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武夷山大红袍黄玫瑰

找到约3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红色记忆 海堤精神—大红袍 七十周年珍藏版


保国茶香 ,家国盛昌。


保 国 茶

保国茶采用“海堤”经典六角罐罐型,中国红与龙的结合,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给人以尊贵大气之感,富有中国色彩。另外,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拥有吉祥、保佑等多重意义。罐身的这条龙还加入了茶叶的元素,呼应了这款产品“保国茶香,家国盛昌”的主题,也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保国茶原料选用的是武夷岩茶的代表品种之一——肉桂,再经过海堤27道独特的精制工艺,干茶条索紧实,色泽乌褐,茶汤色泽橙红明亮,香气辛锐,显桂蜜香、花香,滋味甘醇爽口。


产品信息

产品规格:100g/罐

产品箱规:20罐/提,2提/件

零售价:198元/罐



保国茶礼盒

将罐装保国茶放置于精美的礼盒中,两罐为一盒,以中国红与龙的元素为视觉主形象,精美大气,具有纪念意义,实属馈赠佳品。


产品信息

产品规格:200g/盒(内置2罐)

产品箱规:6盒/件

零售价:428元/盒


海堤保国茶  致敬新中国建设者系列海报




跨界新品,周年典藏。

海堤金砖

七十周年珍藏版


海堤金砖(金花香橼)是“海堤”的一款明星产品,原料采用优质的永春佛手(香橼)。佛手是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的乌龙茶品种,拥有很高的饮用价值。中茶厦门结合黑茶的制作工艺,引入纯种发酵技术,在恒温下发花,使香橼金花茂盛。


茶叶中的“金花”学名“冠突散囊菌”,是一种有益菌,富含了对人体有益的多种营养元素,同时也是金花香橼独特菌香和枣香形成的原因。


2019年“海堤”即将推出的这款70周年珍藏版的金花香橼,采用红色为包装主色调,加入龙的元素,形成独特的珍藏版产品进行发售。


产品信息

产品规格:1kg/盒

产品箱规:6盒/件

零售价:600元/盒







礼赞新中国,追梦新时代。

大红袍

七十周年珍藏版

“红罐”大红袍是海堤的一款经典代表作,这款产品包装是1960年面世的,可以说是几代厦门人心中难以割舍的一份情怀,就像一个视觉符号镶嵌在人们的记忆里。


大红袍70周年珍藏版,是由海堤专业茶师团队精心研制,经过海堤独特的精制烘焙以及拼配工艺制作而成。与传统红罐不同的是,珍藏版采用中足火烘焙,干茶条索紧实、色泽乌褐,香气馥郁显花香,滋味醇厚顺滑、回味甘甜,耐储藏,是一款自饮收藏皆宜的产品。


产品信息

产品规格:125g/罐

产品箱规:6罐/提, 4提/件

零售价:1200元/提







国饮中茶,匠心成就臻品。

国饮中茶金骏眉


国饮中茶金骏眉(CT3130)是中茶海堤又一高端臻品之作,原料采自于武夷山风景区内原生态茶树,单芽手工采摘,采用创新红茶工艺制作而成。干茶外形紧秀、金黑黄色相间,乌润中遍铺金色毫芽。


红茶冲泡水温要求与岩茶不同,用85℃开水冲泡,冲出的汤色黄艳带金圈,入口甘甜。其水、香、味似果、蜜、花、薯等综合香型,滋味鲜活甘爽,喉韵悠长,沁人心脾,使人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之中。


产品信息

产品规格:100g/盒

产品箱规:3盒/件

零售价:2000元/盒



十二载世事沉浮,惜年华似水,白驹过隙。


十二年陈老乌龙

十二年陈老乌龙原料精选出口原箱的乌龙茶,在良好通风干燥的仓储条件下自然陈放十二年以上,通过后发酵及自然氧化作用,经过足火复焙冷却,制作出来的茶,干茶褐润紧结,茶汤橙红明亮,陈香与木香显,成品口感柔和,顺滑纯平。


随着时间的沉淀,茶叶涩感和刺激性降低,茶性温和,由花香转为药香,形成老茶的独特口感。


产品信息

产品规格:5kg/箱

产品箱规:1箱/件

零售价:3000元/箱




天籁之音,如夏花灿烂,如秋叶静美。

单枞春茶,如春风拂面,如冬日暖阳。

凤凰单枞夜来香礼盒

(《邓丽君之我只在乎你》电视剧官方授权联名限量版)


本品是中茶“海堤茶叶”与电视剧《邓丽君之我只在乎你》电视剧合作出品的衍生概念文化茶。本品原料选用凤凰山的单枞春茶,干茶条索紧结硕长,色泽黄褐油润,具有独特的“夜来香”花味,香气清新悠扬,属于凤凰单枞花蜜香型珍贵名茶之一。茶汤金黄明亮,滋味甘醇鲜爽,韵味独特,饮后两颊生津。精致典雅的铁罐包装,两罐一盒的精致礼盒包装,是馈赠亲友及自饮的理想佳品。


产品信息

产品规格:200g/盒

产品箱规:6盒/件

零售价:350元/盒



身携玫瑰香飘荡,味若闺秀女清柔。


黄玫瑰

黄玫瑰(AT120)原料选用种植在武夷山风景区内的“黄玫瑰”品种。武夷岩茶黄玫瑰是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于1986年-1999年培育的品种,从黄观音与黄金桂杂交的后代中选育而成。经由海堤27道精制工艺,中火烘焙,最大程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香气。


与武夷肉桂、大红袍的霸气不同,黄玫瑰恬淡静谧,清甜秀雅。其香气优雅,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其滋味浓醇,回甘明显,饮后齿颊留香。



产品包装采用原创手绘的《杨贵妃与蝶品茶图》,画中杨贵妃闭目细品新贵茶,茶香飘逸灵动,引得蝴蝶纷至沓来,欲要与之共品黄玫瑰岩茶。以中国传统孔雀蓝为背景,淡雅秀丽,烘托出贵妃的柔美与茶香的灵动,应合了 “身携玫瑰香飘荡,味若闺秀女清柔”的画面。

产品信息

产品规格:200g/罐

产品箱规:12罐/件

零售价:158元/罐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武夷岩茶,素来以品种众多。

1942年著名茶学家林馥泉在武夷山调查武夷山中的茶叶品种、名丛、单丛达千种以上,仅慧苑一带就多达830种,列出的“花名”达286个。随便列举几个。

(看你有没有耐心每个名字认真读一遍)

铁罗汉 素心兰 醉西施 

白月桂 正太仑 水葫芦 

夜来香 金狮子 红月桂 

瓜子红 醉贵妃 赛文旦 

正雪梨 巡山猴 绿蒂梅

正碧梅 过山龙 醉海棠 

醉毛猴 金丁香 仙人掌 

桃红梅 正碧桃 瓜子金 

吕洞宾 白雪梨 并蒂兰 

正芍药 正瑞香 绿芙蓉

白杜鹃 付独占 碧桃仁 

正玉兰 白射香 白吊兰 

绿莺歌 金观音 正蔷薇 

月月桂 红孩儿 白奇兰 

粉红梅 金柳条 绿牡丹

……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这些名字或接地气,或有诗意,或熟悉、或陌生,真正能将岩茶喝完的人,少之又少。

看完这些节选,也有的茶友感慨:“原来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我还以为只有水仙、肉桂、大红袍呢。”

曾有一位重庆的姐姐和麻花说过:“在我们这里,大家说岩茶只知道大红袍,连水仙、肉桂都很少听说,就更别提铁罗汉、水金龟、半天妖、金牡丹、黄玫瑰。”

闻此言,作为福建人大概会觉得特别吃惊:“咦,不会吧,你们只知道大红袍?”

我们不禁在反思: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这还要从这三种茶的特性说起。

 

 

 

大红袍,茶中之王,享誉全国

说到大红袍,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

大红袍名声斐然,武夷山政府的大力推广有关。

天南地北的茶友,大多知道福建有种茶,名叫大红袍。提到武夷山,更是直接将其与大红袍挂钩,不少到武夷岩旅游的游客,有一个必备项目——看印象大红袍表演。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

在口耳相传下,才有了如今大红袍的地位。

武夷岩茶品种繁多,为何偏偏选择大红袍作为重要代表?

一是大红袍有故事性,二是大红袍有历史感,三是大红袍有话题度。

关于大红袍的由来,众说纷纭。

因历史久远,文献流失,关于大红袍的真实来历,成了未解之谜,不断吸引人们去苦苦求证与探索。

目前,关于大红袍的历史,停留在不少民间传说层面。

在喝茶时,我们还能听一听故事,“状元报恩”、 “皇后治病”、“县丞祭茶”、“猴子采摘”、“县长命名”等脚本,内容可塑性较强,无形中为大红袍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大红袍不仅有故事,还有历史感。

成书于1921年的《蒋叔南游记》中写道:“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数两耳。”

可见,在1921年之前武夷山便有“大红袍”茶了。

清朝道光年间,著名学者郑光祖撰写的百科全书《一斑禄·杂述》(1839年)卷四里说:“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

建”,即指建宁府(武夷山当时隶属建宁府);“旗”,古代新采茶芽状似旗、枪,古人以此指代茶叶,按照“五十年来盛行于世”推算,“大红袍”在清初就已经名扬天下了。

这段文字的发现填补了清朝“大红袍”文字记载的空白,把“大红袍”有据可考的历史至少往前推了二百年。

此外,大红袍还有足够的话题性。

如尼克松访华时,“半壁江山”的故事更是人尽皆知。

到了二十一世纪,生长在九龙窠里的六株母树大红袍停止采摘,更加将大红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富可敌国也喝不到母树大红袍,瞧瞧,多有话题性。

论造势,就是牛栏坑肉桂也要退避三舍。

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独独是大红袍成了万茶之王。

水仙、肉桂,有口皆碑

水仙与肉桂,被茶友们热情地称为“武夷岩茶当家花旦”。

花旦是戏曲中的主角,当家花旦形容在一个行业或公司部门的顶梁柱。 

将“当家花旦”四个字送给水仙、肉桂,意寓着它们在岩茶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在茶圈,也流行着一句话:“醇不过水香,香不过肉桂”。

一句话,道出了水仙、肉桂的特色。岩茶品种多,能得此殊荣的,怕是只有水仙和肉桂。

而水仙、肉桂能赢得如今的地位,靠的是六个本事。

1.高产

2.制优率高

3.繁殖能力强

4.形状稳定,特征突出

5.普遍性高,便于学习

6.口碑好

对于茶农而言,种植水仙肉桂,能带来稳定的收入。

在肉桂的个人简介中,就有以下介绍:

芽叶生育能力强,发芽密,持嫩性强……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紧实,色泽乌润砂绿,红点明显,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显,抗寒抗旱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简而言之,肉桂具有好种植、产量高、容易做出优质品等特点。由此特色,自然能广泛吸引茶农种植!

尤其是在正岩核心这样寸土寸金的CBD,肉桂更是个热饽饽。

看如今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的架势,就知道种肉桂是个明智之选!

水仙茶,能够长期种植,寿命长达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加上水仙茶的繁殖能力强,方便种植,口感醇厚、兰花香凸显的特点,市场接受度高,销售速度快,茶农自然乐意种植。

水仙的醇厚口感、兰花香,高丛、老丛水仙的丛味,肉桂的桂皮香、辛辣感有口皆碑。

更重要的一点:水仙、肉桂,俨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身边的朋友都在喝水仙肉桂,成为了一种主流,你也没有理由置身事外。

试想一下,茶友相聚,十句话里头都围绕着水仙、肉桂展开,要是你了解这些茶,一问三不知,也会觉得很尴尬吧。

入门选择水仙、肉桂更是稳妥的选择!

前有许多前辈为我们累积了各类攻略。比如“水仙、肉桂有什么特点”、“新手如何快速喝懂水仙、肉桂”、“如何鉴别水仙、肉桂的品质好坏”、“水仙、肉桂要怎么品鉴”……诸如此类,非常多。

大树荫下好乘凉,有了前人的经验助攻,喝懂水仙、肉桂更是如有神助。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何偏偏水仙、肉桂、大红袍风行一时?

洛阳纸贵,无非是群众的选择,是大势所趋。

而茶友们相中这三款茶,原因也非常简单。

一是香气馥郁;

二是滋味丰富;

三是话题度高;

四是可选性强;

五是水仙、肉桂、大红袍口碑好。

以上种种,让水仙、肉桂、大红袍成了主流品种!

采茶季,忙碌的武夷山 邀你来寻茶

又一年,莺飞草长

以“武夷喊山”为号角

“武夷采茶季”

便列在了春天的执行清单里~

4-5月,注定是昼夜难分的月

经历了又一年的积累与沉淀

春茶终于到了采摘的时刻

满怀期待与感动

俯身收成春天的约定

馥郁的茶香融进记忆里

为您开启舌尖上的春意

目前,岩茶早生种凤凰单丛、八仙、“黄氏家族”(金观音、黄观音、黄玫瑰)已开始采制,更多品种也将纷纷进入采制期。从御茶园到燕子窠,九曲溪到一线天…一场春雨烟云,一阵茶香入耳~

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承前启后,一脉相承,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它取炒青绿茶、小种红茶制法的精华,在色香味上吸取红、绿茶之长,形成武夷岩茶(大红袍)独特的创制技术。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传统制作工艺可分为十三道工序,即萎凋(两晒两晾)、做青(摇青、做手、静置)、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初焙、扬簸、晾索、拣剔、复焙、团包、补火。现制法相应简化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

【武夷民谣】也有提到制茶工序: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拣梗,九复十筛分。

武夷岩茶

是如何做出来的?

WUYI'S TEA采 摘

【采摘】驻芽形成开面采3-4叶。

小开面:顶叶刚刚展开成叶。

中开面:顶叶展开比第二叶相对小的时候。

大开面:顶叶与第二叶的面积差不多大的时候。

萎 凋

【萎凋】是武夷岩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使鲜叶短时间内失水,叶细胞膜透性及酶性渐趋增强,为做青打好基础。

做 青

【做青】包括摇青、做手和静置,是关键工序。

【摇青】在外力的作用下萎凋叶在水筛上不断旋转,上下翻动,促使叶缘与叶缘,叶缘与筛面相互摩擦,从而破坏叶缘组织细胞,形成绿叶红镶边。

【做手】即用双手收拢叶子,轻轻拍打,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目的补摇青不足,用手温促发酵。

【静置】摇青或做手后将摇青叶摊开,放于晾青架上,散发水分和促进发酵。

炒 青

【炒青】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工序,其目的是钝化酶的活性,固定品质,散发水分,叶变软便于揉捻造形,锅温为220℃-260℃左右。

揉 捻

【揉捻】起锅后趁热置于十字形阶梯状棱骨揉水筛上,快速以倒蝶形手法强压揉捻。

干 燥

【干燥】散发茶叶水分,紧缩茶条,巩固品质,达到干燥的要求。

至此

武夷岩茶的整个制作过程

就完成啦

一片茶叶,经过如此多道工序

精制而成,成为一泡茶

一座山,一杯茶

且喝且珍惜~

来源:武夷山茶产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