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锡制茶叶罐的价格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茶具的使用方法及功能

茶盘

用来盛放茶具,因材质不同价格也高低不等。如实木、玉石、竹、陶瓷、石头、紫砂等。


电热水壶

用来烧开水,现代人大多没条件在家里实现什么“竹炉汤沸火初红”,电热水壶方便又干净。


茶叶罐

用来存放茶叶,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而香气又极易挥发。茶叶罐的一般有锡制、铁制、陶瓷、

玻璃、纸制等,其中以选用有双层盖的铁制彩色茶罐和长颈锡瓶为佳,用陶瓷器贮存茶叶,则以口小腹大者为宜。


茶荷

用来展示干茶(图中展示的是自嘉·纳雍绿茶)。承装茶叶后,供人欣赏茶叶的色泽和形状,并据此评估冲泡方法及茶叶量多寡,之后才将茶叶倒入壶中。


茶壶或者盖碗

茶壶、盖碗是用来闷泡茶叶的。一般是用陶瓷、玻璃或者紫砂制作而成。装上茶叶,倒入开水闷泡,闷的时候可以盖上盖子,这样温度可以更高,更容易让茶的味道溶入水中。


盖碗又名三才杯,明清时广为流传即盖为天、托为地、杯为人,合起来曰天地人合一。


滤网

滤网是用来过滤汤水的,茶水从茶壶或者盖碗之内倒出时,容易带出茶渣,所以需要过滤。


公道杯

公道杯也有人称之为“茶海”是用来装茶汤、给人倒茶也可以用来均衡茶汤浓度。


茶道组

其中包括茶筒、茶则、茶夹、茶拨、茶针、茶漏。

茶筒:用来盛放茶道子。

茶则:用来量取茶叶。

茶夹:用来夹洗品饮对杯。

茶拨:用来拨取茶叶。

茶针:用来疏通壶嘴。

茶漏:用来防止茶叶外漏。


如冲泡白茶,要先洗壶,置茶后,冲入热水后的第一道茶汤不饮用,用来洗壶。

国际茶品牌5|TWG Tea:立足狮城、放眼世界的年轻一代奢侈品茶

导读

在丝丝缕缕的春雨中,我们进入了茶季,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开启了抢“鲜”行动,采摘、制作茶叶。2月26日元宵节,“国际茶日·大使品茶”于北京举行,九国驻华大使、使节相聚品茶,共同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拉开了2021“国际茶日”的序幕。

以茶季和“国际茶日”为契机,本公众号将推出一系列有关国内外茶品牌的文章,与诸位共同感受国内外茶文化的魅力。

本篇为TWG Tea的介绍——《TWG Tea:立足狮城、放眼世界的年轻一代奢侈品茶》,刊登于《中国茶叶》杂志2021年第2期。

2008年,Maranda Barnes与Taha Bouqdib夫妇二人在新加坡创立了TWG Tea。在有着百年历史的茶叶品牌间,创立仅12年的TWG Tea毫不逊色。截至2019年,TWG Tea一年的茶叶销售量达900吨,平均每秒就有2包TWG Tea茶包被饮用。TWG Tea茶叶沙龙和精品店的数量已达70间,遍布1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就有6家门店。

图1 TWG Tea的Logo

通过TWG Tea的广告片,能够把握品牌的独特卖点。其他奢侈品茶的广告片,多是将重心放在创始人的匠心呈现,以及制茶的严谨工序上。TWG Tea则重点呈现了产品与精品店:精心摆置的茶罐与茶点,金碧辉煌的门店。宣传片一则展示了TWG Tea的物质属性——产品种类浩如烟海、包装时尚华丽,二则展示了TWG Tea对应的生活方式,唤起人们对悠闲、富裕生活的向往。歌剧式的背景音乐也让人仿佛穿越至欧洲上流社会。

一.

品牌定位:高端茶饮,茶叶界的路易·威登

TWG Tea是全球顶级酒店、高级餐厅、国际航空公司的茶叶供应商。全日空航班和新加坡航空头等舱、商务舱以及贵宾休息室的茗茶供应,同样来自TWG Tea。新加坡、曼谷、吉隆坡、悉尼、多哈的机场转境区也能觅得TWG Tea精品店的身影。截止2019年,TWG Tea为全球72000家高端奢侈酒店房间供茶。

在选址方面,TWG Tea的精品店和沙龙多位于高档购物中心内,常常被香奈儿、巴宝莉、路易·威登等奢侈品牌店包围,消费者在直觉上便将它们归于一类。店铺内部打着暖黄色的光,明亮堂皇。内部装潢采用高级桃花心木与黄铜,墙面铺满TWG Tea标志性的黄色茶罐,风格极具欧式古典韵味。店铺内的菜单采用英文形式,穿着得体西服的店员如管家一般,为消费者进行解释。

至于为何在创立之初便立下这样的定位,Maranda坦言,在2008年时,他们注意到市场上并没有定位高端、具有高辨识度、进店即可品尝来自于世界各地茶叶的品牌,因此他们便利用市场空缺,抓住机遇创立品牌。作为创业者,他们对机遇的响应速度快。如美国某商场有零售TWG产品的意图,Maranda和Taha会立即乘最近的班机奔赴美国,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

线下门店为TWG Tea的品牌定位做出很大贡献。许多品牌在创立之初往往从批发渠道入手,而TWG Tea很早便开始酝酿门店概念。于是它们采取了批发渠道与门店渠道双管齐下的方式,一面拜访高端酒店、餐厅和航空公司,试图与其建立合作关系;一面筹划门店的建立。他们深知若品牌拥有门店和零售体验,将更容易获得批发客户的认可。批发客户与TWG Tea双方形成口碑上的连接,强强结合,发出合力。

图2 TWG Tea精品店装潢

图3 TWG Tea精品店店员

二.

品牌策略:面向年轻群体,打造时尚之茶

TWG Tea的创始人Taha曾说:“我们希望与世界分享我们的热情,证明这个在新加坡成立的时尚茶叶品牌,可以将茶叶销售至世界上各个时尚之地,并将茶叶变为时尚的配饰。”甫一诞生,便直指时尚,这是TWG Tea的差异化路线。选择新加坡为创建地体现了这点。创始人中的一位来自美国,另一位来自摩洛哥,却选择了既无茶产出,又无茶文化,农业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于0.1%的狮城新加坡。他们对此的解释是,新加坡凭借其地理优势,在19世纪即成为茶交易枢纽,与茶并非全无联系;新加坡不是茶叶原产地,消费者对此无刻板印象,因此赋予了品牌更多发展的可能性;新加坡具有移民社会的特性,融合多元文化,博采众长,与TWG Tea的品牌理念相吻合。

图4 TWG Tea创始人夫妇

(一)选择范围广阔,不乏小众茶品

TWG Tea提供来自全球范围内46个茶叶生产地区的800多种单品茶,以及别致调味茶,甚至许多偏远小国的茶种也一应俱全,如津巴布韦的山谷茶、摩洛哥薄荷茶。这源自于创始人Taha对茶的痴爱。在过去十多年间,他和他的团队跨越数千英里,访遍全球各大洲主要茶园及茶叶收藏家,为TWG Tea带回百余种茶品。

这符合当下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特征,以及当代年轻人标新立异、追求小众的特质。年轻一代颇具个性,事事不愿与人同,在茶叶方面的选择也是一样。随处可见的茶种已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稍纵即逝的注意力。因此,需要小众茶品来刺激神经,对品牌产生认同感。

然而物极必反,过多的选择有时也会让消费者陷入名为“选择恐惧”的症结之中,对该品牌的购买决策进行审慎考量。针对这一点,TWG Tea在它的官方网站上设置“找茶”版块,将茶叶从散叶茶(论克贩卖)、包装式散茶、茶包、礼盒装、原产地、口味六个维度进行分类。对于疲于做决定的消费者,设置了“找到完美茶”快速通道,只需回答“喜欢花茶或果茶”、“当下的心情”两个简单的问题,即可缩短决策时间。这样的做法可以缩小挑选范围,同时也不乏消费者的个性融入,TWG Tea的考量可谓妥帖周到。

图5 TWG Tea官方网站“找到完美茶”入口

(二)新奇拼配茶,个性化定制

TWG Tea的许多茶品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是因为它能从边远小国、私人珍藏处搜罗好茶,也在于它擅长制作拼配茶。创始人Maranda是香水调配师出身,将自身专长延伸至茶叶领域,调配混合出独特香型之茶,如非洲舞会之茶、盛夏绯红南非之茶等。不仅如此,TWG Tea根据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口味改进原有产品、开发新品,并推出限量茶品与季节限定茶品。创始人们意识到想要成为市场领导者,不能仅仅依赖市场调研。品牌需要让自己成为惊喜的源泉,自主产生创意,让消费者产生兴趣的同时将自己打造成行业的权威。

TWG Tea拼配茶摒弃了配方组合式的命名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如Silver Moon,银色月亮,具有意境的纵深感,如童话般唯美。包装上画着银白色的圆月,以及月光照耀下停泊在岸边的商船、椰树、海鸥、海浪。名称与包装的组合,仿佛让人置身于神秘而静谧的夜晚。新奇的名称及其背后的想象世界让消费者产生兴趣,有着一探究竟、尝尝味道的想法,促成了消费行为。

图6 Silver Moon(银月)拼配茶

Maranda认为,年轻人是未来10年消费的中坚力量。他们热爱独特、能够彰显自己个性的品牌和产品,同时追求新鲜和品质。当下的消费特征存在个性化趋势,因此TWG Tea支持茶的私人定制服务,使茶饮不再千人一面。消费者入店后可与茶师沟通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今天的心情与想喝的口味。在茶师的建议下,消费者自选基础茶底,包括红茶、绿茶、白茶、黑茶等;接着可选择香型,果香或花香,点茶的过程就像调配香水一般妙趣横生。这一过程给予消费者参与感和成就感,提升品牌好感度与消费黏性。

(三)价格区间宽松,年轻人也能负担

TWG Tea虽采取奢侈品战略,但产品价格区间大,使收入不甚高的年轻人也能负担。设置奢侈品牌的平价产品线,与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吻合。发达的社交媒体灌输了年轻人新观念,如奢侈品能够彰显社会地位与生活品质。于是年轻人在奢侈品消费方面跃跃欲试。介于有限的收入,他们只能选择奢侈品牌旗下价格相对低的产品,如奢侈品牌的彩妆线与护肤线产品。TWG Tea的产品线及定价也遵循了一样的逻辑。

(四)移动媒体宣传,面向年轻一代

早在2013年,TWG Tea就已推出移动商务应用程序;2014年,在官方网站上推出其电子商务平台。TWG Tea在线上平台方面的发展一直走在前列。

年轻人不仅是消费者,更是宣传者。Maranda指出:“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喜欢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在我们沙龙享用下午茶的心得。”在中国,TWG Tea与网络红人达成合作,邀请网红入店品鉴并拍摄照片,网红发布微博,利用影响力辐射其粉丝群体,形成口碑传播。更多的年轻人纷纷效仿,主动到店消费并拍摄照片,无意识地为品牌进行宣传。可以说,享用TWG Tea下午茶已经成为一线城市时尚人士的社交货币和生活方式。

图7-8 国内社交平台上的“网红探店”

虽说TWG Tea一直以品牌的年轻为傲,但在包装上却有着“1837”字样。此处并非指茶品牌的创始年,而是茶叶在新加坡正式开始官方贸易的年份。这样的标注,一来再次强调了品牌与新加坡之间的联系,二来营造了品牌的历史感,这样的手法常为历史不长但为凸显权威性的品牌塑造其形象所用。

图9 TWG Tea标志性茶罐

三.

产品系列:另辟蹊径,独具巧思

TWG Tea在产品系列及其对应的包装上彰显一定特征,建立起与其它品牌的区分度。除了使用诸如口味、质量等中心路径对消费者进行说服、引导购买行为外,TWG Tea同时也牢牢把握边缘路径的说服,从包装方面让消费者感受TWG Tea的创新感与时尚感。

(一)独立手工纯棉茶包

不同于其它品牌采用的滤纸材料、尼龙材料、玉米纤维茶包,TWG Tea的茶包系列采用了纯棉手工缝制茶包。茶包的纯棉材质天然无添加,更为安全健康;大容量的茶包有利于高效出汤,让全叶在冲泡中有充分的空间扩展,释放出浓密的香气。茶包的灵感源于早期品茶者到访茶园时,随身携带方形棉质布料装置茶叶样品的做法。

这体现了TWG Tea虽然采取年轻时尚路线,却不一味地舍弃根本,仍时常向经典致敬,反倒使得旧点子在21世纪绽放新生,产生意外的创意点。

图10 TWG Tea的手工纯棉茶包

(二)经典礼罐茗茶

这一系列的散装茗茶采用细长优美的锡制高罐,看起来更像是保温水壶而非茶叶罐,与其它品牌的矮宽茶罐有着显著不同。罐身的颜色各异,契合不同产品的个性特质。例如恋人早餐茶(Valentine Breakfast Tea)的罐身底色为薄荷蓝色,与蒂芙尼蓝相近,使人联想到爱情电影《蒂芙尼的早餐》;绽放的红玫瑰图案,既是恋人间爱意的载体,也暗示了这款产品的玫瑰调味茶属性;盛夏绯红南非之茶(Eternal Summer Tea)的包装为火红色,印有金色的太阳图案,让人有置身火热国度南非之感,;盛御普洱茶(Emperor Pu-erh tea)的罐身印有清代皇帝形象,底色为红色,辅以金色浮雕字样,尽显皇家雍容。

总之,茶罐的设计风格与内里茶品的相关度高,使消费者在看到外观的一刻,就能对产品拥有直观印象,产生通感,对产品的味道有了些许构想。用视觉语言代替了文字说明,卷入度较低,利于消费者快速做出消费决策。

图11-13 TWG Tea恋人早餐茶外观、盛夏绯红南非之茶外观、盛御普洱茶外观

(三)盛玺御选黑罐茗茶

摒弃了一般茶叶的金属容器,该系列的茶罐为手工吹制而成的黑色玻璃瓶,在光线照射下有晶莹质感。这一系列的不同产品上印有独特的鸟兽图案,分别对应茶产地传说中的神兽,仿佛能带领消费者到达具有异域风情的国度。厚重华丽的礼盒与烫金的字体带来高端感,适合收藏、赠礼。

图14 TWG Tea盛玺御选黑罐茗茶外观

(四)鱼子酱锡罐茗茶

鱼子酱锡罐茗茶特别用于节日赠礼。TWG Tea采用了鱼子酱概念,象征着受赠者在赠予者心目中如鱼子酱般珍贵。该系列的包装采用与鱼子酱包装类似的扁圆罐,罐身呈金色。赠途不同,圆形面上的图案也随之而变,如用于生日赠礼的茶罐上印有“Happy Birthday”字样,彩绘图案为旋转木马,饱含着无论何岁也依然保持赤子之心的美好愿望;用于赠与爱人的茶罐上印有“Amour De The”,法语意为“爱慕之情”。底色为粉色,印有持着弓箭的小爱神丘比特。

图15-16 TWG Tea“茶之恋情”外观、“生日礼赞”外观

(五)周末假期迷你罐茗茶

对于仅有双休日可供安排的上班族来说,日常性的出国旅游是奢望。TWG Tea洞察消费者心声,推出周末假期迷你罐系列,试图将各地的气味、感官与文化凝聚在一杯茶中。如来自”香料帝国“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周末茶搭配了辛辣生姜,源于“薄荷之都”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周末茶则以薄荷作为点缀,印度的孟买周末茶自是大吉岭茶的主场。虽然身体无法周游世界,但可以足不出户品尝异域之茶,进行杯中的环球旅行,颇有种“舌头带我游世界”之感。罐身上印有浮雕形式的地域标志特征。

图17 TWG Tea周末假期迷你罐茗茶外观

(六)圆形手工冰茶包

市面上大部分茶叶均依靠热水冲泡,对于没有固定饮茶习惯、喜好在夏天饮用冷饮的消费者而言,茶叶并非首选,因此它的夏日销售面临一定挑战。针对这一点,TWG Tea研制出新产品——手工冰茶系列,专为冷泡茶设计。茶叶装置于金色压花的白色抽屉状礼盒中,方便抽取,每盒内含7个茶包,每个茶包可冲泡1升冰茶。

图18 TWG Tea圆形手工冰茶包外观

四.

品牌延伸:不止做茶

为了开拓多种收入渠道,同时强化品牌效应,增加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使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许多茶品牌都做起了品牌延伸。好的品牌延伸能够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强化品牌自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除了深耕茶叶领域,TWG Tea也做起了茶相关产品的生意,对象是消费者可能在茶几上找到的一切。TWG Tea的品牌延伸在符合品牌调性的基础上,加入了创新元素,服务于自身的品牌定位与个性,甚至为品牌锦上添花,成为了部分消费者心中超越茶品的存在。除了茶品牌通常从事的茶配件延伸外,TWG Tea也独具特色地目光放向了茗茶香薰蜡烛、茶美食、下午茶糕点等。

(一)茶配件

TWG Tea旗下的茶配件产品包括茶罐、茶壶、茶杯、茶勺等。茶配件与茶叶一脉相承,款式众多,琳琅满目,使消费者有着广阔的选择范围。

茶罐按照系列(土星、工匠、经典)、规格、颜色进行划分。茶壶设计考究,充满异域风情:取材埃及传奇故事的撒哈拉镀金茶壶,融汇中东文化的埃米尔茶壶,富含东方元素的中国风茶壶。除了造型夸张的茶壶,追求低调简洁和现代感的消费者仍可选择玻璃茶壶、陶瓷茶壶等。虽然样式简洁,但依然具有设计感。就连茶勺也各有千秋,有着水牛角、镀银、竹制等用材区分,甚至在水牛角茶勺内部也有着颜色和花纹的区分。

图19-21 TWG Tea撒哈拉镀金茶壶、埃米尔茶壶、中国风茶壶

简而言之,TWG Tea的茶配件如同它的茶一样,将所有可能的组合做到极致,与品牌特征相吻合。如此对细节的把控必将吸引认可其价值观的消费者,提升品牌忠诚度。通过茶与茶具的组合辐射消费者,培养消费者的习惯,让消费者的饮茶生活离不开TWG Tea。

(二)茗茶香薰蜡烛

采用蒸馏技术,将标志性的TWG Tea茶香融合花香、果香、松木香与香料,混合制成TWG Tea的茗茶香薰蜡烛。茶与香薰蜡烛,同样都是带有香气的产品,这样的跨界组合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加入了茶香,能够中和市面上部分香薰蜡烛味道甜腻的缺陷。在不饮茶之时,身边也充斥着TWG Tea茶独特的香味,占据了消费者的嗅觉通道,唤起他们对特定茶品的回忆。

图22 TWG Tea茗茶香薰蜡烛

(三)茶零食与下午茶茶点

TWG Tea将“以茶入馔”的理念融入到各式零食、甜点中,推出的零食并非千篇一律的大众产品,而是从已有茶品中提取成分,制成茶冻、脆饼、巧克力棒等。对于不喜饮茶而对零食更感兴趣的人群,TWG Tea同样能将他们吸引进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进而做出消费决策。

图23 TWG Tea伯爵茶巧克力棒

茶客在店铺流连忘返的原因,除了茶品和舒适的环境外,还有特供的下午茶茶点。TWG Tea茶香马卡龙在沿袭传统制法的同时,也将经典茗茶风味注入马卡龙内,食用时满口茶香,回味无穷。它的甜度较市面上大多数马卡龙降低30%,于爱美人士而言既满足了口欲,又减轻了负罪感。据数据显示,TWG Tea每年能卖出4200万个TWG Tea茶香马卡龙,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图24 TWG Tea茶香马卡龙

总而言之,TWG Tea立足其“茶叶界的路易·威登”的品牌定位,面向年轻群体不断推陈出新,在茶的拼配、包装、茶延伸产品等的细节方面尽力做到极致。从新加坡走出,放眼世界,TWG Tea为世界茶品牌注入新生力量。

来源:农业品牌研究院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武夷岩茶的“岩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岩韵”二字一直是武夷岩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无论是武夷的茶人或者品茶客形容一泡好的武夷岩茶,总会提到“岩韵”。出于对武夷茶史料的热爱,我们其实一直很好奇,“岩韵”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时代提出来的。

今天,我们通过翻阅史料,在这篇文章中专门来谈谈“岩韵”可能出现的时间。

一首先,我们罗列一下近四十年来武夷的茶人大家们对“岩韵”的记载和描述。1980年姚月明在《福建名茶》书中《武夷岩茶》一文里提到岩韵:“岩茶首重“岩韵”,指其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所谓“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即指此意境。” 1981年商检总局编写的《成品茶检验》中提到乌龙茶的香气审评,“岩韵、音韵是指它们在香和味上具有某种茶特有的香味特征。前者用于武夷岩茶,后者用于铁观音。” 1984年张天福的《乌龙茶的审评》一文中提到:“所谓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音韵”,颇似费解,但其品质特征应具备如下三个内容才能体现出来。第一、品种香显;第二,茶汤里面也有这种品种的香气,即香味相结合;第三,品饮后有回味(喉韵),余韵尤存,齿颊留芳。 1986年林心炯《武夷岩茶品质与生态环境初步的研究》一文中写道:“岩韵是武夷岩茶独特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形成与鲜叶含有丰富的锰和钾,低量的钙和适量的氮、磷和铝等元素组合有关。而这种元素组合是在栽培过程中不但因单一的某生态环境因素或土壤中单一的某元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1989年张天福和戈佩珍在《福建乌龙茶》一书中,多次提到“岩韵”,并在形容岩茶的品质特征部分写到:“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饮后有“味轻醍醐,香薄兰芷”之感。这些岩茶所独具香味丽质以“岩韵”概况之。誉称“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岩韵”唯武夷茶所仅有。” 从八十年代以来的这些茶人大家的文章中对“岩韵”的记载,显然是一种阐述和诠释,并不能说是“岩韵”概念的提出。 而以前茶叶教材和研究资料匮乏,茶人之间的文字有很多是相互借鉴,互为关系的,所以我们在看茶叶老资料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茶人间的表达方式是趋于一致。对我们茶史溯源上来说,就要从根本上去寻找那些最早出现的、创造性的原生史料,这样对于我们研究茶史很有意义 。比如我们在看庄任和倪郑重的关于武夷茶史资料的时候发现他们的观点、甚至文字表达上是高度一致的,我们在看庄任和姚月明在关于武夷茶品饮和工艺上发现他们的观点也是高度一致的。因为当年他们的交集很多,他们的朋友圈是好友关系,相互点赞。但是谁的说法是原生性的这点就很微妙了,所以我们还要认真的辨别比对。因此,关于“岩韵”我们一定要找到最早期的原生史料记录。

1971年湖南农学院茶叶教材中关于

青茶和“武夷岩茶”的部分

我们再搜寻下更早一些的茶叶史料中关于“岩韵”的资料。

文革时期十年动乱,武夷的茶叶的生产遭受很大影响,学术研究更是停滞。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这个时期的茶叶资料(从1967年开始),但是大多都内容性不强,而且附了大量的政治语录。直到1975年左右,茶叶教材和相关资料的内容才开始比较规范起来。

我们在一份1975年的茶叶教材中关于福建青茶审评的部分,找到了“岩韵”相关信息。1975年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主编油印本《茶叶审评与检验》中提到:“武夷水仙和奇种的品质特征,色泽具有“三节色”,油润光泽,“岩韵”显,味醇厚,回味快,特具清甘爽口。水仙毛茶条索状结,叶端扭曲,呈“蜻蜓头”状,色泽油润,间带砂绿出黄色(鳝鱼皮色)......铁观音品质特点,条肥壮,团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叶身肥厚,味醇厚鲜回甜,香高“音韵”明显。叶底柔软,光亮似“锻面”。”

以前的教材文字表达简练,又接实际操作。“三节色”、“绸缎面”、“蜻蜓头”这些词语我们现在青茶生产中都还在广泛运用。

另外一份同样也是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6年主编的油印本《制茶学》中,提到:“高级的青茶必须有“韵味。如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之“岩韵”,安溪铁观音需有香味独特的“观音韵”。优良的品种茶都具有特殊的香气类型,如肉桂之桂皮香,黄旦之蜜桃香。”

我们还从陈椽1979主编的全国版《制茶学》教材,以及1978年的教材中都找到了“岩韵”的信息,内容和原来的教材也是大同小异,但是几份内容对“岩韵”也只是仅有提及,没有过多解释。

《茶叶审评与检验》和《制茶学》都是当时的茶学教科书,而安徽农学院的教材又是当年的茶叶教材的标杆,说明当时“岩韵”已经是一个较为普及的概念了,被写入教材中。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制茶学》的教材中其中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资料数据有引用了姚月明老师早年的研究资料。那么是否这段关于“岩韵”的表达和姚老有直接关系,我们不得而知。

1975年安徽农学院《茶叶审评与检验》中

关于“岩韵”

除了上面两份教材,这个时期的茶叶材料,还在一份安农茶学院老师的1975年的笔记中翻到了她当年来到福建实习对“岩韵”的一些记载。该笔记记载的很仔细,其中多处提到了“岩韵”,我们收列如下:

“4月17日在厦门口岸附属茶厂审评室学习,......岩(茶)之品质形成与土壤有关,.....岩韵,似豆浆,又似焦锅巴。”

“5月9日下午5时,到武夷宫茶站学习,陈书省、鲍书图(两位茶师介绍),岩茶、洲茶、外山品质特征。岩茶,条索,肥壮;味,醇厚、回甘;香气,细长、岩韵显、似布烧过的味道;叶底......”

“正岩茶只有200来担,天心的叶底好看,慧苑的“岩韵”明显。”

“5月26日,武夷公社角屯(吴屯?)大队,崔站长、陈平谱(音译)体会“岩韵”是蜂蜜香。”

“(武夷宫茶站)陈书省茶师审评体会:......岩水仙,香带“岩韵”,细长如兰花之香,味醇厚,回味甜爽......岩奇种,香清细长,有“岩韵”,味醇厚,口尝之,先有浓厚感,后又转甜。”

笔记中有提到了武夷当时多位茶人,陈书省、鲍书图、崔志贤、朱何龙、黄镇国、陈德华、叶先顺等老前辈。

前面的一条笔记是这位老师在厦门口岸附属茶厂审评室学习,还未到崇安时就记下的,而且很醒然的写在笔记正页。可见,“岩韵”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至少当时也是令她好奇和值得探寻的。

后面的笔记是她在武夷宫茶站学习、各大队和崇安茶场所体会到的“岩韵”。从记录的各位茶人的对“岩韵”的讲解来看,什么是“岩韵”在当时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但也可以说明,“岩韵”的说法在七十年代就已经流行了。

这些对“岩韵”的讲解中,陈书省老茶师对“岩韵”的表达和理解应该是最接地气的。

1975年安农教师武夷山实习笔记中

关于“岩韵”记载

1975年笔记中关于

“陈书省茶师审评体会”中提到“岩韵”

1975年笔记中

关于“武夷岩茶初制过程”

那么,再往前六十年代是否有关于“岩韵”记载呢?

我们查阅文革以前六十年代关于武夷岩茶的很多史料,找到了四篇关于“岩韵”的记载,其中两篇是姚月明老师的文章。

一篇是1963年,姚月明老师发表在《福建省茶叶学会一九六三年学术年会文集》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中,详细剖析的岩韵加工工艺,并提到了岩韵的两种表现形式,那就是“香韵”和“味韵”。由于这段文字前后语境很重要,我们把整段文字摘录如下:“优质之岩茶只能是影响品质的内含物质的消损、转化、积累,最终达到调和的产物,亦就是各种工序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相辅相成的综合表现。假使仅一个方面达到要求,并不能说明成茶的品质是绝对优良的。假使分其主次,简单说:粗壮(原料)卷曲折趋(炒揉)三分红、七分绿(做青)是岩茶的标志,那么做青、烘焙则是它的决定因素,萎凋则是形成香与味的基础,香韵(属岩韵)则以做青为主导而形成其风格,味韵(属岩韵)为复炒所诱发,烘焙来充实而为其特征。但这并不是把工序间绝然分开,而他们之间是有这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另外一篇是姚老1965年发表在《茶叶通讯》第一期的《岩茶焙制理论与实际》,其中谈到岩茶焙制技术,又再次提到了“香韵”和“味韵”并都在后面用括号注明这两种属于“岩韵”。文字内容和上面1963年发表的基本一致,这里就不再累述了。这篇文字后面也被收录在了最新版的《姚月明论文集》中,但是1963年这篇内容较为完整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遗憾未有收录论文集。

姚老六十年代的这两篇文章是很重要的,连同他1959年发表在《茶叶通报》上面的《岩茶加工原理及形成特殊品质问题探讨》,三篇文字基本上奠定了他在茶界“江湖大佬”的地位,而后面的两篇也奠定了“岩韵”二字在茶界的地位。

另外关于“岩韵”还有一份是当时南平专属农业局单桂若发表的《武夷岩茶初制特点及今后生产意见》提到“武夷岩茶由于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好以及初制上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岩韵”。”单桂若的这篇对“岩韵”分析不多,只是简略的提了一句。

还有一份是1960年王郁风主编的《茶叶商品知识》一书,其中第六章中“关于乌龙茶审评--香气”的部分写道:“岩茶必须具有岩茶特有的芳香,铁观音必须具有铁观音特有的风味。俗称“岩韵”、“铁观音韵”。特别对高级茶,需有明显的特征。”

王郁风老师的本书中的“岩韵”只是简单的提及,从“俗称”二字来看,说明当时已经有“岩韵”的概念了。王郁风老师当时任职中茶公司,负责茶叶外贸出口,和武夷茶区的交集不多。但是多次陪同苏联专家考察中国茶叶产区,并于1952年和1956年5月两次陪同苏联专家一起考察了崇安茶场和武夷茶区,苏联专家当时对“武夷耕作法”很有兴趣。所以王郁风对武夷岩茶的“岩韵”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关于“岩韵”,我们回看六十年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把茶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岩韵”理论化了。

1963年姚月明《武夷岩茶的初制》中

关于“岩韵”的内容

再往前追溯呢?五十年代。

1959年,福建省农业厅编写的《福建茶叶》(初稿)中,我们终于找到了“岩韵”。这份资料也是我们目前能够查找得到的所有茶叶资料中,关于“岩韵”的最早记载。这份油印资料中记载到:“武夷岩茶的形状粗壮,香气清远,滋味醇厚,润滑,微带回甘,具有“岩韵”。以武夷山各名岩所产茶叶最为名贵,品质特优......”

1959年福建省农业厅编写《福建茶叶》(初稿)

中关于“岩韵”

其他五十年代的茶叶资料中,我们翻阅了很多。从茶叶专业类书籍到当时的教科书,甚至包括各种茶叶期刊,但是,关于“岩韵”的信息已然停滞了。

其中找到的有些资料对岩茶滋味特征的描述,还是颇有意思的。1957年安徽农学院陈椽编著的《茶叶检验学》油印本资料中记载的青茶品质特征:

“从茶汤和滋味可以辨别茶叶的种类,也可以知道产地,正如评岩茶所谓“山骨”。品评岩茶叫好(的茶说)“喉韵”和有“嘴底”,都是好茶。”

“青茶品质的好坏是从香味来决定的,香味和地土很有关系,因此,从“喉韵”和嘴底的审评来辨别“山骨”的好坏,是较审评其他茶类难。”

“闽北和闽南青茶的区别,闽北青茶以崇安为代表,闽南青茶闽北青茶的香味微带豆浆韵,汤色金黄”

从这些文字上我们可以看出,原来的教材编写语言还是比较口语化,虽然表达不是很流畅,但是很接地气。像“豆浆韵”,这种说法和1975年安农老师的笔记中这句“岩韵,似豆浆”有点类似,我们今天在武夷山也有一部分人把老枞水仙“枞味”的一种诠释为“豆浆味”。

所以,整个五十年代,我们可以找到的茶叶资料关于“岩韵”的记载只有1959年的《福建茶叶》中一条信息。从信息的记载上看在五十年代,“岩韵”的概念并没有像六十年代一样那么明确。

1957年安徽农学院 《茶叶检验学》中

关于青茶审评部分

我们再往前追溯解放前的民国时期,看看民国时期是否有关于“岩韵”的记载。这是一个对武夷岩茶来说比较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民国的武夷山制茶业,个人认为经历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民国中期是武夷岩茶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武夷山中岩厂林立,茶庄众多,茶叶商贸繁荣,赤石的茶市集结了下府帮、潮州帮,广东帮等各方客商。最高峰的时候年产岩茶40万斤(林馥泉资料记载,不包括红茶和外山茶)。我们暂且把这个阶段称为茶庄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茶庄、茶号主要以商贸往来,经营茶叶赚取利润为目的。而且茶厂、茶庄的组织形态,岩茶的制作多以传统的口传心授为主,鲜有书面文字的论述。特别是各路茶庄、茶号都以本庄,独特的技艺和所出品的特色茶类为宣传和卖点,关起门来制造,更不可能去书写和传播。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一些茶庄当时的参与经营者如倪郑重、鲍书图等人或者茶庄后人(张水存等人),来回忆茶庄的经营史和武夷岩茶的制作技艺。

民国崇安县赤石林天香茶行茶票

中的“广告语”

第二个时期是抗战开始以后,以张天福先生创建的福建示范茶厂(1939年)和吴觉农先生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1942年)为代表的众多茶叶工作者以复兴中国茶业为己任,实干新邦,在武夷茶区做了大量的茶叶基础工作和科研实验工作。也为了解放后中国茶叶的发展集聚力量,培养人才。这些茶人新中国成立后分散到了中国各地的茶叶各个岗位,很多都成为了茶叶领域的佼佼者和茶人大家。其中十大茶人中就有七位曾经在武夷茶区工作过(如果算上胡浩川先生就是八位)。我们暂且称这段时期为茶业复兴时期或者科研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我们又把他分为两个阶段,福建示范茶厂阶段和茶叶研究所阶段。

福建示范茶厂当时是福建省贸易公司和中茶公司共同出资于1939年二月一日正式筹办,开设资本一百万元。厂长是张天福先生,副厂长是庄晚芳先生担任。当时还聘请了一批比较有经验的制茶技师,比较有名的有林馥泉、陈椽、倪郑重、吴振铎等。这个时期关于武夷茶的资料不少,张天福先生写的《一年来的福建示范茶厂》,以及茶叶管理局出版的期刊《茶讯》、《闽茶季刊》都有记载了很多武夷岩茶的内容。

而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是吴觉农先生一手创办的。本来武夷山并不是茶叶研究所的首站,研究所前生是吴觉农先生创办的东南改良总厂 ,地址在衢州市的万川。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特别是1942年5月日本发起了“衢州会战”,战火已经烧到了衢州,茶叶研究所不得不从万川搬迁至武夷山区。当时的抗战形势危急,浙江几个著名茶区像平水、三界都陷落为敌占区,甚至连祁门也危急。武夷山成为了这些茶人的栖息之地,聚集了一批的著名茶叶专家,这些茶叶专家都是吴觉农先生从重庆和万川带过来的,还有一些是原先示范茶厂的“老人”。通俗点描述,当时全国的著名茶人都“打堆”的聚集在武夷山。

这段时期的这些茶叶工作者做了大量的茶叶调研、基础研究,栽培育种和制作试验。这个时期这么多的茶学专家写了诸多的茶业文字,茶叶期刊有《万川通讯》、《武夷通讯》、《茶叶研究》。还有不少单行本的报告,比较著名的有林馥泉先生的《武夷茶叶生产制造及运销》,廖存仁先生的《武夷岩茶》,王泽农先生的《武夷茶岩土壤》,吴觉农先生的《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等。

1945年崇安茶叶研究所出版,赤石刊印

吴觉农著《抗战与茶业改造》

抗战与茶业改造》吴觉农自序序言

《抗战与茶业改造》吴觉农自序序言二

民国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崇安茶叶研究所藏书(研究所签章)湖南茶叶专家王云飞编著《茶作学》

但是,即使是这么多茶叶专家学者,这么多的文字著述,很遗憾的是,完全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岩韵”二字的记载。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岩韵”的概念在清末民国时期已经形成,但只是作为一种武夷茶庄或者茶号之间的一种对好的岩茶的表达俗语没有被记录在册呢?

我们分析一下,这种可能性是很低的。

首先,“岩韵”如果作为当时就盛行的一个对于形容好的岩茶特征的概念或者一个“时髦词”,茶商就很有可能会把它印制在茶叶包装物中或者宣传资料中。例如武夷的“八大名岩”、“名岩”、“精心焙制”、“顶上”、“真枞”、“超等”、“真正(正)”等名字都有在那个时代的茶叶包装中出现过(茶叶罐、茶叶盒、包装纸、宣传单等)。

第二,如果“岩韵”在民国时期就已经被提出来了,民国的那么多的茶人学者为什么没有留下一丝记录。肯定是不可能漏记的,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做事很严谨。难道是他们觉得这个词不重要吗?显然不是的。在他们对于武夷岩茶的记述中,有一些关于武夷岩茶的词汇被反复提及,其中有一句话,几乎成了那个时代形容武夷岩茶特殊品质最时髦的一句话,那就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这句话在廖存仁、林馥泉、鲍书图、陈舜年的文章中都有提到。

民国山西平遥“泰和长记”茶庄

有关于武夷茶的包装物

既然史料记载上我们找不到答案,我们有没有可能问一下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茶人呢?

有经历过茶庄、茶号的老人现在基本都已经不在了。像倪郑重先生是鸿记茶庄的负责人,鲍书图先生是集泉茶庄的经理并担任当时的崇安茶叶公会会长,张水存先生是厦门张源美茶庄的后人。这批有经历过武夷茶庄时期的老人大多在八九十年代故去,能留下的仅有一些零散的回忆资料。而且这些回忆文章如果是在八十年代所写的并发表于地方文史资料中的,很多还是带有文革遗留的“阶级论”的政治色彩;如果在九十年代所写,这个时期关注茶文化的倾向又更多些,对于史料的发掘不够强。特别是这些经历过多次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的老茶人们对解放前的茶业变迁的广大历史细节往往是避而不谈。

而还有几位武夷山现在健在的经历过民国时期茶业的老人,但是当年他们还是很小,虽然有的有参与到茶庄或者茶业,对过去茶史的了解是不够深入和具体的。

不过,很荣幸的是,在当年吴觉农先生创办的茶叶研究所,还有一位参与当年茶叶研究的专家尹在继先生还健在。

我们去年8月和10月很荣幸的两次拜访了102岁的老茶人尹在继先生。尹老当年在吴觉农先生在武夷山办茶叶研究所时期(当时隶属于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就在茶叶研究所工作。当时主要研究茶树的病虫害,和研究茶树品种的叶鸣高先生一个办公室。是当时茶叶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在当时出版的《茶叶期刊》和《武夷通讯》中都有尹老发表的文章。后期调到上海商检局负责茶叶出口检验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很多重要的茶叶出口检验指标都是尹老参与制定的。

尹老依然精神健硕,记忆力很好,聊起过去做茶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我们在后面的交流中问了很多当时茶叶研究所的事情,并且也有和尹老提到了武夷岩茶的“岩韵”。根据尹老的回忆,他也记不清“岩韵”是什么时候被提出来的。

我们离开之后,针对“岩韵”二字,尹老后面做了很严谨的解答,特地让他的儿子尹明老师用信息发给我们。

尹老说:“先有“韵”这个字义,是从诗开始谈韵,后被用于具有特色味道的一类茶。茶韵在很早以前就有这个说法了,具体可查一下康熙字典。岩茶是个统名,许多不同的做法,造就了不同色香味的茶。但是岩韵的说法,只是一些写文章的人在归类时,把它做的划分,在实际审评时很少运用。”

老人家的回复很有意思。但是,似乎可以说明尹老民国时期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工作期间,那个时候没有“岩韵”的提法,或者这个词在当时并不是很重要。

这一点我们在查询民国到解放初期的茶叶检验和审评教材也可以看出。所用来形容武夷岩茶品评特点的词汇无外乎基本都是“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如果说“岩韵”二字用来审评中作为审评术语较为偏抽象,不够具体,其实“醇厚”、“馥郁”这类的感官词汇基本也差不多。而且当时的教材的用于都是比较直接的,偏实践化的口头语,例如“豆浆韵”、“山骨”。所以“岩韵”二字未被早期的审评资料和教材收录,很大的可能就是还未出现或者未普及。

1943年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丛刊

廖存仁著《武夷岩茶》

正在我们苦苦查阅资料探寻之际,《武夷茶经》的编者、武夷山老茶人萧天喜老师道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萧天喜老师在2005年开始主编《武夷茶经》的时候就有当面问过姚月明老师关于“岩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姚老很明确的说“岩韵”是五十年代的时候他们在茶叶收购站审评岩茶的时候提出来的。他当时和陈书省等老茶师审评描述一泡好的岩茶最早讲的是“有岩味”,后面几位审评的茶师才归纳为“有岩韵”这个的说法,大体时间是1957年反右运动之前。并且还说,我们的“岩韵”提出之后,铁观音产区也提出了“音韵”,“随后这个韵,那个韵就都出来了”。

但是,姚老当时并没有说明,“岩韵”就是他个人提出来的还是当时茶叶站中某位茶师提出,又或者是几位审评师集体碰撞的结果。按姚老描述应该是当时审评茶叶的时候瞬间提出的,并被一直沿用。

姚老是1953年从安农大茶业专修科毕业来到武夷山崇安茶场(当时叫崇安茶叶试验场)工作的,而反右运动是1957年。如果按姚老所说那么当时他们在茶叶收购站“总结”出的“岩韵”二字基本上就是1953年至1957年这段时间。而且科班出身的姚老当年确实有跟实践经验丰富的陈书省茶师学茶叶审评。

而提到武夷山五十年代的茶叶收购站,我们了解到的当年主要有赤石和武夷宫两个地方,具体是在哪个茶叶收购站呢?当时在茶叶收购站又是哪几位茶师负责审评把关呢?

鉴于这一点,我和萧天喜老师特地拜访了1954年就在武夷山赤石茶叶收购站工作的朱何龙老师。

朱老1930年出生,今年92岁了。他于1954年赤石茶叶收购站刚成立的时候就在那里工作,后面1957年赤石茶叶收购站搬迁至武夷宫,他都一直在负责茶叶收购工作。当时在茶站的除了他,还有陈书省、邹锡潘、何凤泉等老茶师。

至于“岩韵”,朱老说当时陈书省在审评的时候就有说了,大体也是在这个时间,具体什么时候提出并不详。当时形容一泡正岩的好茶,说这泡茶有“山骨(头)”、“岩韵”、“岩骨”,并说工艺到位,有“三节色”、“蜻蜓头”。

朱老在这里又再次提到了陈书省老茶师。考证陈书省茶师的经历,十五岁就来到武夷山茶庄当学徒,先后在瑞苑茶庄和厦门侨农茶行任职(参见黄贤庚老师《武夷茶说》中记载),而何凤泉茶师民国时期在源泉茶庄任职(朱老说是集泉茶庄)。这两位茶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茶师,尤其是陈书省老师,一辈子勤勤恳恳事茶,是武夷茶人的典范。这些老茶师们都是“岩韵”的实践者。

另外,茶叶科班出身的姚月明老师可以确认是第一个把“岩韵”的研究理论化的人。在这一点上姚老是当之无愧的武夷岩茶科研带头人。我们上文提到的在他1963年发表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中明确的把“岩韵”分为“香韵”和“味韵”,并提出“香韵(属岩韵)则以做青为主导而形成其风格,味韵(属岩韵)为复炒所诱发,烘焙来充实而为其特征。”

并且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安农大和浙农大都有邀请姚月明过去给茶学系的学生讲课。这一点对武夷岩茶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不可能没有介绍到“岩韵”。

今年93岁的王镇恒老师回忆起当时姚月明回安农讲课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姚月明讲课很生动,很实在,学生反映很热烈,当时整个教室座无虚席,位置坐不下就站着听”,“他不仅讲述了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还带来了武夷岩茶在审评室品鉴”,“不只是安农大,浙江农业大学也有邀请姚月明去上课”。王镇恒老师也是安农大毕业,比姚月明和谭素芳大一届,算是姚老的学长,在安农大留校任教三十多年,成就斐然。

而姚老当年在安农的同学、学长和安农的学生们后期都分散到了祖国茶叶的各个岗位。姚老的这些活动,客观上促进了武夷岩茶在全国的传播。这些贡献,姚老功不可没。

在安农大茶叶系主编的茶叶教材中,从1959年开始一直到文革以后的全国茶叶教材,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都有引用了姚老武夷岩茶的研究成果,我们始终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甚至包括陈椽老师的一些著述中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这点和他们“师徒”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有直接关系。不过,师徒二人在“乌龙茶和红茶孰先孰后”的问题上是存在严重分歧的。

但是,我们仔细对比会发现,姚老六十年代描述的“岩韵”和八九十年代所诠释的“岩韵”概念略有差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升华。

当然,关于“岩韵”的概念还需要特别补充一点,八十年代以来,除了姚老之外的一些老茶人和茶叶专家的参与和诠释和是“岩韵”的概念真正走向普及的重要因素。就像是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张天福、林心炯等老师以及武夷的诸多茶师。去年年底和罗盛财老师聊到“岩韵”,他还特地提到了当年崇安茶场的老场长叶先顺,说他当年审评的时候所提及“岩韵”也是颇多的。还有很多的武夷茶人在这个推广的过程中的贡献在此已经不可追忆了。

《岩茶加工原理及形成特殊品质问题探讨》

1959年姚月明

以上基于赤石茶叶收购站是1954年才成立,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岩韵”出现的时间确定在1954年到1957年之间这段时间。

1954年-1957年,说到这段时期,我们细细分析下,对于武夷岩茶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

其实,这段时期武夷岩茶是不被重视的。

解放初期,我国的外销茶的市场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而这部分市场最需要的就是普通价廉的红茶。所以全国的茶叶大布局全部都盯在“红茶”身上。1951年中茶在杭州开办的干部培训班,其中提得最多的就是“发展红茶”、“红茶工艺”、“绿改红”。当时苏联茶叶专家几次来华主要也就是考察如何发展中国红茶生产。

虽然建瓯1951年建立了茶叶精制厂,武夷山直到1954年才在赤石建立了一个茶叶收购站。也就是武夷山岩茶的这块“蛋糕”早期根本没有被我们出口外贸盯上。而且在收购站建立以后,所收购的也不仅仅是岩茶,还有小种红茶和烘青绿茶。

另外,武夷岩茶因为制造精细,成本较高,历来消费偏小众,1961年的全国茶叶教材《制茶学》中就写到:“岩茶属高级茶,价格昂贵,过去只是资产阶级,封建地主等反动剥削阶级享受。”

但是这个时期对于武夷山茶区来说,也是群英荟萃的时期。因为民国时期武夷茶庄商贸确实辉煌,另外还有张天福和吴觉农这两批老茶叶专家们的技术积淀和学术“加持”。所以当时的武夷茶区既有民国老茶庄所留下来的一批熟练的技术人员,又有像陈书省、何凤泉这样的老茶师,并且还有像叶鸣高、童衣云这样经验丰富的茶叶专家。

而且在这个时期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从全国茶区来看这个时期都在恢复茶叶生产,虽然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对茶叶生产有不少冲击,但是在文革以前都还是发展了不少茶叶的研究成果。这些条件在客观上已经为武夷茶叶的实践结合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石。所以从五十年代到文革前,发表在全国各大茶叶期刊上面关于武夷岩茶的经典文章还是很多的。诸如,张堂恒先生的《论武夷岩茶采摘》,姚月明几篇武夷岩茶的著作,这些都代表了当时这些茶叶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1950年陈椽茶叶文章《我们怎样搞好茶叶生产来实践中苏贷款协定》其中提到“绿茶改制红茶”问题

另外,为什么会是“岩韵”,我认为有历史的偶然性。

我们回头再看过去那个时代,“岩韵”就像是尹在继老师说的那样,并不是特别的重要,是个普通词。

过去对武夷岩茶的感官描述主要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文人的说法,诸如“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活、甘、清、香(清.梁章钜)”、“味道清和兼骨梗(清.乾隆)”之类;一个是生产、经营实践中的用词,诸如“豆浆韵”、“山骨”、“嘴底”。文人的说法就比较雅致,含蓄,而生产经营中产生的说法直接来自于实践,就比较直接通俗,接地气和偏口语化。而这两方面的说法都有被后人所采纳和沿用。

古人表达一泡好的岩茶的理解比今人词汇更加丰富。过去的人实践性很强,我们现在所运用绝大部分描述武夷岩茶工艺和特征的词汇都源自于过去。而今人,都想对岩茶建立快速的认知,这点也是今人很多想快速了解岩茶的通病,殊不知前任的这些总结都是建立在广泛实践,不断试错的基础上的。

所以,当年老茶庄出身的陈书省老茶师在茶叶站审评一泡好岩茶一样,可以说“山骨”、“岩骨”、“岩韵”,但是“岩韵”被历史选中了,渐渐的时髦了起来。

从历史的某些阶段来看,“山骨”这个词来形容武夷岩茶的特殊特质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似乎比“岩韵”更为流行,我们上面也有提到的这个时期的教科书中所提最多即“山骨”。甚至在林馥泉老师1981年出版的《茶品质鉴定》中,还有提到乌龙茶的“身骨”,这种说法和“山骨”也是比较近似的。

科班出身的姚月明老师把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岩韵”理论化了,如果没有姚老的理论阐述,今天“岩韵”就很有可能还是个和“山骨”一样的普通词。就像是宜兴紫砂当年的手工匠人杨彭年遇到了陈曼生,当然这个比喻也不完全贴切,因为姚老也亲力亲为的实践。但是实践结合理论,就会形成一种高度,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审美上的都赋予了它更广阔的内涵。

从辩证论的角度看,理论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正确地反应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姚老在安农大讲课曾经说过“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指导理论”)

从“岩韵”的发生、发展来看,民国和解放初期是“岩韵”概念的萌芽期,而1963年到1965年是“岩韵”理论的形成期,文革后期的七十年代是推广期,真正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开始兴起茶文化热潮的时候,是“岩韵”概念的普及期。到了我们今天的“岩韵”对于武夷岩茶来说,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要概念了。

民国时期武夷“茂峰茶庄”包装物

,为什么会是“岩韵”,而不是“山骨”、“岩骨”、“豆浆韵”......,也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韵”更雅致,更有内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逼格更高”。写诗的有“诗韵”,写词的有“词韵”,音乐有“音韵”。

再次,对于“韵”这个字来形容茶叶,甚至来形容武夷岩茶,确实是比较早的。“喉韵”、“香韵”、“风韵”这类的形容茶叶的词汇早期就多有运用。1937年庄灿彰先生的《安溪茶叶调查》一书中,形容“红芽铁观音”的春茶特征的时候就提到了“香韵”二字。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中“鉴赏茶叶,首重风韵。”(这句的表达和姚老说的“武夷岩茶,首重岩韵”有异曲同工之妙。)宋徽宗在《大观茶论》: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宣和北苑贡茶录》,“延平石乳,清白可鉴,风韵甚高。”

而最早用“韵”来形容武夷岩茶的是清代才子袁枚。他在《随园食单》中记载武夷茶:“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袁枚觉得阳羡的茶叶虽好,但是“韵”逊于武夷茶,更确切的说是逊于武夷岩茶。因为袁枚的文章通篇考据,很显然是用工夫茶泡法冲泡武夷岩茶。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清刻本中

关于武夷茶的记载

通俗点说,就是由于“岩”和“韵”这两个字组成用来形容武夷岩茶的词汇用来形容武夷岩茶简直太多,太高频了,诸如“岩骨”、“岩味”、“喉韵”、“香韵”,这么高频的使用词在大量的实践中碰到一块组成“岩韵”二字那也就是早晚的事。

也因为有了这些前人基础,更由于武夷岩茶所特有的优异品质,所以这几位老茶师们在茶叶收购站审评茶叶的时候,口语化的直接提出的“岩韵”二字,也自然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武夷岩茶,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独特的产区地貌土壤构成(就像是林心炯老师说的“由于各种环境因素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独特和众多的茶树品种,独特的生产制造工艺,造就了武夷岩茶所特有的滋味品质特征。(陈椽老师在《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写道:“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

这种特征从客观上需要一些词汇去做感官上的表达,无论是在加工审评环节,还是在市场推广流通的环节。而这种词汇的本身是必须要能够代表武夷岩茶的特殊性的。

所以,无论是“山骨”、“焦锅巴味”、“岩韵”、“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淡非薄,浓非厚”都是对武夷岩茶特殊性的一种表达。很显然,所有的这些词汇都不如“岩韵”二字来得精炼简洁,没有“岩韵”二字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也有朋友说,清代乾隆的“味道清和兼骨梗”,明代吴拭《武夷杂记》中提的“带云石而复有甘软气”,这些讲的就是“岩韵”。这些只能够理解为对武夷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特殊的生产工艺所形成的丰富滋味感的描述,或者说是广义上的“岩韵”,和我们这里探讨的“岩韵”二字概念的出现不是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所定义的“岩韵”起源,是一个概念化的,已经成熟的定义了。

至于如何定义“岩韵”,“岩韵”是什么?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有很多的茶叶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分析,不在我们此文的讨论范围。

考据到这里,“岩韵”的信息似乎渐渐清晰了。那么,“岩韵”真是出现在1954年到1957年吗?我们这里很难去断言,历史也存在的很多的可能性,不能被随意假设,特别是在没有更多的史料和实证的情况下(这一点也很难)。对于武夷岩茶这么富有变化性魅力和丰富内涵的茶叶,在早期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就像是我们现在大家公认的乌龙茶起源,纸面上是认阮旻锡的《武夷茶歌》和王草堂的《茶说》,但是乌龙茶制作工艺实际的产生年代可能远比王草堂在的年代早得多。

而这个时期的真实的细节已经随着陈书省、姚月明等当时当事老茶人的故去而无法追溯了。

“岩韵”究竟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我们依然不会有很肯定的答案。

但是,可以概括的说,“岩韵”就是老茶师们在解放前后的茶叶工作实践中提炼出来,姚月明老师加以理论诠释,并在六十年代得以推广传播,七十年代被写入教科书,八十年代众多茶叶专家们参与,最后在九十年代至今开始渐渐的高频起来的。这条发展主线也是和武夷岩茶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岩韵”二字在实践中的起源也有可能更早。

当然,以武夷岩茶的独特魅力,此中真味,又岂是区区“岩韵”二字可以全部解读的呢?

参考文献:

[1]林心炯.武夷岩茶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D].福建:茶叶科技简报,1986

[2]姚月明等.福建名茶第一辑[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张天福.乌龙茶的审评[D].福建:茶叶科技简报,1984

[4]教师实习茶学笔记[C].安徽.安徽农学院,1975

[5]商品检验总局.成品茶检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

[6]茶叶系.茶叶审评与检验[M].安徽: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5

[7]茶叶系.制茶学(油印本)[M].安徽: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6

[8]福建茶叶(初稿)[M].福建:福建省农业厅,1959

[9]中茶.收茶参考资料[M].福建: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1955

[10]王郁风.茶叶商品知识[M].北京:轻工出版社,1960

[11]福建省茶叶学会一九六三年学术年会文集[C].福建:福建省茶叶学会,1963

[12]陈椽.茶叶检验学[M].安徽:安徽农学院,1957

来源:茶业复兴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