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飘来普洱香

马蹄哒哒踏路来,铃声悠悠不绝耳。回望古道,历史的印记依然清晰,林间的回响依然悦耳。

茶马古道,是中国大陆的“脉络”,被人们称为中国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它从山地到高峰,蜿蜒起伏,绵延悠长。

茶马古道的形成,得益于当时的人群迁徙和盐巴、茶叶、皮毛、丝绸、药材等物资的交换。一开始,古道并非因茶而名,而是在不断扩大的茶叶交易里慢慢变化,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茶马古道”。

根据茶马古道的有关历史研究表明,其实早在“茶马互市”还未形成以前的唐末,茶叶就通过茶马古道进入西藏,并在西藏“悄然”流传开来,成为西藏民众日常必不可少的饮食之一。

普洱茶也在那个时候开启了千里进藏的征程,也是在那时,这条以茶为媒的道路,将普洱和西北地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藏族同胞们有句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西藏,人们饮食包含大量的肉类和乳制品,肥腻醇厚。而茶叶刚好可以中和腻味,去膻化食,补充水分。

以西藏为例,人均年茶叶消费量超过了10公斤,这样庞大的消耗量,除了饮食需要,还因为茶叶具有丰富的维生素。以普洱茶为例,普洱茶内含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等。

同时,还含有烟酸、盐酸、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维持生命所需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维护机体健康的作用。因此,有不少人认为,茶马古道不仅仅是茶叶贸易的通商道路,亦是西北地区人民的“维生素通道”。

从古至今,以西藏为例的西北地区人民饮茶的历史之久,饮茶量之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可否认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氟超标。

那么,怎样算氟超标呢?根据现有的标准《GB/T22111》和《GB19965-2005》可知,每1公斤茶叶中不能超过300毫克的氟。也就是说,若茶叶中的含氟量超过300mg/kg,饮用者就有可能患上因氟过量导致的多类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在2019年,采集的1873份样品中,砖茶的含氟量合格率仅为6.35%。

西北和普洱,山水相连。西北边疆地区人民的幸福安康关系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也牵动着普洱人民的心。普洱茶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有着惠及边疆人民的使命。“让全国人民喝上普洱茶”不仅是普洱茶的“座右铭”,也是普洱市人民的美好心愿。

2021年8月7日,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由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共同举办的普洱市5000吨低氟普洱茶进藏启动仪式在普洱举行。随后,5000吨的低氟普洱茶便随着一辆辆满载的货车,带着普洱人民的心愿,缓缓地进入西藏,送到了西藏人民的手中。

以此为契机,也拉开了构筑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西北边疆地区各民族健康饮茶生活的序幕。普洱市委、普洱市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并就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全市各有关部门积极响应、稳扎稳打、有序配合,以普洱市低氟普洱茶工作专班的形式,分别去到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

反复与当地磋商合作方式、价格、规模、数量等采购标准,以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发展模式,推动低氟普洱茶进西北。

一年以来,低氟普洱茶的产销工作也在各方的努力下,稳定有序地开展着。普洱市低氟茶专班从成立开始,一直积极地与西藏、青海、内蒙、甘肃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交流和对接,积极的加大低氟普洱健康茶的普及与宣传。

在标准上,出台了《低氟普洱茶》团体标准;在组织上,成立了以普洱茶投资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军为组长的低氟普洱茶产销工作领导小组企业联盟组;在构建上,还成立了“拉萨净土低氟健康茶暨普洱茶展销中心”和“《普洱》杂志读者俱乐部”。

低氟普洱茶不仅仅是健康茶,也代表着一种健康饮茶的观念。普洱市希望从“大民生”的角度出发,用实际的行动,以低氟普洱茶为开端,将健康的饮茶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全国人民都喝上健康的普洱茶。

在普洱人民看来,低氟普洱茶也不仅是一单生意、一种商品,而是民族共同体的又一见证,亦是产业互惠、民族共赢的又一桥梁。“让全国人民喝上普洱茶”,是普洱市打造普洱茶产业发展大市的关键环节,亦是普洱茶企业心中的“头等大事”。

如今,茶马古道的铃声再次响起,普洱与西北地区的“茶马情缘”得到了延续。从“茶马互市”到如今的“茶车互市”,情谊一直未变。

普洱人民希望用健康的好茶,与西北边疆地区的人民一起延续、传承千年以来的“茶马古道”情谊,将普洱茶化作桥梁和红线,与西北各民族兄弟姐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茶为媒,与江河文明一起,连接沿途各民族人民,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促进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2年10月刊

文|饶丽 图| Pexels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