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越拍越高绿茶

找到约121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高飞虎:带领武隆高山种出“致富茶”

  高飞虎(中)在武隆指导茶农生产。(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高飞虎为茶农现场示范茶叶加工。

  高飞虎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茶叶产业培训班讲课。

  高飞虎很忙。作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所长助理和研究员,他一年中有4个多月都扑在重庆各个区县和国内多地的田间地头,对农产品的培育和生产进行课题调研、指导。其中,为推动武隆区茶产业发展,他倾注的心血最多。

  为什么是武隆?高飞虎说,这不仅因为武隆有着可上溯到商周时期的悠久种茶历史,而且当地平均12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形,具备“高山出好茶”的先决条件。此外,武隆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能为茶叶销售提供好的市场平台。

  人物名片

  高飞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重庆市科技特派员、武隆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主持参与各类科技项目20余项,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等荣誉称号。常年扎根科研一线,重点对武隆茶叶生产、加工等进行技术指导,带动20多个贫困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脱贫增收。

  创新感悟

  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研发,进行科技扶贫,不仅要有满腔热血,还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

  因茶结缘

  帮扶贫困乡年增收百万元

  因茶叶与武隆“结缘”,高飞虎说,这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2005年,作为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高飞虎随当时重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组“三下乡”活动来到武隆。专家组一行主要是为当地村民进行农产品生产指导,重点涉及牲畜养殖、蔬果栽培等产业。

  彼时,当地一个茶叶小作坊负责人刘永铧,苦于茶叶种植始终不得其法,便大着胆子向专家组请教,当时高飞虎接待了他。在刘永铧倒完一通“苦水”后,高飞虎决定先去他的茶叶作坊实地调查,然后再“开方子”。

  经过细致走访,高飞虎发现,刘永铧的作坊从管理方式到车间设备及加工技术,都非常原始粗放,于是,他耐心地给刘永铧逐一指出不足,并在之后长期与他保持“点对点”帮扶。

  “武隆种植茶叶的条件得天独厚,当地茶农生产热情也高,就是缺乏技术指导。”受此启发,大学时读茶学专业、随后又在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工作的高飞虎,当年就主动申请到武隆进行茶产业驻点帮扶。

  到武隆驻点帮扶的头一个月,高飞虎走遍当地10多个乡镇,对武隆茶产业进行了全面调研。他对当地茶园进行了茶样、土样采集和化验分析,并对茶园的环境气候进行了评估。他还参与制定了《武隆茶叶产业发展规划》《绿色高山生态优质绿茶基地建设总体方案》等,将武隆茶园依照不同类型划分为改造恢复型茶园、重建型茶园、增行补株型茶园等,并针对茶园的不同类型,逐一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技术指导。

  然而,尽管有着不错的种植条件,但当时武隆全境茶农数量只有几十户,加上品牌不响、销路不畅,茶农们对茶产业发展没啥信心。

  扶贫先扶志。凭着多年对茶叶的知识积累,高飞虎认为,武隆茶叶品质上佳,缺的只是一个打响名头的机会。于是,高飞虎鼓励当地茶农,把一款由他们种植加工的茶叶送到当时正在永川举行的“国际茶文化节”进行评选,不曾想,该茶叶竟一举问鼎金奖!这个喜出望外的结果,让大家信心倍增。

  接下来,高飞虎继续扎根生产一线,先后指导当地建成5个茶叶生产基地,改造新建茶园面积近5万亩,并积极推动当地创建茶旅融合示范基地。其中,白马镇豹岩茶村获2015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

  针对武隆高山茶区生产实际,高飞虎积极引进、筛选出适宜当地推广的茶树品种,研究形成适合当地的“高山衰老茶园树势恢复关键技术”“高山新建茶园覆膜越冬技术”“高山有机茶园管理技术”,并在生产中应用推广。在多个由高飞虎牵头创制的武隆茶叶品牌中,“仙女红”有机红茶荣获中国重庆·永川国际茶博会金奖、重庆市著名商标、重庆市名牌产品等称号;“蜀牌·武隆高山茶”更是一举获得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武隆茶叶”打响名头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产业化发展。于是,在适宜种植茶叶的白马镇、后坪乡等多个乡镇,都能时常见到高飞虎不厌其烦地给茶农做思想工作,一遍遍灌输“茶叶方便运输和存放、附加值高,能有效带动增收”等理念。

  “有了专家的科技扶持,还有镇上农业技术骨干‘一对一’指导,我有信心把茶园种植延伸成为一条完整产业链。”前两年,经过高飞虎的指导帮扶,武隆桐梓镇双凤村返乡创业人员黄成投资上千万元,建设茶叶基地,并在自家茶园旁开建一座制茶加工厂。同时,他还在高飞虎和桐梓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筹划建设电商平台,逐步建立起专属的茶叶销售渠道,形成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完整茶叶产业链。

  黄成的“致富经”,只是高飞虎牵头帮扶乡亲脱贫的众多案例之一。

  近年来,高飞虎牵头组织相关科技人员,先后帮扶白马镇、后坪乡、鸭江镇等乡镇的10多家茶叶企业进行茶叶加工生产线建设及产品开发。其中,作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后坪乡,现已达到加工绿茶80吨、红茶40吨的年产能,每年可带来600万元经济收益。

  扎根一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飞虎初到武隆进行茶产业帮扶时,也曾遭遇当地茶农的不理解、不信任。

  有一次,在指导茶农进行茶树栽植管护时,高飞虎让茶农们用台刈技术对衰老茶树进行改造。台刈技术,是一种茶树改造技术,即对衰老的茶树在离地面约10厘米高处,剪掉其全部枝干,重新培养树体骨架和树冠。

  然而,听说要对茶树进行这样大刀阔斧的修剪,茶农不干了,认为这样做会把茶树毁掉。直到高飞虎多次拍胸脯保证“茶树出意外由我负责”,茶农们才将信将疑按照他的建议执行。

  事后,当看到通过台刈技术改造后的茶树产量翻番时,茶农们都心悦诚服地向高飞虎竖起大拇指。

  高飞虎说,无论大家与他意见相同还是相左,他都能感受到,茶农都是对事不对人,并且大家对他这位科技特派员始终报以尊重。和茶农在一起相处的点点滴滴,让高飞虎更加坚定了扎根一线,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决心和信心。

  要提高茶农的种植加工技术,高飞虎心里明白,他们需要的是一学就会、学会就用的实用技术。

  因此,在进行技术培训时,高飞虎先是通过图片演示和现场实作,让茶农们观摩,然后和大家一起实地操作——白天,他与茶农们一起采摘茶叶,晚上则手把手教他们茶叶加工技术。

  通过多次与茶农同吃、同住、同劳动,高飞虎教茶农们学会了针形名茶、扁形名茶、毛峰茶等不同外形茶的加工技术,同时熟练掌握了各种制茶机械的规范操作,让茶叶加工品质得到显著改善。

  白天采完茶叶,高飞虎还要对前一天晚上加工的茶叶样品进行评审,找出问题后,还得对制茶工艺进行改良,因此,他经常深夜加班。最忙碌的时候,武隆全区7个茶叶加工厂都有高飞虎实地指导的身影。

  “这种‘点对点’帮扶始终是远水难救近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一线帮扶中,高飞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于是,由高飞虎牵头,市里多名科技特派员定期在武隆举办茶产业培训班,为茶农免费授课。高飞虎和同事们还为每个厂家指派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

  如今,武隆每个茶叶企业及生产基地都有专职技术人员。这些由高飞虎手把手带出来的技术人员,又面向广大茶农传授茶叶种植加工技术,从而让更多人掌握专业知识,创造出更大经济效益。

  在武隆科技扶贫过程中,高飞虎始终认为,壮大特色产业才是脱贫的不二法门,没有产业的脱贫,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为此,他一直为当地多个乡镇、村社发展茶叶产业“鼓与呼”,并积极帮扶产业带头人。

  现任武隆洪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赵伟成,就是高飞虎重点帮扶的产业带头人之一。

  2014年,在外打工做建筑小包工头的赵伟成决定返乡,潜心种茶。他认为,目前政府正在培育高山茶叶乡村旅游带,是茶叶做大做强的好时机,于是他找到高飞虎“取经”。

  高飞虎对此非常支持。他告诉赵伟成,武隆这样的高山地区适宜种植不施化学肥料、不打农药的高山有机茶叶,并勉励他耐心经营、精心发展,同时手把手帮助他成立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赵伟成的合作社已带动当地200多户农户参与,有效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

  “如果不把茶叶种植好、制作好,那么它只是一堆枯叶,只有通过产业化发展,产出优质精良的茶叶,才能让茶农得到实惠。”高飞虎如是说。

  只争朝夕

  前行在科技扶贫路上

  在科技帮扶武隆茶产业培育壮大的过程中,劳心劳力只是一方面,高飞虎也曾经历过危险。

  2018年年底,由于茶叶加工时间紧张,为赶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技术指导,高飞虎与同事连夜驱车,从武隆城区出发走山路前往一处茶厂。

  时逢隆冬,加之山上海拔高,汽车沿山路越向上行驶车轮越打滑。当到达一处陡坡时,车辆再也无法上行,驾驶员只好把车停下,车上所有人下车步行。结果大家没走几步,停着的车子突然失去控制,一直向侧后打滑,幸亏有个土堆挡住,车才没有滑进深沟里。

  不过,在高飞虎看来,这样的惊险只是他投身科技扶贫中的一段小插曲。

  “科研要立足于基层,适用于基层,扎根于基层,这样才有意义。”高飞虎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自己数十年来对茶叶种植的所思所学得以全数施展,助力科技扶贫推动茶农致富增收,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自参加工作以来,重庆主要产茶区高飞虎都去过,尤其是10多年来扎根武隆茶叶生产一线,让他与武隆的茶农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2017年底举行的武隆区第三届人才表彰大会上,高飞虎因在武隆区茶产业发展和科技扶贫工作中成绩突出,荣获“武隆区第三届贡献奖”。

  对于高飞虎的获奖,武隆区政府及区农业、科技等部门人士都说“这是实至名归”。特别让大家啧啧称赞的是,作为武隆区进村帮扶科技扶贫团团长,近年高飞虎带领扶贫团成员开展实地调研,针对武隆28个贫困村分别制定出具体帮扶措施,开展了农产品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培训与实地指导等帮扶,极大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

  实际上,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高飞虎对农户的科技帮扶不仅局限于茶产业,在其它农作物培育方面,他同样以自身所学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言献策。而且不只是在武隆,他的足迹遍及大足、荣昌、巫山等市内多个区县,鼓励并带动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荷莲、苕粉等特色农产品。

  高飞虎说,他将一直行走在科技扶贫道路上,只争朝夕。

  记者手记》》

  为脱贫攻坚插上科技“翅膀”

  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唯茶也。

  如高飞虎所说,“如果不把茶叶种植好制作好,那么它只是一堆枯叶,只有通过产业化产出优质精良的茶叶,才能让茶农得到实惠。”

  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之一,往往是缺乏农业科学技术。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高飞虎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和使命,长期扎根基层一线,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实干的工作作风助力脱贫攻坚。

  针对武隆高山茶区生产实际,高飞虎积极引进、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茶树品种,完成关键技术攻关,并在生产中应用推广。在他的带领下,武隆高山地区的农户尝到了产业化种植茶叶的甜头,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

  古语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脱贫攻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对于广大农村群众而言,比“鱼”更需要的是“渔”。

  而今在全市各区县乡镇的田间地头,可以看到不少像高飞虎一样的科技特派员的活跃身影,他们俯下身子、沉心静气,数年如一日地向农村群众传播和推广实用技术,以科技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让星星之火不断燎原。(记者夏元)

  来源:重庆日报

普洱茶名山古树发展史(1993-2022)中

为什么要写这段历史

名山古树发展史已经发布了一期,观者寥寥。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精力,来做这样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呢?

(相关链接:名山古树发展史(1993-2022):上)

冰岛老寨的纯古树今年的茶山原料价格在大几万一公斤,而九十年代最高不过几块钱一公斤,还很可能卖不出去。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一件东西的价值可以翻上万倍,这是在艺术品和古董市场都很难见到的现象,而且这既非艺术品,也并非古董,而是每年都在生产的农产品,这背后折射出的文化、商业、经济逻辑,其实非常值得人们思考。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了解这些历史,我们才会明白:普洱茶从哪里来,又要向哪里去,名山古树认知如何形成,未来的机会又在哪里。后只有搞清底层逻辑,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行业,才能有真正的突破和发展。

梳理历史,其实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目的。这一段的历史,在我看来,极大程度的被怀着各种目的人士扭曲了。一个充满商业活力和文化趣味的行业,也是一个充满各种潜能的行业,时常被各种各样的迷雾笼罩,让人看不到真相。

在我心中,那些真正扎根茶山辛苦年复一年追求品质的茶人,那些一杯一杯冲泡,不厌其烦向陌生茶友普及古树普洱品鉴的小店主,是真正打造普洱茶文化品牌的英雄。而他们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

他们先是面对大厂的打压,后来打压不住,资本选择进入,以廉价原料来侵占名山古树的品牌红利。这些处于资源弱势的爱茶人没有被打倒,靠着忠实茶友的支持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突破围剿坚持下来。而现在,直播间里很多主播又开始新一轮的血洗,用劣质茶、造假茶来收割真正爱茶人多年积累的名山古树品牌声誉,很大程度破坏透支了普洱茶的潜在消费市场。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这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不奢望逆转时代的趋势,但是力所能及的揭示真相,让更多的人了解,促进这个行业健康的发展,这是可以做的。我并非悲观主义者,所谓事在人为,当你看清了真相,才能有更积极的心态来追求一个更好的世界。

第二章

普洱茶“泡沫”与名山古树概念的兴起(2000-2008)

1.老茶传统的衰落

上次提到,无论是选择产地,还是发现古树,在九十年代末的易武都有了一点萌芽的意味。但是我们要清楚,那个时候主流的观念仍然是所谓的“存新茶,喝老茶”,或者“喝熟茶,存生茶,品老茶“。香港、台湾人进入云南做定制茶,当时还没有名山古树的观念,动因更多的是为了推广老茶,同时存一些新茶作为补充而已。

老茶这件事,说起来比较复杂,不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题。我简单的说几件事,帮助大家看清本质,来理解这个传统。如果你足够聪明,看这些也就够了。

第一件事

普洱茶在成熟的消费市场香港,是一种日常消费品,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一般的商家并没有长期存茶的理由和动力,你要说为了口感考虑,存几年还有可能,最多十几年,要是存几十年以上就说不通了。早年老茶不值钱,长期库存成本要高于茶本身的成本,何况还要考虑资金流转问题。这就决定了,真正的老茶只可能是在偶然的情况下作为例外存下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有存量的。慢慢有一点存茶意识,建立大宗的“公仓”,还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情,那也完全没可能做几十年跨度的存茶规划。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香港南天公司的周勇提到,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市场,他只看到过一饼宋聘,被人锁在玻璃柜里,拿出来看看都不让。请注意,这个并不是一个普通消费者,而是香港最大的头盘商,也就是香港普洱茶资源最强大的公司的搜寻结果。杨聘会更多一点,但也奇货可居,真实情况如何大家自己分析。

第二件事

普洱茶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其实一直有系统性做仓造仿老茶的传统。什么叫系统性,就是并非个别人铤而走险,而是行业内约定俗成。就跟你去景德镇樊家井买个鸡缸杯一样,是假的吗?当然是。但是这是图一个乐,业内人也都知道,并不算什么过分的行为。

被有些人推为所谓熟茶教父的卢铸勋,其实就是当时做仓的技师之一。当然我们没必要苛求前人,当时市场环境就是这样,做点仿老茶不算什么事儿。卢老是个中高手,但变成熟茶教父就言过其实了,因为渥堆是普洱茶古已有之的传统,解放前的茶庄,解放后广东和香港也一直在做,是个渐进演化过程,谈不到是谁发明的。

这方面大家可以看一些香港老茶人访谈,讲香港做仓(包括蒸、渥堆,再入仓,老辈人称“焗仓”)的文章,卢铸勋自己就说做过很多同庆号。但是老茶流入台湾以后,这个问题就复杂化了。

因为谁也没想到后面会有那么大的市场在那里。

普洱老茶真真假假难以考证,台湾人刚开始不太了解,后来或多或少还是知道一点。包括邓时海当年写《普洱茶》,这本书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初步建立普洱茶品鉴体系,以及推广普洱茶的存放转化,具体的资料有些也是经不起推敲。

这方面我们也不能苛求邓老师,一个是他当时可能确实不太懂,掌握资料也很少,本来找了一个很小的出版公司,准备随便宣传包装一下,把茶卖了就完事儿了,时风如此,这种在当时台湾的商业宣传书籍中也不算过分。谁成想后面有这么大的影响,成为普洱茶的经典,开放初期大陆人又那么实在。说出去的话还能改,白字黑字也改不了了,已经架到那么高的位置上,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了。

所以看台湾人写的老茶书籍,最好结合云南吴疆老师的书一起服用,阴阳搭配,效果更佳。不过提醒一下各位,吴疆老师的书看多了容易正义感爆棚,可能会有马上揪出两个老骗子痛扁一顿的冲动,这个倒没必要,各有立场和贡献,澄清真相就好。

关于老茶的鉴定,其实并不难,几个简单的常识性的原理就能搞定,这里就不公开发表了,感兴趣可以私下交流。

老茶的背景大致介绍到这里,不管多么复杂的背景,我们需要看到本质:老茶很可能是假的,但是高端消费的市场是真的。从开始有存茶习惯到没有达到足够年限之前,老茶库存是不断减少的,而消费市场却是不断扩大的。

这导致两个结果:

第一根本没有那么多老茶来满足这个高端消费市场,不要说寥若晨星的真老茶,就算把香港上世纪所有的造假老茶全拿出来填这个市场也是杯水车薪。所以我们后来看到,在07之前,假老茶,而且是那种非常低的低仿假老茶是铺天盖地的,一度有媒体报道市场上95%的老茶都是假的,这种现象注定无法长久。

第二就是这个市场需求必须由别的产品来填补,这是整个普洱茶市场传统转向名山古树的根本动因。

而随着中期茶存留逐渐增加,喝老茶传统在最近几年会有一个恢复的趋势,但藏养的问题不解决,还是成不了气候。最终要等到科学藏养普及,对老茶评估形成规范,才有可能彻底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个还需要一定时间。

2.

世纪之初的名山古树认知

我们回到我们的主题,名山古树。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云南整个普洱茶的格局并不复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先是省茶司内部实行部门承包制,后来各大国营茶厂改制,原来的一些原料厂商也纷纷改制为公司,原来系统内的一些人也纷纷出来成立茶企。普洱茶这盘棋就活了。

比如1998年,澜沧县茶厂改制为澜沧古茶公司,1999年邹炳良、卢国玲创立海湾茶业(老同志),2001年黎明茶厂开始生产八角亭,2002年原来勐海茶厂的阮殿蓉创立六大茶山,还有后来董国艳、谭梅等等都纷纷自立门户,一直到2004年大益被收购,这些企业奠定了世纪之初的云南普洱茶企的格局,形成了所谓大厂传统,一直影响至今。

这些茶企受原来国营茶厂传统影响,对名山古树并没有多少意识,提到山头主要是这样一些:一个是台湾茶人大力推广的易武,以及古六大茶山,这些是当时一线的名山。在勐海来说,较早为人所知的是南糯山,班章差不多在世纪之交也在茶人内部有了名气,其他山头村寨基本无人知晓。在版纳之外,澜沧的景迈小有名气,临沧茶有名的是勐库,而且只到勐库这一级,下面村寨不为外人所知。

大家对山头的认识很模糊,无法想象后来茶的价格和山头有这么密切的联系。前面说到的这些茶厂打着山头包装的所谓山头茶,其实原料也很难说清。

就我个人在茗寿堂的品鉴,大致情况是这样。比如易昌号、顺时兴这些茶号世纪之交的茶,喝起来是老易武原料的感觉。双江勐库(也就是后来勐库戎氏)早期的茶也有明确的勐库风味。何仕华的老景迈也是景迈味。至于当时打着古六大茶山或者班章的大厂茶品,很多并没有明确的产地风格,有的应该是台地原料,品鉴价值不高。这里面性价比高一点反而是勐库的茶,尤其有些2000年前后的干仓勐库活力十足,比易昌和绿大树更惊艳,这要详细探讨涉及到工艺的问题,后面再说。这些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个时候对古树的认知也很模糊,更没有后来树龄满天飞的情况。在包装方面,有两个概念其实比古树更常见,这也是很大程度受台湾茶人影响。不过今天看来,这两个概念都是误解。

一个是“乔木”,严格说,这是一句废话。普洱茶都是乔木。但是邓老师当时对茶学不太懂,认为只有古树是乔木,把乔木作为好茶原料的一个特征。很多茶厂也因此把乔木印在包装。

后来随着一些专家现身解释,大家慢慢知道普洱茶都是乔木了,但是却带来另一个后果,那就是乔木这个概念的贬值,在2010年之后,乔木茶或者小乔木很多时候指的是放高的小树茶,甚至就是台地茶。实际上,小乔木在科学上可不是指的比较小的乔木,而是树形的概念,感兴趣可以看茗寿堂之前文章。

另外一个误解是野生茶。当时台湾茶人把生态环境比较好的,人为干预很少的茶园称为野生茶。这当然不是野生的,最多只能称为野放茶。真正的野生茶讨论起来比较复杂,有植物学和生态学等不同的角度,所以才会有栽培的野生茶和野生的栽培茶等复杂的概念,这些要到很晚大家才会意识到,而且直到今天大多数人还是搞不清。如果真想搞清,就花点时间读一下我之前的文章《关于野生茶,看完这篇文章,超过99%茶人。》(点击)


这就是当时的主流认知,为什么先谈认知,认知决定格局。我们说名山古树是本土原生的新传统,而并非是台湾茶人引入的观念,道理也在这里。

3.

从易武到勐海的转向,三重逻辑

前面说了,普洱茶最早复兴的名产地,就是易武。世纪之交,随着易昌号、绿大树、顺时兴、绿星星等一大批易武茶产品的出现,普洱茶产区的重心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以班章为代表的勐海茶逐渐站到舞台中央。

我们以这个为例子,来看看产区热点变幻的逻辑是什么?

除了表面的逻辑,比如勐海有好的资源之外,我们更要看到背后的三重逻辑。

第一,人才逻辑

茶的背后是什么?是人。原来老茶企出来这批人,版纳之外勐库、澜沧、保山之类的不算,主流的人才最熟悉的原料产区就是勐海。尤其是勐海茶厂这一系的人才,逐渐发展成为以勐海原料为基础的第一批私营茶企,那首选的原料来源肯定也是勐海,因为对产地熟悉嘛。

光是熟悉还不够,我们还要看市场的需求,毕竟逐渐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第二,风味逻辑

市场导向的背后是风味的偏好。我们知道当台湾人进入易武开始吹起易武古六山这波风气的时候,很多过去老茶企的人是有点不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易武茶偏淡,勐海茶滋味更足,为什么要选易武茶?说不通啊?

这其实已经进入风味偏好的范畴。过去老茶企用勐海原料生产青饼供香港也没有问题,生产熟茶也没问题,为什么台湾人喜欢易武茶?当然老茶很多原料是易武的,这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随着后来更多的茶山被开发,台湾人仍然对易武情有独钟,这确实和偏好有关系。

风味偏好,看似是一个很玄妙的问题,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我们看一个地方风味偏好:风格看历史形成的基础,品味看经济发展阶段。

什么意思,以台湾为例,前面说了,台湾所谓的茶文化,主要是两个传统,一个是闽南乌龙茶的传统,所以普洱茶刚进台湾时,品尝了宋聘之后还是要买黎山乌龙。另一个是日本清茶传统。无论哪个传统,都是重香气层次的,和重滋味汤感的香港传统有所不同。

我们后面看冰岛为什么能在价位上轻松超过班章,除了产量,更为重要的还是习惯喝花茶的北方市场和习惯喝绿茶的长三角市场被打开,人们更喜欢滋味鲜爽甜美的风味。这和早期珠三角偏爱的布朗山系的滋味雄强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是历史形成的口味偏好,这个其实很难短时期转变的,就算你品牌很强势,能做的事也很有限,扭转不了大趋势。即便冰岛再贵,很多广东的老茶客还是更喜欢班章。

  

条索漂亮的老班章干茶

那经济发展阶段决定品味又是什么意思?

这个主要是指品鉴的粗细。当人们还在为温饱奔忙,茶叶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农产品。经济发展了,温饱解决了,慢慢能静下来喝杯茶了,这个时候开始关注香气滋味了。再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社会交往和享受生活的需要,那就有更细致的茶文化,香气的层次,滋味的风格,汤水的细腻度饱满度等等概念才会有市场。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台湾和大陆显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易武茶重新受到重视,赢来新一波高峰,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我们的经济发展到相应的阶段。而当我们的经济发展超过当时台湾的时候,也就迎来了名山古树新的发展阶段。

这么看好像这个问题已经很明白了,不,其实背后还有第三重逻辑,这个逻辑其实比前面两层更重要,也更隐秘。如果真的懂了这个逻辑,看名山的兴起轮转,如观掌中果,有机缘了我会专门展开讲,这篇文章点到为止。

第三重逻辑:产区逻辑

这个逻辑是什么呢?我们回到茶树本身。

如果听过我茶山风水大格局讲座的茶友,可能会知道,虽然都是古树茶,所谓江内茶,也就是易武古六山茶,和江外勐宋、布朗山、格朗和这些勐海茶,有着本质的不同。

江外勐海茶,虽然也是群体种,具体说当然也有差别,甚至还有少量小叶种,但是风味相对趋于统一的风格,这也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勐海大叶种的基本印象。比如帕沙帕真和布朗山茶,树种差异没那么大,更多的是风土差异。

而江内易武和古六山茶的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勐海茶,多次的移民,多次的树种融合,不同的养护方式,包括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勐腊茶山小产区林立,风味复杂多变的特点。

古六山一处茶园

这两种不同特点,你说孰优孰劣?谈不到优劣,要看谁更“得时”。

回到世纪之交,那个时代茶企需要的是打造品牌,按那个时代的逻辑,打造品牌就要有拳头产品,然后通过传统媒体进行广告宣传,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个产品要有量,要有鲜明而稳定的风味。

要有量,要有相对统一的口味风格,又要和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结合,哪个产区更有优势,一目了然。集中依托勐海在当时必然是一个大的趋势,这是勐海崛起成为普洱茶第一县的基础。而易武复杂多变的特点成为优势,还要等到移动互联时代兴起才逐渐重回巅峰。

这是背后大的逻辑,我们做茗寿堂古树茶山数据库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特别有趣的因果关系,我们看名山成名与价格似乎有很多偶然因素,但背后其实有其物质基础,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4.

普洱茶话语体系的构建

如果能看到这一段,应该是普洱茶的真爱粉了,既然是真爱粉,我们就再探讨一些平时看不到的,深入一点的东西。

普洱茶行业向高级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这个很多人会说这个原因那个原因,都有部分的道理。在我看来最大的瓶颈是话语体系没有成功构建。

这个逻辑很简单,咱不管金融茶那些,也不管只能用来解渴的饮料,我们讨论的是像葡萄酒、威士忌或者精品咖啡那样范畴。我们如何判断一种风味的价值?一种味道是值10块钱,一千块,一万块还是十万块?谁说了算?

这个是非常玄妙的事儿,但是有一个基础,就是要有一套话语体系。

有了话语体系,我们才能建立品鉴体系,才能对一种风味做出评估,这样才能有一些共识。品鉴体系决定价值体系,而这个话语体系是品鉴体系的基础。

在我看来很多吹的神乎其神的大厂中期茶,品鉴上根本就是不及格,但是不影响卖很高的价格,在会所里面成为zb神器。为什么,因为没有人能准确的评估它的价值。

你说这还不简单,咱们建一个啊。还真不简单,因为你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张三有张三的说法,李四有李四的说法,咱们这片土地本来就缺乏公共空间,茶人相轻,很难达成共识。你真要看到很多人推一套体系,那很可能是微商来了,我们反而要警惕了。

我们反过来看葡萄酒,虽然有很多不同的打分体系,但是基础的话语体系是有共识的,你可能说罗伯特帕克给新世界的某款酒打分高了,但是他说的基本语汇和偏好旧世界的品酒师没有本质不同。对同样一款酒,可能不同评酒师评分不同,但是大趋势还是一致的,好东西就是好东西。

但是普洱茶并没有这样的话语体系,两个人就茶气争了半天,才发现你说的茶气和他说的茶气根本就不是一个茶气,这怎么玩啊。

这种局面下,谁最得利?当然是谁最能忽悠谁最得利啊。反正你也不知道樟香、烟香、药香是什么,这些味道是好是坏?是高级还是低级?还不是我随便说。

邓老师的《普洱茶》那么多人批评,商业动机明显,历史信息错乱,也没有多少科学性可言。这些我都知道,但我认为目前为止还算是普洱茶的第一书,因为书中总结的那套并不完善的话语体系,至今仍然深刻的影响着普洱茶的品鉴啊。

很多人看不到,这背后才是惊天的关捩所在,一种味道的价值谁来确定?这才是行业的本质。能玩到这个层面才算是真正的高人。无论是你直播间炸福利卖出天量,坐庄玩金融茶轻松收割,不管你赚多少个亿,和这比起来还是太low了。

在这篇文章里提到这个问题,是想说,普洱茶新世纪兴起的时间,面临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剧烈变化,没有足够的时间沉淀出这套话语体系。

我们知道在新世纪的头几年,大家交流的公共空间是一个称为论坛或者BBS的平台。这对于普洱茶行业形成一些基础的共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当时上网的人数总体不多,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能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讨论,这些其实是非常好的条件,也是现在不具备的条件。

当时的三醉斋,茶语清心等等论坛,虽然争论激烈,但争论其实是不怕的,如果大家都是真诚的,即使最后达不成共识,至少对问题逐渐深入还是有好处的。

怕的不是争,怕的是假。

现在你让我看某博热门,就跟看看某宝买家评论一样,非常好笑,好一点的人工智能写答案都比这些评论有意义。中国的公共空间大抵如此,现在某音慢慢也有这种趋势了。可能有的人很满意,觉得这种公共空间很稳定很好管,其实社会的信任成本非常高,背后蕴藏着很大问题,我们不去展开。

随着公共空间不断被挤压,随着更多的私心,更多的水军进入论坛,也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这些普洱茶公共讨论空间逐渐沉寂,普洱茶也错过了一些重要共识的形成。

有一种说法,说是这些论坛把所有普洱茶的问题都讨论完了,这当然不至于,在我看来很多重要的问题不仅在当时,即便到现在都还没有提出和讨论,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怎么可能都讨论完了呢?但是讨论的平台没有了倒是真的,这才是最大的遗憾。

再加上后来古树茶品牌本身就十分分散,各自为战,各个品牌的粉丝茶友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大多停留在商业概念层面,对品鉴的一些本质性问题很少能深入。

这是非常大的挑战,这也是名山古树没法复制葡萄酒精品咖啡路径的重要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在话语体系方面,普洱茶一直缺少扎实的基础。但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后面我们会看到时代赋予另一条路径的可能。

有时还是会怀念那个比较纯真的时代,意气风发的少年,可以依靠头脑和双手,挑战所有的权威,只为求得一个真相。不过商业大潮如此汹涌,人们的目的不再单纯,曾经的屠龙少年,发现自己渐渐满身鳞甲,一个时代落幕已无可挽留……

5.

被误解的普洱茶泡沫——表象

稍微了解一点普洱茶的老茶友都听说过2007年的普洱茶泡沫,但其实这里面有很多误解,至今没有任何一篇文章彻底澄清。今天我们借这个机会来做一个深入的梳理。

这个问题如果不澄清,几乎一样的错误会不断上演。如果真正理解了普洱茶的泡沫,就会对名山古树的兴起,以及现在整个普洱茶行业的格局一目了然。看似完全不同的企业和经营理念,如果我们一点点的溯源,都会在那一年相遇。

关于普洱茶泡沫的过程,我们要想真正理解,要避免两种肤浅的思维。

一种是以某主流媒体为代表的,完全依照自己的想象,不去了解具体的市场、背后资金流向和商业逻辑,当成简单的炒作牟利最终泡沫破灭的故事。可以说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反面教材。

这种不去了解真相,纯靠想象编故事的报道导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该媒体在07年过后,几乎每两年都说一遍普洱茶泡沫的故事,都说即将破灭。而名山古树却一路上涨,翻了十倍至几十倍,把脸打的越肿越高。所以当时流行一句话:“某视一说茶,普洱就发笑。”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报道是否别有目的。换句话说,操守和智商至少有一个不在线。

还有一种是网上流行的阴谋论,说这些泡沫完全由幕后黑手操纵的。阴谋论说出了部分的事实,早期市场的快速拉升的确很大程度是由庄家操纵的。但这只是开始的动因,后面的发展就不能简单的用阴谋论来概括了,那会错过最精彩的部分。当我们看清整个时代大潮,才会发现,所谓的庄家也只不过是其中几朵浪花而已。

这些目前大家看到的分析,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普洱茶市场其实是需要细分的。就普洱茶泡沫破灭这个事件来说,我们需要分成三个不同的市场:

老茶

新茶通货(大厂和小厂)

古树茶(名山和非名山)

我们先从一个一般群众的视角,来看新世纪最初这几年普洱茶市场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都发生了哪些大事?然后我们再看这背后,三个市场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又有哪些延续至今的深远影响。

时间回到世纪之初,普洱茶肯定是当时风头最劲,争议最大,发展最快,市场也是最混乱的茶。

第一个特点是——“乱”

混乱到什么程度?缺乏产品标准,也没有后来的QS认证,老百姓缺乏基本认知,完全不辨真假,有的媒体说,当时市场上的普洱茶95%是假的(这篇报道说的是北京马连道,各地其实差不多)。假老茶,假品牌茶满天飞。如果我们看现在存留下来的大量老茶,比如某宝上随处可见两百元就可以买到的99易昌,这个说法可能还真不算太夸张。

当然这个是一个行业发展初期正常的现象,标准可以慢慢建。03年《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0-2003)是普洱茶的第一个地方标准,06年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DB53/103-2006)和《普洱茶综合标准》(DB53/T171-173-2006)真正区分了生茶和熟茶。直到08年《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颁布,普洱茶的标准才算正式确立下来,并沿用至今。

第二特点是——“火”

关于普洱茶的热点事件和拍卖层出不穷。当然离不开资本背后推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比较重要的拍卖包括但不限于:

2002年广州茶博会,茶王宫廷普洱茶(古普洱茶业)100克拍了16万元(当时的人是真敢玩啊,这个是有背景的)

2004年鲁迅许广平旧藏普洱茶膏3克拍至1.2万。(这个说是来自周海婴,剩余的被捐给故宫博物院,有朋友质疑其真伪,其实涉及到清代茶膏工艺与现代的不同,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时间讨论)

2005年广州茶博会,德利茶业50克陈年普洱被拍至13.8万,兴海茶厂班章熟饼8.8万(这个拍的也很直白)。

2005年马帮进京,张国立捐的一桶茶拍了160万(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是慈善拍卖,捐给希望工程的)

2006年昆明普洱茶博会,澜沧古茶宫廷散茶100克22万(这个是澜沧古茶0085原料堆筛的宫廷)。

2007年深圳茶博会,凤庆锦绣茶祖499克拍了40万(从此以后茶组开启了隔几年拍一次的模式,每次成交价上涨幅度精确吻合国家GDP上涨幅度,还是茶祖给力。)

这些拍卖具体怎么操作就不说了,但是制造热点话题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老百姓街谈巷议的氛围是到了,都知道普洱茶值钱,这就够了。

这里面有几件事值得单独说说,一个是05年的马帮进京,43位赶马人和120匹骡马组成的“马帮”从普洱县(今宁洱)出发,经过80多个县(市)行程4000多公里,于10月9日到达北京。这个今天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的活动,当时的影响力是非凡的,相当于现在连续多天霸榜热搜级别的营销事件。多年后当我和当事人聊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他们还是充满自豪。

后来其他地区、其他单位也都把马帮搞起来了,包括大益的“大益天下”等等。而且目的地也不限于北京,全国各地都走起来,掀起一波马帮普洱热潮。甚至直接杀到福建,风头太猛,把主场的乌龙茶都打的措手不及。

所谓人红是非多,就在马帮还在路上的2005年七月,猪圈发酵普洱茶的报道新鲜出炉,给普洱茶热铺了一盆冷水。这个报道本身疑点很多,用猪圈也毫无必要,但是传播开来还是让普洱茶市场出现了短暂的危机。当然这个报道虽然吸引眼球,却没抓住要害,真正的要害是普洱茶造假的产业链。不管怎样,政府和媒体紧急公关,澄清真相,普洱茶继续高歌猛进。,

后面还有什么哥德堡号带普洱茶环游世界,故宫贡茶回乡等等活动,总而言之,用那个时候的话说,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第三个特点是——“热”

这里指的是大量公共资源和媒体资源的倾斜。

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就是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要说这件事儿的源头还是在普洱茶文化学者黄桂枢这儿,很多人不知道老爷子早在2001年就给领导提出更名的建议。但当时兹事体大,轻易大家也不敢动这个念想。后来随着普洱茶越来越火、05年某著名的新市长上任,这件事在2005年的两会就报上去了。最终在2007年4月8日正式更名成功。

更名这件事怎么说呢?从历史来说,当然也有根据,不能算是捕风捉影。改名字确实给普洱市在普洱茶领域带来极大的先机,当时的风头压过版纳,临沧、保山更不用说了。但市场这个东西自有其底层逻辑。虽然在政府、学者、媒体各个方面,普洱市的天团当时都是碾压式的存在,但是无论在名山古树还是企业品牌的发展方面,普洱市后面都有些乏力,天、地、人、时自有道理,这个有时间再和大家分享。

媒体资源投放也是巨量的。央视的专题就做了好几个。

在《疯狂的普洱茶》专题报道中,主持人的开场白说:如果有人问2006年什么饮料最火爆,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会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普洱茶。

纸媒不多说了,我们简单看一个图。

请注意,这只是部分报纸在07年上半年的宣传。你要是做媒体的,不和人聊聊普洱茶,给人感觉太不专业了。《三联xw周刊》在2006年也出了一期“茶叶极限”专刊,虽然捎带着说了说龙井铁观音,但明眼人知道,还是冲着普洱茶来的。


在2005年2月,《云南普洱茶》杂志出版发行(春夏秋冬那本),2006年8月,《普洱》杂志正式创刊(原来是《思茅文艺》),由思茅市政府主管,市文联主办。后者渐渐成为普洱茶领域最为专业的纸媒,直到今日还在发挥其影响力。而台湾的《普洱壶艺》随着老茶市场的萎缩,在大陆市场的影响则渐渐下滑,现在已少有人知。

最后再简单看一下一般人看到的普洱茶泡沫的崩盘是怎么一回事。

前些年逐步攀升姑且不论,在2007年的春茶季,茶价上涨的幅度和速度都达到惊人的地步。比如标杆茶下关甲级陀,原来是每公斤几十元,在春节过后就是百元起步,4月初涨到300元,4月中旬达到高点接近400元,然后在4月底转头向下,不断下探,五月六月一直跌去80%才稳住。大益7542的幅度没那么大,也被腰斩。

这就是当时一般人眼中看到的普洱茶泡沫,接下来我们来说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6.

被误解的普洱茶泡沫——真相

首先我们来看,是不是真的有庄家操纵,从早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这个证据非常多,我们后面慢慢会提到。简单的说一点,在此之前,台湾已经有过两次类似的炒作和崩盘过程。分别是1993年的紫砂壶崩盘和2000年前后的普洱茶崩盘。都经历过两次了,套路清晰,经验丰富,这些人会没有想法?

实际上,世纪之交,台港资金进入云南,都是带着想法来的。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一些茶人还是怀着复兴普洱茶的美好愿望进入的,这个也不矛盾。这些人一开始主要的思路是复制台湾模式,就是炒老茶。

具体操作的路径是怎样的呢?

首先认知还是第一位的:灌输普洱茶是老的好,新茶需要存很多年才能喝。我们前面说了,当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存新茶,喝老茶”,第二种“存新茶,喝熟茶,品老茶”,第二种说法更是把老茶推向一个更高层面,是茶中的奢侈品。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当时的认知,新茶至少要放十几年才能喝,这固然会进一步推高老茶的稀缺性,短期内没有竞争。但实际上这个时间周期拉的太长,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如果这个认知不能调整,那后面就会步入死局。名山古树也正是从这个地方破局的。

第二点就是对老茶进行系统性的扫货,为什么说是系统性的,当时派到南各地收老茶库存是有团队和分工的。由于云南本身这部分库存也不算大,价格便宜,实际上没有年份太久的,只要年份早一点的都尽量收,06年之前老茶就可以达到基本控盘。新茶背后的资本和操作路径要复杂一些,后面再说。

还记得前面说的陈国义办茶艺乐园,一直负债经营压力山大吗?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05年2月,一个神秘的电话打给他:“陈先生,听说你的仓库有一批生普,卖不卖啊?”陈国义激动不已:“卖,卖啊,你快来看吧。”

这说明什么,说明老茶扫货已经进入后期接近收尾。因为香港存期十几年的7542成本相对于前几年他们在云南的收货价高得多,陈国义从200元一直卖到250元,最后基本清盘。扫货承受这个成本,意味着要有高得多的追求。

当然这也说明陈老师是真正的做茶人而非操盘者,因为他本来就是凭着一腔热情从别的行业半路杀进来的,和原来圈子里的人并不熟(要熟就没有88青了)。

每一个行业都有面子,有里子。面子看似风光,却也容易招口舌是非,还不一定赚钱;里子不为外人所知,却是真正的主导者。为了做茶,能付出那么多,承受那么大压力,不管怎么说陈老师是值得做茶人尊敬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时间节点,我们还得引入一篇奇葩的论文:《普洱茶市的逼仓机理分析》,很难想象这居然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作为一篇论文,此文学术水平差强人意,但是对普洱茶泡沫的分析,足以吊打各类主流媒体的报道,是目前看到最靠谱的一篇文章。

我们借用一下这篇文章里面的一个图表

我们可以看到,画红圈的2005年初,正是处于吸筹的后期,后面进入了快速上升的通道。当然这个图表里面的7542不是针对老茶,但是也可以说明当时整个市场的资金动向,到了后期老茶和新茶出现了联动。

如果单纯看老茶这个细分市场,还是比较简单的套路操作,吸筹,拉高,出货,一目了然。

但是当时的人并没有理解,大陆是多大的一个市场,那些年又是多快的一个经济发展速度,更看不到后面08年金融危机,4万亿救市等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对真正有价值的老茶来说,换成钱可能反而是最不值钱的选择。

所以当时卖掉老茶的人只是以套路牟小利,和未来比,都还只是山脚下就离场了,战术上小胜,战略上大败,说不后悔那是假的。

这部分资金对老茶的操作,对市场主要是启蒙作用,更多资金的主战场是在品牌新茶。新茶的操作则是和经销商体系密切相关的。具体怎么操作,大家可以直接去问大E的一级二级代理,如果被人轰出来,你可以去看前面那篇《普洱茶市的逼仓机理分析》。

简单说,某品牌一级二级代理在这次风波中,都能全身而退,真正把货砸在手里的都是零售商和散户。甚至有的高级代理反而是因为这场泡沫完成了原始积累,后来利用手中的资金和这次炒茶的经验去另开一片堂口,以至于后来有的品牌,不管怎么宣传,你提鼻子一闻,就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对于茶厂来说,是福是祸完全看经营者关键时刻的决策。一般来说,只要代理体系设计合理,其实风险是可以早就通过代理保证金和提前布局分散掉的。大E07年初一级代理(全国46家)的保证金3000万,一级代理风险大吗?也不大,可以通过二级代理分散,所以这个风险是逐级分散同时逐级递增的,越到末端,风险才越大。市场好的时候,这些代理是不用投入实际资金,拿张包装纸就能向下线收预付款的。

出问题的茶企,主要是在2007年春茶原料暴涨的时候,没看清局势,高价抢着囤积原料造成的。

那个时候茶山的原料暴涨,收还是不收?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你按照过去的思路,做产品的没有原料怎么行,以为反正做好产品能卖高价,咬着牙集资贷款也要收,那你不死也要脱层皮。下关元气大伤,滇红资金链差点断裂,倒下的小厂更是不计其数,我前些年在有的茶山,还能看到当年某大企业因为还不了茶农和料头的账抵在茶山的大量货品。

人和人真的大不一样,我们还是看大E,非但没有伤到分毫,反而一下子容光焕发了。第二年(2008年)就5000万拍下央视黄金广告位,又加大投入建北京大益茶文化中心,增加很多直营店,活动一个接一个搞的风生水起。你说为什么?据吴老板自己说是因为前两年收料比较多,07年看原料价格高,就基本不收了。

你说先知先觉也好,玩金融的有这个敏感性也罢,反正事实摆在那里,你们自己分析。就像《教父》里说的:

“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直到今天,放眼望去,明白人还是寥若晨星,韭菜依旧茁壮,割与不割,不过是游戏而已。

实际上所谓普洱茶泡沫的崩盘来得如此迅猛,和当时的一个事件有很大关系。

在2006年3月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重新取得了“中茶”商标的使用权,有效期一年(至2007年2月28日)。已经十年没生产过“中茶”了,作为毫无疑问的普洱茶第一商标,现在让用一年,那还不用到极致。“中茶”开始以50元每公斤将批号分字头卖断,换句话说,甭管你什么茶,给钱就可以合理合法的用中茶商标。据说这一年生茶出了2万吨“中茶”,这还不算假冒的,问题已经那么乱了,消费者怎么知道你是贴牌还是假冒的。

这还了得,其他茶企正一点点打窝,准备放长线钓大鱼,你直接往水里扔个炸弹,这还怎么玩,不跑等什么?如果你事先知道这个消息,就应该在07年春茶之前逐步清仓了,如果等到这2万吨都已经入市,再跑就有点晚了,如果这个时候还加仓收原料,那就真的帮不到你了。

7.

被误解的普洱茶泡沫——特别的名山古树

最后再看名山古树市场,前面说了,世纪之初,大家都名山古树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到了0506年的时候,大家逐渐清晰,有些地方的古树确实与众不同,有限的几个小有名气的名山原料进入了一个快速上升的通道,到了07年,受原材料紧缺影响,这个上涨又有一个大幅的加速。

我们来看一个图表,这个是这几年名山古树的原料价格,由《普洱》杂志2007年4月,《重点茶区原料价格走势分析》数据整理而成。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是4月初的信息,到了4月下旬,很多茶山价格都会有变动,尤其是像班章这种热点茶山,4月下旬已经破千了。

这差不多涵盖了当时主流认知的所有名山。其实这张表可说的东西很多。我们选几个点来看,带给我们什么有意思的信息。

除了07年的班章之外,当时最高价是景迈山。景迈山是古茶山中非常特别的存在,成名早,资源好,产量够,位置佳,政府支持力度也大,但是这么多年离一线名山却越来越远,直到今年核心产区古树原料还没破千(大货价格),可以说是所有茶山中涨幅最小的,也真是令人唏嘘。背后涉及到名山古树的某些商业本质,以后有机会再做详细分析。

当时的冰岛籍籍无名,是和镇康的马鞍山放在一起说的,价格也基本一样。冰岛真正起飞还是从08、09开始。而今天马鞍山完全不能和冰岛同日而语。

我们虽然是分析古树,但是一个地方台地茶的价格也很有参考意义,当一个地方的台地茶价格比其他地方高很多,实际上说明这个地方的古树茶处于卖家强势的市场,对台地茶拉动效应明显。从这个角度说,当时最热门的产区就是易武和班章,为什么会这样,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景迈尽管大树茶价格较高,但并非卖方市场。

最有意思的当然还是班章,在05年06年甚至出现了春茶和秋茶价格倒挂的情况,这当然不是说秋茶更好,而是因为原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快,已经大幅超过春秋茶本身的差价。

这里面07年班章的古树价其实只是春茶季开始时的价格,到了中期已经接近一千,后面已经破千,但是成交量大幅下滑。

我们今天再看这些价格,都觉得是地板价,可以闭眼入了,尤其是冰岛,简直跟不要钱似的。但是在当时,人们无法对未来市场预估,所以普遍认为上涨过快,当大厂茶崩盘的时候,也把这些名山带蒙了,由争抢原料变为有价无市,大家不敢出手收原料。

从当时班章的升值幅度来看,肯定也是有资金进入,用类似老茶和大厂茶的思路来拉高,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名山古树和前两者有本质的不同。怎样不同,我们后面慢慢展开。

茶,只是一片树叶,但又是一片神奇的树叶,几元钱可能很贵,几万元可能很便宜,它的价值是什么?并不是你觉得高,或者你觉得低,而是自有规律。这里面有品牌价值,有风味价值,也有金融价值。每种价值的背后各有其逻辑。

在普洱茶快速升值,某些主流媒体鼓吹所谓“泡沫论”的同时,也有一些冷静的声音在探讨普洱茶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在一次会议上,阮殿蓉感慨到:“香港市场上普洱茶和铁观音乌龙茶价格差不多,在2004年国内市场上这些茶比普洱茶贵十倍。”普洱茶刚刚上涨了一点就是泡沫吗?其实最主要还是前些年普洱茶的价格太低了。

即便在剧烈升值之后,所有名山中最贵的班章,也不过千元左右一公斤(云南习惯用公斤,相当于500元一斤),冰岛不过才几十元一斤。都说古树资源多么宝贵,生态多么好,内涵秒杀一切,又动用了那么多媒体资源,有了那么大的社会关注度,最顶级的古树才几十元到几百元一斤,和内地其他名茶根本没法比,你管这叫泡沫?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当时的人们对市场细分的概念还不太清晰。名山古树和台地茶是两个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规律,当时这个分野只是初见端倪,十几年后看则天差地别:二三十的台地茶价格基本没变,几十元的古树已经几千几万了。

我们还是看《普洱茶市的逼仓机理分析》中的一个图表


对比前面7542的图就会明白。和长期陷入低迷的大厂茶不同,班章第二年(2008)就稳稳站住一千,之后更是一年一个价。可以说在之后十来年的时间,每年看之前的价格都是便宜的。

8.

被误解的普洱茶泡沫——遗产

所谓普洱茶的泡沫,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让普洱茶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分野。从此之后,老茶逐渐销声匿迹,只在小圈子里流转;大厂茶一部分继续大众日常茶操劳的宿命,一部分步入风尘转为金融茶;而名山古树则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牢牢站在价格和茶文化的高点,不断书写着新的传奇。

当年那些猛然剧增无法消化的产能则经历多年转化为中期茶。

量变是会引发质变的。作为一个小散,如果当年你只是听着忽悠,把房子首付的钱换成了普洱茶,估计到你孙子那辈也喝不完,那么你是令人同情的韭菜。

如果你是个糊涂茶商,在当年的高位收了几吨普洱茶,那你可以算是一个接盘侠,可以找机会编个故事把你当年的侠义变现。

而如果你实力足够,无论是出于爱好还是被普洱茶的叠码仔忽悠,收了上千吨的普洱茶,而又不着急变现,那不用怀疑,你就是人人敬仰的大藏家。

这部分的市场需要在品鉴体系和藏养体系逐渐成熟后才能真正整合资源,体现其价值,现在总体还在蛰伏当中。

不知算是遗产还是负担,这一波的普洱茶泡沫在很大程度上模塑了茶人和茶企的思维模式,让普洱茶成为一种非常特别的产品。

记得一位做地产的老大哥跟我说过,错误的成功比失败更让人无奈。如果你发现了一条捷径,根本不用考虑产品质量,更不需要研究我前面说的品鉴体系和藏养体系,只要用最简单的套路,就可以轻易成功。你会怎样选择?

这一波的泡沫和随后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让一些人完成了原始积累。有的人从此踏上不归路,既然这个玩法被证明有效,那何不玩到极致。

绝不是只有某大厂玩的是金融茶,实际上有非常多的茶企或多或少都用了这种套路,只不过玩的或高或低,或好或差而已。这几乎成了普洱茶企快速成功的基本逻辑。

哪怕是后来名山古树风头越来越盛,很多打着古树旗号的茶企,也脱离不了这种原始的基因,换汤不换药,只不过把过去大厂的品牌换成名山的品牌而已。

这些企业的成功,对行业来说,可能并非幸事。

从商业模式来说,缺少足够的动力升级。

从产品来说,无论工艺、藏养,还是工艺与藏养之间的结合,这些方面提升都非常有限,研究也长期滞后于实践。

从行业发展来说,脱离了茶作为饮品的本质,以品鉴为目的的普洱茶收藏长期停滞不前,既没有成为类似葡萄酒的成熟市场,也没有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

从市场培育的角度,把消费者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什么是好茶,也搞不清名山茶究竟是什么味道。后来市场的混乱很大程度上和那个时代遗留的观念有关。

从积极的方面说,经过这一轮的起落,普洱茶的确快速破圈,让大家耳熟能详。虽然浙江人评茶叶品牌价值西湖龙井第一,普洱茶第二。你随便刷刷某音,看看某宝,再和各个茶人聊聊,普洱茶在综合影响力方面毫无疑问是第一,而且没有同级别的对手。有了这样的基础,才可能有后面名山林立,大家如数家珍的局面出现。

另一点积极的方面,可能就是让一部分普洱茶人快速积累了一定资金。和当时媒体的理解不同,所谓普洱茶泡沫,其实本质不是崩盘,而是快速升值。因为普洱茶市场当时总体还是处于快速上升通道,尤其是头部的茶商,如果头脑清醒的是可以有几十倍的收益的,一般的也会有几倍的收益,只有进入很晚的散户才有损失,这个损失也会被时间慢慢消化。

这部分积累的资金,如果是真爱茶人掌控,后来很大程度投入到名山古树的领域,助推了名山古树的快速升值。

9.

市场分野和第一批古树茶企

普洱茶泡沫破裂带来的市场冷静期,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普洱茶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即便没有成熟的品鉴体系,即便市场如此混乱,即便贪欲让有些爱茶人深陷泥潭,即便当时对工艺藏养认知也很有限,但只要你喝到真正的顶级古树,哪怕只是新茶,你一定会被古树茶的底蕴深深打动。明白这是和其他普洱茶,甚至和所有其他茶类都如此不同的存在。

很多人喝到了,喝懂了,看到了未来。

所谓的普洱茶泡沫让行业内部洗牌的同时,的确也让一部分人完成了资本和行业知识的初步积累。无论之前资金来源如何,一部分茶商意识到大厂茶的思路非己所长,同时看好古树茶的未来,开始着手建立以古树资源为基础的茶企,并试图进一步控制茶山资源。

除了部分云南本土的茶企,绝大部分关注古树的新茶企都是广东人创立的,这些茶企原料来源基本集中在勐海和易武。我们今天在市场上看到的比较知名的版纳地区和古树相关的品牌大都是在这个时间点前后由广东茶人创立的,这是一长串的名字,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并不夸张的说,广东茶人和广东茶客奠定了名山古树的最初格局,并持续的影响着整个名山古树的格市场局。

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陈升号大量收购老班章库存并在当地建初制所,同时签订了原料承包协议。这一模式在当时来看是双赢的,充分发挥茶山和茶企的优势,把老班章的品牌价值不断推向新的高峰。但是也存在一些系统性的局限,而且是古树茶企普遍性的问题,这个我们下文再详细分析。

除了广东处于经济发展的前沿,当地相当一部分茶商已完成初步资本积累之外,广东的普洱茶品鉴文化也已经初具雏形。这个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只有相当一部分人意识到古树茶是好茶,一系列的投入才有可能。

我们这里说的品鉴文化,是基于普洱古树生茶的新茶或者短存期茶而发生的品鉴文化,这和老茶的品鉴截然不同,也和大厂茶差异很大。是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新传统,这个我们后面再详细剖析。

普洱茶在经历迷茫中的困顿之后,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

尽管普洱茶有着所有茶类中最古老的历史(唐代《蛮书》),却又有着所有茶类中最年青的活力。

和那些早已成型的茶类不同,这是一个由茶友、茶商和藏家共同构建的新传统。

是一群真正被茶吸引,为茶痴迷的爱茶人不断开发,不断升级,不断创造奇迹的新领域。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这一切充满好奇,那么:

欢迎来到古树茶的新世界!

下期预告:

在下一期,我将会随着名山古树狂飙突进的十几年历程,深入剖析名山古树市场的真正独特之处,为什么我会认为古树茶是中国茶文化的正脉所在,这个新传统现在面临怎样的巨大挑战,希望和出路又在哪里。

参考文献太多就不列了,毕竟不是学术论文。

来源:茗寿堂明洲,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白茶能否“饮”领茶市新风尚

在中国六大茶类之中,白茶一直是最低调的那个,以至于今天知道白茶的人很少,懂白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今春市场上的白茶行情骤然火爆,成为沈阳不少茶客最热衷的杯中物,白茶特别是“老白茶”出现了奇货可居的热销现象。曾经无人问津的白茶,如今不论是数千还是上万元一斤,都不乏拥趸。

一时之间,“白茶是2014年茶界的一匹黑马”、“老白茶将是茶文化里的收藏新贵”等观点在国内茶市沸沸扬扬。

那么,从默默无闻到骤然火爆,是谁成就了今日的白茶?白茶热销究竟是人为炒作还是其功效使然?白茶的价值到底有多高?老白茶能否像普洱一样跻身投资收藏佳品行列?请看本期新闻调查。

聚焦:无名小字辈突然翻身

4月中旬,又是一年春茶上市的时节,沈阳的各大茶城迎来了2014年的第一批新茶。茶商们纷纷加大了宣传力度,“春茶上市”、“新茶到货”的招牌在茶城内外随处可见。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茶商们力推的新茶不再局限于西湖龙井和云南普洱,还多了一个品类——白茶。

“白茶作为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依据成品茶的外观呈白色,故名白茶,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市、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等地。”沈阳工业大学中国茶文化研究室主任李哲介绍,“然而,在我国六大茶类中,白茶始终是一个小茶种,因此知道并消费白茶的人很少,其在茶市默默无闻。”

在北方茶市中,白茶尤为“低调”。从不同地区的饮茶习俗来看,北方人多偏爱花茶,后来又有不少人热衷于绿茶和普洱茶,但白茶几乎无人问津。喝白茶的人少,经营白茶的商户自然更少。

沈阳市民商女士是一名资深茶友,她告诉记者:“4年前,在沈阳想买到上好的白茶还真是不容易,那时的白茶50元一斤都没人要,茶商们都不看好白茶,也不愿意经营白茶,偶尔有零散代卖白茶的,也不讨喜。主要是当时他们拿过来卖的白茶都不是那种等级高的白茶,而是一些品质次的,看着和一堆枯败的大树叶子一样,让茶客没有了买的兴趣,而喝茶的人都比较讲究茶叶的条形、汤色,因此很长一段时间白茶备受冷落。”

不过,在今春,白茶一跃成为沈城茶市炙手可热的品种,尽管价格不断走高,但还是受到不少商家和茶客的追捧。

茶商们不约而同地购进白茶,记者走访五里河茶城、沈阳茶城等几家茶城发现,几乎大半商户都有白茶在售,很多茶商还将白茶摆在门店最显眼的位置,让人进店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白茶。

在五里河茶城一楼,原本主营红茶的茶商张先生也开始大量进购白茶。 “今年春茶还没上市的时候,沈阳就有不少茶客询问白茶,所以去福建进红茶的时候,我也进了些白茶。这不前天才到的白毫,就有茶客买了两袋。”张先生指着旁边才开封不久的白茶箱说。

随着新白茶市场走俏,老白茶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据介绍,目前在广东、香港等地,老白茶的市场行情已被炒热,“年升值空间在30%以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老白茶市场也在逐步升温中。

反观辽宁省茶叶市场,虽然关注老白茶的人多了起来,但目前市场还是比较平静。从其价格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比如,3年陈白茶价格一斤大概在六七百元左右,和同等级的新白茶价格差不多。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外地老白茶市场的升温,省内的白茶消费也开始转向老白茶。”业内人士表示。

质疑:人为炒作还是价值发现

尽管对白茶的了解还是一知半解,但仍挡不住一众茶客奔向白茶市场的热情。原本沉寂、低调的白茶如今翻身走红,成为今年茶市最令人期待的黑马,原因究竟何在?

采访中,有部分人表示,白茶市场此次骤然火爆,人为炒作的成分多一些。茶市发展趋于平淡之后,商家肯定要找新的卖点来造势,继西湖龙井、金骏眉、普洱茶热之后,今年年初略显平淡的市场急需注入新鲜产品来吸引顾客,白茶作为茶市的冷门品种,恰好能挑起人们的好奇和兴趣。一些商家趁机利用消费者对白茶的这种陌生感,对白茶进行大肆炒作宣传。

对此,李哲并不赞同,在她看来,白茶市场开始走俏,是其价值为人们所认知的表现。

长久以来,由于人们缺乏对白茶的了解,使其在市场中始终被低估。随着人们对白茶功效价值认识的加深,它在市场中的地位必会上升。白茶的确是一款非常有特点的茶叶,尽管在口味上可能有些清淡,但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完整的营养成分以及药用价值,无不让人折服。

李哲告诉记者,白茶的制作工艺最特别,也最自然,它不炒不揉,既不像绿茶那样制止茶多酚氧化,也不像红茶那样促进它的氧化;而是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待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因此,白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原产地的百姓自古就有用白茶清热毒、消炎症等习惯。

眼下,很多到茶城购买白茶的消费者都是奔着白茶的功效去的。“我平时一旦有感冒发烧症状,就会用白茶和生姜一起炖煮汤水喝,喝过后发发汗,感觉效果还不错。”资深茶友商女士说自己最初接触白茶,也是看中它的药用价值,她身边喝白茶的朋友也和她一样,为白茶的功效所吸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喝白茶有一定的好处毋庸置疑,但切不可将其视为包治百病的神药,更不能将其视为助长市场行情的理由,否则不仅有炒作的嫌疑,而且还牵涉欺诈。

此外,和普洱一样适合长期存放是商家和茶客争相购买白茶的重要因由。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意思是其储存的时间越久越有价值。

2011年,在上海举办的豫园国际茶文化艺术节的拍卖会上,一块存放20年、净重375克的福鼎老白茶饼以18.8万元成交,老白茶拍出的天价为准备进入白茶市场的人打了一支兴奋剂。

产地的大力宣传,各家茶企白茶产品层出不穷的推出,再加上前阵子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2014年的白茶以黑马之姿夺人眼球不足为奇。

现实:让人哭笑不得的误解

现今,“白茶热”还在持续发酵,老白茶更是成为个中翘楚,引来越来越多的茶客入市。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很多消费者都是刚刚接触白茶,对白茶还不是很了解,零星知道的一些信息也多源于人云亦云、道听途说。由于权威而准确的信息源的欠缺,致使一些人对白茶不但不了解甚至还有误解。

白茶概念就是存在误解最多的一个。据了解,现今市面上在售的白茶除了福鼎、政和一带产的白茶,还有浙江的安吉白茶。

“经常有消费者问我们是福鼎白茶好还是安吉白茶好。”五里河茶城经销茶叶多年的张先生说,“每当这时候,我都有些哭笑不得,因为真正能称得上白茶的其实就是福建福鼎、政和一带出产的白茶。”

安吉白茶虽名为白茶,却与传统意义上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并不属同一类茶,事实上,安吉白茶属于绿茶类。之所以称其为白茶,主要是因为安吉白茶的茶芽嫩叶全为玉白色和白色,但其不同于带有白色茸毛的一般白茶,是白叶茶按照绿茶的方法制作而成的。

“由于它们分属不同的茶类,所以不好横向比较,更不能混为一谈。”张先生说。

明晰白茶的概念后,还要了解白茶的等级及其特点。因为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有消费者认为白茶就是白毫银针,将白茶和白毫银针画等号。

其实不然,白毫银针只是白茶中的一个品类。

业内专家介绍,因茶树品种、采摘的标准不同,白茶主要划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这四个等级,其中以白毫银针的品质最好。

白毫银针全部是由茶芽制成的,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

白牡丹仅次于白毫银针,其是两片叶子,中间有一叶芽,叶子隆起呈波纹状,叶子肥嫩,边缘后垂微卷,叶子背面布满白色茸毛。冲泡后,碧绿的叶子衬托着嫩嫩的叶芽,形状优美,好似牡丹蓓蕾初放,十分恬淡高雅。茶汤清澈呈杏黄色,茶味甘醇清新。贡眉和寿眉主要是由鲜叶制成,品质相对要差一些。

提醒:黑马后劲不明切忌跟风

随着时间沉淀,白茶的价值渐渐得到业内的认同,白茶从冷僻的角落走向热销的前台,老白茶由于其功效和收藏潜力,更是被视为茶文化里的投资新贵,有人甚至将其视为继普洱之后的又一投资佳品。

沈阳市民赵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赵先生是一名资深茶友,前年退休之后,没事总往茶城溜达,对白茶有所了解。他告诉记者:“在茶叶中,只有白茶和普洱茶适宜长时间存储,在存储条件得当的情况下,年头越长其茶性转化得越好,从这一点来说,老白茶的确是不错的茶叶投资品种。”

对于赵先生的看法,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白茶与生普洱一样,储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浓,其药用价值也就越高,因此老白茶的确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收藏和投资老白茶还是要理性。

辽宁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高峰对此也持谨慎态度,他建议,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应理性看待当下的白茶市场和老白茶收藏。现在虽然出现“白茶热”,白茶消费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但和绿茶、普洱茶等相比,其市场占有率毕竟不大。

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现在断言白茶为市场黑马、老白茶为普洱后的投资佳品还为时尚早。对老白茶收藏现象,喝茶人要客观看待,切忌盲目跟风,茶叶的本质是日常消费,既非奢侈品更非收藏品。

不过,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量购买,但最好边喝边收藏。今年白茶的价格较去年几乎翻倍,明年的白茶售价肯定不是现在的价位。

值得提醒的是,收藏老白茶时不要盲目追求年份。一般六七年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不必非追求年份在十几年以上的,十几二十年的老白茶价位比六七年的不止高一两倍,而且在市场上也非常难得。

据了解,现在普通的白茶新茶售价一般为百十元到上千元一斤,而20多年的老白茶,每500克价格可达七八万元,在市面上流通的陈茶年限多是5年左右。

“虽然现在老白茶资源越来越稀缺,但其具体每年能增值多少,也不好说,不仅要防止买跌,还要防止买到货不对版的产品。”业内专家说,“白茶收藏口感才是硬道理,一款茶品如果起初质量未能达标,或者是后期存储不当,那么不论存放多长时间,茶叶品质都很难脱胎换骨。”

只有好茶才有可能具备收藏的价值。老白茶的收藏与红酒类似,要达到收藏级别,年份、等级越高价值越高。

此外,收藏白茶的时候要仔细鉴别茶叶的品质。一是要看外形,茶饼的完整度要好,茶叶上有些许白毫,叶片均匀。颜色带有油亮感,呈褐色。年份更老的茶饼,颜色泛红褐色,有点深色琥珀的感觉。一芽一叶的更为珍稀。好的白茶七泡之后还有韵味。

二是要注意茶叶的干度和湿度、避光、通风等储存条件,以免茶叶发霉变质。

最后,专家提醒消费者,无论年份多久的老白茶终究只能作为保健,不能代替药物,不要寄期望喝茶能达到治病的效果;对业界来说,应科学理性地进行白茶生产和销售,使白茶市场朝着一个良性方向运行、发展。

茶人茶话>>>

白茶怎么泡才好喝

白茶是我国茶中的珍品,白茶色、香、味、形俱佳,在冲泡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冲泡出来的茶汤鲜爽甘醇,浓香四溢。

1.量的控制,白茶淡些好喝,一般150毫升的水用3至5克的茶叶。

2.温度的控制,水温要求在90℃到100℃。

3.冲泡时间,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如何品鉴白茶

第一是观色:白茶鲜叶越嫩、越饱满,白化程度越强,制成的干茶越显金黄,品质越高,越显尊贵。

第二是闻香:嫩香是大叶白茶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汤,嫩香越浓,越持久,品质越高。

第三是赏奇:用95℃左右的开水冲泡,切勿加盖,至3分钟后,观白茶舒展,还原呈玉白色,叶片莹薄透明,叶脉呈翠绿色,叶底完整均匀、成朵,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白玉卧底,汤色嫩绿明亮,此时,白茶的独特性状达到至纯至美。

多知道一点:白茶起源存争议

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目前茶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1.始于北宋:白茶最早出现在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2.始于明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这是明代关于白茶的记述。清嘉庆初年,福鼎用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创制成银针白毫;约在1857年福鼎发现大白茶后,于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1922年创制了白牡丹。新工艺白茶于1968年为外销市场需要开拓的新产品。

3.最早的茶类: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人类祖先最早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叶,经自然晾青、晒干或焙干,实际也就是白茶的萎凋、干燥工序,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找到约115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