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郑州国香茶城培训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盘点2020茶行业那些大事小情(下)

艰难而不平凡的2020年就要结束了!它是中国茶行业战斗的一年、难忘的一年,也是中国茶行业奋进的一年、进步的一年。

年终岁尾,当我们给自己泡上一壶热茶,在编辑部研究策划年终特刊时,大家百感交集:亲历的那些抗疫往事历历在目,茶行业不屈奋进的画面汇至心头。千头万绪、千言万语最终都化成一杯热腾腾的茶,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把2020年中国茶行业看作一杯茶,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来加以总结。

今天,咱们接着说说“味”和“形”……

2020中国茶之“味”

说到茶的“味”,不仅有茶的本真之味,还包含茶给人的“岁月领悟”“生命回味”。

在2020年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中国茶除了给我们六大茶类、数百个品种不同的舌尖味蕾体验外,还让中国茶人深深体味到“渡尽劫波”的“顽强之味”和“风霜之后滋味浓”的“回甘之味”。不论是茶农茶企,还是专家院士;不论是政府推动,还是会展组织,在一番回味品味之后,我们都会为他们点一个大大的“赞”!

企业捐助,担当有为

2020年一开年,新冠肺炎疫情骤然降临,众多茶企、茶叶机构、个人自发捐款捐物。茶叶企业勇担社会责任,北京小罐茶、四川竹叶青等龙头茶企率先捐款捐物,为行业作出榜样。云南勐海老班章村民、福建武夷山茶农也纷纷慷慨解囊。黑龙江大发花鸟鱼茶都、郑州国香茶城为商户减免房租,并发出了“疫情不退 房租不收”的口号。

携手茶农,复工复产

疫情下的春茶季,茶区龙头茶企勇担社会责任,多措并举,有序恢复生产,最大限度保障茶农收益,开展经营销售。2月11日,四川竹叶青对茶农公开承诺:“春茶收购不压价!不欠款!”随后,八马茶业、勐库戎氏、浙江茗皇等多家茶企纷纷响应。

复商复市,逆势奋进

疫情下,华祥苑招商数量逆势增长。9月份,福建的客户代表分别在厦门、福州、泉州、漳州同时开业多家门店。

从2月份起,白沙溪启动“同舟计划”,先后投入13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全国终端网点。缓解压力,推动市场消费。

2020年,正皓茶紧抓生产、仓储和交易三个维度,构建起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价值链,8月份就完成全年销售任务,销售额同比增长200%。

顽强复苏,新品迭出

2020年,小罐茶除携手湄潭、政和、五峰和恩施开发出“扶贫公益茶”外,还推出定位年轻人首款入门级精品茶的彩罐系列产品。

10月31日,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全新策划打造的“商南鹿茗”公用品牌在西安正式发布。

第十二届北京茶博会上,陕西紫阳焕古庄园富硒茶业发布“莎琳假日”品牌“风味茶”,引起市场关注。

院士获奖,老当益壮

1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研究团队领衔的“茶叶中农药残留和污染物管控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是我国第一个作物产前农药选用体系,解决了茶园农药安全选用问题,降低了饮茶者的高毒农药暴露风险。

薪火相传,后生可畏

5月30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和浙江大学教授王岳飞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杰出代表,是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突出贡献的排头兵、领航者。

行业反弹,会展为先

上半年,各地茶事活动凋零;下半年呈现强烈反弹。

7月2日,2020年全行业首场茶博会“第九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幕,展出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增加了200多家。

8月28日,2020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开幕,参与企业大幅增加。有1000余家茶产业相关企业参展,较上届增长317%。

11月25日,“创新中国茶2020·年度论坛”在广州举行,现场有超过1000人参与活动,较上届人数翻番。线上直播也得到了行业内外高度关注,在线观看人数高达3.8万人。

2020中国茶之“形”

在行业的专业品评中,茶叶的“形”包括了“条索”与“叶底”。那么,2020年中国茶行业的“条索”和“叶底”是什么?那就是“市场之形”!

对茶行业来说,上游生产领域之外,中间渠道和市场表现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就像茶叶的条索一样,直观反映了茶叶的品质和性状,也是观察判断茶行业景气度的重要窗口。

2020年的茶叶市场,充满了危机下的创新和变化、探索与跨界……

直播带货,风生水起

为支持湖北茶、中国茶产业复苏,从4月开始,全国各地用直播带货的方式推动产销。

央视主持人朱广权、欧阳夏丹联手李佳琦、王祖蓝推出的“小朱配琦”“无法祖蓝我夏丹”主题直播,成交量惊人;湖北茶区各级政府领导也投身直播、变身“网红”为湖北茶代言、推广。可以说“直播销售”是2020年茶行业一大亮点。

线上课程,蓬勃发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过去线下上课培训、师生面对面教授的方式行不通了,使得茶行业的线上教育培训得到爆发式发展。

其中,《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携手有赞、中国茶叶学会(陈宗懋院士授课)围绕文化、营销、绿色防控等推出系列公益课程,引起热烈反响。为全面助力茶行业发展、更好地让大家学习交流,《茶周刊》作为行业媒体组建40个交流群,供大家分享、学习。

标准革新,媒体推动

今年是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向“职业技能等级”改革的关键时期。

9月5日,《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在郑州组织“当代茶艺发展研讨会暨茶艺师职业规划论坛”,线上观看量突破10万人次。这是中国茶行业聚焦“文化战略”、服务“茶艺师群体”的首次大型活动。

11月7日,《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联合天津市茶叶学会、河北省茶文化学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组织“当代茶艺发展方向暨实践创新研讨会”,被行业人士称为中国茶艺改革发展关键期的“及时雨”。

美学空间,酝酿壮大

近年来,随着“生活美学”的复兴,以茶为载体的美学空间在全国各地涌现,成为2020年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引导茶庄、茶馆的茶美学空间健康发展,4月开始,《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联合美学专家推出系列报道,传播美学理论,促进专业实践。

同时,下半年的多地茶博会上,美学空间的设计大赛与作品展示、论坛交流也促进了茶行业与设计行业跨界交流及融合发展,为推动茶空间升级、茶产业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跨界营销,异军突起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借助跨界营销,寻求创新出奇的品牌协同效应。

7月,中茶·安化黑茶瓷茶融合为两大产业的发展开辟一个新境界;10月,小罐茶与今日美术馆联手打造“致敬大师,品味经典”博物馆奇妙夜展览,让中国好茶传递的文化魅力与西方绘画艺术实现超时空对话;11月,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在厦门揭晓,华祥苑举办“国货之光,金鸡之夜”茶叙晚宴,与会嘉宾现场感受传统茶文化与潮流艺术的融合。

文化创新,蔚为大观

文化多维扩展、产业创新融合为茶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

8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主办的2020北京文创大赛首设茶文化主题赛,该赛事以“茶之国饮”为主题。同月底,茶文化主题市集在北京文创市集上亮相,为文创市集增添了新风景。

11月,金秋国颂 “汇美选茶”之国风文化艺术节在郑州举办,百名国风文化爱好者,着汉服、舞国韵、品香茗,共同演绎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1全国春茶产销情况:三月茶情

导语:为及时反映2021全国春茶产销情况,指导茶叶产销工作顺利进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全国茶叶主产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行业社团及部分产销企业,在调研基础上形成2021年度《三月茶情》。

进入3月,神州大地春暖花开,全国茶区气温平稳回升,各类茶树由南向北、由低向高吐露新芽,茶叶生长茂盛,芽头肥壮、品质优良,春茶开采范围持续扩大,量价齐升交易火热。

天 气 情 况

气温情况:3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在茶叶产区中,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北部等地普遍偏高2~4℃,气温条件延续2月良好势头,极利于春茶生长及品质提升。

降水情况:3月,江南南部、华南北部累计降水量充足,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以上,此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略偏少。沿江茶区普遍晴雨相间,极利于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提升。

气象灾害情况:3月,由于降水偏少,云南茶区持续干旱,海南、广西、广东及福建部分茶区出现不同程度干旱,严重影响茶树正常生长;没有喷淋保水的茶园开采时间比往年推迟5-7天,有喷淋保水的茶园基本按时开采或略有提前。此外,3月在陕西、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出现不同频次的低温冷冻害,超百万亩茶园受到影响,北部茶区受影响较大。

生 产 情 况

(一)开采情况

随着气温回升, 全国各地春茶陆续进入采摘期,多数茶类较往年提前开采。具体开采时间见下表:

从地域分布看,海南、浙江、四川、贵州、湖南、重庆等早春茶区开采范围进一步扩大,江西、广西、云南、江苏、湖北等地持续跟进,在3月已基本进入集中开采期;安徽、福建、广东、河南、陕西、甘肃等省陆续开采,清明前后陆续进入集中开采期;山东茶园也已进入备采期,4月初可进行采制。

从名茶开采时间来看。根据中国茶业指数之名茶指数——春茶采摘指数显示:3月5日前,湄潭翠芽、大佛龙井、五峰绿茶已进入采摘季;10日,洞庭山碧螺春正式开采;12日,西湖龙井开采;15日,黄山毛峰开采;22日,信阳毛尖开采。目前,各传统名优绿茶已批量进入市场,成为春茶销售的主力军。

(二)生产情况

为保障春茶增产增收,各地对春茶生产早安排、早部署,出台相应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全力备战春茶生产。各地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做好茶园养护指导;二是提升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能力;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四是做好采茶工招收和培训;五是积极协调融资贷款,为做好企业流动资金筹措工作。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正确组织引导和茶企、茶农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地区茶芽生长迅速,各地茶叶采制高峰期陆续出现。

目前,全国茶叶生产局面不断向好:一是茶园管理和生产加工标准化、规范化显著增强;二是春茶生产与当地气象部门沟通合作紧密;三是各地严把茶叶产品质量关,茶叶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同时也应看到,人工成本增加、茶园管护成本提高、生产环节技术升级等因素导致了茶叶生产成本不断高企。

(三)产量质量

在产量方面。综合各产区反馈信息看:河南因多次受极端天气,影响了前期生产节奏,预计春茶产量将有小幅下滑;重庆因茶叶生产期缩短,春茶总产量预计也将有所减少;贵州地区鲜叶产量普遍未到达预期,贵州省北部区域尤为明显,与去年相比减产10%以上。除上述两省外,海南、广东、四川、陕西,江苏、湖南、湖北、云南、福建、安徽等地春茶产量预计均将有不同幅度上涨。

在质量方面。据汇总去看看,得益于全国范围内茶园绿色生态防护技术的推广、茶园基础管理技术的实施、生产加工环节技术提升、产业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加之今年全国大部分茶区气候适宜茶叶采摘与制作,各主产区的春茶质量普遍提高。

销 售 情 况

(一)茶青、粗制干毛茶市场

3月份,各地春茶交易一扫去年疫情笼罩的阴霾,茶事活动异彩纷呈,茶商熙熙攘攘,茶青及干毛茶交易火热。各大产区茶叶批发(交易)市场的茶叶交易量、交易额较2020年同期均有大幅度提升。

各产区的早春茶已基本售罄,量采茶也基本可以实现及时销售,交易价格在全国范围内普涨,增幅普遍在5%-15%,部分茶叶品类的增幅甚至超过25%。如:广西地区茶青价格比去年上涨20%,干茶成品价格比去年上涨15%;云南普洱茶大宗交易和平价交易的价格同比去年增长15%-30%;江苏全省三月份鲜叶收购价格同比上升了20%左右;浙江全省茶叶价格平均增幅为10%左右;贵州地区鲜叶价格持平或略涨,平均涨幅10%左右,成品茶增幅在5%-10%;重庆茶区的鲜叶收购价格同比增长10%-15%;湖北各茶区的开园价及持续收购价相对往年普遍增高,五峰地区鲜叶价格增幅达25%;陕西、湖南等地茶叶销售价格同比也有小幅上涨。

(二)成品茶市场

1.线下市场

3月是销区市场的春茶集中上市阶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线下消费仍以绿茶为主。绿茶仍是线下市场春茶销售的绝对主力,其中,西湖龙井、浙江其它地区龙井、竹叶青、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蒙顶甘露等区域公用品牌绿茶是热门消费品类。以辽宁地区为例,绿茶占到3月销售的70%以上,绿茶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0%-30%,其余销售茶类依次为花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

二是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线下消费者对茶叶品牌认知度不断提升,品牌茶消费群体不断壮大。以山西地区市场为例,山西茶叶消费正从单一化转为多品种,从大宗茶转向名优茶、品牌茶,消费结构更趋现代化、多元化。

三是价格不同幅度上涨。据各销区调研反馈:2021年,春茶线下销售价格普遍呈上涨态势,其中龙井茶系列、白茶系列价格上涨尤为明显。如河北地区的龙井茶价格同比上涨逾20%,白茶价格也上涨近20%。

四是销售量提升明显。疫情过后,线下茶叶销售市场活跃。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消费者表现出极旺盛的购买力与购买欲。北京、山东、河南等地春茶预定量、销售量均高于往年,市场销售顺畅。

2.线上市场

据推算,2020年全国茶叶线上总交易额已达280亿元,以天猫、京东等平台为主的传统电商稳步发展,以快手、抖音等平台为基础的直播电商、社交电商飞速发展,电商渠道也已成为春茶销量的重要渠道。

各产区持续加大线上销售扶持力度。在经历去年疫情期间线上业务快速扩张后,各地在今年继续将电商销售作为发展重点,培植区域品牌自有、企业自有带货主播、借助网络达人流量开展直播带货,组织茶叶企业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进行对接,举行专项销售活动,线上销售已成为各地茶叶销售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传统茶叶市场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模式,借助电商平台经营的商户不断增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成为销区传统茶商拓展客源、促进销售的重要形式。

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春季饮茶消费趋势报告》显示,3月以来各类茗茶热销,其中花草茶、绿茶、红茶、养生茶、普洱茶成为最受欢迎的茶类。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春茶品种是西湖龙井、竹叶青和信阳毛尖。3月以来,龙井热销,销量环比增长近400%。浙江、上海、北京的消费者最喜爱龙井茶,26-35岁的消费者成为购买龙井的“年轻力量”。

结 语

综合来看,3月份,各地茶园顺利开采,进入采制高峰期,消费市场需求旺盛,春茶销售呈现量价齐升的良好势头,清明过后,各茶区将普遍进入盛采期,春茶也即将进入产销高峰,各地做好当地春茶生产,确保茶叶品质,积极开拓销路,延长春茶销售期。

注:3月5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已联合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等10个名茶产区主管单位正式启动“中国茶业指数之春茶采摘指数”播报工作,包括西湖龙井、洞庭山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湄潭翠芽、大佛龙井、五峰绿茶与武夷岩茶十个品类,每日更新采摘状态及价格变化。

联合发布单位(按照行政区划排序):山西省茶叶学会、辽宁省茶业协会、江苏省茶叶协会、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河南省茶叶协会、湖北省茶叶协会、湖南省茶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西茶业协会、海南省茶叶协会、重庆市茶叶商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陕西省茶业协会、北京市茶业协会

一并感谢相关单位提供的调研支持:石家庄佳农茶叶市场、哈尔滨市茶业协会、济南茶叶批发市场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国香茶城

来源: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1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

为全面掌握并及时发布2021年中国春茶产销情况,研判产业发展趋势,指导行业年度工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全国各茶叶主产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行业社团,经过三个月的持续调研,最终会商形成了《2021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

2020年全国茶业产销形势回顾

2020年对中国茶产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困扰及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茶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茶产业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定力与韧劲——茶叶总产量、总产值,内销量、内销额,出口额、出口均价持续攀升,再创历史新高;以电商为代表的渠道端、以新茶饮为首的消费端亮点频出;多家茶企准备登陆主板,产业投资明显回暖;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协议的签署为高档中国茶出口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茶业作为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为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总体来看:2020年,中国茶园总面积4747.69万亩,同比增长3.26%,可开采茶园面积4152.18万亩;全国干毛茶产量达到298.6万吨,总产值2626.58亿元;内销量220.16万吨,内销量同比增长8.69%,内销额2888.84亿元,销售均价为131.21元/公斤,同比略有下降;出口总量34.88万吨,出口额20.38亿美元,出口均价5.84美元/公斤,受全球疫情影响出口量略降,出口均价继续攀升。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产业供需不平衡,企业经营压力大,行业创新亮点不多,文化、科技、产业统筹发展有待加强等问题有待解决。

当前全国春茶产销形势

2021年春茶季,天气状况良好,生产组织有序,市场交易活跃,总体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

(一)气候条件适宜,极端天气较少。

气温偏高。2021年1-4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在茶叶产区中,华北、黄淮、江淮、江南东部等地普遍偏高2℃以上,生长季热量高于常年,为茶树的早期萌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对春茶生产及品质提升极为有利。

数据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降水适量。2021年1-4月,江北大部地区、江南中西部地区降水量充足,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云贵高原及华东、华南地区降水较常年略减,少数地区出现干旱。从茶叶生产看,整体降水量较充足,各主要茶区普遍晴雨相间,茶树正常生长。

数据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灾害可控。2021年春季,全国主要茶区气候较为稳定,气温整体偏高,大部分产区霜冻和降雪天气明显少于往年,未出现严重自然灾害。

(二)生产全程顺畅,质量显著提升

1.开采时间大幅提前

从开采地域看,海南地区、贵州普安、广西贵港、柳州等少数茶区于春节前开采;广西、四川、重庆、浙江、贵州等省的早春茶区集中开采时间于2月中旬开始;江西、湖南、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也于2月中下旬陆续开采;进入3月,广东、福建、陕西、甘肃、河南、云南等省陆续开采,全国茶叶生产进入集中采制期;最北方的山东茶区,露天茶也已于4月初开始采摘。据3月5日(惊蛰)起开始发布的中国茶业指数之春茶采摘指数显示:2月中下旬,湄潭翠芽、大佛龙井、五峰绿茶已进入采摘季;3月10日,洞庭山碧螺春正式开采(提前6天);12日,西湖龙井开采(提前3天);15日,黄山毛峰开采(提前9天);22日,信阳毛尖开采(提前1天);4月2日,六安瓜片开采(持平);6日,太平猴魁开采(提前4天);16日,武夷岩茶-黄观音开采(持平)。总体来看,除少数品种外,2021年全国春茶开采时间较上年平均提前一周左右。

2.各地生产组织有序

为保障增产增收,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的影响,各主产区茶叶主管部门早安排、早部署,出台相应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全力备战春茶生产。主要做法:一是做好茶园养护指导;二是提升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能力;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四是做好采茶工招收和培训;五是积极协调融资贷款,做好企业流动资金筹措工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截止至截稿期,全国茶叶生产形势普遍较好:一是茶园管理和生产加工标准化、规范化显著增强;二是春茶生产与当地气象部门沟通紧密,配合顺畅;三是各地严把茶叶产品质量关,茶叶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春茶生产成本增加

春茶的采摘各地依然主要依靠人工,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人工成本持续攀升。同时,绿色生产已日渐成为茶业生产的主流方向,茶园管护成本提高、生产环节技术升级改造等也使2021年春茶生产的非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

以江苏为例,据调研,今年江苏省茶叶采工工价平均为170元/天,较2020年增3.0%左右,部分地区的人工成本增长甚至达8.0%以上;在人工成本增加的同时,物资投入成本也是逐年提高,江苏全省多点调研结果显示,农药、肥料、农机具等物质投入成本,今年比去年增长5-10%。

4.质量稳定,产量提升

产量方面。除河南、广东、重庆外,全国大多数茶区的春茶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海南、四川(比增6.1%)、贵州(比增24%)、陕西、江苏、湖南、湖北、云南、福建、安徽等地春茶产量增幅不一。总体来看,随着全国范围内采摘面积增大、疫情影响减小、双手采摘的推广、鲜叶下树率提升、鲜叶采摘时间延长,2021年全国春茶产量明显提升。

质量方面。由于全国范围内今春回暖早,气温回升平稳,无骤热骤冷现象,极利于茶树生长,茶叶中营养物质的积累更为丰富,品质为近年来最好,各主产区的茶青质量普遍提高;另,得益于全国范围内茶园绿色生态防护技术的推广、茶园基础管理技术的实施、生产加工环节技术提升、产业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各地茶叶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加工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确保了成品茶品质的稳定提升。

(三)国内需求强劲,销售格局显变。

1.产区市场交易火爆。

2021年,各地春茶交易一扫去年疫情笼罩的阴霾,各主产区茶叶交易市场正常开市,茶事活动异彩纷呈,茶商络绎不绝,交易火热。截止至目前,全国早春茶已全部售罄,量采春茶基本实现及时销售。交易价格在全国范围内普涨,增幅普遍在5%-15%,部分茶叶品类的增幅甚至超过25%。

新昌中国茶市、松阳浙南茶市、安溪中国茶都、五峰西南茶市是“中国茶业指数之地方名茶指数”的采集单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茶区市场。据各市场反馈:2021年春茶交易火热,茶叶交易量、交易额较2020年同期均大幅度提升。新昌中国茶市3月交易量1877吨,比去年同期上涨1.33%,交易额16.7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7.41%。3月份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4075吨,交易额19.1亿元,同比增加8.21%和22.92%。2021年3月份安溪中国茶都市场毛茶交易量1241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9.3%;交易额11913.6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60.7%。五峰的湖北西南茶叶市场3月份交易量496.01吨,交易额2.1亿元,交易额与交易量均有上涨。

名茶是中国春茶的旗帜与标杆。据中国茶业指数之名茶采摘指数(3月5日-4月21日)显示:大多名茶产区鲜叶及成品茶价格同比去年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2.终端市场两线双赢。

在疫情防控总体趋好的大背景下,中国茶叶的消费市场加速回暖,积压已久的消费热情在今春得到了释放。综合各地数据来看,“补偿式购茶”需求强劲,自饮、礼品消费市场恢复迅速,自带“健康”属性的春茶消费成为线上、线下消费新亮点。

(1)线下市场

2021年线下春茶销售一扫去年疫情影响下的颓势,茶叶(成品茶)交易市场与连锁专营店交易火热。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线下消费仍以绿茶为主,白茶势头强劲。二是价格不同幅度上涨,通路销售占比变化。三是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2)线上市场

随着千禧一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主力,茶叶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极大地改造着传统茶叶市场。尤其是经历了2020年疫情期间的“线上卖茶风潮”后,通过互联网卖茶已成为茶企的重要运营模式之一。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现代茶企的标配。2021年,春茶的线上销售显现以下特点:一是消费年轻化。二是社交电商快速发展。三是知名区域品牌线上销售强劲。四是各大产区继续加大线上销售扶持力度。

3.外销市场有望反转。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1-3月,中国茶叶累计出口量为7.60万吨,同比增长5.31%;出口额为4.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1-3月出口均价为5.51美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上涨6.55%。

后期产销预测

综合各方资讯研判,2021年全国茶业总体运行态势平稳,各主要产销数据指标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一)生产:谷雨过后,除少数品类及山东茶区、高海拔茶区外名优绿茶采制将基本结束。红茶、乌龙茶、黑茶等茶类将进入生产高峰期。据中国茶业指数之名茶采摘指数显示,武夷岩茶各品种已陆续进入开采期。而闽南乌龙的代表安溪铁观音已于4月20日正式开园,大批量春茶将在4月底集中上市,至5月上旬结束。春茶季结束后,将进入夏秋茶生产季,对全年茶叶生产的影响有限。

预计2021年,全国春茶总产量约为160-180万吨,农业产值约为1700-1900亿元;据此推算,全国茶叶年度总产量约300-320万吨,农业产值约2700-2900亿元人民币,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销售:清明节前,各品类春茶销售形势明显好于去年,但随着清明过后大宗茶上市,销售价格逐渐回落,流转速度有所减缓,部分非品牌茶企及茶区或将出现滞销情况。总体来看,如无极特殊情况,全年茶叶销售前景保持看好。

预计2021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量约为230-250万吨,内销总额有望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在出口方面,预计下半年起逐渐好转,出口总量保持在30万吨左右,出口总额与均价有望再创新高。

联合发布单位(按照行政区划排序):北京市茶业协会、山西省茶叶学会、辽宁省茶业协会、江苏省茶叶协会、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江西省茶叶协会、山东省茶文化协会、河南省茶叶协会、湖北省茶叶协会、湖南省茶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西茶业协会、海南省茶叶协会、重庆市茶叶商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陕西省茶业协会

一并感谢相关单位提供的调研支持:石家庄佳农茶叶市场、哈尔滨市茶业协会、济南茶叶批发市场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国香茶城

执笔人:梅宇、梁晓

文章略有删减,全文将刊于5月《茶世界》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