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雾里看花29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今日揭秘:年份白茶的转化密码

在六大类茶里,白茶制法简洁,不炒不揉,汤色清亮,滋味鲜醇,深受大家的喜爱。随着白茶贮藏时间的延长,白茶由最初的清新、阳光味道,逐步变成一杯汤色红浓、滋味甘醇、入口滑顺、并散发出特有药香的好茶。此外,民间有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转化后的白茶药用价值也越高,具有比当年白茶更好的保健功效,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


很多人爱白茶,就是爱上这种随时间沧桑的变化。只是,很多人对于白茶的转化变化,还只是处在隔山观景、雾里看花的状态。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用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高山寿眉,及2014年、2018年喜迎眉一起,从干茶外形、冲泡出的汤色以及口感变化来进行下对比。喜爱和关注白茶转化变化的朋友们,一起来感受下时间赋予白茶变化的魅力吧。


一、不同年份的高山寿眉的转化变化

高山寿眉是从2015年开始发行,是第一款来自祥源小产区政和的白茶,自上市以来,取得很好的市场反响,性价比高,是祥源打造的一款口粮茶。


1、外形

取生产日期分别为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并存放于合肥仓库的高山寿眉,观察其转化情况。


2018年-2015年,饼面颜色逐渐变深,由绿黄变到褐黄,饼面光泽度逐渐提升。


2、汤色变化

第1—4泡汤色逐渐加深,汤色最深的是2015年,深浅顺序依次是2015>2016>2017>2018;

第三泡汤色:2015 年橙红明亮,2016年橙黄较明亮,2017年浅橙黄,2018年浅橙黄。

图从上往下,依次是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和第四泡,从左往右,依次是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茶样


3、香气

香气转化变化特别明显,从清香花香向甜香,然后向枣香陈香转化。

2018年:清香花香持久,玫瑰花香显,汤里花香浓郁;

2017年:清香花香甜香持久;

2016年:陈香甜香持久;

2015年:陈香枣香浓郁持久,茶汤里也是陈香枣香明显;


4、滋味

滋味转化明显,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滋味更醇厚顺滑,更甜,饱满度提升。

2015年:陈醇,厚甜,回甘,顺滑;

2016年:甜,醇厚,回甘,较顺滑;

2017年:更清甜,醇,回甘;

2018年:清甜,醇,回甘。


总结:

汤色——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汤色会逐渐加深,由浅黄变到橙红,越来越透彻,明亮。


香气——2018年的新茶是清香花香浓郁,玫瑰花香明显;存放一年后,清香减弱,甜香出来;存放两年后,清香褪去,有微微陈香出来,香型以甜香陈香为主;存放3年的2015年的高山寿眉,陈香枣香都很浓郁,茶汤里陈香枣香也显。


滋味——随着存放,茶汤滋味变得醇厚饱满,入口也更加顺滑,甜度、粘稠度也逐渐增加。



二、不同年份的喜盈眉的转化变化

喜盈眉,是祥源白茶系列产品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款陈年白茶。2014年一上市,三个月内销售一空,取得很好的市场反响。于今年2018年第二次回归市场。


1、外形

喜盈眉(2014):饼面颜色均一,饼形完整,黄褐明亮,细闻饼面,陈香枣香显。

喜盈眉(2018):饼形完整,饼面颜色黄褐色,细闻饼面,甜香显。


2、汤色变化

喜盈眉(2014):浅橙黄—橙黄—橙红;

喜盈眉(2018):杏黄—浅橙黄—橙黄;

2014年比2018年颜色深,2014年汤色更明亮。


3、香气

香气转化变化特别明显,从陈香枣香转化为药香。

2014年:陈香浓郁持久,药香显,茶汤里也药香显;

2018年:甜香,枣香,陈香持久。


4、滋味

滋味转化明显,2014年的汤里陈味更浓,滋味更厚。

2014年:陈醇,厚甜,回甘,细滑;

2018年:甜醇,较厚,回甘,较细滑。


总结:

汤色——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汤色会逐渐加深,由杏黄变到橙红,越来越透彻,明亮。


香气——2018年的喜盈眉是陈香,枣香,甜香为主,存放4年的2014年的喜盈眉,陈香浓郁,药香显。


滋味——随着存放,茶汤滋味变得更加醇厚饱满,由枣香逐渐发展为舒适的“药香”,入口也更加细滑,甜度、粘稠度也逐渐增加。


点评


对比高山寿眉、喜迎眉6个茶样的比较发现,经过后期陈化,白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变化,呈现出白茶优异的后陈化空间。


“白茶属微发酵茶。因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制法,造就了其外形天然素雅,汤色浅黄明亮,滋味清甜爽口的品质特点。白茶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汤色会逐渐加深,由浅黄变到橙红,好的陈年白茶汤色如琥珀,鲜艳而且油亮;在香气上,一般新白茶独有一种‘毫香蜜韵’,伴随着储藏时间的推移,存放数年后会呈现出枣香、陈香,乃至发展成为一种舒适的药香;其滋味变得醇厚饱满,入口也更加顺滑,甜度、粘稠度也会逐渐增加。”


“从口感上说,白茶储藏得越久,同普洱茶一样,品饮价值也在提高。而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因为白茶在陈化过程中,其生化活性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类等物质)均发生了变化。”


“陈年白茶在香气和滋味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简单讲,就是时间赋予的惊艳!”

精心 | 弘益大学堂茶山地理深度研学系列课程:布朗山

 

从茶山到茶树,从生态到地理

从采茶到工艺,从茶园到茶台,

从文化到商道,从择水到择器,

从冲泡到品鉴,从审评到辨析,

从博闻到践学,知行合一实践,

精心研发,汇聚而成,

 

寻源布朗山,品鉴“甜茶”,

辨知勐海味,茶山深度游学,

盛邀全国茶人于勐海,采茶季相聚布朗山!

 

 

多维度辨析\品鉴布朗山风味

+

 【品鉴茶样】

备选三十余款品鉴茶样,布朗山山系老班章、新班章、贺开、老曼峨、曼新龙、曼别,曼囡等代表茶山以及勐海味代表茶样茶品……老茶与新茶,传统工艺与新工艺,拼配茶与纯料茶,大树茶与小树茶。全面品鉴布朗山代表茶茶汤风味特点,建立普洱茶茶认知,对“老班章”、“”勐海味”不再雾里看花。

 

 

 

【品鉴技法】

弘益大学堂原创茶汤风味品鉴j技法,国标感官审评与人文茶汤品鉴冲泡相结合,全位素全技法呈现布朗山茶叶特点、茶汤滋味、韵味特点。

 

 

专家带领茶树种生态资源、环境实地考研

 

+

 

布朗山代表茶山茶源地理探究。

布朗山自然植物学树种资源品种体系研讨、解读。

普洱茶内含物质与普洱茶茶汤风味特征

 

布朗山古茶山拥有栽培型的古茶园资源9505亩,均为普洱茶种,栽培型老茶树分布广,老茶树占90%以上。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保存较好,茶质好,茶气足,气韵强。

 

 

 

特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主持工作),知名普洱茶专家何青元茶园实地剖析。

 

特邀老班章村村长茶园实地观学

 

 

普洱茶冲泡技艺精进与提升 

+

 

普洱茶民族烤茶法与明清人文瀹茶技法研学。

普洱生茶冲泡(择器、择水、注水)技法精进、

云南普洱生茶(拼配/年份/古树茶)茶汤风味品鉴与冲泡技艺。

 

 

 

跨越时间的维度与普洱茶的历史对话 

+

 

茶山博物馆,老字号遗迹,滇西南茶马古道的起点,跨越时间的维度与普洱茶的历史对话。

徒步布朗古茶山,零距离走近古茶园

+

 

 

 

 

 

远离都市喧嚣,徒步在原始天然秘境,领略的不仅仅是生态自然,更是对现代美好生活和生命意义的另一种自读。

工艺

+

 

零距离接触百年古茶树,在充满生机的古茶园里,聆听制茶大师的讲解,一边学习如何采茶,全面体验普洱茶制作工艺的几大重要环节,切身体会制茶的不易,领会制茶要义。

 

这片茶叶是大自然的馈赠,饱含了茶人的艰辛与用心,是茶人们用汗水与匠心打造而成,此刻感动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布朗山古树茶园亲自采茶制茶。

本次课程中学员自己制成的茶叶,可作为课程纪念品带走。

研学课堂 •雅住

 

 

 

 

居住在茶山古寨,晨听鸟语,午品香茗,夜卧山境,闻花香,在一种自然里研学、精修、雅谈,探索生活中的审美乐趣,去表达美的理想与心灵世界。

 

▲卧室窗观

▲品茗茶台

部分导师 

+

 

 

 

 

特邀导师:何青元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主持工作),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院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轻纺工程高级工程师评审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西双版纳州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茶叶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云南茶叶》主编;主要从事茶树种植、普洱茶、名优茶加工等研究及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工作;主持和承担国家、省重点项目40余项,主编和参编专著10部,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任勐海县副县长(挂职),主抓勐海茶产业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为成功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茶、勐海味”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认可,在业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弘益大学堂专家导师:李乐骏先生

       弘益大学堂校长、云南弘瑞君益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华茶青年会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云南省青联委员。

       2004年至2014年,十年耕耘,参与建设中国规模最大的茶业企业,大益集团。2014年至今,二次创业。创办弘益大学堂,云南弘益职业培训学校,成为中国最年轻的茶校校长。编著出版《茶叶江山》,累计发行超过十万册,成为二十年来最畅销的茶文化书籍。创办弘益茶道美学在线内容平台,收获二十余万读者的订阅与认可。创办弘益手造,正在成为中国手造产业的先驱力量之一。挚爱中国茶,联合发起中华茶馆联盟,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华茶青年会等行业组织,为中华茶产业的整合发展贡献资本与智慧,更为两岸四地百万青年茶人构建了学习成长,价值整合的大平台。

 

 

 

弘益大学堂导师:尚高德

       弘益大学堂副总教务长,弘益大学堂传统习茶法授修讲师,弘益茶文化中心茶事茶会活动执行长,弘益茶文化中心茶道美学展演执行长,担任中国青年茶人组织"华茶青年会"副秘书长。致力于中国传统雅致生活美学的实践与学习精力于通过中式传统的习茶雅风、茶会雅集,践行慧美的茶人情趣。

 

研学时间

+

 

2018年9月30日-10月4日 (四天五晚),全日制集中游学/研习。

9月30日,西双版纳,景洪汇集,接机,统一出发至勐海贺开。(接机时间为9:00-16:30 逾时,请自行自费解决到达贺开)

10月1日-10月4日,游学,课程。

10月5日,返程。

研学对象

+

 

一、茶爱好者,对茶生活向往者。及热爱茶文化、对茶充满兴趣的社会精英。

二、、茶行业工作者、茶企从业人士和茶馆、茶空间、茶艺培训机构教学人员。

 

三、研学规模:20人

四、报名截止:2018年9月29日

五、参加咨询:

 

课程顾问 13108679683 微信:13108679683

学习顾问 13211793721 微信:13211793721

 

六、确定参加访学交流,请先交纳学费3000元,以能留席位。

研学资费

+

 

研学资费分为学习资费和统一安排的食宿资费

(一)包含内容:

1、学习资费:在布朗山游学期间修学费用,交通(包含机场接送费用和大巴费用),体验费用,集体活动项目等各项费用。

2、食宿资费:在布朗山游学期间统一安排的住宿和美食、餐饮资费。

3、为能保证研学优质高效的进行,学习资费和食宿资费由主办方统一收取。

 

(二)不包含内容:

1、往返机票和旅游意外伤害保险费用。

2、行李物品保管费及托运行李超重费;各种洗衣、电话、饮料、购物等个人行为的消费。 

专业机构 专业团队 专业策划 专业执行

 

【教学环境】

弘益大学堂

中国领先的私立生活美学教育机构

 

弘益大学堂是一座中式传统生活美学教育大学堂,涵盖花道、茶道、香道、美学、琴艺、禅修等中式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现代教育理念,融合传统书院精神,为东方美学与生活艺术的回归不断践行。建设一所关照当代,波及未来,致力于让一代青年重拾传统精神,让今日社会重塑东方美学的中式传统生活美学教育大学,是弘益大学堂的终身愿景。

 

目前,已有超过3000名热爱茶道,香道,花道,生活美学的同修,从全国各地,来到世界茶源云南,共同见证弘益大学堂领先全国的教学品质和专业全面的生活美学平台。

 

 

弘益大学堂由中国茶广泛投资机构弘瑞君益文投投资建设。知名茶人,华茶青年会主席李乐骏先生担任校长。用百年育人的教育信仰,坚持教育的纯粹性,单一性。倡导教学不商业化,不以售卖产品为目的,还原生活美学教育的本真与美好。

 

在弘益大学堂,同修们将有机会聆听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韩国,英国等地超过75位顶级名师与学者的多达20余类原创课程。弘益大学堂,用大学情怀,办生活美学教育,真正做到一站式学习生活美学全部内容。

 

 

弘益大学堂总部教学空间位于投资5000余万建设的中国茶道美学知名地标,云南弘益茶文化中心内。空间面积2800平方米,设有专业煎茶道,点茶道,花道,香道,茶叶审评等教室十余间,更设有可容纳200余人举办茶会的茶道美学大厅,具备视频直播能力的专业音视频演播室等卓越硬件。完全为弘益学员前所未有的教学体验服务。弘益大学堂在昆明近郊,西双版纳,大理,丽江等地建设的游学书院,更可为全国同修带来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

 

 

弘益大学堂下设的云南弘益职业培训学校,是由云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云南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合法民办学校。作为经政府审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弘益大学堂严谨规范,创新担当,正在成为中国生活美学教育领域的卓越代表。

 


 

 

 

 

 

如何正确认识岩茶山场?


陆羽的《茶经》中有云:茶树“上者生烂石”,“最喜阳崖阴林”。武夷山碧水丹山,幽涧流泉,是茶树种植和生长的上上之选。


一个惬意的午后时光,三五茶客相聚品茶,这里有一款岩茶,茶主刚刚剪开了泡袋,“这什么品种”,一个茶客先开口,“什么山场的”,还没等主人回答完,另一个客人又迫不及待地接上问题。





武夷山山场如何区分?


这是当下喝岩茶的常态,山场已然成为岩茶的重要衡量点,任何一种茶都受山场的影响,岩茶尤甚。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岩茶高手,你一定要知道为什么岩茶喝起来“有骨头”;你一定要明白茶中那若隐若现的森林气息是怎么回事;你一定要体会那水中充满生命力的活性源头在哪;你一定要去它的出生地走走,虽然即便你走过千山万水也不一定能明白岩茶点滴,但若从未踏足那片天地,你对岩茶的所有听说都只是雾里看花。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想了解山场,从哪开始呢?就像学习品鉴一般,既要喝最好的茶,来了解好茶好在哪里,也要多喝等级低的茶知晓差在哪里,那么相应的,你既要去最好的山场走走,也要多瞧瞧能与之形成对比的茶园。


武夷山马头岩山场


武夷山山场如何区分?


传统的分法,我们可以参照2002年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将武夷风景名胜区内的产区归为名岩区,其余的在武夷山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产区归为丹岩区。其中名岩区有正岩、半岩之分,丹岩有洲地、外山之分。


名岩区最能代表好山场的自然是众所周知的“三坑两涧”,而丹岩中能跟名岩形成对比的往往是平地、坡地上几乎没有植被遮盖的大片茶园。


正岩山场


先来看看“三坑两涧”长啥样


首先,它们深藏在武夷山名胜景区来,而武夷山景区首先让你震撼的便是那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舒适宜人的气候,清透的空气,潺潺流水牵引着座座山峰谱成九曲十八弯,溪水清澈见底,峰峦叠嶂里绿荫遮天,让人不由地沉浸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流连忘返。


但你先别急着沉醉期间,你要明白你已经进入了老天为武夷岩茶量身定做的大环境了,一个适于岩茶的独特地貌、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土壤资源等。


牛栏坑


很快你就看到了“三坑两涧”的茶园,它们往往在两座山峰形成的狭长山涧中,两边有遮风挡雨的高岩崖壁,这样的地形夏天日照短,冬天挡冷风,茶园旁往往还有涓涓溪流,让茶园的茶叶备受山泉水滋养,周围植被条件好,光照以漫射光为主。


正岩产区以沙砾壤为主


除了四周的环境,最为重要的指标在脚下,茶园的土壤。因为有关山场的划分,在诸多条件中,土壤最为关键。著名的乌龙茶评茶师、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陈郁榕曾经在《好山好水出好茶》系列报道中表示,她对山场划分的依据是根据茶园土壤成土母岩类型及风化程度来区分:


正岩区,茶园土壤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风化火山砾岩、红沙岩、页岩组成。

半岩区,茶园土壤成土母岩风化程度类似正岩区夹有半风化母岩及石砾。

洲地,茶园土壤大多为三条溪流(崇阳溪、黄柏溪、九曲溪)靠武夷岩两岸的冲击土。

外山,茶园土壤大多为红壤土、黄壤土。


外山



“三坑两涧”的争议


每当有人问起什么是“三坑两涧”?百度一下,很多说法都解释为——“是旧时提法正岩产区的代表为“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


但还有一个版本,说两坑中除了慧苑坑,另一个应该是“大坑口”。


查找正式文献,会发现张天福在其1994年主编的《福建乌龙茶》一书中记载:“武夷正岩茶,产于武夷山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等地。”


流香涧




台湾著名茶学家林馥泉先生也在1943年出版的《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一书中也提到:“武夷重要之产茶地多在山坑岩壑之间,产茶最盛而品质较佳者有三坑,号武夷产茶三大坑,即慧苑坑、牛栏坑及大坑口是也。所产之茶称为大岩茶。”


这两位茶界比较权威的专家都著都认为“三坑”应该是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而不包含倒水坑。


不过不论是大坑口还是倒水坑,都符合岩茶核心产区的特征——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渗水细流,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气温温差较小。并且,现在的流香涧与倒水坑确实是连着的,所以不论“三坑两涧”是哪个版本,所生之茶都为极品。





坑涧、丹岩茶口感有什么不同?



岩茶的正岩产区又有幽谷和岩上之分,而幽谷更佳。“三坑两涧”正生长于幽谷之间,这里的土壤含沙砾量较多,多达24.83~29.47%,幽谷的“v”字地形便于土层的堆积和沉淀,所以这里的土层较厚,矿物质含量高,而沙砾壤多又增强了土壤的通透性,故土壤厚而疏松,通气又利于排水。


在陈郁榕看来,武夷岩茶首重“岩韵”,其次好茶口感又表现为清则幽远,锐则浓长的品质风格。清则幽远的品质风格表现香味清、细、幽、纯、雅的特点;锐则浓长的品质风格表现为香味醇、浓、锐、厚、甘的特点。




而武夷“岩韵”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成因就是土壤下的岩层和土壤中的沙砾含量高,而品质风格除了品种本身的特点和工艺,跟周边环境综合构成的“微域气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武夷山的丹岩产区会跟正岩区真正区别开来的关键在于土壤,丹岩产区的土壤多数以红、黄壤以及冲击土为主,这样的土壤通透性差,质地粘重,矿物质含量低。丹岩地区有较多大片面积的茶叶种植于坡地或平地上的茶园,四周开阔、夏不遮阳、冬不挡风等,与“三坑两涧”的山场形成强烈对比。生长在这里的岩茶,往往“岩韵”不显,香高而难幽远、浓锐,味重而难醇厚、鲜活。



时下,因为传统区分中的“外山”涌现了不少优越的高山生态茶园,部分拥有沙砾壤、生态环境接近核心产区的茶园,岩茶品质不输正岩产区,所以,“外山”的概念也将渐渐被高山生态茶园所替代。


就像世界上没有极致的“好人”和“坏人”一样,多数人都有介于中间各有优劣,茶也一样,多数的岩茶山场,多数的岩茶也往往处于中间地带,“三坑两涧”是少数,外山也有很多高山、甚至砾壤含量很高的山场。所以,就像文章开头所言,即使走过千山万水,也不一定能了解岩茶点滴,但是,实地走过那山那水,了解过山场的好坏所在,至少当新的一个山场出现在你眼前时,你的心中已有了评判的标杆。



2006年武夷岩茶国标最大的改动就是将山场划分取消,这样的举措似乎象征着让大家能以更广阔的心态接受武夷岩茶,岩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可能就靠山场最核心的那点茶,而好茶也绝不止于那点茶。有句话说得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想,我们之所以这么用心地去懂这片山水的珍贵就是在于,更加珍爱它们。




编辑 / 初空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