都浏览了一遍。佛弟子的捐修功德碑,重修茶庵寺记这些重要的文字里都没有讲明此地与茶有什么关系。于是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一切等老法师出关以后再详细解开。


茶庵寺

重修茶庵寺记,提到茶庵寺毁于同治年间的兵事


从茶庵寺下山,山道逾3公里,等抵达山麓我才发行,茶庵寺正是步行上山的小道所在。这条道掩盖在丛林里,我上午上山时竟然没有发现。时近六点,早上来的时候瞟了一眼末班公交是6:00,显然是赶不上了。夕阳西下,湖光山色里,就我一个人在行走。山下的道路很宽,随山势蜿蜒,一路走过去,惊扰了很多在路边晒太阳的松鼠。等转过一个路口,遇到一个骑行的女子。她骑得很慢,带着个遮阳帽,帽檐上写着“崆峒山”,我猜测她是景区管理员,于是上前搭讪。


掩盖在林间的山道


她是平凉旅游局的,负责服务崆峒山景区,天气好的时候下班会在这条路上骑自行车玩。几句话一聊感觉挺投缘,于是我又忍不住向她打听起了茶庵寺的来历。没想到,此前她曾从老主持那里听到过。


传说,唐朝年间,有个姓魏的大户人家,生养了6个女儿,前面5个都嫁给了当朝的达官显贵。唯独第6个女儿,生性叛逆,博览群书,看透了世事红尘,慢慢地与原生家庭的那种生长环境越来越疏离。最后她选择了离家修行,经过一路奔波抵达了崆峒山。崆峒山上修行的多为和尚道士,不方便收留女徒,于是塔院的老和尚将她安置在了石月峡的山坳里。正好那里住着一个比丘尼,于是她们两个在那里搭建了草屋,结伴修行。石月峡的山坳是信徒进山的必经之路,每每山上做法事,就有成群结队的信众从这里上山。当走经她们修行的草庵时,人困马乏,于是都会坐下来吃点干粮喝点水。她们俩也热情主动的招呼往来信众,最后还在草庵前提前煮好热茶以供上山的香客饮用。久而久之,石月峡草庵处比丘尼的热茶远近闻名。后来山上为她们两个修建了寺院,他们给山上的老和尚建议新修的寺院就叫“茶庵寺”。山上的师傅同意了这个名字。从此,这个名字就从唐朝叫到了现在。


从外面看“茶庵寺”山门,名字已改为“茶禅寺”

从里面看依然是“茶庵寺”


现如今,山上没有修行的比丘尼了,所以茶庵寺山门向外的匾额改成了“茶禅寺”,但里面依然还保留着茶庵寺。那位姓魏的比丘尼叫魏静,民间宗教往往口口相传,很多信息都湮灭在了时间里。但“茶庵寺”这三个字没变,依然还可以引发人的联想。我一开始很自觉的将其与茶联系在了一起,看来是没错的。现如今,在崆峒山上,每到一处可以让游人休憩的地方,都会有小摊贩摆出八宝茶迎客,虽然是付费,但价格公道,冥冥之中感觉大家还依然传承着茶庵寺的古风。幸而崆峒山并不产茶,不然魏静肯定会被封为“茶神”。


崆峒山下蜿蜒的公路


与那位女子一同走到山脚,夕阳已经在天边留下了一抹绚烂的色彩,一天的时光交给了崆峒。那位热心女子担心我没法回平凉,于是陪我一起等车。空荡荡的站台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原,在太阳落山之际,山间的风异常阴冷。崆峒距平凉十多公里,我尝试用了所有的打车软件,几乎都没用,在滴滴上给出租车司机发50块钱红包都没人接单,宽阔的公路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丝汽车马达的声息。那女子说陪我到崆峒镇上去看看,正说着一辆公交车从远方驶来了。是进城的车,我问司机还走吗?司机说当然要走。牌子上所谓的末班车其实是城里发车的时间,最后一趟其实是7:00。


夕阳黄昏,可以看见远方的平凉城


旅途中就是这样,有些朋友刚认识就要说再见,不过每一次相遇都像似有上天的刻意安排。那个面容姣好,带着大西北淳朴气质的女子在今天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出现,其实就是为了让我知道茶庵寺,让我这个茶路行者明白,崆峒山与茶的那些故事。只是故事里的情节和湖南安化茶亭以及风雨廊桥上发声的事很像!



祝福在路上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与宣传部部长助理 董俐妤:背上行走的勇气,带着千万事茶人的梦想,踏上万里茶路。放眼望千年,梦回那朝夕,待归来时,杭州约茶。

湖南高马二溪茶业有限公司湖南省张家界市总代 王明福:祝万里茶路行圆满成功,收集更多黑茶文化对群众生活的影响,祝参加此次活动的工作人员安全健康完成任务。

安化归来茶舍二当家 刘凤莲: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四川省蒙顶皇茶茶业公司副总经理 龚开钦:盛世壮举,重塑辉煌。

成都花茶研究会会长 林明:祝福洪漠如先生行走万里茶路,传播中华文明,茶香飘世界。

【年俗茶礼】春节各地茶礼习俗趣谈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节一度最重视的节日。春节的基本含义是一年之始万象更新。那么,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各区域、各民族一定有自己的过节习俗。这些风俗习惯可谓是五花八门。今天,我们就以“茶”为话题,与您一起聊聊春节关于茶的习俗。

第一站:浙江湖州


湖州风情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独特有老一辈的必定要上门拜年。客人进门先是互祝新春,问好老辈,然后入坐待茶。

1、先上一杯甜茶,祝客人一年甜到头。甜茶是用糯米锅巴和糖泡成的。糯米煮成饭,把饭放在热铁锅上贴,烧结成一片片锅巴,泡成甜茶既香又糯,非常可口。

2、第二道茶是熏豆茶。熏豆茶共有六种佐料:熏青豆、胡萝卜丝、腌制过的桔皮丝、苏子、芝麻、少数嫩芽茶。


3、餐后奉上第三道茶——一杯清茶。饮后可清涤肠胃油腻。所以这新春三道茶,既符合礼仪,又符合保健原理。  

湖州文明关联信息:湖州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湖州写出了世界上榜首部茶文明专著《茶经》,据考证,三国时期,东吴已成为其时茶业传达的首要区域,但消耗还局限于上层社会,唐朝时茶叶的产销中间转移到浙江和江苏,湖州茶业开端特供朝廷,名扬天下,成为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第二站:浙江杭州


过年了,杭州人走亲访友,以茶待客,忘不了在茶杯里放两粒青橄榄,此茶象征着大吉大利,杭州人把它叫元宝茶。新春佳节,用"元宝茶"待客,即在瓷花碗里,沏上等绿休,茶中放两颗青果或金橘,橙黄碧绿,形似元宝,称"喝碗元宝茶,一年四季元宝来",图个吉利,讨个彩头。


第三站:江西南昌


江西自古就是产茶区,江西人喜欢茶,爱喝茶,他们将茶与生活融合到了一起,在不同的节气与时令,江西人有着不同的饮茶方式和习俗。在春节,江西各地也有独特的迎接新年的茶俗,一杯清茶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福。


到了正月初一,江西各地的人讲究吃青果茶。江西人吃青果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在明朝正德年间的《建昌府志》中就有记载:人最重年,亲族里邻咸衣冠交贺,稍疏者注籍投刺……以青果递茶为敬。这说明早在明代,在江西一带,人们就开始在大年初一饮用青果茶,并将饮用这种茶看作是一种吉利的行为。所谓青果茶,就是在绿茶中加放一只青果,俗称檀香橄榄,橄榄入口先是涩,之后就会有甘甜之味,泡在茶中,品味时显得淡雅清香。人们之所以会在大年初一喝青果茶,一是借青果的名字,寓意一年中都清吉平安,二来是希望来年的生活能像嚼橄榄一样,越嚼越甜。喝青果茶的风俗流行于江南一带,江西各地都受到影响。


第四站:安徽黟县


“锡格子茶”,是黟县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的早茶民俗。“锡格子茶制作技艺”如今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格”是装茶点的锡器工艺品,大年初一见“锡”就是见“喜”,有皆大欢喜之意。


古往今来的黟县人家,欢度了除夕,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儿,就是享受“锡格子茶”。焕然一新的家人们互相拱手作揖、祝贺新禧之后,便按照辈分围坐在厅堂中央八仙桌旁。桌上,每人面前,都放了两杯沏好的早茶:一杯是糖茶,寓意来年“生活甜蜜、年头甜到年尾”;一杯是香茶,寓意来年“春满家园、活色生香”。那茶,是这徽州茶乡所特有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和祁门红茶等名茶。先喝香茶,后喝糖茶,寓意“先苦后甜”、“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就着早茶品过茶点之后,就有一盘热气腾腾的五香茶叶鸡蛋端上桌子,一般每人必须吃两只茶叶蛋,寓意为“成双成对、好事成双”。有的人家还特地再上来一小碟又细又白的绵白糖,拿剥开的茶叶蛋蘸上吃,寓意“甜甜蜜蜜、好事成双”。茶香氤氲,茶蛋飘香;吃过茶叶蛋之后,人们便一个个高高兴兴地相继离席,那四层锡格又被添加满糕点,连同底座和顶盖依次叠加成塔形,置于收拾干净的八仙桌上。至此,“锡格子茶”就宣布结束,“大拜年”、“走亲戚”、“访友朋”、“看大戏”等欢度春节的帷幕便正式拉开。从此,在直到元月十五元宵节为止的整个春节期间,每逢家中来了拜年的客人,主人家都必须以此“锡格子茶”习俗招待来宾。如此“茶俗奇葩”沿袭至今,终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站:福建蕉城


自古民众均有饮茶、品茶习惯,每当清晨、夜晚或工暇时间,人们多有冲茶品饮之习。农民、工人在田间或工场劳动、生产,均用陶瓷罐壶、锡茶壶或竹筒装茶水备用。天山茶区过去贫苦人家常缺菜肴配饭,就以茶水当菜汤送饭。茶区各地人民素有好客的美德。自古"以茶敬客",乃民间传统礼俗。民谚云:"过厝就是客,茶烟没分家。"宾客临门,必定是先茶后点心、饭,故有"茶哥米弟"之称。有客来家,家庭主妇手托茶盘奉上一杯香茗,以示对客人的尊重、亲和。对贵宾稀客登门,还敬之于"糖茶"(茶水中加冰糖或白糖),更表礼敬。客人临走时还有送一包山茶做"手信",俗称"面前"。以茶祭祀。民间常以茶作为祀天祭祖的供品,逢年过节茶在祭祀中更是常品。闽东茶叶发源地的洋中,每年春节、端午节、中元节、兰盘节、祭灶神、除夕等节日,都得用"三茶六酒"祭祀,告慰神灵、祖先,庇佑平安,寄托未来。祭灶供"送神茶"、除夕春节供"茶米水"、正月初一清早供"年茶",人人要喝"做年糖茶",到别人家拜年要喝"冰糖茶",象征一年到头口甜心甜,山区还有用红枣、橘皮丝或其他调味品等冲茶待客。明、清时,提学道岁考,生儒进学,升迁等均要岁办"茶饼";救护庭燎香烛茶果。畲族茶风。在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一带畲族村庄,正月初一晨,还有向祖宗"讲茶"的民族礼尚。"讲茶"时,每位祖牌均放一盅杯,而后膜拜,其捧茶、举茶、献茶等仪式之手势及祷词,都依格而行,非族长或家长莫能为之。正月十五日是畲民"祭祖节",他们于宗祠内的祭案上摆供茶、酒、三牲,敬祭祖先。以茶为药。有乡村间流传"早饮一杯茶,可轻身明目"之民谚,说明饮茶有药理作用。老茶区的村民们在漫长的种茶和饮茶历史中,探索和积累了许多饮茶健身及祛病的经验。


第六站:江苏镇江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大年初一这天早晨,有的地方吃饺子,有的地方吃面条,古城镇江,初一早上都喝茶了。

大年初一,镇江人有睡“元宝觉”的习俗,即起床时间比平日晚些,在被窝里把“财气”捂住。男人起床穿戴整齐洗漱完毕后,便毕恭毕敬地在神龛前的香案上,点上蜡烛,燃三炷香,先对四方作揖。礼毕,紧接着拿起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到弄堂里燃放。这期间,女人忙着在厨房里准备早茶。准备得差不多了,赶紧喊孩子起床。孩子这天不赖床,因为出去拜年能够收压岁钱。等到孩子也洗漱好,一家人就围在桌边开始喝茶。最先一道是圆子茶。圆子,就是汤圆。吃圆子茶的含义是合家团团圆圆,生活圆圆满满。圆子一般是有馅心的,里面通常包着赤豆沙、白糖猪油芝麻或菜肉馅。敬献圆子茶,圆子需成双数,每碗四只、六只、八只、十只等,寓意事事如意、六六大顺、八八发发、实实在在。

吃完圆子茶不多久,第二道茶又上来了。这道茶叫枣子茶,是用红枣加白糖熬煮成的。为图省事,通常年三十就事先就将枣子茶熬煮好,吃时热一热便成。吃枣子茶同样有讲究,茶中的枣子是不作兴全吃完的,要留下八枚,最少也要留下六枚。在自家也好,在人家也好,都会有人劝你吃枣子茶。你不可说“不吃了”、“吃过了”,要说:“存库,存库!”就图个吉利。

 吃罢枣子茶,第三道便是“八宝茶”。所谓“八宝茶”,即在绿茶中放枸杞、金橘、红枣、菊花、葡萄干等,红橙碧绿,象征新春大吉大利,吉祥如意。听老人们讲,从前镇江人每到春节,就会准备好“八宝茶”原材料,大年初一,无论大人小孩或来了客人,都要泡一杯热气腾腾的“八宝茶”,讨个彩头。

三道茶吃完,就开大门了。辈分高的,就在家里等晚辈们上门拜年;辈分低的,带上妻儿出门去长辈家拜年。到一家就要坐下来吃枣子茶。关系紧密的,还要上“八宝茶”招待。若干家跑下来,直喝得肚子鼓鼓的,中午饭自然就免了,于是又有了“年饱”一说。


第七站:云南大理


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可以说去过云南的人都有所耳闻。没品过三道茶,但却一直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向往着去感受它的苦、甜,渴望着去回味。一直为它所含的深意所打动,细探才知,它被赋予了那么多值得去品的价值。春节更是品“三道茶”的好时期,旧的一岁已逝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总结过去的经验,创造新的生活。白族“三道茶”又叫“绍道兆”,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道茶为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喝了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二道茶为甜茶,喝了能提神补气,神清气爽;三道茶为回味茶,喝了它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三道茶是白族的待客礼,有很深的哲理,意思是告诫子孙后代“要先苦后甜,要勤劳,才有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理三道茶其象征意义通常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人生如茶,在前进的路上,很多时候,我们没什么能力和机会去选择,所以要学会,有什么滋味就品什么滋味。怀一颗坦荡的心去生活,“苦”时要想到“甜”之将至,而“甜”时却不忘去“回味”。

名人与茶 | 古代州官县官与蒙顶山茶(下)


十五、黄云鹄与蒙顶山茶

 

(一)生平与成就

黄云鹄(1819年-1898年),字翔云,湖北省蕲春县青石岭乡大樟树村人,为北宋大诗人黄庭坚第17世孙、近代国学大师黄侃之父,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著名学者、经学家、文学家、书画家和散文家、琴师。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出身,历任四川雅州(今四川雅安)太守、四川盐茶道、成都知府、四川按察使等职,一生为官清廉,有“黄青天”之美誉。因与当时官场不同流合污,得罪了权势,官越做越小, 最后辞官返籍,回湖北潜心经学、书法,历任湖北两湖、江汉、经心三个书院院长,为晚清重臣张之洞密友。他的书法近似先祖黄庭坚,楷、篆、隶、行俱佳,特精于小字,题写的崖刻碑记苍劲雄健,笔势磅礴庄重,在四川留下不少墨迹。黄云鹄擅长于诗文创作,特别是散文效法唐宋,深得“八大家”为文要领,一生著述甚丰,传世著作有《归田诗抄》、《学易浅说》、《清画家诗史》、《益州书画录续篇》等;编纂的《粥谱》流传甚广。



(二) 黄云鹄在蒙顶山留下的墨宝赏析

黄云鹄于清穆宗载淳(1862—1874年在位)同治九年(1870年)任雅州太守,因忙于事务,虽常品蒙顶山茶,却无暇去蒙顶赏景品茗。至第五年,即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月十五日,才得以清闲,在名山县令李洪钧和友人陪同下登蒙顶山,“五载望蒙山,客冬始登顾”。此时初冬正值时节,当日晴空万里,正是“天无纤云水清澈”,但见蒙顶山青山绿水、茶畦连绵,猴鹿嬉戏于山林、雀鸟鸣唱于溪涧,一派诗情画意的山水茶园图呈现眼前,让人流连忘返。他在山顶品了蒙顶仙茶,感慨万千,要求管理好茶园,多增加山区人民的收入、多为国家交纳税赋,因此作诗《蒙顶留题》:“天遣我西来,汉嘉节两驻。五载望蒙山,客冬始登顾。山灵勿相笑,游非政先务。 边静岁丰和,重游补前误。解渴咽仙茶,涤烦沃甘露。 更喜四山青,云芽千万树。 利泽资山氓,辛勤助王赋。寄声管领人,随时好培护。”



到了下午,黄云鹄一行到达山顶西南侧的永兴寺,永兴寺主持道乾出来迎接,备茶、备斋、备房,邀其夜宿一晚。第二天一大早,黄云鹄对道乾说:“我昨晚梦见寺院前一巨石发出五彩霞光,而寺前照壁上面却空空如也,请问是什么玄机?”道乾说:“该照壁是其师爷清正始建于道光三年(1823年),建好后先师没有在上面题字刻联,说五十年后会有一贵人来题,今天刚好五十年,终于迎来了贵人来,看来有缘人就是贵人啊!”黄云鹄听后哈哈大笑,在场的人都非常惊讶。道乾吩咐小和尚拿来笔墨纸砚,黄云鹄欣然题写了一个大的“福”字,并又在大字旁题记这件奇事:“予游蒙山,宿永兴寺,梦巨石,现此数字。醒,以语道乾。僧曰:寺前有数丈石壁,尚未书,前僧留待百有年矣。请即书此。予念此数言,虽未能免俗,然意愿广博,称上宗福田之旨,且与予号隐含,遂书之。同治十一年十二月朔建南道使者祥云氏黄云鹄记。”后来,道乾请匠人将字全部如实刻在了照壁上,至今尚存,成为一桩美谈。 

 

由于白天游览很是尽兴,大家感到很累,晚餐后各自早早休息。加之山林寂静,很快他人便进入梦乡。蒙顶山终年多雨、云雾缭绕,难得有十五看到圆月之景,而远在他乡的黄云鹄却怎么也睡不着,起得身来,来到永兴寺大雄宝殿前院坝、石楼走廊上,欣赏蒙顶山夜景:是夜皓月当空,万赖俱寂,银色月光洒向蒙顶山,树林茶园似披上一层薄薄的白霜,漫步院中,月影相伴,肃寂寒深,宁静清心,似被此山、此茶、此月洗涤。为不辜负这良霄美景,他取出了竹箫,和着这月色,一曲舒缓、悠扬的乐曲响起,声音如诗如梦,传遍了整个寺院,传到了寺外的山林、茶园,引来了山中鸟儿、野兽的鸣叫和唱,如同一首森林交响曲,奏响一曲天赖之音,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于是作诗《石楼下吹箫》以记:“天无纤云水清澈,五载雅州无此月。 我来蒙顶夜吹箫,惊起山灵叫奇绝。静极寒深未忍眠,绕楼徐步看银魄。” 



第二天,黄云鹄又乘兴游览了永兴古寺,了解到永兴寺建于三国,宋时称 “蒙龙院”,因战争毁坏,明代、清代又重修等历史,特别是西域高僧不动禅师仰慕圣山,在此寺驻锡修行,除日常佛事活动外,同时研究佛教教义,创《蒙山施食仪轨》,成为海内外大乘佛教寺僧每日必修功课,佛教界影响深远。于是又在石楼留下了楹联:“我留三日愧无玉带镇山门,佛去千年剩有珠缨辉宝塔。”同时,颁写了建昌道谕:“少蒙五顶山下,有寺名曰永兴; 实为雅名胜地,护持全赖山灵; 我有两言留镇,阇黎檀越同听; 出家分家可鄙,入寺扰寺堪憎; 违此两戒神怒,鬼责更犯官刑; 名胜人人宜惜,兹寺庶几永兴—同治十二年冬月十五日示 ”,要求各地香客要遵守寺规,爱护寺庙财物,违者将会受到处罚。今你若到永兴寺参观,仍能看到此碑刻和黄云鹄诗碑、告谕、楹联等石刻十多幅。

 

当时,黄云鹄这位原京城兵部主事(二品官)贬到雅州当知府(五品官)后又在地方一直任官,得不到提升,其心情可想而知。他与蒙顶山高僧们交流参禅,内心有了较大的开悟,于是留墨宝《心命歌》以劝善:“命好心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中途夭折了。心好命不好,天地也相保。心命最不好,贫贱受烦恼。” 对官场尔虞我诈、吸榨百姓民脂民膏的事,希望于佛家的因果报应,作《问弥陀》:“为善者朝朝不乐,作恶者夜夜兴歌。作福者家无半点,造孽者偏有钱多。便为此事问弥陀,弥陀无言对答我。两旁罗汉笑呵呵,但看他将来结果!”其中《心命歌》刻于甘露井和皇茶园之间的路旁,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反复斟酌,大有裨益。



黄云鹄后来担任四川按察使期间,曾经又到了名山,再上了一次蒙顶山。因岁月不饶人,70岁的他已策杖登山、腿脚乏力、犹豫不前,感到正如在官场上伸张正义独木难支,力不从心。他又到永兴寺住宿,作《永兴寺留题》:“再宦邛南路,蒙山欠一游。良辰值初腊,绝顶豁吟眸。石罅仙茶老,云根古柏遒。高寒浑不觉,归杖且夷犹。”世事沧桑,几经沉浮,身心疲惫,两次游览,感慨迥然不同。

 


十六、赵懿与蒙顶山茶

 

(一)生平与成就

赵懿(1854年-1896),字渊叔,又字悔予,号延江生、南湖,赵廷璜和郑淑昭的次子,赵怡兄弟。光绪二年(1876年)举人,他曾三次赴京应试均落第,后纳资捐官,以知县衔管理四川云安厂官盐,光绪十六年(1890年)任名山县知县,历任两届,卒于官,年仅43岁。他才艺俱佳,喜作诗,跌宕有奇气,有神韵遗风,对经史、百家、训诂、堪舆、金石之学,无不精通;喜交游,多与名士唱和,名声远传川黔之外;工书画,书仿北魏,画工人物,均极秀雅。在蒙顶山智矩寺下,现存赵懿题写的“蒙山”二字,可谓遒劲有力。他一生著作宏富,有《延江生诗集》12卷、《梦悔楼诗余》2卷、《友易》2卷、《名山县志》15卷、《诗微》等。


 (二)赵懿赵怡兄弟与蒙顶山茶的渊源

光绪十六年(1890年)起,赵懿始两任名山知县,勤政之暇,他涉历山川,咨询耆旧,搜检故牍,博稽群书,数月即“政事修举”,政绩颇丰,人民爱戴。期间,他亲自参与并规范贡茶采摘、制作、包装、运送标准及程序,并详尽记入《名山县志》,为后人研究蒙顶贡茶提供了宝贵资料,对蒙顶山茶文化特别是文献方面,可以说是功不可没。1891年,他邀请时任新津县令的兄长赵怡来名山主持编修《名山县志》并亲自参与资料收集和整理编纂。由于无前人可循,修志难度很大。赵懿在《名山县志·序》中说:“当其时,渊叔(赵懿字)筑亭廨舍东圃,陈书满室,狼藉纸砚,文书所断之罅,辄入坐其中,究肆而博参,掇幽而搜佚,虽至夜分灯,不少辍”,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同时,每出行,询问民风民俗、山川脉络、溪涧经流、古老传说、断碑荒碣、破牍零笺,披星而出,戴月而入,有所得辄手录之”。光绪十八年(1892年),《名山县志》成书,共十五卷,是名山至今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县志。据载,名山建县于西魏废帝二年(553年),迄今已有1400百多年的历史,但修志始于何时,典籍无证。清康熙六十年( 1721年),知县徐元禧修撰的县志三十六卷,后170年无以继之。乾隆年间,县宰高第也曾撰修县志,可惜均失传。赵懿所修光绪版《名山县志》,至新中国成立时,县内仅存孤本,经整理得以留存。

 

该志书内容丰富,史料详实,虽然只有十五卷,但天文地理风俗习惯无所不包,一部分主要是文史典籍对蒙顶茶的内容,比如:《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九州志》《舆地纪胜》等;另一部分主要是文人墨客吟咏蒙顶山茶的诗句,其中包括了赵懿那个时代的文人们所作的作品,当然也包括了赵懿、赵怡、赵恒“三兄弟”的二十余首写蒙顶山茶的诗文。该志书涉及蒙顶山、蒙顶山茶的内容占有较大篇幅,比如首卷“图说” 开宗明义,即有“蒙山仙茶”详图;卷二“山原”中以极其宏丽的篇幅记叙蒙山;卷八“物产”中近二分之篇幅详述了贡茶、云雾茶和绿茶;卷十中专设“茶课”栏目等。



这本志书特别对蒙顶山、蒙顶山茶、蒙顶山茶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总结、完善,使之成为完整的文化体系,是研究名山历史和蒙顶山茶史、茶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受到史学界、茶界的高度评价。关于蒙顶山茶的历史以及相关的诸多内容都因这本《名山县志》而得以流传至今。可以说,赵懿、赵怡兄弟是蒙顶山茶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三)赵懿的蒙顶山茶诗赏析

从《名山县志》收录的赵懿的诗文看得出他是一位地道的茶客。他以一位县太爷的身份,高度重视老祖宗给蒙顶山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对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其歌之咏之。正因为蒙顶茶吸收了大量的歌咏成分,今天才有如此厚重的文化含量和内在价值。

 

1.《恭捡贡茶》赏析

作为一方父母官,赵懿对蒙顶山、蒙顶山茶情有独钟,这在其诗文中多有表现。他写有一首《恭捡贡茶》诗,可见其对蒙山、蒙顶充满了感情,也抒发了对贡茶的心情和无奈。全文为:“昨读香山贡桔诗,今当蒙顶贡茶时,露芽三百题封遍,云路千重传骑弛,五载浮沉在西蜀,一般疏贱远丹墀,柏梁台上诸培从,病渴相如有所思。”

 

清代中期,皇茶园的“仙茶”演变为皇室祭祀太庙的物品,所产茶叶始作为正贡、副贡和陪贡。曾任四川总督的吴振槿在《养吉斋丛录》卷二十四中记述蒙茶进贡的数量和品名说:宣宗道光(1821年)时,四川贡仙茶二银瓶,陪茶二银瓶,菱角湾茶二银瓶,名山县二银瓶。每年三月初,知县即选择吉日,沐浴朝服,率吏上山,派采茶僧12人,入皇茶园;采摘仙茶,笼回智矩寺,隔纸微烘后,拣清洁者360叶为正贡。在园外附近陪茶地采摘的芽叶,先以猛火烘焙,待至半蔫取出,置于黄纸上稍晾,诸僧围着一张木案,将茶叶揉成条形,然后放置炉上,用微火慢焙,使茶叶至干,精拣其中青润光洁者作为副贡,供皇帝饮用。再如前法,将挑选出的余叶加以焙、炒、揉制,做成颗子茶,作为陪贡,数不足,于菱角湾采茶充之。正贡和副贡,分别装入6个银瓶,陪贡装入大小不等的18个锡瓶,用上好的黄绢封裹,盖上官印,盛入特制的木箱内,待吉日良辰,遣吏护送至四川省布政司转贡京城。临行,县官再次沐浴朝服,向北叩首,以示恭顺。

 

这首诗借借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开发邛都(今西昌)积劳成疾的典故,述说自己的心声:你们在皇帝身边的人知不知道啊,应该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让我调离这边远穷困的地方。



2.《蒙山十首》赏析

赵懿写有《蒙山十首》,与其兄长赵怡的《蒙山十诗》同为命题,分别对花溪、甘露井、智矩寺、天盖寺、蒙泉院等蒙顶山圣景进行吟诵,自然亲切,诗意淡雅。

 

(1)《花溪》:三十八蒙峰,峰峰暗碧松。幽溪抱村曲,流水出云封。谷鸟时鸣止,蛮花自淡浓。深林原未瞑,残日下高舂。

 

(2)《圣灯庵》:法鼓振琅琅,灵灯谒上方。霏霏似莲萼,冉冉度林塘。哀壑生虚籁,高斋闻异香。老禅方入寂,应放白毫光。

 

(3)《蒙泉院》:崖壑响潺潺,山僧半掩关。岭云生石罅,泉水抱花间。漏阁欹千仞,平羌划百蛮。石楼最疏敞,頫眺立孱颜。

 

(4)《智矩寺》:宝地金绳袅,灵师法像妍。竹摇敲磬月,松飏焙茶烟。双塔截云表,千峰落眼前。孙君剩残碣,剔藓为留连。

 

(5)《天盖寺》:不知何代寺,著在白云巅。苔磴滑疑雨。松林阴暗天。仙茶三百叶,银杏几千年。绝顶寻灵迹,峰心卷碧莲。

 

(6)《茶园》:蛇虎蟠灵篽,风岚护贡茶。七株甘露种,五顶碧云芽。典祀圜丘重,香同日铸夸。慧师真妙力,一物献天家。

 

(7)《甘露井》:泉乳滴玲珑,橚椮暗五峰。老僧曾化石,孤客静看松。一物济人世,千秋访名踪。於今正忧旱,私欲祷苍龙。

 

(8)《甘露石室》:大师千载后,灵迹在人间。咒龙行作雨,制虎卧当关。石室苍松静,仙园紫茗环。维摩默无语,吾自眺青山。

 

(9)《蒲团树》:臃肿不材木,得以终天年。结瘿数千载,颇似蒲团悬。想见师子座,菩提树下禅。

 

(10)《八宝树》:庄严八宝树,花果金绳旁。华光如来佛,演畅妙法场。异哉师手植,焦干浓花香。

 

其中《茶园》诗中的茶园指的是“皇茶园”。此处“甘露”是人名,指的是甘露大师吴理真,他于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前50年)“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 ,“其叶细长,网脉对分,味甘而清,色黄而碧” ,故名“仙茶”,开启世界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茶的历史先河。



3.《蒙山采茶歌》赏析

赵懿写有一首《蒙山采茶歌》,这首诗气势不凡,文气晓畅,读之深感有大家风范。全文为:“昆仑气脉分江河,枝干漫衍为岷嶓。岷山东走势欲尽,青城玉垒兼三峨。其间一峰截然立,禹平水土曾经过。奔泉流沫数百道,鸿蒙云气相荡磨。昔有吴僧号甘露,结茅挂锡山之阿。偶然游戏植佳茗,岂意千载留枝柯。五峰攒簇似莲萼,炎晹雨露相调和。灵根不枯亦不长,蒙葺香叶如轻罗。自唐包贡入天府,荐诸郊庙非其他。火前摘取三百叶,诸僧膜拜官委蛇。银瓶缣箱慎包裹,奔驰驿传经陵坡。愈远愈奇极珍重,日铸顾渚安足多。古今好事有传说,服之得仙无乃讹。玉杯灵液结香雾,唯此已足超同科。一物芳菲不可閟,自宜宠眷邀天家。葡萄天马随汉使,邛竹蒟酱逾牂牁。人生要自有绝特,泥涂碌碌知谓何。偶思屈子颂嘉桔,濡毫为作蒙茶歌。”

 

此诗以凝炼之句,不但把蒙顶山茶的来龙去脉及蒙顶山茶香露灵液的非凡气质写的酣畅淋漓,而且把蒙顶山茶的自然地理环境、吴理真种茶、唐时入贡等主要内容涵盖在内,还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是吟咏蒙顶山茶的一篇佳作。“灵根不枯亦不长,蒙葺香叶如轻罗”之句,可谓诗意绵长。“玉杯灵液结香雾,唯此已足超同科”的人生感受,品之耐人寻味,余音不绝。诗中还流露出作者对皇室无尽的享受、官场等级、人间不平以及自身的失意的情感,可谓言为心声。此处“甘露”是指甘露大师吴理真的法号。

 

4.《秋登蒙山》赏析

赵懿写有一首《秋登蒙山》,全文为:“清秋好天气,蹭蹬入蒙山。寺在峰峦里,泉鸣云树间。远水落帆迥,平原飞鸟闲。登楼啜仙茗,一畅野人颜。”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于秋天登蒙顶山时的美景,还描写了登山之余,啜饮蒙顶茶才能使庶民小吏解闷消愁的情怀。



5.《蒙顶茶说》赏析

光绪十八年(1892年)赵懿作《蒙顶茶说》一文,详细记载了蒙顶贡茶的采摘、制作、入贡的过程,为今后研究蒙山茶留下了宝贵资料。首先是对贡茶出产位置的描述:“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上清峰茶园七株又美之,世传甘露慧禅师手所植也,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以其异,谓曰仙茶。每岁采贡三百三十五叶,天子郊天及祀太庙用之。园以外产者曰陪茶,相去十数武,菱角峰下曰菱角湾茶,其叶皆较厚大,而其本亦较高。”再说到鲜叶的采摘方法为:“岁以四月之吉祷采,命僧会司,领摘茶僧十二人入园,官亲督而摘之。尽摘其嫩芽。”接着说正贡茶制作工艺:笼归山半智炬寺,乃剪裁粗细,及虫蚀,每芽只连拣取一叶,先火而焙之。焙用新釜燃猛火,以纸裹叶熨釜中,候半焉,出而揉之,诸僧围坐一案,复一一开所揉,匀摊纸上,弸于釜口烘令干,又精拣其青润完洁者为正片贡茶。”副贡茶制作工艺:“茶经焙,稍粗则叶背焦黄,稍嫩则黯黑,此皆剔为余,茶不登贡品,再后焙剪弃者,入釜炒焉,置木架为茶床,竹荐为茶箔,起茶箔中,揉令成颗,复疏而焙之,曰颗子茶以充副贡,并献大使。不足,即漫山产者充之。”贡茶的包装:“每贡仙茶正片,贮两银瓶,瓶制方高四寸二分,宽四寸;陪茶两银瓶,菱角湾茶两银瓶,瓶制园如花瓶式。颗子茶大小十八锡瓶,皆盛以木箱黄缣,丹印封之。”贡茶的运输方式:“临发,县官卜吉,朝服叩阙,选吏解赴布政司投贡房,经过州县,谨护送之。其慎重如此。”

 

清代蒙顶山茶何以称为“仙茶”呢?《蒙顶茶说》的解释,与北宋《东斋记事》中“雾覆其上,若有神物护持之”的记载,有异曲同工之妙。蒙顶山茶在云中生,云在茶中行;出产此茶的时节,也常常有祥瑞的云影出现,以“云”派生出了“神”,而神庇护着茶,“仙”的寓意也就立在其中了。“仙茶”历经数朝而最终定名,更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优质的品质相得益彰。如今故宫博物院馆藏的茶叶实物中,可见仙茶、陪茶、菱角湾茶的银包装尺寸、式样,与“蒙顶茶说”的描述完全吻合。

 

刘枫题字


十七、赵怡与蒙顶山茶

 

(一)生平与成就

赵怡(1851年—1914年),字幼渔,号汉鄨生,赵懿兄长,清末民初画家,光绪十五年(1889年)举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士,官至四川新津知县,期间,受在名山担任知县的兄弟赵懿的邀请主持编修《名山县志》。经术文章,并有法度;书仿苏轼,神味渊永。清季创办客籍学堂,及门称盛。著有《汉鄨生诗集》、《文字述闻》等。

 

(二)赵怡的蒙顶山茶诗赏析

由于主持编修《名山县志》期间,赵怡经常深入蒙顶山走访,因此洞悉蒙顶山和蒙顶山茶,写下了不少诗文,成为我们今天深入了解蒙顶山和蒙顶山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1.《诗一首》赏析

赵怡写有《诗一首》,全文为:“万木拥花宫,山门细径通。云来钟杵湿,僧定石楼空。松果垂罗汉,桫阴坐鹿翁。沫江泛远影,蒙顶下高风。经玩吴兴笔,泉煎甘露筒。禅关共斜日,净理觉无穷。”


1891年,赵怡受在名山担任知县的兄弟赵懿邀请撰修《名山县志》,任总纂。在名山期间,他和兄弟赵懿曾多次上蒙顶山,写下很多蒙顶山茶诗,读后可对蒙顶山茶有一个全面认识。诗人对永兴寺幽雅的环境以及云稠雾浓的景象感触很深,此诗包含诗人对“禅茶一味”的独到感受。泉煎甘露筒的意思是:用山泉水在筒这种器皿里煎煮甘露茶。此处“甘露”指的是蒙顶山“仙茶”蒙顶甘露,是茶名。



2.《蒙山十诗》赏析

赵怡写有《蒙山十诗》,这十首诗对蒙顶山的花溪、圣灯庵、蒙泉院、智矩寺、天盖寺、甘露井、甘露石室及蒲团树、八宝树等胜景都作了详细描述,咏颂流传至今,成为范本。

 

(1)《花溪》:碧溪流百折,村路与回沿。水碓藤阴湿,山扉花树然。樵归蒙顶雨,鸟带浅蛮烟。自有桃源意,清游尽日延。

 

(2)《圣灯庵》:夜半百灵集,镫朝千佛光。珠林度明灭,金涧袅低昂。明生月东岭,疏钟静上方。时闻佛现鸟,数语报僧房。

 

(3)《蒙泉院》:断壑云根冷,飞桥日月阴。瀑泉喧树脚,禅院住峰心。笃耨香熏座,频伽鸟哢林。仙茶煎手煮,品水坐烟深。

 

(4)《智矩寺》:宝地金绳袅,灵师法像妍。竹摇敲磬月,松飏焙茶烟。双塔截云表,千峰落眼前。孙君剩残碣,剔藓为留连。高阁穷游目,兹来兴欲狂。

 

(5)《天盖寺》:觚棱挂云表,古寺著中峰。作满地汉唐树,三天朝暮钟。佛驯守茶虎,僧豢听经龙。欲访灵师迹,还从五顶逢。

 

(6)《茶园》:苍翠五峰巅,灵根风露缠。贡香三百叶,仙植二千年。品重圜丘祀,枝披禁妍。於菟双白额,长护碧云眠。

 

(7)《甘露井》:高僧化石去,遗甃覆莓苔。迹往数千载,幽寻今独来。灵根七株灌,香雾五峰开。乳滴倾听久,还防动雨雷。

 

(8)《甘露石室》:五顶作莲花,花心甘露家。化身留白石,幽窟閟丹霞。阶下巡茶虎,门前挂树蛇。安心方就问,何事但跌跏。

 

(9)《蒲团树》:老衲偶然去,蒲团悬树巅。山风吹不落,知经几千年。自识西来意,莫问龙牙禅。

 

(10)《八宝树》:不结贝多子,不长娑罗阴。开花并著叶,根干已空心。

其中《甘露石室》描写蒙顶五峰像五瓣莲花,皇茶园就在花蕊里。甘露石屋是当年吴理真种茶休憩的地方。此处“甘露”指的是甘露大师吴理真,是人名。



3.《与弟懿登蒙山》赏析

赵怡写有《与弟懿登蒙山》诗,全文为“恒岳归来两屐青,邛黎西过酒初醒。五峰飞策云生袖,一碣扪题雨湿铭。欲探龙湫试汤品,便寻虎涧续茶经。明朝又泛巴船去,忆尔看山立县庭。”该诗描述了诗人与兄弟赵懿登蒙山时的情景,涉及对云海、雨露、泉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4.《蒙顶仙茶》赏析

赵怡写有《蒙顶仙茶》,全文为:“嵬峨大蒙顶,秀出五芙蓉。沆瀣一气连,远与元圃通。地灵草木异,碧树纷珑璁。香茗擅奇淑,冠绝西南封。仙人何狡狯,数株种其中。吐纳万日月,元气含鸿濛。百灵为守护,役使虎与龙。昆儿不敢采,包贡天九重。神产夙所念,西来得灵踪。金箧三百叶,想傢郊坛供。” 这首诗详细描述了蒙顶“仙茶”独特的生长环境以及蒙顶贡茶的一些基本情况。

 


作者简介

陈开义,男,46岁,现任四川省雅安市茶办副主任。先后在《中华茶文化》、《茶博览》、《茶周刊》、《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业》、《走遍中国》、《星星诗刊》、《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人大权力报》、《四川政协报》、《调查与决策》、《四川三农》、《农村建设》、《四川茶叶》、《四川省情》、《四川文学》、《四川旅游》、《四川文艺》、《县域经济》、《茶缘》、《四川水利报》、天天快报和今日头条、北京茶叶网、亚太茶业网、凤凰网四川、中华名茶网、茗边、手机搜狐网、手机新浪网、新茶网、茶旅世界等5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件)。参与主编名山抗震救灾专著《撼魂》,参与编辑《茶祖故里行》、《吴之英评传》、《丰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选《蒙山雅韵》、《蒙山春来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顶山》、《二郎山》等专辑,著有个人文集《杯中岁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先后参与主编《蒙顶山茶文化读本》、《蒙顶山丛谭》》等茶文化书籍,主编名山区文艺刊物《蒙顶山》和《雅安日报.今日名山》蒙顶文苑文艺副刊和编辑《蒙顶山茶》。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