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2016龙井龙坞采摘时间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英杰

累世积淀 ,犹记千年茶风;新开一盏,传承盛世茶香

——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英杰

天风吹醉客,乘兴过山家,云泛龙沙水,春分石上花。

茶新香更细,鼎小煮尤佳,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屈原在《离骚》里曾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隐喻君子品德之高尚美好。由此观之,“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可谓是文人雅士对于饮食的至高赞誉了。而这份赞誉的背后,是一段传承千年的古韵茗香,是一枚饱蘸风雅的文化遗珠,更是一个在新时代重焕风采的传统产业——西湖龙井。

出身茶人世家的戚英杰凭借对西湖龙井的一腔赤诚,引领家族企业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忠实传承手工制茶技艺,积极融入“互联网+”潮流,筹建国内第一座西湖龙井博物馆,把承载了唐宋盛世遗风的茶文化引入当下,也推向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

西子湖侧畔 ,传世有茶香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无论是在文士骚客的佳句名篇里,还是古今游人的流连目光中,杭州无疑都是一片深得自然慷慨馈赠的灵秀之地。这里不仅有西子湖畔的画桥烟柳、云树笼纱,有环湖而抱的逶迤群峰、秀美林泉,还别有一段饱蘸了千年风流的悠悠茶韵,那就是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

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东至南山村,西至灵隐、梅家坞,南至梵村,北至新玉泉以内的龙井茶基地,为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东起北纬三十度黄金线穿山而过,起伏的峰岭引来了东南的暖湿气流,又将西北寒风阻隔在外,独特的白砂土与黄红壤疏松肥沃、通水透气,共同孕育了“茶中圣品”西湖龙井,也滋养了一个世代以茶为业的龙井世家——戚氏。戚英杰正是这个茶人家族的第十二代传人。

2009年,随着父亲年事已高,原本建筑专业出身的戚英杰放弃了对口工作,回来接手家族产业。尽管有着久浸茶香的家学渊源、也不乏自小培养的浓厚兴趣,但对于当时的戚英杰来说,这依然是一段颇为艰难的“跨行业”之旅。

进入企业的头三年,他沉下心来辗转各个基层岗位,潜心钻研西湖龙井从采收、炒制、加工到成茶的工艺流程,以对传统手艺的坚守和对天时节令的顺应,守护西湖龙井“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四绝之誉。

西湖龙井的采收历来以早为贵、以嫩著称,尤其清明节前采制的明前龙井,素有“女儿红”的美称。为了不坠西湖龙井茶的传世嘉誉,戚英杰坚持“只做春茶”,每年的青叶采收只在3、4月间的早春时节,最长不过一个月。时间虽短,对青叶品质的把控却绝不简单。举凡长度、色泽、品相乃至芽叶数量,戚英杰都带领团队严格遵循相应的采收标准,从源头奠定西湖龙井茶的上乘品质。

繁忙的采收季里,每一丛鲜嫩的龙井青叶都是“才下枝头,便上案头”,第一时间经历晾晒去青、粗筛分类,在短短数天时间里失水、降苦、增香,完成生命中的第一道蜕变,然后进入最为关键的炒制环节。

为了保留西湖龙井的醇正茗香,即便在春茶生产的高峰期,戚英杰也坚持传承古老的手工制茶工艺。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鲜叶的品相,灵活运用“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十大手法,依次对龙井青叶进行粗制、精制、储存,一丝不苟地执行全流程标准化工序,最终将一捧叶片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叶底细嫩呈朵的西湖龙井茶呈现在世人面前。

不仅如此,随着“大数据”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戚英杰还建立起了一整套龙井茶溯源系统。通过系统,消费者和公众可随时查看茶园的实时景象,对西湖龙井茶从种植、施肥、修剪、采摘、加工的全管理流程进行追溯和监督,从而确立起西湖龙井茶市场的监管与诚信体系。

在戚英杰重重把控下精制出的龙井春茶,一经冲泡便香馥若兰、汤色清亮,入口齿颊流芳、沁人心脾,更富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久饮可生津止渴、提神抗衰、清热利尿、强心解痉,还具备减脂降压、防癌抗菌等保健养生功效。2010年,它曾以“中国十大名茶”的身份入驻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2016年,又成为G20峰会的官方专用茶。

凭借着惊艳国际的绝佳品质和对传统制茶工艺的体系化传承,戚英杰荣获杭州市西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的“第二批西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传承人称号,带领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开启了延续古老工艺、弘扬龙井茶文化的崭新征程。

一盏传古韵 , 一盏引新章

西湖龙井,因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周边群山而得名。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已经有了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至于宋元,龙井茶从山野禅寺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先有杭州太守赵抃以“珍重老师迎意厚,龙泓亭上点龙团”之句,记述高僧辩才烹茶待客之事,又有诗人虞集以“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盛赞龙井之色清味甘。到了明清,《湖儒杂记》称其“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则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也。”相传,清乾隆帝下江南时就曾游龙井茶园,还亲自采过茶叶、看过茶农炒茶。时人将其采摘过的十八棵茶树圈地而养,称之为“御茶”,至今仍可在狮子峰下见到,“龙井问茶”更因此被列入西湖“新十景”。

而这里,也正是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1350亩无公害西湖龙井茶基地的所在之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取消了茶叶统购统销政策。为了解决茶农的销售问题,戚英杰的父亲戚国伟联合茶区六名村支部书记,成立了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创业之初,由于缺少资金,企业步履维艰。戚国伟拿自家房子当做经营场所,又向银行贷款数万元,带领乡亲们蹬着三轮车,晚上到茶农家里收购茶叶,白天到景点贩卖,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成长壮大。在戚国伟的带领下,公司自1986年开始承办国家礼品茶,始终是浙江国礼龙井的唯一指定生产企业,所创“贡牌”西湖龙井更是唯一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的西湖龙井茶品牌,先后招待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德国总理默克尔、俄国总统普京等各国政要,并为此收到过国家外交部的贺信。

三十载流金岁月,父辈茶人的砥砺拼搏让当初小小的乡办企业一路高歌猛进,发展为了如今实力雄厚、颇具规模的“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不仅建起了占地4000㎡的办公楼、加工厂及仓储,在北京、上海、西安、扬州等各大城市开设了300余家“贡”牌西湖龙井茶专卖店,更激励着戚英杰不忘初心、再续辉煌。

面对厚重悠长的千年古韵和珠玉在前的父辈佳绩,戚英杰化压力为动力,凭借坚韧的意志,先后迈过了景区厂房建设、机械设备更新、工艺调整优化甚至是监督施工时不慎从高空坠落受伤的重重坎坷,积极利用现代营销理念与网络信息技术,带领企业和品牌实现了新的发展。

戚英杰直言:“西湖龙井茶的名贵,不仅在于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更在于它的天然稀缺。”就目前而言,龙井茶共有钱塘、越州、西湖三个产区,合计种植面积约110万亩。其中,只有西湖产区所产的龙井茶才能被称为西湖龙井,而西湖产区的茶园却仅有2.3万亩。换言之,对于西湖龙井茶企来说,产量的突破并非可行之策。为此,戚英杰为企业谋划了三个清晰的品牌体系:一是优中选优的“狮峰龙井”,贵在做精;二是咬定核心主产区的“西湖龙井”,旨在做强;三是广纳周边产区优质茶源的“龙井茶”,意在做大。

在此基础上,戚英杰一方面持续巩固传统营销渠道,另一方面积极顺应“互联网+”潮流。不仅带领企业进驻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成功带动大额销量,还在疫情复工后大胆尝试直播带货,2小时销售额超200万,有力提升了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构建起了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体系。

与此同时,戚英杰也在带领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谋求进一步的转型升级,计划引入外部资本筹备上市,希望将西湖龙井一脉的千年茶韵与传世茗香送上更加广阔的舞台,弘扬传统茶文化,重现唐宋茶风尚。

文化载茶史 , 风华一馆藏

在戚英杰看来,西湖龙井不仅是产品品牌,更是文化标志。守住西湖龙井,就是守护和传承千年茶文化。因此,在他的心中,始终藏着一个“西湖龙井茶博物馆”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筹谋六载,踏遍千山。

2013年,戚英杰跟随杭州市农办到欧洲考察。期间,当地一家专供皇室的酒庄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酒庄里有个很小的展览室,里面放满了书册,随手抽一册出来,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历代的酒标,一个酒标就是一个与皇室相关的故事,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气息与文化底蕴。赞叹之余,戚英杰马上联想到了西湖龙井的境遇。

当时,国内一年的西湖龙井茶消费数据为一万吨,而真正的西湖龙井产区产量实际只有约550吨,巨大的差距背后是鱼龙混杂的市场乱象。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业界对西湖龙井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国人对西湖龙井茶的模糊认知,更是西湖龙井茶文化的荒芜与遗落。从那一刻起,戚英杰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西湖龙井茶建一座专门的博物馆。

为此,他耗费巨大精力,多方收集龙井茶的文史资料与实物。北宋年间的茶碾、杭州出土的铜折叠火铲、道光三十年的布政使司牙贴,还有见证了杭州一带一路茶叶史的方正大茶庄红木茶箱等,都被戚英杰收入博物馆,用来纪念那些充满茶香的历史时光。2019年,这座由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独家出资,由戚英杰和收藏家赵大川共同担任馆长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于龙坞茶镇落成,前后耗资四百多万,占地1600平方,收藏了一千三百余件文献文物资料,向每一位茶人、来客诉说着西湖龙井茶的前世今生。

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传统茶文化正在逐年复苏,盛世品茶的风尚更吹进了年轻一代的群体当中,西湖龙井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而戚英杰也时刻履行着作为西湖龙井制茶工艺传承人的职责,不断吸纳新鲜血液进入企业,借由培训与展馆将西湖龙井茶的宝贵传承分享给更多的人。

来源:贡牌狮峰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传承发展和品牌综合保护的探索

▲ 全手工西湖龙井茶(狮峰产区)

西湖龙井茶是中国重要的传统历史名茶,在中国名茶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审美艺术和精神哲理,与西湖一起被称为杭州的“金名片”。西湖龙井干茶外观扁平、挺直、光滑、尖削,颜色嫩绿光润、绿中带黄,具有清香,冲泡后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醇甘爽,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深受世人青睐。

2005年盛产西湖龙井茶的杭州被授予“中国茶都”的荣誉称号;2008年西湖龙井茶炒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西湖龙井茶作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正式入驻上海世博会;2011年西湖龙井茶在作为西湖文化遗产六大要素之一纳入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2014年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被农业部列入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会组织评选产生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西湖龙井茶位列第一。

▲ 西湖龙井茶 / 王一潇 摄

01

西湖龙井茶总体发展情况

1、 西湖龙井茶面积的扩展

早在唐代《茶经》中就有杭州产茶的记载,其产茶区域分布于灵隐、天竺一带。

根据南宋时期编撰的临安三志记载,所产茶叶可分为“白云茶”“香林茶”“宝云茶”,基本上位于现在西湖灵隐、天竺及葛岭一带。

《西湖游览志》(成书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记载:“龙井之上为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但栽种范围一直较小,明代屠隆在《考槃馀事》中记载:“龙井,不过十数亩。外此有茶,似皆不及”。

随着名气和效益的不断提升,到了清乾隆年间的《龙井见闻录》记载:“凡近龙井者率冠以龙井,不必以岭以寺限也”,可见当时龙井茶的生产范围已扩展到西湖群山周围。到了19世纪末,大量工商资本进入龙井茶区,创办茶场,开荒种植。

1935年何伯雄在《西湖龙井茶业概况》一文中对龙井茶“狮、龙、云、虎”四个字号产区的49个产地进行了统计,当时面积已达到198公顷,总产量59.4吨。与此同时,在杭州以外的地区也有冠以“龙井茶”之名而生产龙井茶,1939年吴觉农在《浙江茶业瞻望》一文中指出:“龙井茶虽冠以西湖之名,而其产区实包括杭州附近杭县、余杭、临安、富阳,乃至於潜、昌化及绍属各县”。

▲ 十八颗御茶 / 何光华 摄

新中国建立初期,整个西湖龙井茶产区茶园面积为234公顷,每公顷产量约360千克。1965年4月,浙江省茶叶工作会议指出:“龙井茶是一种名茶,有独特的品质规格要求,只限在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产区生产、收购”,所以直至上世纪80年代以前西湖龙井茶产地范围仍仅限于杭州市西湖区西湖乡(现西湖街道)的十几个自然村。

1985年,为满足市场需求,杭州市委形成了《关于加快发展西湖区第三产业的会议纪要》,做出了“与龙井茶产地西湖乡同属一座山、一条溪,又有相应制作技术的十几个自然村,都可以生产西湖龙井茶”的决定。1986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同意划定以西湖乡为中心的名茶生产商品基地640公顷,西湖龙井茶区扩大为西湖乡、龙坞镇、留下镇、转塘镇四个乡镇的15个自然村。

至2004年,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西湖龙井茶基地和后备基地范围划区定界的公告》,两个保护区当时已实有面积1261.1公顷,西湖龙井茶的生产范围最终确定完成。

▲ 天孕地育龙井茶 / 潘宪勤 摄

2、龙井茶和西湖龙井茶的变化

以前,龙井茶和西湖龙井茶的概念是基本一致的,龙井茶的使用率、接受度和覆盖面反而更广泛一些。

龙井茶很长一段时间是按照“狮”“龙”“云”“虎”四个字号进行分类,民国期间杭州一些较大的茶庄如翁隆盛、方正大的高档龙井茶均按照“狮”“龙”“云”“虎”严格区分,以保持各字号特色,如方正大的茶叶品种中有特级狮峰、狮峰龙井、龙字龙井、云字龙井、虎字龙井等不同品种,另外翁隆盛针对低档龙井虽然香气较好,但口味带粗,所以选用较嫩的旗枪进行拼配,则称龙字旗枪、云字芽茶、虎字云雀等以示区别。

后来因梅家坞区域产量上升,“梅”字号从“云”字号单列,就有了“狮”“龙”“云”“虎”“梅”五个字号。

1953年将龙井茶五字号合并为“狮峰”“梅坞”“西湖”三个品类,1965年,又将这三个品类统一调整为西湖龙井。

同时因供需矛盾突出,鼓励非龙井茶产区仿制龙井茶,1960年浙江省商业厅批复同意萧山的仿制龙井茶按西湖龙井“龙”字号价格收购(1965年停止),1980年浙江省物价委员会、浙江省供销社发文决定将萧山湘湖旗枪及邻近所产品质相近的旗枪茶更名为浙江龙井,以满足市场需要。

因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特殊时期,龙井茶原来的独特的小产区字号特征逐渐消失,原来的龙井茶产区生产的龙井茶则逐渐称为西湖龙井茶,与外地龙井茶相区别。

2001年,由浙江省政府出面对龙井茶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8号《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8年更名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井茶》),将龙井茶的生产范围确定为浙江省18个区县市、200多个乡镇和3000余个行政村,并分为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原来的“浙江龙井”这一名称不再使用。

据相关业务部门统计,2015年全省龙井茶产量2.5万吨,其中西湖龙井茶为471吨;2019年全省龙井茶产量2.4万吨,其中西湖龙井茶为502吨,西湖龙井茶的产量约占全省龙井茶产量的2%左右。目前,对于西湖龙井茶和龙井茶的产区界定、产品定位和品牌发展等方面已基本明确。

02

品牌综合保护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及属地管委会、区政府对西湖龙井茶品牌建设十分重视,尤其是近十几年,杭州市、区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资金对西湖龙井茶生产管理、品牌保护、产业发展、企业培育等进行扶持,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茶村的共同努力下,品牌保护和质量提升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1、地方法规和商标保护

2001年,杭州市《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颁布(2010年修订),用法规的形式明确了西湖龙井茶的生产地域范围和保护级别,成为国内首个茶叶类的地方法规。

条例规定“西湖龙井茶基地,是指杭州市西湖区东起虎跑、茅家埠,西至杨府庙、龙门坎、何家村,南起社井、浮山,北至老东岳、金鱼井的范围内,由市人民政府划定予以保护的茶地”,明确“西湖龙井茶基地实行分级保护,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龙井茶基地(东至南山村,西至灵隐、梅家坞,南至梵村村,北至新玉泉)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一级保护区;其余龙井茶基地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二级保护区”。

分别由属地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西湖区人民政府进行管理和保护,重点突出对基地面积的保护,其中对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西湖龙井茶基地,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地确定无法避让需要征收外,一律不得占用;法规颁布20年以来有效保障了西湖龙井茶基地面积的稳定性。

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对龙井茶园的传统景观、传统品种、种植方式等规定。《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也正在立法过程中。杭州在西湖龙井茶的立法保护上,将有2部地方性法规,在全国茶类属于唯一。

在1995年刚实行证明商标时,丁安甫等即建议以法律形式保护原产地和龙井茶的声誉,实行龙井茶注册证明商标来规范龙井茶的产销。但当时由于涉及到较复杂的历史和区域问题,直至2008年“龙井茶Longjing Tea”(注册号:5612284,现注册人已变更为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才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1年“西湖龙井”(注册号:9129815,现注册人已变更为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中西湖龙井茶还被认定为驰名商标。证明商标的注册虽然比其他茶叶品牌略晚,但最终也实现了从品类到品牌的转变,目前两者各自均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品牌保护与管理的规定。

2、品质提升措施

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影响力主要得益于其优良的品质。

1982年,商业部对全国82个名茶进行评比,西湖龙井茶评分列全国十大名茶第一。西湖龙井茶的品质与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种质资源、传统的加工工艺以及严格的质量管理等因素密不可分。

2010年7月杭州市政府专题召开会议,形成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西湖龙井茶群体种种质资源保护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纪要》,安排专项资金,落实种质资源保护和茶叶质量安全这两方面工作。

通过实施农药补贴、专业队防治、病虫害测报、茶叶质量安全检测、农资供应点设置、植保员补贴等措施进行保障,不仅保障了农资供应和规范了购买渠道,降低了茶农茶树病虫害防治成本,增强了茶农病虫害管理的组织化程度,还组建了一只相对稳定和完整的村级农技员队伍。

在群体种保护方面,通过建立群体种保护区,对种植群体种的茶农实施菜饼有机肥补助,建立种质资源圃等多种方式以稳定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原真性。

▲ 西湖龙井群体种茶园

另外建立了20多个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中心,实施炒制技艺培训和炒茶技师等级考证制度,培养手工炒茶技师700余名,每年开展炒茶大赛和炒茶集训,做好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传承。

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从2013年起,筹资1000余万元,在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对茶园游步道、蓄水池进行了完善,建设完成茶园游步道22条、抗旱蓄水池63个、喷灌示范点1个、茶园绿化隔离带5137平方米。

通过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茶叶铅含量等污染指标大幅降低,经对2011~2017年共566份西湖龙井茶铅含量的监测,发现西湖龙井茶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低于1999~2008年的平均数值,与1996~1998年平均数值接近,西湖龙井茶铅含量水平已基本恢复到20年前水平。

3、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西湖龙井茶种植、加工、品牌管理等方面已建立较多的标准。

1995年就分别制定了西湖龙井的标准(DSBB33X02—95)和浙江龙井的标准(DSBB33X01—95)。

2014~2016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承担了第八批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根据西湖龙井美丽茶园农业标准综合体总体框架设计,按照覆盖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相关领域的原则,梳理了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操作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共计64项标准,期间完成DB 3301/T 1021—2013《美丽茶园创建规范》、DB3301/T 1063—2015《西湖龙井茶园生物防治技术规范》等4项新标准制定和发布,其中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行业标准的发布更是解决了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制定企业标准的技术性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DB3301/T 1066—2016《龙井茶(西湖产区)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化运用管理规范》和DB3301/T 1088—2018《杭州龙井茶栽培技术规范》等品牌管理和生产技术标准。

同时为进一步保持和巩固西湖龙井国家美丽茶园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成果,2018年由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等单位牵头制定的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团体标准公布,成为浙江省内首个茶叶类团体标准,为打造高端西湖龙井茶,保护以狮峰龙井茶为代表的“老字号”龙井茶品牌,提升文化内涵,彰显品牌价值,满足市场多样化消费需求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2020年,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T∕ZZB 1568—2020《预包装龙井茶》发布实施,成为首个“浙江制造”茶叶产品标准,此标准指向明确,高度可量化,且兼顾消费者体验,对市场及消费者具有引领规制的作用。

目前西湖龙井茶生产、加工、管理等标准体系的建设已经较为系统。

4、持续的品牌宣传推介

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宣传以政府为主导,重点突出西湖龙井茶文化历史、质量管控等方面。

为加强西湖龙井茶的准确宣传,提高西湖龙井茶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西湖龙井茶宣传的社会公信力,杭州市政府从2010年起建立了西湖龙井茶新闻发言人制度,每年有关西湖龙井春茶情况以及保护和宣传工作,如春茶开采时间等重要信息均由指定的相关新闻发言人统一发布。

同时每年还举办多种形式的西湖龙井茶事推介活动,如西湖龙井茶开茶节、炒茶王大赛、“全民饮茶日”等,积极参加各种茶博会、茶展销、茶论坛等活动。杭州作为西湖龙井的主产区,从2017年开始,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永久落户杭州,进一步扩大了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影响力。

03

建议与展望

西湖龙井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和困难,比如在采摘、加工和精制方面,产业主体规范化程度,发展空间,以及市场信誉等方面尚需要多方完善。

1、重视西湖龙井茶的产品质量

提升西湖龙井茶的质量水平,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种质资源、传统工艺和质量安全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在自然环境方面,继续加强生态恢复和对毁林种茶的打击。在种质资源方面,做好群体种面积不减少,保持西湖龙井茶原真性和品质特征。

在质量安全方面,继续强化实施西湖龙井茶统防统治工作实施,增加茶树诱虫板等绿色防控覆盖面,推广非化学农药、推广无人机飞防技术,加强茶叶抽检,守住西湖龙井茶产品质量安全生命线。

在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方面,加强技术培训,标准化生产水平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西湖龙井茶传统手工炒制的人才培养应着重加强。

2、弘扬西湖龙井茶的文化内涵

制定较为系统完善的西湖龙井茶产业扶持引导政策,打造不同区域、不同主体之间差异化品牌,鼓励茶叶企业扩大市场营销规模,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

注重西湖龙井茶的文化内涵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创新、发展和宣传西湖龙井茶文化,扩大西湖龙井茶宣传覆盖面,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杭州市重要景点、广场开展西湖龙井茶宣传或企业品牌广告,普及西湖龙井茶文化知识与技能。

鼓励西湖龙井茶茶艺、茶会展、茶文化创意与传播等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与西湖龙井茶文化有关的书刊影像、歌曲视频、茶具器皿、营销策划等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引导企业扩大电商营销规模,拓展营销方式,科学定位西湖龙井茶市场,形成品牌之间的差异性和特异性,改进产品包装贮藏方式,精简产品分类体系,增加显著的消费者识别方式。

▲ 西湖龙井双峰村茶园 / 石琳 摄

3、推进西湖龙井茶产地细分

西湖龙井茶生产区域不断扩大,但产区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从传承龙井茶的历史文脉、尊重历史和正本清源着手,恢复西湖龙井茶传统上“狮”“龙”“云”“虎”“梅”等字号,有利于保持“老字号”龙井茶独特的品质和特色,提高杭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西湖龙井茶产区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传统的“狮龙云虎梅”为基础,支持“狮峰龙井茶”证明商标的申报和注册,逐步走向产地、品质、企业品牌相结合的道路。

4、促进西湖龙井茶品牌营销发展

在西湖龙井茶的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中寻找合适的平衡点,西湖龙井茶区域公共品牌的重点应是传播其文化传播力、普及西湖龙井茶品质特征和维护行业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西湖龙井茶的企业品牌格局塑造的方式应该是通过企业质量提升、品牌塑造和信用建设等方面来实现。

良好地处理西湖龙井茶营销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需要充分体现西湖龙井茶营销主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通过疏通引导、减少审批环节、营造公平环境,加强对西湖龙井茶市场环节的整治打击力度,充分发挥协会的自律作用等手段,促进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的相得益彰和可持续发展。

姜新兵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社会发展局四级调研员,浙江大学园艺系硕士。从事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行政管理工作16年,对茶文化及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文化、生产种植、加工技艺、品鉴、品牌以及监管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主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标准化、重大农业推广等国家重大项目3项,省市区重点项目10余项,多次发表论文、参编相关茶和茶文化书籍,参与起草和审定多项地方和团体标准,受聘为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狮峰茶学院等单位客座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宣传西湖龙井茶产业、品牌和文化工作。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杭州品茶生活行业点评和改革传播活动发布会在杭召开

  

杭为茶都,每一年的杭州都因精彩纷呈的茶事活动变得独特而瑰丽。不仅引领茶行业提升与改革升级,更使杭州稳居茶业态创新高地。

杭州,因茶而美,因茶而盛。一年一度的杭州品茶生活行业点评和改革传播活动发布会于2021年1月29日再次盛装亮相。本届发布会从“茶杭州、杭州茶、杭茶人、杭茶会、茶全球”五个方面提炼事件、人物、品牌进行现场颁奖,这些杭州茶事活动现象级的对象无疑成为了杭州茶事活动高规格、高级别、高层次的代名词。

众所周知,“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立足于具有杭州特色的生活文化、城市文化、行业文化、品牌文化,是杭州最具城市生活特质和品位的标志性及影响力活动之一,自2005年起连续举办了十五届,已成为引领杭州城市生活的风向标。


为进一步引领茶行业提升与改革升级,使杭州稳居茶业态创新高地,杭州茶都品牌促进会受杭州市改革研究与促进中心的指导与委托,根据《杭州点评和改革传播活动工作方案》的部署,通过行业主导、专家引领、市民互动、媒体宣传,结合专家评审以及大众点评产生2020年度“现象、品牌、人物、区块、茶空间、事件”点评榜单,并进行专场发布展示杭州生活品质和城市品牌,为杭州生活品质年度总点评推荐内容。


品质生活,茶美杭州。“茶”这一极具东方魅力的文化载体,在杭州人心中根深蒂固。此次发布的2020杭州品茶生活行业点评榜单以五大方面为纲,分别从六大维度展示了杭州这一年来品茶生活涌现的诸多现象,正是这些区块、这些人物、这些品牌、这些空间和这些活动让杭州这座品茶之都的形象丰满和鲜活起来。


2020杭州品茶行业点评


【现象一】:茶叶助力乡村振兴脱贫致富

杭州茶产业是都市农业的优势产业,占浙江省茶产值的20%,在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和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茶产业进一步延伸,在茶文化广泛传播与加速文旅产业融合等方面也为其他县市分享了宝贵的“杭州经验”,在城市对口帮扶助农的工作中,杭州“茶都”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增强,“杭为茶都”的地位日益显现。

品牌:紫金普洱

人物:许亚洲(浙江大学景东挂职副县长)

活动:浙江大学对口支援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茶产业发展,以“紫金普洱”茶项目获评第五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点评语:一叶茶舟,从东海之滨划向彩云之南,民族共兴,汉彜人民联手打造出

"紫金普洱"的响亮品牌。浙江大学景东挂职副县长许亚洲,代表浙江大学对口支援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茶产业发展,以“紫金普洱”茶项目获评第五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更是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实践案例。堪称智慧茶项目,浙滇山海情。

(点评语撰写人:王旭烽)

【现象二】:打造茶文化高质量传播新路径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下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茶事活动不得不转为线上传播,茶界专家学者纷纷开启了线上免费直播科普茶叶知识的公益活动,茶行业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齐头并进,加大宣传力度推出精品茶旅路线、不懈推进茶行业与文旅行业融合进程,一个古老的传统行业正搭载高质量传播的新路径正走上现代化道路,从而历久弥新。

品牌:茗边、茶频道

区块:鸠坑茶原产区、茶都茶教育圈

人物:张炳新、孙状云、汪荪

茶空间: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学堂

活动:电影《龙井》在西湖龙井村举行开机仪式、“5.21”国际茶日系列庆祝活动、征集发布浙江省十条精品茶旅路线、第二届杭州都市圈茶艺师邀请赛

点评语: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茶文化传播及品牌推广,在新冠疫情的施虐下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茗边、茶频道

鸠坑茶原产区、茶都茶教育圈构成的茶产业传播机构,及以张炳新、孙状云、汪荪等茶人为主体的传播者,在以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学堂为核心主体的一系列茶空间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茶文化传播,而电影《龙井》在西湖龙井村举行的开机仪式,“5.21”国际茶日系列庆祝活动、征集发布浙江省十条精品茶旅路线、第二届杭州都市圈茶艺师邀请赛等金点子活动,更为今后的茶文化传播,建立了广播的通道。

(点评语撰写人:王旭烽)

【现象三】:助力疫情,发展“直播带货”助农电商新模式

每年3、4月份正是每年春茶上市的季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地区茶叶流通受阻。为帮助茶企和茶农走出困境,不少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带头直播带货并在网络走红,成为为茶产品拓宽销路、农村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手段。

品牌:艺福堂茶业、顶峰牌茶业、嗏玛道

人物:李晓军、胡晓

茶空间:艺福堂直播间、老树茶馆、嗏玛道Teahouse

活动:第七届中华茶奥会“县长说茶擂台赛”、“县长来直播”龙井茶专场抖音直播活动、市妇联“巾帼带货?爱心助农”龙坞茶镇淘宝直播活动

点评语:助力抗疫,直播带货,茶业界电商冲锋在这一新模式的最前沿。商业流通,网红打造,切实投入因新冠疫情影响的新茶流通受阻,帮助茶企和茶农走出困境,率先带头直播带货并在网络走红,成为为茶产品拓宽销路、农村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手段。艺福堂茶业、顶峰牌茶业、嗏玛道等企业一马当先,李晓军、胡晓等企业带头人亲身体验,艺福堂直播间、老树茶馆、嗏玛道Teahouse等纷纷成为新的网红点。第七届中华茶奥会“县长说茶擂台赛”、“县长来直播”龙井茶专场抖音直播活动、市妇联“巾帼带货·爱心助农”龙坞茶镇淘宝直播活动,更是成为党政机关直接带领茶人,直接打造网红的示范。新的契机,新的亮点,就这样被前赴后继地创造出来。

(点评语撰写人:王旭烽)

点评对象简介

【品牌】

1.紫金普洱:2016年,浙大吴朝晖校长在亲临景东指导工作时提出“紫金普洱”的设想,即立足该县古树茶资源优势,优化茶产业链管控,促进精准扶贫。从2017年作为浙大120周年校庆纪念茶开始,紫金普洱持续受到浙大师生和广大校友的喜爱,连续四年供不应求。

2.茗边:茗边头条,自2014年3月诞生以来,一直践行做一流行业专业媒体传播平台的初心与梦想:纵览茶界大事要事趣事,以行业观察者的身份,365天不间断全方位、全视角关注行业资讯及信息,去伪存真,过滤信息源,传播正能量,成为了业界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行业媒体和茶界新闻资讯的头条。

3.湖南卫视茶频道:湖南卫视茶频道(chapindao)是湖南电视台为满足万千茶友量身打造专业以茶为主题的频道,是全国首个且唯一一个,全面对接茶产业,传承中华茶文化的电视直播平台。茶频道播出“快乐人生,品茗天下”的频道口号,既包含着品茶的快乐,也寓意着休闲养生的中国式雅致生活,深度参与在杭的大型茶相关赛事与活动,为杭州茶文化推广贡献了一份独特的力量。

4.艺福堂茶业: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是杭州市2008年首批大学生创业企业之一,位于风景秀丽的“中国茶都”——杭州,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经营各种名优茗茶、花草养生茶及现代创新茶产品的“互联网+茶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艺福堂旗下拥有实实在在做好茶—艺福堂、为茶设计美物—雅集、专业调配组合型花茶—以美、中式文化茶礼—茶都、谷物代餐茶食—五谷聚、精制江南茶食——西子春六大品牌,经营各种名优茗茶,花草茶、花果茶,组方茶饮品、谷物饮品、泡茶器具等茶生活产品。艺福堂曾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中国茶业品牌传播力十强企业、CCTV中国品牌榜入围品牌、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名牌产品、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等。

5.顶峰牌茶业:顶峰茶业起源于 1997 年,中国茶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目前顶峰茶业主要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营销等工作, 致力于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顶峰茶业开拓了“互联网 +” 的现代化经营模式,建立自有品牌的电子商务平台。2015 年,参与制定西湖龙井茶行业标准。2016 年,成为 G20 杭州峰会唯一一家来自茶行业的高级赞助商,其西湖龙井茶和九曲红梅茶成为峰会指定产品。2017 年,公司西湖龙井茶作为“一带一路”北京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五国峰会定制茶礼,并获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品鉴用茶称号。2019 年,成为中国影视产业创新峰会指定用茶。

6.嗏玛道:成立于2012年,“吃茶”健康产业引领者,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现代化科技型公司,以茶爽养生含片为核心的新零售O2O平台。专注于茶及茶衍生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吃茶系列产品为特色,茶健康产业的新零售运营平台,旨在引领健康的方式与生活理念。

【人物】

1.许亚洲(浙江大学云南景东挂职副县长):他是一名扶贫干部。一年半以来,他立足当地古茶树和古树茶资源优势,用心用情用力,助力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他投身茶产业发展,引导当地企业实施“采摘-加工全程不落地”理念,提升茶产业品质,引领传统普洱茶的“饼饼、坨坨、球球”向现代快销和日化应用转变,出现了小方砖、挂耳茶等具有网红元素的新品,推动当地获得“2020年茶业百强县”;他投身茶产业宣传推广,疫情阻击战期间通过“县长直播带货”销售茶产品,在杭州举办的第七届中华茶奥会“县长说茶”竞赛项目中,获得金牌说茶县长,他投身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仅2020年,浙江大学合作企业生产的“无量”牌古树晒红、古树红和校友纪念茶紫金普洱在杭州茶友圈和浙江大学校园销售1100万元以上,带动626户卡户成功脱贫摘帽。他就是浙江大学挂职干部,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副县长许亚洲。

2.李晓军:艺福堂茶业创始人,2008年创办了艺福堂茶业,连续12年领跑茶叶互联网各大电商平台。坚持用互联网思维做健康茶产品,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客户消费数据库,打通互联网+茶叶销售的前端与后端,在市场大数据的背景下,实现工厂智能化订单式生产,指导公司的资源配置和优化资源分布,坚守“一生只做一件事、实实在在做好茶”初心,忠于“让更多的人喝上更多的健康好茶”使命,持续创业,深耕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选茶变得更简单。不断提升企业运营能效,逐步满足全球化经营,为打造世界一流的茶品牌而孜孜奋斗。

3.胡晓:现任杭州顶峰茶业有限公司和杭州胡安泰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拱墅区政协委员和拱墅区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她所经营的的企业团队已是中国茶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在做好杭州茶产业经营的同时,她将产品拓展至全国六大茶类及茶器茶具,并在茶生产、茶流通之外进一步开拓茶文化、茶文创、茶教育、茶旅游,形成茶产业闭环。

4.张炳新: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原巡视员, 长期在岗协助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和茶产业发展并分管茶博会协调小组办公室,现为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多年来亲自组织指导中华茶奥会等全国性大型茶事活动的持续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推动杭州茶文化事业发展贡献了一份不可忽视的力量。

5.孙状云:孙状云,怀着践行做一流专业媒体传播平台的初心与梦想,自2004年进入茶媒体行业,曾担任过十年《茶博览》杂志负责人,并负责相关运营工作。2014年成为《茶讯》杂志、《茗边》公众号的创始人,至2020年,已成为拥有《茗边头条》、《茗边副刊》、《茗边智库》大型专业网站、《茶讯》月刊、《茗边—茶生活美学》系列丛书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及茶媒体平台的主编。他发起成立《全球茶情报告》资讯平台,并成为执行主编;受聘为中国发展研究院农业农村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专家顾问、研究员……他以专业人士、专业媒体的眼光进行茶产业的深度报道并创立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被誉为“茶界的笔杆子”。每年有2/3的时间深入茶产区第一线,用媒体人的坚守与梦想撰写了一篇篇有深度有高度有厚度的专业文章,深受业界好评,极具影响力。

6.汪荪:小原流花道家元教授,师从川澜老师,是国际花道协会上海支部成员。安徽省黄山市德茗舍茶艺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国家茶艺技师,高级评茶员,国际武林斗茶大赛裁判员。 长期以来, 汪荪孜孜不倦的服务于各方有缘茶人,共建天天好茶好心情的生活理念,以柔软的力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遵循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传递一种风雅淡然的生命姿态和美学价值,以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赋予古典的茶文化更为新颖、时尚的表现形式。

【区块】

1.鸠坑茶原产区

2020年,以省为单元,完备、系统编录的鸠坑茶种分布图——《鸠坑茶种族谱图》正式在杭州发布,其显示,杭州市淳安县鸠坑乡鸠坑茶种先后被浙江省内各地和湖南、江苏、云南、安徽、甘肃、四川、湖北等国内省份及日本、越南等十多个国家引种。鸠坑因茶而香,因茶而声播远扬。据史料记载,鸠坑茶在唐代就已经名传京都长安,为此朝廷每年要到远距京城四千多里外的睦州征贡鸠坑茶。因其后来遍布全球,鸠坑种也被称为“母亲茶”。在浙江,几乎一半的茶叶原种都是鸠坑种,可以说是茶的‘老祖宗’。《鸠坑茶种族谱图》发布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通过资源整合、转化、创新,引发新的效应,为鸠坑茶市场拓展,鸠坑茶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打下基石。

2.茶都茶教育圈

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也是这天上午,由省农业农村厅和省供销社共同主管筹备、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承办的浙江茶业学院在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挂牌成立,首批80名在职研修生班学员同时举行开学典礼。至此,杭城茶专业教育实现全面涵盖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及社会民办大学,茶都茶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首次完善,这将为社会不断输送各层次茶行业人才,促进杭州茶行业健康繁荣发展。

【茶空间】

1.中国茶叶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集文化展示、科普宣传、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茶艺培训、互动体验及品茗、餐饮、会务、休闲等服务功能于一体,是中国与世界茶文化的展示交流中心,也是茶文化主题旅游综合体。

2.茶学堂:秉承“茶学文化、专业传承、技艺创新、雅致生活”的理念,传播系统专业的茶学知识,为爱茶人士提供学习及交流的平台。私人定制课程、茶品鉴沙龙在业界广受好评。毗邻浙大华家池校区的地理优势,使茶学堂成为了华家池人品茗聚会的后花园。

3.艺福堂直播间: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转变营销模式,加入直播大军,多次联手淘宝直播、抖音直播、薇娅直播,艺福堂茶产品在直播活动中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仅仅在「抖音有好货 县长来直播」龙井专场这一直播活动中便创下了480万元的销售记录。

4.老树茶馆: 为拓展和打造茶 + 茶馆经营模式,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结合茶空间理念和老树国画元素,于2019年打造出了顶峰茶业的“老树茶馆”茶空间,位于杭州西溪内,使茶与国画两种文化元素在杭州这座历史悠远、意蕴悠长的文化之城实现了美妙的碰撞和完美的结合。现如今老树茶馆中展示了其独家开发的以老树画作为题材的各种文创产品,从茶叶、杯子、扇子到环保袋,再到日历和台历,后续也将不断开发出以茶为载体新的产品。

5.嗏玛道Teahouse:嗏玛道现代茶空间专心于茶叶、茶具、茶饮、茶点、茶餐及茶文化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龙井系列产品为特色,以现代茶空间连锁经营为载体、茶文化体验式营销为核心。嗏玛道的体验店简约舒适,以抹茶为招牌,是杭州地区把传统原叶茶和潮流创意饮品结合的典型现代茶空间,真正以茶元素为核心,将茶与饮品,茶与糕点,茶与时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现代的工艺,用年轻人喜欢的口感和呈现出形式,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茶、爱上茶。

【事件】

1.浙江大学对口支援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茶产业发展,以“紫金普洱”茶项目获评第五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浙江大学充分发挥茶学学科优势和科技优势,以茶为媒,依托无量山独特的茶树资源,利用校友资源,优化茶产业链管控,搭建销售平台,架起招商引资桥梁,科技助力景东县发展,将产业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教授王岳飞等专家率领技术团队在景东县开展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当地茶农、茶企提高茶园管理和制作水平,成品茶品质大大提升。结合浙大校庆契机,助力茶产品场景式推广。通过“紫金普洱”茶品牌的创建与推广,建立了“校地企”相协同、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品牌建设与场景式推广相促进的高校助力地方精准扶贫新模式,该项目荣获第五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2.电影《龙井》在西湖龙井村举行开机仪式:首部以龙井茶为背景,全程杭州拍摄,世界文化遗产地名为片名的文艺电影《龙井》在杭州西湖龙井村正式开机。电影以龙井茶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旷世跨国恋情,展现千年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因茶结缘的唯美爱情故事,同时反映出中日民间因茶结缘的特殊历史。龙井茶是浙江绿茶的主导产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湖龙井茶更是被誉为杭州的金名片。电影《龙井》将以艺术的形式向世人展示出西湖龙井茶乃至杭州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对于弘扬杭州茶文化、打响茶品牌、发展茶旅游、做强茶产业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浙江省十条精品茶旅路线征集发布:5月21日上午,“国际茶日”浙江杭州主场活动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举办,现场首次发布了浙江十大茶旅精品线路。这十条线路,串联了各地主要茶历史、茶文化、茶产业及相关旅游资源,游客朋友们可花五六天游览全程、沉浸体验,也可用一两天游览精华、休闲放松。

4.第二届杭州都市圈茶艺师邀请赛:2020年9月,黄山市人社部门开展杭州都市圈及周边产茶大市茶艺产业技能大比武,旨在积极响应贯彻市委市政府“融杭”“融长三角”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在服务于茶叶事业新的更大发展的同时,加强与杭州都市圈及周边地市技能交流合作,弘扬茶艺师工匠精神,展示茶行业技能风采,助力技能大赛实现“用技能的力量改变世界”的美好愿景。

5.第七届中华茶奥会“县长说茶擂台赛”:中国有近千个产茶县,茶县长到茶奥会来说茶,肩负着振兴区域茶品牌,“把茶这个产业做好”的光荣使命,从生产者论茶,到消费者话茶,再到管理层面的县市长说茶,不仅推广了区域茶品牌,也是全国茶县一次产、供、销渠道的深入交流,开启了盛世茶话的最精彩华章。市县长们以宣传推广地方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茶旅游等为主题,结合茶艺展示形式进行主旨演讲,内容体现了各地区文化特色、发展成果、振兴经济、招才引智、助企助创、助旅助农等举措,通过自选主题、布置茶席茶具、编辑设计宣讲背景视频、选择音乐,将主旨演讲、茶艺展示完美地融为了一体。

6.“县长来直播”龙井茶专场抖音直播活动:2020年4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新昌县等地政府的有关领导化身“主播”,轮番上线向网友介绍本地龙井茶的产业情况、产品特点、风土人情、自然禀赋等情况。县长“直播团”吆喝起龙井茶,带货力超强,一场直播活动销售龙井茶达480余万元。

7.市妇联“巾帼带货?爱心助农”龙坞茶镇淘宝直播活动:3月8日国际妇女节当天,杭州市妇联“巾帼带货、爱心助农”活动走进淳安县千岛湖的茶田,开展“请把千岛湖茶带回家”的网红线上直播,帮助茶农解决“复产”和推销等实际困难,吸引了23万网友在线“买买买”,央视新闻客户端、淘宝直播官方台等多家媒体同步参与直播。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有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孙璐,杭州改革研究与促进中心杨雯,杭州茶都品牌促进会理事长、浙江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王岳飞,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秘书长、浙江农林大学教授苏祝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姜爱芹,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胡晓云,杭州茶都品牌促进会秘书长、浙江树人大学国际茶文化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茶艺与评茶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教授、硕导张星海,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炳新,杭州市茶楼业协会会长邱仁明,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朱珠珍,杭州传媒品牌促进会秘书长、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网总经理陈华胜,杭州城市品牌促进会副秘书长郭左辉,杭州西湖影像促进会秘书长林晓红,艺福堂茶业创始人、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李晓军,杭州茶都品牌促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茗边头条主编孙状云,杭州茶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沙建国,安徽省黄山市德茗舍茶艺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小原流花道家元教授汪荪,杭州顶峰茶业有限公司、杭州胡安泰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拱墅区政协委员和拱墅区茶文化研究会理事胡晓,茶学堂创办人、浙江大学童一家茶学培训中心资深讲师陈英,浙江树人大学国际茶文化学院讲师桂燕玲等领导与嘉宾。

原标题:品质生活,茶美杭州——杭州品茶生活行业点评和改革传播活动发布会在杭召开

注:内容来源茗边,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