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形容茶好喝的成语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喝茶人应该要知道的“三茶六礼”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成语则是茶文化长河中闪烁翻腾的浪花。以茶代酒、茶余饭后……这些关于茶的成语在生活中频繁使用。而且,看似只有四个字,其背后却是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

【三茶六礼】

三茶六礼犹言明媒正娶,是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嫁娶过程中的一种习俗礼仪,现也用于代指生意、交易、合作等。

三茶,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同房时的“合茶”。

还有一种说法则特指婚礼时的三道茶仪式:第一道为百果、第二道是莲子或枣、第三道为茶。

饮的方式也有讲究:前两道是接杯之后,双手捧着,深深作揖,然后将杯子与嘴唇触碰一下即可,第三道茶需作揖后才能喝下。

六礼,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仪式。

【端茶送客】

我国古代有一种“端茶送客”的惯例。来客相见,仆役献茶,主人认为事情谈完了,便端起茶杯请客用茶。来客嘴唇一碰杯中的茶水,侍役便高喊:“送客!”主人便站起身来送客,客人也自觉告辞。

现在较少用端茶送客,却常使用“端茶送客”的方式:比如当你不断地抬腕看表和抬头看钟时,客人就会意识到,他的谈话应当尽快结束了。

【粗茶淡饭】

粗:粗糙、简单;淡饭:古时盐比较匮乏,穷苦人家买不起,因此只能无盐下菜,称为淡饭。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晚年与孙君昉比邻而居。孙君昉以前做过太医,退休回到家乡后,他整天乐呵呵地过着俭朴的生活,自称为“四休居士”。

黄庭坚请他解释,他笑着回答:“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两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孙君昉的意思是指:饮食粗茶淡饭就可以了,不要顿顿追求山珍海味。穿着暖和就好,日子平稳就好,在精神上无欲无求,要排除私心杂念。

我们请客时常以粗茶淡饭不成敬意自谦,其实在古人看来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食习惯。

【茶余饭后】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出自元·关汉卿《斗鹌鹑·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茶余饭饱的意思就是闲暇之时。有意思的是,“饭饱”的意思当然是用餐之后,而“茶余饭饱”才算作“闲暇之时”。在古人看来,喝茶与吃饭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是每天都有的“习惯”。

但古时娱乐方式不同,“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后半句的意思是邀约几位好友,上酒馆喝喝酒、聊聊天。

【人走茶凉】

人走茶凉寓意为当你离开原来地方,你在那个地方的关系也就随即淡化了。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漠。

“人走茶凉”出自京剧《沙家浜》:“时过沧桑,人走茶凉,望月思乡已是昨日过往;物是人非,唯有泪千行”,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自创的语言,为阿庆嫂的唱腔写的词。

常用于感慨,物是人非,人走茶凉,才走没多久,很多东西都变了。

【以茶代酒】

以茶代酒指在饭桌上,不想喝酒而又难却盛情,就用茶来代替酒。这是不胜酒力者而所行的礼节。

据《三国志》记载。吴国君主孙皓嗜酒,他的酒宴喝酒有个规矩:每个人以7升为限,无论会不会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须见底。

其中有位大臣名为韦曜,这个人是孙皓父亲的老师,却酒量不太好。于是孙皓在酒宴上偷偷使出“以茶代酒”这招照顾韦曜。后来这个“以茶代酒”的典故被沿用至今。

在各种饭局中,常常能听见某某说:“某不胜酒力,唯有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

可见在很久很久之前,我们的先辈们对这种“好喝的树叶”投入了许多感情——有的寄托祝福、有的代表礼仪、还有的以茶明志等等。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鲜明的一部分。如今我们喝着茶,用着茶成语,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来源:茶情报

本文仅作分享、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教你10个专业术语,下次喝茶别只说“好喝”“难喝”了!

喝茶多年却只会说“好喝”、“难喝”?一个人喝茶还好,遇到懂茶的朋友动不动就说“回甘”、“生津”、“挂杯”,自己却只能在一旁尴尬地笑?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喝茶时的一些“专业术语”,与三五好友一起品茶时说两句,即使是新手也会给朋友“老茶客”的感觉。

01.

茶气

茶气,听起来玄而又玄,实际上是茶进入人体后产生的药理作用与人的精神活动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感受。茶气通常在老茶中出现,表现为喝完茶后,身体发暖、发热、微微出汗。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茶气,有人体感较为敏感,有人体感较为迟钝,喝完茶后不能捕捉到身体细微的变化,也是正常的事。

02.

层次感

层次感,通俗来讲指事物是有先后顺序的,是多样性的。用在品茶中,层次感就是指茶汤入口后,在舌尖是一个滋味,在舌面是另一个滋味,在舌根滋味又有所不同。滋味有变化,就是茶汤有层次感的表现。

03.

回甘

回甘指的是苦涩过后产生甘甜的过程,所谓“苦尽甘来”。苦涩过后,口腔里往往会出现一种甜味,这种现象称为回甘。

回甘有快有慢,有长有短,衡量回甘的关键不在于快慢,而在于长短,也就是持久度,回甘又快又长,茶叶品质则优。有些茶叶,茶香、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此种茶的等级不会高到哪去。

04.

生津

望梅止渴大家一定听说过,看到酸的梅子,人们口中不自觉地就会分泌唾液,因而达到止渴的作用,这个成语说的其实就是一个生津的过程。

品质越好的茶,生津的效果就越明显,时间也越持久,通俗易懂就是口腔分泌出很多口水。

05.

喉韵

简单来说就是喝茶之后,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觉,例如得以滋润,解除喉咙的干涸感。

带有强喉韵的茶,绝大多数属于满口回甘的茶。如果茶没有喉韵,咽下茶汤后,所有感觉完全在口腔内就结束了。茶叶品质越好,喉韵越佳。

06.

挂杯

挂杯,顾名思义就是茶香气停留在杯壁的时间。

不过单纯用挂杯香来判定一款茶的优劣是片面的。挂杯香有时候跟杯型、杯的材质都有密切关系,如杯口较小、杯身较深的杯子聚香和留香的效果好,挂杯香就会明显一些。

07.

收敛性

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它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

在品茶中,当苦涩味快速消退并转化为回甘味时,口腔组织就会快速收缩,这时就说“收敛性强”;当苦涩味要用较长时间才能转化为回甘味,且苦味仍然会延续在口腔里,难以消退时,这时就说“收敛性弱”。

08.

锁喉

锁喉指的是茶汤饮后,喉咙感到干燥、紧缩,貌似被什么东西堵住一样,会令人感到难受。

造成锁喉的原因,通常跟茶叶原料、茶叶焙火工艺及存储环境相关。让人有锁喉感的茶品质通常不太好,建议大家最好避开这样的茶。

09.

水味

水无色无味,当形容一杯茶汤水味重时,并不是单纯指茶汤寡淡无味,还有更深沉的一种含义:“茶水分离”,也就是茶是茶味,水是水味,两者并没有融合。

要是在前几泡就喝到水味,则表明茶叶水分含量可能过高,抑或是茶水比例失衡、水温过低。

10.

青味

青味是茶叶在杀青时温度不够或者杀青的时间不足而使茶汤产生的类似青草气味的“生青味”,在绿茶中常出现,是一种工艺不到位的体现。

青味会带来一种不舒服的体验,有青味的茶叶在香气和茶汤中都能明显感觉到,是一种“生而不透”的闷味感,要注意和“青味”和“清香味”是不同的。

懂得了这些术语,再和朋友一起品茶时,就不会“无话可说”啦!

来源: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关于白茶文化:白茶还能火多久?

白茶火了?

毫无意外的火了!

 

从14年开始,白茶的价格就一路飙升,伴随着中国人买涨不买跌的习惯,白茶的消费市场也在技术扩大,按股票市场的行话,白茶这一波行情量价配合完美。

 

转眼到了2018年,用百业萧条来形容天朝经济可能有那么一点政治上不正确,但是这一年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家接过了公务员抑郁症的棒子,反应到茶叶市场上各大茶类都出现了调整的迹象,而在白茶的春茶交易中,白茶的茶青价格持续大幅上扬,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况居然出现在茶这样的农产品身上,确实也是2018年经济三大看不懂现象之一。

 

白茶的价格毫无疑问的又再次上涨,但是茶农却慌了。在采访福鼎政和茶区的茶农的时候,很多人都问我同一个问题,白茶,到底还能火多久?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茶农们会在这个白茶当火的时候问这个问题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很可惜,这个问题太大了,Y老师只是一个喝茶写茶的中年少女,暂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不如我们先来马后炮一番看看白茶是怎么火起来的。

 

仔细的分析一番,白茶的成名之路基本上把中国最近几年最火的东西都学习了一遍,你说他怎么能够不火呢,只是这些曾经大火的事物,有些已经成为昨日黄花,有些已经摇摇欲坠,而也有一些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一直是个出营销天才的地方,而中国营销天才最集中的两个行业一个是保险一个就是保健品行业。

中国人对保健品的热爱也绝对是从秦始皇时期就延续下来的中国特色。


而在脑白金时代,一个营销天才把一种倒市场的药活生生的变成万能神药,虽然现在的官方宣传只有改善睡眠调整肠道的说法,但是当年卖的火爆的时候号称的调节免疫、增强记忆等等的神奇功能依然回响在你的耳边,那个魔咒式的广告也在脑白金推广史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不仅自己火了,还带动了一大批各种各样的脑白金们,一时风头无两,但是当广告法禁止保健品宣传功效之后,脑白金们集体唱起了凉凉。


 

白茶的崛起之路上,中国人的保健焦虑帮了很大的忙,从最初的清火延伸到后续的消炎到今年某健康高峰论坛专门请了专家背书,你看看这张海报,从不育不孕一直治到糖尿病,从喉咙痛治到癌症。


 

说起具体的疗效,Y老师不太懂不敢多说,但是正常的逻辑我们要有,我就想问一句,白茶你这么神奇,方舟子知道吗?

 

所以我想劝劝现在做白茶和卖白菜的,宣传白茶的保健效果要注意适可而止,多注意自己的茶品安全,千万不要在产品安全上出纰漏,要不然一个整体宣传对身体有天大好处的东西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那才叫出了天大的笑话。



 

除了健康焦虑,中国人最大的焦虑莫过于让手里的钱保值增值了,说来这也是各大国企的基本任务。存银行利息低,做实业太苦B,炒股,那除非是有人逼了,没办法只能去炒房了,这样一个全民炒房的前提下,房子莫名其妙的有了金融属性,房价一路飙升从2011年到现在,保守估计房价番了两三番。

 

而白茶在这期间的涨幅可是把房地产远远的抛在后面。


Y老师11年的时候买的白茶牡丹饼,一片不过几十元,现在这点钱买茶青都不够了,而今年网上疯传的某行业协会为白茶指定的指导价格,更是不仅为白茶的过去背书,还为白茶的未来背书,按这个价格逻辑,那谁还卖新茶啊,屯七年就可以买三倍价,屯着呗!


 

没有老茶咋办?你懂的!

 

今年云南的邹家驹怒怼某知名白茶企业的造假年份茶,可以看作年份白茶的一份风险提示。



在Y老师看来,白茶经过合理的存储,滋味和口感确实比新白茶有所提升,这也是老白茶增值的价值基础,当然也因为存了老白茶好喝好卖,对于大多数茶商而言,存储老白茶相对与其他不耐储存的茶叶品类来说是一门更好的生意。


但是和房地产市场一样,合理配置产品、科学引导消费,不过度炒作价格,才是白茶市场持续繁荣的正确道路,我想中国的市场不太可能再装的下一个百万吨级的茶仓了。


除了焦虑之外,中国人也是懂得享受的,最大的享受莫过于这张嘴了。

 

中国人的嘴是千奇百怪的,有成语说众口难调就是这样。外国人看中国就一个菜中国菜,但是中国人自己分了八大菜系,但是这几年都被香辣味的川菜系一统江湖了,走到哪儿都是川菜馆子,随便做个麻辣烫都能火遍全国,当红的小龙虾起码有2/3做成麻辣口的,不得不说川菜的麻辣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把最难调的中国人的口给统一了。


 

其实在茶圈里也有这样的情况。

 

北方是绿茶花茶的天下,南方喝乌龙普洱的居多,北方人看不惯南方拿了个盖碗惺惺作态的泡乌龙茶,老是嫌这套玩意太娘炮,南方人也看不起北方人拿了大牙罐子泡茶,老觉得这是穷鬼的喝法。

但是白茶就是这么神奇的协调了南北方的口味和行为差异。

喝绿茶的不会嫌白茶太淡,而喝功夫茶的也能从好白茶里喝出丰富和层次,而白茶最神奇的地方还在于他不太挑泡法,盖碗泡,壶泡,玻璃杯泡、大牙缸泡,养生壶煮一煮都很好喝,就连外国人也都觉得好喝。而白茶当年主要就是做为出口产品的,当然现在这个价格可能老外就喝不到啥精品了。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