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化黑茶千两茶功效

找到约323条结果 (用时 0.021 秒)

安化黑茶之千两茶简介

千两茶历史

千两茶,始创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湖南省安化县。清道光元年(1821年)之前,陕西商人到湖南安化采购黑茶,为骡马运输方便,减少茶包体积,节约运输费用,将采购的散装黑茶踩压成包运回陕西。当时,这种踩压成包的黑茶叫“澧河茶”。后来,陕西茶商又对茶包作了改进,将重量100两散黑茶踩压捆绑成圆柱形的“百两茶”。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三和公”茶号,又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将茶叶重量增加至1000两,采用大长竹篾篓将黑毛茶踩压捆绑成圆柱形的“千两茶”。

千两茶,又分为“祁州卷”与“绛州卷”。祁州卷为山西祁县、榆次等地的茶商经营,每卷(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卷重1100两,产量较少。

千两茶的加工技术性强,做工精良,工艺保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聘请刘家后人进厂带徒传艺,使少数工人掌握了千两茶的加工工艺技术,亦使当时白沙溪茶厂成为独家掌握千两茶加工工艺技术的厂家。白沙溪茶厂从1952~1958年进行了生产千两茶工作。由于千两茶的全部制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白沙溪茶厂始创了以机械生产花卷茶砖取代千两茶(也就是当前的花砖,就是替换千两茶而诞生的产品),停止了千两茶的生产。1983年,白沙溪茶厂惟恐千两茶加工技术失传,决定将当年在厂加工生产千两茶的老技工聘请回厂传艺带徒,从初夏至深秋历时四个余月,共制作出千两茶300余支。这批千两茶后来以不同渠道和形式,一部分流入各阶层百姓家庭中消费和收藏;一部分被各地博物馆收藏,而一部分却流至海外及港澳台地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1997年白沙溪茶厂恢复了传统的千两茶生产。2004年后,随着陈香型茶在茶叶市场上的风行,促进了千两茶生产的发展。2007年后白沙溪茶厂改制。

千两茶简介

安化千两茶,又称“花卷茶”,是以二、三级安化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过筛分、拣剔、拼堆等工艺加工后,再采用汽蒸、装篓、压制、日晒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

千两茶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

石峰山千两茶选用的安化荒野原生海拔500-800米云台大叶种的野生黑毛茶为原料,传统工艺,松柴明火烘焙,传统杀篾;口感醇香,内质丰富,茶味悠长浓郁。

在外观上,使用竹篾将黑毛茶筑成圆柱形,柱长1.5米,柱围0.7米;在外包装上,采用三层包装,最外层竹篾,中间棕,最内层蓼叶,使茶质更优而卫生,又使外观更美防潮防水;在加工工艺上,更注重踩压技术与功夫,将茶踩压得更紧密。

千两茶的加工技术性强,做工精良,日晒夜露七七四十九天。工艺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外形

茶叶外形色泽黑褐,圆柱体形,压制紧密,茶叶紧结或有 “金花”。

2

汤色

橙黄明亮。陈年千两茶酒红色,非常的漂亮。

1

香气

醇正,有浓郁的花香。

1

滋味

口感醇正,茶汤饱满,入口细腻爽滑,回甜持久

1

叶底

肥厚完整,纯正安化野生大叶种茶

千两茶功效

饮用千两茶可以感受到茶味十足,滋味甜润醇厚、提神、解腻、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对缓解腹胀、止泻有明显功效。并具有抑制肥胖的功能,因而千两茶受到了国内外的消费者的青睐。千两茶的功效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清脂肪、清肠胃、清血管、清毒素。

1

清脂肪,减肥胖

茶中的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脂类物质排出;还可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因此安化黑茶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台湾人称为“消食茶”。

2

清肠胃,助消化

有句话讲“牛、羊和奶酪,非茶不解”故而“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从前人们就利用千两茶来帮助自己消化且除腻。

千两茶富含膳食纤维,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清肠胃;且有益生菌参与,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助消化。中国民间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消化不良的传统。

3

清血管,降三高

茶中富含茶黄素,能软化血管,有效清除血管壁内的粥样物质,被称为“心血管的清道夫”;茶氨酸有效抑制血压升高,类黄酮物质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降低血压;茶多糖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含量;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血管内脂类物质排出,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4

清毒素,护肝肾

茶中独特的益生菌的功能因子和多酚类氧化物、儿茶素等多种化合物成分,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对人体内脏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吸附体内的有毒物质(酒精、重金属、体内垃圾)排出体外,能深层排毒;又对病菌有抑制作用,保护肝肾。

 聚焦

千两茶是一种养生的好茶,它所具的儿茶素及氧化产物黄烷醇类氧化基合物,能增强人体血管壁的韧性及抑制动脉硬化;而茶中的维生素则可以延缓衰老及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防止致癌物质的产生。

千两茶储存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黑茶,也有很多黑茶的收藏者。黑茶中的千两茶该如何储存呢?

千两茶也是后发酵的黑茶,经过好几道工序靠人工完成的大茶柱。由于它独特的加工工艺,储存的时间越久,茶的味道就会越香醇,这也是黑茶爱好者喜欢它的原因。

千两茶加工得非常紧实,其实它对环境的要求不高,不像普洱茶那样娇贵不好存放,传说有人把千两茶放在井里七年不湿芯,这也是广大黑茶爱好者收藏它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只要存放于通风无异叶的地方即可。当然某些地方极端的环境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下,比如连续湿度超过90%一周以上,则需要进行抽湿处理。极干的环境也不益于其发酵转换。

 

刘仲华院士团队说安化黑茶的调理肠胃功效

肠胃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肠胃疾病常常因找不准病因导致治疗无从下手,大多胃肠疾病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但经常吃药容易产生依赖性,刺激胃肠道,并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因此,日常调理和预防肠胃病尤显重要。茶叶是具有多种功效且倍受消费者喜爱的天然饮料,茶叶的健康功能已成为最近20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在安化黑茶众多的健康功效之中,调理胃肠功能倍受研究者和消费者关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该健康属性。

一、抗腹泻作用

研究表明,茯砖茶水提取物对番泻叶所致分泌性腹泻、蓖麻油所致非感染渗出性腹泻和硫酸镁所致渗透性腹泻有防治效果,陈年茯砖茶抗腹泻效果更好,且均有剂量效应。研究还发现茯砖茶对小鼠腹泻不仅具有治疗作用,而且具有预防效果,可明显抑制稀便发生率。

用番泻叶建立小鼠腹泻模型,测定茯砖茶水提物对腹泻小鼠肠道大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及肠道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的茯砖茶能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增殖,对抗番泻叶所致的肠道微生物紊乱有明显效果,其中对乳杆菌增殖的影响最为显著,预防组均可促进乳杆菌繁殖,呈剂量依懒关系;高剂量治疗组可促进乳杆菌的增殖,甚至比阳性药小檗碱促进乳杆菌增殖的效果更好;中、低剂量可减少肠球菌数量。茯砖茶可修复药物致泻小鼠的肠道结构,灌服茶汤的小鼠的肠腔状况与正常小鼠的状况相当。

二、通便作用

通过小鼠小肠推进试验发现茯砖茶水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小肠的推进运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剂量茯砖茶均能拮抗硫酸阿托品致小鼠小肠的推进抑制作用,且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高剂量茯砖茶能抑制甲硫酸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亢进作用,对小鼠小肠推进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存贮时间更长的茯砖茶组对正常小鼠小肠炭末推进试验的推进率更大,促进效果更明显。

金花黑茶水提物及全粉均具有增强洛哌丁胺造成的小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的小肠运动、缩短排便时间、增加排便量的作用,具有剂量-反应关系。

不同剂量,不同种类茶制剂对小鼠小肠运动(墨汁推进率)的影响

灌胃高剂量千两茶、茯砖茶等黑茶能有效降低小鼠胃内容物残留率,促进胃排空,显著促进小肠蠕动作用,增大小肠推进功能。黑茶高、中剂量组均能使肠道菌群数量朝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改变,低剂量组效果不显著。

三、调理肠道微生物,促进机体健康

1. 调节肠道免疫力

对肠道菌群失调的小鼠灌服茯砖茶水提物后,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得以调整,小肠黏液sIgA、血清IL-2、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均有所升高,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充分说明茯砖茶水提物能修复受损黏膜,有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的作用。

2. 抵御非酒精性脂肪肝

通过研究茯砖茶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空肠和结肠绒毛中发生的炎细胞浸润现象,发现茯砖茶能减少空肠绒毛脱落、断裂、稀疏和紊乱现象,增加空肠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降低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数量,增加空肠和结肠的杯状细胞数量,说明茯砖茶能够有效地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黏膜屏障,起到防治NAFLD的作用。

大鼠肠道病理组织切片(JE-空肠,CO-结肠;A-正常组,B-NAFLD组,C-茯砖茶低剂量组,D-茯砖茶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NAFLD组空肠绒毛大量断裂,排列紊乱,有明显从肠黏膜上脱落的现象,空肠与结肠黑色箭头处存在炎细胞浸润,这说明高脂饮食会破坏大鼠肠道形态结构的完整性,增加肠道炎症;与NAFLD组比较,茯砖茶组的空肠绒毛排列整齐,紧密,绒毛完整性高,且空肠和结肠都未产生炎症,无病理特征,这说明茯砖茶能够对NAFLD大鼠的肠道形态结构完整性起到保护作用,并减轻肠道炎症。)

3. 修复肠道炎症

研究评价了茯砖茶水提取物、富集茯砖茶多酚的醇溶提取物及富集茯砖茶多糖的醇沉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炎症性肠病的预防保护作用及对炎症性肠病小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发现3种提取物均能降低细胞因子的含量,有效缓解炎症性肠炎的机体炎症水平,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炎症性肠炎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4. 改善脂质代谢

研究茯砖茶水提物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和功能,影响肠-肝胆汁酸代谢循环,增强机体抗氧化作用以及全身性脂质消耗,对肝脏与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改善脂质与炎症反应,抑制高脂饮食环境下大鼠体重的过快增长。

茯砖茶水提物预防肥胖及高胆固醇血症作用相关机制

5. 抑制肠道致病菌

肠道菌群失调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发病的重要原因,安化黑茶能够显著预防慢性酒精暴露小鼠肝脏脂肪变性,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黑茶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预防慢性酒精暴露引起的AFLD。茯砖茶显著恢复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的升高。诱导有益菌Clostridiaceae、Bacteroidales和Lachnospiraceae的丰度增加,降低有害菌Ruminococcaceae、Peptococcaceae、Peptostreptococcaceae和Erysipelotrichaceae的丰度,减少肥胖和改善代谢紊乱。

依次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正丁醇不同极性溶剂萃取茯砖茶水提物制备样品,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各部分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志贺氏菌等常见致泻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茯砖茶提取物各部分样品对上述6种致泻菌的抑制效果有明显差异,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对6种致泻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乙酸乙酯部分的抑菌效果更好,三氯甲烷萃取部分及水层部分对致泻菌抑制作用不明显。

尽管安化黑茶调理肠胃的功效早已被民间充分利用,目前也有关于其作用效果及机理的各种研究报道,但还不够深入和系统,未来还需在不同地域、不同老嫩原料、不同工艺黑茶调节胃肠功效的差异对比,以及安化黑茶调理肠胃的分子机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本文节选自《中国茶叶》2023年第3期,P1-7,《安化黑茶调理肠胃功效及作用机理》,作者:傅冬和,朱洺志,刘仲华*。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非遗传承】安化黑茶——珍藏千两茶

央视CCTV-10《探索发现》手艺——千两茶韵

安化因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上千年的黑茶制作历史,成为中国黑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地。


清道光之元年(1821), 安化茶商为了方便运输,把收来的黑茶用竹篾踩捆成小圆柱形,每柱定为100两(16两老称),故称“百两茶”。


同治年间安化茶农又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千两(老称16两)花卷茶。后来“千两茶”成为商品俗用名称,不管重量多少,凡用千两茶制作方法生产的花卷茶统称为“千两茶”。


千两茶制作方法包括原料筛分、汽蒸、紧压成型、干燥。在原料筛分之后,依次进行拼配、计量装包,并提前或同时进行制篓、蓼叶编制,然后进行铺篓、装篓、锁口、捆压、晾置成型、收花箍,再进入干燥步骤。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就是三十九铺2011年珍藏千两茶,现在只需15988,即可拥有。


今日推荐


72道工序,匠心之作

千两茶的制作步骤包括:原料筛分、汽蒸、紧压成型、干燥,在原料筛分之后,依次进行拼配、计量装包,并提前或同时进行制篓、蓼叶编制,然后进行铺篓、装篓、锁口、捆压、晾置成型、收花箍,再进入干燥和质检入库。


原料筛分步骤之前可设有黑茶原料制作步骤:


a、鲜叶采摘;


b、洒水灌浆杀青:杀青时根据鲜叶嫩度和当日气候情况,适当洒水灌浆,杀青温度为245℃~300℃;


c、初揉:将杀青叶在温热条件下进行初揉,时间为5~15分钟。


d、渥堆发醇:将经初揉的茶叶堆垛10~20小时发醇;


e、复揉;


f、烘焙;


g、质检入库备用。


原料筛分步骤之后可以设置原料再处理步骤:汽蒸→揉捻→发酵→打火。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千两茶的制作步骤如图1:包括:原料筛分、汽蒸、紧压成型、干燥,在原料筛分之后,依次进行拼配、计量装包,并提前或同时进行制篓、蓼叶编制,然后进行铺篓、装篓、锁口、捆压、晾置成型、收花箍,再进入干燥和质检入库。


筛分:去杂、去梗。筛分出上身茶(筛面茶)、中身茶(筛面口子茶)、下身茶(底筛茶),按级按上、中、下身茶各自归堆。


拼配:将同一级别的上、中、下身茶按一定的比例拼配,一般按(6~4)∶(5~3)∶(2~0)的比例拼配,最佳的是按5∶4∶1的比例拼配。


计量装包:按不同型号千两茶每支所定茶叶净重进行计量,用纯棉布袋装好。


制篓:如图3所示,用楠竹破成竹篾,用黄蔑制成底部大小与千两茶直径相当的、侧壁为棱形格的、可收拢的倒圆台形或喇叭形竹篓1。


蓼叶编制:用篾签或植物纤维线将单片蓼叶编成与竹篓侧面幅度相当的大片状4。


汽蒸:主要作用是软化茶叶、杀菌,使茶叶的果胶、糖类物质益于表面,使之产生粘结作用。汽蒸时间如果是常压下汽蒸,一般30~50分钟,常采用的是35~40分钟,如果用带压汽蒸,时间要短些,如4kg压力的蒸汽蒸,一般2~5分钟即可。


铺篓:如图4所示,先在竹篓1内侧铺上棕片10,然后把编好的蓼叶4辅在已辅棕片的内侧。


装篓:再把已蒸软的用纯棉布包裹的茶叶倒入篓中。


锁口:先将竹篾盖放入已装满茶叶的篓子 的顶部,然后将篓子的锁口篾3收拢锁紧。


捆压:如图5所示,在对已锁口的装满茶叶的篓子边捆边压,边压边捆,直至形成圆柱状。生产千两重的花卷茶,一般采用直径16~20cm,长度5.5~ 6m的杂木杆特别是檀木杆作压制工具,捆压一般压四轮。



步骤是:收本箍→压头杠→紧本箍→添匀箍→压二轮→定本箍→捆匀箍→压三轮-紧匀箍→添加箍→量尽码-压四轮→大锤调形→紧加箍,形成成型坯7。


凉置定型:一般根据气候条件冷却4~18h, 达到内外温度一致,也可以采取强制冷却达到定型的目的。


收花箍:先将加箍5、匀箍6松开,然后在本箍位置将其编制成花箍8,如图7所示。


干燥:有两种干燥方法,一是自然干燥,搭建一个没有封顶的便于通风的干燥架,将千两茶搁置在干燥架中进行日晒夜露,落雨时要进行遮盖,防止淋湿,干燥过程中要翻边倒头,使之干燥均匀,干燥时间40~60天,然后进行钻孔检测,当含水量≤14%时可归仓。

二是烘房干燥,前期温度控制在28℃~35℃,后期可控制在38℃~45℃,干燥时间25天左右。


实施例2:


根据所进原料质量差异性大的问题,在实施例1筛分步骤之后上增加一道原料处理步骤。


分级归堆后的原料→汽蒸→揉捻→发酵→打火→质检备用。


汽蒸:只要将茶叶软化即可,含水量控制在17%-21%,最好是19%。


揉捻:一般用揉茶机揉,时间8分钟左右。


发酵:既可以采用温热揉捻一步完成,也可以在揉捻之后堆放10-30分钟。


打火:用七星灶烧柴伙烘烤,进行成色提香,其柴伙最好是松柴。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筛分步骤前增加了黑茶原料加工工序,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


黑茶原料加工工序为:鲜叶采摘→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复揉→烘培。


鲜叶采摘:要求鲜叶的成熟度变为深绿色,或当年新生的枝条杆以底部变红,而上部仍然为绿梗,俗称花白梗为佳。


杀青:既可用杀青机杀青,也可用杀青锅杀青,杀青时根据鲜叶嫩度和当日气候情况,适当洒水灌浆,一般按鲜叶重量的0~15%洒水灌浆,便于杀青时产生高温蒸汽,穿透鲜叶,确保杀青效果。


杀青机(锅)的金属壁温度控制在245 ℃~300℃,用杀青锅杀青时,最好用油桐树桠制成的茶杈作杀青搅拌工具,每锅炒4~5公斤,采用“双亮双渥”“渥多亮少”的方法。


揉捻:一般用机械揉捻,由于叶质具有一定成熟度,采用温热揉捻,温度为30℃~40℃,时间5~15分钟,最好是8~10分钟。


渥堆发酵:将经初揉的茶叶堆垛10~20小时发酵,一般12~18小时,叶色转为暗黄褐色,并且有甜酒香味即可。


复揉:主要是进一步整饰茶叶外形,破碎叶细胞,增进茶浓度。揉后茶坯要充分解块。


烘焙:采用七星灶进行烘焙,明火直烘,燃料用木柴最好用松柴。烘茶时分次加入湿坯,一般分2~8次加入,等上层有八成干时翻焙,上下互换,使毛茶形成乌黑油润,有独特的香味,含水量≤13%即可。

安化黑茶不仅有提神、解赋、助消化、消炎、止泄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脂、 降血压、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存放时间越久,其效果越好。


而安化千两茶不仅具有黑茶之所有优点,而且适宜于长期存放,更重要的是还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茶

千两茶外形古朴,形如树杆,采用花格篾篓捆箍包装。千两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且全由手工操作,制作时由一班身强力壮的男子进行采制,神奇的是:装茶的篾篓制作十分复杂且科学,可保压制紧型时只进不退,只紧不松;虽然为手工操作,但成茶的紧结程度却是机械所不能及的,以至于有“千两茶浸水七年茶心不湿”之说;因其制作工艺的独特性,所以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十九铺这款千两茶,每个千两都仅有一个编号,千两茶每年收藏价值约上涨30%,存放5-7年,价格上涨一倍,选择它,便是选择了高贵与尊严。一柱一码,送给懂它的人,送给尊贵的客人。


茶为仙草,镇宅佳品

“茶”字上下拆分为“艹、人、木”,草为阴,木为阳,人在其中调和阴阳,阴阳又为天地,人在其中吸收天地之精华,所以茶为仙草,有镇宅作用,而尤其以黑色为最佳。

黑茶千两茶犹如佛香一柱擎天,为镇宅之上品,茶禅一味、禅茶一心。


吉位摆放,吉祥顺意

千两茶作为镇宅之宝,居于家中的位置尤显重要。


摆放吉位以八卦五行测算:八卦分乾坤坎离震巽艮,分别属于五行。乾为天,坤为地。巽为风,震为雷,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五行中,乾兑属金,震巽属木,坎属水,离属火,坤艮属土。


茶为木,震、巽位为摆放千两茶之吉位,震巽两个都属木,一阴一阳,符合阴阳之道。巽主东南,震主正东,正位为阳,震为阳而巽为阴。


摆放方位 —— 住宅

千两茶住宅摆放以正东以及东南方为最佳(震巽吉位),取紫气东来吉祥之意。


如住宅震巽两位被占用,则可在以下位置摆放:


摆在客厅正位(沙发位)的左上方

家庭建有佛堂可摆放佛堂香案右侧亦为吉位

百两茶或十六两茶宜摆放在写字台的左上方(上位)


以上位置均为上位,下方可吸收茶的灵气。


摆放方位 —— 办公场所

独立公司大堂或办公室应摆放在正东以及东南方为最佳(震巽吉位),紫气东来,吉祥如意。


亦可摆放在办公桌的左上方位置,这样可吸收仙草的灵气,使人心静智灵,才思敏捷。


十六两茶宜竖放在办公桌的左上方,一柱冲天,吐纳精华,心情舒畅。


摆放讲究

千两茶的摆放场所住宅以客厅,公司以大堂或会客室为首选。所谓镇宅者,亦镇人心,被更多人视之,称之为能者。茶属木,相应到人呢,就是人的肝气为木。茶在客厅或大堂中摆放,可多接触人气。木有调达畅顺之能,茶本身即为木,补人体的木气,即人的肝气通畅,心情就会舒畅。


茶使人心静,使人智灵,可使人在虚境中与大自然融通玄念,因此千两茶的摆放也要注意与自然的融通,摆放场所适宜有窗帘,半遮光,通风,保持茶的融通,同时起到风化、陈化的作用。


茶性阴,但阴太盛则需阳气以相补,体现阴阳相济之理。因此,千两茶适宜摆在有阳光之室,但不适宜在阳光直接照射下。


口感醇和,经久耐泡

采用花格篾篓包装,包装材料从外到内分别为楠竹、棕片、蓼叶,蓼叶直接接触茶叶。茶胎紧实,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略带松烟香,汤色暗红,明亮通透有厚度,醇厚柔滑,部分产品在凉置干燥过程生长金花,其具有菌花香,口感醇和,经久耐泡。


今日推荐

弥漫着岁月芳香的优质安化黑茶,都可称得上是"时间之手"创造的艺术。从这一点上看,安化黑茶倒像法国红酒,有着越老越香的特性。利用时间的力量,将茶叶品质推向极致。


千两茶从千年茶马古道走来,保存着原生态的古代文明,却映衬出现代人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时尚元素。传递着一种正能量,诠译着中华文化物质文明。

找到约321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