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广东什么茶叶喝起来是甜的

找到约93条结果 (用时 0.024 秒)

周重林重磅原创:云南古茶园的9种类型

古茶园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大自然的力量,信仰的奇迹,良知的坚守,物种的强大,手艺的传承,缺一不可。

云南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连片古茶园的地方,云南现存古茶树资源总分布面积约为329.68万亩,野生种古茶树居群的分布面积约为265.75万亩,栽培种古茶树(园)的分布面积约为63.93万亩[1],拥有巨大想象空间,然而长久以来,世人对此一无所知。


周重林与前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BBC茶纪录片制片一行在保塘考察


证明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那棵南糯山古茶树在1958年才被正式确认,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云南古树茶走上了数字纪元年代。最先被标识的正是这棵南糯山古茶树:800年。以此为标的物,稍后确立的巴达古茶树是1700年,镇沅千家寨的古茶树是2700年……


云南人把古树茶当作经济作物更是在2004年左右才出现,规模化的商品古树茶在2012年才在市场铺开,而云南省政府在2018年11月才正式发文承认云南古茶树的遗产价值与经济价值[2]。


周重林,张敏一行在南糯山茶王树旧址考察


所以说云南古茶树是新物种,真是一点也不奇怪。但在茶乡,古茶树是一种朝昔相伴的植物,古茶树就像茶农的体外器官一样,从他们出生开始,就无法割舍。对大部分民族来说,他们说到茶,专指古树茶;我们今天所谓的台地茶,小树茶,是非常后起的概念。


那么,我们要怎么认识古树茶?从何处着手开始才会最少犯错?


古树茶,古树茶,当然是从古树讲起。从古茶树上摘下来的才是古树茶,对不对?所以,我们首先要强调的是树,不是草;是乔木,不是灌木。


多少年的树才算古树?100年。中国《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第三条有说明,“本办法所称的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中国多地人大立法,也把古树的法定年龄界定为“百年”,所以本书言及的“古茶树”也是指那些树龄超过100年的茶树。而古茶园,自然也是指拥有诸多百年古树的茶园。


郑显静先生拍摄于1990s初期


我们把古茶园与现代茶园比较,就会发现,云南以外的大部分现代茶园里的茶树都是扦插无性繁殖为主,看一棵茶树与另一棵有无区别,顶多就是茶园里园艺师傅把茶园修剪成某种形状而已,或是在茶园里种一些点缀的观赏性植物,增点一点游园的乐趣罢了。


保塘茶树王


但古茶园非常不同,一棵有一棵的看头,一片有一片的看头,你抬头仰视的时候,它与蓝天白云为伴;你低头的时候,它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当你随手摘下一片嫩芽放入口中咀嚼的时候,自然与人类早期的秘密生活也逐一呈现出来,甘苦自知。


为了更好地认识古茶园,我们从自然生态、土壤气候、人为干预、民族饮食、采摘工艺等等层面来对古茶园进行分类,分别有9种:野生古茶园、望天古茶园、高叉古茶园、奇迹古茶园科考古茶园、苦甜古茶园、混种古茶园、藤条古茶园以及火烧古茶园。


 本文全文字数14000+

建议收藏阅读

1

野生古茶园

目前我们了解到的野生种古茶树,大多分布于海拔1600m—2400m的森林之中,有相当多的数量处于自然保护区内,多呈居群状分布。在中国,将树体高大、年代久远的野生型或栽培型非人工栽培的大茶树统称为野生古茶树,但它尚无确切的高度和粗度标准以及具体的年代概念[3]。


从1952年在南糯山发现大茶树开始,云南从未停止过寻找野生大茶树的步伐,20世纪80年代,中国作物种质资源考察队先后在云南又再次发现数量惊人的野生古茶树。这些大茶树的主要形态是:高大乔木、叶大革质,嫩枝、顶芽、叶片均无毛。


进山必备


探访版纳之巅滑竹梁子野生古茶园,沿途我们一直在森林中穿行,各种高大的乔木均直刺天空,乔木下是密密麻麻的的灌木丛,除了蜿蜒崎岖的山路,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裸露的土地,甚至,连我们行走的狭窄的山路都不断被各种植物尝试着侵占,植物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哪怕是苔藓类、蕨类,都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的一块空间。


路途中,我们也遇到了一片人工栽培型的古茶园,均在山路两边,但也只能说稍有一点规模,因为稍远处就是其它植物的地盘;我们刚好看到本地的一位茶农在自己的古茶园里砍断一棵异常高大的绿萝(攀援在一棵较为高大的古茶树上)。



在其它地方所向披靡的皮卡车,在这里是禁区;即使是摩托车,也非得有超群的技术以及对这片区域不一般的山路熟悉度才能至此……管理的成本高昂,其中包括人工、时间,毕竟来回一趟也不是几分钟就能搞定;如到春茶季,采摘时间紧张,所耗费的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将成倍增加。


所以人类索性放弃对自然的管理,让它自己来。


在野生型大茶树下,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一棵茶树的葳蕤苍莽,不止是一棵茶树的风姿与无数茶花的静美,还有一棵茶树自然形成的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寄生植物都拼命在它身上寻求更大的生长空间,二者的较量在经年里从未停止,且会继续较量。在没有被人类驯化之前,它如此警惕,浑身散发出抗拒的气息,那些被制成茶的半成品,真是难喝啊。它不用讨好人类,它要与野生板栗树、多依果树、苔藓类、蕨类等等植物继续一较高下。

勐库野生茶


可即使这样,植物学家也不怎么待见它,告诉世人,野生茶树的茶叶最好不要喝,有微毒。野茶属于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 (W. W. Sm.) Melch.),较周边的普洱茶种(Camellia assamica (Mast.) Chang var. assamica)要更有光泽度,叶脉不是特别凸显,叶片革质,开的花朵也要比普洱茶种大。但,它长成了活标本,到来的人都是寻根之人。这些人,就像翻山越岭去巴达,去勐库大雪山看野生茶树的人一样,探访即朝圣


今天,我们置身野生型古茶树,会感慨于海拔高度的极限,会感慨砂质土壤、乱石丛生与“上者生烂石”“野者上”的高度契合。远离人类的活动范围,没有人类的干预,它们与万物竞争,又与万物相融,跨越了时间的轮回,能长成今天这个样子,形成今天的口感风味,都是大自然的功劳,与人无关。


 2

望天古茶园

最接近野生古茶园的,是近几年普洱茶界比较热门的国有林望天古茶园,这些茶树并不是野生的,是人类有意种下的。因为民族迁徙、战乱、天灾等等原因,人类撤出了这些区域,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些茶树的生长都没有遭到人类的任何干预,这也是许多科学家会把望天古茶园当作野生古茶园的缘故。先有古茶园,后有国有林。今天人们看到这些茶树,都与热带雨林的望天树一样,树干笔直,从根部开始就直挺挺奔着蓝天白云而去。

这种类型的古茶树,树干高度是其重要指标,也是最容易分辨与判断的特征。普通的、也是最常见的望天古茶树有十几、二十多米,少了这个高度,也难以被称呼为“望天古树”;较高的望天古茶树能高达40多米,你看到这些树的时候,会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既视感,与普通的古茶树相比,一如长颈鹿站在羊群里,会产生一种天生的喜感。


今天,我们感谢这些树,让世人知晓,如果没有人类的干预,茶树其实会长得更好。来到原始森林,你也会发现,人类世界所谓的农药、化肥,完全体现了人类急功近利的一面。


作者周重林在易武多依树考察望天古茶园


望天古树茶做出来的干毛茶,条索粗壮硕长,光润亮泽。茶农采摘鲜叶的时候,会等到茶叶全面长开,可以采到一芽四叶或五叶这个极限,叶子长开而不老,与茶的持嫩度有关。这个区域的古茶树几乎没有分枝,来自树根的深层营养供给到顶部,需要走一个相对长的过程,显得漫长。但正是“慢”造就了好茶,茶乡的人也说“害地出好茶”,都是说长得慢的树,茶叶喝起来更饱满。望天古树汤感丰富、金黄透亮,一样得益于自然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藤条茶就是模仿国有林望天古树茶,把多余的叶子、花、果都除去,把营养都供给到顶端。



望天古茶树足够高,有独享的阳光,故香气高扬,梗长叶厚,故甜感要明显,这两者与日照带来的副作用——涩感一起构成了独特的喉韵,形成了驰骋江湖的“山野气韵”。望天古树茶的风味成因,是人类极少干预的例子。要复制这样的经验,就需要更大范围的森林以及允许茶树生长的空间,但这似乎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是一个矛盾体:只有优异的森林资源中长成的望天古茶树才能企及如此的风味,是破坏森林?还是种下茶籽?取舍之间,心已艰难。


   3

高叉古茶园

在野生古茶园、望天古茶园后,我们来认识下高叉古茶园。这类古茶园,以章朗古茶园为代表。


章朗古茶园的大部分古茶树都是分叉比较高,主干笔直粗大,在离地2.5米左右处开始伸展枝叶,显示出了与他处茶园相比独特的清秀和不可言说的超凡脱俗之美。

人类干预了茶树的生长,但时间比较晚,干预程度也不深。比较野生古茶园与望天古茶园我们得知,要是人类不干预茶树生长,茶树就会像所有热带雨林的古木一样,它的分枝会随着长势而自动脱落;等我们看到的时候,它看起来就像从未有过分叉。章朗茶园里,有人类刀斧干预的痕迹,是为让古茶树发出更多的枝、长出更多的叶,把笔直生长的树引导为横向生长,人类需要更大的树冠,以便采摘更多,获利更多。



章朗古茶园把自己巧妙地融进了大自然中,与那些参天古木友好相处,努力避开藤蔓,阻止竹林蔓延,遏制树下草木过分地扩散。


人类伸出的一双双手,献上膝盖与头颅,让树感受到了温度,弥补了被大自然遮蔽的阳光。布朗族用石头与树木堆砌起来的祭祀台,更像是对干预自然后的忏悔,必须向自然表达敬畏之心。布朗族相信万物都有灵性,万物皆有感情。一草一树,均不可伤害。世人眼中,他们从千百年刀耕火种的过去走来,心怀信仰的他们,一直甘心守护着老祖宗种下的古茶树,守望福祉。



在这片远离农耕的土地上,布朗族衣食之源全依赖这片无法穿越的原始森林。他们可以沿着佛祖东传之路半个月走到泰国,但他们世代却无法看透这片林子,他们循组训,袭民俗,种茶树,摘茶叶,吃茶叶……


当我们用那些评审现代茶园的术语来评审像章朗古茶园的茶时,就会发现种种的不适应,那种古老的自然气息,那种吸收了大量阴雨气的凛冽感,那种工艺怎么都扑灭不了的雾气,你确定你的经验可以适用?而现在,我们只是提供了认识它的一种方式。


 4

奇迹古茶园

云南境内最常规最常见的古茶园,就是贺开古茶园这个样子的,只不过贺开古茶园因为保护得当,俨然成为云南古茶园里的翘楚,它的连片面积最大,古茶树数目也最多。


这是上天的恩赐,也是信仰的奇迹。

总有会人会问,为什么在这里还有如此规模巨大的古茶园?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拉祜族的信仰世界中去。


拉祜族百岁老人


拉祜族信仰万物有灵,古树是有灵魂的,所以他们不砍古茶树。和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一样,这个从河湟一带迁徙南下的氐羌后裔有祭祀树神的传统,这是他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范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贺开一带的拉祜族在很多祭祀仪式中都会用到茶叶。在贺开,因为山远地偏,医疗条件落后,寨子里有人生病的时候除了用一些山上的草药,“仪式治疗”也是重要的一步。蜡条、茶、酒、盐、米是拉祜族在仪式中献祭神灵的物品,所以茶是拉祜族沟通神灵的媒介之一。[4]贺开茶山博物馆的主理人聂素娥就告诉我们,前几年和他合作的一个茶农,房子都要绕着树盖,挪房子都不会挪树。


除了万物有灵的思想,这片古茶园的留存也与拉祜族的社会历史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古茶树是祖先留下的财富,不能砍。寨子里的年轻人觉得这是古茶园留下的重要原因。据当地拉祜族说,他们在这座山已经居住了20多代。一些茶园在他们祖先来到这里之前就存在了,祖祖辈辈都以茶园为伴,茶叶能喝,能做仪式,能创造财富,确实没有砍的必要。而且这一代林木资源比较丰富,日常用的柴火充足,不用砍茶树。


长期以来,拉祜族的农耕技术比较落后,而茶园恰好不需要太多管理,所以他们没有把茶树砍了栽种其他作物。历史上,茶树被砍的最大原因就是要在茶地栽种其他植物。在这里,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地广人稀,土地充足。拉祜族的农耕技术确实限制了他们对山林的开发,这反而起到了保护茶园的作用。除了茶叶,贺开茶山的拉祜族还种植包谷、旱谷。一直到今天,他们栽种的蔬菜种类都很少,新鲜的茶叶就是他们的蔬菜。


贺开古茶树


贺开是傣语的音译,意思是水的源头、开始的地方。我们抵达贺开的时候,水源地已经被沙土淹没,变成暗涌在地表层奔流;听不到叮咚声,只有虫鸣鸟叫伴随着沙沙作响。流水带走了盘踞地表的沃土,让这里成为民众口中的“害地”。确实也是,贺开古茶园古茶树上有很多寄生植物,但树下却是光秃秃,窜来窜去的冬瓜猪真的啃光所有草木?还是表层营养确实不支持一些草本植物生长?

贺开古茶园著名的古树单猪


在经典农学的分类里,把茶园土壤的类型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高山草甸土和潮土茶园等。在《勐海土壤研究》一书中提到,在勐海一地,海拔1500-2400米的地区主要分布的是红壤,红壤主要由多种岩石风化而来,再细分,贺开周边分布的主要是沙页岩红壤。要分清楚这些土壤类型,需要学习专业的农业知识,在这里,我们任性一些,为贺开古茶园的土壤另起一个分类。我们把贺开古茶园称为“沙地古茶园”,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沙”字,你看得见,摸得到,也喝得懂。



沙土为主的“害地”,是良田的对立面,却是茶树最好的生长地。陆羽很早就总结了这种经验,他说产在烂石与沙地里的茶才是好茶。“地害出好茶”也是云南茶农最基本的认知,他们自己吃的茶,就是害地茶,成长慢,滋味饱满。


我们品贺开茶的时候,会发现这里茶性的顽固。一些茶会受海拨、气温、水温以及泡茶手的干预,在不同的地方呈现出不同的滋味。但贺开茶却不同,在昆明,在青岛、在北京,在勐海……无论在那里开泡,品饮者都能很快找到其独特的风格特征:沙滑


清泉石上,沙流河底。



我们的身体就像河床,茶水入口,顺舌而下,过喉,直下肠胃。在喉咙处,产生了喉韵,喉韵就是沙滑。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再次走过贺开古茶园,再次闻到鸟语花香,再次听到虫鸣鸟叫,再次听到沙沙作响。


如果茶汤极其顺滑,一顺到底,反而不会给人特别顺滑的观感,就像抚摸空气你无法觉察这种顺滑一般,但抚摸细腻的毛皮则给人以温润顺滑的感觉。茶汤亦如是,细微的滋味残留造成了绵延的回响,这就叫质感,茶汤的质感就在喉韵中,在沙滑感中体现得玲离尽致。


 5

科考古茶园


很多人第一次来云南看古茶园,到的就是南糯山古茶园。

很多人第一次喝云南古树茶,喝到的就是南糯山古树茶。

很多植物学家对古茶树的研究,也是从南糯山开始的。

 

1960年,茶学大家陈文怀到南糯山看茶王树


南糯山半坡老寨古茶园,可能是造访人数最多的古茶园,也是较早进入人类研究视野的古茶园。这里茶园,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都与“试验”两个字有关。在这里试验种茶,试验制茶,试验品种,试验技法……人为干预程度很深,时间也较早。在植物学划分上,有“南糯山群体种”;25年前(1993),李远烈就在研究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保护实践[5]



南糯山是景洪与勐海气候的分水岭,昼夜温差大,雨水多,湿气大,酸性土质,是茶树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生活在这里的爱伲人,是哈尼族的分支,与傣族比较来说,爱伲人特别不喜欢大寨子,人一多就要分寨子,他们所到一个地方,都喜欢栽茶树以及其他草木,所迁徙地,大都形成村寨与茶树与森林完美融合的特征。爱伲人喝茶,直接把树上带着四五片老叶的鲜叶连同枝条折下,带回家放到火上烤到呈黄黑状,再把叶子丢进壶里烧开,便可直接饮用。


早在1957年,茶叶专家肖时英就发现,在南糯山存在两种专门针对大叶种茶树的茶园艺术:弯枝法与垫石法。弯枝法就是为了不让茶树长得太高,能让采茶人够得着,就把直着长的茶树主干弯下来,用野藤绑住,让侧枝成为主干,然后再绑一次,再让新的侧枝成为直立主干,如此反复。南糯山新茶王树,所分的主干多达6棵。垫石法就是在树枝之间夹上石块,可以把树干挤开,同时为采摘人采茶的时候提供落脚点。弯枝法与垫石法的双重效果导致了茶树多主干横向生长,低矮易采,树冠增大,整个茶树看起来像一把伞的样子[6]。除此两种常规法外,南糯山的哈尼族还会用刀去干预直向生长的树干。今天的古茶园里,会看到许多古树树干上长满树瘤,就是被人为干预的例证。


名古屋 桥本实教授 ,来源:庄晚芳茶史散论


1964年,肖时英采用南糯山茶树弯枝法在现代茶园做试验,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弯枝法在树幅扩大、降低分枝高度、增加分枝数量和叶片数量等各方面,均优于常规的短截修剪和当年不剪次年重剪。这门古老技术再现的成果得到当年的茶学权威陈兴琰以及刘祖生的赞赏。


南糯山的哈尼族向世人最早展现了杰出的民族园艺学,他们的先民早就洞悉了自然的力量,并把从中领悟的奥义与技艺代代相传,延绵五十八代人。


品南糯山早年的茶,经常会喝到烟味,就是因为这里雨水天多,晒青条件不足,茶农把晒青毛茶从屋外转移到了屋内,难免会带上烟火味。



正常情况下,南糯山的古树茶,茶青颜色整体偏黑,香气为果蜜香,入口有苦涩感,喉韵带着甜润,体感怡人。南糯山所有的这些特点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内敛。无论是什么场面,无论见什么人,你只要拿出南糯山的古树茶,就对了。这里古茶树,本来也是什么人都见识过啊。渐渐地,它变成了我们期待的那种人的样子。

在世俗里,我们把这种人称为“君子”。


 6

苦甜古茶园

最先被布朗山苦茶与甜茶征服的,是广东人与香港人。苦茶与甜茶能为潮湿的广东带来清凉,这种口感也非常接近他们日常饮用的另一种非茶之茶:凉茶。就连分类也是高度一致,广东凉茶也分为苦茶与甜茶。苦茶就是以辛、苦、寒、凉的中药为主的凉茶,如癍痧、廿四味等;甜茶是以清润甘甜药材为主的凉茶,如菊花雪梨水、竹蔗茅根水、罗汉果五花茶等。



常年做广东市场的老大益茶厂,为了持续扩大广东的市场份额,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惜重金跑到遥远的布朗山与巴达建了两片万亩茶园。同时期,广东人也跑到布朗山来购买茶苗,分别栽种在英德与当时属于广东管辖的海南,他们对这一带茶的口感非常着迷。


苦茶,茶味极苦,这是世间唯一以风味作区别的树。当江南地区还在为要把茶叶要做成绿茶还是红茶绞尽脑汁的时候,生活在老曼峨的布朗族先民已经把苦茶树当作重要的礼节在流通,他们以棵为单位,把茶树分封给跟随者,于是苦茶树开始布朗山蔓延;一些北上的民族,比如哈尼族,带来了帕沙、南糯山以及其他地方的甜茶,于是这块土地上神奇地出现了两种口感并存的茶园。


老曼峨佛寺里的苦茶


苦茶模本最早在靠近西双版纳的红河金平发现,只分布在红河州与西双版纳州[7],我们在布朗山考察过程中,在地图上划出布朗山片区,布朗山往南和西到缅甸边界一线,布朗山往北到老班章一线,布朗山之外的其他茶区很少有甜茶与苦茶之分,甚至于没有苦茶。


在很长的时间里,苦茶树与甜茶树在布朗山系都是混种的,混种混采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口感的协调。在没有严格区分的时候,这种协调全部依赖种植比例。我们推测每一片茶园,都是因为选择树种的结果,随着老曼娥这个母体在布朗山的不断扩张,他们终于在老班章这个地方实验种植出了苦甜茶的最佳种植比例,这种比例造就的口感也刚好迎合了某一部分广东人与香港人的味觉追寻,于是这里便成为寻味者的角逐天堂。



在口感选择上,同样有着功利的一面。但这种功利性原则,是在漫长的周期里形成的。在市场没有细分之前,茶是不分苦甜的,有经验的制茶师傅,再次面对这样的产品的时候,找的也是协调性。在那个区域里,不用班章的料也能做成班章味,是因为他们刚好找到了协调的点。科学上有数据支撑,这也是古茶树了不起的地方。

苦茶,其实就是更苦的茶而已。而甜茶,是相对不太苦的茶。


32万老班章采摘现场


在傣族人的饮食传统里,能够生吃的东西才是好的东西,不能生吃的就是不好的,茶叶也是一样。布朗族婚配要送的茶礼就是腌制竹筒茶,腌制会降低苦感,就像汉族做腌菜一样。同样的还有苦笋变成酸笋。在烧烤与鲜叶的结合中,苦变成了味觉追忆,也是有利于排泄之物。所以,在缺乏蔬菜的西藏,茶叶就被当做利于消化之物。后来的俄罗斯人、英国人,都把中国的茶叶与大黄当做通便利器。[8]


腌制后的竹筒茶


过去我们力图用人的存在去证明树存在过,但现在我们需要用古茶树验证人类存活过,这些树不仅见证了人类的繁衍,重要的是见证了他们对生活的孜孜以求。从树种到滋味,是非常大的变化。一个地区如果是原住民多的话,地方口味就不会有大变化,但如果不断有新民族进来,口感就会不断变化,达到最协调的口感。从老曼娥到老班章,本身就是一条滋味与品位之路。


在回雨林庄园的路上,我们看到在老曼峨与老班章、新班章的大山里,热衷做实验的人,还在小树茶上嫁接了老班章的茶树,这得多操心啊。


 7

混种古茶园


这里的混种,特指大叶种与中、小叶种在茶园里的混种,而不涉及茶树树种。


云南大叶种有“茶中英豪”美称,市面上流通的商品普洱茶大部是大叶种茶,但经常被忽略的是,云南还有中小叶种的茶。好多地方的小叶种茶,已经风光了好多年,比如曼松小叶种,倚邦猫耳朵,那卡的小叶种,景迈的小叶种,困鹿山的小叶种……中小叶种其实遍布整个云南茶区,长期以来,正是大叶种、中小叶种的混种混采为茶客带来丰富多样的细腻口感。


大叶子比大脸周重林的脸还大


大叶种,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大,小叶种就是叶子比较小,中叶种在大小之间。举个例子,小叶种叶子一般有成年人的大拇指大小,而大叶种有手掌那么多,特别长的比42码的鞋子还长。


根据茶树成熟叶片的面积大小将茶树分为特大、大、中、小叶种。茶叶叶面积计算通常采用日本人田边贡的计算方式:叶面积(平方厘米)=叶长(不含叶柄和叶尖)*叶宽(叶基和叶尖对折后的中间位置)*0.7(系数),以成熟叶为标准。


60平方厘米以上的为特大叶,40—60平方厘米之间的为大叶,20—40平方厘米之间的为中叶,20平方厘米以下的为小叶。


倚邦猫耳朵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一般认为,大叶种才是云南的原生种,而小叶种是外来种,有江西说与四川说,来云南经商的四川人或江西人把家乡的茶树带到了茶山,混种在大叶种茶园中,今天在倚邦还有江西湾古茶园。外来的茶种要存活下来非常不易,因为它要适应当地的土壤及生态环境,要能抗寒,还要能抗高温以及抗病虫害。为了存活下来,茶树都会产生变异,改变它在原产地原有的性状。这也是云南的小叶种与其他地方的小叶种茶口感有很大区别的主因。


曼松甜润、倚邦猫耳朵高香、那卡小叶种细腻、攸乐小叶种清甜、困鹿山小叶种清雅,这些茶与大叶种混在一起,共同形成了独特的云南茶风味:形成粗中有细、细中有精的多层次风格。



有小叶种的地方,往往有贡茶的说法。仔细想来,这是一种依附绿茶观念很强的说法。比如在曼松、在困鹿山、在那卡都可以听到这样的故事,因为这里的茶尖,可以在水里倒(直)立,可这刚好就是绿茶的销售话术。现在随着故宫档案的披露,我们知道其实云南真正进入满清皇宫的茶数量是非常惊人的,道光皇帝平均每天就要消耗4两普洱茶,满清的皇帝也不喜欢什么绿茶,游牧民族的满清贵族更喜欢用大叶子的普洱茶加上牛奶、羊奶一起喝,这样可以消除吃肉的油腻[9]。

卓越的生态


我们如今所做的工作,正是要重建普洱茶的自信。


对云南茶而言,最大的惊喜常常就来自大叶种、中叶种与小叶种的混种区域所带来的混合口感。小叶种在“革命老区”倚邦的卓越表现,在新区腾冲的惊艳亮相,在那卡的混搭出场,都说明,构成茶叶独特滋味的,除了品种,还有生态,还有文化,由此显现独到的茶文明特征。

那卡著名的老茶人


 8

藤条古茶园


藤条茶,就是枝条像藤条或柳条的茶树,在勐库坝糯,茶农称为“藤条”;在易武,茶农称为“柳条。”如果在春季进入到藤条茶园,你目光所及之处,全是茶芽,多得涨眼、撑镜头;如果你在非采茶季节到了藤条茶园,那么你看到的,几乎都是迎风飘舞的枝条,稀疏的叶子只是点缀。



藤条茶园是一种古老又先进的养护模式,不像大叶种、小叶种这样的叶子分类,也不是大理种、勐海种这样的品种分类,更不是苦茶、甜茶的味道分类,它完完全全是园艺学上的奇迹,靠一双双手经过数百年打磨而成。它没有粗壮的树枝,有的只是千千万万纤细柔长的枝条。


这也与南糯山的弯枝法不同,藤条茶园没有把主干驯化成横行生长,也没有刺激侧枝发展为主干。事实上,藤条茶园模拟的是望天古树茶园的生长模式:除去多余,顶部供养。望天古茶园里古茶树像电线杆一样的存在,没有分枝以及多余的叶子,是因为它有自动脱枝的功能,藤条茶园则是通过双手去干预,把茶、花、果多余都逐一抹掉。这样发出来的茶与叶,也可与望天古树茶园媲美,梗长,叶多。我们探访发现,整个勐海茶区,只有曼糯的采摘法接近易武地区,一芽三四叶,有些时候会到五叶,能够做到这点,就在于曼糯是藤条茶园。


张家湾藤条茶


在云南境内,易武的张家湾、勐往的曼糯、景谷的苦竹山、勐库的坝糯、邦东的昔归都是非常典型的藤条茶产地。


藤条茶有三大特点:

第一、枝条柔韧性强。

茶条不会轻易被折断,拉着枝条站在树下采摘,一个人可以从18岁摘到81岁。采摘藤条茶的时候,要用巧力,因为梗很有韧性,指尖掐不断,硬扯更不行,需要指力掰,带着马蹄摘下后要快速把马蹄丢弃。掰枝的同时,要抹叶,把老叶抹丢,采茶人手里的嫩叶越来越多,树下的老叶也越来越多。


第二、芽肥叶厚梗长。发芽多,外型好看,很压秤。

春季茶的时候,走进藤条茶园,看到的是一簇簇油亮的嫩叶。藤条茶的养护模式,是顶部营养供给模式,去除掉花、叶、茶果,茶树便不进行生殖生长而专心长叶进行营养生长。只在顶上留两片叶子,下一次,新发芽的叶子就会从这两片叶子上面发出来,形成新的枝叶。这种头部效应,今天在商业上大行其道,殊不知这是茶农都知道的浅显道理。


第三、香气高扬。

朝阳照得到,夕阳映得着。风吹得到每一寸枝叶,蜘蛛网都难挂起来。在太阳与风力的双重加持下,藤条茶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风味。


曼糯藤条茶


这种养护方式目前只存在云南古茶园,云南著名的育种专家肖时英是湖南人,20世纪50年代他第一次在易武看到藤条茶园的时候非常吃惊,这种养护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资源。从种植到养护都精耕细作,其采摘手艺代代相传,直到今天都还是除了这个村,别的村都不会。


藤条茶这种采摘模式,从目前分布村寨以汉人居多来看,可以推测是一种外来汉人带来的管理技术。藤条茶在众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出现,同样也是民族融合和迁徙的见证。


在藤条茶区域,还伴随着古老的加工方法,比如在易武一带,采摘完鲜叶后,是分拣鲜叶,之后分开杀青,三叶四叶连同长梗的还要成堆捂一夜。在茶乡人的回忆里,做茶是很长的工序,很磨人的工作。最后才是石磨压饼这样的当代人眼中的古法,其实到了这一步,都是精制环节了。



100多年前的易武以及古六大茶山,茶园的养护模式都是藤条茶园的养护模式,加工法也都是古法。现在在“古”的语境下,除了古茶园本身,留给我们的,就是这弥足珍贵的古老采摘法了。易武老乡长张毅在《古六大茶山纪实》里详细介绍过采摘法。采春茶时除留鱼叶(发育不好的第一片叶)外,视情留1-2片真叶;采二水茶时上次留的老叶抹去,留1-2片真叶;采三水茶时又把老叶去掉,留1-2片真叶;采秋茶时全部叶片抹掉,枯枝、病枝、寄生物全部去掉[10]。


20世纪50年代,云南茶科所的陈清华做过藤条茶与现代茶园的比较,结果是:藤条茶新生茶叶的持嫩性好,60%-78%的新枝上的一芽三叶长得肥实柔嫩,比现行的采法单芽平均重量增加0.1g,水浸物增加1%-2%,茶多酚增加4%-6%。


古往今来,农产品能成为爆品的三个要素:优质的产地、悠久的传统与独特的技法,藤条茶园都一一具备了。


 9

  

火烧古茶园


在云南,说到古茶树,老年人的叙事往往是最这样的:他说不仅自己小时候看到的茶树有那么大,“爷爷奶奶跟我讲,他们小时候看到这棵的时候就有这么了。”


过去对这段话的解读,焦点往往都放在有关茶树的年龄上。但我们似乎忘记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茶树变化得如此不明显?毕竟也是上百年时间啊。难道只是为了侧面说,茶树是生长缓慢的物种?但现实又不太支持这样的说法。


倚邦断头茶,《易武与古六大茶山》封面用的就是这张


再有,历史上大大有名的古六大茶山,为什么连片的古茶园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那些古茶树到底去哪里了?遍访古六大茶山的结论是:砍光了或烧光了。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古茶树,都是再次或是多次长出来的古茶树。如果不是赶上这一轮的茶叶上涨热潮,估计这些古茶园很难逃过被覆灭的命运。砍古茶树并非多么遥远的时候,从2003年到2012年,我们都亲眼看到有茶农砍伐古茶树,其目的也很直接:为了种玉米这样的农作物,为了栽种像橡胶这样的经济植物。地方就那么大,植物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其实就是一本古茶树的消亡史。



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沿用道光年间的旧志说,古六大茶山的古树茶,“老树则叶稀多瘤,如云雾状,大者,制为瓶,甚古雅;细者,如栲栳,可为杖。”这段描述,与我们今天在古六大茶山所见的古茶园并没有两样,到处是伤痕累累的多瘤古茶树。早在200年前,外地人看到的云南茶园,就已经是古茶园。只是那些在城里喝着茶为志书做注释的书生,从未站在一棵古茶树下自习端详过,他怎么也想象不出古茶树的样子。


茶界老说“看茶做茶”,在云南,则是要“看茶喝茶”。不然,你理解不了什么叫“多瘤”。“树瘤”是指古茶树被砍后产生的愈伤组织,每当树被外力强力物理干预后,树里的细胞就会繁殖形成树瘤,这是树天然的一种自我保护。如果不形成树瘤,树的天敌白蚁之类的就会沿着伤口一步步把树的主干蚕食,许多古茶树因此而走向死亡。而把树瘤加工成花瓶以及烟斗,即使是在现代也非常受欢迎。



《普洱府志》其实是告诉我们,在之前的茶乡,茶农不只是通过茶叶获利,还会通过茶干获利,做成花瓶或手杖是不是也会散发出茶香?砍伐茶树的一个很久远的传统,陆羽在《茶经》里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唐时代的茶树,有许多古茶树,砍了上千年后,巴山峡川再也没有古茶树了。今天在四川一带、贵州等地也有古茶树的发现,但零散,像贺开古茶园这样连片有规模的,一片也没有。而且,其他地方的古茶树,真的只是作为植物存在,根本找不到饮用的记录,没有形成任何可以探寻的茶俗。


但在云南,随便一个民族,不仅有久远的茶俗传统,还有古老的茶祖兴茶传说。接着要问的也许是,为什么这里的树居然未砍完?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里的民族信仰万物有灵,不会去破坏森林。第二个原因是,像布朗族、拉祜族、哈尼族这些狩猎民族,森林才是他们食物的来源。他们无法向一片荒山讨要一只麂子、一只野鸡。可以佐证的是,在汉族聚集最多的地方,比如古六大茶山,讲究精耕细作的农业,所以古茶树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今天我们还能喝到这些地方的古树茶,又得益于古茶树砍不死、烧不尽的涅槃精神,而科学上来讲,就是其树种实在好,有可以深扎底下的根系,保证了树的长命以及续命。猫有九命,古树茶可能还不止。



我们需要稍微回顾下这种砍不死、烧不尽的古茶树涅槃精神,像极了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历史。


1951年,一份在古六山调查的资料说,野火是古茶园的最大天敌,但“砍树烧山避瘴气”也是人为因素。

 

日本占领缅甸期间,茶叶滞销,茶农苦于无法,遂对茶园不加整枝刈草,任其荒芜。至今虽然销路略开,但仍有大半茶山,处于杂木横生、枝条未整;茶山被砍或毁于野火者,亦时有所闻。如佛海县城郊的曼真,原有思普垦殖场经营的近20亩茶、樟林,曾以“砍树烧山以避瘴气”之名,全被砍光,农民私营茶园亦有砍光者,类似现象目前已加纠正。野火烧毁则教砍伐更为常见。如思普茶厂的系树,原有170,000株,近数年来遭受三次火灾,且前仅残剩70,000株左右了。

 

10万棵古茶树就这么消失了!


三炷香茶树


1957年,茶学家蒋铨在丁家寨考察,为当地失去茶园非常惋惜,“年年火烧,现已无存”。更早的时候,茶山战火频繁,烧茶园、烧庙宇的事情更是多得数不完。以前弯弓是人声鼎沸的乡镇,现在是国有林。蒋铨在易武见到的那片古茶园,都是6米高,大的围茎1.2米,最小的也有50cm左右。


今天去革登路上,在嶍崆岔口还有一个地方叫火烧茶园,当地人讲以前这里有大片茶园,革登还是史料里有茶王树的地方,现在成了古六大茶山里古茶树最少的地方。


《勐腊县志》记载说: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株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另在阿卡村附近的山梁上曾有年产一担干茶的两棵大茶树,后被野火烧死。



曹仲益《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回忆录》里说,革登有棵奇特的茶王树,生长在新发寨背后的山顶上,一年能产六到七担茶。光绪年间死了,但民国时候根部还在存活。


从一棵树,到一群树,命运多舛。


1993年,邓时海在写《越陈越香——普洱茶高品味的探讨》时候,谈到台湾品茗界的看法,大家一致喜欢“老树普洱”。那个时候,他尚未到云南,一切都是听说。“据说过去云南茶园,每株茶树都是已经树龄很老,每过些年后,便将树干砍掉,树根重新再抽出新嫩茶树。如此树根越长而越深越广,所生长的茶叶品质越好。”



易武本地人怎么看这个问题?易武老乡长张毅在黑水良子考察的时候,当地人说1998年的一场野火,烧死了10多棵高10米的大茶树。在考察中张毅得知,1985年易武黑水垭口一棵大茶树被烧死。


最神奇的就是易武金厂河的这棵大茶树!两次被人工砍伐,两次被野火烧,依旧发芽抽枝。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生命力!


张毅提到在弯弓,曾有一棵可以产干茶90公斤的茶王树,20世纪初期,树围约3.4米,高12米,树冠很大,1935年枯死后,又发出新枝,但无人照看的新枝遭到几次野火焚烧,几次种地砍伐后,现在已经荡然无存。


有一位到处跑山的专家,出了本谈古茶树的书,仅仅以发现的茶树来判断一个地方是否是某茶的“始祖”,他质疑古六大茶山的领衔资格。问题在于,“看到”的面貌与历史的并不一致。所以当我们说一棵树的年龄多大的时候,考验人类的是,我们看到的这棵树的主干是不是一直以来就是主干,因为它有被支干替代的可能,现在许多古茶园里,有许多支干长成了主干。


没有遭到破坏的古茶树,长成了“望天古树”,这些屡次被火烧、刀砍的古茶树,要经过很多次的抽枝发芽才能长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我们尽可能动用史料以及当地人的记忆来描述古茶树在一个地方的劫难,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古茶树拥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砍不死、烧不尽,只要根不灭,茶树便能再生。于是我们就一直努力寻找这强大的树根,可是难啊,总不能一棵棵去刨吧?


好在,这些年云南茶乡,大部分地方都在修路,有些路刚好经过古茶园,留下一个带有树根的横切面给我们观察。是的,我们看到了。



在保塘,我们看到的一棵古树茶,虬曲的主根蜿蜒延伸,看不到头在那里,侧根、须根相互缠绕,突破黄壤土的包围,联袂向下,它原本应该深埋地下,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见天日,掀开了一场认知大戏。这像极了古树茶的历史,被岁月淹没多年,因各种机缘浮了出来。


在大曼吕一片被矮化过的古茶园,从茶园里走的时候,茶树不过齐腰高,但从路边的横切面看,我们可见、可测量的树根超过3米。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根有多深,树原本就有多高呀。


这些年,我们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德宏看了超过百种这样的树根以及这样的横切面。树根有些根深达10多米,但地面可测的只是几十厘米的茶树而已,有些甚至只剩下一些细枝。



观察横切面除了可以看到茶树发达的根系与旺盛的生命力外,还让我们对土壤有一些直观的了解。在保塘,我们发现土壤层至少分三部分:沃土层、沙土层以及深层。沃土层(黄壤层)由落叶以及草本植物组成,过去我们认为这些营养是供给给茶树的,现在发现并不是,茶树的主要的营养来自更深的土壤层,沃土层养活的草本植物通过生长带动了土壤的松动,进而可以让雨水渗透下去,这个原理与翻土是一样的。雨水穿过沙土层(红壤层),这是一个不结块的松软层,树根极易穿越,也不会造成雨水的过分堆积。穿过两层的树根,来到深层土壤(砖红壤性红壤)。

古茶树能够穿越三层,吸收不同的营养,树干上长出只有黄壤土才能存活的苔藓,自身就是一个生态圈,这哪是台地茶可以做到的?那些扦插的茶树,连主根都没有。



所以我们在这部分会得出一个主要的结论,盘根错节的古茶树的根系才是其成为王者的主因,判断一棵茶树是不是古茶树,不能仅仅依靠肉眼所见的部分,还要刨根问底,去找那些被深埋在地底的根。


我们需要顺着望天古树仰望星空,也要扎根泥土,找到向下的那股力量。


古茶树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这根向上以及向下的力量,告诉了我们,自然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我们怎么可以辜负她?



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就是不辜负大自然。

要做的也很简单——抬起茶杯。


是我们选择了古茶树,还是古茶树选择了我们?


 (全文完)


作者:周重林 茶文化研究者,著有「茶叶战争」等畅销作品。他最新的著作是「茶道方法论」 私人微信:zhuizizhou 

《茶业复兴》编辑杨静茜、杨春、罗安然、陈朦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炳生主编,2016,《云南古树茶资源概况》,云南美术出版社。

[2]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http://www.yn.gov.cn/yn_zwlanmu/qy/wj/yzf/201811/P020181115641012965557.pdf20181112

[3]黄兴奇主编,2007,云南作物种质资源(食用菌篇、桑树篇、烟草篇、茶叶篇),云南科技出版社。(黄兴奇,2007:672-673

[4]朱力平《西双版纳拉祜族传统祭祀活动: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曼迈寨考察》

[5]朱力平《西双版纳拉祜族传统祭祀活动: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曼迈寨考察》

[6]肖时英,2015,《我们亲历的云南茶:感时木荣》,云南美术出版社。

[7]梁明志,田易萍,蒋会兵主编,2016,《云南茶树种质资源》。

[8]周重林,《茶叶战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9]万秀锋,刘宝建,王慧,付超,2014,《清代贡茶研究》,故宫出版社。

[10]张毅,2006,《古六大茶山纪实》,云南民族出版社。


“周重林重走版纳古茶山”项目第一阶段已经完成

周重林带领团队在2018年走完版纳全境古茶园

探访古茶树、古茶园、古道,

追寻古老的饮茶风俗


特别鸣谢雨林古茶坊对此次考察的支持!


花草茶功效大全|花草茶功效与作用|花草茶的冲泡与搭配(1)

1、牡丹花

【功 用】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能减轻生理疼痛、降低血压,对改善贫血及养颜美容有助益。可镇痛、止咳、止泄、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高血压等。

【茶色口感】茶色淡粉,入口微甘。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加蜂蜜或冰糖,焖泡五分钟即可饮用。 适宜搭配玫瑰花、绿茶等饮用。

【性味归经】性寒,味辛。

【宜 忌】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饮。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牡丹,别名木芍药、洛阳花、谷雨花、百雨金、鼠姑、鹿韭等。属毛莨科多年生落叶灌木,与芍药同科。又有富贵花和“花中之王”之美称。如需了解更多,请加个人号(hualala100)复制粘贴搜索。

据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对牡丹花瓣和花粉的化学测定结果表明,牡丹的花瓣和花粉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物质。含有13种氨基酸中有8种为人体所需,且用牡丹花制作饮食,有丰富的营养,牡丹的根茎叶花(花瓣、花粉)和种子中含有16种氨基酸和近20种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和降血脂作用。科学对比人体血液组织和牡丹组织体态根花部位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比例以及土壤元素含量比例,呈现惊人的近似性。人体血液中的PH值最佳在7.4;而牡丹生态所需土壤的最佳PH值在7.8—8.3呈现,“花最宜,天下奇”的最美好状态。

2、柠檬果

【功 用】化痰止咳、生津利尿、健胃消食、除胃肠胀气、除面疱疱疹、抗酸、抗硬化、抗坏血、抗神经痛、抗风湿、促进结疤、改善微血管、增加免疫力、分解色素﹝抗斑﹞、养颜除皱、消除疲劳。

【茶色口感】茶色淡黄,香味芬芳浓郁,滋味酸中微甜。

【冲泡方法】加蜂蜜或冰糖,沸水冲泡,焖五分钟即可饮用。

【宜 忌】胃酸过多者和胃溃疡者酌量饮用。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柠檬又名黎檬,属芸香科柑橘小乔木植物,以果与根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冬采。十字军在巴勒斯坦发现柠檬后,柠檬开始分布至全欧洲。目前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和美洲等地都有分布,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也有栽培。

柠檬果肉味极酸,主要的酸叫柠檬酸,占汁液总量的5%以上。柠檬汁富含维生素C,并含少量维生 素B。那淡淡的酸甜,幽幽的清香直沁人心脾,令人心神清爽,唇齿留香。

柠檬全身是宝。柠檬叶可用于提取香料,柠檬鲜果表皮可生产柠檬香精油,柠檬香精油既是生产高级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又是生产治疗结石病药物柠檬烯的重要成份;果胚榨汁后可生产果胶和橙皮苷(Vp),果胶是生产高级糖果、蜜饯、果酱的重要原料,还是生产治疗胃病药物果胶铋的重要原料,还能用于轻纺、染料业;橙皮苷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病,果汁可生产高级保健饮料和高级果酒,果渣可作饲料和有机肥,种子可提取高级食用油,也可入药。因此,柠檬是生产香精香料及其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医药业的重要原材料。

3、菩提叶

【功 用】静心安神、消食通便、减肥瘦身、降血脂、消除黑斑皱纹、防动脉硬化、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劳压力等。

【茶色口感】茶色金黄,香味芬芳浓郁,滋味甘甜。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焖五分钟即可饮用。加蜂蜜或味道更佳。适宜搭配的花草茶有甘草、洋甘菊等。

【宜 忌】孕妇不宜经常饮用。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植物学名是椴树,原产地中海沿岸。菩提树在夏天开米黄色的小花,由于含有特殊的挥发性油,香味十分清远。通常我们所说的佛陀在菩提树下感悟人生,是指印度的菩提,与这里用来泡花草茶的菩提略有区别。我们泡茶的菩提叶来自“欧洲椴树”。

传说菩提是诸神献给爱神维纳斯的礼物,迷人的香味及优雅的花朵象征纯洁的爱情,古代日耳曼人并将它视为民族的图腾。在德国菩提叶茶又称为“母亲茶”,因为它们的方向气味犹如亲情的慰藉。菩提叶富含维他命C,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新陈代谢作用大有脾益。

此外,菩提子花适合用来做药草浴,不但能消除疲劳,还可以消除黑斑皱纹。菩提叶茶具有安神镇静,改善睡眠的效果,能让你在这个烦躁不安、精神紧张的世界安然入睡。所以你不妨在晚饭后来一杯菩提茶,在缓解一天工作压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促进新陈代谢。菩提茶还可以使小便顺畅以及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及维持消化道机能,可当成日常健美茶饮用。

4、红巧梅

【功 用】消火祛斑,养颜调经、清肝散结、调节内分泌,调理气血、护肤消斑,促进新 陈代谢。常饮能调整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黄褐斑、肝斑、色斑、暗淡、暗疮,使皮肤光滑富有光泽和弹性。

【茶色口感】茶色淡粉红,香气凛冽,甘甜清爽。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加蜂蜜或冰糖,焖泡五分钟即可饮用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微苦,归肺、心、胃经。

【宜 忌】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多饮。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红巧梅是千日红的一种,俗称妃子红,花朵十分红艳,历代宫廷作为必备贡品,为西藏高原雪山上的野生苋科植物。产量极为稀少,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凝聚了科研人员几十年的心血和艰辛,产量尚未突破100斤/亩。娇艳的淡粉色,味淡有一点点甜,开水冲泡的红巧梅,花型舒展,婀娜多姿,晶莹剔透,观之赏心悦目,饮之身心舒泰,心旷神怡,常饮此茶可延缓衰老。

花蕾入药能祛痰,用于止咳平喘,平肝明目。对小儿癫痫,腹胀,惊风,夜啼等均有一定疗效。

5、甘草片

【功 用】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补脾润肺、美白去斑、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

【茶色口感】茶色淡黄,气味清香芬芳,口感纯正,越泡越甜。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加蜂蜜或冰糖,焖泡三至五分钟即可饮用。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 。

【宜 忌】1.饮甘草茶,应戒食鲢鱼。

2.高血压、肾脏病、心血管疾病者及孕妇不适合饮用。

3.药用时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甘草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 甘草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不愧是植物界抗干旱的能手,斗风沙的先锋。甘草枝叶悉如槐,高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糙涩,似有白毛,结角如相思角,作一本生,至熟时角折,子扁如小豆,极坚,齿啮不破。深秋,荚果裂开,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天然繁殖。茎挺拔直立;根如圆柱,直径三四厘米,大的五六厘米,长一米多,最长者达三四米。以根状茎入药,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甘草味甘,生用偏寒、炙用偏温,归脾、胃、心、肺经,功能补益心脾、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泻火解毒、润肺止咳.甘草味甘益脾,凡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面黄肌瘦、食少便溏等,多用甘草,配党参、茯苓、白术等药。

甘草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最古老的辞书《尔雅》已经有记载,发现甘草是解毒良药,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调和从药有功。《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品,说甘草有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及解毒之功,能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与金疮肿。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甘草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可谓药之良相也。”不管叫“国老”也好,称“良相”也罢,这都说明甘草是草本王国应用最多的药物,无论东西方,其入药的历史都极其悠久。

将甘草列为百药之首,是有依据的,甘草的药性缓和,可升、可降,可以与补药、泻药、寒药、温药、凉药等各类药物配合使用,并有调和药性的作用。在中医师的处方中,它一直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自古就有“十方九(甘)草”之说(即十副中药方中,有九付都有甘草这味药),甘草在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例如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的256 个处方中,含甘草的处方就有154个。但是,甘草在供药用时,一般不起主要治疗作用,它的任务是帮助诸药发挥作用,并能减轻一些药物的毒副反应,使方中诸药同舟共济,驱除邪患。正因为此,甘草又有药中“和事老”的称号。

另外,自1986年发现甘草有治疗艾滋病的效果以来(对艾滋病毒的抑制效果高达98%),还是目前治疗艾滋病最有效的一种药物。不过中医认为凡因湿所致的呕恶、痰饮、中满、水肿等皆不用甘草。

甘草的美容效果也不容忽视,它可治:1."黎黑斑";2.使用各种化学制剂化妆品导致的接触性皮炎;3.由身体血热偏盛,加之饮食不节、外邪侵袭、血郁痰结所导致的寻常性座疮;4.日光性及药物性皮炎;5.由肾水不足外搏而致的雀斑;6.皮肤损害自愈后遗留下之疤痕性或非疤痕性的色素沉着。

6、桑叶

【功 用】具有减肥、消疮、祛斑、美容、降血糖、降血脂、延缓衰老的功效

【茶色口感】茶色碧绿,甘甜爽口。

【冲泡方法】开水冲泡

【性味归经】苦、微寒。

【贮 藏】阴凉干燥处保存。

桑叶《本经》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老叶。栽培或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尤以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桑区为多。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耐旱,不耐涝,耐贫瘠,对土壤适应性强。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临床上习惯认为经霜者质佳,称“霜桑叶”或“冬桑叶”,饮片名称桑叶、蜜炙桑叶。

桑叶茶的多种保健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铁和维生素C、B1、B2、B3、A、叶酸以及铜、锌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降压、降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血脂含量、降低胆固醇,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和过氧化物产生等独特功效,对人体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 桑叶中含有较多的叶酸,每克桑叶大约含叶酸105μg,它能参与核酸的合成,可达到抗贫血和促进生长的效果,并能治疗胃癌,肠胃道障碍,神经管畸形,营养不良和疮疹炎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桑叶中具有较高含量的黄酮化合物和桑苷,黄酮化合物能有效降低人体衰老速度延缓衰老,并有美容作用;桑苷则有清肝明目,平肝息风的作用。因此"桑叶茶"能够清火,明目,降血压,颇受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的欢迎。桑叶茶中的植物雌性和人体的植物雌性激素非常接近,可以补充中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流失的植物雌性激素,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同时桑叶中的酚类化合物抗肿瘤,对女性子宫巧克力囊肿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是女性身边必备的最佳饮品。

桑叶降血糖、降血脂:

肥胖是腹部、脊背的脂肪细胞中贮存了过多的脂肪。当血液里的中性脂肪减少时,贮存的脂肪就会被释放出来,以热量的形式被消耗掉。这样反复下去,身体里的脂肪就会减少。因此减肥和改善高脂血病是相互关联的。另外,高脂血病人的血液粘度高,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特别不畅通。心肌梗塞和脑溢血都是毛细血管堵塞的结果。桑叶中含有强化毛细血管,降低血液粘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减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溢血的作用。

7、勿忘我

【功 用】具有清热解毒、护肤养颜、美白肌肤、清肝明目、并有促进肌体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对雀斑、粉刺有一定的消除作用,能有效的调节女性的生理问题,是健康女性的优选花茶。

【茶色口感】茶色淡紫,气味清香芬芳,口感纯正微苦。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加蜂蜜或冰糖,焖泡五分钟即可饮用。 适宜搭配桂花、玫瑰花、玉兰花、玉蝴蝶、茉莉花、 紫罗兰、金盏花、薰衣草、菩提叶等。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中医认为,勿忘我花性味甘、寒,入肝、脾、肾经,有清热解毒、清心明目、养阴补肾之功,适用于肺风粉刺、疔疮疖肿、皮肤粗糙、视物昏花、大便秘结、小便短黄等。药理研究表明,勿忘我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排除赘肉,避免皱纹及黑斑的产生,延缓细胞衰老,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特别是对雀斑、粉刺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并能美白肌肤,有护肤养颜之功。有护肤养颜、促进新陈代谢、能有效地调节女性的生理问题,是健康女性的的首选饮品。

8、桃花

【功 用】具有美容养颜、防色斑沉积、利水、活血、通便、凉血解毒、清心润肺等功效。

【茶色口感】茶色粉红,气味清香芬芳,口感纯正微苦。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加蜂蜜或冰糖,焖泡五分钟即可饮用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

【宜 忌】孕妇及月经量过多的女子不宜多饮。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桃花,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桃花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花木,桃花原产于我国中部及北部,栽培历史悠久,现各地广为种植,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 桃的果实是著名的水果;桃核可以榨油;其枝、叶、果、根俱能入药;桃木细密坚硬,可供雕刻用。 桃花茶喝起来有淡淡的桃仁味,是一种排毒养颜花茶。

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桃花的美容价值,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里谈到,桃花具有"

令人好颜色"之功效。《千金药方》载:“桃花三株,空腹饮用,细腰身”。《名医别录》载:“桃化味苦、平、主除水气、利大小便,下三虫”。桃花性味甘,平无毒,可消食顺气,痰饮,积滞,小便不利,经闭。《国经本草》记载:采新鲜桃花,浸酒,每日喝一些,可使容颜红润,艳美如桃花。《普济方》在介绍桃花酒的制法与功用时说:三月三采新鲜桃花,以上等白酒浸泡, 49日后服。久服,可除病益颜。

古人曾用“人面桃花相映红”来赞美少女娇艳的姿容,其实桃花确实有美颜作用。桃花味甘、辛,性微温,有活血悦肤、峻下利尿、化瘀止痛等功效。桃花含有山萘酚、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成分,其中山萘酚有较好的美容护肤作用。

桃花的美容作用,主要是源于花中含有山奈酚、香、豆精、三叶豆甙和维生素A、B、C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能扩张血管,疏通脉络,润泽肌肤,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营养和氧供给,使促进人体衰老的脂褐质素加快排泄,防止黑色素在皮肤内慢性沉积,从而能有效地预防黄褐斑、雀斑、黑斑。桃花中还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呈游离状态的氨基酸,容易被皮肤吸 收,对防治皮肤干燥、粗糙及皱纹等有效,还可增强皮肤的抗病能力,从而防治皮肤病、脂溢性皮炎、化脓性皮炎、坏血病等,对皮肤大有裨益。桃花还有泻下通便,对便秘有神奇功效,利水消肿作用,冲泡时适当增加桃花用量,3小时左右即可见效,无成瘾性,使用安全,值得推荐。

利用桃花美容的简单方法就是将新鲜的桃花捣烂取汁涂于脸部,轻轻按摩片刻,也可用阴干的桃花粉末,用蜂蜜调匀涂敷脸部,然后洗净。鲜花中的营养物质可滋润皮肤,改变面部细胞的活力,从而达到面色红润、皮肤润泽光洁、富有弹性的美容效果。

9、决明子

【功 用】清肝明目、益肾补精、润肠通便、宣散风热。

【茶色口感】茶色褐色,气味清淡,口感纯正,微苦。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加蜂蜜或冰糖,焖泡五分钟即可饮用。

【适宜搭配】枸杞子、菊花、荷叶、炒熟的决明子、玫瑰花。

【性味 归经】性微寒,味甘、苦、咸,入肝、肾经。

【宜 忌】脾胃虚寒、腹泻、低血压者及孕妇不宜饮用。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决明子又名草决明、还瞳子、狗屎豆、假绿豆、马蹄子、千里光,是一种中草药材,为豆科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安徽、江苏、浙江、四川。

《神农本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出。久服益精,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末涂,消肿毒,贴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洪;作枕,治头风,决明胜黑豆"。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湖南药物志》载其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痨、胸痹"。《中华本草》,述其应用较为广泛,载曰:"清肝益肾,明目,利水通便。主治目赤肿痛,羞明泪多、青盲、雀目、头痛头晕、视物昏暗、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外治肿毒、癣疾"。

现代研究表明,决明子除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外,还含甾体化合物、大黄酚、大黄素等,还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镍、钴、钼等。所含大黄素、大黄酸对人体有平喘、利胆、保肝、降压功效,并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其中大黄素葡萄糖甙、大黄素蒽酮、大黄素甲醚,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强心作用。决明子素具有a-羟基,可与金属元素合成络合物,对金属元素吸收有很大影响。现代临床用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收效满意,决明子水煎或制成片剂服用。

因决明子茶有保护视神经的作用,对现代电视族、电脑族等易引起眼睛疲劳的人群有补益,因其明目清肝的药用价值被办公室白领当作“亮眼八宝茶”。民间常用决明子炒黄研末,代茶饮,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保健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清除体内宿便,降低血脂、血压。 对女性而言,每天晚餐后可喝决明子茶,可让你的小腹,平坦而健美。 决明子对女性而言,每晚晚餐后可喝决明子茶,以达消除油脂,让小腹变平坦的功效。 用决明子做的茶,是夏天里一种很好的清凉饮料,既能清肝明目,宣散风热,又能益肾补精,润肠通便。 相传,古时候有位老道;虽年已过百,但身体健康、耳聪目明。于是人们竞相拜求延年仙术,老人却说并无仙术,只是常食决明子罢了。

10、洛神花

【功 用】有醒脑安神、生津止渴、平肝降火、降压减脂、养血活血、美容养颜、消除宿醉、帮助消化、利尿消水肿的

功效,能促进新陈代谢、分解体内多余脂肪等。

【茶色口感】茶色深红,气味微香,口感微酸甜。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加蜂蜜或冰糖,焖泡五分钟即可饮用。夏季可冰镇饮用,风味更佳。 适宜搭配:玫瑰花、

绿茶、金莲花、菊花、木蝴蝶、胖大海。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归肾经。

【宜 忌】胃酸过多者也不宜多饮

洛神花,又名玫瑰茄、神葵、洛济葵。洛神花因酷似玫瑰,不是玫瑰而胜似玫瑰,色泽鲜艳,其花形美如洛神故有此名,所以别名也叫玫瑰茄。是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多年生灌木,生长于热带和**带地区。原产于西非、印度及马来亚,盛产于墨西哥南部热带地区,当地人经常采摘其花蕊,晒干后泡茶饮用。在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福建、台湾、云南均有分布。

洛神花在夏秋间开放,花期长,花冠黄色,萼片和副萼玫瑰红色,茎、叶柄也常为淡玫瑰色,每当开花季节,红、绿、黄相间,十分美丽可爱。它是非洲人民,尤其是非洲阿拉伯民族和西非人民广为栽种的经济植物。植物的花萼种子、茎和叶子都可利用。花萼具有降血压、抗坏血病和利尿的药效,并且对支气管炎和咳嗽病有缓解作用。在非洲民间普遍当作饮料,阿拉伯人用花萼泡的茶称为"苏丹茶",有的还当作食品的天然色素和调味料。欧洲人很早就从非洲进口花萼干品,用作果子冻、调味清凉饮料等。在许多东南亚的国家,洛神花都被当成药用植物使用。

洛神花外观颗粒饱满,花瓣厚实,紫红黑亮,融水色泽艳丽清新,气微香、味酸,维生素C、接骨木三糖苷、柠檬酸等营养成份;玫瑰茄的花萼为肉质结构,多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大量的天然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如铁、钙、磷等,有活血补血、养颜美容的功能,能生津止咳、帮助消化、增强胃功能。

洛神花的成份分析如下:还原糖5.7克;蛋白质2.37克;果胶19.8克;苹果酸3.3克;单宁1.09克;花青素14.5克;维生素89毫克/100克,含有人体所必需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十七种氨基酸以及抗氧化功能显著的花青素、多元酚、呋喃醛、羟甲基呋喃醛,尤其高含Vc一抗坏血酸。这些成份具有平肝降火、清热消炎、生津止渴、降压减脂、醒脑安神、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其中木槿酸,被认为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一定疗效,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另外的一些成份还对肠、子宫肌肉有解痉的作用,同时还有驱虫作用,并能促进汁分泌、降低血液浓度、刺激肠壁蠕动、调整女性生理周期,以及美容保养都有不错的功效,并且对支气管炎和咳嗽病有缓解作用。也可作为解酒茶用来醒酒。

玫瑰茄气微香、味酸,维生素C、接骨木三糖苷、柠檬酸等营养成份,有益 于调节和平衡血脂,增进钙质吸收,有益于调节和平衡血脂,增进钙质吸收,促进儿童发育,促进消化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降血压等功效。科研人员还发现,饮用洛神花还可起到减肥作用,促进胆汁分泌来分解体内多余的脂肪,对脂肪者体重会下降了1到3公斤。

在夏季饮用些洛神花还有清热消暑的功能,是老少皆宜饮用的花草茶。

玫瑰茄不但有以上的医用和保建作用,而且又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用其生产出的纯天然健康饮品,是一种难得的天然饮料,也可以提取玫瑰茄色素,用作食品行业的食品添加剂。

【洛神花配方】

介绍洛神花的家庭保健使用方法,仅供参考。

l、玫瑰茄茶:玫瑰茄3-5g,温开水冲泡,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代茶饮。长期饮用,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值和甘油三脂值,达到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减肥的功效。

2、金莲花玫瑰茄茶:玫瑰茄、金莲花、木蝴蝶各1g,用热开水冲沏,加入冰糖调味,无须加盖,待玫瑰茄泡开即可,代茶饮。此茶能清肺热、利咽喉,对支气管炎、咳嗽、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有很好的效果

3、玫瑰冰菊茶:玫瑰茄1g,菊花3朵,枸杞子5粒,胖大海1个,开水冲泡5-10分钟,加入冰糖适量调味即得。此茶可清咽利喉,润燥。

4、山楂络神蜜:玫瑰茄、山楂干各若干,用水煮沸三分钟,晾凉后调入蜂蜜即得。长期饮用可健胃消食

5、玫瑰茄果冻:玫瑰茄40g,纯鱼胶粉30g,细砂糖lOOg,水1000ml。先将水煮开,熄火,在水中放入玫瑰茄,加盖焖8分钟,将玫瑰茄捞出,水过滤。过滤后的水加温煮开,熄火,在水中加入纯鱼胶粉和细砂糖,并快速搅拌1分钟。将搅拌好的果冻液分装于果冻模中,冷却后冰箱中冷藏,成型后即可食用。

6、玫瑰茄排骨汤:玫瑰茄lOg,猪排骨250g,加水800毫升,煲3小时,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各种调味料即成。此汤美味,可滋补养颜。

7、玫瑰茄酒:取玫瑰茄干若干公斤,按l:15加水煮沸25-30分钟,分离汁液。以此法反复提取三次。将三次提取液混合并加入8%的白糖,加热至沸腾后迅速冷却至10~12~进行发酵,室温控制在10-12~,5-7天后捞去上层泡沫,分离除去下沉的酵母,加入部分食用酒精调整酒度,最后封缸,数周后倒缸,澄清过滤得发酵原汁。另取玫瑰茄适量用80%热水浸泡,一般浸泡3-4次,浸泡汁过滤用作配酒调色。以玫瑰茄发酵汁为酒底,佐以适量的浸泡汁,调整所需糖和酒度,经过滤即得玫瑰茄酒。酒呈宝石红色,晶莹清沏,味道清香,酸甜可口,可作增加食欲、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食用饮料。

11、迷迭香

【功 用】可抵御电脑辐射、增强记忆力、消除胃胀、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肥胖、改善脱发的现象、有祛痰、抗感染、杀菌之功效。【茶色 口感】茶色淡绿,气味清香芬芳,口感纯正。

【冲泡方法】先倒入沸水,再放入迷迭香,能保有迷迭香的颜色,也比较耐泡,焖泡五分钟即可饮用。 适宜搭配:玫

瑰花、马鞭草、柠檬草、洋甘菊、菩提子、薄荷、茉莉花等。

【宜 忌】孕妇不宜多饮。

迷迭香别叫海洋之露,常绿灌木,株直立,叶灰绿、狭细尖状,叶片发散松树香味,自古即被视为可增强记忆的药草。春夏开淡蓝色小花。迷迭香原产于地中海,属于常绿的灌木,夏天会开出蓝色的小花,看起来好像小水滴般,所以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海中之露」的意思。

迷迭香是年轻女孩熟悉的西式香草,不过它也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材,早在三国时期就被引进中国,西方香草茶是用叶片泡茶,而中医是用全草入药的。传说迷迭香是魏文帝曹丕从西域引种的,魏文帝非常喜欢迷迭香,曾邀请王粲、曹植、陈琳等人一起作《迷迭香赋》。

迷迭香有令人头恼清醒、心情愉悦的香气,最早发现在地中海沿岸的断崖上,在古代就被用在宗教仪式中,也有象征忠诚的意思,因此在欧洲的婚礼中也常见新娘子以迷失香作为配饰,向世人昭告她对爱情的此情不渝。

迷迭香性温,能催眠,也能用于更年期催经之用,还能发汗、止头痛。

迷迭香茶常饮能增强脑部的功能,能消除胃胀、增强记忆力、减轻头痛症状、改善脱发的现象,减少头皮屑的产生,具有刺激神经系统运作,改善记忆衰退现象的功效,有助于恢复脑部疲劳,并能增强记忆力,对宿醉、头昏晕眩及紧张性头痛也有良效。兼具有美容功效,可减少皱纹之产生,去除斑纹;此外还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有祛痰、抗感染、杀菌之功效,可增强活力、抵御电脑辐射、增强记忆力、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抑制肥胖,对头昏晕眩及紧张性头痛有舒缓作用,精神、身体疲劳时饮用此茶让全身活力再现;可心肝机能养护、气喘保养,减轻风湿酸痛,缓和胃部症状及消化道问题;被视为增长记忆,恢复青春的好帮手;浓烈的芳香能刺激神经系统,促成注意力集中,记忆力集中,并且有能止痉挛、助消化、活化脑细胞对头昏目眩及紧张性头也有舒缓作用。

建议脑力工作者或学生不妨多饮用迷迭香茶,此外对伤风、腹胀、肥胖等亦很有功效呢!迷迭香用途非常广泛,不但可以冲泡成茶,亦可用于烹饪、烘焙西点、提炼精油、或用于做菜、腌肉、烤肉时的香料。有些网站的资料说迷迭香能提神醒脑,刚好和药书上的记载相反,至于对错与否,可以一试。

12、荷叶

【功 用】具有抑菌解痉、清火清脂通便、健脾祛湿、利水消肿、降血压血脂、凉血止血等功用,用于多种出血症及产后血晕。空腹饮用效果更佳。

【茶色口感】茶色淡绿,气味清香芬芳,微甜中有一种淡淡的青草味。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加蜂蜜或冰糖,焖泡五分钟即可饮用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涩,归心、肝、脾经。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荷叶别名“蕸”,处方名:荷叶、莲叶、鲜荷叶、干荷叶、荷叶炭等。为睡莲科植物的叶,夏、秋二季采收,夏季,亦用鲜叶或初生嫩叶(荷钱),晒至七、八成干时,除去叶柄,折成半圆形或折扇形。

荷叶主要成分有荷叶碱、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草酸、琥珀酸及其它抗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性成分,所以荷叶具有解热、抑菌、解痉作用。经过炮制后的荷叶味苦涩、微咸,性辛凉,具有清暑利湿、升阳发散、祛瘀止血等作用,对多种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荷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的功效,因此,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患者,除了经常喝点荷叶粥外,还可以每天单用干荷叶9克或鲜荷叶30克左右,煎汤代茶饮,如果再放点山楂、决明子同饮,则有更好的减肥、降脂、降压之效。炎炎夏日,痱子总是不时地找上门来,如果取荷叶适量,洗净,加水煮半小时,冷却后用来洗澡,不仅可以防治痱子,而且具有润肤美容的作用。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应用荷叶食疗、入药的记载,传至现在的如荷叶烤鸭、荷叶烤鸡等传统膳食名吃,荷叶包裹的美食不但具有自身的味道,还透出一种荷叶淡淡的清香,外脆里嫩、油而不腻。古代名媛也不乏荷叶瘦身的记载,现在很多人减肥喝荷叶茶,其实荷叶主要用于有水肿的肥胖症患者辅助减肥,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果。不过荷叶药性平和,经常饮用荷叶茶可健脾祛湿、凉血止血、利尿,对身体大有好处,想减肥的女孩可以每天饮用此茶,试用两周看看身体的感觉和反应,再决定是不是要用荷叶茶来做你的减肥茶。

13、甜叶菊

【功 用】调节血压、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降血糖、尿糖、抑菌止血、镇痛、减肥养颜、养阴生津、帮助消化,促进胰腺和脾胃功能。

【茶色口感】茶色黄绿,有甘草清香芬芳,口感特甜。

【性味归经】甘,寒,肺、胃二经。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加蜂蜜或冰糖,焖泡五分钟即可饮用。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甜叶菊又叫甜菊、糖草、甜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天然的甘甜植物,甜叶菊全株都有甜味,以叶片最甜,普遍作为甜味料的使用。原产于南美洲,我国1977年引种成功,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北京地区还把甜叶菊的叶子晒干泡茶,称为甜茶。

甜叶菊素最早来源于南美洲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接壤的阿曼拜山脉的原始森林。当地居民从古代起用甜菊叶泡茶,或加到多种饮品中,同时用来做药草。欧洲从十六世纪起就已发现甜菊叶,但真正揭开甜菊叶神秘面纱却是在1899年,1931年形成正式的研究文献。

甜菊叶是一种天然、绿色、保健的功能饮品,具有芬芳、清凉的味道。甜叶菊叶子比蔗糖的甜度高30倍,提取的甜叶菊素甜度比蔗糖高300倍,热量却很低(其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其叶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碳水化合物、铁、磷、钙、钾、钠、镁、锌、芸香苷、维生素C、维生素A等约53种成分组成。由于热量低、易溶于水或酒精,也具耐热性,可谓无热量之代糖产品,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或瘦身食品常用的甘味料。

甜叶菊除了能作为甜味剂外,还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它能辅助治疗糖尿病、肥胖症,能降血糖、降血压,药性平和,没有副作用。“三高”人群经常饮用甜叶菊茶,有很好的辅助改善效果(不可马上停药,根据病情逐渐减量)。

甜叶菊的甜味就像是绽放在舌尖上的芭蕾,让人感到心情舒畅。

单独冲泡的甜菊茶只有甜味,可以作为其他花草茶的调配品,能改善口味,又不用担心发胖的问题,是喜欢甜食又怕胖年轻女孩的最爱。

14、柠檬草

【功 用】补脾健胃,祛除胃肠胀气、疼痛,助消化。具抗菌能力,可治疗霍乱、急性胃肠炎及慢性腹泻。

【冲泡方法】1.热水冲泡,用热水温热茶壶、茶杯,之后将其沥干。

2.取出3-5g花草茶,装入温过的壶中,缓缓注入500ml的滚水,花草茶香随之飘散开来。

3.放置约3分钟后饮用。回冲第二次约要7分钟,第三次大约要静置10分钟。

4.将花草茶取出,以免浸泡过久让茶汤变涩,而且适时取出,可以让下次回冲时仍有香气。

5.如果先放入滚水,再放入花草茶,能保有花草茶的颜色,也比较耐泡。

【适宜搭配】 玫瑰花、马鞭草、柠檬草、迷迭香等。

【宜 忌】孕妇请勿饮用。

柠檬草(lemongress),也称柠檬香茅,是热带的芳香草,原产于亚洲,印度、斯里兰卡、印尼、非洲等热带地区都有这种药草植物。叶子有很浓的柠檬味,灰色圆锥形的花,整株植物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

有健胃、利尿、防止贫血及滋润皮肤,健脾健胃,祛除胃肠胀气、疼痛,帮助消化。具抗菌能力,可治疗霍乱、急性胃肠炎及慢性腹泻,滋润肌肤有助于女性养颜美容之用。减轻感冒症状,可治胃痛、腹痛、头痛、发烧解除头痛、发热、疱疹等,利尿解毒,消除水肿及多余脂肪。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亦是美容美发的佳品。调节油脂分泌,有益于油性肤质和发质,可加入水中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治疗贫血,改善面色苍白、萎黄、眩晕等;.喝剩下的茶汤可泡脚,治疗香港脚或流汗过度的脚。印度的传统医术中视柠檬草为治疗百病的药用植物。柠檬草是东南亚料理的一大特色,尤其有一股柠檬清凉淡爽的香味,适合泰式料理,常见于泰国菜。气味芬芳而且有杀菌抗病毒的作用,从古至今受到医家的推崇。平日饮用,有效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身的效果。

柠檬草花语: 开不了口的爱

15、马鞭草

【功 用】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茶色口感】茶色淡绿,气味清香,口感纯正,微苦。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加蜂蜜或冰糖,焖泡三至五分钟即可饮用。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脾经。

【宜 忌】月经过多、孕妇忌用。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女刊瘦美人〉多期力推以及搜狐等各大BBS上流传很神的瘦腿茶:

马鞭草+柠檬草+迷迭香(狂减大腿)可有效地消除下半身水肿,减少多余水分,减缓静脉曲张,肠内净化。可祛斑,减少皱纹。三种花草组合具有消肿去湿,专瘦腿部,对下半身肥胖很有疗效。

风靡港台艺人内部的瘦腿方子,最近此三草茶风靡全国,大家可以到搜狐论坛看看是特别为下半身积聚水肿(俗称啤梨型身材)而设计的瘦身茶疗;完全天然花草,无任何副作用。

16、牛蒡

【功 用】祛风热、消肿痛、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伤肺、肺壅、疝瘕、积血、消渴、热中、逐水;又能拓一切肿毒,劳疟、脚缓弱、风毒、浸酒去风,主治恶疮、眼昏云翳耳鸣、耳聋、腰痛、外治脱肛。

【茶色口感】茶色淡黄,气味清香芬芳,口感纯正,越泡越甜。

【冲泡方法】每次一至4片,用开水冲泡三至五分钟即可饮用。

1、每天3-4克,病者根据病情可酌情增加。(泡茶、煮粥、煲汤都可)

2、泡发的茶片最后食掉最佳。

3、坚持饮用一个月就会有明显效果。

【注 意】1、初饮者可能出现排便功能增强(不是水泻)现象。

2、个别人饮用炒制的牛蒡茶,开始时会感觉有些上火,坚持一段时间后此现象消失。亦可改用烘干的牛蒡茶。

【性味归经】味苦、寒、无毒。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牛蒡简介2007-08-18 22:10牛蒡学名Arctum Iappa L,别名牛菜、大力子、牛子、蝙蝠刺、东洋萝卜。是一种以肥大肉质根供食用的蔬菜,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牛蒡的肉质根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每l00克鲜菜中含水分约87克,蛋白质4.1-4.7克,碳水化合物3.0-3.5克,脂肪0.1克,纤维素1.3-1.5克。胡萝卜素高达390毫克。维生素Cl.9毫克。在矿物质元素中含钙240毫克,磷106毫克,铁7.6毫克,并含有其它多种营养素。牛蒡肉质根细嫩香脆。可炒食、煮食、生食或加工成饮料。

牛蒡为菊科草本直根类植物,性温、味甘、无毒。别名大力子、东洋参、牛鞭菜等。牛蒡子和牛蒡根既可入药也可食用。原产我国公元920年左右传入日本,在日本栽培训化出多个品种,20世纪八十年代末由日本引种菜用牛蒡,大部分出口,少量进入国内市场。牛蒡在我国长期做为药用,近年来才开始对牛蒡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理进行研究。在日本牛蒡成为寻常百姓家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保健菜。它可以与人参相媲美,因此被称作东洋参。

东洋参(牛蒡)系列产品凭借其独特的香气、纯正的口味、丰富的营养价值走俏东南亚市场、风靡日本和台湾、韩国,已引起西欧和美国有识之士的喜爱和关注。

在日本牛蒡被称为东洋参,原产中国,《本草纲目》称“牛蒡”(又称大力子)是两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其根均可入药,也可食用,《本草经疏》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本草纲目》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牛蒡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在日本可与人参媲美,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产品,它全身是宝,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矿物质、氨基酸,其中所含胡萝卜素比胡萝卜高280倍。

据《珍惜名优蔬菜》、《蔬菜栽培学》等权威著作中介绍:经常食用牛蒡根有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肠胃垃圾、防止人体过早衰老、润泽肌肤、防止中风和高血压、清肠排毒、降低胆固醇和血糖,并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因牛蒡根中含有菊糖),类风湿,抗真菌有一定疗效,对癌症和尿毒症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抑制作用,因此被誉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剂,台湾民间把牛蒡作为补肾、壮阳、滋补之圣品。

牛蒡的作用和价值正被人们更深入的认识和发掘。我国《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等国家权威药典中把牛蒡的药理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有促进生长作用;第二,有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第三,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牛蒡根的主要功能是疏风散热、解毒消肿,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便秘、风火上扰之头晕、耳鸣耳聋、目昏,外用治头面风毒赤肿、热毒牙痛、齿龈肿痛、痈疸恶疮。其实,牛蒡根作为一味中药,古代医学文献《本草纲目》、《名医别录》、《药性论》、《新修本草》、《本草拾遗》、《分类草药性》、“中国药膳大宝典”等著作中均有详细记载。

美国著名的保健专家艾尔?施德尔博士在它的《抗衰老圣典》一书中指出“牛蒡的根部深受全世界人的喜爱,认为它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体维持良好工作状态(从幼年到老年均适实用)的温和营养药草,牛蒡可日食而无任何副作用,且对体内系统的平衡具有复原功效的重要药草,药草师用它作为一种癌症治疗剂,同时也视它为疗效突出的消化剂及解肝毒剂”,全世界最长寿的民族——日本人长期食用牛蒡根部。

日本熊本大学医学部前田博士认为牛蒡的保健功能在于可消除和中和有害人体健康的“活性氧”,因为“活性氧”不仅是致癌的因素也是动脉硬化和老化的原因之一。

牛蒡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泄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中医认为有疏风散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

牛蒡在日本、台湾、韩国作为高档食品十分盛行,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蔬菜(茶),牛蒡根同人参一起被卫生部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原料的名单。正是由于牛蒡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使有识之士开发出牛蒡菜、牛蒡茶、牛蒡酒、牛蒡糊等系列产品。在我国也将成为新世纪的保健品而受欢迎!快快行动,享受大自然带给您的健康与快乐。

17、番泻叶

【功 用】泻热行滞,通便函,利水。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瘦身减脂,减轻经期不适,清除肠内细菌及毒素,帮助消化及健胃,有瘦身减脂之效。舒缓伤风感冒所引起不适,止咳去痰,亦能减轻经期间不适。

【冲泡方法】每次5-10克,加白糖适量,沸水冲泡。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大肠经。

【宜 忌】孕妇慎用,脾胃虚寒食少便清者慎用。

【贮 藏】避光,置通风干燥处。

番泻树属于豆科植物,在广东、云南、海南诸省有栽培。番泻叶有尖叶、狭叶之分,形似细小的柳叶。味苦,含二聚蒽酮类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消积导滞的作用,适用于习惯性便秘。新近,应用现代医学临床检验方法,用番泻叶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取得了较好疗效。经340例应用,6天内完全止血者为320例,其中显效286例,总有效达94%。止血疗效优于常规止血西药,是“止血不留淤”的良药。

番泻叶含有番泻甙A及番泻甙B,并含葱酮衍生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具有泻下作用及抗菌作用,番泻叶还有箭毒样作用。《饮片新参》谓番泻叶性味苦、凉,功能“泻热利肠府,通大便。”《现代实用中药》说它“少用为苦味健胃药,能促进消化;服适量能起缓下作用;欲其大泻则服40~60毫升,作浸剂,约数小时即起效用而泄泻。”有人认为:番泻叶作用较广泛而强烈,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便秘更适合。但平素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

18、洋甘菊

【功 用】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活血补血降血压、调经止痛、润肺滑肠、疏风散热、抗炎消菌、舒缓疲劳、安抚情绪、改善睡眠的功用,漱口可缓解牙痛,冲泡过的茶冰凉包敷眼睛可去除黑眼圈。建议有青春痘、痤疮的女性更应多饮。

【茶色口感】香味芬芳浓郁,滋味微苦带甘。

【冲泡方法】取花蕾3-5个加蜂蜜或冰糖,沸水冲泡,焖五分钟即可饮用。 适宜搭配的花茶有玫瑰花、满天星、薄荷

、紫罗兰、菩提子、金盏花、迷迭香、桂花、马鞭草等。

【宜 忌】低血压、寒性体质者根据自身情况酌量饮用;孕妇不宜常饮用。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洋甘菊又名西洋甘菊、罗马洋甘菊、春**,又被称为"大地的苹果"、“月亮之花”,原产于欧洲和西亚、北非等地.

洋甘菊最重要的用途是泡茶,因为它味美且保健功能强大,成为欧美家庭中最常见的花草茶之一。名列欧洲人最常饮花草茶的排行榜之首,国外的美容沙龙,常在美容招待客人饮用洋甘菊茶,来使客人精神放松,除了泡茶之外,主妇们也用在烹饪中佐香;而称洋甘菊为manzanilla(小苹果)的西班牙人,则在制作雪莉酒时藉它增进风味;对于懂得芳香的阿拉伯人来说,甘菊轻柔的芳香也是十分珍贵的。因为温和的味道与宜人的清爽感受,使得甘菊这小可爱在欧洲在大地俯手皆是,外表看起来十分清新可爱,是生命力很强的花草,被人们用来当作药草或制成各类保养品。

据说在古埃及、古希腊罗马时期,洋甘菊便进入人们的生活中,Chamomile一名就是源自希腊文,意为“大地的苹果”。事实上,不仅它的花具有强烈的苹果香,而且内含丰富的氨基酸、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镁、钙、铁、锌等有益成分,如同苹果一样被民间视为温和且不具副作用的万能疗方。它还能使栽种在其四周的植物健康成长,所以还有“植物医生”的美称。自17世纪以来,欧洲人每当失眠、感冒、神经痛、焦虑气郁时,即惯以洋甘菊茶对症下药,法国人制造药酒quinquina也利用它为成分。洋甘菊对神经系统及胃部的疗效如今已获得科学证实,因此更广泛地应用于缓解器官痉挛、安定偏头痛、刺激食欲、安抚消化不良及腹泻、长期便秘等。

洋甘菊以清凉、镇定、安眠的作用著称,温柔、纯净的特点使得它经常被人们与月亮联系在一起,是传说中的月亮之花。

洋甘菊被称为“月亮之花”,传说它的诞生跟月亮女神狄安娜有关。罗马神话中,月亮女神狄安娜爱上了牧羊人恩德里奥,于是温柔含蓄的月亮女神便在晚上让漫山遍野开满了洋甘菊,使得牧羊人在温柔的香味中安然入睡,月亮女神来到他身边,与他在梦中共度良宵。

洋甘菊温和、舒缓的特性,让它成为各种植物保养成分的组合良伴,它的药用性也常常被医师们称道。在医学上,洋甘菊的镇定、舒缓作用使得它成为很好的止痛成分。它不但能缓解肌肉痛、神经痛、头痛等各种疼痛不适感,更贴心的是,还能缓解生理疼痛,常被用来改善经前症候群和更年期症状。另外,洋甘菊还能刺激白血球的制造,能对抗贫血、抵抗细菌,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19、茉莉花

【功 用】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安神、温中和胃、开郁辟秽、强心益肝、振脾健胃、抗菌消炎的功效,舒缓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血虚经闭等症状,对口臭、疮疡肿毒,月经失调也有功用。建议女性更应多饮。

【茶色口感】茶色黄绿,香味芬芳清雅,滋味甘中微涩。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焖五分钟即可饮用。加蜂蜜或冰糖味道更佳。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甘,主肝、脾、胃经。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茉莉花又称荣花、末丽,属木犀科常绿攀援灌木,初夏由叶腋抽出新梢,顶生聚伞花序,通常三朵花,有时多,花白色,有芳香,花期甚长,由初夏至晚秋开花不绝。茉莉花傍晚开放,花朵清雅洁白,

曾被誉为"人间第一香"。原产印度及阿拉伯之间,汉时由西域、波斯湾附近传入我国南方,目前我国茉莉品种约有60多个,现广东、福建、四川及江南广有分布。茉莉花还是福州市的市花,菲律宾人、印度尼西亚的国花。

茉莉花含有多种有机物和维他命,以及糖和淀粉等有益于人体的营养元素。茉莉花茶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鲜爽甘美。其药理作用能使平滑肌收缩,降低血压,长发、润燥、生津、香肌等,是十分理想的美容佳品。茉莉花是提取香精的重要原料,茉莉还可供药用,花、叶、根均可入药。苏州、南京、杭州、金华等地,长期以来,都作为熏茶香料进行生产。

而由茉莉花制成的茉莉花茶,则是中国独特的一种茶类。宋代叶廷圭咏茉莉花茶的诗中,有这么两句:“露华洗出通身白,沉水熏成换骨香。”它的加工过程复杂,是由茶和花两种原料加工而成,通过鲜花吐香、茶坯吸香,一吐一吸,使之既有芬芳清雅的花香,又有醇厚甘美的茶味,茶引花香,相得益彰,别具风韵。

茉莉叶色翠绿、花朵洁白玉润、香气清婉柔淑,被人们誉为众香花之首,具有极好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茉莉花是我国最重要的茶用香花,用茉莉花与茶叶窨制茉莉花茶,使茶叶浓郁爽口,兼蓄芬芳的花香,茶吸花香,花增茶色,茶叶花香融为一体。由于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绿茶浓郁爽口的天然茶味清香,又饱含着茉莉花的鲜灵优雅芬芳,茶汤滋味醇厚,香而不浮,爽而不浊,是各种花茶中的佼佼者。

常饮茉莉花茶,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降血压、强心、抗衰老之功效。对于不适喝咖啡的人来讲,藉助茉莉花来提神不失为聪明的用法。

茉莉花除可当茶叶冲泡外,也可当菜肴料理煮食;花及叶主治下痢腹痛,外感发热、腹泻、疮毒疸疡。对于体质不适咖啡的人来讲,藉助茉莉花来提神不失为聪明的用法。

20、金盏花

【功 用】清热降火、利尿发汗、清湿热、降血脂,具有缓解疼痛、安神镇静、调节内分泌、促进消化、抗菌消炎、治疗皮肤病的功效。建议女性多饮用,特别是有青春痘、痤疮的女性更应多饮。

【茶色口感】茶色淡黄,气味清香芬芳,口感纯正,微苦。

【冲泡方法】取本品3-5朵,加蜂蜜或冰糖色,沸水冲泡,,焖五分钟即可饮用。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金盏花,又名金盏菊、常春花,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金盏菊植株矮,花朵密集,花色鲜艳夺目,花期又长,是早春园林和城市中最常见的草本花卉。原产于南欧、地中海沿岸一带,18世纪后传入中国,在园林中广泛栽培,日出时盛开,花朵会跟着太阳调整方向,并在日落时闭拢。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具有鲜艳的橘色,呈现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

金盏花是名副其实的女性之花,可帮助女性调整体质及调节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尤其以修复肌肤问题及净化体内毒素的功能最为显着。经期时饮用,会很好地改善不适的感觉。金盏花茶对于皮肤发炎有镇定的效果,能促进新陈代谢,净化身体内部,还可保持口气清新自然。据说古罗马人看见金盏花在初一开花,于是就依“Calends”(罗马古历初一)为它命名。至于其英文名“Pot Marigold”,相传与圣母玛丽亚有关,由于圣母是童贞女,因此藉金盏花解经痛及调经的功能庇助少女之身。中世纪时人们已将金盏花用于疗伤,更藉以对抗瘟疫和黑死病。很久以前在印度,这种桔红色或金黄色的花朵,被尊为“圣花”,用金盏花编织成的花环,常被至于神明的雕像上。而西方古代的祖先,将金盏花冠系在门把上,以避免感染性疾病。

中国文人把金盏花称为醒酒花,所以金盏花的诗句总是和酒联系在一起,不过我们没有找到相关金盏花醒酒的资料或史书记载,只能请自己尝试了。

21、苦瓜片

【功 用】清暑涤热、痈疮疔疥、治丹火毒气、泻六经实火、抗癌、降血糖、益气止渴、解劳乏、清心明目、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等。建议有青春痘、痤疮的女性更应多饮。

【茶色口感】茶色金绿,香味芬芳,滋味微苦中略有瓜甜味。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焖五分钟即可饮用。加冰糖味道更佳。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 归心、脾、胃经。

【宜 忌】脾胃虚寒、腹泻者、女孩月经期不宜多饮。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苦瓜又称凉瓜、锦荔枝、癞葡萄、癞瓜,葫芦科植物,以瓜、根、藤、叶入药。

民间传说: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就是与任何菜如鱼、肉等同炒同煮,绝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所以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誉之为“君子菜”。

清-叶申芗曾写《减字木兰花-锦荔枝》:“黄蕤翠叶,篱畔风来香引蝶,结实离离,小字新偷锦荔枝。但求形肖,未必当他妃子笑。藤蔓瓜瓤,岂是闽南十八娘。”

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即是说瓜熟色赤,苦味减,寒性降低,滋养作用显出,与末熟时相对而言,以清为补之。其实吃苦瓜以色青末黄熟时才好吃,更取其清热消暑功效。

苦瓜的苦味就源自喹宁,其中维生素C 的含量是柑橘的两倍多,是天然的美容剂,最适合想保持肌肤“颜如玉”的女性,经常食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使肌肤细腻光滑、有弹性。

苦瓜中含有苦瓜甙,素有植物胰岛素之称,是糖尿病人群理想的健康辅助食品。

南方人多食为蔬。夏秋间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觉可口,不觉其苦。中国粤人以苦瓜切片,晒干贮存,作药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干也。自古民间就有“苦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之说。

现在流传着一种说法是苦瓜茶也是减肥的良药,虽然苦瓜的降血糖作用已得到证明,但我们的没有找到苦瓜减肥的研究资料和相关证据。有人说可能是苦瓜太苦,影响人的味觉和食欲而使人变瘦吧。

22、杜鹃花

【功 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养颜护肤、和血调经、祛风湿等功效。

【茶色口感】茶色淡红,气味清香芬芳,口感纯正,微苦。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斟加蜂蜜或冰糖,焖泡五分钟即可饮用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杜鹃花有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金达莱,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木本观赏植物,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杜鹃花自然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带,中国是杜鹃花的分布中心,约有460种,除新疆、宁夏未发现有野生杜鹃,其他省区均有。

杜鹃花的花期依气候和各种而不同,低山暖热地带多在2—3月开放,山中温凉地带多在4—6月开放,高山冷凉地带多在7—8月开放,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态环境之复杂多样,杜鹃花的体态风姿也多种多样,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杜鹃啼血的传说杜鹃鸟俗称布谷,也叫子归、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古人遂以鸟名作花名“杜鹃花”。至于最早起于何时,已无以考证了。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映山红是杜鹃花中最常见的一种,因其花开时映得满山皆红而得名。映山红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称,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作了许多赞诵映山红的美文诗句,唐代的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白居易:“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宋代杨万里有:“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颂扬了映山红美丽、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习惯上常称的“杜鹃花”,实际是指广布长江流域以南的映山红,泛指各种红色的杜鹃花,形容它那如火如荼的鲜红的光彩把山都映红了,现今植物分类学上仅把“映山红”作为其中一个种类(包括许多栽培品种)。而广义的“杜鹃花”则是指整个的杜鹃花属,并不是只有红色的杜鹃花,别的颜色杜鹃也挺多的,均是杜鹃花属的一种。云南山区群众所称的山茶花实际也是杜鹃花的一种;四川某些山区所称的山枇杷,也是杜鹃花的一种。值得一提的是黄色和白色的杜鹃花是绝不能食用的,它们的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会中毒,应特别注意。

四、五月间,当大白花杜鹃、粗柄杜鹃、厚叶杜鹃等开花时节,云南人常采摘其鲜花或花蕾,用沸水煮熟,再用冷水浸泡漂洗,除去苦涩味及杂质,即可炒食,别有风味,在集市常有**。

杜鹃花的花、果、叶、根均可入药,有和血调经、消肿止血的功效。杜鹃花能降血脂、降胆固醇、消炎、滋润养颜、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长期饮用,可令皮肤细嫩,面色红润。具有清热解毒、养颜护肤、和血调经、治风湿痛等功效。

《本草纲目》栽:“味酸,无毒。”药性平和,能和血、调经、祛风湿。《中药大辞典》载,“杜鹃花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福建中草药》:治乳痛初起,取映山红干根15~30克,水炖服,外用鲜叶配香附捣烂敷,疗效十分满意。如果月经到期不行或血往上溢,可摘取鲜花5克加水煎服。民间通常还摘取花朵,与猪蹄同煮,治疗白带过多。其叶与嫩枝可治疗荨麻疹,内服外洗;外用根治内伤、风湿等症。据现代药理研究,映山红煎剂还有止咳作用,也有镇咳作用。

23、菊花

【功 用】具有清热解毒、降压、平肝明目之功效,可治痈肿、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肿疖疮、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及眼结膜炎等症,对口臭、体臭有特效。建议有青春痘、痤疮的女性更应多饮。

【茶色口感】茶色淡绿,香味芬芳浓郁,滋味甘中微苦。

【冲泡方法】取花蕾2-4个,沸水冲泡,焖五分钟即可饮用。加蜂蜜或冰糖味道更佳。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肺、肝经。

【宜 忌】虚寒体质、平时怕冷,易手脚发凉的人不宜经常饮用。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菊花为一年生蔷薇科灌木,品种繁多,生于路旁、山坡、原野,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菊花又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笑靥金,我国古代又称菊花为“节花”和“女华”等。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

菊花能清热解毒,如果早晨起来眼睛红肿,可以用棉花蘸菊花茶涂抹眼皮,能起到消肿的功效,还能缓解双目红肿疼痛,具有清热解毒、驱邪降火、降压、清肝明目之功效,可治痈肿、疔疮肿毒、肺热咳嗽、目赤肿痛、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及眼结膜炎等症。菊花茶对口干、火旺、目涩有作用,热饮后,全身发汗感到轻松,是医治感冒的良药,也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茶。根据中医的传统经验,**、白菊二种菊花,都有上述功效。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倍受文人亲睐,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多有诗文加以赞美,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中国人对菊花的认识已经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现代药理分析表明,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人,尤其是常使用电脑的人,多喝些菊花茶很有好处。眼睛近视的人更是经常感到眼睛干涩,尤其是常使用电脑的人,常喝菊花茶能改善眼睛的不舒服。

菊花的种类很多,不懂门道的人会选择花朵白晰且大朵的菊花。其实又小又丑且颜色泛黄的菊花反而是上选。

24、金银花

【功 用】清热解毒、消肿通络、缓解热感冒和咽喉肿痛,用于抑制青春痘、热痱子、痈肿疖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建议有青春痘、痤疮的女性更应多饮。

【茶色口感】茶色淡绿,气味清香芬芳,口感纯正,微苦。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加蜂蜜或冰糖,焖泡五分钟即可饮用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微苦,归肺、心、胃经。

【宜 忌】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多饮。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金银花为忍冬科属常绿援接灌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金银花又名: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金藤花、鸳鸯藤,鸳鸯草、鹭鸶花、忍冬等。金银花的生长很有意思,一般都是一生一对,一蒂双花,一黄一白。如金似银,做对对鸳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故有鸳鸯藤,鸳鸯草,二宝花,双花之称,刚开花的时候,它的颜色是象牙白色,两三天后就会变为金钗黄色,这样新旧相参,黄白互映,所以得名金银花。“有藤名鸳鸯,天生非人种。金花间银蕊,翠蔓自成簇”。

宋代张邦基的《墨庄漫录》中记载这样一则故事:崇宁年间,平江府天平山白云寺的几位僧人,从山上采回一篮野蕈煮食。不料野蕈有毒,僧人们饱餐之后便开始上吐下泻。其中3位僧人由于及时服用鲜品金银花,结果平安无事,而另外几位没有及时服用金银花的僧人则全都枉死黄泉。可见,金银花的解毒功效非同一般。

金银花冲以代茶,或加适量白糖,闻之气味芬芳,饮之心清肺爽,散暑解热,清毒明目。润喉宽中,可作为饮料,对预防儿童麻疹、疮疖等症,有很好的效果,老年人常饮,能轻身延年,补虚疗风。在医药方面用途广泛,因氯原酸是抗菌消炎的主要成分,是金银花成为有名的广谱药材重要因素,象银黄口服液 、脉络宁液 、清开灵液、双黄连口服液,其主要成分是金银花。

虽说金比银贵重,但金银花中银花要比金花效果好。

【金银花的妙用】

1. 取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煎水含漱,可治咽喉炎。

2. 取金银花60克,山楂20克,煎水代茶饮,可治感冒发热,头痛咽痛。

3. 取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甘草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腮腺炎。

4. 取金银花、连翘、大青根、芦根、甘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可预防流脑。

5. 取金银花、菊花、山楂各10克,蜂蜜100克,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饮服,可治暑热头

痛,心烦口渴。

6. 取金银花鲜嫩茎叶及花适量,用冷开水洗净,细嚼咽下,可治毒蕈中毒。

7. 取金银花15克,焙干研末,水调服,可治痢疾。

8. 取金银花300克,黄连、黄芩各90克,加水煎煮,取药液1000毫升,每次服用30毫升,每日4次,可治

急性菌痢。

9. 取银花24克,蒲公英15克,连翘、陈皮各9克,青皮、生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初期急

性乳腺炎。

10. 取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紫背天葵子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痈肿疮疡

11. 取金银花60~90克,蒲公英30~60克,甘草9~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的辅助治疗。

12. 取金银花15克,车前草、旱莲草、益母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泌尿道感染。

25、人参花

【功 用】具有益气活血、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强心补肾、生津止渴、安神增智、清热解毒、平肝健胃、润肺利咽、降血压,防头昏、目眩、失眠、耳鸣等诸多医疗保健功能,消暗疮、青春痘、急性咽喉、面部红斑,恢复青春亮丽神采。

【茶色口感】茶色淡绿,气味清香芬芳,口感味甘微苦。

【冲泡方法】沸水冲泡,加蜂蜜或红糖,焖泡五分钟即可饮用。适宜搭配:牡丹、金凤菊、玫瑰王、白芙蓉、杜鹃花、康仙花、桂花、不老草、金凤菊、回心草、康乃馨、金盏菊、橙菠、腊梅花、雪丽花、纹股蓝、柠檬草、灵芝、熏衣草、枸杞子、绿茶等。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微苦,归肺、心、胃经。

【宜 忌】脾胃虚寒、腹泻者和孕妇不宜多饮。

【贮 藏】避光、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人参花属花菱草罂粟科。人参一般3年开花,伞形花序,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组成。人参的生长环境是终年云雾的无人山区,无法吸收阳光,遂深入吸收岩层的微量元素,早有「地精」之美名,对人体保健有神奇的效果,非自今始,从神农氏以来,秦始皇梦寐以求,宋朝苏东坡,惊叹人参为养生第一品。

人参花又名神草花,是由人参含苞待放的蓓蕾,采撷生长至第四年的人参花朵,每棵人参花每年仅开一朵小花,每七十斤的人参,仅能采收一斤的人参花,经人工采集、日晒、烘干而成,属人参之精华,是超级天然补品,属世间珍贵药材,真可谓是弥足珍贵,素有“绿色黄金”之称。人参花含有二十种皂甙活性物质、十七种氨基酸、十一种微量元素、三种抗癌活性硒及粗蛋白等。人参花的重量只有参体的1%左右,而皂甙含量却是参体百分比含量的5倍以上,滋补作用超过人参根。用之冲泡而饮,苦中带

甜,清爽可口,解渴、解毒,善于生津又不耗气。常饮可降虚火,减少疲劳感,促进新陈代谢。苦中带甘,清爽可口,风味绝佳!不寒不燥,老少咸宜,适合各种体质食用。经常食用可以养颜美容,延年益寿,适合作为日常保健食品。

人参花微苦,餐后热饮为宜,人参花性凉,所以对于阴虚火旺不宜用人参滋补者,可饮用人参花茶。数千年来,人参作为珍贵的补品已被广泛地认识和运用。然而,新华社北京(2004年)12月13日电:西方医学界在首次证实人参药用价值的同时,得出一项发现:人参最有价值的地方并不是人参根,而是花蕾,后者的药用价值远远超过人参根。人参花性温和,味甘微苦,其营养价值高于人参3.2倍,其中

含有丰富的锗元素,因为它具有极好的活性。它能帮助消除体内自由基,改善肌体内环境,维护人体正常新陈代谢,避免细胞老化,令人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同时可增强肌体免疫力,防止肿瘤。

一直关注人参花蕾研究的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付学奇教授最近接受媒体采访,呼吁我国相关部门应迅速出台规定,禁止人参花蕾出口。付学奇教授告诉记者,近10年来,被中国人视为百药之王的人参是西方生物医学界研究重点。几年来,德国人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人参花一直超过30吨,而世界人参花每年总产量也不过几十吨,而且主要产于中国。即便目前,人参花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是中国出口价的5倍以上。付教授指出,凡种植过人参的地方,20年内几乎寸草不生,50年内不能再种植人参。花蕾则更珍贵,30公斤人参才能出产50克人参花蕾,且只有几天的采收期,一旦开花便没有什么价值。付教授强调说,包括国家禁止出口的50多种珍稀药材在内,对人类健康的意义而言,目前还没发现任何植物比人参花蕾更珍贵。对人参花蕾这样罕见的药材,国家应该迅速出台规定,禁止其出口,尤其是低价出口。

 

一场让你喝懂熟茶的品鉴会——书院熟茶丽江品鉴会回顾

  开篇语

  主持人:解方老师

  这十多年从来没有专门做过一场关于熟茶的品鉴会,我们会将生茶和熟茶会搭配来做一场品鉴会,但是今天没有一款生茶,全是熟茶。而且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内容也是从来没有讲过的,关于小堆发酵,关于离地发酵这些新的发酵方式,是这几年才兴起的,早些前就有这样的发酵方式,但为什么是这几年才兴起,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

  解方,云南人,彝族,出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茶馆行业突出贡献人物,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茶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茶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普洱茶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副会长。
  丽江茶书院第258期专题品鉴会——普洱熟茶

  由于本次内容整理篇幅过长,下面会先列出在品鉴过程提到的问题作为提纲,方便大家查看。并以现场品鉴的产品为主线,四款产品分为四个部分,以产品特点为主延伸熟茶知识。(文末查看品鉴会完整视频)

  Q1:为什么会有小堆离地发酵?

  简答:最开始尝试做离地小框发酵就是为了解决堆味的问题。

  Q2:如何改变大部分人对熟茶口感单一的固有认知?

  简答:据经这几年的制茶经验我们可以做到每一款茶都有很明显的特点,跟生茶一样,当然我们不讲山头,每个产品之间的区别都是非常大的。熟茶也可以像生茶一样有自己的特点,而不都是一个味道。要降低大家对熟茶的偏见,误解,我们要从产品的基础款就开始做起,每一个基础款都能让大家觉得好喝,跟其他的熟茶不一样。

  Q3:如今市面上的名山古树熟茶是真的吗?为什么以前没有?

  简答:把堆味的问题解决后,大家发现小堆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量小,堆温也起得来。20公斤,40公斤都可以发,没有堆味并且损耗可以控制在10%。所以继小堆、木框、竹筐发酵出现后,这几年大家才会在市场上见到班章古树、冰岛古树这些名山头的古树熟茶。

  Q4:讲到产品【瑞云】对发酵水源的考究,那么勐海的水,特别是地下水用于发酵有什么特点?

  简答:勐海的地下水会造就汤感“软”的特点,我们喝勐海发酵出来的茶,不光是布朗山的茶,临沧茶拉到勐海来发酵与在当地发完全不同。

  Q5:熟茶发酵的程度是否对后期转化有一定的影响?

  简答:我们按10分的发酵成熟度来看,有的茶可能在8、9分,有的茶需要稍微有一点过,可能也是控制在一度这样比较小的空间。一旦超过这个度,叶底会没有韧性,就像干柴火,很干。另外一种是发酵的过轻,如果再往后存放,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达不到我们对老熟茶口感温润度的要求。

  Q6:小堆发酵的堆温怎么起来?

  简答:小框发酵因为空间小,茶叶聚集在一起温度容易起来。小堆中心温度和外围温度不同,在翻堆的时候要把堆心很均匀的翻到外面,然后在进行补水,盖纱布,这样的话堆子的锁水、保温会比较均衡。

  Q7:有人说小堆发酵会出一种菌香,有没有这个说法?怎么来理解?

  简答:茶叶刚出堆的时候会带有菌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退掉。我们所说的菌香,其实就是微生物的味道。

  品鉴会内容回顾

  ---------------------------------------

  解方老师:

  我们邀请到了云南书泽院茶业公司的两位朋友,他们在熟茶发酵领域应该算是走在了前列,所以今天非常欢迎他们来到来到丽江茶书院,和大家分享我们前所未有的对熟茶新知识的交流、学习。希望大家通过茶会对熟茶新概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接下来就把话筒交给许师。
  许师:

  谢谢大家。之前听说平湖秋月这边有很好的知识分享会,这次也是很荣幸收到解老师的邀请,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晚上的到来。其实做熟茶,我们一直说的是“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一辈人做熟茶的时候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所以后面我们改良,突破的新工艺都是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实现的。我们现在有条件能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他们留下来的宝贵经验,传授给我们才能有在熟茶上面更多的创新。

  书院简介

  公司简介:专做高海拔古树熟茶

  对高海拔的定义:海拔在1600米以上;

  古树茶的定义:树龄在200年以上;

  并对茶树生长环境有一些苛刻的要求,例如茶地与生活区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生活杂物、生活用水对茶树的影响;


  公司发展历程:

  2013年开始立项,到各大茶山了解古树茶的特点以及各大发酵厂了解熟茶发酵工艺的现状;

  2015年开始建立仓库以及毛料初制所,毛茶的制作工艺对普洱茶发酵是有非常大影响的,所以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初制所,改良毛茶制作工艺来达到我们发酵熟茶原料的标准。

  2016年探究拼配各大茶区口感特点拼配以及仓储要求的尝试

  2017年产品上市历经4年沉淀首次发售产品。

  2018年线下渠道铺建,建立勐海发酵基地;


  书院熟茶——好熟茶的基本要素

  原料要素:茶山和初制工艺

  发酵工艺——针对不同原料的不同发酵工艺

  仓储环境:不同茶品不同仓储


  书院熟茶——口感标准

  汤色清透不浑浊

  入口无渥堆味,无杂味异味

  下咽后无刮喉锁喉现象


  汤感饱满醇厚口感滋味协调

  汤水融合度一体

  耐泡度在十二泡后汤水依然不寡

  叶底柔韧性佳


  千堆古树熟茶发酵计划

  建立勐海发酵实验基地,涵盖普洱茶各大、小产区,也包括境外缅甸,老挝。每一个寨子我们会尝试用不同的工艺去发酵,三种工艺发酵呈现出来的口感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哪种是最适合这个山头的发酵方式,这就是千堆古树熟茶发酵计划的核心。

  在我们的制茶观念里,不是每一款茶做出有特点来就可以。我们要找到熟茶口感的平衡点,需要在拼配上有一个考量,在这些不同的堆子发酵出来以后,我们在口感呈现方面会有一个自己的预判。从发酵出的堆子里选出适合的进行拼配,找到我们预计的口感。相对应的发酵的数据与样茶会在每周进行品鉴,供大家分享,参考。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传统工艺发酵,小堆发酵,小框,木地板,竹筐各种工艺的一个基本情况。为什么会有小堆、离地发酵?最开始是为了解决堆味。以前所发酵的熟茶都是在水泥地板上成山一样的堆子,几十吨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翻堆就很耗费时间、人力,熟茶发酵时的堆子中心和外表温度是不一样的,加上翻堆时需要洒水,会渗透到最底层很难散发掉,那么翻堆不均匀的话接触到水泥地板表面的那一层茶叶容易产生味道,在接下来的5、6次翻堆中,带有味道的底层茶叶会与其它部分的茶混在一起,造成我们所说的“堆味”。
  最开始尝试做离地、小框发酵就是为了解决堆味的问题。假如堆味要散尽的话,可能在潮湿的地方放需要2-3年,在昆明需要放4-5年。也就造成了大家早些年认为熟茶不好喝的印象。所以近几年,大家都想办法在工艺上解决这个问题。
  把堆味的问题解决后,大家发现小堆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量小,堆温也起得来。做过普洱生茶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古树茶、名山头的生茶,是非常贵的而且量也不是很多,如果还是按照以前大堆发酵的方式来做名山古树的山头茶是不可能的。

  首先,几十公斤、一两百斤的量制茶师会说温度起不来;其次,是发酵时候的损耗,从目前来看传统工艺发酵损耗率至少在20%,也就是说十公斤的茶,至少有2公斤是损耗。作为名山头的茶来讲商家是很难接受这个亏损的,而且量非常大。那么小堆发酵工艺出现以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20公斤,40公斤都可以发,没有堆味并且损耗可以控制在10%。

  所以继小堆、小框、木框、竹筐发酵出现后,这几年大家才会在市场上见到班章古树、冰岛古树这些名山头的古树熟茶。
  产品介绍

  品鉴分享

  瑞云
  使用易武茶发酵,我们在发酵水源上做了一个尝试。

  大家知道发酵水一般都是发酵厂附近的井水,自来水。但这次不一样,我们用布朗山的山泉水进行了第一次的翻堆洒水,第二次我们用了发酵厂旁边一个傣族村子的井水,两种不同的水源发酵同一个茶。发酵出的口感和只用一种水源发酵的口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体现在喝茶时的水路和绵柔度上,这是我们今天要喝的第一款产品。

  玉露瑶
  这是我们今天要喝的第二款产品;

  这款茶我们要想要体现的是拼配的融合度。

  原料选用了三个地方的茶:坝卡龙、勐宋、易武;三个不同的茶分别发酵,出堆以后我们再进行单饼称重拼配,而不是三个堆子匀堆拼配。比如一饼茶357克,按照一定配比单饼拼配。所以这款茶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款,具体口感大家待会可以品鉴一下;

  龙吟
  这是我们今天要喝的第三款产品;我们的标杆产品需要什么要素:古树、春茶、名山;我们能做这样的产品其实就是得益于新工艺的普及,对新工艺、老工艺上的改良。保证了很多传统工艺优势的前提下,我们在数量跟这些要素把控上,能够做出在以前制茶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就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可以有条件有技术去做顶级的熟茶;

  合味·甘
  这是我们今天要喝的第四款产品;这款产品我们想体现的是,我们把熟茶的三种最基本的味道:苦、香、甜,独立分开,根据个人口感去调配。

  以前去买产品其实是商家已经做好了的,它是什么味道就是什么味道,我们把三种原材料交给大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喜好,根据自己对拼配的理解去采用不同的配比方式,拼配一款自己喜欢的熟茶;同样的一款产品,你今天可以是一种味道,明天不同的配比又可以是另外一种味道。所以我叫它熟茶口感的调色盘。这是一款很有意思的产品,也是希望大家能正面的去了解熟茶的拼配。就像我们说纯料和拼配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个人的喜好不同。

  解方老师:

  今天我们提到的几个关键词:小堆发酵、木地板离地发酵、木框发酵等这些词在5年前,对于我来讲都没有听到过这些概念,可能有些商家早就在做这件事情,但是这个概念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特别是要把它风行起来。

  为什么说风行,这两年在勐海做小堆发酵的特别多,刚才许师也说到了一个关键点,为什么要用小堆发酵的方式去做熟茶?是因为我们对高品质的熟茶有了需求,可以用古树茶,甚至是古树的春茶来发酵做熟茶。
  在以前是不可能的,20年前在我做普洱茶的时候,我们喝的都是种植时间在2、30年的台地茶,而且还不会是春茶,基本就是夏、秋茶,几十吨发酵的熟茶。这种产品做出来,就是我们一直停留在大堆批量发酵熟茶的概念,但是这几年突然冒出一个30公斤,50公斤都能发酵的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我们找到了原因,我们对高品质熟茶的需求,有了这个需求才有人敢冒这个风险,去做高品质的熟茶,甚至用老班章、冰岛、昔归很多名山茶来做小堆发酵的尝试。

  但是我在三年前,在勐海我就喝过好几个小堆发酵度的,当时我看不上的,说明当时并不成熟,你找不到好的感觉。哪怕用好的料子,因为工艺的不成熟,导致我们喝到的很多名山古树熟茶没什么亮点。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就拿书院来讲,从2017年,18年到19年,他们的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成熟,一年比一年好。
  前几天我也去了一次昆明,也在朋友的店里喝到了现在她们做的一些不管是大堆、小堆发酵的熟茶,她们的工艺都比以前好了很多。

  几十年前,我们喝熟茶都会喝到堆味,为什么有些人不喝熟茶,就是讨厌那个堆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几年的仓储,当然在不同的地方仓储,退堆味的时间会不一样,可能在广东会退的快一点,在云南会慢一点因为跟温湿度还是有很大关系。当3年5年后堆味退掉好熟茶就好喝了。

  但是现在的工艺做出来新茶就好喝,我们就不用考虑需要放几年再喝。现在我们喝的瑞云,我想问一下小玉是去年发酵的还是今年发酵的?
  玉老师:

  这款茶的原料我们是2017年发酵的,18年上市的一款茶。刚才许师也介绍这款茶是用不同水源,它的原料基底是选用易武茶,大家经常喜欢喝易武茶,那易武茶的特色就是“香扬水柔”,在上市之前,我们也试过很多的方式发酵易武茶,另外就是水源选用。
  我们知道普洱茶发酵必须要有菌种的参与,不同的水源它的菌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发酵这款茶之前,我们用了两种水源,一种是布朗山山泉水,我们在下堆之前撒的水是布朗山山泉水,这种水提供的就是茶叶的鲜爽感和香气,所以大家喝瑞云这款茶前两泡感觉就是香气很突显,很清爽的甜香味。有类似新鲜松木撕开的清香味,又有类似果酸的微微酸韵,也可能是布朗山山泉水给它的一些滋养。

  在翻堆补水时用的是低海拔的傣族寨子的井水,大家在喝茶的时候甜韵会好一些,所以我们保留7-8次翻堆补水用傣寨的井水,保留了易武的甜爽感。所以这款茶在4、5泡以后韵味、细腻感、甜滑感就一直很绵长。最后收尾起堆的时候,我们又用回了布朗山山泉水。

  这款茶应该算书院比较有代表性的基础款,目前书院产品体系分为苦、甜、香,瑞云比较能代表甜茶系的产品。
  解方老师:

  这款茶的特色是在于用水,我们知道一般发酵熟茶不会在水源上这么折腾,在哪里发酵就用当地的井水或者山泉水。我记得2009年第一次去勐阿镇的一家茶厂参观的时候,我和老板开着皮卡车到山上用大的塑料桶拉山泉水,再用抽水机将水撒在堆子上。我当时就问她,你这个自来水也是山上引来的,你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劲跑到山上去拉水。她说这个就是关键点,据她经验只有山上那股水(自涌水)发酵出的茶,口感才是最好的。

  所以近几年会有那么多人去勐海做熟茶,这跟勐海的水有很大关系。这个让我们的许师来介绍一下,勐海的水,特别是地下水有什么特点?
  许师:

  我说一个典故,勐海茶厂也就是现在的大益,据说他们的水井不发酵的时候是锁起来的,我们所谓的“勐海味”,跟发酵用水是有很大关系的。当然还有他们发酵的老的菌种,他们发酵池里的菌种发酵了那么多沉积下来形成了独有的味道,就是他们的水和菌种。大家都去勐海发茶,首先勐海昼夜温差高,我们发酵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温度,温度起不来就不行。比如说发酵出来的茶没发熟,它会发酸,但是如果温度太高,就像我们说炒糊了一样,叶底会没有韧性。勐海中午的温度很高,昼夜温差高,这两个点注定了在勐海发茶你只要不是很粗心大意,堆子的中心温度和对外温度温差不会太高,而且不会发不熟也不会焦化。

  勐海的地下水会造就一个软的特点,我们喝勐海发酵出来的茶,不光是布朗山的茶,临沧茶拉到勐海来发酵与在当地发完全不同。勐海的水对于发酵是很有利的,虽然说是地下水,遇到雨季的时候会带来很多山上的东西,沉积到水井,比如矿物质,微生物,对于菌群的滋生速度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我们在昆明发酵,温度问题能解决,但是同样的茶,同样的温度,同样的翻堆时间,所有东西都是一样的,只是水不一样,发出来的茶是完全两种概念。所以我们把厂建在勐海也是对水源的考量。在勐海用地下水也好,山泉水也好,可能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但大方向是一样的。我们在临沧也发酵过,用临沧的水来发酵会偏硬,而且会有微微的酸感在里面,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发酵方式,那个酸味是没办法避免的。在我们的理解里肯定是水的问题,我们把茶拉到勐海发酵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水在发酵这一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解方老师:

  我们通过这款茶,突出了一个知识点:水对于发酵的重要性;刚才许师已经讲到了,同样的原料,同样的人,同样的发酵方式,你换一个地方发酵就出不来那个味道。

  我们在喝完茶以后有一个习惯就是看叶底,一个是可以看出茶的选料,一个是看发酵的工艺,通过这些信息,来判断这款的品质,虽然熟茶新茶可以喝,但它也是适合存放的一个茶类,有些茶是可以多存一些时间,口感会更好。有些茶是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发酵度,那么它后期的转化空间相对会小一点,有没有这种说法?
  许师:

  我们拿生茶来做比较,生茶杀青时锅温、炒制的时间炒的轻或者重或者炒糊,这些跟我们熟茶发酵度其实是差不多的。根据一款茶的特性,对一款茶进行适度的发酵,保持它的特性。我们按10分的成熟度,有的茶可能在8、9分,有的茶需要稍微有一点过,可能也是控制在一度这样比较小的空间。一旦超过这个度,叶底会形成一种我们说的发烧了,糊掉的情况,没有一点韧性,就像干柴火,很干。如果没有发透,就会看到类似生茶微微发红的叶底,这就是成熟度不够,如果再往后存放,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达不到我们对老熟茶口感温润度的要求。

  所以我们在发酵程度上的控制是很严格的,既要有存放转化的空间,在喝的时候又是刚好的。

  PART2

  解方老师:我们第一款产品就喝完了,接下来第二款产品是玉露瑶;

  玉老师:今天喝的三款茶,是我们精心挑选的比较能代表书院的发酵方式,拼配方式以及发酵水源选用的产品。玉露瑶这款茶是2017年发酵的,一会大家喝这款茶的时候,可以和瑞云做一个比较,这款茶的特点是在于选用三款不同名优山头的茶拼配的。
  一个是布朗山的坝卡龙,大家都知道,布朗山的茶气,韵会比较重一些;第二个是易武,易武主要是甜润会比较持久,最后用的勐宋,勐宋的香气会比较持久。刚才许师有所介绍这几个原料不是同一个堆子发的,而是不同原料选用不同发酵方式。比如勐宋,我们要保留它的香气,所以我们在发酵的过程,发酵时长就相对要短一些,可能正常的要60天左右,勐宋时间就短一些,可能50天我们就要出堆,坝卡龙我们要保留滋味的浓郁度,可能发酵程度会重一些,再加上易武。

  发酵出来以后,我们再根据这款茶的口感特色进行茶叶的拼样,造就了玉露瑶有香、有甜、有滑、滋味浓郁的特点。对于书院来说这款产品比较侧重在产品的原料拼配上。
  解方老师:

  第一款产品瑞云用的是易武料,特点是用不同的水来尝试发酵。

  第二款雨露瑶的特点是拼配,拼配在熟茶里面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以前的拼配方式更多的是不同等级的拼配,比如说我们的盖面茶,用的是一级或者特级,底茶用的是三级五级七级,是不同级别的拼配。现在做名山古树熟茶,我们采用的是不同地域原料的拼配,这种拼配方式我们在生茶里面比较常见,但是在熟茶里是比较新鲜的,因为这个理念之前是没有的。

  通过今天品鉴,我们从理论到实践重新认识熟茶工艺,现今阶段发展的一种现状。这是我在其它品牌没有听到的理论。包括产品,也没有喝到过类似(玉露瑶)这种跨区域拼配的产品。所以待会我们通过口腔,味蕾去感受他们这种不同工艺做出来的茶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也许会刷新甚至推翻你之前对熟茶的印象。
  许师:

  接下来我们可能会尝试一个放了15年的毛茶发酵,他发酵出来是什么样的味道,这是我们今年下半年的一个计划。15年的老生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化,那么它的发酵时长,首先按照我的预想它可能已经发过酵了,可能30天,20天就出堆了,也有可能是20天还出不了堆,我们会分成时间长的,短的时间再长一点的三个堆子来发酵。看看老毛茶发酵出来呈现的味道是什么样子。

  解方老师:

  书院敢于各种各样的尝试,是因为我们有了现在的小堆发酵技术。通过小堆发酵,我们引出了对这个产业非常有贡献的新技术,对未来普洱熟茶的领域是一种非常大的促进。

  PART3

  第三款产品:龙吟

  玉老师:前面的玉露瑶是许师的心头爱,这款茶是我的心头爱。我口味偏重一些,这款茶我们一直说是书院的标杆性产品,能代表书院的原料、工艺、仓储的三维一体的产品,用的是班章茶区原料发酵的茶,前面两款是离地发酵,这款就是小竹筐发酵。
  昨天我们到丽江的时候,解老师也有和我们探讨小堆发酵的堆温怎么起来?

  熟茶发酵必须要有温度的控制,大堆体积大,补水的时候锁水的能力更强。小框中心温度和外围温度不同,在翻堆的时候要把堆心很均匀的翻到外面,然后在进行补水,盖纱布,这样的话堆子的锁水、保温是比较均衡的,做出来的茶口感就会更丰富一些。按照传统的发酵工艺来说它的发酵时长应该要更长一些。正常应该在60天左右的时间,这款茶为什么可以说比较能代表书院的标杆性产品,书院产品分三个体系,苦甜香,这款茶你可以喝到明显的苦,明显的香,也可以喝到明显的甜,综合度是最好的。
  解方老师:

  把一款产品各方面都融合在一起,不单是对原料的选择,还有对工艺的把控,这都是很难做到的,这就是只有用心的人,当然还需要掌握一些核心技术,才能做出不一样的东西。

  说到小堆发酵和大堆发酵的香气,其实很多人没有太注意。我这段时间对比喝的比较多,它是有区别的。对于书院来讲,这种小堆发酵的香是怎么来形容的呢?
  玉老师:

  小堆保留了茶的鲜爽感,所以你闻起来比传统大堆鲜爽一些。大堆发酵堆温更高,发酵的时长稍微短一些,陈香味会更明显,更持久,我们所谓的熟香味。小堆的话更多的是含有木香的基调,如果是按照传统的大堆和小堆来辨别的话,两种香气是比较明显的区别。

  解方老师:

  那么也有人说小堆发酵会出一种菌香,有没有这个说法?怎么来理解?
  许师:

  有,刚出堆的时候会带有菌香。菌子刚采下来的那种味道,跟堆味不同,它比堆味更清扬一些。不像传统工艺发酵的堆味闻着感觉很刺鼻。菌香也是在刚出堆的时候才会有,需要把茶放开以后才会觉得是正常的。当我们发酵发到6、7成的时候,菌香味是最浓的。如果大家在市面上还能喝到菌香味的茶,那肯定是成熟度不够的,要不就是刚出堆。

  解方老师:

  那也就是说这种菌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退掉。其实就是微生物的味道。接下来我们也到了今晚的第四款茶,我们特意挑了【合味】里面的甘来,比龙吟稍苦一些的一款茶。

  PART4
  玉老师:

  合味这款产品是熟茶的调色盘,刚才我们喝的两款产品,都是我们已经配比好的。但是这款茶名字如名字一样,苦、香、甜三种滋味都包含在里面,你可以单一的喝,品一下熟茶不同的滋味,也可以根据你的喜好配出你喜欢的口感。
  许师:

  做这款茶的初衷其实也就是想让大家更多的了解熟茶拼配,自己也可以尝试拼配,去发现自己喜欢的口感特点。像我个人肯恩喜欢融合度好的,各种滋味都有但不会很过,在一个平衡点上,希望在家也去做一些这样的尝试。以后我们也会做类似合味这样的产品,比如说如何让大家感受到什么叫“醇厚”,什么叫“顺滑”,什么叫“糯”,汤感上的东西我们以后也会去研发。有的茶可能感觉很醇厚,你能感受到它的压舌感,也希望大家去多感受,其实熟茶也有各种各样的口感。

  ---------------------------------------
  之后是自由提问环节,时长2小时的品鉴会差不多会到此就结束了。正值金秋的丽江,很美,但由于海拔高,空气还是有些阴冷,秋冬之际,正是喝普洱熟茶的好时节。也非常感谢丽江茶书院提供这样一个专业的普洱茶知识交流平台,让更多喜欢喝普洱茶,想了解普洱熟茶的人结识到书院熟茶,并通过本次品鉴会对熟茶的小堆发酵以及熟茶口感的多样性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不是熟茶不好喝,而是好喝的熟茶可遇不可求”。相信看完上文,你对近几年兴起的熟茶新工艺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若有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指正,补充。
找到约88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