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用什么壶烧水泡茶好

找到约217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电磁炉的古人,是如何用持续沸腾的水来泡茶?

现代人常用电磁炉、煤气、燃气等烧水,

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

甚至没有使用过木柴等烧火工具。

打开个开关等几分钟,

就可以得到沸腾的水,

快则快矣,也确实方便;


现代人喝的水,

不讲究的就从水管接,

讲究的喝各种品牌的矿泉水,

住惯了高楼的我们,

早忘了井水是什么样的味道

……



有没有觉得,

用这样的水、

这样的烧水工具来泡茶,

总少了一种滋味?


古人是怎么烧水怎么泡茶的呢?

 

我们先说说水的选择:


茶圣陆羽《茶经》:“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意思是那时候的人啊,认为山上的水是上品,江中水为中品,而井水则是下品。这么分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古时候没有什么工业,生态环境非常的好。山水经过岩层层层过滤,滤去了杂质溶解了部分矿物质,因为山水奔流激荡,也溶解了很多二氧化碳等气体,所以山水清冽鲜爽,是泡茶的上等选择。



江水因为人类活动,比如洗衣、洗菜之类的,味道和口感上会受到影响,所以要找那种人烟稀少的地方取水。


至于井水,选择打水多的井,井里的水得到不断的更新,要比打水少的井干净很多。


再来说说怎么烧水:


陆羽:“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



意思是烧水最好用炭,其次用能燃烧得很旺的薪柴。如果那炭你曾用来烤过羊肉串啥的,会让炭染上膻腥之气,还有那些富含油脂的木材,这些都不能用,因为会有“劳薪之味”。

 

“火必以坚木炭为上,然本性末尽,尚有余烟,烟气入汤,汤必无用。故先烧令红,去其烟焰,兼取性力猛炽,水乃易沸。”

 

烧水用的炭必须要烟气要少,否则像起了狼烟一样黑烟滚滚,不但严重影响茶的味道和品茶的心情,还会有被误以为起火的风险。

 

为了解决木炭有烟尘的问题,古人又捣鼓出了橄榄炭、荔枝炭和龙眼炭。这里所说的橄榄炭、荔枝炭或者龙眼炭,不是用这些水果的树身烧成的炭,而是用橄榄、荔枝和龙眼果核烧成的炭。

 

这些碳不但没有烟尘,经久耐烧,有的还会有一丝丝香气。晚来天欲雪时烧个红泥小火炉,暖暖手泡泡茶还是很有气氛的。



还有烧水容器:


古人对于烧水容器也很讲究,认为铜壶烧水,茶有铜腥味;用铁壶烧水,茶有涩味,这是因为金属离子容易和茶多酚作用的缘故。


北宋诗人苏轼认为,用一种形状比较高的壶最好。有诗云:“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苞然深且宽”。


因此烧水的工具也经历了从铁锅到铁壶再到铜壶、银壶,不断寻找更加适合烧水煮泡茶叶的材质。



当然,虽然现在我们取水、烧水、泡茶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人喜欢喝茶的习惯始终传承下来。

佤山茶课堂|泡茶,该用什么水

  佤山茶课堂丨泡茶,该用什么水

  我们把“人、茶、水、器、境、艺”称为茶艺六要素,由此可见,包括日常品饮,泡茶用水的选择是有些讲究的事情。明代张大富在《梅花草堂笔谈》中提到“十分茶七分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亦十分矣;十分之茶遇八分水亦八分耶。”茶寄于水,方显其味,好茶无好水则难得其真味。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茶的色、香、味。那么我们来看看选择怎样的水,才能发挥出一款茶的茶气呢?
  1.软水与硬水

  泡茶用水以轻为好,这里所说的“轻”与软水相似,同样的,“重”对应硬水。现代科学把水按所含矿物质含量不同分为软水和硬水。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称为硬水,不含或只含少量的钙﹑镁化合物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Ca(HCO3)2]或碳酸氢镁[Mg(HCO3)2]引起,则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溶性碳酸盐(水垢就是这样出现的),这样硬水就转化为软水。

  (1)水的硬度会影响水的PH值(酸碱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一般随着硬度增加,PH值也会增加。当PH大於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会自动氧化而损失,从而影响茶汤色泽和滋味。

  (2)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且钙离子浓度高会导致茶汤浑浊度增加,而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会变成黑褐色,影响汤色品质。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佳。
  2.自来水

  自来水是最常见的生活用水,其水源一般来自江、河、湖泊,是属于加工处理后的水。一般会含有氯气,并在水管中滞留较久的,还含有较多的铁离子。

  从我国的环境现状看,各地区自来水的水质不尽相同。如我国北方水质较硬,我们一般不建议用自来水泡茶;但在自来水水质较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相对经济实惠的自来水,通过过滤器过滤者为佳。

  选用自来水泡茶时,可以先打开水龙头,放掉含有铁离子的水。煮沸时,稍开盖(15秒)挥发自来水中的氯气,这样就可成为较好的泡茶用水了。
  3.纯净水

  纯净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解法、逆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纯度很高,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软水。

  纯净水虽不会使茶叶的滋味得到最大的发挥,但也不至于损害茶叶的滋味。所以,如果不知道该选用何水的情况下,纯净水是相对保险的选择。

  4.山泉水和矿泉水

  天然的山泉水和矿泉水是茶友们比较追求的泡茶好水,它能把茶叶内蕴含的味道最佳释放出来,天然优雅的茶香和甘醇的滋味,让你满口含芳,喉韵无穷,使喝茶成为真正的享受,但现在这样的天然山泉水已经不多见了。

  但由于山泉水和矿泉水的产地不同,其所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成分也不同,对茶的味道还是会有影响。如选择合适的软水类泉水,就能最大化发挥一杯茶的滋味?所以,我们在选择泉水泡茶时,要稍微判断一下。基本遵循五字箴言,水要清、活、轻、甘、冽,要选择比较清净、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的泉水,方能将一杯茶的味道发挥到特别好的状态。
  5.反复烧开的水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我们的烧水壶容量都比较大,一壶水往往能冲很多泡,所以有很多茶友泡茶时都需要将水反复烧开,有的干脆不关火,让水一直在烧。为此,茶界也出现了一种声音,就是说反复烧水十分不好,乃至喝了致癌等等。

  首先,我们要肯定的说,这是谣言!这种谣言的论调是反复烧开的水致癌的原因是由于水中含有少量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体内之后,经过胃酸作用,很可能再转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了。亚硝酸盐在胃部可与胺产生作用,生成亚硝胺,而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性。

  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为了让广大群众不受谣言蛊惑,有科学团队为此进行过专门的实验,从表中可以看到,在反复烧开了52次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是远远低于10mg/L的国家标准的《生活引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所以反复烧开的水并不会对人体有致癌威胁。
  但我们依然不建议用反复烧开的水泡茶,陆羽在《茶经》里写到“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结合现代科学理论,这里的“老”指水经过反复加热后,其中的钙、镁等离子浓度增加,而这些金属离子又会对茶汤的品质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泡茶尽量不使用反复烧开的水。
  

怎么煮好一壶老白茶?送你三个小窍门!

煮茶烹茗·君友谈心

焚香燕坐,风炉一尊,寻常茶具,本色清言。深秋初冬凉意浓,此时跟亲友相聚,最暖心的莫过于煮一壶老白茶,众人围炉而坐,谈天饮茶,简单又温暖舒适。

有人说,泡茶泡其锋芒,煮茶煮出精华。想煮出一壶好茶,可有着不少讲究之处,例如要选择什么茶叶和器具?煮茶的步骤有哪些?时间又应该如何把控?

今天茶老郭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要如何煮出一壶枣香四溢,稠滑甘甜的老白茶吧。

煮茶宜老不宜新

一般而言,老白茶比新白茶更适合煮着喝。因为新白茶中含有较多的茶氨酸和咖啡碱,冲泡后茶汤滋味清甜鲜爽,但若是煮的话,因为壶中沸水持续滚动,茶叶内质会较快释放,稍不留意便会让茶汤口感发涩。

所以说,陈放三年以上的白牡丹和寿眉,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结构发生了转化,黄酮等物质含量提升,会更适合煮茶。

煮出来的老寿眉和白牡丹,不仅口感更为稠滑甜润,香气充分被激发,而且茶汤中丰富的茶多酚、茶多糖等有益健康的成分也会更容易被我们的身体吸收。

说到这里,细心的茶友们有没有发现,白毫银针似乎被我们遗忘了,其实之所以没有提到白毫银针,是因为煮茶对于白毫银针而言是画蛇添足。

白毫银针均为嫩芽,内质丰富,转化没有白牡丹和寿眉那么快,所以在冲泡时,也会出现和新白茶一样的情况:

茶叶内质浸出较快,茶汤也会因此而出现苦涩的滋味,品味白毫银针的感官享受也会一并失去,实在是可惜。

这样煮更好喝

平时喝茶,我们都是用冲泡的方式居多,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煮茶还是比较陌生,所以接下来茶小白将会来一番详细解说。

通常我们把煮茶分为两种煮法:第一种是直接煮,而另一种是先泡再煮。

先来看看直接煮的步骤:茶叶与水按照1:150的比例准备好先,之后便可将茶和水统统放入到壶中。

等水煮开后,便可以调成小火,慢煮约几分钟,待茶汤颜色随着茶叶内质的释出逐渐晕染成深琥铂色,便可出汤成茶了。

接下来就是先煮后泡的步骤:所谓先煮后泡,顾名思义就是在煮之前,先冲泡品饮,通常用盖碗冲泡3到4道之后,便可将盖碗的茶叶转移煮茶的茶壶,之后按照直接煮茶法的步骤重复即可。

先泡后煮的煮茶法,不仅能避免煮出来的茶汤滋味过于浓郁,而且还能先后分别体验到两种老白茶风味,一茶两喝很机智!

选对器具是关键!

茶桌上最常见到的便是紫砂壶、陶壶、铁壶、玻璃壶等等。紫砂壶和陶壶可以率先淘汰,因为它们的壶面上有数不清的细孔。

不仅会吸附异味,也会吸走茶汤的香气和滋味,让原本饱满甜柔的老白茶,也会因此而黯然失色。

此外,记得要将铁壶也一起拉入黑名单,尽管我们平时都会用铁壶烧水,但铁壶煮茶可是大错特错。

因为在高温环境中,铁壶会与茶叶中释放出的鞣酸发生化学反应,不仅会将茶汤染成黑乎乎的颜色,降低茶汤的颜值和口感,对身体健康也有所影响。

排除了紫砂壶、陶壶和铁壶,那么答案很显然:煮老白茶的最佳搭档就是玻璃壶了。

用玻璃壶煮着喝,不仅没有上面提到的种种顾虑,而且在煮茶的过程中,还能欣赏沸水与茶叶在壶中共舞,还跟根据茶汤颜色的深浅,灵活的调整时间和火候,将老白茶的魅力更完美的煮出来。

煮茶时,我们在等待着过程,也在期待着。等待变化,期待惊喜……

当我们拥坐暖炉,满盈一轩,尽闻惟茶香,秋冬的寒意都被尽数驱散,连空气都变得温柔起来了。

来源:黑白茶文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13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