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布朗大滇说茶

找到约90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制茶日记:2018年大滇制茶日记之44

在今年的3月26日,大滇号走过了完整的十个年头,进入第十一年。

想说十年弹指一挥间,却挥不出那个指头,突然,指头变得比山还重!


十年来,许多人一起见证了大滇的发展,从零开始到基地、茶厂、客栈、各营销中心的全产业链体系建立,也见证了大滇人的蜕变,从青涩到成熟,从十多岁的小孩到小孩的父母,从青年到中年,其中的酸甜苦辣,全部呈现在公众面前。




十年来,大滇团队在茶山历险无数,深入不毛之地,车祸多次,野兽毒蛇寻常事,风餐露宿更是常态,我们发掘出许多偏僻山区的产品,让这些地区从无名到知名,从贫穷到富裕。


十年来,《大滇说茶1001夜》,《大滇制茶日记》等上千万字影响了无数茶商和茶友,让普洱茶的知识变得更加真实,也培养了出许多人走上了普洱茶销售之路,为普洱茶行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对于中国企业平均寿命3-7年的说法,大滇已经走过了十年,即将走完第十一年,无疑是十分幸运的。在2008年万马齐喑的时候毅然进入普洱茶行业,从销售产品直接扎根大山,从购买和承包茶树开始,把普洱茶用最低的溢价送到终端客户手里,改变了优质普洱茶动辄成千上万元一饼的虚高价格。超高性价比,相对于毛茶来说,非常低的溢价,这是大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局部地区,审时度势,我们甚至可以做到低于茶山的普遍行情价格来出货,为消费者节约资金。




十年里,每当行情低迷的时候,我们满怀信心,大量收购原料;每当行情高涨的时候,我们谨小慎微,宁愿错过挣钱的机会,尽量劝阻客户不购买价格虚高茶区的茶品。大滇的诗和远方,是让我们的合作伙伴能够长期生存而非竭泽而渔!


十年里,我一直在感恩,感恩我们的客户,感恩我们的团队以及合作的茶农、茶商,虽然其中有各种摩擦和矛盾,我们也不断更换那些没有信用的合作伙伴,然而,大滇十年来的丰硕成果,依然有着这些人的贡献。尽管道不同不相为谋,然而,君子和而不同,一直是我们单方面所努力做的。





十年了,当黑发已经变得斑白,当普洱茶行业从营销为王到今天的营销失效,我所确信的原则一直不变:产品力和公信力,才是长远发展的基石。所有的营销伎俩没有过硬的产品支持,终将是昙花一现;过度的营销和宣传,终将让品牌毫无公信力。当普洱茶到处是千年古树和数百年树龄的时候,我为大滇过去的十年自豪,我们从没有过这样标注的产品,也同样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不说谎,也能生存,要感谢许多这么多高素质的茶友,穿透重重迷雾,找到大滇的茶品。


不做过度承诺,不做过度包装,是大滇的基本准则之一。我们轻易不承诺100%古树,不承诺零瑕疵(我们甚至是业绩出品了最多次品的公司),我们不承诺把客户当上帝,因为我们做不到,而做不到,就是我们不承诺的理由。而当我们敢于承诺的时候,这个承诺才有分量




我们尊重滇粉的每一分钱,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有价值,避免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尽可能消减一切的营销活动和包装费用,我们对于客户的招待,哪怕是亿万富翁或者省部级领导,对于大滇来说,也仅仅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滇粉,十余年的传统也仅仅只是一碗猪手饭、干炒牛河之类的快餐。

因为,我们只是简单卖茶叶,不卖服务,不卖关系。出于过度热情的服务或者社会关系买大滇的茶,实质上是对大滇茶叶品质的否定,也容易让我们内心膨胀,出现对市场的误判。我最希望的结果是:真心因为认可品质而来购买大滇的茶。





谢谢各地的滇粉们,感谢您们让大滇活下来。而大滇的感恩,从来不是空洞的。大滇十周年历程熟茶,为感恩而制作,采用库存2012年老料,布朗、巴达、格朗和等山头原料调配而成,总量不到一吨,仅对老客户限量销售!依据第一次购买大滇产品的时间,时间越久,价格越低!

这就是大滇的感恩,虽然不足以表达万一!

 

                                           大滇飞扬于2018年12月15日



来源:大滇号

作者:大滇飞扬

编辑:匹夫

【总第1663期】【制茶日记】2019年大滇制茶日记之6 用28年来制作一个茶




在大滇号,一直有个28年的传说,我们要用28年的时间来完成一个轮回;

大滇号的使命是制作可以传世的好茶,绝非做大做强;

由于普洱茶的特殊性,我们把这个周期定位成28年。

因此,自2008年品牌创立起,我们谨小慎微,不敢逾越底限:巅峰普洱,源于大滇。一直站在风口浪尖上,行程数百万公里,遍寻名山好茶。哪怕几公斤,亦是单独一个品牌,由此,大滇号每年品种达到了上百个。


生茶方面,我们已经无限细分,通过实际研究,区分口感,把一个寨子的茶区分成几个品种单独制作成品,已经是大滇独有之路。人说一山一味,而大滇说一寨十味,精益求精,已是行业独有。

熟茶方面,大滇近年来颇有起色,立足于布朗、勐宋、巴达、格朗和、景迈等名山原料为基础,古树、小树、夏茶、秋茶均有大量发酵经验,唯春茶限于成本,较少发酵。随着熟茶销售超过千吨,对熟茶的理解颇有心得,才开始有了一个大胆的梦想:完成我心目中那些神茶的复制版。



在我十余年的普洱制茶生涯里,让我选择一个熟茶,唯有01布朗砖。

这个是伴随大滇号整个历程的茶,任何时候,都让我魂牵梦萦。想到熟茶,我的第一选择就是01布朗砖;然后才是其他。


完成01布朗砖这个茶的复制以及超越,是我一直的梦想。我忍了十余年才开始准备做这件事,制作这个包装纸,极其简单,然而,毁了我的偶像,让大滇熟茶没有了标杆和梦想,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茶,会让在我制茶的路上无可适从。上千吨熟茶的亲力亲为,或许让我有了点底气来重塑经典。

2001年-2018年是17年,大滇的计划是28年,所以,完成制作的时间定在了2015年春茶原料,2015年底发酵,2016年初出堆,2018年压制,存到2036年,大滇第28年,完成01布朗的重塑。

普洱茶的周期就这样,错过了2001年布朗砖,你需要等到2036年。



对于经典的重塑,仍然离不开原料、工艺仓储这个老三套。大滇首次采用春茶发酵,小树,适度发酵(叶底黄褐),构成了这个茶的骨架,再加以库存老曼峨和班章小树10%左右的添加,增强茶的穿透力,使得茶汤厚力度强,让春茶独有的饱满度,以及布朗味淋漓尽致。



为了测试这个茶的真实评价,我特意未在这个茶上打任何星级标志,也未提及原料等级以及拼配方案,在各销售区域测试。虽然未有茶友识别出这是春茶发酵,但仍然引发了一轮抢购狂潮,甚至有人想包下。这充分证明了普洱茶在过去十年里,的确培养出了一批行家,不全是事后诸葛亮。

资深茶友大中评价为霸王枪,水哥直接把钱打到支付宝,东莞某茶友直接来了十多件,诸多茶友各种询问,而这个时候,我们甚至都还未定价格。而这个茶的计划发行时间原定为2019年6月,也突然有了提速的想法,走私的人越来越多,我怕这个茶分享的面太窄,对后期制作反馈不利。因此,决定提前发售。



经典2001布朗熟砖

有茶友让我评价这个茶是不是大滇最好的熟茶,我回答:当然不是。这只是大滇的第一次春茶发酵而已,而且是小树。大滇最好的熟茶永远是下一个。而让我回答与原版布朗砖的差距,我有足够的理由和信心去超越:原料和工艺,代表了近20年来普洱茶的进步,均不再是当年可比。


如果让我评价这个茶,我只想提一个字:活!这是我近年制作熟茶开始关注的重点:原料正,叶底活。在大滇熟茶里,罕见叶底发黑的情况,普洱茶发酵,叶底的极致是黄褐色,你可以仔细看叶底。

而三级和五级为主的用料,高于了原版布朗砖五级和七级为主的原料,带来了更加细腻的汤感,这让我信心满满,假以时日,必将超越!




如果不能超越十多年前的产品,此茶又有何意义?过去这十多年的制茶岁月,又有何意义?

 

                                            大滇飞扬于201935

来源:大滇号

作者:大滇飞扬

编辑:大滇正气

2019年大滇制茶日记之2 8克+15泡+9壶水


2019年大滇制茶日记之2  8克+15泡+9壶水








在阴冷的冬天,尤其是重庆阴冷的冬天,我的选择是喝熟茶。


从17点到达大滇重庆店到接近22点收工,两个男人,我和匹夫,就喝了一泡茶,大滇五星大树宫廷,投茶量8克。准确说是喝了15水,又煮了9壶水。这是我喜欢的方式:绝不浪费,展现出一个茶全方面的能力。




8克+15泡+9壶水


我不喜欢随意评价一个茶,更不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评价一个茶。比如固定了一种泡法来削足适履,我更愿意采用HR理论里的360度评估来对待一个茶。钱学森先生一个人可以顶得上五个师,是大家所公认的,然而,如果把先生放到战场上和一个普通士兵PK,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会评价这人多半是徒有虚名。


这就是大滇创立十余年来,不愿意简单粗暴创建一个泡茶系统的原因。在评价一个茶的时候,茶是主体,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展现出它最美好的一面,我们所做的各种努力,是配合它,而非高高在上,用我们僵化的手段去束缚它。




耗时四个半小时,8克,15水,另加煮茶,9壶水,如果仅仅用今天的品饮记录来评价这个茶,似乎也足够了。因为很多专家大师评价一个茶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就盖棺论定了。然而,在大滇飞扬看来,这是何等的盛气凌人!除非一个茶的制作太过业余和初级,有明显的缺陷,否则,每一个茶都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多泡几次才能有个初步结论。


大树宫廷这个茶,大滇一直没有正式发布过,在2018年5月的上海国际烘焙展上,开始了测试,就有许多茶友催促大滇早日开售。然而,当时我测试的结果是不能销售,完全达不到公开销售标准,只能达到私下销售标准:我会明白告诉你这个茶的缺点,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事。



大树宫廷这个茶,采用了大滇在2016-2017年发酵的几个堆子里挑出的宫廷到三级茶配制而成,压制于2017年底。从这个履历来说,压制时间不到一年,压制产生的缺陷仍然存在,这就是2018年5月不能销售的主要理由。很多茶友说,我知道我知道,放个一年半载就没事了。然而,大滇飞扬制茶的理念是:如果这个茶仍然会让初学者和大师们找到把柄来攻击大滇的话,我就选择不发售。太多的大师连堆味都识别不出来,更加识别不出压制和干燥产生的水味和燥感,只知道一竿子打死、攻击,这就是我行事如此谨慎的原因。


时间会把这些工艺产生的缺点慢慢磨平,淘尽黄沙始见金,十余年制茶,我已经有足够的耐心,让制作的每一款茶展现出80-90%我想要的样子再面世,而这80-90%,足以让一般嘴炮无法下嘴,或者一下嘴就变成笑话。




品饮之中,匹夫问我,里面是否含有野樟香的料,我答复:是的。内心很惊讶于我们团队的成长。记得在紫印测评的时候,昆明店的小段就问我,是否含有邦东的料;黄金号测试的时候,夏宇也准确导出了其中的原料之一。而客户的成长速度也是惊人,当某客户问我1001的倾国是否含有天门山的时候,我内心是既惊喜又崩溃。惊喜的是,客户的进步标志着懂行的人越来越多,假冒伪劣必将无处遁形,崩溃的是:都被你们识破了,赚钱的难度更高了。


正是在客户成长的催促和监督下,我们才能走得更高。大树宫廷的制作思路,其实是大滇飞扬的一种尝试:传统宫廷普洱不耐泡,试试大树茶是否能够有改善?大树茶的优点是否足够突出?我没有答案,也绝不臆想答案,我的解决方法是:Just do it! 每批大树茶发酵留出几十公斤宫廷,最后配比完成,用产品来让大家测试。




大树宫廷的主料来自2017年6月野樟香和糯陈香两个堆子,因为有量,而且成本较低,具体原因,懂行的人自然明白;配料来自2016年布朗和景迈;压制于2017年12月底秋茶生茶完毕之后。包装采用了大滇精品体系,与布朗宫廷、勐宋宫廷同系列,以达成自相残杀,自我PK的效果。


昨天南宁茶友君临的现场评价比较中肯,指出了这个茶最值得赞赏的一面,茶汤厚,明显感觉粘稠,喉韵突出,但压制时间带来的缺点仍然会存在一些。




作为大滇飞扬,面对这个茶,目前最大的困难可能是:舔着脸截留某些土豪预留的茶,按照比例分配,让更多的茶友有机会尝试,其实,我真的很想留几件货放上十年,观察其中的变化。



大滇飞扬于2019年1月4日晚,重庆

找到约86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