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厚

 普洱茶的厚是在评鉴一款茶时经常用的术语,也是老茶客忽悠新茶客的利器。茶气啦,厚啦,滑啦,喉韵啦,这些词是老茶客必备,幸亏喝普洱茶的MM少,不然被老茶客忽悠得一愣一愣的MM就多了。如果再加点舌底鸣泉,无味之味,更加令人莫测高深了。然则,诸位请告诉我什么是厚?我来问几个问题:


  第一,班章厚不厚?


  第二,易武厚不厚?


  以上问题都是陷阱。在不限定条件的情况下,以上问题无解。无论说YESorNO,都有足够的理由给你0分。


  从厚到薄,从薄到厚。厚等于稠?如果厚等于稠,那么,加大投茶量,提升浓度,就能体会到稠?应该说:厚从两个方面描述,第一是感觉到稠,这个有浓度方面的含义;第二是茶汤对口腔的刺激,让口腔或者喉部感觉到饱满。


  薄的典范,即正常泡法下,让人无法感觉到厚。这个并非加大投茶量,增加浓度就能给你带来饱满的感觉。厚是自然的反应,并非要茶汤浓度很高,也并非一定要苦涩,茶汤一入口,让你整个口腔都充满了茶的味道,这就是厚。

  咀嚼茶汤,让你感觉到茶汤有一定的浓度,稠,这也是厚的一个方面。在泡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茶汤从厚变薄的过程,然后水味出,一泡茶中止。而陈化过程中,我们也经常有发现,口感薄的新茶经过陈化,口感变成了醇厚,而新茶厚的,经过存放,变成了薄。当然,这就是杯具了。

 温馨提示:图文综合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