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化三级黑砖茶

找到约8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安化三级黑砖茶产品

2011年安化黑茶白沙溪400g黑砖茶图鉴

  赏茶

  第一片黑茶砖(即现在的黑砖茶)于白沙溪茶厂诞生,当时用黑茶压制的砖状茶叫黑茶砖,直到七十年代才改名成现在的黑砖茶。

  随着时代步伐的不断向前迈进,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次的探索与试验,在原料与加工工艺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而又不失去传统的黑砖品质的独特风味,使得产品的口感、品质进一步的得到提高。

  该茶净重400g,选用安化优质黑毛茶为原料,经过多道加工工序机压而成。

  牛皮纸包装,古朴自然方便茶叶后期的存储和转化

  观茶

  因用黑毛茶作原料,色泽黑润,成品块状如砖,故名黑砖茶

  其原料选自安化、桃江、益阳、汉寿、宁乡等县茶厂生产的优质黑毛茶。白沙溪茶厂从70年代初对以往费工耗时的繁复工序进行了改革,按原来面茶、里茶的比例一次拼好、一次压制成型。制作时先将原料筛分整形,风选拣剔提净,按比例拼配;机压时,先高温汽蒸灭菌,再高压定型,检验修整,缓慢干燥,包装成为砖茶成品。

  砖面平整、图案清晰、棱角分明、厚薄一致、色泽黑褐而有光泽

  此款黑砖茶采用安化三级黑毛茶原料制作,含梗量不超过18%(符合黑砖茶国家标准),适合大众消费水平和初级茶友,对品质要求高的茶友,可选购本店等级为一、二级的黑砖茶!

  品茶

  茶叶香气纯正,汤色黄红稍褐,滋味较浓醇。该品为半发酵茶,去除鲜叶中的青草气,加以砖身紧实,不易受潮霉变,收藏数年仍不变味,且越陈越好,适于烹煮饮用,尚可加入乳品和食糖调饮。

黑茶中茯砖茶、花砖茶、黑砖茶有什么区别?

茯砖茶、黑砖茶和花砖茶都属于安化黑茶紧压茶中的砖茶类,都经过后发酵过程,但这三者砖茶又各有其特点。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茯砖茶

茯砖茶约在1860年前后问世。当时用湖南所产的黑毛茶踩压成90公斤一块茯砖茶的篾篓大包,运往陕西泾阳筑制茯砖。茯砖早期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

茯砖茶压制要经过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序。其压制程序与黑、花两砖基本相同,其不同之点是在砖形的厚度上。因为茯砖特有“发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条件外,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求砖体松紧适度,便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茯砖与黑、花两砖另一个不同之点,是砖从砖模退出后,不直接送进烘房烘干,而是为促使“发花”,先包好商标纸,再送进烘房烘干。烘干的速度不要求快干,整个烘期双黑、花两焙长一倍以上,以求缓慢“发花”(即产生冠突散囊菌)。

茯砖茶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18.5×5厘米。特制茯砖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普通茯砖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尚浓,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每片砖净重均为2公斤。1986年起茯砖的规格逐步小型化,茯砖茯在泡饮时,要求汤红不浊,香清不粗,味厚不涩,口劲强,耐冲泡。特别要求砖内金黄色霉菌(俗称“金花”)颗粒大,干嗅有黄花清香。

花砖茶

“花砖”的名称由来,一是由卷形改砖形,二是砖面四边有花纹,以示与其它砖茶的区别,故名“花砖”。“花砖”历史上叫“花卷”,因一卷茶净重合老秤1000两,故又称“千两茶”。花砖茶正面边有花纹,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纯正,滋味浓厚微涩,汤色红黄,叶底老嫩匀称,每片花砖净重2公斤。

花砖茶的制造工艺与黑砖茶基本相同。花砖茶原料,过去分洒面茶与包心茶,压制进把差的茶叶压在里面,较好的茶叶压在外面。60年代中后期,1958年,白沙溪茶厂再次进行工艺改革,在提高面茶和茶质量的同时,不分面茶和里茶,进行混合压制。压制花砖的同时,不分面茶和里茶,进行混合压制。

作为"三砖"中的最高级别,花砖茶的原料和花卷茶一样,大部分是三级黑毛茶及少量降档的二级黑毛茶,总含梗量不超过15%.黑毛茶进厂后,经过低温冷发酵、七星灶烘焙、筛分、拣剔、拼堆等工序制成半成品,再进入称茶、蒸茶、入箱、紧压、冷却、退砖、修砖、验砖、干燥、包装等工序制成成品,其制作工艺与黑砖茶相同。与茯砖茶相比,花砖茶砖身被压制得更加紧实,砖面乌润光滑,斜纹图案清晰,棱角分明,堪称黑茶中的艺术品。

黑砖茶

黑砖茶,因用黑毛茶作原料,色泽黑润,成品块状如砖,故名。

传统黑茶砖每块重2公斤,呈长方砖块形,长35厘米,宽18.5厘米,厚3.5厘米,砖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茶叶香气纯正,汤色黄红稍褐,滋味较浓醇。为适应大众化的需求,研制了小规格的精品黑砖条茶,制作工艺更为巧妙,使茶品极具人性化,该品砖身紧实,不易受潮霉变,收藏数年仍不变味,适于烹煮饮用,尚可加入乳品和食糖调饮。

安化生产黑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户部正式定为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的"官茶"后,陕、甘、宁、晋地区的茶商,到朝廷在各地设置的茶马司以金(货币)易领"茶引"(按:明制茶课引规定:上引五千斤、中引四千斤、下引三千斤),至安化大量采购黑茶砖,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按:明洪武二十二年所定茶易马分上、中、下三等:上等马每匹一百二十斤、中等马每匹七十斤、下等马每匹五十斤)。大都运往兰州再转销陕、甘、青、新、宁、藏少数民族地区。明末清初西北地区的"边茶"十之八九由安化黑茶供应,多在陕西泾阳压成茶砖。

1939年,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在安化县设厂大批量生产黑砖茶,产品分"天、地、人、和"四级,统称"黑茶砖"。1947年,安化茶叶公司设厂于江南镇,在茶砖面上印有"八"字,称"八字茶砖",供不应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白沙溪茶厂前身)积极扩大生产,产品改称"黑砖茶",主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来源:大茶网购,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干货丨如何区分花砖茶、黑砖茶与青砖茶?

安化黑茶,是中华茶业的国宝,是中国茶叶的著名品牌,也是独特的历史文化品牌。其中花砖茶、黑砖茶、青砖茶各有各的特点,看您喜欢什么样的口感。至于哪种最好,要看个人喜好和口味了,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至于适不适合您,可以从以下的区别中去了解这几种茶的不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花砖、黑砖、青砖都属于安化黑茶紧压茶中的砖茶类,都经过后发酵过程,但它们又各有特点:

原料不同

花砖茶:花砖是由花卷(千两茶)改型而来。以三级黑毛茶为主要原料,拼入部分二级黑毛茶,不会拼配老青茶和质量较差的黑毛茶。

黑砖茶:黑砖茶原料过去分“洒面茶”和“包心茶”两种。洒面茶为二级或三级黑毛茶,“包心”为三、四级黑毛茶和部分改制老青茶。1968年以后不再分洒面包心,改为混合压制。

  

青砖茶:分洒面、二面和里茶三个部分。最外一层叫洒面,采用一级老青茶加工,质量最好;其次一层叫二面,采用二级老青茶加工,质量次之;中间的主体部分叫里茶,又称包心,质量稍差。面茶初制分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等七道工序。里茶分杀青、揉捻、渥堆、晒干四道工序。

  

加工方法不同

花砖茶和黑砖茶的压制工艺相同:先将毛茶进行筛分、除杂,进行原料拼配。再经过称茶、蒸茶、机压、冷却、退砖、验砖、烘干、包装等工序。其中进烘房烘干时间若10天左右,逐渐升温,出烘时温度可达摄氏70度。花砖茶四边压印斜条花纹。

青砖茶:毛茶入库时,仅为七、八成干,经过在仓库抽通风槽堆放,形成自然发酵,约3至6个月后,再行加工青砖茶。压制烘干过程与黑砖茶基本相似,但茶砖压制更紧。

 

品质要求不同

花砖茶要求砖面一致,色泽黑褐,香气纯正,有松烟香;滋味浓厚纯和;汤色红黄,叶底暗褐尚匀。陈茶有樟香,滋味醇和。

  

黑砖茶要求砖面均匀,外形色泽黑褐,香气纯正,可稍有松烟香;滋味纯厚微涩,汤色红黄微暗,叶底暗褐。陈茶有樟香,滋味醇和。

  

青砖茶要求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无青气,水色红黄,叶底暗黑。陈茶滋味甘甜。

找到约7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