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紫泥壶与紫砂壶的区别

找到约94条结果 (用时 0.031 秒)

盖碗、紫砂壶、紫陶壶、飘逸杯,泡茶的器具你用对了吗?

  泡茶有三要素:

  水温、茶水比、浸泡时间

  每一项都与茶具的选择相关。常用的泡茶器具,有盖碗,紫砂壶,紫陶壶,飘逸杯等。

  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它们适合泡什么茶?它们之间有优劣之分吗?

  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茶具。

  △本文音频同步喜马拉雅,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

  1、材质和形状的区别

  2、不同的器具适合泡什么茶

  3、场景与仪式感

  材质和形状的区别

  挑选茶具,我一般基于实用性,也就是这个茶具能否让我泡出好茶。

  茶具对茶汤的关键影响在于散热性(保温性)。茶具的材质、形状与散热性密切相关。

  |材质

  认识器物要回归到材质本身:盖碗大部分都以瓷为主,紫砂壶与紫陶壶则由陶土制成,飘逸杯为玻璃或者塑料。  

  材质只是表象,我们来看看材质与散热性的关系:

  不同的材质的密度从致密到疏松可排列为:

  玻璃 > 精瓷 > 粗陶

  结构越疏松散热性越弱,反之则越强。散热慢,就具有保温的效果。

  所以论保温性,结构相对疏松的紫砂壶就强于紫陶壶,陶制的紫陶壶又强于瓷壶。

  细究一番,紫砂壶也会因为泥料的不同有所区别:紫泥较粗,密度较低,所以保温;朱泥较为细腻,散热相对快;段泥则居中。  

  |器型

  一般来说,体积与表面积比值越大,也就是形状越圆的器具,保温性越强。同时体积大也是保温的优势因素。

  所以,越大、越圆的茶具越保温。  

  不同的器具适合泡什么茶?

  明确了茶具的散热快慢后,不同的茶具就可以派上不同的用场了。

  |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适合用紫砂壶,尤其是较粗的紫泥壶。因为紫砂壶导热性较弱,保温效果强。

  熟茶的品鉴要点是口感的醇厚,这与熟茶茶汤中的水溶性多糖含量相关:

  冲泡时水温越高,多糖类物质可溶解的就越多。水温高一度,能溶进水里的多糖都多一点。

  如果你嫌紫砂壶保温性不够,可以直接试试焖烧杯、保温瓶。有奇效。  

  |普洱生茶(新生茶)

  普洱生茶适合用盖碗,因为生茶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冲泡需要控制好,否则就容易泡浓、泡苦。

  冲泡生茶对散热性(保温性)的要求不高,但是对可控制性要求很高。盖碗冲泡过程中快进快出的特点方便泡茶人控制茶汤浓度。

  这也是我们在泡毛料、新生茶时选择盖碗的原因。

  |普洱老生茶

  普洱老生茶介于新生茶与熟茶之间,冲泡过程中既要保证其口感的醇厚度,又不能太浓。

  遵循上述原理,宜选用紫陶壶和朱泥壶。  

  场景与仪式感

  茶具当中,飘逸杯的可控性极佳,泡大部分茶完全没问题,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茶具。

  但飘逸杯却居于茶具鄙视链底层,为什么呢?因为泡茶不只是为了喝,仪式感也很重要。飘逸杯的出现,极大地破坏了正式场合的仪式感。

  不过,仪式感是因为条件而存在的。

  旅行中用保温杯喝上一口茶,繁忙的工作中也用飘逸杯泡上一杯茶,何尝不是人们在平凡生活中的仪式感?

  所以,选择怎样的茶具,既看客观的场景,也看主观的价值。这之间的平衡,只在于你自己。 

  来源: 茶叶进化论

       作者:李扬

你知道老紫泥和紫泥是怎么区分的吗?

不断有个概念“原矿老紫泥”,“原矿”的说法,次要强调泥料未经由拼配,是纯料。那么“老紫泥”的“老”,是指什么呢?老紫泥重点在于这个“老”字,有许多说法,包括砂性重、陈腐时间久两种。

1、砂性重

所谓老,是指老块的紫泥矿石,砂性重的矿料,其石英颗粒多,成泥后用于制壶,成型难、烧结温度高。底槽清就是其中的典型。

这种说法认为是因为其砂性重,难做,以老来形容其泥性,所以称之为老紫泥。

2、陈腐时间


所谓老,是指泥料的陈腐时间,陈腐期长就称之为老泥。老泥制坯的可塑性相对高,烧成后色泽相对温润,短期泡养即光润古雅。泥料的陈腐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越久越好,但陈腐期太长的泥,在制壶前需重新回炼。这种说法认为陈腐时间久,以老来形容其时间长,所以称之为老紫泥。


3、老紫泥颜色


关于老紫泥的解释,行业内也没有定论,上述两种的解释是比较科学的。第二种说法流传的较广,但是都传成80年代陈腐至今的泥料,这一点是不可信的。并且,讲了这么多,根据这两种说法,除了砂性与易泡养,老紫泥并没有表现出特定的颜色!


上述两者为例,并不是颜色黯深的紫泥,就是老紫泥,壶友们这一点一定要区分清楚。且老紫泥属于紫泥中的老泥,(换句话说就是陈腐时间长的紫泥)所以紫泥是比老紫泥更大的一个概率,老紫泥在紫泥的范畴内。二者是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不是区别。陈腐时间长的泥料,容易养(包浆能快点)。

它们之间的区别:


陈腐期长的泥俗称“老泥”,制坯时可塑性相对高,烧成后色泽相对温润,短期泡养即光润古雅;


陈腐期短的泥俗称“新泥”,制坯时可塑性相对低,烧成后色泽相对涩滞,长期泡养亦干涩沉闷。


泥料的陈腐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越久越好,但陈腐期太长的泥,在制壶前需重新回炼。


陈腐亦称“陈化”,俗称“睏料”、“睏泥”,古称“养土”。陈腐并不是单纯的“长时间放置”,而是把湿泥块放入不透日光、不通空气的窖窑或陶缸內,还要控制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利于腐植酸的生成和发挥。


陈腐时间大多需12个月才能成为水分均匀分布、有机质充分分解、可塑性增强、成型不易开裂的“腐泥”,俗称“生泥”。


陈腐发酵了的泥叫做“生泥”,“生泥”还得由老师自己在泥凳上加入以前制坯剩余的“熟泥头”后,再多遍锤炼,才能成为可供制壶的达到理想可塑性和均匀度的“熟泥”。

图文:君点紫砂(订阅号:紫砂壶茶叶茶具馆)编辑整理于网络,来源网络。如因作品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发布、回复的一切内容作为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请茶友们多提宝贵建议。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出处。君点紫砂感谢茶友们



紫砂小知识:青灰泥和青灰段的区别

紫砂壶,称之为“五色土”,可想而知,泥料的颜色甚多。

很多泥料读音相差无几,泥料却大不相同,你还在分不清吗?

比如,今天我们来说一下青灰泥和青灰段,可能大家会误以为是同一种泥料,其实不然,下面说说两种泥料的不同:

青灰泥

青灰泥处于底槽清和紫泥的中间,原则上来说是紫泥的一种,因其烧制后呈青灰色,故而被单独列出,称之为青灰泥。

青灰泥是一种比较“小众”的泥料,深受中层阶级人士的喜爱。因其独特的质感,温润如璞玉,因此也被称为紫砂壶中的谦谦君子。

作为明末清初最受欢迎的泥料,青灰泥有着那个时代非常明显的特征:古朴、素雅、恬静;它与世无争,它清新淡雅。

青灰泥泥质细腻,古朴雅致,含铁量高,泡出来的茶汤温顺平和,甘甜有味。青灰泥的壶一般都是高温烧制而成,这类壶有很明显的双气孔结构,以之泡茶,老味十足。

青灰段

青灰段属于段泥。段泥是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

段泥一般都成黄色调,但在黄龙山的段泥里有一种叫做芝麻段的,整个泥的体系里面遍布星星点点的紫泥颗粒。

因此芝麻段的成色随着紫泥成分所占的比例和窑温高低产生不同的变化,紫泥偏多颜色就偏红,高温下偏青,偏灰。

相反绿泥成分高,烧成颜色偏黄,高温下偏灰白。

青灰段可以看做是芝麻段的进阶版,只不过青灰段的段泥成分更加纯净,烧制温度与芝麻段相比更高。

来源:紫砂壶百科全书,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4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