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浙大茶学系怎么样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神游茶世界,风雨一盏茗——记茶界泰斗姚国坤先生

姚国坤,1962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原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开发处处长、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茶树栽培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学术部主任、浙江省茶叶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茶艺师考评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茶叶博物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茶文化学术研究会(日本注册)副会长、国际名茶协会(美国注册)专家委员会委员。姚国坤作为资深的茶学学者,曾经以援外专家的身份,帮助多个亚非国家构建茶叶生产体系,并多次到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讲学交流。

60岁后,姚老师全身心投入中国茶文化研究与推广,筹建了全国第一所茶文化学院,先后组织和参加过20多次大型国际茶文化学术研讨会或论坛会,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0篇,出版著作100余部,其中有5部已翻译成英文、日文、阿拉伯文以及中文繁体字文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年前,为支持茶科学研究和茶文化发展,更好地培养和造就新一代茶学界和茶行业人才,姚国坤先生向母校浙江大学捐赠茶学相关书籍2000余册,今天,让我们走进姚国坤先生,细细品读姚老师与茶终生结伴、一世为茶的风雨茶人生。

老师捐赠书籍(部分)

一顶红色八角帽,一个标志的笑容,姚国坤教授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听姚老师讲话,北方人可能需要翻译,他的口音七成是绍兴腔、杭州腔还调和一点非洲马里味,三成是普通话,但他嗓音洪亮,幽默风趣,特别是做学术演讲时,中气十足,抑扬顿挫,威风凛凛。这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不仅成为姚老师的一个标志,更被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与学识酝酿成了一种魅力。

姚老师今年87岁了,这位事茶60多年的茶界泰斗,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不禁感慨道:“从20岁考进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现浙江大学茶学系)开始,自己的一生便再也没有离开过茶。”

“我一生的转折点就是去浙大学了茶”

回想起当初报考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时,姚老师说那时候的想法很单纯:“我认为我是农民的子弟嘛,填个跟‘农’有关的学校也挺好,第一志愿就填了个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觉得这个专业有点新奇,学茶也要上大学。”姚老师说,自己出生于一个贫苦的盐民家庭,读大学前连茶叶都不认识、也没喝过,更别提茶研究和茶文化了。

青年时期的姚国坤

姚老师说,自己一生的转折点就是去浙大学了茶,当初也没想这样一个“误打误撞”的决定,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姚老师读大学的时候,还没有班主任的概念,班里是由班主席、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三个人来共同管理,同学们叫做“班三角”,因为姚老师当时的入学成绩是全班第一,就当选了班主席。姚老师夫人就是姚老师的大学同班同学,二人因茶结缘,从大学开始到现在风雨同舟已有五十多年,“当年同班同学恋爱、结婚走到现在的就只剩下我们这一对啦!”

青年时期的姚国坤

姚老师说,自己一生的转折点就是去浙大学了茶,当初也没想这样一个“误打误撞”的决定,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姚老师读大学的时候,还没有班主任的概念,班里是由班主席、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三个人来共同管理,同学们叫做“班三角”,因为姚老师当时的入学成绩是全班第一,就当选了班主席。姚老师夫人就是姚老师的大学同班同学,二人因茶结缘,从大学开始到现在风雨同舟已有五十多年,“当年同班同学恋爱、结婚走到现在的就只剩下我们这一对啦!”

与恩师庄晚芳教授在一起

事茶60载

尽显茶人本色与担当

在留校一年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系所合并”,姚老师被并到了茶科所,从此开启了长达30多年的茶树栽培、茶叶科研的工作。其间,取得科技成果6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

他曾被国家派往马里、巴基斯坦等国帮助其发展茶叶生产,是新中国早期援外重要的茶叶专家和顾问之一,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其中,令姚老师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非洲马里共和国帮助当地种茶的事情。1972年,35岁的姚老师作为茶叶专家被派到马里进行技术援助,协助当地实现开辟茶园100公顷,每年产出100吨茶叶的目标。当时马里种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茶园就在撒哈拉大沙漠边缘,沙土地无法给茶树提供充足的营养;二是茶树全都是超过两米高的“巨树”,茶叶采摘困难、增产压力大。面对这两大难题,姚老师马上在当地四处考察,最终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一要重新塑造树型,改善采茶条件;二要改良当地贫瘠土壤,提升肥力水平。

姚老师(中立者)在非洲马里

“一开始,当地人,甚至随行的专家组长都不看好我的做法,但40多天过去,随着茶树逐渐焕发新的生机,所有人的疑虑也都烟消云散了。”姚老师说,姚老师在马里工作了两年七个月,最终以103吨的产量帮助马里超额完成了“双百指标”。由于出色地完成目标任务,姚老师被聘为马里农村发展部顾问,一直在马里工作了两年半才回国,当年他一回国《人民日报》的记者就来采访他,将他的事迹《在马里工作的日子里》发表在头版。

退休前的30多年工作,姚老师把我国每一个省、几乎所有的茶叶产销区都跑了个遍。因为姚老师对我国农业技术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1993年,姚老师受国务院表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颁证书;2013年,家乡余姚市人大常委会授予“爱乡楷模”称号;2016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第十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授予“特别贡献奖”(茶学术界获该奖项的还有中国工程院士陈宗懋和茶界泰斗张天福);2017年,国际茶业大会组委会授予“国际茶文化杰出贡献茶人”奖;2019年,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授予“银尚达人”称号;2020年,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授予“杰出中华茶人终身成就”奖。

老骥伏枥,笔耕不辍

姚老师常说自己一生从事的工作是茶叶事业,没有离开过茶,大学4年学的是茶,参加工作至今已有61个年头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36年,主要是搞茶的科学研究;后20多年,主要进行的是弘扬文化。

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中,姚老师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了《饮茶的科学》,结果发行情况出人意料地好,一出版就成了畅销书,连印5次,并从大陆火到了香港和台湾,这使姚老师信心大增,于是在搞茶叶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时,姚老师也开始经常写一些与茶的历史与文化相关的学术文章,并出版全国第一部《中国茶文化》专著,连印9次。

1995年,姚老师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工作后,共同宣扬茶文化,从此也正式从茶叶自然科学转向了茶的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退休后,2003年姚老师到树人大学帮他们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应用茶文化专业,并任系主任;2005年,浙江农林大学成立了茶文化学院,姚老师任全国第一所茶文化学院副院长。此外,他还主编了一套茶文化教材,一共七本,其中一本由姚老师自己撰写的,六本由姚老师和树人大学朱红缨院长共同主编的,这也是当时全国第一套茶文化专业教材。这些年,姚老师曾去往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讲课几十次,基本每年都会赴各地以及几个国家参与茶文化的交流活动。

姚国坤分别在美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

进行茶文化考察与讲课

有人曾问姚老师“如果要用一杯茶比喻自己,您认为自己是一杯怎么样的茶?”姚老师回答说,自己是一杯乌龙茶,耐冲泡、香味足、有后劲。姚老师这不平淡的一生,就像一杯乌龙茶,茶香天然馥郁,滋味醇厚甘鲜,“七泡有余香”或许这正是喜欢乌龙茶的茶人心中共同的特征与追求的至高境界。

茶里乾坤大,杯盏寄人生

衷心祝愿姚国坤老师

身体安康,幸福常存!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现代茶产业的记忆——茶工业文化遗产研究学术交流会”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隆重举行

2018年10月17日,“中国现代茶产业的记忆——茶工业文化遗产研究学术交流会”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隆重举行。湄潭县委常委、副县长孟焱,湄潭县政协原副主席周开迅,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项隆元,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培训与普及部部长缪克俭,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晓力,湄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岳龙,湄潭县职中茶叶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主任刘小华和中央茶场第二任场长李联标之女李玲等领导嘉宾出席交流会。

贵州省湄潭县不仅集中了大量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茶文物,还有野生大茶树标本,又有近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献,更有规模宏大的全木红茶生产线等生产工具。2017年4月、2018年7月,中国茶叶博物馆与湄潭方面就贵州茶主题博物馆群和中国茶工业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为共同推动茶文化遗产特别是茶工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于今日在中茶博成立“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工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举办一次小型学术交流会。

湄潭县委常委、副县长孟焱致辞

非常荣幸参加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湄潭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现代茶产业的记忆——茶工业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会。

首先,我代表中共湄潭县委、湄潭县政府对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参加活动的各位专家和积极筹备这次交流的朋友们表示感谢。感谢各位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结交朋友,增进共识的机会。借这个场合,我向大家汇报自己这两天学习的感受。概括起来就是6个字。有感,有效,有情。一是有感,有存在感。湄潭是茶叶大县,在专业领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到了县里以后,领导同事们都向我介绍,湄潭是茶城,我们有60万亩茶园,投产面积40多万亩,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县里有数十万人靠这片小小的茶叶生活。我真心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茶名片,让更多的人知道湄潭,知道湄潭在中国茶叶领域的重要地位,让存在感更强。二是有效,有工作实效。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要求,希望能够为县里的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做一些实在具体的工作。特别是在湄潭今年精彩出列以后,工作重点也从“扶贫”转向“协作”,怎么样在新的条件下在湄潭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在这个方面,茶叶无疑是很重要的抓手,今年我们要在上海开遵义茶的旗舰店,怎么把这个店设计好,体现沪遵两地交往,体现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也欢迎各位给我们支招。三是有情,有情感驱动。对茶的回忆是带着情感的。祝愿通过对茶工业的回忆,能唤起更多人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情感的回忆。以茶为载体,更好生活,更融洽相处。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晓力致辞

中囯茶叶博物馆与贵州茶工业生态博物馆是走在传承、研究和弘扬道路上的携手同行者,尽管彼此的任务、特点、规模有所不同,但我们情怀与责任是相同的。贵州具有丰富的茶产业资源和茶文化积淀,湄潭在中国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中地位独特、魅力独具、价值独有!既有自古飘来的悠远茶香,更有近现化中国茶工业在艰难中发展的坚定脚步。而我们的目标是,踏着前人的足迹,秉承弘扬茶文化的使命,加强茶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增添新的资料,推进新的使命。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致辞

1939年10月国民政府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派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刘淦芝出任当时中央农林部湄潭茶叶试验场场长,后其又被聘为浙大农学院病虫系兼任教授。浙大西迁湄潭办学后,很快与实验茶场联姻,这场联姻几乎决定了湄潭接下来70多年的产业发展重心,也让湄潭成为中国现当代茶业发展的起点站。浙大以人才和科研器材优势,帮助指导实验茶场开展科学研究。他们联手办学搞科研,借湄潭山水之灵气,把湄潭的茶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改进了湄潭茶固有的品质,引进了异地的优质茶种和杭州“龙井茶”的生产技术,使湄潭茶叶顿时名扬四方,受到浙大教授、专家的好评。在中国现代茶叶历史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湄潭这样汇集了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徐国桢等重量级茶学专家。

中央茶场第二任场长李联标之女李玲致辞

我是在湄潭出生。那是一个我们国家最艰难的年代。我父亲那一辈人竭尽自己所能为救国救民奉献他们的力量,湄潭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就是为抗战筹集资金而建成的。湄潭的茶人有爱国的传统。

作为老一辈茶人的后代,我看到了湄潭的发展变化,也衷心祝愿我们的老乡们生活更幸福!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项隆元致辞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概述》

项教授从工业遗产概念的提出与认识出发,介绍了当前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实践案例。项教授认为茶工业遗产是一种独特的工业遗产,应当在充分调研文献与遗存,评估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后,参考已有经验,合理规划,做到科学性保护,原真性展示,产业化经营,真正让茶工业遗产活起来。

湄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岳龙致辞

《湄潭在中国茶叶工业化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一是加快了茶叶机械化推广;二是茶叶生产机械的研发与改良,促进了中国茶叶工业化发展;三是较完整地保存了中国茶叶工业化文化遗产。

湄潭县职中茶叶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主任刘小华致辞

《桐子坡——贵州茶树育种的圣地》

从20世纪40年代到现在,从李联标到刘其志到纪德禄、林蒙嘉、再到新一代的育种专家陈正武、鄢东海、周富裕,他们在桐子坡的辛勤劳动和学术上的一丝不苟,不断在中国茶树育种领域书写新篇章。

湄潭县政协原副主席周开迅致辞

《重塑“国红”——遵义红茶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品牌展望》

从1652年一批南明的“省部级”干部和文化大家隐居湄潭种茶、制茶及“扫叶烹茗”始,至清代成为皇室贡茶,民国实现身份转变,到与国共命运、大民生大健康,到进入全国十大红茶序列、十九大会议专用茶,遵义红从历史深处走来,经历了许多大历史,产生了很多大作为!36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款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的红茶,一款具有红色文化内涵与吉祥寓意的红茶,已成为人们最喜欢的茶品之一。

“遵义红”茶艺表演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晓力宣读文件,成立“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工业文化研究中心”。

参加本次交流会的领导嘉宾还有湄潭县文广新局党组成员、文物管理所所长唐朝秀,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馆长陈荣,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朱珠珍,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陆骏,中央实验茶场第二任场长李联标五子李屿,“茗边头条”、《茶讯》主编孙状云等。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