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像虫子一样的茶

找到约40条结果 (用时 0.02 秒)

“万担茶乡”之称西湖区龙坞茶镇 跟着茶农体验杭州茶园里不一样的春天

编者按:茶树嫩芽吐新绿,清新春意满茶园。眼下,浙江产茶区县的春茶已经陆续开采。在丽水松阳,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茶工,穿梭在葱茏的茶园中,手指如蝴蝶般翻飞,绿色的“黄金”便进了腰间竹篓;在杭州龙坞,与采茶工一起忙碌的,还有太阳能杀虫灯、茶农自助机、数字化管理系统等现代农业设备。本期“亲历”,请跟随记者走进“浙”里茶园,感受收获的味道、科技的力量。

一年一度的西湖龙井采摘季拉开大幕,茶农们又迎来了忙碌的时候。随着杭州数字化改革深入乡村,今年,龙井茶园里又多了不少新鲜事,从茶叶种植、收购、销售,都能看到数字化的身影。

这两天,我们来到有“万担茶乡”之称的西湖区龙坞茶镇,跟着茶农体验杭州茶园里不一样的春天。

茶园智慧防护

车子开过之江路,再向北转,窗外翠绿的茶山若隐若现。在长埭村的一处坡地茶园,我们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茶农黄丽华。“茶工16日到,现在茶叶已经一茬一茬地冒出来了,所以我们自己先采起来。”只见黄丽华两个手指捏住嫩叶的茎,手心朝上轻轻一捻,叶子就完整地落到了手心里。

52岁的黄丽华是打理茶园的一把好手,她最清楚春收的快乐背后,是茶农一年精心呵护的辛劳。

“茶叶春天最怕霜冻,夏秋最怕虫害。”黄丽华记得,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有一段时间没来得及照看茶园,结果茶树被虫子咬得只剩“火柴梗”,看着都心疼。“虽然后面尽全力补救,但那年的产量还是下降了不少。”

现在,她再也不用为这些小虫子提心吊胆了。在黄丽华家的茶园里,我们看到了一盏半人高的绿色“路灯”。黄丽华笑着介绍,“这其实是太阳能杀虫灯,晚上会自动亮起来捕杀虫子。”

从去年开始,西湖区农业部门给龙坞的茶园里都装上了这个“神器”,每20亩就有1盏,同时搭建起物联网,接入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实现状态实时更新、手机实时监控、远程就能操控,就像一张茶园“智慧防护网”。

“再配合无人机飞防,我们再也不用操心了。”黄丽华说。

去年,黄丽华家3亩茶园总产出60多公斤干茶,今年,茶叶的长势让她更有信心。“前两天就收到了气象台的短信,提醒我们20日温度降低,要提前做好防冻措施。”黄丽华说。据悉,浙江气象部门建立了茶叶气象信息数据库,通过对气象观测数据的专业建模分析,提前7天至15天对倒春寒、霜冻等采摘期高影响、灾害性天气作出预报预警。“你看,我茶园里的保温篷都还没拆,就等着那天‘过大考’呢。”

茶农标随取随退

每年茶农们还要办一件事,就是去村里领取茶农标。按照规定,所有出售的西湖龙井都要贴上这个小小的标签,以证明它的身份。

正午时分,吃过午饭的黄丽华就急匆匆往村文化礼堂走。根据产量,黄丽华可以领到300余张茶标。

在黄丽华与村干部说话的间隙,我们发现,今年工作人员身边多了一台外形酷似ATM机的新家伙。“这是茶农自助机。”同样来取标的茶农郑康边介绍边将茶农IC卡插入机器中。

在自助机跳出的界面上,郑康输入需要申领的茶标数量:50,点击确认,机器就自动吐出了印有茶农标的贴纸。

“有了自助机,领取茶农标方便多了。”郑康告诉我们,以前都是区里核查好面积后,把相应数量的茶标用信封装好,茶农再去村里申领,但是要凑工作时间不说,排起队来也很耽误采茶工夫。

现在,杭州根据每年实际核定的茶园面积,不仅为每家茶农主体建立独立的电子账户,还发了实体茶农IC卡。凭借这张卡,茶农们可以随时到茶农自助机上领取茶农标,不仅可以分批领,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退标,茶农自助机会自动鉴伪。“用多少取多少,不用担心取多了会弄丢。”郑康说。

“以前每到领茶标的时候,村里至少得派出两个人用一周的时间分发处理,现在有了自助机,解放了人力,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茶叶市场的管理上。”长埭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我们看了看郑康刚刚取出的茶标,只见上面有一个醒目的二维码和一串防伪码。一扫码,手机便进入溯源系统,输入防伪码,茶农的名字、茶叶规格均有显示。最重要的是,在查询页面下方还显示着查询次数。当我们第一次查询时,下面的数字为1。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刻意伪造标识、套用别家的防伪码时,在查询的过程中也均有显示。“其实溯源是一种保障。知道买的是谁家的茶叶,还能直接找到茶农本人,大家买茶叶就可以更放心了。”郑康说。

交易数字化监管

“收茶了,今年价格不错。”临近中午,我们沿着茶山一路前行,远远听到了茶叶买卖的谈话。前来收茶的是杭州龙坞茶镇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方达。他告诉我们,以往收茶,茶农都要同时交茶和相应数量的茶农标。

“但市场情况证明,这种传统的模式,有漏洞可钻。”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说。据统计,目前西湖龙井只有约2.16万亩茶园,年产量500多吨,然而市场上流通的茶叶数量,却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原因是个别茶农、茶商会偷偷引进长相“真假难辨”的茶叶,也有外地茶农茶企打着西湖龙井茶的幌子“挂羊头卖狗肉”,借机牟利。

不过从去年开始,收购茶叶的环节变得清晰可控。杭州推出数字化管理系统,将168平方公里保护基地内的所有茶农和茶企统一进行数字化管理,让所有茶叶买卖都通过数据留痕。

只见方达打开了手机微信里的“茶企通”小程序,扫了一下茶农手机里的“茶农通”二维码,在收购茶叶重量一栏填写10千克,方达公司的电子账户中茶叶数量便增加了相应数字。与此同时,茶农电子账户中的数量也同步核减,两者一一对应。

看似简单的交易情景背后,是大量数据的收集梳理。西湖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每年区、镇、村三级,都会根据测绘数据,对全区1.5万余亩茶园范围内,48个村社的茶农和茶企的茶地面积进行核定,并统一上报,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

“不管是茶农还是茶企,最终销售的西湖龙井数量,也都要和这个数据作对比。销售数据一旦出现异常,市场监管部门就会介入调查。”在方达看来,这样的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对茶农、茶企和消费者来说,都更加放心了。

原文标题为:智慧茶园有啥不一样 跟着记者到杭州龙坞茶镇体验

来源:浙报融媒体,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润元昌解惑茶铺:柑普茶的保存要点

       跟茶叶的保存一样,避光◆防潮◆常温是最基本的储藏条件要求,再加上柑皮特有的清香,防虫子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所以把柑普茶密封包装(注意,不是真空)放置于阴凉通风无异味的地方,一年定期检查3~4次就可以了,保存完好的话继续封包,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并采取补救措施。

  柑普茶保存注意以下几点:

  1.防潮

  柑皮受潮过度便会发霉、长虫,尤其是大红柑,含糖多,特别吸引虫子。所以大家储存柑普茶可要小心了,不然湿气会对柑普茶内质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出现让人不适的霉味。

  2.避光

  长久的光直射在柑普茶表皮,会引起氧化反应,把柑普茶的良好营养物质给分解消耗,从而大大降低了茶叶的品饮性。

  3.避高温

  长期处于高温的环境会加速柑茶的氧化降解,把柑普茶的良好营养物质给分解消耗,影响品饮和收藏的价值。

  4.防异味

  茶叶除了喜吸水,还会吸附别的味道。所以柑普茶的存放要避开有异味的地方,如油烟味沉重的厨房等,并注意保持适度通风空间。

  说得再多也不如亲身实践,我们咨询了两位喜爱柑普茶的茶友关于存放的注意事项,两位茶友的坐标分别一南一北,恰好供大家参考。

  @超级马甲 东北

  我在大东北,直接原装罐子放柜子上,没有做特别的处理,因为我们这边相对干燥。我存的很多是15年的小青柑和部分大红柑,没有发现过问题。

  相对干燥

  喝的不多,偶尔拿出来一个喝喝,味道是不错的。

  小青柑会不会像常规普洱茶一样有转化的空间不知道?起码这几年的储存,相对比较冲的清香变得有些沉稳了。

  @云鹤 江苏苏州

  梅雨季室内湿度最高能到90%。

  我都是用铝箔密封袋密封保存的,这样香气不会散掉,也有直接在罐子外面套塑料袋的,我们这边空气湿度大,防潮是重中之重。

  现在小青柑包装再升级,密封的铝膜袋(非真空,内有少量空气填充促进转化),加上遮光、干燥的铝罐。

  包装升级

  在这样的包装层层防护下,如果是相对干燥地区的茶友可以省去不少存放的心思,但如果是潮湿地区,建议还是像上面苏州的茶友一样多加防护。

  @庸人自扰

  大家冲泡柑普茶时,是顺着柑普茶填茶孔定点冲泡还是把柑普茶掰开泡?

  捏碎泡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喝茶人数比较少,有时候只有一个人,一颗小青柑投茶量比较大,所以捏碎分成两份来投茶冲泡;另一种情况是把柑皮捏碎成与茶叶一样大小的条索块状,冲泡时柑茶出味快速、平衡协调,因此也受不少朋友推崇。

  小孔慢注:这种方式能让水分慢慢渗透熟茶内部,让熟茶接触到水分更多更久,有利于内含物质慢慢析出,茶汤的滑度、稠度、协调度会更好。小孔慢注稳定性十分重要,格外考验泡茶人的心境、泡茶技术的熟练度。

  大孔快注最多人使用的注水方式,可以快速泡好一杯茶。

  相关文章推荐

  会买也要会泡!这里有你找了很久的小青柑泡法大全

  几个冲泡小技巧,让甜润鲜爽的头采小青柑更好喝!

  @茶虫Yikuan

  曾几何时,柑普的白霜被当成发霉,然后,我出个门的时间而已,回来它就被收拾掉了。

  如何鉴别你的小青柑是发了霉还是长了白霜?三招辨别so easy

  闻,有霉味异味是发霉,柑香纯粹为白霜。

  触,发软黏手是发霉,干燥粉末为白霜。

  喝,口感纯正、滋味浓醇方为存好茶。当然这招对打扫卫生时随手处理掉“发霉”小青柑的家人不太适用,所以为了不牺牲无辜的白霜小青柑,赶快向你身边的人科普起来吧。

  相关文章推荐

  如何鉴别你的小青柑是发了霉还是长了白霜?三招辨别so easy

中国台湾的茶之美,如何探索?

中国茶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分出六大茶类,每种茶类中又可再细分不同地区派别,比如乌龙茶系中,我们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前两者同属于福建省)、广东乌龙、台湾乌龙。

台湾乌龙,便是产自中国台湾省,包括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宜兰等地县市,是台湾很早生产的茶类,其中南投县的冻顶乌龙茶知名度尤其高而且名贵。

其实,台湾乌龙茶也源自福建,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台湾乌龙与福建乌龙在制茶工艺上有所不同,按发酵程度和工艺流程区分可分为:

轻发酵的文山型包种茶和冻顶型包种茶、重发酵的乌龙茶。

台湾由南到北,由西至东虽然几乎都产茶,但风味却差异甚远,主要以乌龙茶的各式品种为主,以不同的产区和工艺作区别。

从清冽的冻顶乌龙、奶香味浓的金萱乌龙到甘醇的东方美人等等。

四季春茶,如春滋味

相较于台湾知名的冻顶乌龙,金萱这类高山茶,四季春属于低海拔茶。

因四季春茶不仅有红茶的底蕴,乌龙茶的风味,还有绿茶的香气,适合四季引用,故而得名。

四季春茶的花香不仅是天然的也是独特的,入口穿鼻,浓而不腻,一分浓郁又几分自然。

在台湾,四季春茶产量高,一年四季都可以采制,一年四季茶都可喝到新茶。

东方美人茶,美人如玉

东方美人也是乌龙茶,它的外观颇显美感,由于虫子的叮咬,加上重发酵的工艺,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斑斓美丽。

其叶背和芽心上细小的绒毛清晰可见,隐隐泛着荧光。

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一般在15%-20%之间,而东方美人的发酵程度大于50%,有的甚至高达70%。

所以喝起来风味非常接近红茶,却又不失乌龙茶的奇香,是世界上发酵程度较高的乌龙茶。

图片金萱乌龙,纯净奶香

金萱,台茶12号的别称。它和翠玉,同为1981年改良茶树品种,是成功的新一代台湾茶。

金萱的特色在于古法培制,拥有甘美光亮之茶汤,其茶汤呈清澈蜜绿色,具独特天然牛奶香和桂花香气,茶叶尾部白毫明显,味道甘美。

图片翠玉乌龙,蕙质兰心

翠玉,则是台茶13号的别称,堪称「蕙质兰心」的经典之作。

翠玉乌龙,跟金萱乌龙就像双胞胎一样,有着相似清爽的滋味与口感,却有着桂花伴着玉兰花香的独特香气。

入口时桂花满溢的滋味,加上吐息时一缕清雅玉兰花香,清香扑鼻,滋味清爽。

它足够地香,仿佛隔着屏幕都可以闻到扑面而来的桂花香,直勾勾地打动每个闻过它的香气的人。

它口感清新,茶汤清澈,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含自然花朵的香气。

冻顶乌龙,一碗“雪梨汤”

冻顶乌龙,出产于台湾中南部鹿谷乡冻顶山一带,因山高多雾,山路陡滑,茶农们上山采茶必须“冻”起来绷紧脚尖,避免滑下去,才能到山顶,故称“冻顶山”。

山顶叫冻顶、山脚叫冻脚。

冻顶山山高林密,土质好,茶树生长茂盛,茶叶品质佳,但产量有限,属于台湾特有的名茶。

它有淡淡的花果香,有轻焙火的韵味,茶汤金黄,口感甘醇温厚——如饮冰糖雪梨汤。

绮丽宝岛,秀美山风

台湾宝岛的中央山脉,远山含岱,云雾缥缈,鹰击长空。

在高山之巅,沁人的茶香将人们唤醒,原住民泰雅人的歌声,将我们带到飘香的茶园。

这里的土壤土质疏松,夹带大量的沙石砾岩,倒是和福建武夷山一带岩茶的土壤环境颇有几分相似。

这里有茶人的执着坚守、匠心传承,精心挑选而摘下芽头,十里幽香。

置身于不折不扣的云端茶园,水源大都源自于高海拔水源地的泉水及雪水,经由输水管线的输送,遍布于产区的各个地方,便利的灌溉系统确保茶树时刻享受充分滋养。

纯净的茶园水源,峡谷天泉滋养下的茶树,吸纳着这方天地灵气,静静地酝酿成叶片中的芬芳。

复杂工艺,匠心所制

台湾乌龙,制茶工艺精湛、复杂。

比如冻顶乌龙中的热团揉,茶人要将茶叶用布包成球状揉捻,在小心翼翼控制松紧和时间的同时,一个茶包至少要揉70次以上,直到叶子被神奇地揉成一颗颗小茶粒,其费时费力可见一斑。

而热团揉之后的“焙火”也是对茶人技艺的一大挑战,焙火不仅仅是将茶叶烘干这么简单,恰到好处的手法能够让茶叶产生迷人的花果香和焦糖香。

新鲜的嫩芽经萎凋、热团揉、烘焙等工序,如同经历了重重考验,终成茶中精华。

手工拣梗更让一粒粒茶球如同珍珠般匀称美好。

经此一番工夫得以成形的茶,入沸水中,叶叶舒展,芳气满闲轩。啜饮一口,齿颊留香,引入神思欲远...

来源:茶的故事,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