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97回归经典普洱茶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寻味时代经典97水蓝印,厦门茶博会,双陈用年份老茶,持续引爆现场

6月25日,厦门茶博会的第三天,“寻味时代经典97水蓝印——让世界爱上年份茶”专场品鉴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A3中心舞台区成功举行,双陈普洱用一款陈期25年的明星茶97水蓝印,再一次带领茶友们走进年份普洱茶的世界。

活动伊始,双陈普洱运营中心总监周超先生,做“共享年份普洱茶”的主题演讲。他说,现如今的普洱茶行业必然有三个回归:重归消费本位,重归健康本质,重归真实本色,在这种背景下,年份普洱茶必将成为行业商业新赛道;对消费者而言,喝年份普洱茶试错成本更低,所见即所得,身体更易接受,温和不刺激,优质年份普洱茶将会是中国未来最优质的资产之一。

双陈普洱深耕行业27年,有超13万平米的普洱茶仓贮面积,400余款优质干仓老茶品种,首创的生态干仓贮藏技术,历经4次迭代升级,是真正能够让消费者放心选购的年份普洱茶品牌。

之后,本次茶会的主角1997年水蓝印正式开品。97水蓝印是原国营勐海茶厂在1997年生产的7542配方茶,是90年代中期7542配方茶的代表作,受到茶友们的持续热捧。

伴随着97水蓝印的悠悠茶香,国家级评茶师,双陈普洱茶学堂首席讲师刘颖女士,跟大家分享“年份茶风味特点识别”。她说,普洱茶的年份是有迹可循的,可以根据茶品的生产信息、包装特点、品质风味来判断一款普洱茶的年份。

而年份茶的品质风味又可以从干茶、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方面去识别。并向大家展示了双陈总结和研发的部分年份茶识别工具,以帮茶友们更加快速地识别年份茶,增加品茶乐趣。

现场,双陈为大家准备了年份茶风味轮纪念折扇,复刻97水蓝印的2017年双陈9542等礼品,用好茶好礼陪伴各位茶友,茶会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今天是厦门茶博会的第三天,连续三天,双陈每一天都为茶友们准备了一款优质的年份普洱茶。

1996年中茶绿印7532(市场价16000元),1992年大蓝印(市场价18500元),1997年水蓝印7542(市场价80000元),1987年中茶绿印8582(市场价90000元,6月26日下午三点开品),一款比一款稀缺,一款比一款重磅,现场也是一场比一场爆满,很多茶友慕名而来。

同时,细心的茶友也发现了,双陈标志系列茶品莲饼第五代也首次在现场展出,第五代莲饼即2022年莲饼,即将上市,敬请期待。

今年是双陈普洱首次亮相厦门茶博会,一款又一款的优质年份普洱茶一定厦门的茶友们带来的不一样的风景。大家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因为一杯茶,相聚在此,这杯优质的年份普洱也见证了我们的欢乐、专注和精彩。

接下来的日子,好茶继续,精彩继续。

普洱茶越老就越值钱吗?

  普洱茶是真的可以越陈越香越稀有越值钱的,但前提一定要满足三个条件,好的原料,好的工艺,好的仓储。当然这只是基础条件,对于市场而言,还得具有一定的认可度,流通性,说白了就是存放几年十几年后,还得有市场需求才行。不然也只能自饮。

  什么样的普洱茶越老越值钱

  普洱老茶,有着越陈越香的特性,由于汉语的用语习惯,很多人会相应联想到“越陈越贵”,把老茶和值钱划上等号。事实上,老茶的价格之所以那么高,品质优异是固然,但也与市场份额有关,通俗一点来说也就是存货量。

  老茶,不仅要够老,还要够少。放眼那些涨价比较猛的老茶,比如88青饼、96紫大益、97水蓝印、班章大白菜、福今土鸡沱等,这些茶哪一个不是存量较少,非常稀缺的?

  这些老茶,经过多年消耗,遗留下来的非常少,真正的喝一片少一片。这些茶之所以贵,是因为经典无法复制,更是因为物以稀为贵。

  普洱茶越老越值钱的基础

  并不是所有普洱茶存放后都可以“越陈越香”,除了制作时选用的原料和工艺,后期的仓储环境也会对整体转化有重要影响。

  如果原料本身品质不好,或者是工艺不当导致内含物质提前被消耗,这样的普洱茶其实是不具有后期转化价值的;而仓储不符合要求,则会导致普洱茶被存坏。

  徒有年份,但品质没有提升甚至不如新茶好喝的普洱茶,升值自然无从谈起。

  什么样的普洱茶值得存放

  1、品牌。如今整个市场上流通的老茶很多,但几乎所有主流的、知名度和价格比较高的老茶,都出自那几个大品牌,这说明品牌是重中之重,大品牌的老茶更有升值潜力。

  2、品质。普洱茶最终要回归到品饮价值上来,所以老茶升值的潜力,取决于茶品的品质本身,主要是看原料。

  3、仓储。普洱茶是后发酵茶,仓储对其品质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你收藏的茶就算再好,比如96紫大益,很有名了对吧,但你藏的这片茶如果仓储不好,你放在湿仓里了,那茶香不纯正了,口感喝起来还锁喉,这茶还怎么个升值法?

  如果对这个行业不深入了解,对存茶没有概念的茶友,那么建议不要存茶,以免入坑。若是对普洱茶行业有颇深了解,对于一些大厂的茶,可以适当入手一些。


大益茶市的前世今生(一)

  其实这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它涵盖了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就像“这世上”本没有大益茶市,只是买大益茶藏大益茶的人多了,便有了大益茶市。

  大益茶市的起点究竟在哪里?具体的年份好像谁也无法说出,大家只是觉得当大益茶在市场中流动后,慢慢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可有人想过吗?那么多普洱茶品牌,为什么就大益茶成为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存在?

  张静红,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副教授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副教授张静红女士在今日头条的一篇文章《理解了江湖,你就能理解普洱茶鱼龙混杂的现状》谈到了现代普洱茶的兴起以及普洱茶收藏市场的出现。文中特别提到了97年香港回归,一些藏茶的港人把陈年普洱茶带到珠三角,然后喜欢老茶的台商立即爱上了这些存放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老茶,随后珠三角兴起了品饮普洱茶的风尚,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市场格局。

  张教授的论述的角度别具一格,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回想起多年前翻看的一些史料。这段史料恰好能解释台湾人对普洱茶的钟爱以及为什么他们会前往西双版纳寻茶,最终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市场。

  很早以前台湾人是不喝普洱茶的,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许多权贵也跟着来到台湾。其中来自北京的人就把品饮普洱茶的习惯也跟着带了过去,他们当中有一位叫做“唐鲁孙”的老人家。别看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老人家的故事了,可在当时那可太厉害了。他出身满清皇族,又在民国时期出任要职。同袁克文(袁世凯次子)赏过花。又同宋子文吃过饭,在当时真的算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老爷子喜欢喝普洱茶,也喜欢写评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唐鲁孙老爷子笔下的普洱茶是怎么一回事吧。

  《茶库与缎库》——节选于唐鲁孙《故园情》

  那志良(原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民国时期掌管故宫文物)先生谈到茶库缎库,也引起笔者当年经历的几桩小故事。在故宫处分那些物资的时候,有些朋友喜欢喝红茶、绿茶,于是就买些皇家茗茶去品尝。殊不知红茶绿茶熏制后所含水分都比较高,经过多次自然发酵之后,霉变的结果,红茶结块,绿茶一碰就碎,而且霉味特重,根本不能泡茶饮用了。倒是大理普洱茶、云南沱茶制成茶饼茶砖,所含水分本来就低,再一压紧成砖成块不透空气,反而不会霉变。

  今年春节文友在台北小聚,庄产兄带来一块乾隆年间的茶砖,沏了一壶,让大家品尝,据说可治感冒。刚一进口,风韵未发,还觉不出好在何处,等喝第二杯就觉出芬芳微涩,就觉出精英上浮,意爽而甘了。笔者在故宫拍卖物资的时候,也曾经买过几饼沱茶。等抗战胜利,把云南新制沱茶两相比较,前者厚重柔炼,后者头一口虽然清新甘洌,但是细细品尝,就觉得有点烦浊下凝,不如前者悠然意远啦。笔者不擅品茗,个人感觉如此,是否是贡品经过精细加工,市售沱茶制造比较粗放的缘故,就不敢妄自悬揣了。

  通过唐鲁孙老爷子的记载,我们不难发现陈年普洱茶在台湾的受欢迎程度。鉴于当年大陆与台湾的紧张关系,台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买到新茶,买新茶藏老茶也就无从谈起,等到97年香港回归。爱喝茶的香港人把老茶带到珠三角后,受到台商的推崇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编:婉君

  审核:张馥宣

  来源:大益行情网编辑部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