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岩茶直接喝与啜茶有何区别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武夷岩茶家谱: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天心岩肉桂有何区别?


武夷岩茶家谱: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天心岩肉桂有何区别? 
《1》今儿这篇文章,想和茶友们聊聊肉桂。说到肉桂,先要说说它的出生地。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均有产茶,由于地形错综复杂,茶农利用岩隙、深坑、山凹、坡地、幽谷、盆地等奇异地形砌筑成园。相同的品种不同的山场因其种植地貌、土壤、日照时间、湿度、水分、周围植被等诸多差异,制成茶后形成不同的山场风韵。在这些不同产区的综合作用下,岩茶的“山场说”应运而生。尤其是遇上目前热度最高的肉桂茶,山场之说变得更加玄妙。为啥要说肉桂呢?简单!简单!因为肉桂=肉贵。肉桂能够跻身成为岩茶中的当家花旦,可不是运气好,而是本身有个性。首先,肉桂它香!在岩茶圈,可是有着“香不过肉桂”的霸气美称呢;其次,肉桂产量稳定、好养活。最后,肉桂相对来说稳定,后期加工可以保证品质的一贯性。现在不少岩茶山场,可是把一些低产、形状不稳定、表现不够突出的品种茶给铲了,统统种植上高产、高价格的肉桂茶。这就是市场因素直接作用的结果,既然现在肉桂这么流行,作为茶界的弄潮儿,我们怎么能不好好了解一下呢。尤其是牛栏坑肉桂、天心岩肉桂、马头岩肉桂等知名传统正岩山场的茶,更是深深地吸引我们的眼球,喝过这些肉桂才能真切明白,何为“惊为天人”。但有些茶友也纳闷了,这同样是肉桂,牛栏坑肉桂、天心岩肉桂、马头岩肉桂但有些茶友也纳闷了,这同样是肉桂,牛栏坑肉桂、天心岩肉桂、马头岩肉桂有啥区别,怎么喝得出来呢?要想喝懂这些肉桂“爆款”,肚子里没点墨水和存货怎么能行!了解牛栏坑肉桂、天心岩肉桂、马头岩肉桂,从山场开始。

《2》首先,我们先要了解这3款肉桂的出生地,牛栏坑、马头岩、天心岩。1、牛栏坑山场的特点牛栏坑在天心寺东北边,北斗峰与曼陀峰的南麓,海拨238m牛栏坑位于章堂涧与九龙窠之间,其左右为陡峭的岩壁,其间有溪水潺潺。实地走访过牛栏坑,定会被两侧高耸的山岩所震撼。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制作,好像这座山头,从正中间被一把斧头劈开,呈现为“V”字型。而肉桂、水仙等岩茶,就种植在这谷底,接受日照,为谷底的水流所滋润着。正式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和地貌,造就了牛栏坑岩茶的特点。牛栏坑涧谷土质肥沃、日照较短,为茶树生长提供良好环境,为牛栏坑肉桂的牛栏坑涧谷土质肥沃、日照较短,为茶树生长提供良好环境,为牛栏坑肉桂的品质共了有利保障。 2、马头岩山场的特点马头岩是武夷山一景区范围,当地肉桂为主,是武夷山核心区三个标志性肉桂产地。武夷山马头岩,因岩石形似马头而得名,海拔425米,相对高度83米。旁有磊石岩,像五匹奔驰的骏马,又叫“五马奔槽”。北有三花峰,似三朵盛开的巨花。附近还有马鞍岩、铁郎寨、悟源涧等景致和磊石庵、凝云观等建筑。北可至天心,南可达天游,东则可穿马子坑至游览干线或可至武夷宫、兰汤。东起大王峰,南起天游峰,西起三仰峰,北起大红袍景区(九龍窠)。马头岩的地势相对来说比较平阔,好像把一座山的山头给铲平一般,然后种植上各种岩茶,马头岩山场的品种,可是十分丰富的,水仙肉桂是常有品种,还有一些小品种茶也出自其中。马头岩山场的最大特点,在于日照时间长,茶友们可别小看这日照时间,对肉马头岩山场的最大特点,在于日照时间长,茶友们可别小看这日照时间,对肉桂的整体品质影响深远。 3、天心岩山场的特点天心岩在武夷山东北部,据说这里是全武夷山的中心,就如同天之枢极,故得名“天心”。据山志记载:全山百二十里度之,是峰居其中央,犹天之枢极,故曰天心。山北著名的名胜古迹,如流香涧、玉柱峰、慧苑、鹰嘴岩、水帘洞、杜辖岩、马头岩等都在它的周围。岩下有寺,初名山心永乐庵,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改名天心庵,清代改名永乐禅寺。楼阁嵯峨,是全山最大的寺院之一。天心岩的地理位置,可谓“众星拱月”。

《3》不同的地理环境(也称之为山场),即便是同一种肉桂茶树,最后的品质特点不同的地理环境(也称之为山场),即便是同一种肉桂茶树,最后的品质特点也有很大不同。若是要将3种茶进行对比,怕是永远都得不出答案。每一个山场都有小气候的不同,在大的山场当中,又有小山场,如马头岩肉桂这个山场之中,又有不少的小山场,如桃树窠、猫儿石、开山坪等,每一种茶又有不同的特点。同样是马头岩肉桂,桃树窠产的肉桂除了会带有典型的桂皮香之外,还会带有浅浅的花香,仿佛是因为出身地是桃树窠,仿佛自身就带有香气。人面桃花相映红。要在这3个山场产的肉桂中一较高下,难!但因为山场的不同,让3款肉桂具有了截然不同的个性,个性鲜明。同样是写诗、写词,还有婉约派和豪放派,还有花间词派。试想一下,你能在同样是写诗、写词,还有婉约派和豪放派,还有花间词派。试想一下,你能在这3种流派中找到最好的一类吗?这可是几个世纪都得不到的答案。言归正传,这3种肉桂有何特点?

《4》1、牛栏坑肉桂的品质特点牛栏坑肉桂的特点:温柔、桂皮香坚挺、茶汤醇厚、汤水顺滑牛栏坑,整体属于坑涧地貌,在此生长的肉桂,香气上少了霸道,多了一丝温柔内敛。喝牛栏坑肉桂时,心里感受到的不是肉桂的霸道,而是它的温柔。仿佛此刻,以江山为重的君王,遇到一心爱女子,也会有一丝丝的心动,也会展现少有的温柔。 牛栏坑肉桂的茶香,是温柔的,它的汤水,是轻盈的、柔和的。细细啜饮茶牛栏坑肉桂的茶香,是温柔的,它的汤水,是轻盈的、柔和的。细细啜饮茶汤,桂皮香很挺直,能够直接给你的味蕾一次奇妙的体验。好像泡在茶汤里的舌头,每一个触点,都感受到了肉桂的桂皮香。咽下后,口腔中还能体会到一些清凉之感,又有些像吃过青椒后,留下的一丝辛辣。

《5》2、马头岩肉桂的品质特点马头岩肉桂的特点:张扬、霸气、尖锐、猛烈、有掠夺性与牛栏坑肉桂大有不同,马头岩肉桂是属于性格刚猛的类似,是一个粗犷的将军,茶香间尽显豪迈。尤其是向阳处种植的肉桂,犹如张飞,长板桥一喝,将夏侯杰震下马来。喝马头岩肉桂,就像小时候吃的跳跳糖,含在嘴里,它会炸裂,会给口腔别开生面的刺激感。马头岩肉桂便是如此,它的桂皮香,不等细啜就开始在口腔中炸裂,像是一只狼,凶猛的很。马头岩整体的品质以刚猛为主,倘若是一些窠、坑、涧里的茶,相对来说也会马头岩整体的品质以刚猛为主,倘若是一些窠、坑、涧里的茶,相对来说也会柔和一些。如桃树窠肉桂,同样是属于马头岩的山场,但它的香气相对而言比较缓和,不刺激,锋芒有所收敛。同时还会带有花香,汤水柔和,醇滑,有点像霸道总裁。

《6》3、天心岩肉桂的品质特点3、天心岩肉桂的品质特点天心岩肉桂的特点:桂皮香稳、汤水醇厚、甘甜天心岩,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正岩山场的中心,有着其他山场所没有的高贵感。在天心岩,有一座天心永乐禅寺,似乎种植在这里的肉桂,整日得以熏陶,性格也变得沉稳,刚柔并济。天心岩肉桂,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桂皮香十分稳当。第一冲,汤水就带着饱满之感,是浓厚的,是醇滑的,是柔和的,是细腻,同时又是有些霸道的。还会带有一丝丝的花香,足以让我们惊喜。随着冲泡次数的递增,茶汤的醇厚感在不断地加强。沉稳的桂皮香,一直持续到最后,中间还会有花香出现,香气变化多。前调,是桂皮香;中调,是桂花香;尾调,是丛味。含一口茶汤在嘴里,久久地醉了。咽下后,桂皮香依旧牢牢地停在口腔里,经久不散。  

《7》这就是3款肉桂的特点。它们之间,只有品质特点的不同,没有品质好坏、高下这就是3款肉桂的特点。它们之间,只有品质特点的不同,没有品质好坏、高下之分。现在的茶圈,马头岩肉桂和牛栏坑肉桂齐名。是岩茶中知名度最高的茶,价格也十分客观。相对而言,天心岩等山场的肉桂,知名度就稍欠一些?难道是这些山场的品质不好吗?非也!天心岩肉桂的品质,丝毫不逊色于牛栏坑肉桂和马头岩肉桂。若是要说到天心岩肉桂唯一的劣势,那就是它的山场太小了,产量有限。普通茶友,大多数时间还是接触到一些高知名度的山场,自然会忽略其他的山场。但识货的茶友,也会像村姑陈一般,沉醉在它们各自的风骨当中。英雄莫问出处。只要是品质好的肉桂,终有一天会被更多的茶叶爱好者所发现,所喜欢,所推广。

周重林的这本书,讲的不只是茶道方法论

好多年了,时不时有人问我怎么提高写作水平、怎么把文章写好。


我当然明白,人家以为学者就是有学问的人,又把我当作学者(而且也写一点东西),因此才来问我写作的问题,虽然他们未必知道,我所理解的学者其实只是“学习者”。有时候还有人说我文笔漂亮,我也很清楚,他们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因为客气,或者只是为了“嫁祸于人”,把工作推给我,再不然,就是不知道文笔漂亮是什么意思,或没见过真正文笔漂亮的作品。


在我认识的人中,周重林的写作才是文笔漂亮的。



所谓文笔漂亮,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写得好。下面我想先说说重林为什么写得好,最后再说说我认为如何写得好,也就是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重林明显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对语词敏感。对此,可以从他谈论“茶文化的好词系统”这样的文章中看得出来。另外,重林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茶马古道20年:从学术概念到文化符号”,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对一个现象的概括,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他对“茶马古道”这个语词或者符号更感兴趣才注意到时代的变迁。


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呢?应该说,这只能是多方面条件综合的结果,而不会是单一因素直接导致的。如果不以天赋为托词而一定要在其中找出最突出的因素,我想可能是庞杂的、大量的阅读:正是在对各种相关的和/或不搭调的文字的阅读中,你才能够发现某种表达、某个语词不同于其他作品。正如张爱玲在自述中所说,读《红楼梦》读得多了,再读某个新的版本时就会觉得某个不同于旧版的词自己跳出来。


然而,“读万卷书”很容易读成书呆子,所以《礼记•学记》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治这种毛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行万里路”。这种见解(我有意偏离了一点正解、俗解),好像是最先见于明末画家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20“画诀”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董其昌说的是绘画(山水画),用于讨论写作,“行万里路”应该是增加阅历以及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实际知识互相印证并结合起来。实现这一目的最好方法是游学,去拜访各个地方、各个行业有才能、有修养的人,向他们学习,与他们讨论。读书重要,交游也重要,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有贡献的学者,很少有像康德那样一辈子蜗居一地的例子。


最后,还要有一点“名利之心”。一个人总不想区别他人甚至超越他人,当然就不可能乐于伤精费神地花大力气去创造什么。甘于混迹于流俗就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又没有贡献新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能是好文章吗?对此有感觉的人,可以读一读重林的“生命是一场自我表扬”。


以上这四点,可以从这本书的游学、讲义、私聊这些内容中看得出来,也可以从重林此前的文章和著作中看得出来。


不过,这些讨论都还只是泛泛而谈,由于这本书是写茶的,而且上面提到重林所写的文章也不见于本书,所以接下来我再从茶的角度谈一谈这个问题。



茶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含酒精的饮料,也就是说,除了酒以外,全世界喝茶的人最多。然而,喝茶却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不说有人喝茶、有人不喝茶,单是怎么喝茶这个问题,大家各有各的喝法、各有各的讲究或不讲究。对此,中国各地、各民族茶俗之丰富已经令人眼花缭乱,再加上国外更多地方与民族的茶俗,那就真是可以叹为观止了。


在这种背景下要写出新意,就要兼顾喝茶这件事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在写作上,这个问题表现为茶文化写作的方法问题。


重林的茶文化写作,摇摆于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之间。此前重林有“品茶三不点”一文,其实就是中国文人饮茶风尚的一篇简史。这篇文章基于对茶史文献的大量阅读,而专门选取其中关于饮茶风尚的文字,以时间为线索来比较饮茶风尚的观念变迁,既有自己的心得,又论及历史上许多大名鼎鼎的茶人,自然就容易不落俗套。他的《民国茶范》一书,就是把这种做法用于晚近历史阅读与写作的成功例子:民国去今不远,那么多名人都是读过大学的人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都喝茶,这是公共性;但他们怎么喝茶、喝茶对于他们的学术、人生有着怎样的意义,却不是很多读过大学的人都了解的,这是私人性。



当年我和重林在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为同事,都对云南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我正在从唐入宋,希望他可以从清入明,在元代会合。可惜他后来基本放弃了纯粹的研究,专以茶文化写作为本行,如今渐行渐远,很多人都把他当作是一个作家了。


举个例子,对于茶史的阅读和分析,重林“品茶三不点”是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但是有的有趣细节被他放过了。


张源《茶录》“饮茶”条说:“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其中的“神”字,或作“幽”,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哪一个字为是呢?


张源是明代人,生卒年不详。顾大典题张源《茶录》时说:“洞庭张樵海山人,志甘恬澹,性合幽栖,号称隐君子。其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故所著《茶录》,得茶中三味。余乞归十载,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谓纤悉具备。其知者以为茶,不知者亦以为茶。山人盍付之剞劂氏,即王濛、卢仝复起,不能易也。”顾大典(?-约1596)是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他说“余乞归十载,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知其文大约写于1595年前后,此时他已得到张源《茶录》一书。又因为他说张源“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而写成《茶录》一书,则张源应该在1565年左右已经事茶。


有了这个时间参照之后,我们再来看另一条材料,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陈继儒(1558-1639)《岩栖幽事》“品茶”条:“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这段文字与张源《茶录》“饮茶”条非常接近,张源和陈继儒的活动时间又相去不远,想来两个人的文字之间应该有继承关系,或者说当时南方的文人之间在这个问题上的观念比较一致。那么,既然陈继儒作“神”,张源也作“神”而不是作“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如果这一判断成立,当时文人的观念,一个人独自喝茶所追求的就不是不被人打扰的清幽之境,而是为了品味、追求茶的“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高濂(1527?-1603?)所著《遵生八笺》说:“饮茶,一人独啜为上,二人次之,三人又次之,四五六人,是名施茶。” 此书刊于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其说法与前二说略有区别,但以都把喝茶的人多了就贬低为“施茶”来看,上述判断大致不误。



当然,我遗憾重林越来越成为(或被认为)是一个茶文化作家,并不等于我认为成为一个作家、一个茶文化作家有什么不好。周作人《喝茶》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此之谓也。


最后再说说开头提到的事,也就是人家问我的问题。


前些年,几个朋友都问过这样的问题:怎样让低年级小学生不害怕写作文?


这个问题不难。我的答复大致是这样:让孩子每天给家人写一张字条,先不限内容、不限长短,也别管写得是否通顺。然后家长一定要认真答复(也写成字条),表示对他写的事和话感兴趣,和孩子建立起互动关系。这样持续一个月之后,可以要求孩子写自己的生活,比如学校里的经历、感兴趣的事情之类,能多写几句话就多写几句话(也不勉强其长短)。然后家长再认真答复,养成和孩子之间用书面语交流的习惯。这样几个月之后,就可以要求孩子每次写一件事情了,但是仍然不要在乎写得是否通顺以及有没有条理,只要告诉他们一点:可是试试不同的写法,看看怎么写能把事情说得更清楚、更有趣,让人想读、读后就像在现场看见一样。


一般都是过了几个月,我就得到了感谢:孩子不怕写作文了,甚至有的孩子还喜欢上写作文了。



这里边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第一,至少在汉字文化系统里,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是两种东西,要真正做到白话文运动提倡的“我手写我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需要反复的训练(我至今还说话啰嗦),而口与手之间的转换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第二,初学写作者最怕的是无话可说,原因主要在于不知道读者是谁,然后就会觉得不知道写什么,而这种练习一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好文章往往都是改出来的,除非你已经是个中好手,所谓文思泉涌、一挥而就的杰作,往往都是事先打了草稿的。


也有朋友一听这些方法就表示怀疑,对此,我的答复都是这样的:请问你写过几次一百字以上的微信或短消息?写清楚事情了吗?不必再发微信或短消息补充、修正了吗?然后他们就不说话了。


这是针对小学生的作文而言的。前两个月,有位大学教授请我推荐一两本提高汉语写作水平的教材,给硕士博士生用,说是他们字词句都还没理顺。


这就有点高看我了,但是又不好随便推脱。如果不论写作方法,重在怎么帮人家理顺字词句,我的建议是可以先要求他们这么做:首先,不准写长句子,例如一个小句不得超过一行,一个整句不得超过两行;其次,最大限度用口语写作,怎么说就怎么写,写好了之后在讨论会上给师生大声念一遍;最后,除了必要的限定词,尽可能不要用形容词。如果每天都这么写的话,坚持两个月就好了。


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句子短了,就容易发现有错;口语化了,就不容易出错;练习惯了,就改好了。


其实写任何东西都要这样,包括你在万能的朋友圈所写的微信,we chat正是聊天之意。——总的来说,我觉得现在从中小学的作文课到大学里的写作课,往往都是把学生往文学写作上带,结果搞得他们在作文中越来越不会说人话了。高中女生嗲声嗲气的抒情腔调随处可见,就是一个明证。


这些当然不是写出好文章的全部条件,而是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好文章的语词和句子莫不如此(但不排除为了避免雷同和单调而使用一些相反的策略)。更进一步,就是篇章结构的问题了,这个问题更复杂,容后再谈。举例来说,我认为八股文其实是一种很成功的篇章结构方式,回头看看那些痛斥八股文的言论,其实大都没有区分日常写作与文学写作,否则,为什么英语作文所谓的模版就有用得多?


再说一点,也见于重林的写作之中。上个月陪孩子读汪增祺《昆明的雨》,之后就此文讲过一次怎么写好作文。我的要点是:一篇好的作文,要么写出和读者有直接关系的内容,要求么写出和你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否则就很难写得吸引人。具体怎么写呢?那就像我们之间聊天一样写,但是尽可能不要说重复的话,然后多修改。另外就是多读书,慢慢地就知道怎么写更好了。


你看看,从重林的这本书,是不是可以证明上面讲的这些简单方法其实很有效?当然,是与不是其实都不太重要,我更在乎的是周作人所谓的“同二三人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杨海潮

2018年火把节,在大理

 


文| 杨海潮,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闲杂人员。 此文为《茶道方法论》 序言。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