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胎菊王汤色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细说杭白菊、胎菊与贡菊

1、杭白菊、胎菊与贡菊的产品品种差别:杭白菊未开放的花蕾叫做胎菊(也称蕾菊),10月末第一批采摘质量最好的是名符其实的胎菊王。胎菊是杭白菊中的上品,一般作为礼品的都是用胎菊。花蕾全部开放后采摘下来的就是杭白菊。杭白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桐乡地区的特产。它与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邓菊,都是中国驰名的茶用菊。贡菊也称“黄山贡菊”、“徽州贡菊”,又称徽菊;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

 


2、杭白菊、胎菊与贡菊花朵的外型区别:盛开的杭菊中间有深色花心;未盛开的杭白菊称作胎菊,颗粒米黄色,大小均匀,紧凑;贡菊花朵基本都是瓣儿,颜色泛白,花心很小。

 




3、杭白菊、胎菊与贡菊加工工艺差别:杭白菊是经过蒸熟后晒干的,所以看起来是粘在一起的饼状;第一次在杭白菊花朵未完全张开的时候摘收下来的为胎菊,前两次采摘的质量最好,经干燥加工出来后为特级花选用的是头序花蕾初开的嫩芽,精心的蒸制,烘焙而成,具有独特的味道.以它的稀少而颇为珍贵。黄山贡菊是新鲜菊花直接烘干而成的生菊花,是一朵一朵的。

 


4、杭白菊(胎菊)与黄山贡菊的产地差异:杭菊(胎菊)原产地为浙江省桐乡市(注意杭白菊的产地不是杭州哦);贡菊原产地为安徽黄山所属的歙县、休宁一带。杭白菊一般种植在平地上,而黄山贡菊大多生长在坡地。

 


5、杭白菊、胎菊与贡菊的功效差异:杭白菊、胎菊和贡菊都是清热去火明目的,不过杭菊和胎菊更重平肝明目,主要去肝火;而贡菊是清肺火的。所以,一般杭白菊更多为入药,杭白菊之胎菊和黄山贡菊更多作为日常饮品。

 


6、贡菊、杭白菊和胎菊的口感及味道差异:杭菊本身含糖份,闻上去有些甜,且经过蒸晒,冲泡后茶水也略有甜味儿,因此口感比较平和,尤其是胎菊,汤色淡黄,如淡淡的茉莉花茶,并无显著的苦涩味。 贡菊冲泡后则口感稍显冲烈,保持了浓重的菊花原始味道,所以通常需要加点冰糖或者白糖来调味。贡菊冲泡后汤色黄种带绿(因为没有经过蒸制的原因,保持了原始的绿色),冲泡后存放数小时还能变为绿色,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并不是变质的表现。

 


7. 杭白菊、胎菊与贡菊的价格差异:胎菊一般要高于杭白菊和贡菊的价格,品质相对来说要好一些,是送礼的首选佳品。如果是个人饮用的话,依个人喜好,三者都是不错的选择哦。

 

   那么,到底杭白菊、胎菊和贡菊哪个好?我应该购买哪种菊花饮用呢?当我们了解了黄山贡菊与杭白菊及胎菊的细微差别之后,大家关心的问题其实也就有了答案:其实无所谓杭白菊好,还是黄山贡菊,或者胎菊更好。至于选择哪一种菊花饮品,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我们给您的建议是:如果是日常饮用,杭白菊之胎菊王是最合适的产品,无论外形还是口感和汤色都比较好。如果是因上火引起眼睛红肿或者嗓子沙哑,为了清热功效更佳,不妨以黄山贡菊作为首选。

 

现代的都市人工作忙碌、烟酒侵蚀、环境污染又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普遍都有着各种上火的症状(青春痘、口腔溃疡、目赤、等等)。而年轻一代的工作生活娱乐中,往往离不开上网及长时间面对电脑。辐射和光污染更加剧了眼睛的长期疲劳,造成了视力日趋减退。如果你觉得经常性视觉模糊并开始看不清细小文字的时候,一定要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尝试日常泡饮这些菊花茶吧,想必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专家提醒:菊花茶并非人人皆宜。菊花茶最适合头昏、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及血压高的人喝;体虚、脾需、胃寒腹泻者都不宜饮用;糖尿病人或血糖偏高的人最好单喝菊花,不要加糖或蜂蜜;过敏体质的人应先泡一两朵试试,若没有问题再多泡,不应过量饮用;不明确自己体质的人喝菊花茶最好不要加冰糖。

“鼎承杯”第六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作品赏析

汇聚原创力量,引领设计未来

交融碰撞技艺,共赏茶器美学

“鼎承杯”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历时六载,累计参赛作品近万组,得到了行业内各大商(协)会、企业、博物馆、设计学院、协会等的大力支持。

今年,“鼎承杯”第六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强势集结各地行业大师、艺术家、设计师、手工业者,收到来自全国10个省的数百组匠心之作、大国之器,囊括紫砂、陶瓷、银器、漆器、石器等各类茶器臻品,展开了一场高规格、全领域的茶器美学盛宴。


“鼎承杯”第六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主办: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器具文化委员会、广西钦州市坭兴陶行业协会、建水县紫陶协会、云南陶韵建水陶博物馆、富平陶艺村、西安曲江富陶国际陶艺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协会、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局、德化县总商会


本次大赛采用“线上投票展示+线下评比”相结合的形式。

线上投票展示吸引了近40万爱器之人参与,总投票数高达数10万人次,评选出「鼎承·茶器原创设计人气奖」。线下通过权威机构的专家老师组成评审团,仔细审评、反复对比,最终评选出45件来自江苏、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的作品,荣获「鼎承·茶器原创设计金奖|银奖|铜奖」,其中特设「鼎承·茶器原创设计创新奖|新锐奖|最佳工艺奖」。

金奖

作品赏析

☆☆最佳工艺奖

银器—百子迎福图

设计人:韩文东

制作单位:深圳市韩银堂文化有限公司

此作品壶身整体采用高工錾刻,图案栩栩如生,人物千姿百态,神态各异,一砖一瓦一花一草皆刻画细致,仿佛活过来一般。錾刻图案复杂多变极为考验匠人功底,全程手工打制,繁多的环节导致了工时的耗费,不过杂中带细,慢磨细作出精品,才能给人美的感受!

☆☆创新奖

石壶-暮时幽居

设计人、制作人:程力钦

单位:福建案上有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理念:远山近水、几户人家,朝起闲赋、暮时幽居;远山含烟,一壶老茶,几许好友,便是人间好时光。作品通过浅浮雕的手法,结合到石壶上,把这一人间惬意的生活状态刻画出来。整个作品器型饱满,意境深远。

建盏-云盏古韵·茶海情

设计人、制作人:叶义云、叶行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云盏轩建盏陶瓷工作室

云盏轩建窑“云壶石瓢”是茶壶人的福音,它可提纯茶,去苦涩,具有防腐保鲜功能和养生功能,一壶多用,不挑茶也不串味;撇口盏,油滴斑就象流星雨,在高温火的作用下,把精华溶入到黑色的《葉義雲.撇口盏》盏里;三角花器,油滴浩瀚幽远的星光,繁星点点,远远近近,光芒万丈的群星就定格在油滴纹路里。

☆☆最佳工艺奖

建盏-烟花雨撇口

设计人、制作人:田景

建水紫陶-绿莺玉乳壶

设计人:廖梓宁

制作人:廖梓宁、赵静

单位:建水县祺窑陶苑

青山翠羽绿衣裳,心明眼亮嘴如枪。此作品以翠鸟与荷构建出的惠风和畅,呈现出吉祥如意,清秀活力的美好寓意。


紫砂-冰心玉兰

设计人、制作人:韩赛燕

灵感来源于玉兰花,壶身采用扁圆卡盖,加以玉兰花浮雕装饰,盖钮为一朵立体捏塑玉兰花,树干为提梁,尽显高贵优雅气质。

紫砂-四方福禄壶组

设计人、制作人:范程明

泥与器的结合,线与形的共鸣。此作品的壶、杯、托等每一个角度都棱阔分明,每一处衔接都俊朗有力。观纵向,皆呈四方棱形;观横面,均不离方器本质线条。光线下,每条棱线两面各蕴藏了一个美丽的光圈和一个沉醉的影子彼此协调,对应统一,虽为九件,却如一体。

潮壶—凤求凰

设计人:陈畅、陈锡祺、吴旭斌

制作人:章泽伟

单位:深圳鉴香陈普堂茶叶有限公司

【凤求凰】相遇是缘,相思渐缠。山高路远,惟有千里共婵娟。樱唇红,柳眉黛,星眸汪,情深意更长。无限爱慕怎生诉?款款东南望,一曲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创新奖

坭兴陶-秋实

设计人:梁日升

制作人:韩玉江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茶壶组合创作从南瓜的原型中得到启发,采用仿生设计的理念将南瓜与现代制壶技艺结合起来,寓意丰收喜庆、多子多孙、福运绵长、荣华富贵和生活幸福。

☆☆最佳工艺奖

建水紫陶-《金钢经》水盂

设计人、制作人:代云洪

单位:泥云陶艺店

作者因《金刚经》悟人生所感: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皆是无住,所有皆是名相。因建水紫陶细腻的泥性和特有的阴刻阳填工艺,能刻做精小物件,便将其用微雕技艺呈现出整篇金刚经全文。

银奖

作品赏析


紫砂-诗情花窗

设计人、制作人:顾珏

此壶采用赵庄朱泥,230c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瓣壶身造型精美大气,充满了文人雅士气息。俯视时犹如苏州园林的花窗,一步一景层层递进。

紫砂-自在壶

设计人:洪军、江建华

制作人:江建华

单位:洪运堂紫砂研究院

自在壶,造型别致,线条挺括流畅,稳重大气。壶肩与壶盖线条浑然一体,互连贯通,构设精妙;壶嘴设计挺拔有力,蕴含丰富气韵;壶把呈方形,体现出一种对称美和平衡感。此壶采用原矿清水泥,色彩红润朴拙,不会有浮泛之感;烧成后紫中显红,有积极向上的情绪照应,给人以乐观大度之感。


☆☆新锐奖

陶瓷-岩韵桃花香

设计人、制作人:刘逸哲、曾彩霞

单位:郑家小口(长沙一原陶瓷有限公司)

唐代长沙窑最早煅烧铜红瓷器,我们在传承的同时大胆创新实验烧制高温结晶铜红,取名“颜值红”。朵朵桃花自然散落,置于桌上,虽红艳惹眼却又不失优雅韵味,手握此器,举手投足间不失可爱,尽显文人风雅。

☆☆新锐奖

钧瓷-芳菲流霞

设计人、制作人:张运增

单位:张运增钧瓷艺术馆

它系出名门,是经典铜红釉色的窑变,形成亚光质感,只有春天的才容易烧制,成品极少;恰如《红楼梦》里史湘云,醉卧芍药裀。一位妙龄少女,微醉卧于芍药花丛中,天真,自然,可爱,最美的画面如眼前,历历在目。


☆☆创新奖

陶瓷花器-我有青鱼

设计人、制作人:陈丽玲

单位:广州喜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我喜欢插花,喜欢木本的花材比如樱花,放置茶桌上,有如置身樱花树下的境界。于是我在瓶子的口做小了,方便插大长条枝条。在瓶口旁,开了一个叮当“百宝袋”,插上花朵,一高一低错落有致……既有“树下”的“乘荫”,也可近赏鲜花。花瓶绘制技法有雕刻和釉下、釉中青花,为本人所绘画。

耀州窑青瓷茶器-宋象凤瑞秦祥

设计人、制作人:言实

单位:西安德雍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耀州青瓷为古老青瓷的贵族,代表秦岭的千峰翠色,与古都长安的祥瑞之气。作品采用耀州独有釉下刻花工艺为核心,以北宋纹饰为修饰,呈现出一组现代茶空间典雅的艺术品。镜像牡丹纹为托盘,神鸟凤穿牡丹纹缠绕盖碗和茶入小罐,缠枝牡丹纹作玉壶春花瓶和茶杯,天然矿石胎釉经过1320℃高温烧成。

陶瓷—青花斗彩描金茶器

设计人、制作人:杨静

单位:冯雯陶瓷艺术

在品茶之中领悟茶道带来的种种滋味,独一无二的魅力,以青色为主色调,观察茶水的颜色细品淡淡茶色兰花香气,感受茶从口入,兰花茶香从口蔓延至全身,一股能会意的茶香让禅意延续,用茶香抚平烦躁喧闹,静守着自己的内心,品茗阅报暂且贪享人间瞬息繁华。

潮州工夫茶器-竹影清风

设计人、制作人:赖通发

单位:潮州市湘桥区八邑茶壶工作室

听鸟鸣,品生活。作品以潮州工夫茶文化为背景,结合现代生活方式,特推出以烧电的陶炉,倡导一种慢生活,在喧嚣中慢下来,竹影之下品一杯好茶。

紫砂-岁寒三友竹节浑方壶

设计人、制作人:陈宪梅

容量500cc,老紫泥;总高12cm,四方,宽9.5cm,寓意松象征常青不老、竹象征君子之道、梅象征冰清玉洁。松是百木之长,经冬不凋;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梅耐寒开花,常被用于文人画中象征君子的高凤亮节。


建水紫陶-松鹤长春

设计人、制作人:丁梅

单位:云南建水紫陶管委会

松树与鹤,各具神异禀赋,松称“百木之长"长青不朽,傲霜斗雪,鹤则称“百羽之宗”,为高洁、清雅的象征,用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阴刻阳填装饰工艺制作手法,制作时以陶坯为纸,尽情挥洒泼墨,移字画于陶坯上,经多道刻填写画,把松鹤长春图表现在建水紫陶上,寓意中国人民平安幸福,长长久久。

☆☆新锐奖

建水紫陶-敦煌系列·一念之间&文殊菩萨

设计人、制作人:蒋维毅,白家雄,胡艺

单位:鸣窑记

一念之间:一念佛一念魔,文殊菩萨,智慧之化身。

坭兴陶-缘梦提梁

设计人:马远维、许展瑞

制作人:彭江、周昌燕

单位:广西钦州卫贸发展有限公司

坭兴陶纯手工镂空提梁壶,手刻二百六十字心经和残帖,侧面刻有线刻彩绘的释迦摩尼在云中冥想,中国的佛文化由来已久,佛能给人们带来祥和之气,是祈盼美好明天的福佛,有关佛的字画可以带来好的运气。

坭兴陶-梵音

设计人:许展瑞、马远维

制作人:彭江、周昌燕

单位:展瑞陶艺

坭兴陶纯手工提梁壶,单面手刻二百六十字微雕心经,配释迦摩尼菩提树下冥想,山水彩绘点刻画,禅语梵音,思量人生,返璞归真,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达到用壶人身心的舒适状态,也反应当今中国和谐盛世,共筑中国梦的美好状态。

坭兴陶-漓江秋意图

设计人:马远维、许展瑞

制作人:陆丹、蒋文慧

单位:广西钦州卫贸发展有限公司

本套茶具作品主要表现桂林漓江山水风光如画的特色,运用金银塔、花桥、靖江王府、逍遥楼等标志性建筑图案,点缀山水、白云、桂花等元素,表现秀美桂林的旖旎风光。桂花点点,喻贵人来,牢记习主席的嘱托,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在秋风中感受党中央关怀的暖意。


☆☆创新奖

红陶-吹口哨的士兵

设计人:LETHIKIMYEN、赵健勇、曾广春

制作人:赵健勇、彭珂、周佳璐

单位:广西自贸区朗玥湖山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战事乃人类发展之重要组成,杀戮,天性否?兵,或攻城略地,或保家卫国,口哨时,乃放松之态,人之初,性本善,天下太平才是人之所往。邕州红陶制之,陶,泥也,土也,思乡之念也。柴烧,更添硝烟味。

铜奖

作品赏析

陶瓷-花好月圆旅行套组

设计人、制作人:林星育

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新星陶瓷有限公司

该作品以优质白泥为原料,以牡丹等花卉浮雕为装饰,以青瓷为釉色,配小盘,壶,杯,小茶叶罐,方便携带,具有独特风格,又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建窑建盏-超薄胎《蝶恋花》盖碗

设计人、制作人:王桢

单位:煜翊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超薄胎建盏盖碗,内外盖施釉,造型灵感源自清代官帽,又为清官帽盖碗。

耀州窑-湖石牡丹纹品茗杯

设计人、制作人:李欣玮

单位:上奇造物陶瓷艺术工作室

隔时空的碰撞,耀州窑的宋代刻花技艺与现当代的实用茶器皿,采用耀州窑本土原矿胎土和釉料,做出这件精美的陶瓷品茗杯。

陶瓷-金银错-梅花直身圆足杯

设计人:徐斌

制作人:徐斌、柳林、谢正华

单位:景德镇景毓堂陶瓷有限公司

作品采用描金银工艺绘制于高温颜色釉胎体上,底足部分采用露胎工艺,造型灵感来自于汉代器物,绘制梅花纹饰展现当代文人画风。

钧瓷-归雁拂云

设计人、制作人:李红

单位:张运增钧瓷艺术馆

宋代翠玉系列又称故宫绿。釉色渲染如翠鸟羽毛般轻盈饱满,加之柴窑高温落灰的融合温润,色彩呈现古朴自然的气息。器物组合搭配,烘托茶席达到优雅境界。

紫砂-苹果壶

设计人:洪军、江建华

制作人:洪军

单位:洪运堂紫砂研究院

作品《苹果壶》灵感来源于天然苹果,苹果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寓意深厚。该器型属于光素圆器,壶身形似苹果。它圆融通达,不乏天然意趣,绰绰身姿,惹人怜爱,自然延伸,流畅舒缓,是执此壶时的第一印象。


银器-登高望远

设计、制作单位:广州道道一壶银器有限公司

登高望远:猴与时候的"候"和粤语“好”谐音,壶把采用飘逸延伸、天然风干的崖柏,登高处猴子“一揽芳华”,寓意美好将至。

瓷器-半瓢

设计人:狮窟大生(姜寅)

制作人:狮窟大生(姜寅)、黄国强

单位:且从容

此壶是狮窟大生与曼生隔空对话的系列作品之二,取葫芦的上半截为灵感,因此得名“半瓢”。此壶设计最大亮点是壶内凹型底,开水注入时壶内形成旋涡式水流,能让茶叶充分旋转翻滚;也让出汤后的残留茶汤与茶叶尽量分离,避免长时间浸泡而影响下一泡的汤感;壶嘴沿用束腰式设计,使得出汤更迅猛;同时又在壶嘴处做了收口,在出汤速率和水柱美观度上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银器—凤首银壶·冰纹

设计人:韩文东

制作单位:深圳市韩银堂文化有限公司

韩银堂凤首冰纹银壶,以凤首设计代替传统壶嘴,独具匠心;流嘴状首口仰天长啸,气势磅礴,福寿吉祥。壶面以传统银饰手法,手工錾刻冰裂纹、海浪纹饰。杂乱无序的同时又显井井有条,亦使纹饰产生了明暗对比的视觉观感,增添画面立体形象,整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息。

银器—禅莲心经包金壶

设计人:韩文东

制作单位:深圳市韩银堂文化有限公司

韩银堂“嵌金心经银壶”,壶身嵌入24k纯金片,以般若心经錾刻于银壶之上,经文采用创錾工艺,以刀代笔,一笔一画刻画有形、一字一句排列工整,一气呵成!


建盏花瓶-云罗星·葡萄曜

设计人、制作人:温其龙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云盏轩建盏陶瓷工作室

花瓶《云罗星.葡萄曜》为深沉古朴的黑蓝釉底,葡萄曜斑形态圆润无瑕,色彩绮丽,质感出众,釉水肥润,玻化极好,明显垂坠之感。葡萄曜斑呈金色卵状,纤长的玉兔银毫纹理条达,呈纯银色自上而下,宛若小溪彩石流水,至上而下渐变颜色,泛着似月华的银光,贵气与秀美,金属镜面感强,阳光照下闪烁着金、银、蓝等辉光,十分耐看,使其在自然光与室内光下都清晰可辨。

紫砂-海棠醉日

设计人、制作人:韩赛燕

该作品灵感来自沐浴阳光下的海棠花,故采用四瓣海棠花做主题,椭圆壶身筋纹成型,嘴把皆为四瓣筋纹结合,盖子用独孔太阳寓意醉日,通身洒进更显独特。

紫砂-唐韵对壶

设计人、制作人:章锐波

单位:章锐波手拉壶工作室

以香炉作为设计理念,大胆的突出线条感,让整个造型更加完美。

紫砂-清荷莲香

设计人、制作人:范程明

泥料:红清水泥;容量400cc;此作品壶身圆润如一池静谧的荷塘,清新拂面,气韵高洁。柔和的线条尽现典雅之美。盖上荷花自然铺就,荷叶为嘴,荷柄为把,一朵开得姣好的荷花覆上壶身,清新如诗,婉约如画,芬芳醉人。表现出荷优雅高洁的品性,和静若处子般的恬淡与温情。

陶瓷茶器-观宋·潮州工夫茶器

设计人:陈丽玲

制作人:陈丽玲、陆寿义

单位:广州喜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以古北宋瓷器形制为摹本,选用铜胎泥料,做出了紫口铁足、玉璧底、纹理冰裂、肌素无华的茶盘、壶承、水洗、温碗四件套。盖碗和品茗杯选用了景德镇高品质的玉泥,施青釉高温烧制。盖碗以小,刚好工夫茶三杯的量。品茗杯形制以清代若深杯为摹本,杯小,容易滚杯,而不烫手,更具实用价值。

建水紫陶-般若无相心经壶

设计人、制作人:赵静

单位:建水县祺窑陶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以传统微雕手刻《心经》为题,结合沁人茶香,实为尚佳品质,安乐常在。

☆☆人气奖

建水紫陶-无相烧·璀璨星河

设计人、制作人:何钰、包园、邓孝碧

单位:建水崇文同创紫陶文化有限公司

今夜,无法与你共赏一场流星雨,那么,就让我在美丽的璀璨星河下,静静的想你。

漆器-金玄

设计人、制作人:宫少冲

制作单位:深圳前海宫艺文化有限公司

本品为漆器作品,茶叶罐套装。选用上等锡胎,运用传统漆器制作工艺,耗时6个月,制作而成。色彩沉稳,华贵,富有内涵,器如茶。中国大漆工艺传承六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水紫陶-水盂、生机勃勃之绽放

设计人、制作人:郑春好

单位:建水县春好陶艺店

作品巧妙的构思,把油画技法运用在填泥中,让传统紫陶山水填泥与西方画法相结合,画面呈现出独特的表现方式,非常立体唯美。

建水紫陶-情系红河

设计人、制作人:丁梅

单位:云南建水紫陶管委会

云南红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有11个世居民族,这里的民族能歌善舞,服饰漂亮,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人们便会点燃火把,戴起头饰,摆出美酒,弹起四弦,鉴此,我便用陶泥制成民族头饰,描绘出了红河人民哈呢族的信仰,寓意民族团结和美好生活。

除建水紫陶-无相烧·璀璨星河之外,紫砂-菱花仙子、建水紫陶-窑变-清玩集雅也以高人气出圈,获☆☆最佳人气奖。

紫砂-菱花仙子

设计人、制作人:顾珏

此壶采用赵庄朱泥,200cc。壶身高挑优雅,椭圆形壶身更是增添了动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线条张力十足,大气精美。

建水紫陶—窑变-清玩集雅

设计人、制作人:李雨蔓

单位:建水县荣伟陶厂

采用云南建水当地五色土为源,取清供入画,手工制作而成,具实用与赏玩为一体之茶器。

以茶会友,品茶之芬芳

以器会友,探壶里乾坤

“鼎承杯”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我们明年再相约!

来源:深圳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清代皇宫里最爱喝什么茶?都有哪些饮茶习俗?

清宫皇室对茶叶的消费量巨大,且将茶应用于宫廷生活的各方各面。清初设置御茶膳房专门打理宫廷日常用茶,各处用茶皆从内务府广储司茶库定量领取。清宫饮茶既沿袭了明代泡制清茶、花茶等旧俗,又融入烹制奶茶等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并发挥茶叶的药用功能,以茶入药,制成代饮茶。宫中各项典礼活动多设置饮茶环节,茶叶日渐成为沟通君臣、宗藩、满汉关系的纽带。

宫廷是古代国家的核心,也是国家财富的最主要受益者之一,宫廷的各项消费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同时期社会的最高消费水平,文章通过对清朝宫廷饮茶进行研究,由点及面地介绍清代社会的饮茶习惯及其中的文化内涵,并以饮茶为切入点,探究汉族礼仪文化对清代满族统治者的影响及满汉文化之交融。

01

日常饮茶

清初设置御茶膳房负责收领各地缴纳的肉、油、奶、酒、菜、果等食品,打理皇室膳食和内廷酒席宴会。其中御茶房是专门侍候皇帝饮茶的机构,筹备茶水、奶茶和果品。御茶房以外,皇后、皇太后的寝宫里各自设有茶房,皇子皇孙迎娶福晋后,寝宫也会增设茶房。

清宫各处用茶是每月定期定量从内务府广储司茶库领取。各妃嫔、皇子日常消费的茶叶是每月领取定额,例如就六安茶而言,贵妃、妃、嫔每月例用六安茶各十四两,而贵人每月例用六安茶各七两,常在每月例用六安茶六两,小阿哥每月例用六安茶二两,小格格每月例用六安茶二两;此外,皇后茶房每月例用黄茶六百包,贵妃茶房每月例用黄茶三百包,妃、嫔茶房每月例用黄茶各一百五十包 。可见清宫内依身份等级不同,每月分配到茶叶数量各有差别。

清宫各机构用茶也由广储司定量供给。例如皇家御用品的制造机构造办处每月领散茶二斤,用于举办小型典仪活动和刊刻书籍的武英殿每月领散茶三斤,皇帝御门听政的乾清门每月领散茶三斤,内阁每月领散茶五斤,供奉诸神之所的万善殿每月领散茶五斤十两;小内学每年春夏秋三季每季六安茶二袋,御茶房每月领黄茶二十包,碱二十九斤六两 。

清宫日常茶饮主要有奶茶、清茶和花茶等,其中以奶茶消费最多。一筩(筒)奶茶需要“黄茶一包、盐一两、乳油二钱、牛乳一锡镟(每镟重三斤八两)” 。制作奶茶的各种原料定期定量地分配至各处。御前,乳茶例用乳牛六十头,每日泉水十二罐,乳油一斤,茶叶七十五包;皇后前,例用乳牛二十五头,每日泉水十二罐,茶叶十包;贵妃前,例用乳牛四头;妃前,例用乳牛三头;嫔前例用乳牛二头 ,体现出清代宫廷内极为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

奶茶大量用于御膳和各类筵席中,例如内务府档案记录道:乾隆四十八年(1783)正月初一日午宴,“未初二刻五分,万岁爷升座……送汤膳毕,乐止。承应戏未完,奉旨:送奶茶。奶茶碗盖一出,就送王子阿哥等位奶茶,奶茶毕,将茶桌请下,戏毕,转宴” 。

筵席奶茶需求量大且需要非常正式的制作过程。“筵席前一日,承办官率领熬茶蒙古(蒙古人)、熬茶拜阿唐至熬茶所,监视如法煎熬乳茶。熬毕,注缸内保存。筵宴日黎明,熬茶拜阿唐将乳茶倾入银茶桶,送至筵宴所。

清宫皇室还偏爱各类花茶。花茶有两种,一种是“以花点茶”。“以锡瓶置茗,杂花其中,隔水煮之。一沸即起,令干。将此点茶,则皆作花香。梅、兰、桂、菊、莲、茉莉、玫瑰、蔷薇、木樨、橘诸花皆可。” ;另一种是像珠兰茶一样,在茶叶制作过程中,以鲜花为原料,选绿茶作为茶坯,混合窨制。使如此制作出的茶叶带有花香,用时直接冲泡,人们也称其为香片茶,以茉莉香片居多。

清宫中名声最响的花茶是清高宗亲手创制的三清茶。三清茶以梅花、松仁、佛手为原料,高宗认为这三种物品皆属清雅之物,以之瀹茶,俱幽香。将宫中收集的雪水煮沸,将这三者与龙井茶一同冲泡便制成了三清茶。

▲ 龙井十八颗御茶 / 何光华 摄

清高宗作《三清茶》吟道:“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手铛,沃之承筐雪。火候辨鱼蟹,鼎烟迭生灭。越瓯泼仙乳,璮庐适禅悦。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软饱迩几余,敲吟兴无竭” 。

▲清乾隆款红漆描黑三清茶盅 (故宫博物院藏)

清茶泛指直接用沸水冲泡茶叶而不加其它物料的茶水。康熙年间,进贡宫廷的贡茶包括福建武夷山岩顶新茶、江西雨前芽茶、云南普洱茶以及女儿茶等;雍正时期进贡的贡茶如六安茶、松针茶、银针茶、松萝茶等;乾隆时期的贡茶有浙江的龙井茶、郑宅芽茶,江苏的阳羡茶、碧螺春茶,云贵的普洱茶,四川的仙茶、观音茶、青城芽茶,湖南的安化芽茶、界亭芽茶、君山芽茶,安徽的银针茶、雀舌茶、松萝茶等,相较于前朝,茶叶的来源和种类更为多元和丰富。

清代皇帝对冲泡茶叶的水十分讲究,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随身携带方斗称量泉水重量,最终认为天下泉水中唯玉泉山的泉水重量最轻、水质最清,遂封玉泉山泉水为“天下第一泉”,并作为御用水,就连在外出巡也要派人带着。

02

以茶入药的代饮茶

传说神农“遍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荼”就是茶,可以推测,茶叶的药用很早便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将中草药与茶叶配用,以茶代药,称为代饮茶。

明代初年,由周定王朱橚等人编修的大型方书《普济方》,在食治门中专辟“药茶”一篇,收载了药茶方八首;《永乐大典·医药集》中亦有代茶饮的记载。清代,记录药茶方的著作日益增加,代饮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陆廷灿的《续茶经》、刘源长的《茶史》、黄官绣的《本草求真》等书均载有代茶饮药方。

清宫代饮茶制作较民间更为讲究,皇帝、后妃养尊处优,身体稍有不适便要召见御医诊视,若病情不重,便会代茶饮来调理身体。

代茶饮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茶入药,将药效较轻的中药与茶叶搭配;另一种是仅选用数种中草药煎汤或用沸水冲泡之后,像喝茶一样饮用。以仙药茶为代表。

“清宫仙药茶由六安茶、乌龙茶,加上紫苏叶、泽泻丝、曹蒲、山植四味中药,经过特殊加工制成,具有减肥消滞、化浊和中、开郁通脉的效果,还用于感冒、伤暑引起的发冷发烧、头痛头疼以及病后消化不良、胸膈饱满、恶心呕吐等症,降脂效果也很明显,是一种四季必备的良药” 。

故宫博物院里至今还收藏着清代贡茶中的人参茶膏,几十块茶膏被完好地保存在青花瓷罐中。人参茶膏是将名贵药材中的人参与茶叶混合熬制,再用模板压制成形。人参具有修补元气、益气生津、补脾益肺和安神益智等多种有益功效,将人参与茶叶搭配制成茶膏,服用者既可以品尝茶香,又可以滋补身体。

▲ 人参茶膏(故宫博物院藏)

清宫医案整理编著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也收录了代饮茶药方数十首。例如“避瘟明目清上散”选取“珠兰茶一两二钱、南薄荷五钱、香白芷五钱、川大黄六钱、大青叶一两二钱、降香四钱等”研磨成细面状,兑冰片,再研磨,可用来治疗眼疾 。

03

清宫礼仪与茶

清代宫廷礼仪经历了由简单演变至成熟繁琐的过程,并且在这些仪式中,贡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清宫茶事形成于顺治年间,雍正时期进一步发展,乾隆时期达到鼎盛。

清朝初期,各项仪式多饮酒。例如崇德年间的祭天坛礼,“大学士范文程捧祝文自大政殿近前恭呈,奉命主祭大臣公塔占跪受,捧祝文前行,各官排列随后。至天坛,刑斋戒百日乌牛,上香,献果品,奠酒,照例行礼,奏文致祭” 。

而之后各项礼仪多以茶代酒。每年初春,四川官员须祭拜蒙顶山,采制蒙顶山茶“三百六十叶,贮两银瓶贡入帝京,以备天子效庙之供” 。

▲ 蒙顶五峰之间的皇茶园 / 陈书谦 摄

1、常朝礼

清代的朝会分为大朝和常朝。大朝是三大节,即元旦、冬至和万寿节,皇帝亲临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参拜庆贺。常朝则是召集官员处理国家重要政务的集会,举行常朝的过程中,也设置了严格的礼仪制度规范君臣行为。

常朝上,皇帝在太和殿升座后,赐诸王以下各官坐,“上进茶,王以下文武各官,俱就坐次,行一叩头礼毕,光禄寺执事人员,赐各官茶,各官就坐次行一叩头礼,饮毕,再行一叩头礼” 。赏赐大臣官员的贡茶多是由光禄寺承办的乳茶,由八旗马甲(骁骑兵)分赐之。

清乾隆六年(1741年),皇帝认为马甲赐茶,不甚雅观,命改由御茶房备茶,由内务府各执事人及内务府护军分别赐茶。每次,备茶四十桶,用执事人八十名,护军六十名,负责执茶桶、茶碗,按照大臣、官员坐次分别赐茶。

2、经筵活动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是帝王教育的重要活动。

顺治九年(1652年)题准,“春秋各举经筵一次” ,经筵前一日,皇帝和文武百官祭拜孔子,经筵礼上,君臣一同品茶议政。

《(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详细记载了经筵典礼的全过程:举行经筵典礼之日,皇帝御常服乘舆出宫到文华殿,殿内侍立有满汉讲官。皇帝升座,讲官进至案前行一跪三叩礼,满汉官员进前讲四书,皇帝宣讲御论,各官面北跪听,再由满汉讲官进前讲经。

之后皇帝由文华殿至文渊阁,各官进至阁内接受赐茶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举行了四十九次经筵。最初经筵上,文武大臣、讲官、翰林等人全部参加,席间只讲经史和品茶,没有歌乐。

乾隆五十二年(1787),特命演奏《抑戒》之章,以听乐清耳,品茶悦心。经筵所用茶,由光禄寺奉旨承办,每次例用六等满席二十二席,供乳茶十桶。

经筵后会举行日讲,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题准,“每岁春秋二仲月,皇上御经筵后,钦天监择吉举行皇太子会讲礼。是日,由太常寺启请皇太子诣传心殿,行告祭礼。至会讲时,礼部官启请皇太子诣主敬殿,进讲经书。停设筵宴,光禄寺备茶。饮毕各退” 。

▲ 文渊阁

3、视学仪

视学仪是清帝听取国子监祭酒讲四书的礼仪,以“尊师重道为教化之本” ,顺治九年(1652年)开始进行,顺治十四年(1657年)再次举行。

康熙八年(1669年),“皇上临雍,重颁敕谕,一如前礼。”视学仪上,“上幸太学,行释奠礼……前一日,上于宫中致斋,设黄幄御座于彝伦堂内正中。上出东长安门,至成贤街棂星门外,又中路入黄幄内,上对孔子为行二跪六叩头礼,众臣随礼,礼毕后,满汉讲官进讲,讲易经、四书等,之后赐王以下各官茶。次日,于太和殿赐座赐茶” 。

4、茶宴

茶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唐代达到鼎盛,是一种由煎茶待客演化而成“以文会友”的聚饮方式。

唐代诗人钱起曾在《与赵吕茶宴》诗中描述了茶宴的情景:“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净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字里行间将文人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宋代朝廷开始举行大型茶宴,由皇帝赐茶。

至清代,宫廷茶宴成为宫廷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仪式,主要内容为赋诗、品茶等,此风肇始于康熙朝,乾隆时达到极盛。

《养吉斋丛录》中记载道:“重华宫茶宴,始于乾隆间。自正月初二至初十日,无定期。” 起初没有固定的宴会地点,乾隆年后定在重华宫举行。众人“列坐左厢,宴用果盒杯茗。御制诗云:‘杯休醴醁劳行酒,盘饤餦餭可侑茶。’纪实也。” 出席的以词臣居多,人数并不固定。茶宴上,众人饮茶作诗。诗歌“体裁亦古今并用,小序或有或无,后以时事命题……定为七十二韵,二十八人分为八排,人得四句。每排冠以御制,又别有御制七律二章。题固预知,惟御制元韵,须要席前发下始知之。” 诗成呈给皇上阅览,皇上颁赏珍物,官员“叩首祗谢,亲捧而出。赐物以小荷囊为最重。谢时悬之衣襟,昭恩宠也。余人在外和诗,不入宴”。

清高宗在位期间,除因皇太后丧事外,每年都要在重华宫举行盛大的茶宴活动,君臣所作诗句全部收录于《御制诗集》。

▲ 重华宫

5、千叟宴

清帝在宫内举行千叟宴,地点设在内廷,其宗旨是敬老尊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召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等年六十五以上者,六百八十人燕于乾清宫前” ,随后又召文武大臣官员及退休人员等年六十五以上的三百四十人在乾清宫前宴会。皇帝还特地命皇子、皇孙等宗室人员与之一同欢饮。

乾隆年间,千叟宴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官员。有一年,朝鲜国入京进献年贡,恰逢第二天举行千叟宴,于是中外大小官员年龄符合者皆可参与宴会 。

千叟宴上会进行专门的茶礼。乾隆年间千叟宴的茶礼上,尚茶正呈上茶后,“高宗纯皇帝进茶,众皆坐次跪行一叩礼,茶毕,侍卫等进,分赐殿檐下丹墀列坐之王公大臣官员等茶,王公大臣官员接茶,俱行一叩礼,饮毕乐止,恭进果筵于宾座前 ”。茶礼毕后,宴会上皇帝会撰写诗文,或命与宴者各自作诗以纪念盛宴,事后编成诗集《千叟宴诗》。千叟宴茶礼被历朝沿用,旨在加强民族团结,和睦君臣关系。

▲ 清代千叟宴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6、外藩宴

每年除夕及正月十五,清朝皇帝赐外藩蒙古宴,理藩院引蒙古王公、台吉人,领侍卫内大臣、八旗一二品武职等参宴。

尚茶正进茶,再奏《海宇升平之章》,尚茶正率侍卫等举茶案由中道进,注茶于碗。进茶大臣奉茶入中门,群臣皆就本位跪,进茶大臣向皇帝进茶,退立于西。皇帝饮茶后,与宴官员行一叩礼。进茶大臣跪受茶碗后退下。众臣就坐,侍从将茶水等分赐与宴臣僚,众臣先行一叩礼,饮毕复行一叩礼。尚茶正撤茶宴退。

除了上述礼仪之外,清宫每年的藉田礼、丧仪、千秋节、万寿节等仪式上皆需饮茶。皇后、皇贵妃、妃、嫔、皇太子、诸王、公主、王妃等册立册封之礼也都有赐茶一项。

▲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人物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礼仪是统治者试图通过把强势的文化符号融进人们生活的产物。清代统治者沿袭明代宫廷茶事,将汉民族的礼仪文化融入满族统治者的宫廷生活中,满汉两族文化不断磨合和相融,而形成一定范式。这些茶事中,饮茶已不单单为解渴,而成为一种礼仪符号和联系君臣、宗藩、满汉关系的手段。另一方面,正如杜浚所谓“茶有四妙”:“曰湛,曰幽,曰灵,曰远”。

饮茶是生活的艺术,对于宫廷而言,茶除了是礼仪的载体,也是清代皇帝在繁重的朝政之余舒放性灵、寻得身心放松和平静的重要途径。在康熙、乾隆、嘉庆等清代皇帝留下的众多诗作中,茶诗占据其中很大一部分。无论是康熙皇帝在避暑山写下的“烹茗汲泉清意味,个中谁解有真香”,还是乾隆皇帝在山中竹炉茶社写的“偶然消得片时暇,那是春风啜茗人”,皆是寄山水之趣,抒高雅之情,洒脱悠然自得之乐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