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唛号生茶

找到约287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什么是唛号茶?唛号茶是怎么来的?

  进入普洱茶的世界,我们会接触到一些“数字茶”,比如:7542、7572、8582、8592、7262等。这些数字叫做“唛号”,唛号茶是怎么来的呢? 

  唛号的由来
  普洱茶作为商品,在过去外销比重较大。
  1973年普洱茶人工发酵工艺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普洱茶的独特品质获得更多喜爱,一方面是海外华侨对普洱茶的需求增加,一方面是普洱茶标准化配方开始使用,从而使得普洱茶的出口和产量开始初具规模。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云南省各大国营茶厂都由中国土产蓄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负责管理,统一调拨、生产及出口。
  当时,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开始专门为每一款常规出口的茶品制定特定的编号,以方便出口统计和管理,而这个编号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普洱茶的唛号。

  什么是唛号?
  唛:中文发音读[mài]。是一个译音字,英文mark的音译,意思是进出口货物包装上的标记。
  简单理解,普洱茶唛号就是进出口普洱茶的商品标记。在粤语方言里“唛号”指商标、牌子,唛号也叫做“唛头”。
  随着普洱茶产销的发展,唛号渐渐也成为了一些普洱茶的品名。
  唛号的制定
  编制普洱茶的唛号,当初云南省茶叶公司是想借鉴红茶的方式,但不久就遇到了一个实际问题。
  众所周知的,普洱茶制作中会使用拼配技术。什么是拼配技术?
  简言之就是为了达到一种风味标准而将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不同级别的毛茶进行混合加工,按照相应比例来混合加工就是拼配,拼配配方可以使普洱茶的色、香、味、形体现出一种特定的品质特点。

  普洱茶可以拼配,普洱茶还可以存放,它的出厂年代和茶叶生产年代可能有分离,由于这些差别的存在,想用编号反应出普洱茶的不同,唛号的制定并没有红茶那么简单。
  经过讨论之后。1976年,中国土产蓄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首次下发了一个有关普洱茶编号的文件:《云外茶业字第84/45号——关于加工生产普洱茶的样价及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
  为稳定品质,对普洱茶的品种、花色初步制定了18个茶号,明文要求昆明茶厂、勐海茶厂和下关茶厂执行普洱茶唛号管理。
  唛号的主要规则整理如下:
  紧压茶为4位数,散茶为5位数;
  前面两位为该产品创始年份,以后年份生产,此数字固定不变;
  最后一位数是该厂的代号(1为昆明茶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
  中间一位数(紧压茶)或两位数(散茶)为该产品的茶菁等级配方号,一般拼配等级越细嫩数字越小,越粗老数字越大。
  四位数的为紧压茶,五位数的为散茶。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中间的那一位和两位数字。
  对散茶来说,由于要经过分筛机分筛,中间的两位数完全可以代表它的原料级别。
  而紧压茶由于原料有拼配,它中间的那一位数字不能准确代表原料的级别(如今更普遍的说法是代表原料的综合等级),我们最好把它和前面的年份加在一起,理解为特定的配方。
  从此,每一个唛号都对应着一个规范的普洱茶产品。
  历史上勐海茶厂是唛号茶生产最丰富和标准延续最好的代表,这里就以勐海茶厂的唛号茶为例进一步说明,让你可以读懂唛号的含义。

  比如:7542,就是勐海茶厂生产的,创始配方始于1975年,综合用料等级为4级茶菁的普洱茶生饼;7572,就是勐海茶厂生产的,创始配方始于1975年,综合用料等级为7级茶菁的普洱茶熟饼。
  这一次消费带动了技术的进步,市场促进了生产的规范。
  唛号的启用保证了普洱茶出口贸易对品质要求的清楚识别,唛号的启用也规范了普洱茶生产对技术标准的稳定应用。
  为后来普洱茶消费市场的扩张蔓延奠定了基础。
  1976年以前,普洱茶产品信息的识别很难,消费者想要知道茶叶的具体信息,只能靠询问茶商。因为出口贸易需求而推行唛号以后,改变开始了。
  唛号不仅有效的区分了云南各大茶厂,显示了不同产品拼配配方,还透露了用料等级。
  对普洱茶的品质稳定,消费者的认知便利有很大帮助,这在当时是一种很好的规范。
  后来涌现出一批闻名于世,至今备受市场推崇的名茶,例如:7542、7572等,都是启用唛号之后的积极体现。

  回顾一下普洱茶的发展史,“印级茶”、“七子饼茶”这两个时代为当代普洱茶发展打下了基础,进而开启了“唛号”茶时代。
  在“唛号”茶时代,普洱茶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成为了现实。从而推动了普洱茶先走向世界,而今开始走红中华大地,再次名遍天下。

  困惑你的唛号茶
  大益7262,一款市场常见的357克熟茶。当你面对它,运用常规的解读方式,自己100%会开始怀疑世界。
  7262,正确的解读是:第一位数字7,是纪念20世纪的70年代,纪念熟茶技术成功研发于20世纪的70年代。
  第二和三位数字26,是代表该茶原料用料等级是在2级到6级这个区间。
  最后一位数字2,这个毋庸置疑,当然就是勐海茶厂的代码。
  7262是早期唛号茶当中用料最高端的一款熟茶。7262与7542、7572、8582、8592,这5款茶如今是个名字响亮的组合:大益经典老五样。
  不规范的唛号茶
  什么!7572竟然有生茶?是的。这是不规范的唛号茶。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茶叶市场迎来变化,从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彻底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国营老厂举步为艰,茶厂为了生存,有单就接。
  茶厂由原来的港商订制,扩大到台商订制。普洱茶唛号由此而乱,出现了传统唛号生产过完全不同的茶品。

  勐海茶厂的7572竟然有生茶,就是这样来的,是当时市场背景下的生存选择。
  还有一些不规范的唛号茶,也说给你听听:比如:7222、7042、7062。这些唛号完全与配方创制年份无关。
  这是自从茶商开始到勐海茶厂定货,唛号随之出现的“新变化”。
  90年代中晚期,还出现了大量私营茶厂的自编唛号。他们生产的唛号茶有一大特征,就是喜欢以6或者8作为茶厂的代码。
  这些非常规的,不规范的唛号茶,有的产量不大、受众有限,只是一时缭乱了人眼。有的品质非凡也被市场接纳并延续至今,比如大益的7262熟饼。
  开启熟茶时代的唛号茶
  1975年创制的茶除了大名鼎鼎的“88青饼”7542,还有两款开启熟茶时代的普洱熟茶7572和7581。
  在1975年以前是没有普洱熟茶这个概念的,7572和7581的诞生,让普洱茶有了另一个可能,它也可以是重发酵的茶,也可以没有那么寒。
  一般刚生产的普洱生茶是不太适合立即品饮的,普洱熟茶就补上了这个空白,它可以立即品饮,它是已经发酵过的“熟”了的普洱茶。
  唛号茶的诞生,得益于一时出口需求的增长,本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留有辉煌一页。
  时代变迁、体制改革,市场新生。如今我们品味普洱,经典唛号茶,绝对是一种不容错失的滋味。(来源:从茶入道,图片来源:茶友网图库)


阮殿蓉说茶 唛号茶的演变和六山的渊源

  “唛”的意思根据《辞海》的解释是:英文mark的音译,唛号是一个外来词,《说文解字》里记录“唛”汉语拼音为“mài”。"唛号"是广东粤语里原意是指“商标”、“牌子”。国有茶厂用唛号作为出口产品的标注。

  以前,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普洱茶厂和凤庆茶厂都属于云南省茶叶公司投资的工厂,为了区别每个工厂出厂的产品,所以取了不同的代号。

  在历史上,普洱茶从外观上看不出来是哪个厂家生产的,所以为了区别每个厂家生产的产品,就给国有茶厂做了编号,昆明茶厂的尾数是1,勐海茶厂尾数是2,下关茶厂尾数是3,普洱茶厂尾数是4,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现在只要看到尾号,就知道这个产品是哪个国营茶厂生产的产品。

  在70年代的出口贸易当中,散茶的唛号是五位数,例如79091,代表着昆明茶厂生产的79年的9级的茶叶;79101代表着79年的昆明茶厂生产的10级茶叶;79102代表勐海茶厂79生产的散茶;79103代表着下关茶厂79年生产的散茶。下关茶厂的散茶普洱茶熟茶做的不多,基本上都是写的勐海茶厂的尾数,另外唛号为Y-代表着小众定制的茶品。

  唛号是一个传承,不是一个企业想做唛号茶就可以随便取数字的。今年六山出了一个传承1975的配方,传承了1975年的七子饼茶的经典配方,采用7542、7572、7582的配方做的一个产品。从六大茶山历史上的产品来说,早期的六大茶山的产品基本上传承了国有的勐海茶厂和中茶的配方。

  2002年,六山出了很多以唛号茶为主的产品。唛号茶有两种走向,一种7542,里外包装用的都是中茶的标志,这些产品都是云南茶叶公司定制的产品;另外一种就是75426,把六大茶山排在了26位,排了五位数的数字,在2后面加了六大茶山的标记6。2002年六山生产了75126、75426、75726、75826、70626等一些产品,经过十八年的陈化,在大家的细心呵护下,它成长的很好。

  在这个标准上,1994年6月3号,勐海茶厂发布了一个压制茶,压制茶上有关于整个产品的标准。六大茶山从成立开始,生产就很规范,从2002年开始,有关于普洱茶的标准,我们公司都做了备案,这是对标准的传承和坚持。在传承的过程中,六山很多产品来源于阮总的学习,有了对过去的传承才有了今天六山稳定的生命线。早期,我们生产了很多传承经典配方的产品,六山早期和中国茶叶公司、云南公司加工的7542、7572、7582等产品,已经是近二十多年来的普洱茶配方中非常经典的茶叶。

  六山的数字配方茶有一个演变期。第一个是2002年,2002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中茶的部分,基本上印着7542、7582、7532的唛号,早期熟茶做的非常少,7512做的特别多,用六大茶山的标做的是75126、75426、75826、70626,熟茶主要是做72626和75726。2002年到2003年之间,我们基本上以数字配方茶为主。到了2004年,六山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一个风格,开始做1到6号的号级茶。2005年,随着普洱茶的慢慢的升温,六山的数字配方茶订货变多,那个时候我们也恢复开始做75126、75426、75826、72626、75726、75926。

  在做数字配方茶的时候,六山也用了大量的中茶商标,在2005年以前,六山百分之八十的唛号茶做的是中茶的唛号茶,传承了唛号、配方、包装。2006年3月15号开始,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授权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生产新的中茶商标,那个时候六山开始转为帮中茶公司生产配方,其中最经典的是新印的生产。

  2006年开始,六山的产品上都打着云南七子饼茶标记,六山生产的75126、75426、75726,包括特级品这一块,用的都是六山的商标和经典配方做的,这一套是在勐海普洱茶厂做的,是六山全方位复刻唛号茶,经典再现的产品线。

  随着新国标的出台,明确规定不能用古树茶,也不能用野生茶.所以在2007年,六山主要生产三个系列,第一个是号级,第二个是印级,第三个是七子级,七子级的产品包含了七子级普洱茶生茶、七子级普洱茶熟茶。七子级生茶唛号是63163,六大茶山的配方,级别是1,尾号63代表是六山生产的。2007年,六山的产品线应该是历史上最长最宽的产品线,单是七子级就做了七个产品,生茶4个,熟茶3个。

  88青并不是勐海茶厂生产的,而是特指从1988年的7542、8582到1992年的7542、8582的干仓存放的配方茶,六山的63463、63863就是复刻了这些经典配方。

  阮总写《普洱茶再发现》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临沧的茶叶一直是拼配唛号茶的无名英雄,如果离开了临沧的茶,那么经典配方就有所欠缺,大部分的唛号茶都有临沧茶的拼配,这个配方茶叶不是绝对固定的,也可以拼配其他产区的原料,其中口感和茶叶物质是拼配的主要评判标准。

  数字配方茶7542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口粮茶,六山陆号熟饼、壹号熟饼、一饼江山都是对这款产品的传承,传承是为了生产老百姓都能喝的口粮茶。如果一个茶饼本身的文化价值、仓储价值、名人价值已经远远高出的本身茶叶的价值,超过一个茶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度和舒适度,那么这个茶叶的价值就不存在了。

  唛号可以显示历史的传承和变化,历史上普洱茶的唛号都印刷在大票上,茶叶上并没有唛号,会刷纸箱上。以前的唛号是人工描的,人工套印,现在的唛号是机器印刷,很好看,但也很好仿制。为了防伪,六山就在唛号上盖一个工号章。在刻唛号的过程中,每一个唛号是用纸刻的,每一个都不一样,防止伪造产品的出现。六山把刻唛号的板子都留了下来,未来会在贺开博物馆展出,陈列普洱茶唛号的前世今生。

  现在的唛号纸的作用仅仅是一个出厂检验,只是传承了普洱茶上有唛号的需求。唛号作为产品名称,演变到现在,已经显得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茶叶内部的一些细节。从唛号的角度来判断茶叶的质量,主要是两点。首先,传承人要具备传承经典配方的资格;其次,产品一定要和历史上的对标一致。

  普洱茶是一个向后看的产业,时间会赋予普洱茶价值,当你觉得普洱茶有价值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六山做产品是顺着普洱茶的正史来的,坚持正确的三观,做好茶,配好价格,配方茶有来源,可追溯。十八年来能够始终如一的把一个产品的品质坚持做到极致,坚持六大茶山的工匠精神,在六山,工匠就是一个朴实的茶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一个事情,并且做到极致。

  以上就是关于普洱茶唛号的解说,关于唛号茶,不知道现在小伙伴们手上存的唛号产品有多少,哪个产品是你最期待的,或者是希望六大茶山能够每年传承做下去的产品,欢迎各位小伙伴留言。

除了明星茶品7542,这些大益唛号茶也很传奇!

  前几天,大益经典7542普洱茶被评为云南省2018年「十大名茶」第一名的好消息传遍朋友圈!说到“7542”,益友们都非常熟悉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一个唛号。7542是大益唛号茶中的明星产品,但除此以外,从勐海茶厂诞生的优质唛号茶还有很多——它们都传承着经典配方、历经岁月变迁,最终成为大益茶品乃至普洱茶的典范。

  新手助读

  什么是普洱茶的“唛号”?

  1976年,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了普洱茶唛号,紧压茶的唛号用4位数表示,前两位为该款茶的配方研制成功的年份,第三位为拼配原料中主要毛茶原料的综合等级,第四位为茶厂编号(2代表勐海茶厂)。如7542,表明用的是75年的配方、原料的综合等级为4级、勐海茶厂生产。唛号清楚地记录了茶品的关键信息。

  7542、7572、8582、8592、7262……说起大益的唛号茶,大家耳熟能详的首选“经典老五样”,至今每年都有新批次推出。但除“经典老五样”以外,回望勐海茶厂的78年历史,还有许多具历史意义的唛号茶曾与消费者见面。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其中的部分产品——
    7432(生茶)、7452(熟茶)

  大益历史上首批唛号茶

  它们的出身源自甲级圆茶,以“甲级圆茶”为基底,传承“圆茶”的质量等级、配方特点,高端生茶7432,高端发酵茶7452便诞生了。它们是勐海茶厂高档的普洱茶产品之一,因其具有较高的品质,勐海茶厂还为它在饼内放过红丝带,也是大益红丝带系列产品的代表。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茶人茶友至今津津乐道的话题。

  7432(生茶)

  特点:采用勐海茶山高海拔茶青,经1—2年自然醇化精制而成,色泽乌润显毫,条索壮硕完整,滋味醇厚。
  ▲经典红丝带7432<1401批次>

  7452(熟茶)

  特点:条索完整显金毫,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回甘持久,经久耐泡。
    ▲7452<1601批次>
    ▲7452<001批次>
  
  ▲7452<901批次>
  
  ▲7452<701批次>

  唛号茶的数字显示了不同产品拼配配方,还透露了用料等级,对消费者的认知有很大帮助。在勐海茶厂出品的茶品中,以“75”开头的茶品很常见,包括我们最熟悉的7542、7572、以及7562熟砖。除此以外,还有多款生熟茶品值得关注。

  7532(生茶)

  号称“最细嫩”的大益生茶

  7532以细嫩茶青与壮硕茶青混合拼配而成,俗称“雪印青饼”。誉名“雪印”,意在茶芽幼嫩,白毫满布,似雪覆盖;因其优秀的品质,在茶界有“云尖”、“赛蓝印”的雅称。

  特点:显芽毫,内质滋味醇厚,撒面欠匀,脱边。
    ▲7532<1601批次>
    ▲7532<201批次>
    
  ▲7532<801/802批次>
  
  ▲7532<701批次>

  7552(熟茶)

  普洱熟茶优点的集合
  
  采用红熟发酵工艺,充分体现了勐海茶厂熟茶纯正浓厚的优点,曾获2009年第二届华中(武汉)茶业博览会暨茶文化节金奖。

  特点:显金豪,滋味醇和稍厚,香气馥郁,口感顺滑,显老茶陈韵。

  ▲7552<1501批次>
    ▲7552<201批次>
    ▲7552<901批次>

  7592(熟茶)

  妙用茶梗,滋味甜滑

  茶梗在以前是很少使用的原料,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勐海茶厂研究人员发现其汤色红亮、滋味甜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茶梗的氨基酸含量很高,配以成熟叶片、茶汤极易入口。

  特点:显金豪、显嫩梗,以成熟叶片为主,特别拼入适量细嫩茶梗,滋味甜爽。
    ▲7592<1601批次>
    ▲7592<1401批次>
    ▲7592<201批次>
    ▲7592<101批次>

  7742(生茶)

  “越陈越香”的代名词

  该产品2005年开始生产,是勐海茶厂采用陈年自然醇化3—5年的陈年茶箐为原料,根据传统77年配方研制的,是具有陈韵的青饼,广受对普洱茶各方面都有一定需求的老茶客喜爱。

  特点:富有粘稠感,显陈香,滋味浓厚饱满
    ▲7742<1501批次>
    ▲7742<101/102批次>

  8542(生茶)

  它是7542的“加强版”

  8542是勐海茶厂在总结了7542的综合品质基础上研发的新品,用料更为粗壮,口感更为浓强。

  特点:色泽乌润显毫,滋味醇厚,回甘持久。
    ▲8542<301批次>
    ▲8542<801批次>

  0532(熟茶)

  能与金针白莲媲美的熟茶

  2005年首创的配方高端产品,也是勐海茶厂改制一周年之际特别推出的高端贺岁产品,获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金奖。这款茶品质稳定,既可以当口粮也可以品饮。在众多精品熟茶中,可与之相媲美的唯有倍受市场青睐、被益友视为普洱中珍品的「金针白莲」。

  特点:多芽头,色泽红褐显金毫,滋味甜醇稠滑。
    ▲0532<1601批次>
    ▲0532<201批次>
    ▲0532<101批次>
    ▲0532<801批次>

  一个个唛号的背后,是一个个经典的配方。它们不仅是茶品的代名词,更反映了历史变迁、品牌发展、技术革新和消费者满意度等多个维度的内涵。今天,我们能一直喝到大益出品标准化、品质佳的唛号茶产品,背后是几代茶人的不懈努力、坚守和付出。

  勐海茶厂研发的经典唛号茶及其背后故事还有很多,远非是一篇文章就能说得通透的,往后还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深挖、细数、不断学习……益友们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茶品留言给我们,益信君会尽量为大家提供权威的信息!
找到约278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