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怎样炒茶茶叶会是黄的

找到约146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喝什么茶,喝茶你是如何被引上道的

主要关于武夷山茶的文章、知识;制茶、评茶经验交流,还有一些知识文章分享。         

去别人家做客或者去某些公司办事的时候我最怕看见的是一个茶几,尤其害怕的是看见一个原木树桩的茶几。一个茶几的上边放着一个漏水茶盘,一个龙头弯过来,一个盖碗一个茶海一块茶巾一个镊子一个罐子几个小杯子,看到我就希望自己档次不够不会被往那边引,被扔到沙发上丢一瓶矿泉水好了,被引过去就麻烦了,就惨了。

     喝什么茶?如果你被招待到茶几前的话第一句通常是这个,戴佛珠的主人会告诉你,我这里有龙井毛尖铁观音大红袍普洱冻顶乌龙人参乌龙白茶黑茶砖茶竹叶青瓜片碧螺春猴魁毛峰你要是喜欢煞口的我还有炒青茉莉花,这一套话顺的仿佛就为了展示超强的口技,下一秒郭德纲附体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报一通菜名,这时候千万不能说随便,说了随便你就完了,说了随便就要听一通茶知识介绍,“现在是冬天红茶暖胃不如我们喝红茶吧”——这是比较体恤民意的,不体恤的就完了,就要从远古洪荒讲到东茶西渡然后才拿出一罐茶冲了喝。 

    然后是茶经,当然不是陆羽的茶经,是神经病的茶经,什么“酒如妓,茶如妻,年轻时候喜欢酒,年纪大了就会喜欢茶,喝茶就像喝自己的妻子。”然后给你倒一杯他的妻子,你诚惶诚恐的接过来,托妻献子的交情,喝一口,赞一口他的妻子好喝,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感谢你把这么好喝的妻子给我喝。

     完全不清楚这些个神经病是什么时候开始犯病的,但这几年见得尤其多,跟佛珠和国学一起叱咤风云,纳兰性德安意如于丹萨顶顶,某宝给佛珠国学茶道婊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一个婊拥有了如此快捷的捷径,不需要读书,不需要上课,也不需要花钱去会所接受教育,只要在你的购物链接下看看那些商家的描述,高冲低泡附带茶道表演照片,念珠要怎样保养,每一个茶具要怎样使用,回来随便练习一下,成了,一个崭新的佛珠国学茶道婊璀璨登场。

     装逼起源于鄙视,要成为茶道婊首先就是要鄙视那些“俗”的,鄙视喝茶饮料的,鄙视喝袋泡茶的,鄙视喝花草茶果粒茶的,鄙视用杯子喝茶的,鄙视冬天喝绿茶的,鄙视喝茶加奶加糖加柠檬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茶壶高。

     鄙视之后就是跟风了,之前是喝铁观音后来风行普洱就喝普洱,正山小种大红袍站在风口浪尖,那就正山小种大红袍,永远心甘情愿被商家忽悠,做潮流的最大跟风者,商家制造一个谣言就信一个谣言,尽管说好了“茶客”要鄙视花草茶,当一个纯粹是炒作出来的雪菊出现的时候还是义无返顾的给自己的茶壶里丢进去数朵黄兮兮的雪菊,砸一口菊花,喝一肚子的所谓健康,所谓的文化。 

    “文化”是穷逼最好的遮羞布,喝的不是茶,是一种文化,穷逼如是说。于是文化的“养壶”,玩茶宠,在茶几丢一块石头,用黑乎乎的茶汤浇的像是茅坑里的砖头一样黄,文化。这个文化必须是排斥异邦的,你用versace的茶壶洗不掉一个土,用铸铁壶用muji他们说啊呀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比实在太小儿科了,用ikea就完了,会被认为穷且没品。紫砂汝窑,粗陶都不行,白玉流光啊,文化,五十块钱一套义乌批发,搁桌上一摆特别有品的样子。然后是茶叶,茶叶不能是品牌的,喝茶讲究的是不喝品牌,喝品牌的是土,必须是原生态茶农手摘,有钱的开个越野杀进深山中间,一年看几次茶叶生长,有没有喷洒农药,现场看看采摘然后带一筐回来;老派的是去熟悉的茶叶店,让熟悉的老板拿出熟悉的茶,什么“这个是给你特别留的,你再不来我就忍不住自己喝了”,现场尝几口聊几句,说说收茶的故事,然后带上几罐回家;上两种都算不上可怕,最可怕的就是新派的,新派多是穷逼的,网购所谓的原产地茶,咔咔咔一堆照片看完,果然是穷乡僻壤,果然是民风淳朴,然后买来一堆稀里糊涂的东西就往壶里泡,原生态,并且重金属和农残检测不明,真文化真健康。

 

    特别佩服网购茶农茶的人,太勇敢了,随便一检索到处都是“茶农自产”,小茶农自己生产个信阳毛尖也就算了,竟然现在的茶农连高端茶都有,以前我上班的时候杯子里泡了几片花草,一同事问我说你喝的啥,我说花草茶,说啊呀那叫茶吗,尝尝我刚到的大红袍,说完把我杯子里的水给倒了,换上他的茶,“茶农自产,原生态的大红袍”,一股子的坏红薯味吓得我回家喝了两升水洗胃。

 

    “原生态”是歧视袋泡茶的主力军,在他们的认识中袋泡茶就是黄牌,就是茶叶沫子,就是农残超标的那个,“那也叫茶?”怎么不叫茶,都是茶树叶子。之后是歧视茶饮料,认为喝三得利的都是装逼犯,瓶装茶不叫茶,这种歧视极其赤裸,让人不禁感慨还是咖啡好,咖啡界对瓶装咖啡的歧视都没有这么赤裸,因为咖啡首先具有“提神”的功能属性,大家会默认有些人喝咖啡是为了摄取咖啡因提神,而茶就是消遣饮料,“只是不喜欢和糖水跟白水并且喜欢茶的味道”和“摄取茶多酚”“减肥”这几个功能属性就被无视了,变成了“喜欢装逼又不懂茶”,虽然甜味茶饮料除了甜味剂太多可能会损伤味蕾没有任何其他问题。喝个饮料都胆战心惊,这种事情也只有茶叶界才会发生吧。

 

    但茶叶装逼犯不会认为茶是饮料,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品质,他们炫耀味觉“你能喝出这个茶的兰香味那个茶的豆香味那个茶的果香味那个茶的栗香味吗?”——任何味觉和嗅觉正常的人都喝的出来吧?味蕾厉害你去告诉我每一种水是冰川水地下水活泉水产自哪里啊。又说文化,机场书店买来的茶叶书看两本就文化,都不读茶经,多算不上有文化我干嘛听你讲文化,而且显然——你所做的一切只是因为不想承认自己喝的是一种饮料,一种树叶子罢了。

【刀哥访谈】杨行吉:不是只有勐海才能发酵出好熟茶


时间2021年1月15日上午

地点昆明云普茶厂

访者新茶媒、企业外脑、晓德书号

访谈对象杨行吉


 


杨行吉简介




杨行吉,祖籍安徽,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3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云南临沧茶区,任茶叶技术员,调查茶叶生产情况,帮助茶区规划茶园发展,用自己所学的茶叶知识理论,教茶农科学种茶、制茶、提高茶叶品质,实现增产增收。六十年代大多数茶区农民只会简单地做晒青毛茶,红茶很少做,炒青、烘青更不会做,为此,他每到一处都教茶农做红茶、炒青茶和烘青茶,在全区逐步地推开了红、绿茶制作。

1980年杨行吉被任命为临沧地区茶科所所长,在一座荒山坡地上,带领了几位同志创办了临沧地区茶叶科学研究所。建盖茶叶初、精制车间400平方米,茶叶生化室一间,150平方米,四层职工宿舍一幢。还租用附近生产队荒地100亩,作为茶叶栽培试验基地,边建所、边生产、边科研,仅用了两年时间,很快在租用的土地上,栽种了茶叶良种,三年后初见成效,亩产达百斤。同时还在茶科所附近生产队几十年的老茶园里,进行老茶园改造试验、台刈修剪试验,仅用两三年,使几十年的老茶树变成了青青茶园,亩产达百斤以上。之后,他以点带面,把试验成果在全区推广使用,对改变临沧茶园面貌,增加产量,增加茶农收入,起了重要作用。 

1981年,杨行吉开始新的试验课题,大胆革新红碎茶,取消单独萎凋工序,进行“红碎茶初制新工艺及新机具”试验项目。经过三年多批次不断试验,1983年经全国有关茶叶专家、学者等20余人现场鉴定,得到了高度认可,在同行内属全国首创。新工艺彻底改变了原经萎凋老工艺的茶叶品质,新工艺制出来的红碎茶品质,突出浓、强、鲜,经生化测试结果,茶黄素、茶红素、水浸出物、氨基酸等均比老工艺制出的红碎茶多,同时还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老工艺必须经过8—10小时萎凋,才能揉切、发酵,而新工艺现采下的鲜叶及时就可以制造,既省时又省工。 

1983年“红碎茶初制工艺及新机具”试验成果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他被评为高级农艺师;1989年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4年,杨行吉调临沧地区外贸局任副局长,主管全区茶叶产、供、销工作。在任期间,多数时间仍到全区各个初、精制茶厂指导工作。为了加快全区经济发展,搞活经济,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除完成省茶叶公司调拨任务外,他还组织全区各茶厂和其他茶厂的部分工夫红茶、红碎茶直调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使各个茶厂增产增收,多创外汇,加速了全区的经济发展。 

1985年他调临沧地区茶叶局任副局长,在地委、行署直接领导支持下,在一块空地上盖起了办公室、宿舍、试验车间,同时还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20亩茶地上进行茶树快速高产试验。三年成园投产,亩产达200公斤,成为全区的样板茶园。他还在茶叶局下成立了临沧地区茶叶公司,成为产、供、销一条龙实体单位,专门为全区各个茶厂服务。同时还帮助公司茶叶技术人员和工人,在试验车间里,进行各类茶叶试验,其中普洱茶继茶科所为重点试验,经过多批生产试验,初步获得成功,并在全区推广生产普洱茶。 

1989年他调到云南省农业厅下属单位省农工商实业公司任经理。1990年省农业厅准备自己办茶厂,他被抽调筹办,在农业厅生产基地大普吉,建立简易厂房400平方米,购置了茶叶机械设备,在一年内筹备基本就绪。1991年茶厂正式成立,他被任命为厂长,主要研究加工普洱茶系列产品,直至1998年退休。 



2000年他与云南农业大学周红杰教授合作,进一步深化普洱茶研究,从事生物化学变化与普洱茶的品质的关系研究,该厂成为云南农大的普洱茶研究教学基地,茶厂提供生产工艺研究,农大对普洱茶工艺中微生物参与进行分析试验研究,经过多批次反复试验研究,普洱茶加工工艺得到了很大提升,为生产高品质普洱茶奠定了基础。



2021年1月15日上午,新茶媒丶企业外脑联合晓德书号一行,到昆明几十公里郊外的昆明云普茶厂采访老茶人杨行吉。
杨老师师承茶界黄埔军校——安徽农学院,陈椽前辈嫡系,60年代建临沧茶科所,70年代自发研究发酵熟茶,80年代筹建花园茶厂,德高望重,成绩斐然。

采访中任你茶界敏感疑问尖锐话题,杨老师毫无忌讳,有问必答,他说:"所谓专家,除了理论学问做得好,最重要的是能用专长帮助企业发展。"
向心怀坦荡正直无私的老茶人致敬!

83岁高龄的杨行吉老师

以下是访谈内容:



新茶媒刀哥采访杨行吉

【问】:我们了解到杨老师是六十年代到的云南临沧,请问那个时候临沧当地做的是什么茶?【杨】:晒青茶,也有少量的红茶。但制茶工艺极其不规范,一家一户做的茶,工艺基础整体较差。 

【问】:那时,当地喝的是什么茶呢?

【杨】:也是晒青茶。但是我对现在一昧强调的老式做法(传统工艺)有些看法,当年外面的人很不接受云南茶,当然有云南茶浓强度过高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为云南粗放式的制茶工艺。那个时期的云南茶区普遍现象是: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工艺简单,经常见到农户背着娃娃上山采茶,回来后搭一个三脚架煮完饭就开始用这口锅杀青了,杀青完后开始揉茶,不是用手揉,直接用脚搓啊!搓完后放到簸箕里,有太阳的时候就拿出去晒了!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做出好茶呢! 

【问】:那其它茶区比如版纳、思茅的情形又怎么样?

【杨】:都差不多啦,普遍都比较落后。 

【问】:六十年代在云南有没有普洱茶的概念?

【杨】:有了,当时勐海茶厂也想做,因为香港澳门那边有需求。当时做绿茶的多,雨水天的夏茶,毛茶积压在简陋的临时仓库里拉不回来,经常被雨淋,到了秋季拉回来颜色都变了,检验一下也是可以卖到港澳一带的。但这种茶只能算是自然发酵,也不叫普洱茶,压成饼的话叫青饼,泡出来的汤色也显红。当时勐海茶厂的厂长是唐庆阳,老家和我挨得很近,口音也相似。我试了一下这种茶,发现霉味很重,我说这茶怎么能喝呢?唐厂长答:小伙子,要学一下!我们要把这种人工发酵的普洱茶研究出来,意义很大呢!但当时我很不感兴趣,就一直没在意。

 

新茶媒刀哥采访杨行吉

【问】:当年的茶区大树茶多不多?

【杨】:很多啊!不过那个时期砍树现象就很严重了,就像勐库的小户赛,有上寨、中寨和下寨,茶树的气候、土壤和品种都一样,为什么现在中寨的茶价最高?中寨的拉祜族跟我说:以前他们寨子的汉族人想增加产量,把树砍了发的就多,我们不想赚那么多钱,就没砍,结果现在我们的茶比他们的值钱了! 

【问】:说到大茶树,想请教下杨老师,树龄大的茶树和树龄小的茶树,哪一种茶的口感会好一些?

【杨】:我认为,在同一块地方,树龄大的茶树口感上要比树龄小的好。还要注意,茶树周围有没有水果树,比如2002年有茶农给我推荐一棵很大的茶树,我买了他的鲜叶,但是做出来的茶并不好吃,后来才发现这棵大茶树周围有很多核桃树,核桃树对茶树影响很大,这种环境下的古树茶,甚至不如台地茶好喝!此外,还要看茶树的朝向,像冰岛,周围也有很多大茶树,为什么就老寨的最好?除了朝向,还有茶树不密集,土壤能提供充足的营养。

企业外脑方一知采访杨行吉


【问】:当时临沧有没有做紧压茶的?

【杨】:当地就是做成散的自己吃,如果茶厂要调货,比如下关茶厂要货,就必须用马帮驮,散的体积太大,就洒一些水压在箩筐里驮运。那个时候马走的慢,天气又热,驮到茶厂要十多天,茶汤的颜色都开始变红了。当时下关茶厂的原料用量,临沧茶占的比重还是很大的,如果要1万担,临沧这边起码要供应六千担。下关主要是做边销茶,所以临沧供应的料也是以老叶子为主。下关做的紧压茶,苦涩味下降了很多,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后来临沧这边觉得原料成本太高,和下关茶厂讨价还价,谈不拢,就决定自己生产。茶做出来后送到迪庆,结果人家不接受,原因是——苦涩味重!我们这才知道,下关做的紧压茶,是经过发酵的,此外还掺了一部分的烘青料。 

【问】:请杨老师介绍一下1980年筹建临沧茶科所的情况?

【杨】:当时是为了研究红碎茶,一开始是省茶叶公司提议,在风庆茶厂搞,几次试验下来没有成功。临沧地委决定自己搞,我们就建了临沧茶科所自己研究。茶科所有了成果之后,省茶叶公司和外贸局又出面了,说是得打省里的牌子,这才投了科研经费。 

【问】:89年筹建的茶厂是哪一个茶厂,是省茶叶公司的吗?

【杨】:那个是花园茶厂,是农业厅下属的一个茶厂,我之前在临沧茶叶局,因为我和外贸部的出口公司比较熟,方便办理出口许可证,所以89年调我到农业厅在昆明大普吉筹建花园茶厂,主要是生产普洱茶,也就是现在的熟茶。 

【问】:熟茶工艺中,原料的老和嫩对发酵出来的熟茶有什么影响?

【杨】:原料嫩的话,发酵出来的茶滋味比较单一,老的料一般都是成熟的叶子,发酵的熟茶滋味丰富一些。一般较嫩的料如单芽做的熟茶比较好看,但用量少。比如这个土司砖,用的原料就比较粗老,很受广东一带茶友的欢迎。


【问】:在昆明发酵熟茶用的时间有多少天?

【杨】:在哪里发酵时间都差不多,主要还是看原料的状况,一般在昆明发我们用70多天,有的原料也会到80多天。 

【问】:用古树茶为原料发的熟茶和用一般料做的熟茶口感区别大不大?

【杨】:区别还是很大的,一般懂茶的都能喝得出来的,主要是成本高,价格也贵些。 

【问】:云南有很多茶区,临沧就有勐库、永德、凤庆等,哪一个片区的原料制作熟茶品质上有优势?

【杨】:我们考察原料,主要是看它的浓淡,不管哪个茶区,如果发酵出来的熟茶浓强度高,我们就认可它。 

【问】:杨老师对普洱茶的前景怎么看?

【杨】:今年茶行业市场很不好,但我们的熟茶还是供不应求的。熟茶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养胃,这个保健功能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非常看好熟茶的前景! 


企业外脑方一知采访杨行吉


【问】:杨老师研发熟茶有多少年了?

【杨】:我在60年代也就开始研究,但都是私下里小规模的尝试,真正大规模做熟茶,还是从花园茶厂开始的。

【问】:杨老师对熟茶的“堆味”怎么看待?

【杨】:我没做过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所以堆味怎么产生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怎样避免堆味,在发酵过程中从技术上就可以解决,我们可以做到刚出厂的熟茶就没有堆味!熟茶发酵的规律,至今没有人成功做过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 

【问】:杨老师对现在的“小堆发酵”、“木框发酵”怎样看?

【杨】:这是做样子,做宣传样子!我试过了,效果不好!

【问】:熟茶的樟香味是原料的因素,还是工艺的因素?

【杨】:是仓储的因素,主要是湿度!

【问】:普洱茶在云南哪几个地方存放适合一些?

【杨】:临沧、勐海、思茅都挺好,此外蒙自也不错的。 

【问】:杨老师如何理解勐海味?

【杨】:勐海味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与原料无关,主要还是人和工艺的问题。不是只有在勐海才能发酵出好的熟茶!

 



【问】:杨老师做熟茶这么多年,能不能透露一下熟茶工艺最大的技术改进在哪方面?

【杨】:就是原料、温度、湿度、空气、水这些因素的合理调配!

【问】:当下普洱茶的制作比较混乱,特别是茶区的毛茶制作,有很多专家说法都不一致,有没有必要统一管理?

【杨】:现在我们很多地方的技术干部都是靠嘴皮子,只会讲空话,那些所谓的专家,连一款像样的茶都出不来!我认为作为专家,应该凭借自己的专业专长,帮助企业、茶农做出让大家都满意的产品,这才是专家!生茶和熟茶还是应该分开,统一叫普洱茶不合理,各有各的属性,大米和米饭毕竟不是同一种食品。 

【问】:晒青毛茶的手工杀青和机器杀青,杨老师怎么看?

【杨】:别人怎么看我不知道,但手工杀青的茶我是不会要的!


企业外脑、新茶媒团队和杨行吉老师合影

                                                                                                   晓德书号团队和杨行吉老师合影

                                                                                            全体采访人员和杨行吉老师合影

文:刀哥

图:王磊

资料提供:昆明云普茶厂、企业外脑、新茶媒团队、晓德书号团队



聚焦贵州省沿河县中寨镇茶产业发展调查

4月21日,《经济日报》整版刊发文章《一片片叶子改变了众山村——贵州省沿河县中寨镇茶产业发展调查》,3年前,一株株肩负扶贫使命的茶苗,从浙江安吉县来到千里之外的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如今,这些茶叶已在沿河县的多个村子“安”家,发展成为朝气蓬勃的茶产业,开始改变当地群众的生活。这些茶苗结出了怎样的扶贫之果?一起来看:

3年前,一株株肩负扶贫使命的茶苗,从浙江安吉县来到千里之外的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如今,这些茶叶已在沿河县的多个村子“安”家,发展成为朝气蓬勃的茶产业,开始改变当地群众的生活。记者近日来到沿河县,去看看结出了怎样的扶贫之果。

“白叶一号”是从东南飘落西南的一片叶子。借着东风,它从浙江省安吉县落户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2018年4月,靠种植安吉白茶富裕起来的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有关方面确定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和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等3省4县的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作为受捐对象。贵州沿河县中寨镇志强村、三会溪村和大宅村3个青山相连的村庄,就是受赠茶苗栽种的地方,茶叶的名字都叫“白叶一号”。今年是茶叶采摘的第一年,记者到中寨镇和茶农一起采新茶,看看“白叶一号”给中寨镇这些山村带来了什么?群众呵护这一片茶叶,有怎样的收获?

从“单脚支撑”到“两腿走路”一片片叶子长成产业中寨镇地处沿河县西南部,重峦叠嶂,“地无三尺平”,是沿河县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以前,当地农民多在小块坡地种植玉米等作物,收入有限。2016年8月,谭鹏飞到中寨担任镇党委书记,他告诉记者,“当时脱贫的压力主要在于难以形成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种茶叶曾经是中寨的一个选择。这里有许多老茶树,10多年前一些村引种过茶叶,但没有形成气候。当地百姓说,主要是茶园管护和后期加工环节跟不上,没有技术,也不掌握炒茶工艺。“白叶一号”给中寨带来一个增收产业。自始至终参与“白叶一号”引进和栽种的谭鹏飞列举了几个数字:2018年“白叶一号”到来之前,各个村落零星种植的绿茶只有200多亩。

2018年“白叶一号”落户中寨,他们种植了1500亩;第二年他们又到安吉黄杜村购买茶苗,种植了3850亩,“白叶一号”种植达到5350亩。种植之前,谭鹏飞带着村里合作社的5个人到黄杜村,从挖土、掏沟、整地开始,一步一步学习种植要领。茶苗种植后,黄杜村给每个种植点都派了师傅进行现场指导。今年进入采茶时节,他们又派炒茶师傅到村里的茶叶加工厂手把手传授炒茶技术。这让村民们多了一份信心,茶产业有了群众基础。基础设施是产业形成的前提条件。这几年,中寨仅“产业路”就修了6条共计51公里,茶叶基地还通过工程型蓄水设施实现了产业配水,这些基础设施让茶叶不再是“荒坡荒地栽种的产业”。谭鹏飞的手机里保存了很多茶园图片,群峦重叠,绿意绵绵,山路环绕,美丽如画。志强村、三会溪村、大宅村3个村庄设有专门合作社负责种植茶叶,中寨在种植茶叶的14个村建立起12个合作社。

志强村村民张稳是放弃在浙江打工回村管理茶山的,起初听说村里发展茶产业时,他并没有动心,但听到要以合作社流转土地统一经营,他就决定要回来了。“有了产品是第一步,经营管理模式很重要,合作社经营这个办法一定能行。”张稳说。江苏一家茶叶公司2019年到与大宅和三会溪相连的金山村流转1700多亩土地,栽种绿茶。两年多下来,中寨种植绿茶优质品种达到5450亩。一个产业的形成,某种程度上说更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白叶一号”栽种成功和大面积发展,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中寨镇群众的认识,促成了发展茶产业的社会环境。用“靠山吃山”来形容当地人与大山的关系十分合适,尤其是这个“吃”字。多少年来,人们在山上栽种苞谷、土豆,解决吃饭问题;利用山上长的草养羊、养牛,发展畜牧业。以黄牛、白山羊和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是这里的传统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依托。谭鹏飞说,“白叶一号”改变了中寨的产业结构,拓展了发展思路,让他们开始“两腿走路”。2019年,中寨各类茶叶种植面积从1500亩增加到8390亩;2020年又扩大到10800亩。

沿河自治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空闲时间也能挣钱农村劳动力不再“富余”对于普通农民而言,“白叶一号”带来的直接变化是在家门口就有了挣钱机会,而且是利用空闲时间挣钱。记者在志强村、三会溪村和大宅村走访时了解到,每个村的茶园每天都需要上百人打理。茶园工人通常的工资标准是每天80元,中午还管一顿饭。53岁的杨正花是三会溪村的村民,她和丈夫田茂洪都在茶园务工。她算了算,去年两人在茶园的劳务工资就拿到了3万多元。“开沟、拔草、施肥的时候,每天给100元工资,平常是80元。”她说,以前种庄稼,给别人帮短工,一年收入也才只有几千元。

在志强村的茶山上,记者遇到了正在采茶的村民张玉霞。57岁的她平日里需要照顾几个孙子和外孙上学,把孩子们送到学校后,她就来茶山务工,每天收入80元。“我已经连干半个月了。”她感慨地说,种地的时候休得多挣得少,现在干得多挣得也多。长期以来,外出打工都是贫困地区人们增收的主要途径。山区发展产业就是希望外出打工者返乡也能找到挣钱门路。如何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需要让他们看到产业自身发展前景,还能实实在在挣到钱。

记者在中寨镇看到,“白叶一号”给这里带来了巨大的用工需求。当地人说,富余劳动力的“富余”去掉了,现在要改成“缺”。采茶时节,中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找不到务工人员。在茶山上劳作的大都是老人和妇女。为此,3个主要栽种“白叶一号”的村成立了茶叶联合会,统筹协调劳动力使用,哪里工作量大,就让劳动力先去哪里。三会溪村还成立了劳务公司,专门到附近县乡招聘劳动力来茶山务工。劳务公司负责人秦义恒介绍,他们平均每月要组织600多人次来务工,最多时有900多人次。“白叶一号”发展为农民增收作出了多大贡献?记者没有找到一个确切数据,但从几个村庄合作社的劳务支出中可以了解个大概。大宅村村委会主任田维坤说,专种“白叶一号”的利民合作社劳务支出每年都在70万元以上。

三会溪村党支部书记秦进介绍,去年合作社劳务支出也有70多万元。志强村党支部书记肖国江说,村里闲散劳动力几乎都参与到了茶园管理和采茶劳作中,人均收入每年1万元以上。沿河县扶贫办的数据显示,自“白叶一号”茶产业基地建设以来,共发放群众务工工资500多万元。“还有一笔土地流转费用。”志强村村委会主任张金华说,3个村最开始栽种茶苗的1500亩土地都是流转来的,后来中寨万亩茶园也大都是流转来的土地。这几年,流转费用也成为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志强村600多户村民,种茶流转土地涉及200多户;三会溪村372户村民,种茶流转土地涉及133户;大宅村306户村民,种茶流转土地涉及100多户。因为山地荒坡多,土地流转费用还不算高,通常价格是每亩田300元,每亩地200元。

“白叶一号”不是富了几个“大户”,而是带动了广大农民。秦进估算,村里至少有一半人都参与到了茶产业里来。在志强村,留守家里的劳力,无论老人还是孩子,多多少少都参与了茶园管理和采茶。“白叶一号”引进的直接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中寨脱贫致富。在种植安排和产业发展上,中寨实行合作社种植、村集体主导、农民参与分红等模式,保证产业发展利益直接惠及农民。因为茶苗生长需要时间,可以说,在前3年没有卖茶收入的情况下,农民对产业发展的感受还不太直接。但是,土地流转费用和劳务收入已实实在在进了农民口袋。

今年是“白叶一号”开始采摘的第一年,3个村庄预计可以收获1500多斤干茶,明年大概能增加到1万多斤。“茶产业收入是可以看得见的。”谭鹏飞说,“这就能保证我们脱贫之后稳步增收。”梦想可以落地走出去的人“重心”回归“白叶一号”带来了什么?记者在中寨几个村听到最生动的回答是“新的梦想”。外出打工是过去很多村民的选择,但走出去的人很难忘记生养自己的山林。连绵的大山收藏着乡愁,也寄托着他们的梦想。“白叶一号”让许多梦想有了着落,也点燃了更多梦想。秦进外出打工多年,2010年回村当了干部。他说,做梦都想着在山上种经济林,增加农民收入。得知村里要发展“白叶一号”茶叶,他特别激动:“我立即组织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开会,丈量土地,组建合作社,恨不得连睡觉时间都搭上。”张勇是志强村云雾生态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大学毕业的他,到广东打过工,当过9年代课教师,还在镇里一所中学当过保安。后来,他成立了云雾生态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看着前些年种下的茶园荒了,我心里总放不下。”他说,“我一直有个梦想,把村里那些茶叶管护起来。”但是合作社成立两年,大家却不愿把种了茶的土地交给他管。

2018年秋天,“白叶一号”来了。张勇不仅带着自己的合作社栽种茶苗,还动员亲戚加入。他自己到黄杜村学习了两次,从茶园管护到烘干炒茶,他都是村里最先学会的。清明采茶季节,张勇带着人炒叶,天天睡在厂房里,但他说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儿。“如果没有‘白叶一号’,我的合作社就黄了。”张勇说。“白叶一号”对于另一群走出去的人而言,改变的是他们与故乡的关系。1978年出生在三会溪村的田茂友,1993年就到广州打工。2008年,他回到贵阳办起自己的工程公司。看着山村旧貌,他无数次想过帮村里一把,带着乡亲致富,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子。得知村里要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白叶一号”的消息,田茂友立即响应,投资成立了三会溪茶叶种植合作社。“过去20多年,我每年都要回村看望老母亲。”田茂友回忆,每次都是住一两天就走了。这两年种茶苗,他一口气在村里住了3个多月。茶山上修路,他为了把好质量关,又在村里住了几个月。有了茶园,他对故乡的牵挂更真实了。秦进说,在外边发展了很多年的人,过去想着迁走户口、送出孩子,这两年他们的“重心”开始向村里倾斜。单是三会溪村合作社里,就有6人是外出打工回来的。“回来”不是回村不再出去,而是入股合作社,操心起村里事。田茂友深有感触,以前他对家乡只有思念,现在是真实的牵挂,而且这牵挂越来越多。未来他准备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茶园。乡村产业振兴最缺人才。而从乡村走出的人,愿意把“重心”放到村里来,放到山林间的产业上来,这是多么动人的事情!激发奋斗精神独立走新路闯市场目前整个沿河县茶叶种植面积有20多万亩。

茶叶作为一个产业,在沿河县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产业基础有了,但产业体系还没有形成。沿河县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说,产品加工和市场销售是明显的薄弱环节。“茶叶如何卖出去,怎样卖个好价钱,这是我们最操心的事。”谭鹏飞说。产业的成效必须要得到市场认可。茶叶产出来了,怎样走向市场,是“白叶一号”接下来要面对的直接考验。走向市场,得有个品牌。现在,浙江捐赠的“白叶一号”有一个共同品牌,叫“携茶”。在沿河县,还有一个“洲州茶”品牌,是本地茶叶企业,可以收购茶叶并帮助销售。3个村的合作社负责人有一个强烈愿望:种出了茶叶,要创一个自己的品牌。中寨人是这样理解的:“携茶”和“洲州茶”是“白叶一号”走向市场的两道“保险杠”,如果茶叶产量大了,销售出现问题,他们可以帮忙销售。但是,不能躺在别人提供的“保险杠”上“等靠要”。茶苗是黄杜村捐赠的,技术是黄杜村派人来教的,茶叶加工也是黄杜村帮助完成的。产业发展起来了,要感恩黄杜村人的帮助,更要学习自己走向市场。

“白叶一号”激发起一股自立自强的力量,这是志强村、三会溪村和大宅村许多人的共同体验。无论是镇村干部,还是茶叶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都对自己建立品牌闯市场有着清醒认识,深知面临的困难和自身的不足。张勇说,建立自己的品牌闯市场,当然有很多困难,缺人才缺经验。但是面对新的考验,他满怀信心:“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总要学会自己走路。”不管是否到过浙江,在中寨人心中,黄杜村始终是他们的榜样。大宅村合作社负责人田红军说:“黄杜白茶不就是农民种出来的吗?他们独自走出了一条路,我们有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也一定能闯出市场。”谭鹏飞也信心十足:“黄杜村人能用20年种出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我们有他们帮助,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再有六七年时间,也一定能闯出一条新路子。”

魏永刚:茗香情更浓

在贵州沿河县看“白叶一号”,时常体会到一个浓浓的“情”字。这片叫做“白叶一号”的茶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从浙江安吉黄杜村引进到沿河县来的。茶苗经过3年成长,今年吐出了鹅黄的嫩芽。满坡茶苗,饱含着总书记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深情牵挂。中寨镇百姓由衷地说,“白叶一号”是“感恩茶”!黄杜村到中寨镇,距离上千公里。但是,黄杜村党员“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他们不仅捐献茶苗,还无偿提供技术帮助,教授炒茶加工技术。长在西南深山里的这一片片茶叶,也饱含着东南沿海干部群众先富帮后富、东西部协作、共同富裕的殷殷之情。

中寨镇干部群众3年来对“白叶一号”这片叶子的呵护,也可以用一个“情”字来表达。他们饱含感恩之情,满怀希望耕耘在那连绵的山坡上。志强村村民张勇说,茶苗刚栽下时遇到冬季降温,就用草帘子把茶苗护起来,怕冻着;第二年连续多日无雨,又害怕太阳把茶苗烤坏。学习施肥技术,最费心思。张勇把茶苗比作孩子。小孩子喂饭,多了会消化不良,少了又可能营养不够。他说,给茶苗施肥也是这个理。施多了怕“撑着”,量少了又担心“营养不足”。这位高高个头、一脸黝黑的农民形容这些年的经历说:真像照顾自家小娃娃!值得欣慰的是,人们这份对茶叶的深情正在转化为兴产业、闯市场的动力。

今年是茶叶收获的第一年。茶苗种下了,茶叶加工出来,能不能致富,是不是可以形成产业体系,关键看能不能成功走向市场。中寨干部群众的注意力也逐步转向市场。他们在感恩社会帮助的同时,深知路还得靠自己走,产业发展规律必须自己去摸索。如果说栽苗、种茶到采摘加工是走完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有了这个基础,他们能走好“下一步”吗?

中寨干部群众对产品走向市场、产业形成体系的“下一步”,也表现出坚定信心。贫困地区之所以发展慢一些,除了地理条件等客观原因,在走向市场方面也存在“天然”不足。但凝结在茶苗上的情感正在成为这里人们闯市场的动力。别人走过的路,他们相信自己也能走通。路是走出来的。生活在山里的人们,最不怕走路。中寨干部群众种好了茶苗,面对市场的时候,表现出一种近乎倔强的坚韧。“黄杜村人是我们的榜样。”在中寨乡村里,笔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坚信,黄杜村人靠一片叶子富起来,中寨人也能循着这片叶子走出一条新路来。带着各方的关爱走向市场,创品牌、找销路,这一片凝聚着人们情感的叶子,必将“飘”出西南的大山,相信也定能“飘”得更远。

来源经济日报

原文标题为:一片片叶子改变了众山村!《经济日报》整版聚焦贵州省沿河县中寨镇茶产业发展

找到约144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