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证明中国是茶的原产国

找到约74条结果 (用时 0.027 秒)

中国品牌日胡晓云:中国茶,全球品牌竞争中的中国言说

5月10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搜索等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茶品牌建设论坛在上海举办。作为首个聚焦茶品牌建设的高端论坛,此次论坛以“践行‘三茶’统筹,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聚焦品牌打造、产业振兴等关键问题。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院长、浙江芒种品牌管理机构专委会主任胡晓云受邀参加,并作题为《中国茶,全球品牌竞争中的中国言说》的主旨演讲。


中国茶,全球品牌竞争中的中国言说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线上线下爱茶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浙江大学的胡晓云。很高兴,能在第七个中国品牌日,与大家相聚上海,一起讨论富有中国文化、中国气质的中国茶的品牌建设问题。特别感谢安排这场高端论坛的新华社以及中国经济信息报的朋友们。


我今天交流的主题是:中国茶,全球品牌竞争中的中国言说。如今,全球进入了品牌消费、品牌竞争的时代,中国茶已经无可争辩地处身于全球品牌竞争之中。而且,这些品牌竞争者足够强劲,已经席卷了众多市场。在此,我们需要思考,中国茶如何在全球茶品牌竞争中表达自我、突出价值,引发消费转向。

多年来,中国茶一直在努力向时尚化、年轻化、国际化靠拢,努力推进“三茶统筹”,发力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推进“三化互动”,实现品牌化引领、数字化赋能、组织化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茶的确实现了成长,让很多年轻人开始喜欢喜茶等奶茶品牌,喜欢年轻的茶品牌,包括最近上海受欢迎的Tea'stone。


但是,有一个问题亟待思考与解决,即,中国作为一个茶的原产国,如何借助其它国家与企业无法制胜的原产国价值、差异化特色,形成差异化的战略优势?品牌战略是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品牌需要面对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并实现满足。当下,茶品牌的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还需要“琴棋书画诗酒茶”,还需要通过茶来理解社会的人格化魅力,理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美美与共,理解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因此,仅仅诉诸于色香味形,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研究中国茶的历史底蕴。

一、中国茶的历史底蕴

中国茶,拥有悠久且辉煌的历史、丰富且独特的品种、技艺、文化。曾几何时,中国茶独步天下,没有竞争对手;曾几何时,世界对中国茶孜孜以求,尊为“圣水”;曾几何时,中国茶传道授业解惑,是世界茶道的祖庭。当谈到中国茶的历史底蕴与其独特性,我们可以历数家珍:

中国是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度。


中国是最早利用茶叶的国度。


中国是最早提出茶道的国度。


中国是最多茶类/制茶技艺/茶习俗的国度。


中国是拥有最丰富的茶文学作品的国度。


中国是最早著述茶学专著的国度。


中国是最悠久的与茶共生的国度。


二、中国茶的产业发展

不仅拥有如此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悠久的茶历史底蕴,而今的中国茶,更是拥有了超级的产业规模,无论是种植面积、茶叶产量、茶产业从业人员,都是全球之最: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产业规模,全国有1000多个产茶县。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茶园种植面积,2022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茶园总面积为4995.40万亩,同比增加99.31万亩,增幅2.03%。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茶叶产量,2022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18.10万吨,比上年增加10.8万吨,增幅3.85%,中国海关比较数据显示中国全球茶业总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茶业从业人口,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2020年的有关调研,中国茶产业从业人员达到7000万人,其中,包括茶农约2600万人、采茶工约3300万人、加工和流通环节1100万人以上。


中国是全球拥有最多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601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其中双地理标志的有149个(GI或证明商标、集体商标/AGI)。


三、中国茶的现实难题

但无可争辩的是,目前中国茶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难题:


第一个,产量大产值低。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数据可见,目前我国每个茶叶从业人员创造的茶产值是4544元,每公斤茶产值为99.9元,即50元1斤。


第二个,茶叶价格内外倒挂。从图中数据可见,2022年,中国茶叶内销均价为141.6元/千克,出口均价为5.55美元/千克,内销价格和外销价格差别大,内销高于外销。


第三个,域外茶叶品牌倒逼。曾经,国际上其他国家没有茶叶,但经过几个世纪的产业发展,拥有了茶产业、茶品牌,如今,国外茶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拥有相当体量的消费人群。

四、中国茶的独特力量

通过回溯中国茶的历史,梳理中国茶的底蕴,剖析中国茶遇到的现实难题可知,中国是茶的原产国,不仅具有独特的品种、品质、工艺,更有独特的中国茶文化力量,数百个不同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由于其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的独特性,不仅拥有茶文化的共性特征,更拥有不同的区域茶业亚文化特征。

中国茶,拥有独特的力量。

分析古往今来中国茶的消费特征可知,中国茶文化的消费能够彰显茶产业、茶产品、茶品牌的差异化特征。茶是中国的文化符码,这片东方树叶是中国人精神气质的表征物,更是中国人价值观的隐喻体系,必须好好利用,发挥其价值。但中国茶的竞争存在现实难题。

因此,我的观点是,中国茶要通过中国言说,表达中国茶的独特力量。


(一)中国茶整合的文化力量

首先,必须要言说中国茶整合的文化力量。我认为,中国茶整合的文化力量就是阶层和合、平和包容,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清敬和美,仁雅义朴。

(二)中国茶的区域文化力量

其次,中国茶不仅有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还有601个区域公用品牌。这些茶叶品牌拥有各自区域的茶文化、茶美学与生活价值观表达。

这些都表明,中国茶应当属于自己的中国言说,表达中国茶的文化价值,消费价值。

五、中国茶的中国言说

我们不仅要和其他国家的茶产品、茶品牌一样,解决方便性的问题,更要解决“言说什么”“怎样言说”的问题。

我认为,应当根据中国茶的整合文化力量,进行中国茶的整合品牌言说。根据不同区域公用品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特色,实现不同的区域公用品牌言说;根据不同的企业精神与价值理解,实现不同的企业/产品品牌言说,最终形成整合的中国茶品牌集群形象,表达整合且具有多元差异化个性的中国茶品牌独特价值。

(一)中国茶的整合品牌言说

首先,要坚持具有中国茶特色的言说立场、具有中国茶性的言说态度,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言说美学与言说价值观。


从品牌学的角度来说,品牌有四重身份,分别为作为符号表征/授权的品牌之裳,作为产品利益/体验的品牌之用、作为人的个性/人格的品牌个性和作为组织管理/收益的品牌家族。


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中国茶具有“仁、雅、义、朴”的整体个性特性,同时各个区域公用品牌拥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如何在符号体系中表现“仁、雅、义、朴”?

如何在品牌之用中表现真实的利益(色、香、味、形、触、意、自),实现六茶共舞、个性纷呈?

如何传达中国茶共享/平和的价值观?

如何表现中国茶平等且美好的文化/姿态?

这些是中国茶进行言说时需要思考、表达的内容。

(二)不同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中国言说

其次,在中国茶整体特征的基础上,要基于区域性茶品牌的个性化言说立场、言说态度,区域性茶文化的言说美学与言说价值观,实现不同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中国言说。


上表中,是我们团队为中国部分知名区域公用品牌部分进行的品牌定位与品牌个性表达。时间关系,不一一介绍。

根据品牌个性特征,我认为安溪铁观音,可以以“仁”为基础,表现出“质朴、平和、平易近人”的个性特征。再如上表中我们团队有关“西湖龙井”“径山茶”等品牌的品牌核心概念及品牌口号探索,都表明中国各地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应当从差异化文化底蕴、价值感的角度切入,实现不同茶品牌的言说。


这是我之前研究并提出的品牌模型,“消费八识:‘藏识’是关键”。这个模型说明,表面上看,消费者消费品牌时,只用感官与中国茶实现链接,体验茶的“色香味形触”,但实际上,是消费者的品牌态度、欲望发现、消费认同在起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探索中国茶富有质感、美感、情感、价值感“四感”的品牌内涵,提升品牌消费意义,关切消费者发展,表达中国美学与中国价值观。

这是,是近几年我们团队进行的部分探索,都实现了不同品牌的个性表达。如“安康富硒茶”,利用“安康”这一表达“美好理想生活追求”的概念与消费者进行链接;武当道茶,”打出“朴守方圆循心而行”的品牌口号,以应对消费者的生活价值观;“千岛湖茶”,提出“一叶知千岛”,将茶拟人化为千岛湖导游,实现IP化的“旅乡人”消费场景对应;“大佛龙井”,基于自身的产地特色、大佛寺地标、禅茶特征,提出“居深山心自在”;“径山茶”,诉诸“风雅”的特性,传递中国茶道之源的特性,与风雅人士进行心智、生活方式等的关联。每一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即便品种一样,工艺同类,但都通过文化赋能,表现出各自的消费特质。

(三)不同企业的茶产品品牌的中国言说

中国的茶叶企业,应当基于中国茶/区域/企业/产品特征的言说立场、言说态度、言说美学与价值观进行品牌言说。比如八马茶业以“马”作为记忆点,“年迹”以坚守“真年份、真产地、真原料”的产品主义及“做时间的朋友”的品牌理念入局年份茶市场等。

茶叶企业要注重真实产品利益的言说立场,实现科学制茶的言说态度,传递与“仁、雅、义、朴”整体特性相关,并体现自身特质的言说美学与中国茶价值观。

最后做一总结,在全球品牌竞争的格局中,中国作为茶的原产国,本身具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与消费价值。要发现、理解并形成中国茶的中国言说(内容、策略、方式),以促进中国茶整体品牌形象,中国茶的品类特色、区域特征、文化个性的输出。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茶得到应当有的尊重,应当有的价值认同,中国茶,才能与世界共享美好。

来源: 芒种品牌智库,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推进“三茶统筹”,讲好中国故事——品牌建设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茶产业却长期面临着“品类多、品牌少”、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10日在上海举行的“2023中国茶品牌建设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品牌化是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需以“三茶统筹”讲好中国茶品牌故事,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品牌是中国茶产业发展当务之急

茶叶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品,也是蕴含多元文化的国家名片。目前,我国茶叶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第一位,然而,我国茶产业却长期面临“产业大而品牌不强”、域外品牌倒逼、消费者选择困难等尴尬。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调查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现有各类茶叶生产经营主体153.5万到154.9万家,我国茶企单体目前拥有注册商标数为1到30个,实际平均使用数量为1到2个。国内各茶叶主产区县平均拥有注册商标数接近150个,证明商标数量为3个。

“然而,品牌的数量增加和多元化发展却并不能说明品牌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的增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监事长申卫伟表示,加强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联动、提升品牌企业创新力、突破产品品牌同质化瓶颈、增强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等将是我国茶业品牌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023中国茶品牌建设论坛10日在上海举行,图为福建省科协原党组书记、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杨江帆在论坛上致辞。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杨江帆表示,中国是世界茶产业的原产地,但是中国茶叶品牌建设与产业地位不相称,主要表现为中国茶产业大、品牌不强;中国茶叶世界知名品牌不多;产区品牌、品类品牌强,消费品牌弱,大品牌、有影响力的品牌不多。

品牌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它通过根植客户心智塑造竞争力,也是建立顾客信任的基石。而且,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愿意为有故事、有内涵的茶叶品牌买单。


2023中国茶品牌建设论坛10日在上海举行,图为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徐玉长在论坛上致辞。

“中国茶历史最长、品类最多、面积最大、普及最广、茶文化也最深厚。”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徐玉长表示,中国茶产业理应加强品牌建设,尤其要打造出中国茶的世界品牌,作为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之一,这是中国茶品牌建设论坛举办的初衷,今后要长期办下去,还要越办越好。

近年来,我国茶叶行业整体品牌意识正不断提升,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共建的茶业品牌发展态势,各茶叶主产销区也相继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全国知名品牌及地方特色品牌。品牌经济已逐渐成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强大推力。

“三茶统筹”做大做强中国茶品牌

品牌化是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品牌建设既要提升茶科技的硬实力,也要发掘茶文化的软实力,以高品质、高标准、高科技讲好中国茶故事,才能打造“叫得响”的世界一流茶品牌。

2023中国茶品牌建设论坛10日在上海举行,图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委员李先德在论坛上致辞。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先德认为,茶品牌建设不仅仅是取一个好名字、运用现在的营销手段,最重要的是挖掘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展现茶叶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管理理念和智慧,充分反映制茶师的相关习俗和礼仪,通过品牌使消费者能够感知到背后的品质和品味,通过饮茶获得健康、知识和快乐。

在全球品牌消费、品牌竞争时代,中国茶已经不可争辩地身处于全球品牌竞争环境中。中国是茶的原产国,不仅具有独特的品种、品质、工艺,更有独特的中国茶文化力量。

“从东方树叶当中,可以体现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品牌建设专委会主任胡晓云表示,在全球竞争的格局下,中国茶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发现、理解并且形成中国茶、中国言说的内容、策略、方法,促进中国茶整体品牌形象的输出,只有这样才能赢取中国茶应当有的尊重和价值认同。

在杨江帆看来,“三茶统筹”强品牌是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此,当前首先是要以文化梳理强化品牌影响力,发掘茶文化的深层价值,丰富茶文化内涵及形式。其次,以产业升级增强品牌竞争力,坚持传统与创新两个赛道并肩发展,龙头企业上下联动协同发展,开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另外,要以科技创新激活品牌产品力。

各地正纷纷通过“三茶统筹”来打造品牌、做大产业。2022年5月,“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也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拥有“双世遗”的区域公共品牌。在专家看来,安溪通过践行“三茶统筹”理念,打造出的安溪铁观音成为了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和品牌标签。

品牌数字化发展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化浪潮下,科技赋能正在为中国茶产业发展带来更大发展空间,茶科技和茶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与协同推进,赋予了茶产业新的活力和机遇,引领中国茶产业进入品牌化发展的新时期。

2023中国茶品牌建设论坛10日在上海举行,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在论坛上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表示,数字化和智能化是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推动茶产业的供应链、生产管理、品质控制、营销服务等环节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茶科技正在赋能茶产业,提升茶叶品质,创新茶叶产品。

“数字化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杨江帆说,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平台的积极作用助力茶行业,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而且,数字化能够加速品牌“破圈”,驱动品牌全链路升级。

目前,许多茶叶企业正在通过数字化提升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据福建省中闽华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华山介绍,华源茶业的茶园已经进入数字化管理时代。另外,直播电商也成为企业近几年的发展亮点。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围炉煮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美团研究院副院长胡涵表示,“围炉煮茶”走红后,美团外卖平台上观察到两个趋势:茶叶相关搜索量暴涨了1173%,老字号品牌茶叶的订单同比增长了82%,这表明茶叶在外卖平台上的销售迎来向上攀升状态,为产业打开新的增长渠道。

“茶+电商模式是茶产业转型发展的又一生动案例,越来越多的茶企与电商合作,打破传统的销售渠道,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提升了茶品牌的知名度,推动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刘仲华表示。

(记者高少华、陈云富)

来源:新华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学起源:一文看懂我国茶学教育百年坎坷发展之路,附现代中国十大茶学教育家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而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老先民已经开始发现并利用茶叶来进行解毒。所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最好的证明。几千年来,茶叶随着历朝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转移,从巴蜀之地向全国传播扩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全国20多个省份1000多个县市种植茶树的格局。

但是,不管是茶叶的种植生产和加工制作技术,还是销售和品饮知识及茶文化相关体系的传承和发展,从有记载以来,大多依靠师傅带徒弟的口口相传和文献资料的记载流传及在历史长河中交流融合而成,并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学科体系教育。当然,这与古代中国教育理念和学科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古人认为读书才是正途,茶叶种植属于农业生产的一部分,茶叶加工工艺最多算得上是一门手艺而不是一门学科。直到近现代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学科教育体系传入中国以后,茶学才慢慢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茶学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茶学是一门特色鲜明的传统学科,追根溯源历史悠久,包含内容非常丰富,既涉及自然科学,同时又兼顾人文科学。从大类上来讲,可以分为茶科学和茶文化学两类。具体来说,茶科学里包含茶树学、茶树栽培学、茶叶加工学、茶叶检验学等,茶文化学包含茶史学、茶艺、茶道、民族茶艺学等等。现代茶学交易已经分门别类,深入细化到每一个专业类别了,形成了完整的茶学教育体系。

茶的历史十分久远,自从茶圣陆羽撰写《茶经》开始,世界茶叶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就此面世。但真正形成茶学学科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根据现代文献资料和历史记载,我国最早设置茶学课程的大学是上世纪30年代的广州中山大学。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茶学交易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大部门农林院校和部分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茶学专业,比如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等等。另外,部分大中专类院校也纷纷开始茶艺、茶道和茶文化专业,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

二、茶学教育的起源于何时?

如果从茶学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茶学的起源追溯到唐朝时期。陆羽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对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等进行了综合性论述。虽然当时没有茶学的概念,但《茶经》却是我国茶学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是茶叶的“百科全书”。

此后,宋代皇帝赵佶的《大观茶论》、赵汝砺的《北苑别录》、明朝朱权的《茶谱》以及清代刘源长的《茶史》等著作,都是有关中国茶叶生产、加工和品饮方面的专著,可以看做是历史茶学的传承和发展。当然,真正作为一门学科,现代教育意义上的茶学萌芽出现在晚清时期。

19世纪末,伴随着清政府的衰落腐败,中国茶叶发展进入到历史的低谷,当时社会上的洋务派有识之士,意识到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挽救中国,必须进行改革和维新,向西方世界学习。为了振兴中国茶叶,必须建立学校、培养专门茶叶人才。清末台湾巡抚刘铭传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提出建立学校培养茶叶人才的官员,他在1887年计划“再立茶艺学堂一所,教授艺童,恒常习学。”1891年,当时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湖广总督张之洞也计划开设专门学校,设置商务学专业,招收茶商子弟50名来接受茶学教育学习。

根据《农学报·萧主政补救丝茶折》和《光绪朝东华录》等资料记载,1898年,光绪皇帝批准刑部主事萧文昭“设立茶务学堂”来拯救中国茶叶的建议,“谕于已开通商口岸及产丝茶省份,迅速设立茶务学堂及蚕桑公院”。1899年,清政府创办农务学堂,根据《农务学堂招考农学示》记载,当时一共招收7个学科,分别是:方言、算学、电化、种植、畜牧、茶务、蚕茶。从这里可以看出,7个学科中至少有两个(茶务和蚕茶)与茶学强关联,另外种植学科也会涉及到茶叶种植技术。因此,这是现有资料中最早设置茶学课程的记载。

而1907年,清政府在四川创办的“四川通省茶务讲习所”,是我国茶学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学校。民国建立后,该校改名为四川省立高等茶叶学校,一直办到了1935年,学制3年,总共毕业18个班学生。1909年,湖北和四川峨嵋县分别设立“湖北省茶务讲习所”和“四川蚕桑茶业传习所”。除此之外,清末还有更多的“茶务讲习所”在各地筹办,至此,中国茶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三、茶学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1.民国时期茶学教育的发展

辛亥革命以后,旧式学堂改为新式学校,各地纷纷兴教育,开学堂。在1912年~1924年间,全国多地设置有茶学学校,比如1915年湖南茶业讲习所、1918年安徽休宁茶务讲习所、1920年的云南茶务讲习所和1923年安徽六安省立第三农业学校茶科专业等等。但是由于北伐战争和军阀混战,各地学校开办时间均不长就因为经费、政治和战争影响而被迫关闭。从1924年到1935年前后十多年间,我国茶学教育培训陷入了一段时间的低潮。

1934年,福建设立“福安县立初级职业学校”,专设茶叶班,开福建茶学教育先河。1939年,福建省教育厅创办“福安县初级茶业职业学校”,招收茶业和农艺新生。1942年,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开设茶叶科和制茶科。同年,贵州省教育厅与国民党中央茶叶实验场合办制茶科1个班。1947年扩大到2个茶叶班。1940 年江西创办婺源茶业职业学校。除此之外,各地还根据自身需要,开办了很多短期培训班。比如1937~1941年,浙江省三界茶叶改良场曾举办过3期茶叶技术训练班,1938~1941年,安徽祁门茶叶改良场也举办了2期茶叶高级技术人员训练班等。这些初级和职业教育的出现,为我国茶叶发展培养了一批急需专业人才。

除此之外,茶学高等教育也在这一时期出现。1931年,广东中山大学开设茶作课,这是有记载以来的茶学高等教育记录。1940年,复旦大学成立了茶业组和茶叶专修科,第一次成规模的招收茶学新生,著名茶学专家吴觉农担任茶叶组主任。另外,在这一时期,浙江大学、安徽大学、金陵大学等都开设茶叶相关专业。不过,我们都知道,这一期间,中国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生凋敝,百废待兴,茶学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因经费或战争关系,却无法持续深入推动。

2.建国后茶学教育的繁荣

新中国建立以后,非常重视茶叶生产种植,针对茶学专业人才的培训十分普遍。其中茶学高等教育是伴随我国高等学府院校调整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比如民国时期设立的复旦大学茶业组,在1952年整体划归安徽大学农学院,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武汉大学茶叶专修科划归华中农学院等等。目前,安徽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湖南农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 、福建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都开设茶学专业。并且,很多学校的茶学专业成为全国重点学科,茶叶专业教授导师成为两院院士。这些都表明茶学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和普及程度。

当然,建国后茶学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像浙江、安徽、福建、四川、云南等产茶大省,都开设了茶叶专科类职业学校,培养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和茶艺专业人才队伍。民间各种茶叶专门学校同样十分兴盛,尤其是近几年来,茶叶在全国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刺激了茶学教育的兴盛。各种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 、不同类型的茶叶技术训练班是中国茶学教育的又一重要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已有近30所大专院校设立茶学系科,中专类和社会民办职业茶叶学校更是不胜其数。在高中低不同层次茶学教育的全覆盖下,为我国茶叶发展培育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在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管理和审评及茶文化传播方面,做着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贡献,促进我国茶叶事业的整体腾飞和更好发展。(本文作者许小河,来源予言茶事。)

附:现代中国十大茶学教育家

二十世纪是中国茶业、茶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世纪,在二十世纪,实现了从传统茶业、茶学向现代茶业、茶学的转变并建立起现代茶业制度和现代茶学体系,茶叶生产、科技、教育、经济、文化都取得显著的成就。作为茶业、茶学基础的茶学教育更是从无到有,建立了从职业中学、中等学校到大学乃至硕士、博士的完整的茶学教育体系,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涌现出了一大批献身茶学教育的教师、名师和教育家,而王泽农、吕允福、陈椽、庄晚芳、陈兴琰、陆松侯、张堂恒、莫强、王镇恒、刘祖生等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几乎都是终身站在茶学教育的讲坛上,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茶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作出巨大贡献。

一、王泽农

王泽农(1907—1999),江西省婺源县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叶生物化学专家。参与筹创中国高等学校第一个茶叶专业,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主编《茶叶生物化学》、《中国农百科全书·茶业卷》等,编译《关于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著作有《茶叶生化原理》等,是我国茶叶生物化学学科的创始人。

1925年9月,考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当时正值军阀混战,肄业北京农业大学。1928年2月,考入国立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1931年7月毕业。

1933年至1938年,先后在比利时颖布露国家农学院和颖布露国家农业试验场留学和工作,除钻研农业化学外,他还深入研究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等生物学科。在比利时所从事的农业化学以及植物化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为他回国后创建我国茶叶生物化学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王泽农从比利时回国,协助李亮恭筹建复旦大学农学院。王泽农除担任教学工作外,还担任农场农产制造组主任兼技师。

1940年,吴觉农在重庆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系筹建茶叶组、茶叶研究室和茶叶专修科,王泽农参与筹建工作,并担任教师和研究人员。1946年,王泽农受聘为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茶业专修科任教授兼主任。因抗战原因停招两年的茶叶专修科恢复招生,王泽农为恢复茶叶教学倾注了大量心血。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王泽农除继续在茶叶专修科任教外,筹建了复旦大学农业化学系,担任系主任。除教学工作外,他还担任复旦大学教学改革组副主任。但他始终坚持搞好教学工作,从没有放弃课堂讲授,为培养人才作贡献。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调至安徽大学农学院,王泽农也随着来到在芜湖的安徽大学。1954年安徽农学院在合肥独立建校,他又由芜湖调至合肥。一直在茶业系任教,先后担任过土壤农化教研室主任、茶叶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科研处处长、教务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王泽农在我国高等院校茶叶专业首先开设茶叶化学课,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创建和完善了茶叶生物化学学科课程体系,建立茶叶生物化学教研室,招收研究生,培养了大批茶叶生物化学科技人才。

王泽农早期所讲授的茶叶化学,还局限于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研究,属于植物成分化学范畴。从廿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他开始讲授茶叶生物化学课。1961年出版了由他主编的全国第一部统编教材《茶叶生物化学》。他主编的全国第二部统编教材《茶叶生物化学》,1980年出版;增订的第二版,1988年出版,突出了该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加强了茶叶特征成分的论述,从而完善了茶叶生物化学课程体系。

1955年,安徽农学院茶业系在王泽农主持下成立了茶叶生物化学教研室,为了培养和加强师资力量,除了从本校吸收一些茶叶专业毕业生外,还从外校调来了学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在王泽农的指导下,进修了有关茶叶生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后来都已成为茶叶生化专业人才。

王泽农在三次主编国家统一教材《茶叶生物化学》,引导大家在广泛搜集专题资料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为全国茶叶生物化学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扩大,起到了重大作用。他还为他校培养茶叶生化进修教师,向其他学校和单位输送攻读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生。他不遗余力,为培养茶叶生物化学人才作出重要贡献。

二、吕允福

吕允福(1907-1990),浙江省新昌县人,茶学家、茶树栽培专家,西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创始人。长期从事茶学教育和科研工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筹建浙江茶业改良场,为浙江茶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建国后,赴重庆执教,培养了大批茶叶专业人才。

1927年,考入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艺系。1931年,毕业后留校在实验农场。1933年,回故乡浙江,由吴觉农介绍到金华农校任教。1934年,出任浙江省第五区农场技术主任。1935年,协助吴觉农创办浙江省农林改良场(1937年1月更名为浙江省茶业改良场,今三界茶场),吴觉农兼任场长,吕允福出任技术主任。同年5月,继任该场场长。

1949年10月,复旦大学聘请吕允福为茶叶系主任,并登报公告,却因茶场交接工作稽延未能到任。后调东北农林部农业处任稻麦组组长,兼任北京中国茶叶总公司技师。1951年,调至西南贸易专科学校,任茶叶科主任(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西南贸易专科学校并入西南农学院,任西南农学院茶叶专修科主任、茶叶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等职。

参编《制茶学》(1961、1965)、《作物栽培学》(1963)、《四川茶叶》(1977)、《茶树栽培学》(1961、1979),并担任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1979年版副主编。

三、陈椽

陈椽(1908—1999),福建省惠安县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制茶、茶史专家,是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主编《制茶学》、《茶叶检验学》、《茶叶商品学》、《茶叶市场学》、《茶叶贸易学》、《茶叶经营管理》等教材,著作有《茶树栽培学》、《茶叶制造学与制茶管理》、《茶业通史》、《制茶技术理论》等。

1934年,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先后在茶场、茶厂、茶叶检验和茶叶贸易机构工作。1940年,赴浙江英士大学农学院任教。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到处狂轰滥炸,英士大学数迁校址,教学与生活都十分艰难。但他照旧认真备课、讲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鼓励学生为发展祖国的茶叶科学而努力学习。没有教材,他就深入茶场、茶厂搜集资料,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高校茶学教材《茶作学讲义》。这本教材包括茶业通论、茶树栽培、茶叶制造、茶叶检验等方面的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后,受聘到复旦大学任教,继续为创立茶业教育体系而努力。先后编著了《茶叶制造学》、《制茶管理》、《茶叶检验》、《茶树栽培学》等4部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的同时,他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他自愿要求到工作、生活条件较艰苦而盛产茶叶的安徽工作,担任安徽农学院副教授兼茶业系主任,亲自抓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和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为该系的创办、教学科研逐步走上正轨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957年晋升为教授。这期间他还致力于提高《制茶学》的教学水平,两次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制茶学》以及《茶叶检验学》,出版了《茶树栽培技术》、《安徽茶经》等专著,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离开教学、科研岗位后,也从未中断过写作。

“文化大革命”后,他又回到了教学、科研第一线,这时虽年事已高,但精神更加焕发。1977年,他还向国务院提出了茶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设想。1978年,建议并参与在安徽农学院茶业系创办全国第一个机械制茶专业。1978年9月,他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不畏路途遥远,带领9所院校茶叶专业的教师深入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茶区,历时1个多月,搜集有关茶叶生产的科研资料,以充实《制茶学》内容,按时完成了教育部、农业部交给的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的主编任务。之后,他又编著《制茶技术理论》,作为研究生必修课的教材,主编《中国名茶选集》,作为制茶学的补充教材。在完成上述教材后,他又着手编写茶业经济专业的教材,主编了《茶叶商品学》,受农业部乡镇企业管理局委托编写了《茶业经营管理学》,还编写了《茶药学》、《茶叶市场学》、《茶叶贸易学》。

执教半个多世纪,除了2年制的专科生和4年制的本科生外,又先后招收了制茶、茶机、茶叶检验、茶史、茶叶贸易、茶叶市场学等方面的硕士研究生。为了加速高校的师资培养,1986年开办了全国制茶助教进修班,亲自编写教材并讲授《制茶技术理论》课程。并多次配合农业部、商业部等单位举办全国性制茶技术训练班,以及通过下场、下乡举办短期学习班等方式,培训基层技术力量。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茶叶人才。

四、庄晚芳

庄晚芳(1908—1996),福建惠安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树栽培专家,中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毕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晚年致力于茶业的宏观研究,对茶历史以及茶文化的研究作出贡献。主编《茶树栽培学》,著有《茶作学》、《中国的茶叶》、《茶树生物学》、《中国茶史散论》等。

1924年,考取集美高等师范学校。1930年考入中央大学农学院。1934年毕业后,到安徽祁门茶叶改良场工作。1938年,在福建省福安农校讲授茶叶课。1939年,担任福建省茶叶管理局副局长,曾到崇安筹办福建省示范茶厂,并在武夷山下组织开辟了数千亩新茶园。不久,他转至浙江衢州协助吴觉农筹办东南改良总场。1943年,福建省农林公司聘为总经理。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复旦大学农学院、安徽大学农学院、华中农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从事茶学教育。1965年,他首次培养茶学研究生,成为我国茶学研究生教育的开端。

庄晚芳知识渊博,曾讲授过《茶作学》、《茶叶概论》、《茶树栽培学》、《茶叶加工学》、《茶叶经济》、《茶叶贸易学》、《茶叶审评》、《茶树生理》等课程。在教学中,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重视课堂教学,又亲自带学生到茶区调查研究,参加栽茶、制茶等实践活动。他坚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更新教材,采取启发式教学。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并言传身教。

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教材建设。1961年、1979年和1988年曾3次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每次编写,从提纲拟定,内容取舍,初稿讨论直到最后定稿,他都严格把关,从而提高了教材质量。

庄晚芳是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重视并善于总结群众丰富的茶树栽培经验,主持并参加茶树栽培基础理论研究。1956年,编著的《茶作学》,是中国现代茶树栽培学的一本重要专著,既系统总结了我国茶农的宝贵经验,又全面介绍了苏联种茶的先进技术,对我国茶树栽培的实践及理论,都有较大的影响。1957年,另一本关于茶树栽培的理论著作——《茶树生物学》出版了,这是中国第一本系统论述茶树生物学特性的专著。

庄晚芳学术论著数量多,内容广,有独特见解,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他编著的《茶作学》,早在1959年就被译为俄文,在苏联出版。他撰写的《中国的茶叶》及主编的《中国名茶》和《饮茶漫谈》均被译为日文,在国外发行。

五、陈兴琰

陈兴琰(1911-2001),广东省三水县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和茶树育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奠基人。长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主编《茶树育种学》,为中国茶树育种和茶学教育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1933年,考取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农艺门本科学习,主修茶作学。1937年,大学毕业后,由吴觉农介绍,赴安徽省祁门茶叶改良场任技术员兼栽培组组长,之后相继任广州商品检验局和上海商品检验局技士、技正,主持出口茶叶的质量检验工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业处派驻香港富华公司和昆明复兴公司,负责茶叶生产技术训练班的教学和云南的茶叶出口工作;江苏南通学院茶业课讲师。

1952年,到湖南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是湖南省茶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历任湖南农学院茶叶教研室主任,园艺系副主任、主任,茶叶研究室主任,茶叶研究所所长,院务委员会委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为茶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茶树栽培学”、“茶树育种学”、“茶树生理生态”、“茶树高产优质理论与实践”、“茶树起源进化和分类”、“茶学专题”等课程。兼任农业部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农学院学报》编委会副主任、《茶叶通讯》主编等多项社会职务。

1980年和1989年两次主编全国高等农业教材《茶树育种学》,其中1989年版被国家教委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1987年他翻译的日本《茶树栽培与生理》由农业出版社出版;1986年参编的《中国茶树栽培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是1988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农业出版社出版)编委、顾问兼育种篇主编。

六、陆松侯

陆松侯(1914-2005),浙江省湖州市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制茶和审评专家。长期从事茶学教育、制茶和茶叶审评工作。在创建感官审评理论,统一审评方法等方面,对全国各类茶叶的初精制加工及标准样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主编《茶叶审评与检验》。

1932年秋至1935年春就读于上海博习外文学院(大专性质),主习英文。上海博习学院毕业时,恰逢当时上海商品检验局招考茶叶检验员,以优秀成绩录用为练习生,从事茶叶检验工作。

1938年,日本侵略军入侵广州,同年10月他随该局部分成员撤退到香港,任职于富华贸易公司茶叶部,从事茶叶检验工作。

1939年4月,到浙江油茶棉丝管理处茶叶部,先后任技士、产制股股长等职。为了规范和促进茶叶生产加工、管理等工作,他于1940年撰写了约20万字的《浙江茶叶管理》,用作培养茶叶干部之教材。

1941年,浙江油茶棉丝管理处撤销,移职于浙江茶叶公司并先后任技术科长、厂长等职。

1945年8月至1948年3月,供职于吴觉农与孙晓村开办的上海兴华制茶公司遂安茶厂,任厂长。

1949年10月,中国茶业总公司成立,农业部副部长吴觉农兼任总经理。1950年5月,吸收陆松侯为该公司职员,任二级技师、科长,具体负责全国茶叶生产的有关管理业务。

1953年3月,升为中国茶业公司技术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1956年,任国家农产品采购部副处长。1957年,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处长。1958年2月至1959年7月,任商业部副处长,主管茶叶生产、加工和采购工作。1958年,代表商业部茶叶总公司出口公司与湖南省茶叶公司、湖南农学院等有关专家组成分级红茶(即红碎茶)试制组,任组长。

1959年,经湖南农学院陈兴琰副教授提议,陆松侯从北京调往该院,参与刚设立的茶学专业的建设和教学工作,任茶学副教授和制茶教研组组长,具体负责茶叶加工、审评等课程的建设,并主讲这两门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组织编写了湖南农学院使用的《制茶学》和《茶叶审评》两门教材。此外,参编的校际协作讲义《制茶学》,于1961年9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参编的《制茶学》,于1965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70年和1975年,两次参加《茶叶制造》编写工作。到1975年止,主编或参编的教材有85万余字。

1978~1979年,受命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茶叶审评与检验》。该教材于1987年被国家教委评为首批国家级全国高校优秀教材。

1988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陆松侯主编其中的茶叶审评与检验篇。

七、张堂恒

张堂恒(1917-1996),浙江省平湖县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制茶与审评专家。茶学国家重点学科第一任学科带头人,中国茶学学科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为茶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业经济贸易以及茶叶标准化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基础性与开拓性研究工作,获得显著成就。主编《中国制茶工艺》、《茶叶贸易学》,翻译出版《印度茶的栽培和制造》、《茶树病虫害及其防治》等。

1934 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经济系。1938年,毕业之后,投身茶业,先后在香港、重庆、上海等地从事茶叶生产、贸易与调查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担任过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助教、中茶公司技术科长,兼任中央大学讲师。深入安徽的祁门、屯溪、浙江的嵊县(今嵊州)、绍兴等茶叶产地,对茶农的生产投入和产出作了细致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发表了《茶农经济的改善》、《论茶叶专卖》和《祁红毛茶茶价之研究》等论文。1947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教育部留美研究生,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农产品经济贸易,后辗转到路易斯西来那大学、北卡罗米纳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张堂恒学成归国。首先在武汉大学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前身)任教,后进入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局担任高级工程师。1953年11月到浙江农学院任教,主讲“茶树栽培学”、“茶作学”、“茶叶审评与检验”、“制茶学”、“茶叶专业英语”等主干课程,还为研究生开设“茶叶加工原理”、“茶叶经营管理”、“茶叶贸易”等课程。翻译出版了《印度茶的栽培与制造》、《茶树病虫害及其防治》两书。同时,他与同事们一起克服经费与设备、试验条件等方面的困难,根据中国茶叶生产实际,与浙江省农业厅,各茶厂(场)合作,对武夷岩茶的采摘标准、晒青与凉青的方法对品质的影响、眉茶生叶摊放方法与程度对成品茶的影响、红茶鲜叶不萎凋对越红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不同程度上改进和提高了乌龙茶、眉茶和红茶的品质,为茶学教育和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20世纪50年代末,浙江农学院开始接收茶学外国留学生,张堂恒任茶叶加工方向的指导教授,开始指导培养外国留学生与进修生。1987年他被聘为中国茶学学科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并招收了第一位博士研究生,这标志着中国茶学教学进入了更高的层次。1989年,张堂恒被评为茶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八、莫强

莫强(1919-1984),广东省广州市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和茶树栽培专家。长期从事茶学教育和科研工作。创建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培养了大批茶叶技术人才。副主编《茶树栽培学》,著有《茶叶制造》等。

1944年,进入中山大学农学系学习。1948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农业试验所农艺系水稻育种试验室任技士。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起一直在华南农业大学任教,从助教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曾担任农学系副主任等职。他在茶叶制造、茶树栽培和农产品加工方面造诣深厚,经常深入茶区调查,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为开发新茶区,指导茶叶生产做了大量工作。在教学上,他一丝不苟,把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莫强曾作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编委参加编写工作;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副主编;著有《茶叶制造》、《野生资源从化白毫》、《茶树育种》、《农产品贮藏加工》等教材;平易近人,严谨治学,刻苦研究,为人表率,是广东茶叶界受人尊重的老专家。

1972年,莫强开始筹建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当时,学校的各项工作受到“文革”的冲击,困难重重。尽管如此,他还是克服种种困难,多次上访广东省农业厅,一次又一次找校领导、学校各负责部门,为茶学专业的创办奔波。最后,经过努力终于在1974年成立了华南农业大学茶叶教研室,莫强担起了教研室主任的重担。要尽快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及创办“茶叶专业”,首先需要的是充实人员,建立教师队伍。经他多方联系,从一些茶区和研究单位调来一批具有茶叶生产经验和科研能力的知识分子。他则亲自编写教材“茶树栽培”、“茶叶技术专题讲座”等。训练班自1974年起共办20多期,为广东、海南及广西、云南、江西等省的茶叶生产单位和有关部门输送了大批茶叶技术人才。在创办茶学专业和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的过程中,在人力、物力、基地建设等方面,都花费了大量精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华南农大茶叶专业从1977年起招收本科生,实行规范化的教学,为广东和其他省(市)培养高素质的茶叶技术人才。

九、王镇恒

王镇恒(1930- ),浙江省温州市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与茶树栽培专家。长期从事高等茶学教育,培养了大量茶学人才,为我国茶学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在茶树解剖、茶树生态研究、科技扶贫中,取得显著成绩。主编《茶树生态学》、《中国名茶志》、《中国茶文化大辞典》、《茶学知识读本》等。

1950年,进入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学习。1952年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农业厅工作。适逢六安实验茶场筹建,遂被派去茶场担任技术员。

1956年,安徽农业院茶叶专修科改制为本科,王镇恒调到安徽农学院茶叶系从事茶树栽培学的教学工作。在执教的同时,他积极开展茶树栽培、解剖、生态、生理的研究。

1974年,担任安徽农学院茶叶系主任,1981年出任安徽农学院副院长,负责教学、科研及日常行政工作。1983年8月,作为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考察团”成员,赴美国考察高等教育。在美国考察期间,被任命为安徽农学院党委书记。在主持校党委工作期间,大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学为中心,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大力培养各级各类农林专门人才,使学校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1983年起任研究导师,长期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主讲茶树栽培学、茶树优质高产理论等课程。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学农爱农,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对学生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视同子弟。

从1960年起,担任安徽农学院茶业系副主任、主任长达20多年。在主持茶业系工作期间,力抓师资、学科、教材和教学基地建设。兢兢业业,作风踏实,工作有条不紊;实行管理民主,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致立于开拓茶学教育新局面。受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委托,创办机械制茶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茶业科技、教育、生产、经营人才。

王镇恒从事教学、教育40多年,为国家培养了众多英才,桃李满天下,为发展中国高等茶学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刘祖生

刘祖生(1931- ),湖南省安化县人,茶学家、茶学教育与茶树育种栽培专家。长期从事高等茶学教育与茶叶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育成浙农12、浙农113、浙农21、浙农25等一批茶树新品种;在茶树矮化密植速成栽培和苦丁茶资源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创建中国第一个茶学博士点和学科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主编《茶用香花栽培学》等。

1950年秋,考入武汉大学农学院创办茶叶专修科(后并入华中农学院)。1953年2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10月,华中农学院茶专科并入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浙江农业大学),与庄晚芳教授等一道调来杭州,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茶学教学生涯。茶学是一门涉及农、工、商、文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刘祖生深感自己基础理论准备不足,为了适应教学、科研需要,他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办法,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营养。几年中,他跟班听课,进修了十几门课程。1962~1963年,他又在本校遗传育种教研室脱产进修1年,与研究生一道听课、做实验,重点学习了遗传学、细胞学、生物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1964年初夏,在蒋芸生引荐下,专程赴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短期进修。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刘祖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中去,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其中包括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项,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1986年晋升教授,1990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1984-1992)、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1998-2001)、茶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1991-2001),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主讲“茶树育种学”等8门课程,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全国统编教材各1本,即《茶用香花栽培学》、《茶树栽培学》和《茶树育种学》。主持创建中国第一个茶学博士点和茶学国家重点学科。(来源茶周刊)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3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