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东方树叶红茶滇红

找到约4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2020年红茶产业发展现状与进出口

一、我国红茶生产情况

红茶是全球消费量最多的茶类,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80%,而在我国红茶消费比重约为10%左右。近年来随着国内白领阶层逐渐地与国外交往日益增多,受欧美茶叶消费习惯影响,感到喝红茶具有一种时尚感,同时部分年轻人加入到饮茶队伍,并且选饮红茶这种易于接受的清甜型口感,因此红茶在国内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1-2020年间国内红茶产量从11.1万吨一路增长至27.62万吨,产量增长了一倍有余。特别是在茶饮领域红茶更是一枝独秀,我国市面上的红茶饮料品种如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红茶饮料以及调制奶茶如统一阿萨姆等由于口感浓郁、气味鲜明,更能得到青少年人群的青睐。红茶在饮料、烘焙、酒类等食品加工领域的发展推动了红茶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2019年红茶我国产量为25.83万吨,约占国内茶叶产量的9.3%,位列青茶与绿茶之后。现阶段国内红茶的茶树品种丰富,囊括了大、中、小叶种,囊括了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等等。而在生产模式方面国内红茶的农户分散生产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产业扶贫推进与农产品市场化的深入,我国红茶产业正向产业化经营生产模式转变。在消费方面我国以中小叶种为主,而海外以及一些茶饮店使用的主要以红碎茶为主,由于中外茶饮消费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国茶叶的出口竞争力一直未能有所提高。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红茶主产地分布

我国的红茶产地众多,其中福建、云南、湖北、是我国最重要的三大红茶产地,云南红茶产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21.9%。各地的红茶均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立品牌,如福建的正山小种、闽红工夫;广东的英德红茶;安徽的祁门红茶;云南的滇红、湖北的宜红;浙江的九曲红梅等等。大叶种红茶的代表就是滇红,小叶种有小种红茶,闽红工夫,而中叶种的代表是祁红。由于近年来我国红茶产能快速增长、趋于饱和,而国内市场需求短时间内难以进一步扩张,预计未来红茶产量增速将放缓,未来陕西、重庆、河南等地依托产业扶贫积极拓展红茶市场,逐渐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区。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红茶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三、我国红茶进出口情况

我国红茶进口量基本呈现平稳上升趋势,2015-2020年国内红茶进口量从1.88万吨增长至3.54万吨。而由于海外红茶消费品种和口味不同,出口在国内红茶产量的比重不大,出口量基本保持平稳。现阶段国内红茶进口逐渐从以进口优质茶、精制茶为主向进口茶叶原料转变,同时红茶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逐渐提高,由出口原料茶叶为主向出口成品茶、精制茶转变。目前国内红茶出口面临的问题在于国内红茶质量标准与国际不接轨、传统工夫红茶与国际消费主流不相符与可能存在的质量贸易壁垒均会对我国红出口贸易产生阻碍,导致红茶出口增速放缓。

资料来源:海光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国际红茶市场,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印度尼西亚是我国红茶出口的主要竞争对象以及我国主要的红茶进口来源。2020年国内红茶进口当中,40.9%来自于斯里兰卡,而28.4%的进口红茶来自于印度。欧美发达国家偏好消费红茶,而且是高品质的红茶,他们主要进口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的红茶。而非洲国家地区主要偏好消费绿茶,所以进口中国的绿茶。中国的红茶在加工技术、质量、品质方面远远比不上斯里兰卡、肯尼亚的红茶的品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红茶出口竞争力弱的原因之一。

资料来源:海光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相比于国外的茶企而言,国内的红茶产业产业化程度依然比较低。在加工技术方面,我国加工技术的智能化、定向化调控尚较欠缺,在自动化和连续化生产方面仍与印度、肯尼亚等红茶生产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不同领域研究进展不一,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等虽已开发成功,但还处于小实验阶段,离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品种上国内市场较为杂乱,全国已有16个省份(直辖市)生产红茶,其中不少为绿茶主产区域,该区域中一般未建立专用的红茶原料基地,亦未种植适制红茶的茶树品种,直接采用绿茶品种进行红茶生产,从而影响最终产品品质。

我国红茶产业发展遇到的挑战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来源:华经情报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2年中国红茶行业分析,国产品牌走向世界任重道远

一、概述

1、定义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2、分类

红茶按照其加工的方法与出品的茶形,一般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其中小种红茶是最古老的红茶,可分为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两类。

红茶的主要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行业现状

1、结构占比

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饮品,具有悠久的消费历史和广大的消费群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饮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我国茶叶产业也随之迅速发展。从产量占比结构来看,2021年我国茶类结构持续优化,红茶、黑茶、白茶在总产量中的占比出现攀升。其中红茶占比为14.2%,较2020年增长0.7个百分点。

2020-2021年茶叶产量结构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产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健康意识逐步提升,健康饮食和养生保健成为一大趋势,红茶的独特风味和功效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我国红茶行业快速发展,产量持续提升。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红茶产量为43.45万吨,同比增长7.5%。

2015-2021年中国红茶产量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内销情况

从内销量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红茶内销量不断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红茶内销量为33.88万吨,同比增长7.6%。

2018-2021年中国红茶内销量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销售额方面来看,由于近年来我国红茶销售均价的不断下降,使得2020年我国红茶内销额有所下降。据资料显示,2021年年我国红茶内销额为503亿元,同比增长0.4%。

2019-2021年中国红茶内销额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进出口贸易

从红茶进出口贸易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红茶进口量整体呈上升的趋势,而出口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据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我国红茶进口量为2.72万吨,进口金额为0.98亿美元;出口量为2.98万吨,出口金额为3.04亿美元。

2017-2022年11月中国红茶进出口贸易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出口分布来看,2022年1-11月我国红茶出口量中,占比前三的地区分别为美国、中国香港和俄罗斯联邦,占比分别为18.34%、12.87%和12.04%。

2022年1-11月中国红茶出口量地区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相关政策

茶叶行业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其发展一直备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为了推动行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及法规,而红茶作为我国茶叶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大大受益其中。

中国茶叶行业部分相关政策法规一览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竞争格局

我国红茶主要产于安徽、四川、云南、福建、湖南等地,目前认知度较高的红茶品种包括祁门红茶、云南滇红、正山小种、金骏眉等。红茶产地分布广泛,品种众多,红茶生产企业数量较多,行业集中度较低。

中国红茶主要品牌及相关介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发展趋势

1、国际趋势

随着人们对红茶文化的关注,众多红茶制造厂商开始关注红茶的市场发展。一些世界著名红茶生产项目引入中国中部,并得到大规模的发展扩张。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茶叶面积最大的国家,但真正意义上出口的茶叶远比不上红茶出口大国印度、斯里兰卡。我国虽以绿茶生产为主,但由于国际茶业市场主打的是“红茶”,约占茶叶贸易量的75%以上,因此我国“国茶贸易”特别需要红绿并举。而目前中国红茶品牌发展落后严重影响了自己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地位。而随着国内几大知名红茶品牌的不断崛起,将不断抢占国际红茶市场,挑起“国茶贸易”的大梁。

2、国内趋势

从我国茶叶消费习惯的变化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内白领阶层逐渐地与国外交往日益增多,受欧美茶叶消费习惯影响,对于红茶的消费倾向性增加明显。在我国茶饮料方面,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红茶饮料以及统一阿萨姆等调制奶茶等由于口感浓郁、气味鲜明,更能得到青少年人群的青睐,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红茶市场增长。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环球播报:红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2023

近年来,随着国内传统红茶的逐渐恢复,以及新兴红茶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红茶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进而推动红茶年产量的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茶叶面积最大的国家,但真正意义上出口的茶叶远比不上红茶出口大国印度、斯里兰卡。全世界茶叶平均单产超过65公斤,中国平均单产只有50公斤,而且茶叶均价不过每公斤1美元左右。尽管世界茶叶产品结构近20年来发生了显着变化,红茶由原来占市场90%份额下降到75%,绿茶及特种茶则由原来占市场份额的10%上升到25%。红茶仍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对位置。

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劳动力成本将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成为我国茶业发展的制约因子,因此红茶产业发展需要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另外,茶叶净出口国均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我国,我国茶业发展走价格竞争之路已越来越窄。因此,中国红茶产业发展重点是通过创新和发展规模经济,促进红茶产品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社会效益。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国内红茶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世界上红茶的品种很多,产地也很广,除中国以外,印度、东非、印尼、斯里兰卡也有类似的红碎茶生产。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产于安徽祁门、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红——产于云南佛海、顺宁等地;霍红——产于安徽六安、霍山等地;苏红——产于江苏宜兴;越红——产于浙江绍兴一代;湖红——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川红——产于四川马边、宜宾、高县等地;英红——产于广东英德等地;昭平红——产于广西昭平县;其中祁门红茶较为著名。宁红工夫产于江西修水一带,是中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红茶的保健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特别是在降脂减肥的功效上。近年来,红茶能够从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脂异常和氧化应激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多个途径发挥降脂减肥作用。红茶不仅能减少餐后对脂肪的吸收,还能降低健康人餐后的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反应。有研究认为,红茶有利于降低体重,脂肪及血胆固醇含量可能源于红茶在肠胃中影响肠道感应器,抑制脂质和蛋白质的吸收。

红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2023

近年来,红茶能够从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脂异常和氧化应激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多个途径发挥降脂减肥作用。红茶不仅能减少餐后对脂肪的吸收,还能降低健康人餐后的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反应。有研究认为,红茶有利于降低体重,脂肪及血胆固醇含量可能源于红茶在肠胃中影响肠道感应器,抑制脂质和蛋白质的吸收。红茶仍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对位置。中国虽以绿茶生产为主,但“国茶贸易”特别需要红绿并举。而目前中国红茶品牌发展落后严重影响了自己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地位。国际茶业市场主打的是“红茶”,约占茶叶贸易量的75%以上。

从红茶进出口贸易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红茶进口量整体呈上升的趋势,而出口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据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我国红茶进口量为2.72万吨,进口金额为0.98亿美元;出口量为2.98万吨,出口金额为3.04亿美元。从出口分布来看,2022年1-11月我国红茶出口量中,占比前三的地区分别为美国、中国香港和俄罗斯联邦,占比分别为18.34%、12.87%和12.04%。

从我国茶叶消费习惯的变化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内白领阶层逐渐地与国外交往日益增多,受欧美茶叶消费习惯影响,对于红茶的消费倾向性增加明显。在我国茶饮料方面,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红茶饮料以及统一阿萨姆等调制奶茶等由于口感浓郁、气味鲜明,更能得到青少年人群的青睐,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红茶市场增长。预计到2026年我国红茶消费量将增长到53万吨。

来源:钢企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