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艺术”发展新质生产力,“长埭吐翠”入选杭州“茶都十景”

5月19,杭州“茶都十景”(首批)入选景点正式发布,西湖区转塘街道长埭村“长埭吐翠”景区成功上榜。


走进长埭,漫山遍野的西湖龙井茶树映入眼帘。“长埭吐翠”景区东邻杭州亚运场馆——西湖国际高尔夫球场,西、北面与风景秀丽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相接,景区面积3.12平方公里,1496亩茶园依山势蜿蜒而上,登高远眺,茶园宛如一条青龙。晨雾弥漫时,“青龙”若隐若现,甚为奇观。

“长埭吐翠”之“长”,字面意思为景区所在地龙坞长埭村,隐喻为“藏”。“长埭吐翠”之“翠”,借代长埭盛产的西湖龙井茶。长埭村是传统茶村,现为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保护区之一;“翠”同样隐喻为“粹”,有“精华”“美好”两层含义。


长埭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且毗邻中国美院和浙江音乐学院,吸引了众多艺术家驻村开设工作室。长埭村党总支书记李卫东介绍,村里入驻了200多位艺术家,李秀琴、翟小石等名家相继开设了8个艺术工作室,“白桦崊手作园”被评为区级文创园,目前有手作非遗工作室31个,艺术品牌43个,可谓“藏龙卧虎”之地。

近年来,长埭村围绕“茶叶+艺术”的乡村共富发展模式,发挥驻村艺术家的特长和优势,将艺术融入茶产业,通过产品创意和文创制作,让茶村更加生机盎然。“不仅让更多人喝到一杯好茶,还覆盖了许多其他的茶产业,带动茶村的经济发展。”转塘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茶村迈向了艺术村,不仅村庄面貌得到了改善,茶叶的附加值也不断增加,带动茶农增收。2023年,全村茶叶销售收入达6800余万元,村民人均茶叶销售收入同比上涨21.8%。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村长”的入驻,开启了一场艺术与乡村的“双向奔赴”。“艺术产业、运动产业在慢慢成型,我们对乡村空间进行了改造,让大家能够在田野里找到休闲娱乐的新方式。”艺术乡村COO(首席运营官)董莳表示。如今,长埭村打造了中华茶奥会的主题公园,艺术公园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艺术展,村民李彩玉还开起了个人艺术展。


从“长埭吐翠”的传统茶村到“藏龙吐粹”的艺术村、共富村、未来乡村,长埭村正以“茶叶+艺术”的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逐步实现村民经济收入与精神生活的“双共富”。

来源:杭州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