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2015黑界知名绿茶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187 秒)

老包说茶,墨江凤凰山文化如何“点绿成金”

近年,在哀牢山下段东坡的普洱市墨江县团田、景星、新抚、通关四个乡镇,是一个以茶叶生产为主的多民族高寒贫困山区,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但是,一个点子,一个文化创意,改变了一座茶山的命运,使数万人走向产业脱贫致富之路。

2014年,当时在普洱市茶业局工作的包忠华,带领李国标(白马非马)等一行到墨江县挖掘茶叶历史文化。

从墨江通关到景星再到团田,一路都是绵延不绝的森林与茶园。据了解,整个墨江共有23万亩茶园,其中有古茶园5万亩。从2010年开始,墨江县四年时间建成了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生态茶园,成为了普洱市生态茶园建设的排头兵。为了打好茶产业的底子,墨江县在建成生态茶园的基础上又启动了有机茶园转换工程,规划用5年时间发展有机茶5万亩,目前已取得有机茶园认证33700亩,取得了有机茶园转换认证3000亩。

古茶园属于稀缺资源,就拿墨江县这个古茶资源富集之地来说,拥有5万亩古茶园的优势。而近几年的古树茶热,市场有意无意对台地茶进行妖魔化抨击,说其不具备品饮价值,是靠农药与化肥催化出来的茶,多喝有害健康,致使台地茶价长期低迷状态。许多台地茶园无人采摘,大面积抛荒。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普洱市加大投入,对台地茶园进行低效茶园改造,对一些品种不好的良种进行嫁接,对台地茶进行稀疏乔木留养,实施生态茶园、有机茶园转换认证等工作。但如何用一种文化来挖掘构建一座区域性茶山,提升品牌价值的思路,一真萦绕在包忠华心头,两天的调研总是理不出头绪,从哪里切入?凤凰窝、米地贡茶、须立贡茶……

第三天早晨,当包忠华走到一个山梁,看看山凹里有一片古茶园,一条小溪从谷低流入,突然一个灵感涌现,打“凤凰文化”牌,凤凰每天晚上住的地方叫凤凰窝;凤凰每天喝水的地方叫凤凰谷;凤凰戏情开屏的地方叫凤凰屏;凤凰翱翔盘旋,登高望远的地方叫凤凰岭;这座横跨四个乡镇的山就叫凤凰山。他把这个设想跟大家一讲,都说这创意非常好,后来当地一位领导说景星有棵要三个人才能抱得过来的千年梧桐树,这更是契合了创意,俗话说栽有“千年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墨江县集中连片、树形高大的古茶园不多,大多数古茶园都是以几十亩、一两百亩为一个单元,而且这些古茶树大都遭过数轮台刈,显得较为矮小。因此,墨江县的古茶园开发走整体规划,抱团发展之路:以迷帝茶、须立茶两大贡茶以及凤凰茶为爆点,以景迈山为示范,引导茶农、企业进行稀疏乔木留养。可以预见,再过几十年,随着覆荫树长大,现在的台地茶就可以过渡成了古茶园。这项工作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构建大茶山理念,打造大茶区经济,形成从顶级古茶园到一般古茶园,再从生态茶园到有机茶园这样的梯次开发格局,以茶产业为龙头,布局中长期规划,走茶旅融合之路。

阿墨江以西有7个乡镇,规划出北部的团田、新抚、景星、通关四个乡镇来打造“凤凰山古茶”的区域品牌。从自然条件同处一山,土壤、气候条件相像,民族民俗文化相同,茶叶种植方式、品种相似等综合要素来考量。围绕凤凰山茶区的品牌大旗引导下,从大交通、大产业、大旅游的长眼布局进行规划。分级再提炼不同小众品牌茶山,形成大品牌下品牌多元化。如以凤凰窝、凤凰岭、水之灵、凤凰屏、凤凰谷、迷帝贡茶、须立贡茶等为一线品牌;以团田蜜蜂沟等一批古茶园为二线品牌及三线品牌来具体系统构建。

这里可以借鉴易武茶区的经验,在易武茶区的品牌引导下,形成刮风寨、丁家寨、落水洞、一扇磨、麻黑、蛮枝、落水洞等小众品牌,以大带小,以小推大。

米地古茶园是一片小茶园,位于新抚镇界牌村米地组,面积300余亩,加上周边几个村民小组的古茶,也不到1000亩。相传在乾隆年间上贡,皇帝品了赞不绝口,赐予“瑞贡京师”牌匾,古普洱府的文人们就使用谐音称为“迷帝贡茶”流传开来。现在,墨江县将迷帝贡茶作为一张名片来打造。

这四个乡镇从历史上看,这几个乡镇都是位于从宁洱到通关,经过墨江前往镇沅与景东的茶马古道的路上,在很久远的过去就被古道的文化与商贸联接在一起;从民俗与文化看,这几个乡镇深受南诏文化的影响,与墨江阿墨江以东的几个乡镇受临安(建水)文化影响明显不同,在民族构成、民俗与茶文化上都差不多;从山川地理气候来看,哀牢山从景东、镇沅逶迤而来,由北至南穿过这几个乡镇,因此这个大茶区都属于哀牢山腹地,海拔、气候、土壤、植被及所产茶叶品质都有极大的相似性。

景星是墨江种植茶叶最早、古茶面积最大的地方。这里也是云南现代制茶业的一个发源地,建于1937年的新华茶厂,被誉为“思普地区第一家规范茶厂”。景星茶因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大面积的古茶园、长期积淀下来的茶叶加工技术而久负盛名,随着古树茶的崛起,景星凤凰茶因其尊贵的品质为外界所熟知。

墨江茶最早种植于何时?一直是个话题。由于墨江的主体民族哈尼族没有文字,历史上的古茶园大都被毁弃,推测墨江的种茶历史应该有千年之久。景星真正有据可查的连片种茶始于19世纪,而到了民国年间,景星茶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在墨江最早得现代文明风气之初的一批人,在民国时期墨江建设局局长李子忠的带领下,于1937年在景星的新华村种了30多万株茶,并建立了思普地区第一个规范茶厂——新华茶厂,开启了云南现代制茶业的新篇章。

景星以凤凰茶的名义,意欲谱写墨江茶的新篇章。景星位于凤凰山茶区的中部,拥有8000亩古茶资源和2万多亩台地茶,加上其优良的制茶传统,近几年来声名鹊起,成为墨江县卖价最高的茶,打造了一张全新的名片,以凤凰茶区与凤凰文化的名气来带动大茶区的崛起。

打造凤凰山古茶区,先盘点景星等四乡镇的茶资源。凤凰古茶山有两万多亩古茶树,解放后到80年代种植的三万多亩群体品种,这三万多亩群体品种,只需进行稀疏乔木留养,就可以做普洱茶的优质原料基地。而90年代以后种的三万余亩无性系良种以加工绿茶和红茶为主茶树,也可进行良种嫁接改造。

凤凰山之所以拥有那么多优质古茶,主要跟当年李子忠在这里种植了30多万株茶树有关。由于凤凰茶继承了景星在清末与民国年间种茶与制茶的最优良的传统,经过百年的积淀,才在近几年得以实现。我们现在弘扬的凤凰茶文化,不仅仅是宣扬民间传说,更重要的是在继承和发扬景星悠久的制茶历史与民族文化。

以凤凰茶区策划思路为蓝本,墨江县将根据凤凰文化创意,布局命名凤凰窝、凤凰谷、凤凰岭、凤凰屏等地名,结合当地优质古茶园的实际情况,甄选四块顶级古茶园将之分别打造成凤凰窝、凤凰谷、凤凰岭、凤凰屏命名的古茶园,每片古茶园再辐射带动五到八千亩茶园的发展,加之迷帝贡茶、须立贡茶的名声作用,从而使得凤凰山大茶区能够辐射近八万亩的古茶与生态、有机茶。

如今,久负盛名的古茶之乡、思普地区现代制茶的策源地——景星镇,将以“凤凰茶区”的崭新面目屹立于茶界。政府正在积极搭建“凤凰山普洱茶”公众品牌之平台,而作为企业又该如何唱戏呢?当地政府的思路是:以凤凰山普洱茶的打造为主题,名优茶企编组“凤凰传奇军团”,创造景星乃至墨江茶的全新辉煌。

景星太阳茶厂是墨江最大的茶企之一,创建于2005年。赵家红是太阳茶厂总经理,他向我们谈起了品牌企业对当地茶叶经济的拉动作用。2009年太阳茶厂进入景星镇建基地。当时,台地与古树混采,茶农辛苦采摘了一天的鲜叶,因为要到晚上才上交而被捂坏。而且加工用机器杀青,机器揉捻,在地板上随便晾晒,使品质下降。为了提高茶叶品质。太阳茶厂提升了收购价,不让茶农打农药,用化肥,改成中午、晚上各收一次鲜叶。2009年太阳茶厂就在景星组建茶农合作社,当时已辐射茶园2100亩,并于2013年投资260万改建成一个高规格的初制所;2014年抢得凤凰古茶山构建的先机,成立了墨江凤凰山茶叶有限公司,目前有茶叶基地超过5000亩,年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

而位于景星新华村大平掌的新华茶厂规模要小些,但其拥有墨江茶最核心的资源——创建于1937年的新华茶厂这块金字招牌,并拥有李子忠时代传下来的梨炭焙茶即烤笼制茶工艺,墨江县准备将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与保护。民国的新华茶厂早在解放初期就更名为墨江茶厂,厂址几经搬迁,最后入驻墨江县城。1995年,景星当地人李荣明在新华茶厂原址——大平掌恢复了新华茶厂,开始是帮助墨江三中的茶叶基地用来做茶,后来自己做茶,并于2011年恢复使用新华茶厂名称。

创造墨江卖价最高记录的是景星新华村洒次小组的凤凰窝茶,“凤凰窝”古茶园位于海拔1628—1870米之间,树龄有160多年的,茶地面积近70亩,有古茶树20196棵,茶园及周边到处都是柏树。故有人说,凤凰窝的茶最迷人之处在于独特的柏芝香,香气独特,冷杯香持久。凤凰窝地处新华、景星、涵德三个村子的交界处,周围都是原始森林,生态环境好。

在新华村洒次小组,2012年成立的墨江县景星镇洒次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云南省数千个茶叶合作社中最特殊的一个。合作社理事长文红为我们讲起了凤凰窝茶的前世今生:“解放前,凤凰窝做晒青茶,拿到景星街卖,因为树龄大,口感好,在景星街价格卖得最高,有名气,是李子忠茶厂的头牌。在景星,凤凰窝茶园是最老的。茶园曾经是一个地主种的,解放后,长期缺乏有效管理,长满杂草和树,后来这只山和茶园划给洒次寨子。改革开放后,因这地方离村远,树大林密,不好管理,一般土地多的人看不上,大家喜欢种产粮食高的地。茶也不值钱,也没有去管理,当时,分林地时也按慌山分给了几户人家。

直到2006年普洱茶热起来后,几户茶农才去管理,2011年以后才发现凤凰窝茶的特殊价值,2012年小组决定把这片茶山由集体统一向几户农户回购,进行包装打造,作为全村小组的集体财产,专门成立洒茨茶叶合作社。洒次小组有农户47户,人口214人。2011年前小组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是景星镇的贫困组之一。

这几年洒次小组通过凤凰窝古茶带动,全组茶园都进行乔木留养,使茶叶品质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台地茶从过去不到50元/公斤,现在改造后的乔木茶达到三四百一公斤。

合作社的近70亩茶园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销售,采茶按每公斤40元的采工费付给社员,平时合作社二户人家轮流看护茶园,七天一轮换,一人一天合作社付工钱100元,2017年和2018年合作社投资140万元建成了初制所。2018年合作社社员户均年终分红5万元,采茶和看护茶园收入户均4000—5000元。

小组村民除合作社5万多元收入外每家还有8一10的生态茶园,户均还有4一8万收入。这几年全组大多数农户年收入超过十万元,成为凤凰山上知名的富裕村,家家建了新房。我们在做活做强集体经济同时,还带动周边村的茶农对茶园进行改造,带动大家致富”。

凤凰窝茶之所以好喝,周边都是原始森林,生态环境良好,土壤条件好,茶树呈满天星式种植。站在半山腰,一眼望去,“凤凰窝”的面积不到一百亩,就是那么一个山坳,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绿油油的古茶园显得生机盎然,朝气蓬勃。


当初策划凤凰山茶时,在山顶发现一个水之灵茶叶初制所正在建设,有近两百亩古茶,因这地处凤凰山最高处,就命名凤凰岭。这里不仅茶好,而且自然风光也是非常的迷人,站在“凤凰山”之巅,鸟瞰远方,脚下是八千余亩的古茶园和数万亩生态茶。瞭望远方,那气势磅礴、连绵不断的群山,还有那一望无际茶山,真美!

李泓应创建的墨江县景星水之灵茶业庄园,2017年,荣获普洱市第十五届普洱茶节斗茶大赛古树晒青茶“金奖”后“一泡成名”,成为仅次凤凰窝的凤凰山普洱茶品牌,在企业自身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周边二百多户茶农,成为当地一个茶叶与旅游相融合发展的典范。

从2015年开始,普洱新华国茶力推凤凰山古茶,在一些全国性会议用它做“凤凰山古茶”的纪念茶,2017年的普洱市茶节纪念茶都是用凤凰山古茶做,成为市场上热销茶;2017年普洱茶节举办斗茶大赛,“十年中期茶”和“当年晒青茶”的金奖分别被凤凰山普洱茶的凤凰屏(新华茶厂)和凤凰岭(水之灵)斩获。2018年3月26日在昆明举办了普洱市凤凰山普洱茶品牌建设新闻发布会,不仅提高了消费者对普洱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同时还全面推动凤凰山茶区又上一个新台阶。

墨江茶产业在以凤凰古茶山的引领带动下,成为普洱市近年来大茶区茶农增收最快的地方,凤凰屏、凤凰谷、凤凰岭等名茶山的茶价到2019年增加了三至四倍。外地茶商进驻凤凰古茶山,知名的大企业开始制作凤凰山古茶,凤凰山成为近两年来最热门的茶山之一。2019年以凤凰茶山为主的茶山,带动团田、新抚、景星、通关等乡镇茶农、茶企每年在原来基础上年收入增收了8亿元左右,成为当地人民增收主要经济来源,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图文:包忠华

一文读懂大国茶业:中国茶产区巡礼

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是茶的故乡。传统意义上的六大茶类:绿、红、青(乌龙茶)、黄、白、黑等茶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十分广泛。从地理分布上,中国主要有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产茶区,覆盖了19个省份。这些茶或生长在崇山峻岭的千米高山上,或分布在连绵起伏低至数米的矮丘上,或扎根在绿野仙踪的古村寨中,或躲在悬崖峭壁的谷峰间。它们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人类辛勤的结晶,在千年的传承发扬里,万里的纵横交错中,孕育着多姿多态,声名海内外的中国茶。

今天,不妨让我们以“茶”为名,沿着祖国的山南海北,领略下中国茶的魅力。


香|闽粤桂茶

要说六大茶类中,什么茶最香,乌龙茶必居榜首。而说到乌龙茶最最出名的,要属武夷岩茶了。武夷岩茶最出名的就是正岩的三坑两涧了,有生产举世闻名素有茶王之称的大红袍的大坑口,有生产肉桂,水金龟的牛栏坑,还有慧苑坑,流香涧,悟源涧,岩韵足足。除了岩茶,武夷山还是红茶的发祥地,正山小种是红茶的祖茶,金骏眉被誉为红茶的天花板。另外还有安溪铁观音,还有白茶之王,素有美女之称的白银毫针。总之福建的茶大都天生于怪石嶙峋的谷峰间,为茶增添了奇趣雅。

而提到香型最多的,非广东的凤凰单丛莫属了。单丛茶是一种特殊的单株采收,单株制作的茶叶,常规就有十大香型,细分下来可有几百种不同香型。凤凰单丛茶在全国范围内的名气小完全“归功于”潮汕人的嗜茶,基本上潮汕地区就可消化掉全部的单丛茶,很难有卖到外地,在广东省以外的地方喝到凤凰单丛,大约身边也少不了一位潮汕朋友。而同属广东名茶的英德红茶,同样以香闻名,被联合国际茶叶委员会了授予“世界高香红茶”称号。

转身看向广东的好邻居广西,梧州的六堡茶是举世闻名的黑茶。六堡茶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正统应带松烟和槟榔味,叶底铜褐色。六堡茶宜久藏,越陈越好,因为久藏的茶叶有“发金花”,即生有金黄霉菌(学名为冠突曲霉菌)。因金黄霉菌能分泌多种酶,促使茶叶内含的各种物质加速转化,形成特殊风味。

将广西放在“香”这篇,说的确是横县茉莉花茶(现改名为横州茉莉花茶)。横州市茉莉花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鲜花8万吨,茉莉鲜花产量占中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量60%以上。可以说,在中国每10朵茉莉花,就有8朵来自横州。有趣的是,正宗的茉莉花茶里是看不见茉莉花的,只闻其香,不见其花,原因是在制作工艺上,是在茶坯处理后,用茉莉鲜花窨制而成。

雅|江浙皖茶

杏花春雨江南,山雀子噪醒的江南一抹雨烟,环境永远是地域性格最原始的依托,茶的性格也一样。浙江的雨街,浙江的小巷,浙江的旗袍,都一起融进浙江茶之中,雅得那么流光溢彩。浙江是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大省,绿茶出口量和出口额更是常年双第一,占到全国绿茶总量的半壁江山。尤其是,西湖龙井茶自古闻名,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2021年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评估报告,西湖龙井更是以74.03亿元独占鳌头。

至于江苏,依靠洞庭山也诞生了十大名茶之二的碧螺春和雨花茶。碧螺春已有千年历史,是古代的贡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相传康熙年间,此茶已有进贡,因其香味突出,被称为“吓煞人香”。

安徽横跨长江南北,淮河南北,为茶的生长创造了兼具南北品味的好茶,安徽的茶温婉秀气,鲜灵可人。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曾经或现在被评为十大名茶或者国际金奖,也陆续被选为国家指定用茶。除了这些闻名遐迩的绿茶,安徽的祁门红茶更是国际知名的三大红茶之一,闻名海内外。还有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等好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许多茶叶老字号都是徽商开创。比如北京吴裕泰茶庄,创办人吴锡卿,歙县人。张一元,创办人张文卿,歙县人。谢裕大,创办人谢正安,歙县人,他也是黄山毛峰的创始人。安徽为中国茶的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云贵川茶

中国茶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能代表古茶特色的,无外乎茶树的发源地——云南。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古茶树有74株,其中有32株在云南。而在云南的数十个县境之中,都有发现树龄百年以上,处于野生状态的乔木型大叶种茶树。这些古茶树有野生型,也有栽培型和过渡型。它们根深叶茂,领先丰沛的地力,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是普洱茶之珍,也是中国茶叶之根。其中,“锦绣茶祖”是目前公认的,有据可考的,最古老的一株茶树,树龄高达3200年以上,正是位于云南临沧。

除了古树,云南茶最出名的要数古六大茶山了,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山头: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其中最出名最热闹的要数易武了,易武有七村八寨之说,这里手工制茶比比皆是,每年的春采仪式都能吸引众多茶友跋涉千里前来观看。

如果说古六大茶山,代表着云南茶的古与秘,那么新的六大茶山则更是古今融合的典范。新六大茶山包括、布朗山、勐宋、南糯、南峤、巴达和景迈。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布朗山,其不仅有万亩的古茶园,茶气十足,更有王者之称的老班章。是云南古树普洱的经典,引领行业方向,甚至是奢侈茶品的象征。

贵州茶或许没有云南茶那么神秘高深,但也足以古老了,这里有四千多年的古树,更有,距今100万年最古老的茶籽化石,也是全球唯一一块茶化石。不过贵州茶近年来,更多是以古鉴今,他们用“干净”闯出贵茶品质的新天地。如今,贵州“四大大名茶”——“三绿一红”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普安红,正在逐步占领市场,成为业内人士青睐的优质茶品牌。其实,虽然贵州茶似乎名不见经传,但从2015到现在,贵州的茶园面积就一直稳居全国第一。

而说到四川,不得不说的是四川的茶馆了。俗话说:“天下茶馆数中国,中国茶馆数四川”,尤其四川成都市有“茶馆冠天下”之称。四川的盖碗茶,是四川茶饮的典范。这套由盖、碗、船组成的三件头茶具,可算把喝茶的艺术推到了臻于妙境的高度。

茶馆,盖碗茶是四川茶文化的缩影,同样四川茶一样闻名于世界,著名的绿茶竹叶青,更是工业工艺化和现代化的典范。蒙顶山的蒙顶山茶,蒙顶甘露曾被列为十大名茶之一和贡茶。

值得一提的是雅安的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六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对于生活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以肉食、奶酪、青稞为主食的藏族同胞来说,藏茶具有消食、止渴、去油腻等特殊功效。


特|鄂湘赣茶

湖北省是茶圣陆羽的故乡,最出名的茶品是恩施玉露和宜红。恩施玉露久负盛名,是我国传统蒸青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国外,也有极高的知名度。日本自唐代从中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而宜红茶是红茶的一种,主要产于湖北宜昌,又称宜红、宜昌工夫茶。注意,这里的工夫茶,不同于潮汕工夫茶,潮汕的工夫茶,是指泡茶的技法,宜昌工夫茶,更是指茶叶,所谓工夫,来之不易。

说到湖南省,重点说的是产于安化黑茶和君山银针了。将此篇命名为“特”,说的是这三省之茶有许多代表性产品。“白沙溪”被称为中国黑茶标志性品牌,同时也是湖南安化黑茶的代表,岳阳黄茶“君山”品牌被评为黄茶标志性品牌,同样也是君山银针的代表。湖南省以“潇湘茶、湖南红茶、安化黑茶、岳阳黄茶、桑植白茶”五大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形成了“三湘四水五彩茶香”竞相发展的格局,并以“五彩湘茶”产业集群品牌为抓手,致力于将茶叶产业打造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21年“湖南五彩湘茶优势产业集群”获批农业农村部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五彩湘茶产业集群建设开始正式实施,全面推进。

还有地处浙皖闽三大茶省交界的江西省,其茶也是声名远播,如庐山云雾茶、婺源茗眉、井冈翠绿、宁红工夫茶、狗牯脑茶……构建了“四绿一红”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相互融合的产品品牌体系。


说完这些,我国主要产茶大省强省基本领略完了。还有一些产茶的名省,虽规模不大,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比如河南,这里有十大名茶之称的信阳毛尖绿茶,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2017年,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评比中,信阳毛尖以59.91亿元位居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二名。

比如台湾,台湾茶最出名的就是冻顶乌龙,以及当地土著的阿里山茶,高山茶。台湾茶可以冲七,八泡以上,不论泡的时间长短,即使是泡一天也不变色不变味,依然香味纯正。

再如西藏,美丽的易贡林芝茶茶园,隐藏于神秘的雪山之间。每一年的五月,是最美的茶季,有日照金山的美景,犹如内地的三月芳菲,花鸟有情。当林芝茶茶芽萌发最绿的芽,翠色无限的易贡,直似人间天堂。

还有陕西南部的紫阳茶,这种茶外形如梭似毫,汤香茶靓,清香四溢。若泡入杯中,茶的芽头在徐徐展开时呈现奇迹,叶片齐齐向上,立于杯中,就如同长在枝丫上一般。

这是这些古香雅特的佳茗,绘就了一副中国名茶画卷。其实,大国好茶何止于此,茶中之美,只有亲临才能最好地感受。

【记者】张妮静

【来源】南方农村报南方+,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茶马古道到东盟专列 千年贡茶碣滩茶飘香“出海”

“形若碧云茸如霜,巧艺天工芽中藏。清汤绿叶醉人眼,越夜长留齿颊香。”早在唐代,湖南沅陵碣滩茶就因色、香、味、形俱佳而位列“贡品”,名传千古。昔日茶马古道上,千万里茶香中就有碣滩茶的醇香甘甜,而今西部陆海新通道亦为它开行专列。

拥有千年历史渊源的碣滩茶,因产于沅陵县碣滩山而得名,是中国卷曲型绿茶的杰出代表。沅陵位于北纬28度,这里武陵与雪峰两山交融,沅水与酉水两水交汇,是世界优质绿茶黄金纬度产业带。

2022年7月20日,碣滩茶出口东盟专列从怀化国际陆港发运(资料图)。 沅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两山夹一水,一茶生两岸”描绘的正是碣滩茶的生长环境。雪峰山与武陵山之间,沅水自西南向东北蜿蜒一百三十余里,五强溪电站建成后所形成的大山大水大库区,是碣滩茶生长的主要区域。“云雾缭绕的山林环境和富含矿物质的紫砂岩,成就了碣滩茶富含茶氨酸、茶多酚的优秀品质。”沅陵茶叶产业链链长邓宗金一语道破碣滩茶持久醇香回甘的秘密。

8日至9日,“行走中国——2023东盟国家主流媒体怀化行”采访团一行走进沅陵,品味碣滩茶的茶香茶韵。

车行沅陵境内,茶园叠翠、茶香醉人,18万多亩茶园广泛分布于沅陵近700万亩山林之间。在“祖祖辈辈都有茶,千家万户都制茶”的官庄镇,碣滩茶非遗传承人张干发一边指导工人制作茶叶,一边忙着接待一波又一波的茶叶采购商,“每到春茶上市,官庄镇就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候”。

碣滩茶品类众多,碣滩一号品质尤佳。张干发介绍,该茶原材料必须是清明前碧香早、槠叶齐以及当地野生茶等树种的单芽。“这时的茶醇香爽口,持久回甘。错过时节,茶叶的汤色、滋味都会不同。五万多个芽头才能炒出一斤茶叶,真正是‘一人品茶满室皆香’。”

碣滩茶外形紧秀微卷,银毫满披,是中国卷曲绿茶的杰出代表。沅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碣滩茶对工艺十分讲究。“高温杀青是制作碣滩茶的关键环节,是祛除水分和青草气并锁住茶叶色泽和清香的秘诀,270度高温最适合碣滩茶杀青。”张干发说,以前靠经验掌握温度,现在采取传统工艺与现代机械相结合,“现代机械的加入确保了鲜茶恒温且均匀受热,为后续揉捻、整形、提香等环节奠定基础”。

8岁就开始炒茶的张干发,在父辈们手把手传授和近60年的悉心摸索下,掌握了一套独门秘籍。“精品碣滩茶的干燥度要达到95%,火候是关键。”他说,烘干环节一定要经历4遍复干,每一遍烘干时长则需凭炒茶师傅的手感和经验做出判断,反复烘干、摊凉,方能制作出易存储且持久留色留香的精品碣滩茶。

因品质出众,自唐代以来,碣滩茶便被用来赠送给外国使节,随之流传到日本、印度等地。官庄镇是碣滩茶的重要产区,产茶历史有一千多年,自古就是边销茶的产地之一,曾年产万担通过茶马古道运往大西南,并实现“出海”。镇内辰龙关、界亭驿等地名沿用至今,见证着昔日茶马古道的繁荣。

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向周恩来总理夸赞碣滩茶,后碣滩茶被称为“中日友好之茶”。2010年,碣滩茶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茶博会绿茶类最高奖项——特别金奖;2015年,又荣获意大利米兰“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

邓宗金介绍,近年来,沅陵着力整合资源打造碣滩茶区域公用品牌,按照“种植有机化、加工标准化、传播故事化、管理数字化、企业集团化”的思路,不断提升“千年贡茶”的品牌价值,碣滩茶现已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沅陵已成为“中国有机茶之乡”“全国茶叶百强县”。

“行走中国——2023东盟国家主流媒体怀化行”采访团一行走进沅陵茶园。杨华峰摄

在巩固绿茶市场的基础上,沅陵“茶人”还逐步开拓红茶、白茶及大众茶市场。同时,与知名茶饮品牌企业合作,拓展原料茶市场。沅陵县成为湖南地区康师傅、统一原料茶、黑毛茶供应基地,年销原料茶1万多吨。

湖南省碣滩茶集团公司董事长覃智介绍,针对市场需求,该企业另辟赛道、研发推出了紫茶系列,“以前碣滩茶以绿茶为主,主要以春茶为原料,紫茶则可以充分利用夏秋茶叶,延长茶叶生产期限,一年四季都有茶叶产品供应市场。”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沅陵茶企针对不同市场进行“量身订制”。覃智介绍,比如意大利客户偏向于清香型红茶,东南亚国家对茶叶的喜好则比较多元,针对不同区域客户需求,企业一般会进行区域设计,制作相应调配茶。

而今,碣滩茶已香飘全球,远销东盟、欧盟国家。2022年,依托怀化国际陆港,碣滩茶东盟专列首发,出口东盟碣滩茶200吨,价值6000万元。

从皇家贡品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茶马古道走向国际专列,碣滩茶穿越千年,茶香更甚。目前,碣滩茶年产量已达1.5万吨,综合产值23亿元。按照规划,到2025年,沅陵县茶园总面积将达到20万亩,碣滩茶年产量达3万吨,力争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

来源:中新网、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