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微商卖茶叶怎么样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疫情之下的茶叶行业,资本主义只会让你头上越来越绿

  春天是个好季节,除了是个发情的好季节,对于爱茶者来说更是一个狂欢季。

  对于茶叶行业而言,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绝对不是虚言。

  大部分茶类最珍惜的那茬都是在春天被承包下来的,而且茶农每年的收益中,春茶也是占据半壁江山的。

  从古至今,茶叶在我们中国里始终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丝绸之路到古茶马道,茶叶都一直充当着“商贸大佬”的重要角色,至今甚至扮演起了暴利的智商税,还有色狼们的“噩梦”的噩梦——微商卖茶小妹。

  

  真佩服茶叶这种东西,不仅能喝,还能“割韭菜”。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扒一扒,茶叶这个朴实无华的农产品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收割人们智商税的“黑手”?

  第一点,就是茶叶的复杂性。

  在中国,茶叶一共分成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红茶、白茶六大类,我都怀疑杨丞琳那首《气球》里的“黑的白的红的黄的”灵感是来自于茶叶。

  

  如果还要再细分下去,又有生长环境、烘焙程度、工艺等环节细化,还能够分出上百种品类出来。

  而且,有的时候复杂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设限,高门槛。

  除此之外,茶叶的自我设限还在于它的难标准化。

  即使是同一品种的茶叶,也会根据地区、产量、采摘时间进行千差万别的定价,想要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几乎是不可能。

  这就很容易造成一个局面:胡乱定价,滥竽充数。

  第二点,茶口味存在主观性,难以评选。

  对于茶来说,如何去判断这个品类的茶属于“好茶”,一直都备受争议。

  有人定义“好茶”就是口感要好,浓而不涩,还要有回甘,能生津止渴。但口味这种东西都是人云亦云,每个人对“好茶”的定义都不一样。

  这就像你常年吃惯一家餐厅的味道,你说它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餐厅,这合理吗?当然不合理,它不是好吃,只不过是你吃习惯了。

  因为口味这东西太私人化,你很难去给到一个分数线。就像有人觉得几百块的茶饼就很带劲,但也有人嘴刁不是西湖龙井御前十八棵他根本咽不下去。

  只是从商业角度上来看,恰是因为这个口味和价格上无法标准化,就代表着可以进行价格歧视。

  因为茶贩子可以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效用,对茶叶进行差异化定价,你肯定发现过同一种茶叶在茶商的手上他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卖出不同的价格。

  但是普洱这类茶,他就能卖出花来给你看。

  第三点,就是营销广告给它带来的高品牌溢价。

  李宝嘉著作《官场现形记》里面有句这样的话:

  “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人一旦有钱,就喜欢开始装作自己生活有品味,尤其是那些不懂行的人,如何让自己混入圈里面呢?最简单的事情,就是砸钱,无论懂不懂行,贵就一定对。

  所以说,消费市场里从来不缺那些愿意为逼格买单的消费者,特别是那些对茶叶一窍不通的人,他们想要让自己显得有品位,那就是买高价茶叶。

  于是说,这些“大水鱼”就养活了一批不惜成本做广告、炒概念营销的人。

  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之前市场上出了一款名叫“牛栏坑”的武夷岩茶,当时市面上的茶商皆以能售卖它当做一种实力的证明,在各大电商店铺里面也是镇店之宝。

  可大家知道牛栏坑虽然是个好东西,可它每年的产量是有限的,一年就那么点到市场上流动,于是那些醒目的茶叶企业就赶紧跑去牛栏坑圈地插牌子。

  

  这就无疑是给自己的品牌打了广告,作为在当地拥有茶叶基地的宣传,并推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师茶、私房茶、名家茶。

  你们喝过那些所谓的大师茶吗?之前我爸的朋友送了我们家一罐,听说还挺贵的。结果一喝,什么都不是!

  这些大师茶,有的甚至直接就是请了个大师签个名,这个茶叶的价格就可以立马翻了好几倍,一系列的营销手段下来,牛栏坑就眨眼间变成了奢侈品,对标的价格也都不再是同类的其他茶价格。

  再加上茶叶在中国也是送礼的好选择,人情往来的刚需也让它变得越来越高价,因为大家逐渐都相信一个事实: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还有前段时间在电梯间里面出现的李宇春和李易峰。

  大家知道竹叶青为了这两张脸的营销,花了6个亿去和分众传媒签了合作协议么?

  

  高频的宣传再加上高档次的包装,再和一线城市的豪华店面配合打上一记漂亮的组合拳,立马这款茶叶就直接飙升高端奢侈。

  昨天我和一个家里做茶叶行业的朋友聊天,我问他为啥现在茶叶的价格涨幅那么夸张,它们真的有那么好吗?

  朋友和我说,其实这些茶叶哪里有那么夸张,再好不也就是喝嘛!茶叶价格飙升的背后,还是因为它自身的属性发生了改变。

  正如“盲盒”这个新潮的东西,也是从玩具一下子窜到了收藏品的位置,价格就随之升级了。

  还有“普洱太上皇”之称的云南金瓜贡茶,作为普洱茶中的绝品,曾经以100克35万元的拍卖价摘下“普洱历史上最贵茶”的称号,光是它的投保金额就高达1999万元。

  你说它比黄金贵,也不是说梦话。

  今天在公司,我还听见有同事在那边讨论,究竟现在的茶叶真实价格该如何判断?

  毕竟现在的营销套路实在是层出不穷,真的很难说清楚这茶叶买回来究竟值不值!

  我们回归到产品的本质上来看,茶叶本身就是一种为大家提供咖啡因和维生素的农产品,本身是没有多大的价值。

  

  从产业链上回追,茶叶行业的上游是种植业,设计茶农和产茶基地,主要承担种植和采摘新茶。

  但茶叶行业长期以来都是粗放发展,上游的种植业体系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模式,加上茶叶将就挑选精细,摘茶机械化程度低,多数都要靠人工。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18年的调研报告显示,全国采茶工均价是120~150元一天,并且这个均价还会持续上升。

  足以证明,茶叶的成本价格更多是来自于人工,而并非茶叶本身。

  抛去营销手段,只看产地和采摘难度的话,茶叶还是有一套自己的检测标准。

  虽然说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好茶”的定义很难下个标准,但自身的成本是恒定不变的,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啥时候都不过时。

  像往年3~4月份都是传统春茶的销售旺季,但是今年行业肯定是不会太好,受到疫情影响大家都懂。

  比如杭州,几百亩地的大茶园即使到了开采期都没办法正常采摘,因为遇到了大量茶工返工困难,外地工人即使回到杭州也需要隔离两个星期。

  有些杭州做茶叶行业的朋友都抱怨,说以往外地茶工的薪酬为每天150~200元,现在都已经涨价了20%~30%,本地茶工的要价也几乎都在200以上,这样成本又更高了。

  加上受到疫情影响,现在经济都不景气,今年生意恐怕都很不好做。

  

  而且茶叶的采摘时间都是非常短暂的,可以说就是和时间赛跑,要是过了这段时间,那估计就要喝西北风了。

  在云南,也同样面临着小树茶时值成熟,却无人采摘的尴尬局面。

  对于茶商来说,今年也是备受影响的一年。

  以往这段时间茶商们都会大规模收购原料,但现在疫情来袭,各地茶叶批发交易市场都尚未全面恢复,下游的消费市场受到影响,那销售回款的速度也就缓慢,今年的销售预期也随之降低。

  毕竟,还是我常说的那句话,现金流才是企业的生存的根本!

  今年这个行情,我觉得多数的企业最先思考的不是能趁着机会抄底赚多少,而是想着怎么样让自己不破产。

  好在,现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发达,逐渐进入5G时代,线上销售成为了今年的突破口。

  线上直播成为了农产品滞销的新出路,茶叶也是属于农产品,而且许多茶企也不端着高档字号的称呼,开始推出许多接地气的茶叶,不搞天价茶,不炒作头茶,就是为了给大家买到一口适合自己的口粮茶。

  

  就连小罐茶这个走上神坛的品牌,今年也推出了一款首次跌破百元价格的茶叶,看来各大茶企都明白了这个时候就不该搞什么营销套路,回归本质才是最好的。

  所以嘛,茶叶它本身就是一种接地气的东西,又何必给它强行套上昂贵的外衣呢?

  就像馒头,作为干粮它就是便宜、实惠,你现在非要弄什么牛肉口味馒头、三文鱼口味馒头来给它提价,那顾客为什么要花这个钱来买你的馒头呢?如果我有这个钱,为什么不直接去吃牛肉、三文鱼呢?

  脚踩着地上,才踏实,人才不会飘

  来源:推雪球的人

茶产业正经历深度变革?茶城商家的出路在哪里?

临近春节,中外茶商团队对多处茶城进行了走访,回来之后很多记者都在感慨,2019茶城越来越难做了!在这次走访过程中很多老茶商的销售额较5年前下降了一半,更有一些已经下降了三分之二!很多茶商朋友都在感叹,未来5年茶城还有活路吗? 

中国茶产业正经历深度变革

当前,中国茶产业正在经历着深度变革,很多人还不觉得,但是却实实在在发生着。具体来说,近年来中国茶产业的品牌和渠道与前些年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品牌越来越重要,前些年中国茶叶的销售还是以品类为主,消费者购买产品多是寻找某个品类,而近年来消费者购买茶叶也开始注重品牌。比如,一些经常购买高端茶用于商务礼赠的人群开始关注小罐茶等有品牌的产品,这使得一些没有品牌的产品销售给用于礼赠的人群遇到了阻碍。而茶城商家销售的产品多以无品牌的产品为主,在竞争中茶城变得处于劣势。

新兴渠道正在崛起,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茶产业,茶叶的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多。在电商方面,电商渠道在崛起,淘宝、天猫、京东还各种电商渠道都在崛起;在微商方面,虽然近年来“卖茶女事件”等方面给微商卖茶蒙上了阴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包括朋友圈、直播、头条等新的销售方式正在大量销售茶叶产品;在实体渠道方面,包括酒商、品牌专卖店、品牌专柜在内的实体店正在增多,顾客购买茶叶产品的渠道也在增多。

人群日益细分,早期人们购买茶叶产品只是为了饮用,茶城的产品品质和价格都能让顾客接受,加上相对集中的优势使得茶城成为了购买茶叶产品的首选。但是,随着人群的细分,茶城的优势显得不是那么明显了。比如,80、90群体正在成为消费者的主流,而他们购买茶叶产品更多得是通过网络;商务送礼群体也正在成为消费的主流,而商务送礼群体购买产品更喜欢品牌和开具正规发票,所以他们更喜欢选择专卖店、专柜等渠道。人群在细分,市场也在被瓜分,茶城的老板们,你们还好么?

传统茶商面临3重冲击

我们不难发现,所有进驻茶城的茶商销售模式都无外乎三个,有的是为了批发,有的是为了零售,还有的是为了招商。而在移动互联时代,几乎所有传统行业都面临着互联网的冲击!当然,茶商也不例外,几乎所有传统茶商都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冲击:

第一,茶叶信息透明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难度越来越低。你的茶叶大概价格是多少?怎么辨别茶叶好坏?商家的信誉怎么样?在移动互联网上都能查到。所以,我们很难再站在专家角度向消费者兜售自己的经验。

第二,茶叶购买渠道多元化。在互联网不发达时代,买好茶到茶城、批发茶去茶城……几乎所有茶叶需求都在茶城完成。但是,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淘宝、阿里巴巴甚至微信、微博、专门的网站都成了消费者购买茶叶、下级茶商批发茶叶的渠道。

第三,竞争对手专业化。在数年前,茶叶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传统茶商、茶企的竞争。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业外资本和专业团队开始进入茶叶行业。比如,小米、网易,他们依靠移动互联网的成功经验,在销售上占据了更大的优势,正成为传统茶商新的竞争对手!

茶城正在没落?

在走访过程中,中外茶商也发现几乎所有的入驻商户都在说“茶城的辉煌时代过去了,茶城的优势越来越少,茶城正在没落!”茶城到底失去了什么优势呢?

第一,茶城正在失去价格优势。移动互联网和交通、物流的快速发展,使得茶商和茶农、茶场正在快速对接。中外茶商在安溪中国茶都与一位“80后”茶商聊天时,这位茶商向中外茶商介绍了这样一则故事,在5年前,全国的茶商到安溪找茶几乎都是到中国茶都,但是这几年随着当地交通的发展,全国茶商到安溪除了到中国茶都外,几乎都要去产地参观、交易,因为随着交通的发展直接与源头对接价格优势更为明显。

第二,茶城正在失去批发集散地优势。前面已经谈到,茶城正在失去价格优势,而价格优势的失去,直接导致以价格优势吸引客户的批发优势“崩塌”。在走访茶城过程中,很多茶商都对小编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直接受益者是新一代茶农,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宠儿,更懂得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利用新媒体寻找客户,通过互联网直接交易,利用物流直接发货。

第三,茶城正在失去人气聚集地优势。传统市场条件下,茶城是人们购买好茶的唯一渠道。但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网店、微店。人们想购买优质茶叶已经不需要去茶城,商户要批发茶叶也不一定要去茶城。加上近年来,茶城爆出多种问题、茶叶暴利问题等,使得信誉打折,都使得潜在客户选择了更靠谱的方式。

茶城的未来在哪里?

移动互联网时代,谁与消费者的心距离更近,谁就更容易将自己的茶推荐给消费者。从真正的距离上,一个城市的茶城一定比几千公里以外破旧民房里的茶商距离更近,但是也许一根网线就让茶商和消费者只接变成了“零距离”!茶城和茶城商户的未来在哪里?

第一,茶城必须品牌化。随便搜一下新闻,我们不难发现,茶城涨租导致商户集体反对的新闻层出不穷,茶城和入驻的商户站在对立面,双方的争执恰恰忽略了消费者,最终往往导致“双输”的局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茶城必须意识到,单单提供场地已经不能满足商户的需求了,单单比拼租金也不能完全稳住商户,因为即便茶城租金再低,也不能低过偏远地区的破败民房,但在互联网时代,偏远地区的破败民房一样能通过互联网将茶叶卖给消费者。对于茶城来说,只有为入驻商户、来往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实现品牌化,才能持续发展。

第二,入驻茶城的茶商,也应该是品牌化。无论是零售、批发或招商,都必须品牌化。如果我们能去一下厦门最早的茶叶市场——海峡茶都。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茶都最早并不是开发商有意建设的茶叶市场,而是福建茶农为了自己卖茶而自发形成的一个茶叶市场。据说,当前福建主流的茶叶企业最早几乎都是在海峡茶都卖过茶,可见品牌的力量有多强!当然,品牌化不是说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而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让消费者、进货商信任、并愿意与你打交道。

第三,入驻茶城的茶商必须关注新的营销方式。无论行业怎么改变,抓住客户,把顾客需要的产品卖给客户,这个本质不会变。因此,入驻商户必须在此基础上,关注新的营销方式。具体来说,当前值得我们关注的营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方式,主要倾向于将线上和线下打通,通过线上的网络把茶卖给消费者;另外一种是新的营销方式,必须社群营销、自媒体营销、客户数据库建设等等,通过一系列营销方式赢得顾客。

总之,无论世界怎么变,客户对于茶叶的需求不会变。谁能通过合理的方式,抓住客户需求,就能赢得顾客。所以,如果茶城和商户抓住了客户的核心需求,就有存在的价值和空间!

茶产业正经历深度变革?茶城商家的出路在哪里?

临近春节,团队对多处茶城进行了走访,回来之后很多记者都在感慨,2019茶城越来越难做了!在这次走访过程中,很多老茶商的销售额较5年前下降了一半,更有一些已经下降了三分之二!很多茶商朋友都在感叹,未来5年茶城还有活路吗? 


中国茶产业正经历深度变革


当前,中国茶产业正在经历着深度变革,很多人还不觉得,但是却实实在在发生着。具体来说,近年来中国茶产业的品牌和渠道与前些年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品牌越来越重要,前些年中国茶叶的销售还是以品类为主,消费者购买产品多是寻找某个品类,而近年来消费者购买茶叶也开始注重品牌。比如,一些经常购买高端茶用于商务礼赠的人群开始关注小罐茶等有品牌的产品,这使得一些没有品牌的产品销售给用于礼赠的人群遇到了阻碍。而茶城商家销售的产品多以无品牌的产品为主,在竞争中茶城变得处于劣势。


新兴渠道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茶产业,茶叶的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多。在电商方面,电商渠道在崛起,淘宝、天猫、京东还各种电商渠道都在崛起;在微商方面,虽然近年来“卖茶女事件”等方面给微商卖茶蒙上了阴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包括朋友圈、直播、头条等新的销售方式正在大量销售茶叶产品;在实体渠道方面,包括酒商、品牌专卖店、品牌专柜在内的实体店正在增多,顾客购买茶叶产品的渠道也在增多。


人群日益细分,早期人们购买茶叶产品只是为了饮用,茶城的产品品质和价格都能让顾客接受,加上相对集中的优势使得茶城成为了购买茶叶产品的首选。但是,随着人群的细分,茶城的优势显得不是那么明显了。比如,80、90群体正在成为消费者的主流,而他们购买茶叶产品更多得是通过网络;商务送礼群体也正在成为消费的主流,而商务送礼群体购买产品更喜欢品牌和开具正规发票,所以他们更喜欢选择专卖店、专柜等渠道。人群在细分,市场也在被瓜分,茶城的老板们,你们还好么?


传统茶商面临3重冲击


我们不难发现,所有进驻茶城的茶商销售模式都无外乎三个,有的是为了批发,有的是为了零售,还有的是为了招商。而在移动互联时代,几乎所有传统行业都面临着互联网的冲击!当然,茶商也不例外,几乎所有传统茶商都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冲击:


第一,茶叶信息透明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难度越来越低。你的茶叶大概价格是多少?怎么辨别茶叶好坏?商家的信誉怎么样?在移动互联网上都能查到。所以,我们很难再站在专家角度向消费者兜售自己的经验。


第二,茶叶购买渠道多元化。在互联网不发达时代,买好茶到茶城、批发茶去茶城……几乎所有茶叶需求都在茶城完成。但是,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淘宝、阿里巴巴甚至微信、微博、专门的网站都成了消费者购买茶叶、下级茶商批发茶叶的渠道。


第三,竞争对手专业化。在数年前,茶叶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传统茶商、茶企的竞争。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业外资本和专业团队开始进入茶叶行业。比如,小米、网易,他们依靠移动互联网的成功经验,在销售上占据了更大的优势,正成为传统茶商新的竞争对手!


茶城正在没落?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几乎所有的入驻商户都在说“茶城的辉煌时代过去了,茶城的优势越来越少,茶城正在没落!”茶城到底失去了什么优势呢?


第一,茶城正在失去价格优势。移动互联网和交通、物流的快速发展,使得茶商和茶农、茶场正在快速对接。中外茶商在安溪中国茶都与一位“80后”茶商聊天时,这位茶商向中外茶商介绍了这样一则故事,在5年前,全国的茶商到安溪找茶几乎都是到中国茶都,但是这几年随着当地交通的发展,全国茶商到安溪除了到中国茶都外,几乎都要去产地参观、交易,因为随着交通的发展直接与源头对接价格优势更为明显。


第二,茶城正在失去批发集散地优势。前面已经谈到,茶城正在失去价格优势,而价格优势的失去,直接导致以价格优势吸引客户的批发优势“崩塌”。在走访茶城过程中,很多茶商都对小编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直接受益者是新一代茶农,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宠儿,更懂得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利用新媒体寻找客户,通过互联网直接交易,利用物流直接发货。


第三,茶城正在失去人气聚集地优势。传统市场条件下,茶城是人们购买好茶的唯一渠道。但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网店、微店。人们想购买优质茶叶已经不需要去茶城,商户要批发茶叶也不一定要去茶城。加上近年来,茶城爆出多种问题、茶叶暴利问题等,使得信誉打折,都使得潜在客户选择了更靠谱的方式。


茶城的未来在哪里?


移动互联网时代,谁与消费者的心距离更近,谁就更容易将自己的茶推荐给消费者。从真正的距离上,一个城市的茶城一定比几千公里以外破旧民房里的茶商距离更近,但是也许一根网线就让茶商和消费者只接变成了“零距离”!茶城和茶城商户的未来在哪里?


第一,茶城必须品牌化。随便搜一下新闻,我们不难发现,茶城涨租导致商户集体反对的新闻层出不穷,茶城和入驻的商户站在对立面,双方的争执恰恰忽略了消费者,最终往往导致“双输”的局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茶城必须意识到,单单提供场地已经不能满足商户的需求了,单单比拼租金也不能完全稳住商户,因为即便茶城租金再低,也不能低过偏远地区的破败民房,但在互联网时代,偏远地区的破败民房一样能通过互联网将茶叶卖给消费者。对于茶城来说,只有为入驻商户、来往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实现品牌化,才能持续发展。


第二,入驻茶城的茶商,也应该是品牌化。无论是零售、批发或招商,都必须品牌化。如果我们能去一下厦门最早的茶叶市场——海峡茶都。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茶都最早并不是开发商有意建设的茶叶市场,而是福建茶农为了自己卖茶而自发形成的一个茶叶市场。据说,当前福建主流的茶叶企业最早几乎都是在海峡茶都卖过茶,可见品牌的力量有多强!当然,品牌化不是说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而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让消费者、进货商信任、并愿意与你打交道。


第三,入驻茶城的茶商必须关注新的营销方式。无论行业怎么改变,抓住客户,把顾客需要的产品卖给客户,这个本质不会变。因此,入驻商户必须在此基础上,关注新的营销方式。具体来说,当前值得我们关注的营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方式,主要倾向于将线上和线下打通,通过线上的网络把茶卖给消费者;另外一种是新的营销方式,必须社群营销、自媒体营销、客户数据库建设等等,通过一系列营销方式赢得顾客。


总之,无论世界怎么变,客户对于茶叶的需求不会变。谁能通过合理的方式,抓住客户需求,就能赢得顾客。所以,如果茶城和商户抓住了客户的核心需求,就有存在的价值和空间!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