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名优茶产值比重居全国之首

5月17日上午,浙江土特产·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举办期间召开,大会介绍了浙江绿茶产业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浙江的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形成了龙井茶、白化茶、早茶和其他特色茶等4个特色优势产区,拥有24个5万亩以上重点产茶县。总体上,浙江的茶产业呈现以名优绿茶为主导,红黑白黄茶多茶类共同发展,抹茶、花茶为补充的茶类结构。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全省茶园总面积311.7万亩,茶叶总产量20.2万吨,总产值287.1亿元,平均亩产值9211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0%以上,在全国主要产茶省中排名第二。2023年,浙江名优茶产量11万吨,产值257.5亿元,分别占全省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54.5%和89.7%,名优茶产值比重居全国之首。其中,龙井茶产量、产值分别为2.6万吨、63.5亿元。

作为产业的后继力量,浙江茶业人才正在有序培养中。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开设普通本科茶学专业,在校生240余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开设茶叶专科专业,在校生540余人;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等9所中职学校开设茶叶中专,在校生1890余人。在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茶叶加工工大赛中,浙江包揽了全国绿茶、红茶茶叶加工工大赛“四连冠”。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驱动。良种化成效明显、机械化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初具成效……浙江的这片“金叶子”背后,拥有着雄厚的科研力量。早在2000年,浙江就开始实施茶树无性系良种化工程。2023年,浙江无性系茶树良种率达7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白叶1号”“龙井43”等茶树良种为主栽品种。此外,浙江在特异性茶树品种选育和应用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其中“白叶1号”已成为全国栽种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良种。

茶,既关乎产业,又关乎文化。2022年,由浙江省牵头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浙江省4个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金华婺州举岩和长兴紫笋茶),以及2项茶俗(余杭径山茶宴、磐安庙会——赶茶场)成功入围。目前,全省共有区域公用品牌50多个,在2023年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浙江有15个品牌进入百强,西湖龙井品牌价值居全国第1位。借力非遗传承保护的开展,浙江茶品牌打造效应不断凸显。

【来源】潮新闻

【作者】汪雨晨 裘云峰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