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著名茶庄

找到约76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旧时历史上的普洱茶老茶庄

民国时期,是茶庄大发展的时期。这种发展得益于茶叶产地的扩大,得益于茶叶新形制(沱茶、红绿茶等)的诞生。但是,整个民国到底有多少茶庄,由于时间久远,统计不完善,档案的缺失等很多原因,很难说得清。

当然,尽管有这么多困难,我们还是可以利用某一时期某地的茶庄数,大体掌握那一时期当地茶庄的情况。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后期,昆明的茶庄大约维持在四十五家左右;思茅茶庄在民初为二十多家,民国十二年仅剩十二家;易武如果算上当年整个县境内的茶庄或小作坊,大约三四十家;下关在1945年前后为四十家左右;勐海(含当时佛海、南峤两县)和景洪(当时叫车里)最辉煌时约三十家。至于景谷、石屏、猪街、顺宁(凤庆)、鹤庆等地,虽然也有很多茶庄,但由于很多是分号,因此很难统计具体数字。

这里,我们所说的茶庄不是茶铺,茶铺只有固定门面,零售茶叶;不是茶馆,茶馆则主要销售茶水;茶庄应该是自己做茶、卖茶同时有自己商标的茶叶生产或销售企业。

茶庄可以说是民国的一道风景。从清末到公私合营,是云南茶庄(茶号)风起云涌的时代,众多的茶庄围绕着普洱茶,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活报剧,一直影响到现在。下面,笔者按地区划分,在众多的茶庄中挑选出十个,做一个简略的介绍。

勐海

洪记茶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茶庄,它的总号是云南赫赫有名的大商号洪盛祥,老板是腾冲董家,主营业务是石璜和大烟。1923年,由于从勐海经过缅甸、印度进入西藏的新茶路的发现,腾冲董家决定到勐海(当时叫佛海)成立茶庄,他们聘请同乡叶安年为茶庄经理。

那时的勐海还是蛮荒一片,到处是原始森林,老虎、豹子横行,虽然茶叶产量很大,揉茶的茶庄只有两家,一个是张棠阶的恒春茶庄(1910年创建),另一个是李云生创建中的云生祥,两家的资金都不充裕。洪记茶庄挟着总号资金的优势,一建就是勐海最大的茶庄。他们两盘灶(后增加到六盘灶)同时蒸压茶叶,主要产品是藏销紧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班禅紧茶,少量生产方茶。

同时,他们在缅甸景栋、仰光、印度加尔各答等地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因此他们可以用资金优势和渠道优势操纵印度、缅甸和勐海的市场,挤压勐海的中小茶庄,逼迫他们以低价将自己压制的茶叶卖给洪记。洪记的产量很快就达到每年四五千担。

洪记茶庄的示范效应带动了资本的进入,随后,鹤庆张家的思茅恒盛公、边地的各土司以及其他各种势力的资本也冲进勐海,到1937年,勐海茶庄达到二十多家,洪记的产量也达到每年七八千担。

抗战时期,日本占据缅甸,交通阻断,洪记在印度大吉岭建立茶厂,生产紧茶。新中国成立前夕,洪记迁入缅甸。

可以兴茶庄是玉溪人周文卿(名丕儒)创建的。1914年,思茅厘金局二等办事员周文卿押着一百担官盐,进入勐海,开始了接近四十年的普洱茶生涯。这一年,他在勐海收购散茶300担,运往思茅。

1925年,周文卿成立自己的茶庄可以兴茶庄,并于1927年开始设灶揉茶。当年揉制可以兴字号圆茶八十余担,全部卖给李云生;另外揉得紧茶二百八十余担,紧茶则卖给了洪记。

随后几年,可以兴继续发展茶叶生产,虽然他不是勐海最大的商号,但由于他为人仗义,热心公益,同时拿得起放得下,多次参与调解政府与广西籍叛军之间的矛盾,深得商界同行的认可,被委以佛海(即勐海)商会主席。

随后,他和李拂一联手发起成立“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将当地的中小茶庄联合起来,摆脱洪记和思茅恒盛公两大茶号的控制,自己将紧茶运到印度葛伦堡销售。此时,周文卿建临街铺面31间,捐赠房租兴办学校;同时,他拿出茶庄的利润和公司的提留,成立佛海“近代图书馆”“佛海医院”,并组建车佛南联合县银行以及电灯公司,提高边地的生活质量。

1942年,周文卿到澜沧、景谷躲避战火,此时,茶庄由他的几位如夫人负责维持。

抗战胜利后,周文卿回到佛海,继续经营可以兴茶庄。可以兴圆茶出口一直维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

易武

乾利贞号茶庄是云南最著名茶庄,成立于19世纪60年代。早期,乾利贞号主要经营倚邦茶,民国时期,它和宋聘号合并,共同经营易武、猪街等地的普洱茶,是香港、新加坡等地普洱茶价格和质量的标杆,香港普洱茶的价格以乾利贞号、宋聘号为最高。

由于乾利贞号(含宋聘号)的经营者是大名鼎鼎的特科状元袁嘉谷家族,因此乾利贞号又是南最有文化的茶庄。清末,袁嘉谷的三哥袁嘉猷负责乾利贞的经营,同时,他还当选云南商务总会帮董,在商会有较大的发言权。

1913年,袁嘉谷的弟弟袁嘉璧接手乾利贞,同时,他还是茶帮的总管事和石屏商务分会的总理。当时,乾利贞把总号设在滇越铁路的枢纽蒙自,在昆明、石屏、思茅、易武、猪街等地设有分号,他们把经营重点放在普洱茶出口上面。

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能看到乾利贞号留下来的茶品和文字,题刻在石屏县文化广场主牌坊上的“云根文彩”几个字,原是袁嘉谷给茶帮昆明总部的题字;而宝瓶如意商标上写有“乾利贞宋聘号”的蓝标宋聘,在2011年更卖出了每筒三百多万的高价,并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可以说蓝标宋聘是我们穿越时空认识那个时代普洱茶的桥梁和瑰宝。

同庆号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易武成立最早的茶庄,1884年由石屏刘姓茶商创建。清末,刘家娶了易武土司的女儿,而易武土司没有男继承人,因此,刘家继承了土司的很多权利。商业成功后,他们在石屏的云泉路修了一座豪宅(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石屏县医院多年),豪宅的背后是他的另一个亲家石屏杨家的大院,两家曾一度联手经营。

同庆号在石屏的总号曾用同庆号、福来祥(福来祥总号曾设蒙自)之名。1924年,福来祥经理刘嗣曾(字鹤年)担任了云南总商会帮董,代表茶帮参与商会事务,这对提高同庆号刘家的地位大有帮助。

出名的产品往往是仿冒的首选,民国初年,已有人仿制同庆圆茶在昆明出售。新中国成立前,同庆号是易武三家有能力使用自主品牌大量生产产品同时外包揉茶业务的茶号之一,它的出口圆茶在香港卖价仅次于乾利贞号和宋寅老号,是第二等茶的代表品牌。

昆明有同庆茶行,40年代颇为活跃。

思茅

雷永丰号是民国年间思茅最著名的茶庄,它的创办人是石屏人雷逢春。目前我们无法考证雷逢春发家的细节,只知道雷逢春的企业名称、牌印(相当于商标)很多,比如泰丰祥、雷永丰、雷朗号、新春老号、双印雷朗号、广发祥、春华祥等,1916年,雷永丰为防止假冒,在他的每一饼茶的内飞和大票上加印了“鹤王”商标。

1912年雷逢春当选思茅第一届商会会长。随后,他那个当过县令的长子雷恩溥(字沛周)担任了云南商务总会公断处长,后升为副会长。这一时期,雷家还在昆明经营川烟、烟土,生意非常兴旺。

雷家的经营靠口碑,靠货真价实,他们做的七子圆茶往往比别人家重,而价格并不比别人的高,因此,销路很好。民国初年,雷永丰是思茅的第一品牌。

江城

敬昌号的出现比较晚,它是河西(今通海)马家的大商号原信昌的墨江分号源馨茶厂的商标。源馨茶厂压制圆茶大约始于1941年,主要揉制江城、易武的茶叶。

在此之前,他们当作副业经营一些散茶。敬昌号圆茶主销香港、泰国,创建品牌时期,价格非常低,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他们进入仅次于宋聘、同庆之后的第三梯队,在香港站住了脚跟。

敬昌号的黄金时代是1945-1946年,他们依仗总号丰厚的资金基础,在抗战时期低价大量收购各号加工好的圆茶,全部销往香港,获利丰厚。抗战后期,江城的茶叶或撂荒,或被砍伐,抗战胜利后所剩无几。

此时,敬昌号更多地采购易武茶压制圆茶。他们的收购活动持续到1950年代,那时,他们和乾利贞是少有的几家在收购茶叶的茶庄。随后,因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茶厂经理李文相被枪毙,结束经营。它的总号原信昌一直经营到公私合营时期。

下关

永昌祥是1903年大理喜洲白族商人严子珍等集资成立的商号,主要经营茶叶、生丝、布匹、山货、药材等。在茶叶方面,最初他们经营散茶,1916年,他们发明了每筒五圆,每个重9两的窝头形的沱茶,并生产沱茶十担,销往四川。随后,他们在重庆、自贡、汉口等地大力宣传,使沱茶完全取代了圆饼茶在内地的地位,成了云南内销名茶。

永昌祥的业务范围非常广,他们在香港、印度、缅甸、四川叙府(今宜宾)、康定等地设有分号。20世纪30年代,永昌祥曾尝试在缅甸、美国宣传沱茶,但缅甸市场不接受沱茶,美国则认为所需广告费用太高,不值得投资。

1923年,他们注册了松鹤商标。由于在原料阶段管控严格,多用勐库料,精选凤庆料,认真拼配,永昌祥生产的沱茶(商标为松鹤)、藏销紧茶(商标为狮牌)、散茶均是各销售地的价格翘楚,其他茶庄,只能在后面跟随。

永昌祥国内各号,在公私合营后全部并入进出口公司系列。

复春和是大理喜洲白族商人尹聘三1925年创建的公司,经营茶叶、烟土、进出口贸易、土产、药材等。1937年,他们得到同为喜洲四大家的董澄农的资助,业务急剧膨胀,也晋升为喜洲四大家之一。他们雇佣大量工人拣选茶叶,压制沱茶、紧茶等,它的沱茶商标为鹰球牌、金钱牌,紧茶为狮球牌,小饼茶为富贵根基图。

他们非常注重信誉,注重产品质量,如果茶叶在运输过程中受潮、霉坏,哪怕是买主没有发现,他们也要追回来,更换合格的产品。他们的茶叶在叙府和丽江销售价格仅次于永昌祥,是第二等级的带头人。

复春和还是喜洲电站、下关电站以及喜洲众多公益事业如医院、图书馆、中学等的参股者。

景谷

恒丰源茶庄是民国元年(1912年)由景谷纪家村人纪襄廷与本家纪人寿在小景谷街创办,民国八年(1919年)在昆明南正街设立分号,销售普洱茶。据纪人寿介绍,景谷过去不产茶,由于纪家于1880年提倡种茶,于塘房山播种数十万株,精心培植,数年后蔚然成林,可供采摘。民众群起仿照而大量种植,使景谷乡大量荒野变为茶园,昔日穷乡僻壤变为商贾云集之地。

沱茶发明后,景谷也参照下关的做法,生产沱茶,它的沱茶(亦名景沱),与下关沱茶(又叫关沱)工艺用料均有区别。关沱每筒五枚,景沱每筒四枚;同是上等茶,关沱比景沱用料高一个级别,汤色也不同。恒丰源经营的茶叶应该是散茶为主,景沱为辅。

从资料上看,恒丰源除经营茶叶外,也进行民间集资,颇有些地下银行的味道。

昆明

宝森号茶庄成立于1871年,是近代昆明成立最早的茶庄,老板李楷(字裕生,号子端),从九品衔。清末,它有半官营性质,当时的名称是滇省宝森号茶局,负责到茶山收购茶叶在昆明重新分拣、压制贡茶。清末民初,宝森号一直是省城茶叶界的领袖。1909年,他们还在北京成立了分号,叫庆森隆。1916年,宝森号创始人李楷因年老多病辞退总商会芦茶帮帮董的职务,所遗帮董一职由协茂号秦光玺充任。

宝森号还是民国初年的茶叶培训所,他有意无意地培育了很多茶叶经营人才。1918年,宝森号结束了北京分号,原派驻北京分号的李楷幼子李苏仲在昆明开设公益茶行,与宝森号分家。一些曾在宝森号服务过的伙计,后来都开设了自己的茶庄,比如骆受之开设义兴昌号,宋锡五开设复春茶庄,汪汝清、汪汝义兄弟曾任中茶技师,后开设自己的茶庄宝龙茶庄。

宝森号的产品主要有:大龙团、五子圆茶、七子圆茶、方茶、散茶等茶品,民国后期,它也加工沱茶。

公私合营时期,宝森号并入昆明百货公司,它的员工中,蔡玉德等人去了勐海,柴秀珍等女工则留在昆明茶厂。

注:内容来源普洱杂志,作者杨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华祥苑二十周年庆,八大茶庄园铸就国货之光,大佬助阵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把一切与农业、植物相关的产业的发明发现人都归于神农氏,毫不意外的,茶叶属其中之一。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考究这一传说的真假程度,但这足以证明茶叶在中国历史上的漫长历程和地位——无论是生活必须品,还是精神状态的表达品,茶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不可回避的是,中国是茶叶大国,但不算茶叶强国。多年前,一句“十万个茶企比不过一个立顿”深深的刺伤了茶叶圈的从业人士,这同样也是中国新茶业复兴开始的源动力之一。各个茶类,各个茶品牌开始奋起直追。

我们可以不讳言的说,正是这些茶类和茶品牌的努力,让整个中国茶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果我们将2001年看做中国新茶业复兴的元年,那么2020年距此时间,刚好20年。

与此同时,就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涓乡华祥苑茶庄园中,属于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场活动也正在进行,这个在中国新茶业复兴过程中贡献无数的茶企,从它的创始人肖文华先生创办它一直到今天,2020年10月27日,刚好二十岁。

△华祥苑20周年庆典,嘉宾云集

毫无疑问,华祥苑这二十年历程中经历了无数风雨,但同样的,也创造了很多历史,在中国茶叶领域开创了中国乌龙茶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事件,与茶界创新经营模式的多个先河,引领着闽茶发展,更是描绘出了一部精彩纷呈的国茶二十年奋斗史。

所以,对于中国茶业来说,华祥苑是不可或缺的企业,而在安溪铁观音这个品类中,则是最重要的品牌之一。曾经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茶企,通过一以贯之视茶叶品质为企业命脉,将「让世界爱上中国茶」的坚定使命,以及不可撼动的家国情怀作为己任,已然成长为一个能够肩负「中国茶文化复兴与传承」大任,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头部茶企。

这从本次华祥苑二十周年庆典的执行机构就可见一斑,其中指导单位为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单位当然是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为福建省诚信促进会、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而在庆典现场,更是大佬云集——从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坐镇,到集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茶学学科带头人陈宗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等茶界专家学者一同遥寄祝语,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商界企业大咖、各地政府领导,著名导演张纪中亲临现场助力茶文化传播,再到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全程主持,凤凰网、央级媒体央视财经APP、业内媒体“说茶”进行全程直播,国内百余家权威媒体到场报道。均借由这次难得的机会汇聚一堂,形成此次全国大联欢下的一场思想盛宴。

△著名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

01

大国品牌格局 华祥苑引领行业

15:00分,伴随着一曲古筝袅袅的《高山流水》和悠美舞蹈,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十周年庆典正式开始。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虽然因时间原因未能亲自到达庆典现场,但也送来了庆贺视频。在视频中,王会长不但高度评价了华祥苑对于中国茶业所做出的贡献,更指出,在国家方针“乡村振兴”这一活动中,华祥苑始终致力于通过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围绕国家“五个振兴”,践行大国品牌的大担当。

事实上,华祥苑在这一点上走得很远,早在去年10月,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就已随同厦门各大商协会代表、企业家代表们,深入赤溪村学习脱贫经验,探寻乡村振兴之路。同期,华祥苑茶业同赤溪村展开党建共建、产业共建等多项合作。

2020年9月,华祥苑茶业更是携手政府与国企,通过与厦航、寿宁县政府三方共同打造扶贫示范基地,共同推出当地特色茶白鹭缘品牌,携手全闽乐购、下乡的味道联合推出“福茶”产品一系列项目,助力寿宁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茶产业脱贫攻坚奔小康”找到一个全新的模式。

△华祥苑与厦航、寿宁县政府共同打造扶贫示范基地:厦航农庄寿宁高山茶文化中心

“我是茶农的儿子,从小的梦想是把茶带出深山,让更多人喝到好茶!”随着肖董事长的声音,华祥苑20年发展历程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

90年代,当肖文华骑着他那辆已经伴随他四年的脚踏车,穿行在厦门的大街小巷里卖茶,胸中升起的那个明年我就要开个茶叶公司这个念头的时候,相信他并不知道自己将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传奇,更不知道自己将影响到这么多人,以及中国茶业的发展。

画面不断地变化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屏幕上,一件件所有华祥苑人亲身经历的事情呈现在屏幕上——

2000年,肖文华开始组建团队;2001年,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华祥苑被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2006年,华祥苑「正韵品质茶」礼献联合国丝绸之路活动;2008年,华祥苑成为唯一一家铁观音品牌入选北京奥运会;2008年,华祥苑「正韵品质茶」礼赠英国皇室安德鲁王子;2010年,华祥苑获上海世博会官方予特许生产商和零售商;2017年-2018年,华祥苑三度成为国礼,八次助力盛世茶叙;2019年,华祥苑成为第28届金鸡奖唯一指定茶品牌;同年,入选CCTV《大国品牌》;2005年—2020年,华祥苑从借鉴西方葡萄酒庄模式开始,持续布建核心产区八大茶庄园,坚持从源头把控品质;2020年,华祥苑二十年,即将开启下一个二十年的新征程!

这些片段和时间节点,串起了大家的记忆,更让人毫不怀疑,华祥苑人在用二十年的时光谱写着自己的初心与梦想。或许,这只是远征路上的一小步。未来,相信助推“中国梦”也将成为华祥苑茶业作为头部茶企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这一切,都将交给时间,无论多少个二十年,这份初心与梦想,都或将伴随华祥苑茶业一起刻画与记录品牌未来的道路。

02

八大庄园风采亮相

推进国际化茶庄园标准建设

盛典的第一个高潮是由华祥苑20周年庆的VCR点燃的。

15:40分,随着华祥苑20周年宣传品的首次亮相,华祥苑历时15年打造的八大茶庄园的面纱终于被挑开了。事实上,这一刻也是华祥苑的员工与肖文华董事长最能感同身受的一刻。现场的安静中仿佛在酝酿一种情绪,无论是华祥苑的员工还是今天到来的来宾,也许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华祥苑吧。

VCR并不算长,它将华祥苑历时15年打造八大茶庄园的历程浓缩进了5分钟的时间里。

事实上,从2005年开始,华祥苑就借鉴了西方葡萄酒庄园模式,融合东方各大权威,坚持从源头把控品质,不断推进茶庄园标准化建设,创立新时代中国茶的品质标杆模式以助力乡村振兴。除了铁观音的庄园他们建在了安溪龙涓,其他的庄园更是布局在了全国各个茶品类的核心区域:白茶庄园建于福鼎、岩茶庄园建于武夷山、红茶庄园建于宁德、普洱茶庄园建于勐海、龙井庄园建于浙江、绿茶庄园建于信阳……

△华祥苑八大茶庄园

看得出来,在产业布局上,华祥苑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们不断努力让每个茶庄园都能够成为全链条茶叶科研基地,真正实现其体系内全品类茶叶从源头把控品质,其核心目的更是以茶庄园经济的发展引进茶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吸引青壮年返乡;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奠定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所以,这一场二十周年庆典的盛会,华祥苑将其命名为《回归初心,茶庄园助力乡村振兴》,个中所蕴含的企业对社会的回报和浓浓的社会责任感可见一斑。

接下来,陈宗懋院士的祝贺视频将华祥苑八大庄园正式展示在了参会者面前。华祥苑历时15年,在多地完成了八大茶庄园的布局,囊括了乌龙茶、红茶、白茶、绿茶和黑茶等中国核心茶品类。而陈院士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解读了华祥苑如何从源头把控品质,不断推进茶庄园标准化建设。

也许是在陈院士的讲述中,肖文华董事长回忆起建设这些庄园时的艰辛和磨难,所以在他发言的时候显得有些感慨,他说祖辈一脉相传的茶魂,让他与茶叶痴缠厮守了二十余载,一直坚持走下去,没有什么比茶更好的事情了!

03

用一杯好茶敬感恩

茶庄园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情从茶起,一往而深!在回顾20年来的点点滴滴之后,不论是华祥苑人,亦或是在场的嘉宾感动之情油然而生。而,所有深厚的情谊都融入到了手里的这杯好茶之中。

显然,华祥苑的成长,除了自身坚持初心,不断砥砺前行外,更离不开国家与政府的帮扶。当我们看到一个茶企,将复兴中国传统茶文化看作是一种使命和一份责任。甚至,让国人乃至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国茶的盛世魅力,这不仅是华祥苑的初心与梦想,也是华祥苑始终怀抱着一颗感恩之心。

与之对应的是,因为这颗感恩之心,更是华祥苑作为头部茶企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为华祥苑一直确定——国家强大,企业才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出路。

近年来,华祥苑在积极响应大政方针,坚持发展、回报社会的同时,也不忘饮水思源,践行感恩。围绕国家“五个振兴”,数次携手政企通过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并且,首推“茶产业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助农新模式,通过深入到源头进行茶产业帮扶,在赤溪村、竹管垅乡等地开展特色茶产业帮扶项目,助力当地茶产业发展,能从茶品质上得到很大的提高。

并且,联合政企与各界知名人士,能汇聚更强大的力量,让帮扶的源头形成一种长期的知名产品,成为自身强有力的品牌。从而真正实现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振兴”的转变,并积极向全国、全世界大力推荐福建的茶,践行民企的社会责任,致力于通过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

企业家的初心,大师的匠心沉淀出华祥苑独有的底色,在过往的20年中,华祥苑八大茶庄园建设也受到所在地政府、领导的鼓励、支持和肯定。现场,各地政府和领导分别为华祥苑颁发了“福建茶产业标准化贡献奖”、“茶庄园标准化示范单位”、“农业龙头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模范企业”、“乡村振兴示范企业”、“产业扶贫创新企业”、“茶庄园助力乡村振兴示范龙头企业”6项荣誉大奖。

△宁德市寿宁县县委常委赠送“书记廊桥”模型

△华祥苑茶庄园产业研究院的揭牌仪式

△华祥苑茶庄园成助力乡村振兴获6项荣誉大奖

颁奖结束后,我们看到了著名导演张纪中站在了舞台中央。或许,会有人诧异身处文娱界的张纪中导演,为何会与华祥苑有所关联。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他们的首次牵手,在此之前,他们就因为一杯“助农奔小康”的福茶而结缘。

△著名导演张纪中

作为中国的著名导演,张纪中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同时,热衷于传统国学的他,也一直认为“推广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公益”。而,茶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成为了两者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

于是,2020年9月29日的全闽乐购·下乡的味道·华祥苑“以茶为媒新模式·助力寿宁奔小康”的福茶新品直播节活动上,张纪中与肖文华同时现身直播间,为广大网友推荐一杯“福茶”,共同助力寿宁茶产业,让世界认识一杯中国茶。

而此刻,张纪中导演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高级顾问 庄先、安溪县政府等领导代表,以及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推动沙金启动杆,点亮“茶庄园助力乡村振兴”地图,也预示着“振兴联盟”正式成立。

未来,相信华祥苑在“振兴联盟”以及更多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同仁助力下,将继续不断前行。通过“茶产业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新模式,会发掘出更多的地方茶,让更多的好茶成为耀眼的明星。也让我们看到,华祥苑以大国品牌固有的“辐射力”构筑起一个品牌平台,整合带动众多被低估的茶叶资源,为市场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助力更多的茶产业奔向小康。

而,华祥苑也将在公益路上又一次谱写了新篇章,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国富主题分享《大国品牌华祥苑,让世界爱上中国茶》

△乡村振兴联盟正式成立

04

以国货之光的标准

重新定义中国好茶

而随后会场里展示了20年来,华祥苑生产的全系产品。现场来宾处传来各种窃窃私语的声音,“那一款我2007年买过,无论香气还是观音韵都好得很,不过后来这个包装没有了……”,“如果这些茶放到市场上,不知道会惹来多少人疯抢?”,“如果可以把那款老肖开公司第一年做的铁观音拿来喝了就好了”……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华祥苑二十年来,最弥足珍贵的成果。

在一曲激动人心的《我和我的祖国》之后,被称作被称作“国茶之光”华祥苑国缤茶“小蓝罐”产品家族登场。

随后,中国著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打开了接下来的篇章——在这场盛会上,吴晓波先生作了名为《从庄园品质到国货之光》的演讲:从新国货到新国茶,在中国品牌走入精细化时代下,如何做好大国品牌担当的中国茶。

△吴晓波作主题演讲——《从庄园品质到国货之光》

吴晓波说:“华祥苑的20年,代表了中国新茶叶人的当代实验。品牌是时间的玫瑰,好茶是天地的恩赐。”诚然,华祥苑20年点点滴滴的变革,无疑是中国当代茶叶领域发展的缩影。当我们去考量一家茶企的时候,也必须是具有「新国货·大国品牌」精神,有专业品质、有工艺标准、有坚守正道、有复兴传承、有民族情怀、有责任担当……

随后,吴晓波、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文华、央视财经主持人陈伟鸿、CCTV大国品牌总出品人吴纲现场展开圆桌对话茶叙,共同围绕“国货之光的标准”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寻找可以成为盛放在时间里的玫瑰。

△圆桌对话茶叙

而各位大佬所指出的新国货所对应的标准,无不与华祥苑「大国品牌」所契合。

华祥苑从2001年成立开始,一以贯之将品质视为企业核心命脉。用二十载的时间,不断前行,创造着一个个茶界传奇与历史。

如今,已成为「大国品牌」的华祥苑,用心打造品牌,匠心打磨产品,受到国家信赖。在金砖以来三成国礼、八助外交盛世茶叙,频频亮相国际舞台。以及被76国元首品鉴成为了世界难忘的中国记忆。成功引领闽茶走向国际化,在闽茶的传播与推广之路上可谓是硕果累累。

这正是「新国货·大国品牌」下最好的体现!而这更是各位大佬今天在这里作出深入探讨的最大理由。

与此同时,华祥苑的匠心精神也为它获得“连续三年乌龙茶高端销量领先(2017-2019)”的荣誉,赢得消费者的好评与市场的一致认可。而作为曾见证华为、农夫山泉等一系列国牌获得市场认可,全球最大的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及全球数据认证机构的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经沙利文详细的调研及研究,为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乌龙茶高端销量全国领先”的奖项,更是市场对华祥苑极具分量的认可。

△沙利文公司大中华区合伙人王晨晖为华祥苑颁发“乌龙茶高端销量全国领先”奖项

05

唱响行业最强音

共庆华祥苑20载春夏秋冬

当所有人还沉浸在信息量巨大的思想盛宴中时,一曲《我只在乎你》拉开了华祥苑人温馨的一幕。20年的春夏秋冬成就华祥苑,离不开董事长肖文华的正确领导和高瞻远瞩,更离不开每一个为华祥苑付出辛劳的人。

过往的努力迎来了如今的硕果,今年是华祥苑第20个年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今年华祥苑的茶叶版图再一次扩张,在全国新增100家门店。加上以往的门店,华祥苑在全国已经有2020家门店,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福建农林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研究生导师,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文为华祥苑颁发第2020家门店证书

△华祥苑荣获“2017-2020年度脱贫攻坚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爱心厦门’建设优秀企业”、“中国茶文化传播大使”、“茶行业大国品牌典范”、“正韵闽茶传承品牌”五项殊荣

在这场迎接华祥苑20周年的盛典上,我们也看到一群站在华祥苑巨人背后默默付出之人。优秀员工、优秀经销商、二十年贡献奖、优秀合作伙伴、品牌形象大使……这些表彰也是肖文华、华祥苑对他们多年付出的肯定与感恩。

△华祥苑优秀员工

△华祥苑优秀合作伙伴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有这群可爱的人,华祥苑前行的步伐才能更加坚定。随后,在华祥苑的公司形象歌曲《分享好时光》大合唱中,现场气氛被推向顶点。深情音乐,让在场所有人在回顾华祥苑20载春夏秋冬的历程和壮举后,也不禁为华祥苑鼓掌呐喊。

共品一杯国缤茶,共庆华祥苑20载春夏秋冬。不得不说,好茶,值得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与人分享!而在一杯国缤茶中,中国和世界的距离也更近了!让世界爱上中国茶,华祥苑的下一个征程开始了。

△吴晓波接受各大媒体采访

△肖文华接受各大媒体采访

闲谈民国德记茶庄

时代背景

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从广州运往世界各地。此后的100年间,广州十三行向清政府提供了40%的关税收入。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开辟上海为通商口岸,我国茶叶贸易的口岸便由广州扩展至上海。

(清末民初时期的广州十三行)

民国时期,中国茶叶贸易基本延续了清末的经营模式,分茶叶行、茶叶店两种。茶叶行是茶户与茶客之间的中介。茶叶店又有庄、号之分。茶庄是兼营门市零售和批发的,茶号是专营门市零售的。民国初期,广州茶叶产销兴盛,茶叶店共计有86家,职工多达600余人,营业额每年约377万元左右。当时营业额比较高的有美珍茶庄、英记茶庄、德记茶庄、生茂泰茶庄、荣茂茶庄、英美茶庄、广生茶行等茶叶店,而广州茶叶店最大、最著名的当属位于广州十三行的德记茶庄。在众多茶庄、茶号中,德记茶庄门店生意始终占据前三,尤其是乌龙茶更是业内第一。

 

创立

德记茶庄(后更名为:龙德记茶庄),创立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乌龙世家第五代传人池秉德在广州创立,后来成为民国时期最大的华人茶叶品牌。1898年,年轻的池秉德从茶都鹤山的美珍茶庄辞去御用大师傅的职务,与亲友筹集资金,在广州十三行十八甫北路69号开设了德记茶庄,主要经营乌龙茶生意。该店位于下九路入口处,楼高四层,池秉德不惜重资装修,设计古雅精致。经过数年的经营,德记茶庄的乌龙茶享誉整个西关。当时的人们流传着,在十三行买乌龙茶,一定要去“德记茶庄”——优秀的工艺水平,严谨锐利的选材,多年制茶经验,让德记茶庄的乌龙茶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内脱颖而出,店面内每日门庭若市,甚至一度作为进贡给皇上的贡品。此后,德记茶庄进行了国际化拓展,池秉德联合龙兆田、龙桂廷等合伙人一同在香港设立了龙德记茶庄,从此重心南移,德记茶庄以香港为跳板,逐步将生意做到北美、欧洲。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德记茶庄分号遭大火而毁。

(清代茶馆茶庄)

 

国际化

如果说是池秉德奠定了德记茶庄“乌龙世家”的茶叶地位,那么推动德记茶庄走向国际舞台的人就是它的重要合伙人龙兆田,这也是后来德记茶庄更名为龙德记茶庄的原因。“龙”氏与“德记”茶庄的合作,创造了一个民国时期的商业奇迹。

1913年,当时还在做船运和洋行生意的龙兆田,曾多次尝试进入茶叶行业,碍于当时工业的不发达,茶品无法保证让龙兆田一直在茶叶边沿徘徊。正当打消茶叶念头做回洋行生意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池秉德,当即向池秉德提出将公司发展至海外,并在香港设立茶叶公司的意向。池秉德本就有意拓展海外市场,碍于对国外市场不了解,对运输、结汇等也缺乏洋行所具有的优势,于是两人一拍即合,除池秉德和龙兆田外,又相继找来龙桂廷、黄恒、贺地等一帮富有海外经验的有志之士,于1915年设立香港龙德记茶叶公司。

(清代茶叶贸易)

与广州时期经营的传统茶铺不同,香港时期的龙德记茶庄在设立之初便制定了贸易国际化的发展思路,为了避开与怡和、协和、锦隆等洋行的“中介盘剥”,龙德记茶庄放弃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英国,对准乌龙茶市场较为空白的美国、加拿大。龙兆田利用洋行积累的贸易经验和海外资源,让龙德记快速打开北美市场。而这一步的成功也宣告中国人自己的茶叶首次走出国门,龙德记的初期成功也引来了国内的追随者,就连龙德记早期的五角星唛(唛:Mark,编者译:商标)也被众多国内茶商盗用,这其中也包括华茶等当时著名公司。

19236月,龙德记茶庄进行了几轮商业调整和战略升级。龙德记将原有的五角星唛更换为双钱商标,并在全球几大主流报社刊登更换商标公告。为迎合上层消费群体,龙德记茶庄推出了高端品牌“象唛”,并在美国等国大肆刊登广告。“象唛”品牌的推出也促使龙德记茶叶市场份额开始从原来的美国华人市场走向美国大众市场,这一年龙德记茶庄公司出口茶叶4.5万箱上下(约合1450吨),占当时香港茶叶出口总量的1722%,其名下的“肆大乌龙”、“贡品乌龙”和“金圃乌龙”更是享誉全球。

 

总部迁移

1924年龙德记茶庄将总部迁至香港标志性建筑之一的皇后行(Queen's Building),公司也从原有的几十号人增至将近一百号人,与当时的香港广生行日化品牌双妹嚜一起成为香港人口中的双子星公司,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茶叶品牌,从此乌龙世家龙德记茶庄名扬海内外。  1989年出版的《早期图桑的华人》(The Chinese of early tucson)记录了当时龙德记茶

 

三届世博荣耀

1926年,龙德记茶庄作为中国代表团参展商之一参加了美国费城世博会,并拿下世博金奖,是当时为数不多获得世博金奖的茶叶公司,西方媒体也对此做了专题报导。

1933年,龙德记茶庄再度参加了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一个世纪的进步”主题世博会,凭借旗下贡品乌龙获得世博“进步奖章”,是当时唯一两次参加美国世博会的中国公司。

1939年纽约世博会在美国纽约举行,国内处于动荡时期,国内大小商会或已解散或已失联,筹备期龙德记曾多次试图联络上海商会,始终无果。无奈之下龙德记在港英政府背景下,由香港商会处联络报名参加本次世博会,最终不负众望荣获纽约世博金奖。

(龙德记茶庄“贡品乌龙”)

 

茶叶帝国的没落

1949年,香港日治时期与美国的贸易中断。在遭遇二战期间茶叶产区持续战乱、茶叶供应不足顶峰时期的四分之一等困难之后,1942年日本占领香港后直接中断与美国的贸易更是给了龙德记致命一击,使龙德记快速走向衰落。

1962年,龙德记茶庄伴随着香港皇后行的拆迁宣告歇业。由于港英政府在1960年代进行香港商业升级,并于1962年开始拆卸皇后行。无心继续运营的龙德记宣告歇业,使得龙德记与皇后行的命运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部分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需要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

找到约74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