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临沧市上半年茶叶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聚焦】茶博会:“乡村振兴,茶叶扶贫”县域论坛成功召开

 

 

201898日下午,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帝芙特茶城承办,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上海市茶叶学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协办的乡村振兴,茶叶扶贫县域论坛以2018上海国际茶业展主要活动的形式在上海展览中心成功举行。

 

 

 

与其说这是为专业会展设置的一场专业论坛,还不如说是精心设计的专门针对乡村振兴,茶叶扶贫的现场经验交流会和主题报告会。

 

众所周知,全国有19个省市(区)盛产茶叶,有近1000个产茶县(市区),茶叶作为很多县(市区)的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撑起了农民增收、农村富裕、乡村振兴的一方天地。有人说茶产业是绿色环保的生态工程,是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民生工程和富民工程、社会工程,有官方数据说全国有8000万茶农,那么以茶为生计的涉茶人口至少上亿了。全国喝茶的人数在4.5亿以上,茶叶因此构成了小茶业,大民生、大社会的特殊地位,占据了全国人口1/14的人的生计与茶产业有关,茶,谁又能说不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呢?全国上下、系统内外、各级政府无不将茶产业作为区域内的重要的经济支柱,来培育来扶持。茶业兴,乡村兴;茶业旺,乡村富,美丽乡村,以茶入画。一些地方通过茶与旅游,茶与文化科技的融合,呈现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工厂变景观、农家变民宿的崭新景象,以茶为产业实践,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我们庆幸地看到,以茶为主要抓手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涌现了一大批值得全国学习的典型,如以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安吉白茶产业,美丽乡村,幸福茶农的湄潭核桃坝茶村,茶+N融合发展式的名山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除此之外,全国还有很多很多的典型,值得我们去总结去推广去学习!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朱仲海主持论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出席论坛

 

目前,在全国十四个连片贫困区中,有一半以上是适合种植茶叶的地区,很多宜茶贫困地区响应中央精准扶贫战略,落实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因类型施策的工作方法,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助推当地脱贫致富。习总书记曾经勉励广大茶人:先富帮后富,带动更多人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这样一场主题鲜明的乡村振兴,茶叶扶贫的经验交流会真是恰逢其时,来自产业前沿的以茶产业为实践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不仅是对茶行业,更是对全社会探索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都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刊摘编各论坛嘉宾的精彩发言,这也是他们以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茶产业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也!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政协副主席黄宁燕

 

横县茉莉花产业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已成为在全国具有独特资源的产业,茉莉花成为横县人民的致富花、幸福花。横县现共有10.5万亩茉莉,33万名花农,年产8万吨茉莉鲜花,产值超过17亿元。种植茉莉花的经济效益比较可观,能有效地提高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据统计,2017年横县有2000多户贫困户获得茉莉花茶产业扶持补助。2018年推进茉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出台和横县茉莉花产业(2018-2020)发展规划落地,实施1.8万亩茉莉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对新种茉莉花进行补贴。近年来,横县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打造中华茉莉园,建设茉莉花(茶)标准化加工基地,先后引进了北京张一元、浙江华茗园、台湾隆泰3家国内知名企业,成为世界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和茉莉花茶加工基地。横县共有130多家花茶企业,年产6万吨茉莉花茶,产值超过53亿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横县的茉莉花产业快速发展,茉莉企业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积极回馈社会,通过捐钱捐物的形式积极帮助贫困村建设;积极利用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做强做大企业的同时每年给予贫困户分红;进入贫困村承办山林开辟茶山,发动村民种植茶叶。横县在2000-2018年期间成功举办十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博览会和九届中国(横县)茉莉花文化节,极大地提高横县茉莉花、茉莉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茉莉花产业所带来的旅游和商贸物流年产值超过20亿元,茉莉花(茶)产业综合年产值达到90亿元。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李平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武陵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的东大门,全县2372平方公里,20.83万人,平均海拔1200公尺。云上五峰,茶香天下。在举国上下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时刻,五峰把传统和优势的茶产业作为第一产业、第一支柱、第一品牌来打造,在茶产业发展的同时有力带动精准脱贫。

 

五峰茶就是扶贫茶。五峰现有21.5万亩茶园,人平拥有一亩茶;全县85%的农民涉茶、60%的农民靠茶,农民从茶叶中获取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重点茶区几乎是全部的收入来源。五峰没有茶叶的发展,就不可能取得精准脱贫的胜利。近年来,五峰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加工合作帮扶、基地建设增收等多种形式,在确保已经脱贫人口不返贫的基础上又带动了5075户、14917人脱贫。

 

扶贫茶需要全社会关注,变成有情怀的茶。五峰是重点贫困县、深度贫困县,现在仍然有9个重点贫困村没有脱贫,有9675户26653人没有脱贫。目前,五峰全县上下正全力动员、奋力攻坚,确保所有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令人感动的是很多五峰以外的人士带着情怀支持五峰茶、关心五峰茶。比如,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今年4月组织了一百多名茶商到五峰帮助推介五峰茶,一次活动就销售了1300多吨近5000万元的茶,这次又把五峰推到了上海。这次参展的六家企业,总共带来了来自366个贫困茶农1000亩茶园的茶。又比如,地处上海的东方证券有限公司选择贫困的采花台村,建立东方证券宜红茶扶贫基地,2018年已经购买了该村200个贫困户的3000斤红茶,每个农户增收1.5万元。

 

我们坚信,五峰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全县茶农的共同努力、全社会的倾力支持,一定能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向美丽富强、文明和谐的目标迈进。

 

云南省临沧市茶叶产业办公室主任李文雄

 

我国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17日设立为扶贫日。为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拓宽扶贫开发资金筹集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精准扶贫,临沧市依托茶叶产业,采取茶产品+市场+公益+合作社+茶农+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方式,于201724日正式启动了“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制作推广工作,力争每年筹集扶贫慈善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

 

自2017年下半年启动实施“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制作推广工作一年多来,共收购贫困户茶叶原料近2000吨,市场销售额近5000万元,筹集扶贫慈善基金近500万元。

 

所谓“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就是利用1017日全国扶贫日,引起全社会包括广大消费者对扶贫的关注和重视。牵手就是要以茶为媒,以企业为载体,牵手社会力量,牵手茶农,牵手消费者,牵手贫困户。既解决贫困户卖茶难的问题,又鼓励消费者在日常茶叶购买、茶叶消费中奉献爱心消费每一饼茶都按10%提取慈善销售资金助推扶贫。

 

“10·17牵手号”运作模式。

一、高位推动,分工协作。临沧市县两级分别成立领导机构,办公室在市扶贫办,下设制茶协调组,督查检查组,推广营销组和宣传工作组,分别负责产品制作,资金管理,使用及监督检查,产品销售,产品宣传工作。

、叫响扶贫临沧茶做到“八个统一”。即:统一名称:“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统一规格:400克每饼;统一编号;统一品牌;统一证书;统一价格:售价价格分别为66元、166元266元366元466元/每饼,特殊品类另行定价;统一提取使用扶贫慈善资金;统一使用二维码扫描链接: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查询,获取产品信息数据。

三,精选企业,规范生产。一是设立门槛,重点选择基础条件好,综合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具备SC认证资质,市场覆盖面广等优势的企业进行加工生产。

优选原料,确保品质。为确保“10·17牵手号”临沧茶产品的品质,在原料选择上,选取能代表各县区整体质量水平,品质优良稳定,且通过质量检测的茶叶。在原料收购上,采取“公司﹢合作社﹢建档立卡茶农”的方式推进,合作社按企业要求组织建档立卡户的茶农标准生产茶叶,企业向合作社统一收购。

五、结合市场合理定位。

六、完善信息,建立数据库。“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建立了“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数据库及产品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链接查询相关信息。

七、多种方式积极推广

 

贵州省遵义市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唐林

 

遵义市茶产业在2000年以前虽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但其规模不大,仅有茶园10万余亩。遵义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率先于2005年在全省出台了打造百万亩茶海工程,夯实产业基础,为2007年全省出台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奠定良好基础。至2017年,遵义茶园面积已突破200万亩,产量12.5万吨,产值100.5亿元,综合产值214亿元,出口510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全市茶叶总产量8.8万吨,产值85.3亿,同比分别增长22.35%、9.78%。综合产值162亿元。带动贫困户17800户5万人脱贫,茶农人均收入7000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700元,遵义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2家,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27家,综合规模在全国产茶市(州)位居首位,湄潭县在全国1000多产茶县中位居第二位,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先后授予“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茶叶出口最具竞争力产区”、“圣地茶都”、“中国茶工业博物馆”等称号,湄潭、凤冈等主产县更是收获诸多荣誉。

 

1999年,湄潭率先在全省召开了名茶两会2001年又召开茶文化节,开始了遵义茶产业与外界的大融合。2008年和2012年,省委、省政府第一、二次茶产业大会在湄潭召开。2009年全省首次茶产业博览会在遵义召开,贵州十大名茶诞生,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等四个品牌入选,遵义红被授予特别奖,2010年,全省第二届茶产业博览会再次在遵义举办,同时产生了贵州五大名茶及三大名茶,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均入选,同时还承办了中国第六届茶叶经济年会。2014年,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遵义湄潭举行,获得了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好评,时任贵州省省长陈敏尔同志指示今后全省的文茶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就定点在湄潭举行,至今年已连续举办四届。同时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落户湄潭,湄潭保留了目前国内最完整的计划经济时代茶叶加工设施,建成了获吉尼斯纪录的天下第一壶,及汇集唐代以来和各少数民族茶文化的中华茶道馆,有连片近5万亩的“中国茶海,核桃坝茶村。凤冈建成了陆羽广场,举办茶与瑜伽活动,湄凤余三县在茶区建成了上百公里茶区占道及数十家茶庄,完善茶区基础设施,全力打造翠芽27℃景区,田坝茶旅景区,二龙骑游小镇,关子山茶旅景区等,将茶区变成了景区。建有位于湄潭的中国茶城,占地345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茶叶交易区21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目前入驻商家500余家,年销售金额近20亿元。

 

2020年,稳定茶园面积200万亩以上,茶叶总产量15万吨以上,产值130亿元以上,综合产值300亿元以上,打造1-2个国内知名品牌,建设中国茶叶城市。在遵义的很多地方,如湄潭、凤冈,这一片叶子已经成为产业树、致富树、幸福树;核桃坝茶村的产业模式亦为业界高度认同。

 

湖北省十堰市农业副局长刘军

 

十堰市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有5个国家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近40%。茶业是十堰市极具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全市一直将其作为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来抓。一是抓基地,全市有80万亩茶园基地,重点抓好标准化基地的新建、老基地的改造提升;二是抓龙头企业,全市现有大小的茶叶加工企业30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家;三是抓品牌,在全省市州一级中率先整合品牌,合力打造武当道茶,品牌整合九年来,先后荣获中国第一文化名茶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等称号,品牌价值达到25.03亿元;四是抓产品开发,全市以绿茶为主,兼顾开发红茶、黑茶、茶工艺品、茶提取物等,通过加速推进茶叶精深加工,提高茶产业附加值,带动全市老百姓脱贫。目前,茶叶的农业产值达到20多亿元,茶叶的综合产值达到72亿元。茶叶收入占据农民收入的近三分之一,茶叶主产区的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全市未来的目标是茶叶面积达到100万亩,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茶叶的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祁红产业发展局局长范典苍

 

祁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44户5254人,其中未脱贫平困人口76户177人。全县茶园面积18万余亩,人均一亩茶园。2017年全县产茶6500吨,产值10亿元左右,茶农茶产业收入5720元。自从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自2015年以来,已脱贫4923户12150人,来自,茶产业的收入增长20%。

 

一、抓龙头,强企业,带动贫困户致富。一是以省市龙头企业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茶园经营权流转,对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茶园进行流转,然后以日工资100到130元的工资重新返聘农户。二是以初制加工小企业为主体,成立祁门红茶扶贫互助协会,解决资金短缺困难。三是发挥茶叶加工企业解决农民就近务工能力,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全县目前拥有茶叶加工企业350家,年吸纳贫困户家庭务工人员600余人,支付报酬一百余万元。其中2017年祁门县八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就通过茶园流转、雇佣用工、产品收购等方式带动贫困户58户,总计年户均帮扶收入约为14万元。

 

二是政策强投入,帮扶贫困户脱贫。一是围绕省特色产业脱贫攻坚总体方案,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贫困村及贫困户进行奖励补助。二是即及时兑现奖励政策。截止目前,新增茶园项目资金180万,低产茶园改造项目33万元,帮扶贫困村新建村级茶叶初制厂22个,投入扶持资金660万元。

 

种培训,抓人才,扶贫先是扶志和扶智。近几年来,祁门县委县政府通过人社部门的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以及评茶员培训等,共计1200余人,变输血为造血,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普洱茶“崩盘”之说从何来?

近期,源自一些自媒体关于普洱茶市场“告急”,甚至要“崩盘”的消息在茶界疯传。诸如“价值1000万元的茶,如今只值200万~300万元,贬值了三分之二。”“库房压着进价上亿元的茶,完全卖不动。”普洱茶市场真的如此凄凉吗?那些经营普洱茶的茶企、茶商现状到底如何?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调查采访了多家普洱茶企和经销商。就获取到的信息而言,上述消息反映的是小范围内的金融茶行情暴跌,对于经营大众普洱茶的商家而言,即便销售大幅收缩,也可维持生存。同时,他们对普洱茶行业的长远发展表示看好。

购买力下降 普洱茶市场疲软

“盛极而衰”,用这个词来形容普洱茶市场的发展规律再合适不过。回顾最近20多年的普洱茶市场,可谓“三起三落”。2000年,普洱茶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与喜爱。2007年,普洱茶价格大幅下跌,整个市场连续3年一片萧条。在这期间,普洱茶商低价转手、快速抛茶的情况比比皆是。之后,普洱茶市场得到恢复。2014年,普洱茶市场再次进入低迷期,订单量锐减。比起2021年的“涨”声一片,2022年,普洱茶市场又陷入了困境。

普洱茶市场建立在丰富的产品和广泛的消费者基础之上,抛开对普洱茶进行金融炒作的一小部分,其基本盘是稳固、稳健的。(本报记者 赵光辉 摄)

2022年,并不仅仅是普洱茶市场不景气,六大茶类的消费市场都在萎缩。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加之全球性高通胀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倍感压力。高通胀会对消费者购买力造成明显侵蚀,打击消费者信心,造成全球需求呈萎缩态势。因此,除生活必需品以外的行业,大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植榕斋斋主陈楚平是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上的一位祥源茶(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经销商。他说,有些人带着投机取巧的心理,企图用便宜的价格搜罗到价值较高的好茶。特别是这几年普洱茶的收藏热度直线飙升,不乏有行外投资人希望赚一笔快钱。但他们只知其名不知其味,不仅自己吃亏,还误导了更多茶商、茶客,对于普洱茶行业的正向发展十分不利。谈及今年店里的普洱茶经营情况,他坦言:“只能维持店面运转,销量下跌近9成。特别是8月初这段时间,可以说是生意寥寥。”他表示,植榕斋的客户群体以年收入30万~50万元的中产人士为主,销量好的普洱茶以15年的普洱生茶和20年的普洱熟茶为主。

记者还了解到,普洱茶的销售渠道相对来说较为传统,电子商务、直播带货这类新兴模式在整体销售中占比较少。可以说,普洱茶更像是圈子生意。

有资金才敢入局普洱茶

2020年9月,本报记者探访老班章村,这里像一个一天一变的建筑工地,支撑这种变化的就是经济实力。(本报记者 赵光辉 摄)

市场消费能力下降,导致经销商采购下降,也势必影响茶农的原料交易,云南省临沧市不少茶叶初制所都感受到这种压力。云南临沧某知名茶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的茶农并不仅靠生产种植普洱茶谋生。茶农也会把新制的普洱茶存起来,今年卖不掉,明年还可以调价再销售。因此,茶农也不急于为出手而降价。目前,该企业正在大力开发普洱茶的快消品属性,包括增加小规格的茶饼,提升产品性价比,以应对当前的销售困境。

一般来说,普洱茶经销商大多存5成,卖5成。普洱茶作为一个非必需品的农产品,因有着可以被长期存放,且在一定时间内存放得越久口感及价值越好的商品属性,与同属农产品的其他茶类略有不同。相较于其他茶叶,普洱茶天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像绿茶,当年是宝,隔年就是草,而普洱茶特有的属性则很好地规避了这一点。受访者都表达了对普洱茶行业的热爱,但大部分人也表示,经营普洱茶仅靠热爱还不够,还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比如植榕斋的存茶量货值就达5000万元。

普洱茶的资源优势得天独厚,这是它经历一波一波起伏,仍能够滚滚向前的重要原因。(本报记者 赵光辉 摄)

普洱茶市场价格每年都在上涨,支撑这种结果的有3个关键因素,即原料好、工艺好和品牌加持。尽管市场销售出现问题,但优质的普洱茶产品却不会降价销售。云南某知名茶企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普洱茶产品价格较去年整体上调10%。云南勐海正皓茶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舒学也透露,今年公司产品价格上调了20%。

实力决定姿态,姿态决定心态。实力雄厚的企业,在本次的普洱茶市场萎缩过程中,姿态还不算差,心态也比较平和。

乱象丛生待规范

2003年,普洱茶流通市场基本形成。近20年以来, 行业长期缺乏专业的第三方机构给予引导性意见。随着普洱茶交易规模的扩大,入局者越来越多,市场乱象丛生,专业意见的缺位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来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茶农曾某,有自己的茶叶初制所。他告诉记者,这两年普洱茶价格的浮动并不大。目前,市场价格坚挺且涨势不减的普洱茶多为稀缺产品,如临沧市勐库镇冰岛村所产的冰岛茶,西双版纳州的那卡普洱茶、邦盆普洱茶等。据了解,那卡自然村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宋乡曼吕村的一个拉祜族寨子,邦盆老寨村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的一个拉祜族聚居村寨,距老班章寨不到3公里,也可归为布朗山茶区。他还透露,每年都有资金在西双版纳茶山扫货,这种扫货模式不分品质,但却把茶的价格压得很低。据了解,80%的西双版纳州茶叶都被广东的资金收购。

7月份,在市场环境严峻、投资者信心不足之时,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推出了第一期《中国普洱茶品牌投资价值指数报告》。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院长林楚生认为,此《报告》的推出,一方面可为普洱茶投资者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报告》显示,进入2022年以来,普洱茶投资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由1月份的87.32%下降至8月份的40.29%,市场表现持续低迷。对此,林楚生认为,从短期来看,这种影响会进一步导致交易价格的下探和交易活跃度的降低;但从长期来看,这样的深度调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次行业洗牌,这种洗牌对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阴霾终将散去

2022年的进度条已经跑完三分之二,在后几个月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普洱茶市场会迎来“回春”吗?对于这个问题,受访者皆表示,短期内都不会有较大变化。

2020年11月广州益武茶博会上,正皓茶展位“人气爆棚”。

(云南勐海正皓茶业有限公司供图)

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5%,而今年我国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5.5%;上半年,我国居民存款规模增加了10.3万亿元,同比增加2.9万亿元。这一数据明显高于近年同期,显示出居民更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消费,也就是将钱变成存款而不是资产。在林楚生看来,未来半年内,普洱茶市场的低迷情况还会持续。只有宏观环境上有所转变,或者银行利率下降到接近零利率,投资者才会将存款取出来投资。陈楚平认为,未来3年,普洱茶市场的行情都会维持这个基调。

普洱茶——六大茶类之中的一个特殊品类,有独特口感、有文化底蕴、有市场热度、有收藏价值。因此,应该善待这种宝贵的资源。在采访调查中,记者感受到行业人士的心声:

——产业特色与产业主体不应分割发展。古树、名山、小产区是普洱茶的独有特色,但台地茶是根基,众多现代生态茶园所产的台地茶更是优良产品。因此,不应对普洱茶从产地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近年来对古树、名山、小产区茶产品的盲目追捧、甚至倒卖、炒作都是非理性的,应该早日消失。

——品饮价值是普洱茶产业赖以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茶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应倡导: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要致力于不断扩大普洱茶的消费人群,让普洱茶的明天牢牢扎根在大众的茶杯里。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临沧市临翔区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茶业经济别样红

临沧市临翔区古茶树资源丰富,茶叶品质优良,茶文化底蕴深厚,野生型、栽培型古茶园较多。2023年上半年全区建成茶叶基地26.9万亩,总产量7375吨,百年以上古茶园4.74万亩,采摘面积22.07万亩,无公害认证茶园面积14.6万亩,有机认证茶园面积26939.25亩;累计建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73个,新型经营主体1958户,农业企业达3087户,合作社有470个,家庭农场达467个。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5.4亿元,同比增长4.6%。


立足资源优势,该区把茶产业作为扶持群众脱贫致富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来抓,积极延伸茶产业链条,带动大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门路。

“提质增效”这四个字,对于经历了去年持续高温干旱的茶叶种植户来说不只是文件语言,更是他们的切身感受。日前,来到邦东乡昔归村的古茶园基地,基地负责人介绍了如何利用“四强”模式护好古茶园,来抵御不良天气造成的影响。


“四强”即党组织强引领、联合体强服务、茶叶协会强提升、特长党员强参与。组建以邦东乡党委为“链长”,以邦东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和茶叶协会为“链主”的党建引领昔归茶产业发展联合体,对关联昔归茶产业发展的13家行业部门、13名专家人才、140户茶农、160户制茶企业(个体户)、646户茶叶分销商等上、中、下游资源要素进行多方捆绑,全面统筹技术、项目、资金、信息等资源,加强党组织从基地建设到产品加工、再到市场营销环节的引领和规范,服务和保障昔归特色品牌持续稳定发展。同时,邦东村将2600亩昔归茶基地纳入统一管理,建成集销售、展示、制茶体验于一体的昔归手工制茶加工园区,实施茶叶精加工建设项目,探索出“管理服务有酬金、资产盘活增租金、品牌打造得股金、村企合作盈红金、流量经济变现金”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茶产业发展好,精深加工不可少。临翔区充分利用特色茶业资源,投入沪滇协作帮扶资金,积极发展茶旅融合产业,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引进大校大企,盘活华中科技大学援建的蚂蚁堆茶厂,成功嫁接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国家专利“纯造普洱”技术,与临沧燕语茶叶有限公司签订租赁经营协议,每年能获取租金16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个,带动周边447户稳定增收。

近年来,临翔区各地努力探索茶产业增值新路径。以邦东乡为例:该乡通过拉长产业链条,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延伸“发展链”、扣紧“生态链”,以茶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如诗如画的百里澜沧江画廊成为昔归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依托丰富的古镇、古渡等文化资源和独特的雪山、古茶园、澜沧江等自然风光,昔归村抢抓墨临高速通车带来的发展机遇,着力打造昔归生态旅游线路。当地村民紧紧把握生态旅游资源,农家乐、特色民宿、垂钓、露营等新业态悄然兴起,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金饭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日子越过越红火。


目前,从政府到企业再到种植户,临翔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越来越强烈。下一步,还将围绕茶旅融合,在产、学、研、文、旅领域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在有机茶规模化种植、新产品研发、产品新业态建设、精品旅游线路设计等方面下功夫,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茶业经验,让茶叶成为名副其实的“增收茶”“幸福茶”“振兴茶”。

作者陆保文(临翔区纪委)

来源: 云南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