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紫砂历代大师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紫砂为何一路逆袭?5分钟带你纵览紫砂历代发展史

在上一期的内容中,六一堂向大家讲述了随着沏茶方式的改变,《从越窑到建盏,再到紫砂,来看看紫砂的“上位之路”》写了紫砂壶如何一步步“上位”,越来越受茶人的欢迎。

那么今天就详细讲解历代紫砂的发展史,看看紫砂如何从“土小子”逆袭成为“高富帅”。

宋代紫砂壶的发展情况

紫砂壶的滥觞可追溯到北宋。

1973年下半年,宜兴羊角山宋代龙窑紫砂窑址的发现,证明宋代紫砂器尚处于初级阶段,制坯和烧成工艺尚不成熟。

▲龙窑模型

从出土的残器的口与盖结构来看,可知宋代紫砂器主要用于煮水,为一般日用陶器。

元代紫砂壶的发展情况

元代时,宜兴紫砂器未见发展,只是器身上出现了划刻铭文。

明代文人蔡司沾在《霁园丛话》记有:“余于白下(即今南京市)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

▲《且吃茶》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关于元代紫砂壶唯一的文字记录。

据考证,这一记载中“孙高士”叫孙道明,为元明之际的隐士,生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卒于明初洪武年间。

明代紫砂壶的发展情况

明代是紫砂壶的发展和兴盛时期。

从明代正德年起,以供春为代表的紫砂壶艺人的出现,标志着紫砂壶艺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明代万历年间,紫砂名工辈出,各怀绝技,特别是明万历年间名艺人时大彬的出现,标志着紫砂壶艺的成熟。

▲时大彬画像

作为砂壶三大壶式的筋纹型、自然型、几何型,在这时也已全面奠定,并均有上佳作品问世,使紫砂壶积淀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文人气息。

▲时大彬 菱瓣圆壶、扁圆壶

拍卖价:RMB 21,850,000

因此可以说,万历年间是紫砂壶艺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紫砂壶的造型较多地吸取铜锡器皿造型和明式家具的特点,筋纹器造型较多,受铜镜外形及铜器影响非常明显,明式家具简洁凝重的风格对紫砂陶艺的影响也是随处可见。

▲明 龚心钊旧藏陈仲美制凤首题眼紫砂壶

拍卖价:299万元

其器形应仿于青铜凤盉,器形小巧,身形圆鼓,兽足凤首,神形兼备,于紫砂传器中罕见。

凤盉是古代酒器。因铸有凤形饰物,故名。

整体来讲,明代紫砂壶造型浑厚,比例协调,泥质颗粒较粗。

"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正是当时以时大彬为代表的壶艺家的崇尚。

▲时大彬制圈扭壶

拍卖价:RMB 13,440,000

清代紫砂壶的发展情况

清代紫砂壶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01

早期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紫砂壶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种日益增多,除大量生产壶、杯茶具外,还有花盆、雅玩陈设、玩具等。

▲清乾隆 紫檀盒紫砂虎伏砚

成交价:701.5万元

紫砂壶的形制多姿多彩,有仿古形、花果形、几何形的壶式。

泥料配色也更丰富,朱泥、紫色仍为主体,还有白泥、乌泥、黄泥、梨皮泥、松花泥等多种色泽。

▲清康熙/雍正 陈鸣远作宜兴紫砂南瓜式壶

成交价:3220万元

制壶技艺、装饰手法都有新的创造和发明,由于技艺的日益精进,紫砂器也被宫廷皇室所看重,成为贡品,也因此出现用特种工艺装饰的紫砂壶。

▲清雍正 紫砂胎包漆描金彩绘方壶

此时最著名的紫砂壶大师是陈鸣远,传世品有传香壶、莲子壶、束柴三友壶、松段壶、梅干壶、蚕桑壶等。

▲清康熙 鹤邨(陈鸣远)作

宜兴紫砂像生板栗及栗子杯 (共两件)

成交价:397万元

壶式讲究自然天趣,并在壶体上镌刻诗铭,是最早在紫砂壶上采用镌刻诗铭的艺人,署款是刻名和印章并用,提高了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02

中期是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紫砂壶的形制和装饰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由于文人参与紫砂壶的设计而引起的。

文人参与紫砂壶艺,虽然前代已有,但唯此时期独盛,成为紫砂壶艺的主流,对紫砂壶艺的发展有极大的推进。

▲清中期 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陈曼生刻

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

成交价:1449万元

首倡者为嘉庆时溧阳知县陈鸿寿,也就是陈曼生。

后继者有道光时的瞿应绍、邓奎、宋坚、乔重禧等一批文人。文人参与是嘉庆道光间紫砂壶艺突出的时代特征。

▲瞿应绍 子冶石瓢

成交价:805万元

乾隆时期紫砂壶注重妍巧的风气,而此时式样转趋典雅古朴,以书法、绘画、篆刻成为主要内容的刻划装饰成为最主要的手段。

▲清 邓奎 符生 邓奎刻梅花壶

为此,紫砂壶的器形也变成以几何型为主,壶体上装饰线条简练,尽可能扩大光洁面的面积,以便使用刻划装饰手段,来表现文人所喜欢的书法、绘画、篆刻等内容,使砂壶的书卷气、金石味更加浓烈,砂壶的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03

道光、咸丰及其后是清代紫砂壶发展的晚期,这一时期的紫砂艺术没有显著创新和发展。

▲邵大亨 掇只壶

成交价:552万元

著名的紫砂艺人有邵大亨、申锡、邵景南、邵友廷、冯彩霞、邵盘珍,以及黄玉麟、萼圃、邵大赦、何心舟、王东石、沈才田、陈柏亭、陈砚卿、罗兰舫、邵云如、邵湘甫等。

▲清 吴昌硕刻黄玉麟制扁圆壶

成交价:345万元

明代紫砂壶出道晚,终无法冲破瓷具的包围圈,到了清代紫砂壶艺达到巅峰,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三大风格。

第一,传统的文人审美情趣风格。讲究壶的内在气质。

第二,富丽豪华,明艳精巧的市民情趣。在壶面上用各种颜色绘制出山水人物花鸟,或对壶施以各种明艳的釉色,或镶金镶银。

第三,为贸易需要而开发的外销风格。如包金银边,加制金提梁等。

▲清代外销紫砂壶

民国时期紫砂壶的发展情况

清末至民国初期,宜兴紫砂壶又一次复兴。

一批商业经营者入主宜兴紫砂壶的生产,他们在上海、宜兴、无锡、天津、杭州等地开设专门店,其中著名的公司商号有∶陈鼎和、铁画轩、吴德盛、毛顺兴。

▲铁画轩(制) 东坡提梁

成交价:63.25万元

他们在宜兴定制紫砂壶,并聘用名艺人制作,使宜兴紫砂壶不仅销往国内各大城市,还远销日本、东南亚地区以及欧美。

此期紫砂壶的壶式多沿袭清代,新创的壶式并不多,当时所重是刻画装饰。

▲安吉制紫泥砖方壶及陈鼎和制紫泥杯

顾德根制紫泥托盘

刻画纹饰盛行摹刻名画、不同书体的书法、碑版、青铜器铭文、砖瓦古陶文等;素材来自《金石索》等古彝器及石刻拓本和《芥子园画谱》之类的出版物。

▲《芥子园画谱》

民国时期著名的壶艺陶人有俞国良、程寿珍、宝琴、谈伯章、陈光明、冯桂林、沈孝陆、江案卿、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任沧庭、朱可心等。

▲程寿珍 掇球壶

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头等奖

他们的技艺精妙,善于仿古,作品很多,有的紫砂作品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奖,是民国期间紫砂壶复兴的中坚力量,为宜兴紫砂壶技艺的承传发展做出了历史的贡献。

▲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来源:紫砂壶鉴赏与收藏秘籍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焱壶人物志|紫砂鉴定专家潘持平


关注【焱壶紫砂】

全面解析紫砂基础知识

解密中国传统紫砂文化




紫砂界权威鉴定专家



 - 潘持平 

顾景舟入室弟子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正高级高级工艺师

紫砂方器第一人

紫砂鉴定专家


   潘持平1958年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花盆制作,授业师傅先后为徐盘大(“紫砂七老”吴云根之妻)、陈福渊(承前启后的一代花盆宗师)。20世纪70年代以花盆扬名上海,作品尤受日本园艺家重视。后受厂内特别培养,专攻方壶。所制方壶极为突出,仿制前人作品十分精到,时常加入己意,平易中见新奇,声名远播


   1980年,潘持平跟随壶艺泰斗顾景舟学习紫砂壶制作,专攻方壶。潘持平认为顾景舟的伟大就在于他能把紫砂壶艺的基本原理原原本本的剖析开来讲述给弟子听。即使是一个小细节,顾景舟都能为学生仔细分析出“为何要这样做”——这种基于艺术基本原理的教授法,是紫砂历史上、甚至民间工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国历代艺人的传艺方式,基本上是靠学生看老师操作“自悟”而得,老师仅仅提点一言半语;顾景舟身为一代宗师这种毫无保留、巨细靡遗的授徒法,使潘持平在几年时间中获得了数百年来紫砂前辈们创造出的巨量知识,也奠定了他日后成为知名鉴定家的基础。


  90年代初期,台湾壶界评选出“四天王”、“四小龙”,其中“四天王”为:花器天王汪寅仙、圆器天王周桂珍、镶嵌天王鲍仲梅、方器天王潘持平


    潘持平制壶所用之泥与众不同:普通艺人普遍使用“真空炼制”之泥制壶,潘持平却反其道而行之,以古法将真空炼制之泥还原,再用木槌捶打后使用。宜兴泥行皆以潘持平用自家所制之泥为荣,潘氏挑选余地较多,故泥料质量素来较为上乘。

 2013年第五届“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览”在台湾举办,台湾陶艺界点名邀请潘持平参加。代表团成员中除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外,未挂“大师”名衔者唯有潘持平一人。

 

 潘持平对顾景舟极为崇敬,一直秉承顾景舟教诲,于紫砂艺术兢兢业业钻研不辍,现为国内知名的紫砂鉴定专家。




顾景舟与潘持平

     1980年,潘持平跟随壶艺泰斗顾景舟学习紫砂壶制作,专攻方壶。潘持平认为顾景舟的伟大就在于他能把紫砂壶艺的基本原理原原本本的剖析开来讲述给弟子听。即使是一个小细节,顾景舟都能为学生仔细分析出“为何要这样做”——这种基于艺术基本原理的教授法,是紫砂历史上、甚至民间工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国历代艺人的传艺方式,基本上是靠学生看老师操作“自悟”而得,老师仅仅提点一言半语;顾景舟身为一代宗师这种毫无保留、巨细靡遗的授徒法,使潘持平在几年时间中获得了数百年来紫砂前辈们创造出的巨量知识,也奠定了他日后成为知名鉴定家的基础

 


鉴定扬子拍下的顾景舟大师紫砂真伪)


2015年11月19日,“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咖啡套具”在北京东正2015秋拍中落锤,成交价9200万元,买主为巨力集团执行总裁杨子。从公开数据来看,该成交价格不仅刷新了顾景舟作品标的拍卖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紫砂壶的拍卖新纪录。
在拍品落锤的同时,新闻迅速引爆网络、朋友圈,引来质疑纷纭:首先,该壶没有顾景舟落款,顾景舟著录也从未提及;其次,花货为朱可心老艺人的代表壶型,涉及风格之争,顾景舟不太可能做同代人的壶型并传世;第三,新闻中提及该壶是1955年顾景舟大师为人民大会堂特别制作,人民大会堂1958年才有动议,1959年才建成。
      为解决这么多疑问,2016年1月7日,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中国宜兴方井紫砂文化城组织程辉、周汝平、徐汉棠、徐秀棠、李昌鸿、汪寅仙、鲍志强、顾绍培、潘持平、时顺华等二十多名国内顶尖的紫砂大师、紫砂领域专家参加对此壶进行专项研讨。
    据悉,研讨会中,紫砂大师们就“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咖啡套具”进行了观点鲜明的讨论,其中,顾景舟名徒李昌鸿对该作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制作现场所拍摄照片的过程和照片来源进行了描述,紫砂大师潘持平对该作品的真伪、是否是孤品、套具的完整情况作了详尽的论述。

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咖啡套具



鉴定

作品




民国 仲芳·弧棱壶

款识:仲芳(底款)

估价:RMB55,000-70,000

落槌价:55,000

附潘持平鉴定证书








 顾景舟·仿古如意

高9cm;宽17.5cm 容量:550cc

估价:RMB4,000,000-4,500,000

落槌价:5,800,000

附潘持平鉴定证书





 顾景舟·藏六方壶

高9cm;宽18.8cm 容量:460cc

估价:RMB2,800,000-3,000,000

落槌价:17,825,888

附潘持平鉴定证书




 玩收藏,只要是老的物件,名家的东西,都会有“真真假假”的说法。紫砂壶在这点上也不例外。但是,“鉴定”不管在任何行业都是一个技术要求含量很高的活,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殊为难得!而潘持平大师,在制壶上被公认“方器天王”,在紫砂鉴定上更是被公认的权威之一。




焱 / 壶 / 紫 / 砂 / 汇 / 聚 / 名 / 家


结合零售、定制、文化、艺术、鉴赏的体验空间

焱壶紫砂

是面向全国的高品质紫砂、茶叶及艺术产品

亦是大中华地区汇集紫砂艺人较多的紫砂品牌

您/的/始/终/满/意/是/我/们/一/直/的/追/求

焱壶紫砂合作名家

大师/研高       

|毛国强     |吕尧臣    |季益顺  |徐安碧      

| 李昌鸿 | 顾绍培    |强德俊    |葛岳纯     

 |汤鸣皋   |束旦生 |邱玉林    |桑黎兵    

 |吴亚平     |黄自英     |诸葛逸仙  

|李霓   |储立之 |孔春华  |孔新华     

 |孔小明   |顾勤   |王亚平    |吴贞裕   

 | 范泽锋    | 伟群 

                                 


 高级/工艺师   

|蒋艺华    | 陈宏林   |郑求标  | 范锡明     

 |蒋金坤   |钱祥芬  |周小军   |毛丹       

  |周小明   |周庚大    |张宝东   | 周军强   

 |蒋惠    |杨礼达   |邵亚芬  

|蒋峰   |王海东  |吴亚维   杨小泉      

|穆明龙   |朱鹏程       |刘莹          

|余跃  |范卓群  |徐再萍    |徐建平       

|周云龙    |陈建明    |陈运财   

|史美萍     |周杰       |钱海霞     |许敏芳      

 |张伟军  |陈亚萍     |钱建生  |徐暗华     

 |刘蓉萍    |张碧云      |何燕萍      

|尹杏军      |戴静波      |王玉芳  

|周伯娟    |徐勤    |储峰   |吴建平

               

 助工/实力派 

|蒋雅名      |赵竹青  |林礼洲  

|汤俊    |秦志强   |陆 韬      

|孙俊杰    |杨阳     |徐海斌   

|秦志强    |吴竹伟     |张晨薇

 | 范坚   |吴竹伟   |林天强  

文人壶风雅再现 | 沪上书画名家来宜紫砂艺术交流

11月23日,

上海市文史馆宜兴紫砂研习基地

紫砂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在荆溪紫砂艺术院举行



参与嘉宾(按照片从左至右排序)为:

上海市文史馆工美研究社特聘研究员杭杰(杭利强)

上海市文史馆工美研究社副秘书长渠成,

上海市文史馆工美研究社秘书长秦明章,

上海书协会员、美协会员陈志雄,

中国篆刻艺术院国家艺术基金培训部导师俞丰,

上海书协理事、美协会员朱忠民,

上海市文史馆工美研究社副秘书长、兼基地主任王东升,

上海市文史馆工美研究社特聘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国强,

上海市文史馆工美研究社社长萧海春,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迎尧,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吕俊杰,

上海市文史馆工美研究社社长助理刘萧,

上海市文史馆工美研究社特聘研究员、画家杭中吉



来自上海的书画家和宜兴的紫砂艺术家进行探讨交流


自陈曼生开始,文人书画家积极参与紫砂装饰,镌刻书画成为紫砂艺术品主要的装饰手段之一。上世纪40年代,紫砂名家顾景舟曾与上海书画名家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等进行合作,创作了一批石瓢壶,成为文人壶经典之作,是紫砂和书画界的一段佳话。



今年1月份,上海文史研究馆工美研究社在宜兴荆溪紫砂艺术院挂牌宜兴紫砂文化研习基地。基地的成立旨在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展紫砂文化的研究、交流等活动,促进两地文化艺术交流。


此次活动是宜兴荆溪紫砂艺术院挂牌宜兴紫砂文化研习基地以来,第一次更全面的深入交流合作。



上海文史馆工美研究社社长 萧海春

 

紫砂壶跟海派艺术,其实和海派书画相互之间渊源是很长的,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上海一批老画家,他们都跟宜兴的紫砂大师关系都很密切,而且借紫砂壶作为一个主体,把中国的书画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



上海文史研究馆工美副秘书长 

上海文史研究馆宜兴紫砂基地主任 王东升


这次活动,上海来了一批大师,把紫砂这个陶刻文化然后跟宜兴艺术家合作一下,就是把海派文化纳入我们宜兴的紫砂文化,更好地传承我们两地文化。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毛国强

 

历史上有很多名画家和紫砂合作的典故,这次他们来,更加能够促进我们紫砂文化的一个提高。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吕俊杰

 

我早年也和一些海派知名画家合作过,因为他们对紫砂这种热爱,是爱在骨头里的,他们懂紫砂艺术,所以这次把书画和紫砂结合在一起,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事情。



上海市文史馆工美研究社特聘研究员 杭杰


海派的书画文化是非常高端的,这个对于我们紫砂的艺术创作,包括到层次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以后的话我们还会多多的合作,把一些好的文化带到我们紫砂圈里来。


上海市文史馆工美研究社社长萧海春


上海书协理事、美协会员朱忠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迎尧




来自上海的书画家在紫砂壶上进行书画装饰,绘画题材涉及山水、人物、花卉等,壶铭题词各有特色。


杭杰老师现场给诸位上海书画名家演示陶刻之法



什么是“文人壶”?



紫砂文人壶,是指有文人情怀参与设计制作,书画铭文而赋予壶上,形成的传统文化气息,以及具有金石文字内涵的壶艺作品。不是所有书画镌刻的紫砂壶都具有文人壶的特点,大多皆为匠人之作,依然停滞在手工技术层面,充满轻描细雕的工艺性。



文人壶当由明时大彬开之先河,这与其前朝历代经济文化的积淀,文人崇尚精致随性的生活相关。吴颐山、文征明、沈周、陈老莲等文人参与到紫砂及茶艺文化之中,而时大彬开创了在壶身刻铭的风气,将书画篆刻溶入紫砂壶,是一种从普通工艺向文人艺术演进的重要标志,此种变革,可视作紫砂工艺的一个里程碑。

漳浦县卢氏墓出土“大彬”款鼎足盖圆壶款识



宋星凤楼刻本《黄庭经》帖与卢氏墓出土时壶款识中,“时”字写法的对比


明代时大彬开启了“文人壶”之初,清初陈鸣远则是能创新意的沿续和发扬者。陈氏出身紫砂世家(宜兴人),其父陈子畦是制壶名匠。陈的外祖父又是时大彬的弟子蒋时英,其家学渊源,让他声名远播,在紫砂艺术创作上有超人的贡献。


▲陈鸣远 四足方壶 汪文柏书




“文人壶”形成的高峰



时大彬的开启,陈鸣远的弘扬,到了陈曼生的出现,才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壸”全面提升。曼生壶的创新,是集金石书画诗词铭文寄情和融情于紫砂壶,成为历史上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第一文人。


▲曼生石瓢  唐云八壶精舍藏品


“文人壶”以陈曼生的全面提升,将其推向了高峰。继而紧随曼生之后的瞿子冶,在除了延续文人书法的风格外,还设计创立了“子冶石瓢”的经典壶型,并在其壶上作画、题咏。而且他制的壶,从不同角度增强了艺术的欣赏性。


▲吉安制 子冶通刻梅花石瓢


清代“文人壶”第四位人物当属慈溪之梅调鼎,有清代王羲之美称。

梅调鼎对紫砂壶制和题铭,倾注了极大热情。一生为各种式样砂壶制铭不下百余件,并亲笔书写,然后由“山农刻制于壶上”。其生性孤傲,不屑与所谓闻人相交往。宋张耒梅花诗:“调鼎自期终有实,论花天下更无香”,字以壶传,壶随字贵,墨海壶天,相得益彰。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尤其是他的题铭、书画在紫砂壶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何心舟制、梅调鼎铭 博浪锥壶)


四十年代末期顾景舟常往来宜兴、上海之间,经铁画轩主人戴相明介绍认识了江寒汀、唐云、吴湖帆、王仁辅、来楚生等著名书画篆刻家,令顾景舟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格调多了不同视野的养分。


1948年,当时34岁的顾景舟正值壮岁。他精心制作了五把大石瓢壶,除自留一把,余四把慨赠戴相明、江寒汀、唐云、吴湖帆。这五把石瓢壶成就了一段海上文人与一代宗师顾景舟之间的一段传奇故事,也是近代史上最具标杆性的一次文人壶杰作。


从宋苏东坡(创提梁壶)到文征明、陈鸣远、陈曼生、瞿子冶、梅调鼎等历代文人的参与紫砂器,皆先有文人之生活,后有文人之作品。文人生活方式的确立,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房茶器的滋养,必然俱有特出的气韵而倾注于砂壶中,自然是“文人壶”的特性。没有读书的修养,没有文化生活的沉淀,没有艺术审美的深厚积累,是难以称为文人艺术作品的。



此次活动是自上世纪紫砂名家顾景舟与上海书画名家创作石瓢壶成为文人壶经典之后,在宜兴荆溪紫砂艺术院的牵线下,上海顶级书画名家再次与紫砂艺术全面的深入交流合作,让文人壶之风雅再现,再次续写了紫砂和书画界的一段佳话。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