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 叶辛:茶神谷的普安红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赋能正润物细无声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使新时代乡村焕发新的活力。本版开始连载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个人专栏“辛闻琐记”,通过讲述作者在贵州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在诗与远方中展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茶神谷的普安红

叶辛

这两个名字都和茶有关。

茶神谷在贵州和云南两省交界大山深处的褶皱里。这一片由云头大山为主组成的千峰万谷的高原,平均海拔都在1700米到1800米之间,是典型的贵州山地向云南高原的过渡地带。而仅仅只有海拔700米的茶神谷,深渊般顺着山势缓缓地垂落到峡谷深处。这种特殊的地形,使得茶神谷得天独厚地形成了云贵高原里一种温暖的小气候。

这一暖若阳春的小气候,使得生长在茶神谷地里、斜坡上的茶叶,最早地冒出了嫩绿的芽尖尖。

元旦这一天,按中国传统的农历计算,大多数年份都只能算到腊月间,茶神谷最早爆芽的茶叶,就可以采新茶了。

  

既然大自然能给人类如此的馈赠,世代栖居在茶神谷的彝族、布依族、苗族及汉族老乡,就在农闲以来的元旦这一天,上坡去采摘新年里的第一批春茶。

老乡们欢欣鼓舞地说,我们这是贵州绿茶第一采。

有记者笔下生花,说茶神谷元旦的采茶俚俗,是天下第一采。

喝龙井茶的江南人,年年的春天,讲究的是品一口春茶,好的春茶,当然是明前茶、雨前茶。

明前茶指的是清明之前采下来的茶,经炒制上市,广受欢迎,价格也不菲。

更讲究点的,是要喝雨前茶。那就是清明之前,下第一场春雨之前采的茶,据说滋味更佳,更耐得品。

文人雅士的这一点小小的嗜好,宋元以来的千百年间,一直流传至今。年年的春天,常有浙江的文人来上海,带来一点龙井,江苏尤其苏州无锡的文人来上海,来送点碧螺春和溧阳茶,安徽的文人到上海,带点黄山毛峰。我把这称之为“秀才人情茶一杯”,人家从远方给你带茶,也有朋友本人不来,直接快递过来,你是不能不收的。注意礼尚往来,回赠一点小礼就行了。

不过这点儿人情世故,都掌握在清明之前,过了清明,以茶示礼的事,是很少见的(也不是绝对没有)。

可能正是因此缘故,在大力发展茶产业的这些年里,产茶的省份,有条件的茶区,不断地把早茶上市时节,往前推。

三月早茶如今已经不稀奇了。

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的,是二月早茶,品相好,品质佳,品茗时能清晰地数出独芽的、双芽的芽尖尖。那在沸水中翻滚沉浮的嫩茶,确有一股诱人的美姿。确实还有茶商将产出的早茶,命名为茶美人的。

只因受到茶客、茶友们的青睐,小小早茶的效益,也是想象得到的。

茶神谷民族山乡里元旦第一采上市的茶,自然也是大受茶商们赶来争相采购的。在前些年的脱贫攻坚中,在近年来的乡村振兴中,“一片茶叶富了一方乡亲”的故事,则是在茶神谷的彝族村寨,布依人家,苗家儿女中都有不同的版本传播。

过去江南人品茶,春天里追求早茶,盛夏时节要喝浓茶消暑,秋日里伴着菊花叶香,到了冬季,才品一口红茶。有的泡红茶,冬腊月间兴煮红茶,热乎乎的一杯红茶中,漂上一片在糖水中浸过的柠檬,名曰“柠檬红茶”,别有一番情趣和滋味。

近一二十年来,普洱茶随着马帮走进北京的新闻传播到全国,福建的铁观音、大红袍率领着安溪的80多种红茶行销到每一个省,品饮红茶之风吹遍全国。三五知己品茗,洽谈商务合作,亲朋好友相聚,文人独坐窗前沉吟读书,都喝上了红茶。

这一风气也给了茶神谷启迪,茶神谷山山岭岭上产出的茶,有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啊!红茶炒制出来,那般诱人的滋味,比起传统的红茶祁门红、滇红,比起新崛起的遵义红,别有一番耐人寻味之处。让远道而来的茶商们惊喜,让常常品茗的茶客们爱不释手,让众多的茶友们连连惊呼:“这是什么红茶?喝了还想喝哪!”

茶神谷这一片既神妙又神奇的山地,属于贵州黔西南州的普安县,县城离开茶神谷,不过10多公里,那就谓之普安红吧。

普安红茶甫一问世,就成了贵州省的名茶名品。上上下下一致交口称道,说贵州茶不是有“三绿一红”之誉嘛!在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和遵义红之后,异军突起的普安红完全有资格跻身其间,成为“三绿二红”。

难怪人们这么说,采风、宣传新书活动,我去过几次普安,忙碌之后品上一口茶神谷的普安红,顿觉是一种享受。茶神谷的普安红,茶色红亮澄明,茶香阵阵四溢,品茗之时,只觉得茶味沉幽、茶韵悠长,喝过之后回味无穷无尽,和我同行的文人伙伴、出版社编辑,事后还说,品过多日,都留下难忘的记忆。怪不得当地的少数民族老乡自豪地说,我们茶神谷这奇妙的地方,要让普安红留住客人的脚步,要让茶神谷的故事给客人带去感动。

我就是被感动的一个茶客。


(本文刊发于人民政协报2024年1月13日华夏周末)

文字来源:人民政协报

来源:天下普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