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2016年名山古树普洱茶

找到约199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初制工艺提升,使名山古树茶跻身名优茶行列

 

上游的茶农守着古茶园,从事第一产业农业;中游的茶厂搞加工,从事第二产业工业;下游的茶商搞销售,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

早在1995年,就有港台茶商绕过茶厂,直接向产地茶农定制心仪的名山古树茶。就此从产业的终端向中游和上游回溯,反向到产地自己办厂加工。但这种潮流真正被推向极致是在2007年以后,广东茶商陈升河联手老班章寨子办起初制所,收购鲜叶自己加工毛茶。后来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南糯山半坡老寨、大勐宋那卡寨。赶上了2012~2014年连续三年大热的行情,名山寨的茶农赚了个盆满钵盈,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好生活。如今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的各个村寨,全部都沦为建筑工地,处处大兴土木,赚到钱的茶农不约而同选择了盖新房。居住条件的大为改观,并不能改变身居深山,没有配套的窘境!

2014年下半年,终端销售市场已经开始呈现疲态,出现下滑的势头。笔者在2014年末所写的一篇文章《茶农晒钱与芳村罢市,2015年普洱茶何去何从?》率先预期2015年名山古树茶价格将下调,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行业热议。2015年春,在头春季节茶价僵持了一段时间后,进入到二春茶价掉头下滑,应验了之前的市场判断。2016年3月份《普洱》杂志再度刊发笔者撰写文章《2016年,名山古树茶何去何从?》文中再度预判今年茶价格将继续回调至合理的区间。

2016年选择3月份头春时节再度入云南名山实地考察。将今年与去年两相对照,不难发现,相较于去年终端市场市场下滑导致的颓势,以至于有些茶农手足无措,甚至面对市场盲目乐观,大批量加工毛茶导致货物积压、资金沉淀,今年开始主动应对市场。

一种是企图转移风险,主动寻求将茶园承包出去。在革登茶山,遇上一对从勐腊回寨子里帮助父母采茶的夫妇。老爷子年届80岁,老阿婆已经78岁,老俩口依然身板硬朗,守着家里的十几亩古茶园过活。78岁高龄的阿婆更是时时爬上古茶树采摘鲜叶,身手矫健令人惊叹!养育了三女四男七个子女的老两口,孩子们都已经成为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员工。回来帮忙的是在勐腊医院工作的女儿,和中学教学的女婿。女婿感叹:老俩口放着城里的别墅不肯住,非要在山里守着一方古茶园。孩子劝他们把古茶园承包出去,老人不肯,担心别人采坏了她祖上留下来的古茶树。于是只好雇人打理茶园,直接采摘售卖鲜叶。因为缺乏劳动力,天气不好的鲜叶,只好自行炒制,年迈体弱工艺不佳,徒生感叹!我们转身离开的时候,听见老人的女儿埋怨夫婿:一看他们就不像买茶叶的。

另一种是主动降低产量,根据客户的订单,因需采制。这不失为降低风险的一种方式。既往作为一种商业概念的单株茶,今年实实在在的落到了实处。在倚邦茶山,一位茶农小心翼翼地采制单株小叶种的“猫耳朵”,能够卖上很好的价格。

多年来停留在表面,极少落地的合作社今年终于有机会发挥作用。在帕沙,茶农不再像往年那般焦灼,即使没有客户上门,也可以把自家种古树鲜叶售卖给合作社,有人托底自是一件好事。

源头的变革,还在于既往一家一户的加工,正在转向由村寨有实力的大户承担。在景迈,一家茶农自家的工厂,大晚上灯火通明,源源不断的鲜叶涌进来。“七吨鲜叶啊!想想都头大。”负责人跟我诉说自己的辛苦。有意思的是,收购进来的鲜叶,经萎凋槽萎凋,然后滚筒杀青,盘式揉捻机揉捻后,直接把揉捻叶又卖给了一家一户的茶农。这种行为反应出一种积极应对措施,虽然累,辛苦一月,轻松一年,总归是值得的。

值得警惕的一种现象是非理性的逆市场行为,一些村寨,给茶农开会,采取统一口径、行动企图逆向提价,竟至于比去年同期的价格增长了一倍有余。连茶农都坦言:这样的价格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错过一季就是一年。

头春时节,在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面对询价,茶农最多的回答:价格都还没有出来。往年在茶叶批量上市之前,大益开收的收购价,就是占市场主导的小树茶的开盘价,茶农、茶厂、茶商交易都有据可依。这就是大厂的话语权。而作为名山古树茶,去年对鲜叶影响最大的雨林迟迟不见开盘价。亦如勐宋的茶农所言:以前是老同志,后来是福今,去年是雨林,今年不知道。于是整个茶山古树茶行情显现出天下大乱的局面。小批量的交易,只好以去年为参照,由买卖双方自行商定。而这种价格几乎对市场的走势没有影响。

名山古树茶,唯有陈升号有所动作。从老班章、南糯山半坡老寨与大勐宋那卡,厂家给出的鲜叶收购价格,只略低于往年。但却提高了鲜叶的分级以及检验标准,事实上降低了价格。而其他的厂家,鲜见有人出手。我们判断,厂家正是采用了一种用脚投票的方式,规避市场风险。就是推迟收购期限逼迫茶农降价。一位厂家代表直言:凡是个厂家,就是今年不收毛料,仓库里的原料也能支撑上一两年没有问题,拖这么久,最终茶农肯定是扛不住的。这也可以看作是部分厂家的态度。围绕名山古树茶,上、中、下游的剧烈波动,不可避免。

自2016年3月20日至4月3日,为期15天的亲历滇南江内古六茶山、江外新六大茶山实地考察,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一)新常态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名山古树茶为代表的普洱茶,整体市场稳定,面临品质提升,价格降低的品牌重塑!一批厂商将无可避免被市场淘汰。

(二)名山古树茶极品小产区,仍具有相当的市场号召力,但并非资本的避风港。

(三)当下中国七大茶类中,唯有普洱茶、铁观音堪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名茶,凡有人喝茶处,皆有这两种茶的忠实消费者,但普洱茶市场走势更好。

(四)名山古树茶在外来文化、资本与技术的不断输入下,已经跻身名茶行列,特别是以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等名山头为代表的名山古树茶,需要重新认定其历史价值!

(五)2016年,以名山古树茶为代表,普洱茶再次开启变革的时代!

 

 

名山古树十年!茶农强势崛起,小茶商正被市场边缘化!

这两年,茶叶预售已经成了趋势。

春茶预售的背后,是普洱茶行业,茶商与茶农山头斗法落败后,无奈的选择:简言之,没钱,又不敢存茶。


-01-

茶农和茶商,咱们是兄弟?

普洱茶市场的消费,一直在增长。

茶山行人流量,也越来越大。可是,茶老板却越混越惨。

茶老板的高光

2009年,古树茶崛起之前,云南茶山,哪怕冰岛老寨,都十分落后。茶农住着小趴屋,守着黑火堂。宁愿去省外打工,也不做茶。

但是,古树茶品饮价值的发现,大量的茶商带着资本进入茶山。茶农不用出去打工了。

只是,10年前的茶农,除了有茶树,啥也没有。连制茶工艺,都是后面拜师学的。

但是,茶老板有资金,还能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大量宣传古树茶,掌握了茶叶市场的舆论。

茶商一到茶山,茶农就把茶商当祖宗一样供着。每年春茶,茶农提前联系茶商:哥,要不要来茶山了,羊已经买好了,你来就宰。

茶商带着客户,与茶农打成一片,大家一起在茶山,玩开心了再做茶。茶叶做出来,茶商卖给客户,收到货款,把茶农的钱也结了。大家在山上一起吃香喝辣。茶农、茶商称兄道弟,气氛一片祥和。

这样的局面:是建立在茶商掌握资本和舆论,而茶农除了茶树,一无所有的基础上的。这时候的茶商,靠茶山与市场信息不对称赚钱。

风水轮流转

2014年下半年,古树茶行情陡然走低。

做了几年古树茶,茶农完成了原始积累。建起了小别墅,拜师学会了工艺,更重要的是,还掌握茶行业核心生产资料古茶树。

2016年,第二波茶山行开始,不止茶商及客户,其他散客、茶客也上山。


这些人到了山上才发现:原来,卖给我茶叶的茶老板,他的茶叶也是从茶农那里拿来的,工艺,也是茶农的工艺。

既然如此,为何还让茶老板这类中间商赚差价,我直接找茶农拿不就得了。

于是,大量的客户跳过茶商,找茶农拿茶叶。茶老板的客户,就这样流失了。茶老板没有客户,销路受阻,从茶农那里拿货变少。

不仅如此,茶圈舆论也变成茶农与茶商分庭抗礼:茶农虽写不出文案。但是,随着短视频的出现,山头信任危机大背景下,茶商说一千道一万,还不如茶农拍个视频,操着一口勐库方言说:这片茶园我家呢,山那边是我堂哥家呢。

茶农,再也不会把茶商供着了,反而把上山的客户供着。

茶商,已经从最初山头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变成边缘化的中间代工。

所以,哪怕是茶山行越来越火热,欢的是茶农,悲的是茶商。

总之,2009-2015年,山头茶上半场。茶商掌握资本和舆论,还有一部分制茶工艺,山头茶话语权掌握在茶老板手中。

2016年之后,大量散客上山,茶山越来越透明,茶农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客户跳过茶商,找茶农买茶,茶商被边缘化。山头茶下半场,话语权回到了茶农手里,茶商完败。

了解十年名山古树茶,茶商和茶农的变化,就能了解,如今的茶商,为什么那么喜欢预售了。

都是因为:茶商手里没钱,不想承担库存压力。

-02-

茶老板家没有余粮

普洱茶,大厂玩拼配,小厂做名山古树。

但是,山头茶原料价格上涨后,如今的茶价,够每个茶老板都喝上一壶的。

2011年,三五百块一公斤的冰岛老寨,涨到今天6万一公斤。2011年,鲜叶5块一斤的正气塘,如今,毛茶2000多一公斤。

中小茶企,资金实力本来就弱。十年间,原料成本涨了上百倍,有几个茶企扛得住。


前些年,茶叶价格低的时候,茶企做茶,依托茶山行,市场行情也不错。山头茶,一个春茶就做几吨。

而且,茶叶价格一直在涨,茶价涨,趁低价把茶叶收进来,以后涨价卖掉就是赚。所以,很多茶老板,在行情大好的那几年,把赚来的钱果断囤了茶。

茶叶存进来,用时间换增值的空间。但是,谁也没料到,没过几年,行情变差了,囤茶的茶老板也多了。整个市场,早已产能过剩。

很多茶叶,纵然真正的名山古树,存了七八年,品质已经很好。但是,产能过剩的市场,好茶也未必卖得出去。

行情好的时候,茶老板挣来的现金流都压在库存上。如今,行情不好,前些年行情好的时候,又没存下现金流。

结果就是:大多数茶老板,要茶叶,几吨几十吨分分钟就能拿出来,但是,要现金的话,大多数茶企,没钱。

手里没有现金流,只能预售,让茶客先交点定金,拿着茶客的钱去做茶,茶老板自己赚点差价。

-03-

不敢承担库存压力

做茶,也是要交学费的。囤茶,就是最大的学费。

提起普洱茶库存:云南茶老板大多想扇自己几个嘴巴。

当年为啥就听人忽悠:存茶能升值,不考虑市场产销情况呢。

如今,茶叶倒是真的升值了,可是,产能过剩,价格虚高。新进入茶圈的茶客,跑到茶山找茶农。老茶客,喝惯并存了当年的低价茶,不会买涨价后的茶叶。茶老板的茶叶,那是真的难卖。

别的行业,如果遇到风口赚了钱,一定会保现金流,但普洱茶行业的茶老板们,想法异常独特:尝到了藏茶变现的甜头,直接跳过市场供求关系。

有了钱之后,不是保现金流,而是做成茶叶摆在仓库里,等茶叶升值后慢慢卖。

终究,市场讲究产销。茶叶,年年发芽的树叶。用古树茶的红利期和自己的青春年华,换来了囤茶不该盲目的教训。如今,有几个茶老板还敢大量囤茶。


以前卖茶,茶老板到茶山,包茶园,做成茶叶,在山上卖掉一部分,剩下的拉回城里慢慢卖。

但如今,茶叶价格那么贵,茶老板手里没有多少现金流,囤茶,真的囤不起了。茶老板也深知,如今囤茶,不是投资,而是高位接盘。

就算对茶拥有无限情怀,以前的藏茶都不一定能卖出去,如今这么高的原料价格,囤进来,又怎么卖得出去呢?

库存之痛,已经让茶老板们对囤茶望而生畏。还不如有多少订单,就做多少茶叶。

提前宣传预售,拿着茶客的钱,去做茶,中间赚点辛苦费,自己也没有库存压力。

这样的大背景下:茶商的春茶预售,应运而生。

写在最后:

十年来,茶叶市场,主导权和运营方式,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茶山的地位。

从最初茶老板们的茶山行,到后来的茶客上山,到如今的茶区大基建,冰岛小镇、昔归小镇,真正的茶旅融合。

未来几年,古树茶市场的核心,始终是茶山。但是,无论茶山的火,是真的火,还是虚火,都掩盖不住终端茶叶市场的低迷。

对于茶商来说:

茶商虽然仍是卖茶的主力,但往事不可追,10年前的辉煌,永远回不来了。

维护好老客户,有多少订单就做多少茶叶,才是明智的选择。有了钱,千万不要再盲目囤茶。任何一家茶企,都是现金流说了算,随行就市才是王道。

茶商不囤茶,最大的买家变冷静了,也能给古树茶市场降降虚火。要是一直放任茶价烧下去,没准哪天,价格就撑不住了。

对于茶客来说:

普洱茶,是一杯饮料。一堆平平无奇的枯叶,在开水的冲泡后,竟能展现出媲美世界顶级名庄酒的纯真色香韵。

正是凭着云南大叶种的天然优势和不可复制的顶级滋味,普洱茶受到无数茶客的追捧。一饮普洱,其它茶叶,皆是过客。

普洱茶,也是一个江湖。茶叶江湖里,无奇不有。有人忽悠,有人装神弄鬼,更有人9块9的冰岛是真的。

普洱茶这个江湖,庸庸扰扰,趣事连连。

喝好自己的茶,看别人尽情地表演吧。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十年名山古树!一部茶叶产能扩张史!普洱茶,将进入去库存时代

万物总是相对的,

脱离环境,谈所谓的真理,都是一厢情愿。

普洱茶能越陈越香,但也会和任何一个产业一样,在红利期盲目扩张,遭遇瓶颈之后,只能艰难地去库存。

图片

-01-存钱不如存茶

茶圈常有人说:存钱不如存茶。

在普洱茶(古树茶)价格起点较低、茶价持续上涨时,对于卖茶的人来说。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时,存钱真的不如存茶。

那年,古树茶红利

2009年,茶人们发现了古树茶的高端品饮价值,普洱茶进入古树茶时代。普洱茶好,喝古树茶才高级的理念,借着自媒体的红利迅速走红。

一个全新的茶产业增长点,几乎真空的市场。2009年前后,300块就能包一棵冰岛老寨古树(承包茶园量大,比毛茶便宜很多)。

2012/2013年,股市大火,大量的热钱无处可去。能够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行业外资本,古树茶全新市场,自媒体崛起,三大红利的加持下,各行各业的老板走进云南茶山,改行做普洱。

当时还贫困的茶农,迫切要盖房子改善生存环境,把手握资金的茶老板们当祖宗一样供着。

那些年,茶商与茶农,一片和谐,一片欣欣向荣。

大家一起体验民族风情,品味茶山美食。每年春茶,先玩开心了,再慢慢做茶。

上涨的茶价

2009年之后,古树茶的价格,一直在上涨。

以冰岛老寨为例,2012年价格5000-8000,2013年1.2万到2万一公斤,茶价每年都上涨几倍,有些年份甚至上涨十几倍。

更可观的是:茶老板的茶叶做出来,只要是古树茶,根本不愁卖。一个电话打出去,客户就用麻袋装着钱来成交。

行情好那几年,一个春茶做下来,一些老板光懂过的原料,就能卖掉三五吨,这在今天是不敢想象的。

春茶上山忙2个月,赚够一年的运营费用,平时开间茶馆,云淡风轻过日子。

如今的一些茶企,就是在古树茶红利期完成了原始积累,后面才改做品牌。

在茶价飞速上涨,古树茶供不应求的市场红利之下,投入普洱茶行业做古树茶的人,在山头倒卖原料的老板,十有八九都赚了。

2009年-2017年,真的是存钱不如存茶。云南普洱茶的产量,也从2010年的5.08万吨,一路飞涨……

这些茶叶,大多数被茶老板们有意无意地囤进了自己的仓库。

-02-当茶价不再上涨

万物皆有周期,市场讲究产销,一切繁华都是有限的。

2019年之后,外部环境开始下行,茶并非生活必需品,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除了冰岛老寨等极少数名寨,山头倒卖原料的生意模式,就很难再做下去了。

当茶山倒料这个经济增长店遇到瓶颈,茶行业很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连续十年的盲目增产,产能过剩时,存钱不如存茶,就成了一个伪命题。

茶价已经涨高

2011年,冰岛老寨的干茶300多块一公斤,正气塘的茶叶,不过小几十块一公斤。

但是,2021年,冰岛老寨古树单株6万一公斤,正气塘的茶叶也涨到2000左右一公斤。

10年之间,茶叶价格涨了200倍。放眼市场,哪个行业有茶行业这么高的回报。

但是,当茶价涨到一定程度,超过大多数茶客的承受范围。茶叶就不值得投资了,更确切地说,投资的回报空间相当有限。这时候,花高价大量囤茶,已经不是投资了,而是高位接盘。

升值与变现

哪怕茶叶价格涨再高,仍然有茶老板相信,普洱茶做的是长线,现在存,依然能升值。

不可否认,普洱茶越陈越香,不像绿茶一样今年存明年就过期。普洱茶周期较长,让茶老板有很长的时间做周转。而且,普洱茶的确有一定的抗通胀能力。

这种时候,卖茶的老板,遇到精品茶,符合越陈越香规律的茶,自己品牌每年都做的茶,可以适当囤一些。

但是,如果还想像2009-2016年,大量囤入茶叶坐等发财的事情,小心砸在自己手里。

茶叶,流通起来才有意义。

说得更通俗一些,茶叶要卖掉变现才有意义。

比如,今年10万一公斤的冰岛老寨单株囤进来,茶价会上涨到20万一公斤吗?纵然真的涨到20万一公斤。

冰岛老寨,普洱茶发烧友玩的茶,一个没有老寨背书的小茶老板,又到哪里去变现呢。

其它山头,诸如懂过、下磨烈,正气塘、小户赛,纳罕,南岗等山头,真的就那么好卖吗?茶叶好不好卖,前些年囤了很多茶叶的老板,心中如鱼饮水。

总之,当茶价不再上涨。别盲目存茶,现金为王。


-03-新人追名山,旧人去库存

普洱茶,已经是一个稳定的市场。

千千万万喝普洱的茶客,是普洱茶市场的中流砥柱。

如今的茶价,少数名山中的少数稀缺古树,还有上涨的可能,比如冰岛老寨一类古树和单株,其实是游离于市场之外的。

这些屈指可数的茶树,是玩家定价。一棵单株,有人出30万,有人出40万,价高者得,这样的背景下,老寨单株、一类古树还会上涨。

但冰岛老寨二类以下古树,以及大多数山头,茶价已经稳定,很难再有大的上涨(通胀因素会带着小涨)。

茶价已经稳定,但茶圈依旧来来往往。每年都有人进,每年都有人出。新人与旧人,各取所需。

新人追名山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新人进入普洱茶行业。做茶的人,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有库存的茶老板,希望茶客深入了解越陈越香,喝自己仓库里陈化10余年的普洱茶。

茶农希望新入行的茶老板炒炒自己的山头,把1000一公斤懂过古树茶炒到3000一公斤,也是一种进步。

然而,新入行的茶老板却不傻,炒你的山头,你现在低价承包给我,纵然炒起来了。5年之后承包到期,茶树又是你的,让我花钱为你做嫁衣的赔本买卖,不能干。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山头格局,已经不可能再炒起来了。还不如,抱着钱冲进冰岛,收点老寨,包点坝歪。

虽说这些山头茶价很高,但是,这些茶的名声很大。刚好市场混乱,一开始就好好做,把名山茶做真、做精,还是可行的。

旧人去库存

有库存的茶老板,也想进名山分一杯羹。

但是,以前的库存太重,普通山头无法向名山转型。更重要的是,当年茶价上涨的时候,自己半生心血都赌在库存上了,纵然想做,大多数人也没有现金流。

对于新茶,没现金,不敢冒险。有多少客户就做多少茶叶,不敢囤货。定制模式玩得炉火纯青。但平时,还得削尖脑袋卖库存。

于是,冲进直播间,拍着胸脯大喊一声:家人们,炸福利了。

一天又一天,卖茶的路上。新人吹冰岛,旧人玩库存。熙熙攘攘,你来我往,把茶圈搞得好不热闹。


写在最后:

普洱茶,处于商业社会中,

即使越陈越香,也受制于客观经济规律:

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这是做茶的老板都应看清楚的。

理性看待普洱茶的升值

对于茶客来说:普洱茶的升值,是口感的升值,存几提好茶,口感变醇和后再慢慢品饮。

茶价在缓慢上涨,对抗通胀的路上,用今天便宜的价格买一些茶叶,降低以后喝茶成本,仅此而已。

对于卖茶的人来说,稀缺高品质的茶,陈化之后,有升值的可能,但更重要的是:升值之后要能够变现,无法变现的升值,只是纸上财富。

也就是说,时至今日,依然觉得盲目囤一堆普洱茶就以为能升值的茶老板,最后可能作茧自缚,被库存套牢。


人这一生,卖不了多少茶

茶老板要不要做升值的美梦,还得看自己有多少库存。

人这一辈子,卖不了多少茶的。就像有的茶老板,年近五旬,有十几吨茶叶,依然奋斗在卖茶的路上。

手中没有庞大的经销系统,没有春茶走量的渠道,也没有大V的实力,只靠零售度日,却还盲目囤茶。

没有团队支撑,独自零售,一年到头,还卖不掉1吨茶。做茶半生都没卖掉10吨茶叶,年过半百还囤茶,真是匪夷所思,莫非,真要传给下一代。

对于库存庞大的老板来说,每年适当做点新茶,这辈子能把几十吨库存卖掉,也不错了。

但去库存,谈何容易,卖茶的路上,慢慢熬吧!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9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