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鹧鸪茶的功效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五指山大叶红茶与鹧鸪茶制作技艺入选海南省第六批非遗名录 悠悠茶香飘万家

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了21项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传统制茶技艺五指山大叶红茶制作技艺、鹧鸪茶制作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海南老爸茶习俗等项目入选。

传统制茶技艺

(鹧鸪茶制作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20世纪初,海口骑楼老街的码头旁,支起了一个小茶摊,下南洋谋生计的人们临行前,习惯来此喝上一碗鹧鸪茶。如今,鹧鸪茶制作技艺不断精进、蜕变,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和魅力,却从未摒弃原有的味道。

一片鹧鸪茶叶,蕴含了好山好水的自然馈赠和世代养护,是匠人多年累积的经验及制茶心得的凝结。

2月3日,位于仁南村委会的鹧鸪茶产业示范基地,种植人员在施肥、除草。记者杨鹤摄

古时技艺传承时间“熬”出至味

2月3日,漫步在龙华区新坡镇仁南村委会美位村,家家户户都在为“一片叶子”忙碌着。86岁的村民王梅兰起了个大早,在一株株青翠的鹧鸪茶树间,娴熟地将一片片叶子摘下。“在我们村,几乎每家都种鹧鸪茶,从种茶到制茶、喝茶,鹧鸪茶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王梅兰爽朗地说道。

据了解,新坡镇作为琼北地区鹧鸪茶的主要种植、加工产区,自古流传至今,目前该镇仁南村、仁里村等周边村落,鹧鸪茶种植面积累计近2000亩。

鹧鸪茶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又名山苦茶、毛茶、禾姑茶,有清热解毒、抗湿热燥火、消食利胆和降压、健脾、养胃之功效,《本草求原·卷一》和《光绪崖州志》均有相应记载。

鹧鸪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美位村村民陈明任在查看茶叶长势。记者杨鹤摄

海南饮用鹧鸪茶历史已有1200余年。作为鹧鸪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美位村村民陈明任从记事起便看着爷爷摘茶、摊晒再到煮茶,在他还不懂“传承”这个词的时候,传承便已自然发生了。他按照祖传的老手艺,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制作出的鹧鸪茶气味芳香,远近闻名。

“千年来鹧鸪茶已经融入百姓的寻常生活,不仅是消食解暑的饮品,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常用药材,被作为去湿热的良方,还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灵芝草’。”陈明任说。

从仁南村出来,几分钟车程便到了相邻的仁里村委会仁台村。作为一个红色村庄,近年来该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已有10年种植技术的村民李春荣瞄准商机,开起了一间茶铺。记者走进茶铺时,李春荣正在煮茶,茶香弥漫,不少顾客在此品尝蜂蜜鹧鸪茶。“老板娘,你们这茶喝起来很特别,有点中药味,又带着一丝甜味。”一名男子细细回味。“蜂蜜是我们村的土蜂蜜,鹧鸪茶也是多年流传下来的,这可是时间‘熬’出来的味道。”李春荣笑道。

在仁台村,工作人员用新鲜的鹧鸪茶叶片和藤条绑扎制作成茶球。记者杨鹤摄

一旁的货架上,有散装的鹧鸪茶叶,有茶球,也有包装精致的鹧鸪茶礼盒。闲时,李春荣会现场制作茶球,将晒干的茶叶卷成一个圆球状,再用新鲜的叶片和藤条绑扎,每个茶球最后被串成一串。“叶片要卷得紧实、均匀,以便在后续的晾晒和保存过程中不会散落,每个球也要造型美观。”李春荣说,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非遗”走进生活带动旅游消费

在1912年骑楼老街旁的海口浦码头,有一个名为“上南堂”的小茶摊,时任琼崖安抚使的王斧,坐船经过茶摊喝了鹧鸪茶,觉得此茶清热解暑,遂为茶摊题名“尚南堂”。彼时,海南百姓为了谋生不远万里纷纷前往南洋寻求生计,在海口浦码头乘船离开时都会在尚南堂喝上一壶鹧鸪茶,再往行囊里塞上两包鹧鸪茶叶。从此,“上南堂,下南洋,别妻儿,告爹娘,自此一去无见日,万般言语尽沧桑……”的童谣便在码头上传唱开来,鹧鸪茶成为一代闯海人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乡愁,鹧鸪茶的茶香也随着一批批琼侨的足迹传至东南亚各国。如今,鹧鸪茶已成为海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传统的制作工艺产量低下,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逐渐由家庭作坊转变成企业经营,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鹧鸪茶产业的发展大潮中。

在尚南堂鹧鸪老茶铺,鹧鸪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讲解制茶步骤。记者杨鹤摄

“传统鹧鸪茶古法采制工艺采用五时采制法,包括巳时采拣、午时洗涤、未时摊晾、申时蒸热、酉时晾晒等工序,每一步都很关键,时间、火候掌控都要得当。”2月2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海口骑楼老街的尚南堂鹧鸪老茶铺,鹧鸪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尚南堂海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郗志强正为游客讲解制茶步骤。

据了解,鹧鸪茶文化展示场所主要是保护单位尚南堂海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这间鹧鸪老茶铺。店铺采用骑楼老街特有的南洋建筑风格,里面展示着鹧鸪茶文化素材。

“在继承和保留鹧鸪茶传统制茶工艺的同时,我们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鹧鸪茶产品质量进行改良,不断推陈出新,已经开发出鹧鸪乌龙茶、鹧鸪小青柑、鹧鸪袋泡茶、鹧鸪茶饮料、鹧鸪茶泡腾片等鹧鸪茶中高档产品。”郗志强介绍,其中,鹧鸪小青柑入选了博鳌亚洲论坛国宴用茶。此外,企业还把鹧鸪茶与海南的水果、咖啡、椰子、山兰酒等融合研发推出鹧鸪茶调配茶,进一步带动旅游消费。

近日,在鹧鸪老茶铺内,新春氛围浓厚,许多游客驻足选购伴手礼。“之前在餐厅喝过鹧鸪茶,来骑楼老街游玩刚好看到有卖,包装很精美,具有海口历史文化特色,很适合送人。”游客吴达英说道。

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月4日,天刚蒙蒙亮,位于仁南村委会的鹧鸪茶产业示范基地,工人们有的施肥、有的除草,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茶树长势喜人,有些已达1米高,仔细观察个别鹧鸪茶苗,呈现紫色、红色的状态。

“这是我们与海南大学专家合作,正在试验的鹧鸪茶新品种。”基地负责人赵回丞介绍,鹧鸪茶产业示范基地项目计划建设鹧鸪茶种质资源圃、鹧鸪茶彩色试验田、鹧鸪茶研发中心、鹧鸪茶历史文化科普馆、鹧鸪茶产品体验馆等内容,将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

“这东西我们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没想到还能赚钱。”在基地务工的村民黄春兰手持锄头挖开施肥沟,笑盈盈地说道,“在家门口务工,不仅有钱赚,还能照顾家人。”

仁南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王瑜介绍,本地村民种植的鹧鸪茶一直以来都是自产自销自用,价格低廉,“通过规范化种植,不仅能够提升村民种植技术,打通鹧鸪茶产业的一二三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还能够带动一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月3日,位于仁南村委会的鹧鸪茶产业示范基地,种植人员摘除病虫叶。记者杨鹤摄

近年来,随着新式茶饮的诞生与快速发展,鹧鸪茶对于茶客的吸引力大幅下降,市场的紧缩也导致从事鹧鸪茶采制的人越来越少,加上传统的鹧鸪制作工艺产量低下,大量被高效的机械加工替代,传统的鹧鸪茶发展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来到海南。我们希望通过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改进、发扬,让拥有千年历史的鹧鸪茶能以崭新的面貌面向中外游客。”郗志强认为,一方面,鹧鸪茶手艺人要加强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动政府部门、企业、院校等各方力量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让鹧鸪茶制作技艺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

龙华区文化馆非遗部主任任璇妃介绍,近年来,龙华区通过组织鹧鸪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参与各类非遗展示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到传统非遗技艺的强大生命力,下一步,要继续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积极宣传、鼓励创新,让鹧鸪茶制作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让非遗走出“深闺”重新焕发生命力

传承千年的传统鹧鸪茶制作技艺,代表了海南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琼侨文化和闯海文化的优秀载体,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龙华区新坡镇仁南村和仁里村种茶制茶历史源远流长,古时家家户户都种植着鹧鸪茶,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更是当地人民生产方式的缩影,在海南人民热衷的老爸茶铺内更是随处可见,甚至形成了众多以鹧鸪茶为主要茶饮的茶摊及茶铺。

采访过程中,新坡镇茶农话语间难掩对这片土地、对鹧鸪茶制作技艺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让他们坚守至今。如今,鹧鸪茶制作技艺已入选全省第六批非遗名录,这意味着鹧鸪茶不仅是“商品”,同时也贴上了“文化遗产”的标签。然而,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似,鹧鸪茶同样遭遇如何传承的尴尬。

在文化传播载体、渠道日益多元的当下,要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传承和发展。一方面,应借助社交手段和流行因素增强非遗文化传承活力,唤醒社会民众对于茶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另一方面,要延伸非遗产业价值链,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使得鹧鸪茶制作技艺走出“深闺”,于一杯一盏中,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来源:海口日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胃病跟喝茶习惯有关系,你喝茶的习惯是怎样的?

我们都知道红、普洱茶、刺五加茶、鹧鸪茶养胃,很多人首选的是红茶,因为都比较了解红茶,其他的中药刺五加、鹧鸪茶的功效并不清楚,所以一说到红茶就知道有养胃功效,可是又担心长期喝红茶怕上火,胃不好。


想喝红茶又怕上火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很好办,喝红茶怕上火,经常喝绿茶也好其他茶也罢,说明你的肠胃很适合绿茶,不然你也不可能长期喝绿茶,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喝茶的时候也有不一样的爱好,我以前也是胃不好,因为长期喝酒的原因,胃容易泛酸,喝茶的时候也是不敢喝绿茶之类的。


我喝了铁观音时候就会胃酸,后来我就喝刺五加茶调养,现在不管喝什么茶都能适应,刺五加茶喝鹧鸪茶都属于中药茶,跟普通的茶有区别,这两种茶颜色比较淡,味道也是属于清香型的,有茶瘾的人可能喝不惯,如果是养胃的确不错。

如果你怕喝红茶上火,不妨先试试看,是否会上火,喝茶上火跟你吃东西上火不一样,有时候我们吃了辛辣的东西之后也容易上火,如果身体真的不适合喝红茶那就选择其他茶,不一定非要喝红茶,假如喝红茶是为了养胃,也可以选择比如刺五加茶、鹧鸪茶、等其他养胃茶,可不要因为想喝红茶,又怕上火再喝其他去火的食物或茶水,那就把简单的事情高复杂了,你喝红茶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身体不适应,就算再喜欢也是不能喝,身体上火之后不可能马上去火,也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想喝红茶是为了什么,既然喝红茶怕上火,那就选择适合身体的茶饮,你想喝红茶又怕上火该怎么办?说到底你自己也不清楚是否真的会上火,胃不好的原因是什么?你自己也不清楚。

很多人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每个人都有一点点胃不舒服的毛病,因为胃里要每天进入不同的食材,就好比一个粉碎机每天粉碎东西,不管放进去什么样的东西,都会粉碎成差不多的形状大小,我们的胃就是粉碎机,所以都会有一点点的毛病,大部分人的胃都有慢性胃炎,根源还是生活习惯的问题,比如经常喝茶的人,自己并不清楚适合喝什么茶,喝茶的习惯会影响一大片,比如福建的一位老板随身携带自己喜欢的地方茶,不喜欢其他品类的茶。


我们很多人也一样,不喜欢的原因不是茶的品质不好,而是喜欢的口味很难改变,喝茶的习惯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喜好,胃病大部分也是因为跟喝茶的习惯有关系,有人一天到晚一杯茶,有人空腹喝茶有人吃饱饭之后才喝茶,不一样的习惯造成了不同的胃病,吃饱饭之后喝茶的人得胃病的比例可能会小一点,经常空腹喝茶的人肯定会有不同情况的胃病,有些农村人爱喝罐罐茶,每次用小铁罐熬一杯,茶水非常浓,就像喝中药一样,喝茶会上瘾,所以喝过罐罐茶的人很难戒掉喝茶的习惯,其他茶也会让人上瘾,所以胃不好就是跟喝茶的习惯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想喝茶养好胃,那就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品,养胃茶很多种,比如刺五加茶、鹧鸪茶、普洱茶、红茶、等等,关键是要选对,其实胃养好了,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养胃也需要有耐心,需要长期调养,查清楚自己的胃是属于什么情况,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胃茶,胃病症状也很多,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寒、胃热等,胃病是需要养,吃药治胃病基本是控制病情,不能根治,所以养好胃才是根本,胃好身体才会更好。

名人与茶 | 古代州官县官与蒙顶山茶(上)

  蒙顶山茶自古就被视为茶中珍品,自唐至清,一直是贡茶,其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和中央官职、地方官职人员吟颂的对象。蒙顶山茶作为贡茶,除成为历代皇帝、宰相和尚书吟诵的对象外,也有一部分州官(“知府”)和县官(“知县”)等基层官员因在四川、雅安或在名山执政,亲自参与贡茶采制等茶事活动,或有缘品到或在古籍中读到蒙顶山茶,故而对其情有独钟,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

  一、孙楚与蒙顶山茶

  (一)生平与成就

  孙楚(220年-293年),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北)人,西晋官员、文学家,史称其“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出身于官宦世家,为曹魏骠骑将军孙资之孙、南阳太守孙宏之子。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迁著作郎、参石苞骠骑军事,官终冯翊(辖境相当于今陕西韩城、黄龙以南,白水、蒲城以东和渭河以北地区)太守,卒于任上。孙楚富文才,能诗赋,代表作有:《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出歌·茱萸出芳树颠》《答弘农故吏民诗》《会王侍中座上诗》《除妇服诗》《太仆座上诗》等。明人辑有《孙冯翊集》传世。《晋书》有传。

  (二)《出歌》赏析

  孙楚著有一首《出歌》,是我国第一首歌咏茶的诗。该诗盛赞巴蜀(包括蒙顶山)出产最优质的茶叶,表明制茶、饮茶的习俗源自巴蜀而渐及全国。

  全文为:“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歌,是古体诗体裁的一种,最先为汉乐府中民歌诗题,其诗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句法往往长短参差,富于变化。

  这首诗的大意是:芳香的茱萸生长在树梢之巅,鲜肥的鲤鱼产在洛水深渊。雪白的食盐产在山西,美味的豆豉出自山东。姜、桂、茶、茗产在巴蜀,椒、橘、木兰出自高山。蓼苏长在沟渠旁边,白米出自良田中间。

  二、郑谷与蒙顶山茶

  (一)生平与成就

  郑谷(约851年-910年),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其父郑史、兄郑启,均为唐代诗人。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及冠,应进士举,凡十六年不第。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考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相当于现在的正处级),人称“郑都官”。曾经写过鹧鸪诗,广为流传,很出名,因此又称“郑鹧鸪”。《全唐诗》收录其诗327首。存有《云台编》。

  (二)《蜀中三首》赏析

  郑谷写有《蜀中三首》,其中第二首道出了人们对蒙顶山茶的美好印象。全诗为:“夜无多雨晓生尘,草色岚光日日新。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一溪春。扬雄宅在唯乔木,杜甫台荒绝旧邻。却共海棠花有约,数年留滞不归人。”

  该诗构思巧妙,从侧面烘托蒙顶山茶:早春晴朗,山色秀丽,蒙顶茶园,露珠泛光。由此联想到浣花溪边女诗人薛涛的诗笺、大文豪扬雄的故宅以及大诗人杜甫的遭遇,一连串古蜀文坛往事,逝者如斯夫!尽管唐朝到唐僖宗在位时已是气数殆尽,大厦将倾,但蒙顶山茶依然春雨带露,草色岚光、鲜美清新,令人倾心。

  三、杨晔与蒙顶山茶

  杨晔,生卒年不详,曾任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令,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写成烹饪书、茶书《膳夫经手录》。原书四卷,今仅存一卷。现存《膳夫经手录》全文近1500字,无目次或门类标目,分豆类、蔬菜、禽、羊、鱼、肉类及水果、茶等。其中只有“茶”的内容很详细,分产地、销区、品质优劣等内容,与《茶经》、《茶录》等有同样的考证和研究价值。

  “茶”部分全文内容为:“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煑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已后盛矣。茗丝盐铁,管摧存焉。今江夏以东,淮海之南,皆有之。今畧举其尤处,别为二品总焉。新安茶,今蜀茶也。与蒙顶不远,但多而不精,地亦不下,故析而言之,犹必以首冠。诸茶春时所在吃之,皆好。及将至他处,水土不同,或滋味殊于出处。惟蜀茶,南走百越,北临五湖,皆自固其芳香,滋味不变。由此重之,自谷雨已后,岁取数百斤,散落东下,其为功德也。如此饶州浮梁茶,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其于济人百倍于蜀茶,然味不长于蜀茶。蕲州茶、鄂州茶、至德茶,已上三处出处者,并方斤厚片,自陈蔡已北,幽并已南,人皆尚之。其济生、收藏、摧税,又倍于浮梁矣。衡州衡山团饼而巨串,岁收千万。自潇湘达于五岭,皆仰给焉。其先春好者,在湘东,皆味好。及至滋味悉变,虽远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功亦不细。潭州茶、阳团茶粗恶、渠江薄片茶由油苦硬、江陵南木香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已上四处,悉皆味短而韵卑。惟江陵、襄阳,皆数千里食之。其他不足记也。建州大团,状类紫笋,又若今之大胶片。每一轴十斤余,将取之,必以刀刮,然后能破。味极苦,唯广陵、山阳两地人好尚之,不知其所以然也,或曰疗头痛未详已上以多为贵。蒙顶自此以降言少而精者,始蜀茶,得名蒙顶,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前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新安草市,岁出千万斤。虽非蒙顶,亦希颜之徒。今真蒙顶,有鹰嘴牙白茶供堂,亦未尝得。其上者,其难得也。如此又尝见书,品论展陆笔工,以为无等可居第一蒙顶之列。茶间展陆之论,又不足论也。

  湖顾渚,湖南紫笋茶,自蒙顶之外,无出其右者。陕州茱萸簝,得名近,自长庆稍稍重之,亦顾渚之流也。自是碧涧茶、明月茶、陕中香山茶,皆出其下。夷陵又近有小江源茶,虽所出至少,又胜于茱萸簝矣。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香芳美,可重也。岳州浥湖所出亦少,其好者,可企于茱萸簝。此种茶,惟有异,唯宜江水煎得,井水煎即赤色而无味。蕲州蕲水团黄团薄饼,每斤至百余斤,率不甚麄弱,其有露消者,片尤小而味甚美。寿州霍山小团,其绝好者,止于汉,美所阙着,馨花颖脱。睦州鸠坑茶,味薄,研膏绝胜霍山者。福州生黄茶,不知在彼味峭。上下及至岭北,与香山明月为上下也。崇州宜兴茶,多而不精,与鄂州团黄为列。宣州鹤山茶,亦天柱之亚也。东川昌明茶,与新安含膏争其上下。歙州、婺州、祁门,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幽并间,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贾所赍,数千里不绝于道路。其先春含膏亦在,顾渚茶品之亚列,祁门所出方茶,川源制度畧同差小耳。

  唐代开创了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蒙顶茶因入贡京师而誉满天下,身价也因此而倍增,达官贵人不惜重金争相购买,昂贵异常。“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当时名山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刺激。“是以蒙山先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可谓盛况空前。由此可见当时蒙顶茶的数量和质量都成了蜀茶的代表和象征。

  四、崔道融与蒙顶山茶

  (一)生平与成就

  崔道融,生卒年待考,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唐代诗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人称“江陵才子”。存有《申唐诗》3卷、《东浮集》9卷。《全唐诗》录存其诗近80首。

  (二)《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二首》赏析

  崔道融写有《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二首》诗一首,对蜀茶(蒙顶山茶)赞赏有加。

  全文为:“瑟瑟香尘瑟瑟泉,惊风骤雨起炉烟。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这首诗第一句形容茶叶和水的色泽,第二句形容煎茶时水沸腾的声音,第三、四句讲茶的功效:它可醒酒,也可使人神清气爽,飘飘欲仙。

  五、雷简夫与蒙顶山茶

  (一)生平与成就

  雷简夫(1001年—1067年),字太简,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县)人。最初隐居不仕,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因枢密使杜衍的推荐以秘书省校书郎,代理秦州(今甘肃天水))判官,后又担任过坊州(今陕西黄陵)、简州(今四川简阳)知州,张方平镇守成都时,推荐其为雅州(今四川雅安)知州。嘉祐二年(1057年)为辰(今湖南怀化)、澧州(今湖南常德)安抚使。入为盐铁判官,出知虢(河南灵宝)、同(陕西渭南)二州,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苏洵《雷太简墓铭》、《宋史》卷二七八等有传。

  《宋史》记述了雷简夫博学多才,特别善于为人处事,久处官场,认识的上方官吏、文人颇多,与同时代的欧阳修、司马光、梅尧臣、韩琦、王安石等宋代名士情谊深厚,其文治武功、清正廉洁,从他结交的好友诗文中可见一斑。雷简夫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任雅州知府时,慧眼识才,因向成都太守张方平、当朝宰相韩琦和当朝翰林学士、文坛权威欧阳修举荐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使“三苏父子”同榜进士及第轰动京师而名闻天下。在今天的四川省雅安市和陕西省合阳县、耀州区等地都有史志与丰碑纪念这位“伯乐”。

  宋仁宗时期,雷简夫任雅州知府,他管辖下的蒙顶山,是盛产茶叶的名山。当时宋王朝对茶叶实行官营。“茶马互市”是当时的国策,名山是宋王朝与西北贸易的茶产地,当时全国贸易的茶叶半数产自名山,因此在名山设立了专管茶叶收购、转运的衙门—茶监(正七品衔)。因为是国策,每年边销茶产量必须保证完成,但对久负盛名的蒙顶细茶生产重视不够,导致品质下降。雷简夫一心想要重振蒙顶贡茶,恢复其历史声誉。他微服出访,几上蒙顶山,遍寻制茶高手,终于找到了恢复历史名茶的制茶工艺,发展了唐代久享盛誉的“蒙顶先春”的制作工艺,制作出冲泡发声的散芽茶,即蒙顶山名茶“玉叶长春”和“万春银叶”。他曾亲自督促茶叶采制并急送在京为官的好友梅尧臣,希望重新打开蒙顶山茶进贡的通道。梅尧臣品尝此茶后大加赞赏,特写《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一诗答谢,并将此茶分送京城各名流,蒙顶山茶从此又声名大振。

  梅尧臣在诗中这样描述:“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比来唯建溪,团片敌汤饼。顾渚及阳羡,又复下越茗。近来江国人,鹰爪夸双井。凡今天下品,非此不览省。蜀荈久无味,声名谩驰骋。因雷与改造,带露摘牙颖。自煮至揉焙,入碾只俄顷。汤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初分翰林公,岂数博士冷。醉来不知惜,悔许已向醒。重思朋友义,果决在勇猛。倏然乃以赠,蜡囊收细梗。吁嗟茗与鞭,二物诚不幸。我贫事事无,得之似赘瘿。”

  雷简夫在雅州任期不长,但对振兴蒙顶山茶付出了很大努力,当地老百姓对其尊崇有加。重建蒙顶山天盖寺时,当地人就把雷简夫塑像列于茶祖吴理真后侧左边(茶圣陆羽在右边),供人们朝拜瞻仰,以表尊重。

  六、吴中复与蒙顶山茶

  (一)生平与成就

  吴中复(1011年-1079年),字仲庶,兴国军永兴县(今湖北通山县)人,北宋仁宗、神宗两朝名臣、诗人。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先后任四川昭信尉、嘉州峨眉县(今四川乐山峨眉山市)知县、潭州(今湖南长沙)通判、监察御使、殿中侍御使、户部副使、右司谏、同知谏院兼都水监等职。他亢直敢言,不畏权贵,先后弹劾当朝宰相梁适、刘沆,仁宗嘉其淸廉刚直、风节峻厉,“飞白‘铁御史’三字以赐”,“时号为铁面御史”。吴中复能诗、善书,与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司马光等当时的“大家”唱和交游,王安石、司马光、曾巩等都有赠诗。王安石称他:“才高明主眷方深,属郡闻风自革心”;司马光称他为“贤侯”;曾巩则称他:“琐闱廷阁腹心臣,籍甚声华动缙绅。药石言行天下雨,袴襦恩达国中春”,可见其声闻很好。《全宋诗》录其诗24首、句3则。

  (二)《谢惠茶》诗赏析

  吴中复写有一首《谢惠茶》,对蒙顶山茶的生态环境等大为赞赏。全诗为:“我闻蒙山之巅多秀岭,烟岩抱合五峰顶。岷峨气象压西垂,恶草不生生菽茗。”

  吴中复任峨眉知县时,对峨眉山茶了如指掌。友人赠送的蒙顶山茶,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天下名山何其多,蒙顶山、峨眉山是近邻,两山相似甚多,二山并颂,震人耳目。该诗最后两句突出主题,两山地理位置、茶叶、宗教都是西垂之首。两山区域民风淳朴,恶草不生,只产香茗。这首七绝朴素精炼,突出了蒙顶山秀丽、神秘、厚重、盛产名茶的特点,诗短意浓,回味深远。

  陈开义,男,46岁,现任四川省雅安市茶办副主任。先后在《中华茶文化》、《茶博览》、《茶周刊》、《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业》、《走遍中国》、《星星诗刊》、《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人大权力报》、《四川政协报》、《调查与决策》、《四川三农》、《农村建设》、《四川茶叶》、《四川省情》、《四川文学》、《四川旅游》、《四川文艺》、《县域经济》、《茶缘》、《四川水利报》、天天快报和今日头条、北京茶叶网、亚太茶业网、凤凰网四川、中华名茶网、茗边、手机搜狐网、手机新浪网、新茶网、茶旅世界等5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件)。参与主编名山抗震救灾专著《撼魂》,参与编辑《茶祖故里行》、《吴之英评传》、《丰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选《蒙山雅韵》、《蒙山春来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顶山》、《二郎山》等专辑,著有个人文集《杯中岁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先后参与主编《蒙顶山茶文化读本》、《蒙顶山丛谭》》等茶文化书籍,主编名山区文艺刊物《蒙顶山》和《雅安日报.今日名山》蒙顶文苑文艺副刊和编辑《蒙顶山茶》。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