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华马帮第一饼357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茶+旅撬动“五一”市场

竜竜村茶农正在采摘春茶鲜叶

茶叶称重车间

镇沅八大茶区产品展示

云缦营普洱倚象山半山酒店

春茶鲜叶

近日,记者走访云南各大茶叶市场了解到,今年茶商又可以将茶叶销往全国各地,不用再担心物流不畅的影响,春茶市场释放出明显的回暖信号。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茶叶经销商也相继到云南各地茶园挑选,把关茶叶品质。随着云南春茶市场的活跃,也带动了“茶+旅”融合市场,“茶旅秘境定制游”“小众精品线路”“茶山亲子游”“慢生活”“家庭自驾游”等针对“五一”市场的跨省跨市茶旅定制游项目呼之欲出……

市场

品质优价格高物流畅茶商信心满满

进入4月下旬,云南春茶的采摘、制作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线上线下茶叶批发零售市场,春茶早已占据“C”位。昆明各大茶叶市场里,春茶品种琳琅满目。很多商家在门口写上“早春茶已上市”的标语,并将今年的春茶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在一家普洱茶店铺里,店长陈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春茶产量相比往年有所下降,但是今年茶叶味道更加香醇,他对今年的销量充满信心。“今年的茶生意相对疫情期间有了很大改善,3年疫情,很多地方不能正常发货,导致很多货压在手里,今年物流就顺畅多了,现在全国各地的订单都可以接到,只要收到订单就立刻发货。很多老客户也赶来茶城买茶,线下生意也要好过去年。”

无独有偶,名山茶负责人肖女士也认为,今年物流不再受到任何影响,茶叶可以发往全国各地。她自己会去茶园,严格把关茶叶品质,将最好的茶叶送到有需要的爱茶人手中。她对今年的市场很有信心。

记者走访各大茶城了解到,春茶的价格与茶叶的品种有关,古树茶、老树茶、有机茶、台地茶价位有所不同。一般古树茶价格每公斤在4000元以上,老树茶每公斤1600元至2400元,有机茶每公斤600元至1200元,台地茶每公斤几十元至600元。正在购买春茶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会来买春茶,茶树经过冬天的休养,茶叶香气更浓厚,回味更甘甜。“正好有空就来买一些尝尝鲜。今年的市场价格比去年略高一点,但还能接受。”她说。

体验

采茶选茶做茶且明码标价游客直呼不错

携程网2023年“茶+旅”定制市场数据显示,“茶+旅”行业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在春夏旅游旺季或将超出业内预期。

从云南的情况来看,2023年,茶旅市场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云南自然环境独特,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茶文化底蕴,茶旅市场优势明显。因此,云南主推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

记者在携程旅游App上看到,大部分茶园的茶树开始进入休养期,不再接待旅行团采茶,但部分茶园还有采茶、制茶体验项目。一位旅游定制师介绍,现在云南推出的一至两日游价格214元至450元、两至三日游800元至2000元。旅游景点包括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祖祥万亩有机茶园、普洱茶马古道、糯干老寨等。采茶的茶树多为台地茶,会有专业的茶农指导采茶,鲜叶采摘后可以免费带走。如果想制成茶饼,可以选择自己加工炒制,克数不同,价格会有所浮动,一般200克茶饼在150元左右,350克茶饼在188元左右。相较以往的旅行社组团游,现在茶旅项目更多聚焦家庭游,更加注重采茶中的亲子互动,并且茶园景色优美,适合放松心情。

参加过采茶游的任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是去普洱旅游时看到有采茶游活动,感觉比较新奇,于是就和朋友相约报了名。采茶体验过程中,没有其他隐形消费,所有活动都是明码标价的。自己制作了一饼茶,250克,花了160元。其间,会有茶农介绍怎么采茶、选茶,自己感觉心情很不错。

临近“五一”假期,云南茶旅市场快速升温,多地茶旅目的地酒店的房间已售罄。如云缦营普洱倚象山半山酒店、银生茶庄园早在一周前已无房,西双版纳南糯山大部分酒店、民宿已订满。记者提醒广大游客,预订“五一”出游的房间要趁早。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云南茶旅市场能有今天的喜人局面并非一朝一夕造就,是当地政府、企业、茶农经年累月共同深耕市场的结果。

产业观察

茶旅跨界融合的普洱路子

近年来,普洱市围绕茶旅融合,在产、学、研、文、旅领域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在有机茶规模化种植、新产品研发、产品新业态建设、精品旅游线路设计等方面已显现成效。如何让一片片“金叶子”赋能乡村振兴,让茶农增收,让茶企可持续发展?普洱市通过实践,探索出了茶旅跨界融合的新路子。

转换有机茶成效明显

茶产业是普洱市排第一的民生支柱产业,关乎着全市110余万茶农的生计。如何筑牢茶产业基底,不仅是当地党委政府每年研究的头等大事,也是全体茶人关注的焦点。

思茅区倚象镇竜竜村种植普洱茶历史悠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达到规模化种植,现有近2万亩茶园,大小茶叶加工厂38家,每年茶叶产量高达2000吨,是思茅区重要的茶叶种植和加工生产基地。

随着茶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竜竜村的茶产品开始出现滞销,茶农的压力越来越大。

“要想让茶产品卖得好、价格卖得高,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品质。现在村里正在进行有机茶转换,成效已经很明显。很多茶商喝了转换后的有机茶后,赞不绝口,普遍认为茶味比之前的更浓了,茶气也更重了。”竜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健康介绍,“目前茶产品有机证书申请的是欧盟标准,每年要对重金属含量、农残等重要指标进行抽样检查。村里已有部分企业成功拿到证书,下一步准备批量转换后出口。”

如今,走进竜竜村,依山傍水的山地上,有机茶树郁郁葱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清新的茶香。

竜竜村处于大旅游环线上,沿线有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普洱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中华普洱茶博览苑3家4A级景区,以及蓝眉山度假村、云缦营普洱倚象山半山酒店、百里普洱茶道等一批康养项目,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把制茶车间当作课堂

茶叶加工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是靠着一代代茶人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化。

依托2700亩茶园基地,普洱市银生茶业有限公司(简称“银生公司”)与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展校企合作,把课堂搬到茶园,把制茶车间当作课堂,吸纳学校人才到公司实习和就业。目前,银生公司的在职员工中,就有多位动手能力强且工龄长的优秀员工和店长来自于职教中心。

“从2019年9月开始,职教中心和银生公司联合办学,开办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银生班’,开启了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银生公司董事长侯建荣介绍,“到目前为止开办了3个班,开设了茶叶加工、茶厂管理、茶树栽培、茶园管理、茶叶质量审评、茶艺和茶叶营销等课程,采用以师带徒,先实训、再理论、又实训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本土实用型茶叶加工技能人才。”

如果说校企联合办学是培养茶产业人才的有效路径,那么制茶技能比拼和斗茶大赛则是检验茶产业技术技能水平和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的好方法。4月22日,镇沅县举办茶叶技术技能竞赛和斗茶大赛。云南农业大学普洱校区教授、茶学博士熊昌云连续多年担任大赛评委。他认为,今年参赛的茶叶,不管是外形还是滋味、汤色和香气,都有一定的提升,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希望茶企进一步规范加工工艺,挖掘潜在优势,寻找茶区特色,提升茶叶品质。

从品种到包装 推陈出新

景谷素有“无量宝地·千景之谷”“绿海明珠、茶祖之源”的美称,其白龙须贡茶早已名扬四海。景谷县的大白茶为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芽壮叶大、银绿披毫,是景谷大白茶最大的特点。

景谷云春茶厂拥有1000多亩有机茶园,在春茶采摘季节,每天可采摘2吨鲜叶。厂长竹志坤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在品种、包装上创新,满足省外团队游客和散客不同层次的需求。在云春茶厂,每年都有新品种亮相。“3克装可供旅游在外的时候一次冲泡,7克装适合盖碗冲泡,100克、200克装适合馈赠亲友,357克装适合在家或公司存放、收藏。”竹志坤细心地为游客介绍。

截至目前,景谷县的大白茶年产量近8000吨,综合产值26亿元。一片小小的“金叶子”,不仅成就了壮阔的茶园美景,更串起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链,也成为了景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特色产业。

挖掘民族茶文化旅游资源

墨江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尚待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比比皆是。

碧溪古镇自古就是茶马古道上的必经之地,镇中的八角楼、庾家故居等古建筑吸纳了当地多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无论是木梁上的雕龙刻凤,还是一砖一瓦,无不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碧溪古镇目前还是旅游线路上一片尚待开发之地,也是以“慢生活”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宝藏。

传承和弘扬民族茶文化,挖掘民族茶文化旅游资源,从民族茶文化资源中寻找现代时尚内容,墨江的茶文化与旅游业得到了有机结合。如:新抚“迷帝”是清乾隆年间进贡京师的优质茶,因让皇帝迷恋而被称为“迷帝”茶。又如:通关镇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之一,史称“军事要塞通关哨”。通关镇清水河万亩有机茶园景色优美,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奇闻异事将茶文化和旅游巧妙结合,逐渐成为墨江旅游业一张靓丽的名片。

推出茶山行精品旅游线路

打造茶文化,讲好茶故事。近年来,墨江县以茶为主题,依托茶资源,以旅游体验为内容,用茶旅思维来带动茶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新发展,打造出一批茶旅融合的金字招牌。推出了茶山行精品旅游线路,如:金马通关公园—通关清水河茶园—景星凤凰山古茶园—新抚迷帝茶庄园—新抚岩画—团田萨露茶园。此外,还有走茶马古道、访茶埠古镇、聆听马帮铃声、攀登满是古茶树的凤凰山、品尝名声远扬的“迷帝”茶、观赏生动形象的新抚岩画等资源。在茶旅融合推动下,茶文化也更深层次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茶旅融合重点项目之一的云缦营普洱倚象山半山酒店,与茶山变幻莫测的云海相融合,依托特色自然条件和独特地理区位,以茶旅休闲为主题打造五星级管家式服务酒店,拥有独栋、木屋、帐篷、房车及充电桩。游客不仅能在房间里观赏日出日落美景,还能体验制茶全过程并悠闲品茗。

此外,酒店还定期举办少数民族采茶歌舞表演、普洱非遗绝版木刻课堂、寻找桫椤研学、茶山游学等特色活动,还提供咖啡冲泡、茶田UTV全地形越野、定向徒步、陶艺、户外露营等多样创新的娱乐业态。

像这样的高品质旅游线路服务,既让游客置身山间云端领略自然风光,也能体验到极具当地民族风情的人文活动,是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全新诠释,对带动当地就业,赋能乡村振兴和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来源:春城晚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知识:普洱茶进入熟普、生普并列发展的火热阶段

普洱茶进入

熟普、生普并列发展的

火热阶段普洱茶

进入疯狂时代

1

1998年12月

普洱茶开始兴起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邓时海著《普洱茶》初版,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开始兴起普洱茶热。2004年改简体字版本在云南科技出版社再版,对国内茶文澜沧江风光化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我是2005年初看了该书才开始认识普洱茶的。

2

2000年~2002年

普洱茶逐渐普及

2000年以后,云南各地举办各种普洱茶研讨会、论证会、茶叶交易会等活动。全国大城市的茶叶专业市场普洱茶的身影越来越多。各种茶叶评比、拍卖开始流行。

2002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思茅市(今普洱市)“中国茶城”称号。

澜沧江风光

3

2005年~2006年

普洱茶活动规模化

2005年4月,由普洱市人民政府、云南省农业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云南省茶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普洱茶叶节、首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云南首届普洱茶交易会”在云南思茅举行。4月26日,第七届中国普洱茶叶节评出了10名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他们是:香港的白水清、何景成,法国的甘浦尔,台湾的石昆牧,陕西的纪晓明,韩国的姜育发和云南的罗乃炘、周红杰、张宝三、黄桂枢。

2005年5月1日,由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组委会举办的“马帮茶道瑞贡京城”出发活动,正式在普洱县(宁洱县)举行,主办方共有120匹马,驮有224筐14420片普洱茶,于5月1日由普洱出发,途径成都、西安、太原、河北5个省的80多个县(市),马帮行程4000多公里,历时160天,于10月9日抵达北京。

2005年10月13日,首座“普洱茶都”落户京城马连道茶城。这是我国首家以普洱茶为主体的茶叶展示交易中心。

2005年10月15日,云南马帮进京文化活动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希望工程云南普洱茶慈善拍卖”,7饼357克普洱茶共拍得160万元。

2006年7月1日,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发布云南地方标准《普洱茶》(DB53/103—2006)和《普洱茶综合标准》(DB53/T171—173—2006)。


哀牢山风光

4

2007年

“普洱茶”成为中国年度最热“词”之一

2007年4月8日,“第八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开始,主要活动:第八届中国普洱茶叶节“百年贡茶回归普洱”系列活动,2007年3月19日起陆续在全国各地举行,由60多人和6辆车组成的盛迎队伍将护送“百年贡茶”——万寿龙团贡茶跨越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浙江、广东等9个省(市),历时20余天,行程近万里,于4月8日回到云南省普洱市。这次选中的万寿龙团贡茶重约2.5千克,历经100多年仍然保存完好,色泽明显,世所罕见,是中华茶文化的瑰宝。“百年贡茶回归普洱”活动充分挖掘了贡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示了普洱茶的社会经济价值,促进普洱茶从投资收藏热向健康理性的消费热延伸。同时也表明,“百年贡茶”承载着普洱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内涵,“百年贡茶回归普洱”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普洱茶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回归现代社会。

从2007年4月8日零时起,“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此外,原来的“思茅市翠云区”更名为“普洱市思茅区”,而“思茅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更名为“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市政府表示,更名是基于“三个尊重”和“三个认同”。即:更名一是出于尊重历史,实现渊源认同;二是尊重少数民族意愿,实现民族团结认同;三是尊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愿,实现社会认同。同时,普洱市政府确定普洱茶为普洱市的第一支柱产业。

2007年4月6日,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揭晓。他们是张顺高、骆少君、王曼源、杜春峄、曾云荣、郑仁梧、穆有为、邵宛芳、林平祥、苏荣新。

2007年4月中下旬,普洱茶的价格从它的最高点开始下跌。“大益7542”每件(30千克)价格从零售价2.2万~2.3万元,到6月初跌破万元。而在同期,“下

关沱茶”“中茶”等几大制销企业的产品也在狂跌。很快,普洱茶在上海、广州、北京等主要消费城市迅速大幅贬值,茶价普遍下跌了40%~60%,上演了茶价的疯狂过山车。不少投资者纷纷被套牢,市场一片哗然。2007年,普洱茶市场跌入低谷。

2007年,“普洱茶”成为中国年度最热“词”之一。

来源:新华国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十大收藏流通型普洱茶品牌

区别于其他茶类,由于具备越陈越香的属性,除了品饮价值、健康和文化价值,普洱茶还具备很强的收藏投资价值,并成为当代实物投资最热门的类目之一,交易量、交易单价、交易额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选择优秀品牌的优秀品种进行投资,才能获得好的投资回报。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十大收藏流通型普洱茶品牌。

值得投资的优秀品牌,一定是具备护城河般的品牌实力、一定的品牌粉丝基数,同时具备一定数量的强收藏流通产品。


一、大益

普洱茶龙头老大,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在勐海茶厂(创立于1940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国有体系到改制民营,从传统工厂到现代企业,赢得众多荣誉和奖项,出品打造了很多收藏流通的标杆茶和传奇茶品,多数品种具有较强的流通变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庞大的受众。

强收藏流通代表产品:7542、7572、轩辕号、仓颉号、沧海、千羽孔雀、群峰之上等。


二、中茶


新中国第一批国有专业公司,中华老字号,全品类茶叶企业。历史上有光辉也有暗淡,近些年产品都是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重续辉煌,一直在复刻,突破性不强。在外围市场拥有广泛的市场号召力,市场价值流通性中等,具有很大潜力。

强收藏流通代表产品:八八青、水蓝印、大蓝印、大红印、吉祥如意沱、六面佛等


三、下关


前身是国营茶厂血统,云南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主做下关茶,以沱茶出名,制茶经验丰富,拼配发酵技术成熟,毛茶藏量大,历年出了很多经典茶品。品类繁多,延续性强,品质过关,价格亲民,主要的消耗类品牌,量大价低,外围市场认可度高,市场流通价值低,直播行业的兴起,下关茶也在水涨船高。

强收藏流通代表产品:甲级沱特级沱金丝沱、销法沱、8653铁泡饼、8633铁泡饼、8613铁泡饼、黄印、绿印、南诏班章饼、小飞铁、大飞铁等。


四、澜沧古茶


前身是国营茶厂澜沧县古茶山景迈茶厂,始建于1966年,云南老字号,普洱市普洱茶产业龙头企业,产品以景迈山的千年万亩古茶园和邦威古茶树群为主要原料。系列产品一直有做,消耗类快销品也在做,但是研发力度和创新不够,在收藏流通市场不温不火,声音比较少。

强收藏流通代表产品:0085、001、乌金号、大马帮等


五、润元昌

2011年成立的精品普洱茶品牌,创始人从it行业转做普洱茶,市场洞察力敏锐。深耕普洱核心产区勐海布朗,熟茶定位春茶发酵的熟茶,这些年一直在做突破创新,且都成功了,从一家新锐品牌成为普洱茶中坚品牌,是一家在收藏流通普洱茶和消耗快消礼品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多品类品牌,在市场口碑。

强收藏流通代表产品:陆羽班章、老班章土鸡沱、千山醉、班章之春、大美之春、岚翠云烟、红蓝绿黄印级系列等。


六、今大福


2012年大白菜创始人何宝强创立,走高端收藏路线,以班章大白菜系列闻名,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和追捧,主要从事金融属性的茶,落地实销较少。

强收藏流通代表产品:三四五六星白白菜系列、孔雀系列等


七、老同志

成立于1999年,由普洱茶业界邹炳良先生和卢国龄先生共同创建。老资品牌,主做消耗,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较大,没有太多创新和运营,主要市场在北方市场,南方除了中期茶,新茶流通较少。

强收藏流通代表产品:2004年老班章大饼、老班章小饼、99海湾红印青饼、2004年彩版、普洱贡饼等。


八、黎明八角亭

八角亭茶业,原黎明茶厂,隶属于云南省农垦集团公司。注册商标“八角亭”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并先后被政府授予“云南名牌农产品”和“云南名牌产品”称号,茶品为纯正勐海布朗味,中老期茶价格亲民,流通量比较大。

强收藏流通代表产品:早春银毫饼,2002云南大叶种(黎明绿纸)、0432、7540、宫廷普洱王、御赏贡品、越陈越香等。


九、昌泰

1998年成立昌泰茶行,2004年,昌泰集团正式挂牌,云南省普洱茶重点龙头企业。近二十年发展,古茶园基地万余亩,现在储存规模已达到1.5万吨,拥有1000多个丰富的普洱茶产品,早期厂量非常大,现在有充足的产品流通,受到全国各地受众的广受认可。

强收藏流通代表产品:易昌号、昌泰号、岁月昌泰等


十、兴海茶

创立于2002年,位于普洱茶核心产区勐海,云南省茶业产业发展先进企业,佳兆业旗下控股子公司。过去别的茶商在那定制的产品比较多,中老期茶品种多,口碑不错,收藏流通地比较多,新茶则较少。

强收藏流通代表产品:2003孔雀之乡、2003越陈越香青饼,2004年的土鸡沱、302景迈圆茶、云南景迈生态古茶等。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