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广西横县茶厂

找到约97条结果 (用时 0.087 秒)

广西横县被授予“世界茉莉花都”称号

8月31日上午,首届世界茉莉花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茉莉花茶交易博览会、2019年中国(横县)茉莉花文化节在广西横县隆重开幕。广西横县被授予“世界茉莉花都”称号,国际花园中心协会(IGCA)名誉会长纳威尔·斯坦为横县颁发了“世界茉莉花都”牌匾。

1.jpg

横县县委书记黄海韬表示,横县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均占全球60%以上,2018年茉莉花(茶)年综合总产值达到105亿元。横县将以茉莉花为主题,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打造壮美广西模范、乡村振兴样板、世界茉莉花都,让世界爱上横县茉莉香,让横县茉莉引领世界茉莉新潮流。

QQ截图20190903095654.jpg

下午大会举行了世界茉莉花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以“绿色引领,健康美丽”为主题。横县县长曾鹏鑫在主旨演讲中提到,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横县茉莉花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的飞跃,助推了横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让横县从地方走到了国际城市舞台。他表示力争到2022年,全县茉莉花种植面积达12万亩,茉莉鲜花总产量达10万吨以上,茉莉花产业综合产值达130亿元以上。

 

在“友城之声”环节,法国阁来屋市市长、普罗旺斯迪朗斯-吕贝隆-韦尔东地区副主席、旅游局主席保罗奥当,荷兰花卉协会奥斯卡尼森作为两个花卉城市的代表分享了花卉产业的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世界健康产业大会执委会主席黄明达,著名茶学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也分别从学术专业的角度分析探讨茉莉花产业的发展途径。

 

“发展对话”阶段由品牌专家、新华社主管的《中国名牌》杂志社总编辑周志懿担任嘉宾主持。他从品牌塑造的角度为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提出“三高”建议:一是品牌站位要高,要将横县茉莉花定位成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产品;二是品牌使命要高,要勇当世界茉莉花产业的旗手,勇当克服文化差异、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抓手;三是传播渠道选择要高,要善于借势国家级与国际化传播平台,进一步提高营销能力,培养跨界思维、营销思维和产品思维。“如何专业化打造品牌,如何挖掘品牌文化,讲好品牌故事,寻找横县茉莉花的代言人,这是非常关键的。”周志懿说。

3.jpg

茉莉花并非华夏原产,其始于西域甚至更远的地区。从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可知,茉莉花最早在1900多年前就在中国培育。广西横县是中国茉莉花产业的集中产地之一,其茉莉花商品化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时的横县茶厂(现改制为“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开始大力发展种植茉莉花,加工茉莉花茶。横县县委、县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全面推动茉莉花产业发展。

 

自2000年起,横县连续举办了十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博览会和九届中国(横县)茉莉花文化节,提高了横县茉莉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往年的“一会一节”形式相比,今年的首届世界茉莉花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博览会、2019年中国(横县)茉莉花文化节历时一个月——8月23日开始,计划到9月22日结束,精心策划了包括圆桌会议、开幕大会、高峰论坛、产业博览会、花田秀、诗词大会、音乐晚会等在内的21项主体活动,并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进行国际合作交流,规格更高、规模更大、影响更广。

QQ截图20190903095709.jpg

此次大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新华社主管的《中国名牌》杂志社为此次大会提供品牌智库支持,负责组织专家组提供《世界茉莉花产业发展白皮书》内容。(孙冰)

王庆会长调研广西横县茉莉花茶产业发展情况

11月30日,借着参加第二届世界茉莉花大会、2020中国(横县)茉莉花文化节活动的契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一行在广西横县对当地茉莉花茶产业发展建设以及产业助力扶贫情况进行调研。

在横县县委书记黄海涛,县委副书记、县长曾鹏鑫等有关领导和茉莉花产业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陪同下,全体调研人员先后前往横县极萃园(茉莉花加工新城)、中华茉莉园、横县健康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校椅镇榃汶村茉莉花盆栽和蔬菜育苗扶贫示范园以及横县长海茶厂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对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建设、茉莉花种植技术、电商发展、茶旅融合、代表企业状况、生态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并与从业人员围绕如何通过茉莉花产业带动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茉莉花茶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广西横县作为我国茉莉花茶重要核心产区,茉莉花种植历史悠久。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当地茉莉花及茉莉花茶产业发展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全县茉莉花种植面积现已发展到12万亩,年产鲜花9.6万吨、茉莉花茶7.8万吨,集聚了北京张一元、台湾隆泰、浙江博多、广东卡丝等130多家加工企业,是全球最大的茉莉花(茶)加工集散中心。

截至目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与横县已连续成功举办11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博览会、10届中国(横县)茉莉花文化节,2019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茉莉花大会,有力推动了广西横县茉莉花及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届世界茉莉花大会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当前我国拥有1000余个产茶县,其中有337个县以茶叶为扶贫支柱产业,茶产业在区域发展建设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茶协将继续携手全国各茶叶主产区县,共同为脱贫攻坚和中国茶产业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广西梧州茶厂生产茯砖茶始末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广西梧州茶厂既生产传统出口商品六堡茶,又大量生产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茯砖茶。

茯砖茶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茶品,虽然采用原料和制作工艺与六堡茶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但同属黑茶类。根据文献记载,茯砖茶至少有5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茯砖茶就被规定为运往西北供少数民族所需的官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怀边疆少数民族,不但扩大了茯砖茶生产,增加了茯砖茶供应量,还降低了茯砖茶价格,边疆人民衷心地称茯砖茶为“翻身茶”“幸福茶”。

广西梧州茶厂1971年以前一直生产外销六堡茶和内销桂青茶、花茶,每年虽有1000吨左右的粗老(剪枝)茶进厂,但自己不能加工,只能整理包装,调运外省作砖茶配料。在1971年“工业学大庆”运动中,梧州茶厂干部职工解放思想,确定上马生产以粗老(剪枝)茶为原料的茯砖茶。当时,梧州茶厂一无生产茯砖茶的机械设备,二无生产茯砖茶必须的烘房,三无茯砖茶生产技术。但大家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在争取上级支持的情况下,派人到了灵山、横县、桂林、益阳、英德等地兄弟茶厂参观学习,运用学来的技术和知识,自己动手搞设备、建烘房,造机械。经过十个月的筹建,到1972年8月,梧州茶厂开挖基地土方7000多立方,建起了一座1216平方米的烘房,制造了包括主压机、初压机、退砖机在内的全套茯砖茶加工机械设备。1972年9月14日正式投产,当年生产茯砖茶245吨;1973年生产茯砖茶967吨,调供新疆、青海省(区)1053.7吨,收入184.8万元,利润22.6万元,创造了梧州茶厂“大干快上”的奇迹。1973年4月,自治区商业局、农林局在梧州茶厂召开“全区砖茶生产座谈会”,研究砖茶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等问题,对梧州茶厂的茯砖茶生产给予肯定。

梧州茶厂当年的茯砖茶,每件20片,每片2公斤,规格为35×18.5×5厘米,要求平滑、整齐,厚薄大小匀正,“黄花”茂盛。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打片筛制→拼堆→发酵→初蒸→焗堆→翻堆→复蒸→压砖→定型→退砖→包砖→入烘房凉干→闭室养花→烘干→出烘→成品包装,历时30天左右。为搞好茯砖茶生产,梧州茶厂专门成立茯砖车间,有生产工人50多名,分布在三个生产班,即压砖班,退包砖、进烘及烘房管理班,拼堆发酵班。在生产过程中,干部职工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把繁重的手工操作改为机械操作,实现了翻堆机械化。党支部书记、老红军安进才同志,深入生产一线,和干部一起研究提高产品质量的对策,解决了茯砖茶“烧心”和“出红霉”的技术难题。茯砖车间副主任李佩英同志,经常参加车间拼堆、翻堆、蒸茶、压砖、进出烘等劳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拼堆发酵班班长郭美龙同志,带领全班同志认真做好拼堆、蒸炊发酵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压砖班全体同志,团结协作精神好,每天压砖长期稳定地保持在2000斗以上,超额完成工作指标25%以上。

为确保产品质量,茯砖车间建立了规章制度,严守工艺流程,重点抓好下列工作:一、狠抓工艺技术,发挥原料经济价值。如合理使用原料,严格拼配比例;抓好沤堆发酵,促进原料内质转化。二、加强烘房管理,促使茯砖发花茂盛、花色鲜明,使茶的滋味更加醇厚温和、菌香浓郁。三、坚持审检制度。茯砖茶出烘打包前,逐批、逐房抽样审检,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包装、不出厂。

1973年至1978年,广西梧州茶厂作为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每年调供新疆、青海的茯砖茶在1000吨左右(最高年份是1975年的1237.4吨),占全厂同期茶叶产量的70%左右,占全广西同期茯砖茶调供计划的30%以上。梧州茶厂以广西区内大中叶茶树品种粗老原料生产的茯砖茶,外形色泽黄褐,内质水色红浓,香气纯正,滋味醇和,与湖南的茯砖茶遥相呼应,各领风骚,受到了西北边疆人民的普遍欢迎,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令人叹惜的是,由于后来全国砖茶生产供大于求,根据中央1978年长沙会议精神,梧州茶厂1979年将库存原料加工完毕,调出茯砖茶580吨,以后便停止了茯砖茶生产。

从1972年筹备上马,至1980年停止生产,梧州茶厂生产茯砖茶历时八年。梧州茶厂现存的那片历经岁月沧桑的茯砖茶,见证了梧州茶厂一段光荣自豪的历史,是珍贵的茶文化遗产。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彰显了当年梧茶人“艰苦奋斗学大庆,自力更生办茶厂”的革命干劲,激励着今日梧茶人在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的道路上前进。

来源: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