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酥油茶可以用绿茶吗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西藏也产茶!中国茶叶种植版图中的新星,你了解吗?

是时候,更新你对“藏茶“的理解与认知了!

时至今日,百度搜索“西藏地区产茶”吗?有一半答案依然是:不产茶。

同样有趣的是,在刚刚过去不久的第四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西藏展馆的亮相可以说是赚足了关注度。而,几乎所有人进入西藏展馆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西藏也产茶吗?”紧接着便是:“西藏产什么茶呢?”

殊不知,喜马拉雅圣茶、藏地茶、墨脱茶、雪域茶谷……西藏展馆里,产自西藏的茶叶已是琳琅满目。

大多数茶客并不知道,西藏地区其实是产茶的。即便是业内人士知道西藏产茶,但对于西藏所产茶叶的了解并不深入。

西藏不出产茶叶的历史早已终结。而今,西藏产的高原茶,已经开始销往内地。

不止于此。日前,经过多方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西藏林芝易贡茶场所产的首批价值10万元、17箱680罐精选红茶完成了出口货物检验报关手续,并顺利通关,实现了西藏高原茶叶出口“零”的突破。另有价值10万元的17箱绿茶(今年新茶)正在进行产品包装,预计6月底前将完成出口货物检验报关手续。此次西藏高原茶叶的出口,不仅为西藏高原茶叶拓宽了销售渠道,有力提升了高原茶叶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同时也为西藏茶叶走向世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西藏悠久和独特的饮茶文化

在藏族家庭中,几乎家家必备茶叶。

藏族民间谚语云:“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汉族饭饱腹,藏家茶饱肚”。无论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甜茶馆,亦或是一日三餐及迎客必备的酥油茶,无不昭示着茶在高原人民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身处高寒地带的藏族人民常食牛羊肉等高蛋白、高热量食品,助消化、解油腻的茶叶,成为了如同粮食、肉食等一样的必需品。

历史上西藏不产茶,饮茶只能从外地运送。在“汉地”,民间往来和军队作战都需要大量的马匹,而西藏盛产良马,两者间的需求也就推动了“茶马互市”的出现。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西藏地区对于茶叶的需求巨大,因此历代中央王朝也都将茶叶作为节制西藏的政治砝码。由此诞生了以“茶马互市”为主要交易的“茶马古道”,以及管理“茶马互市”的官方机构“茶马司”,并制定了藏区用茶的生产、销售、贩运、税收、价格、质量、监察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

历朝历代中央官员巡视西藏时,茶叶也必被列为首要贵重礼品之列,赠与西藏官员和藏传佛教寺庙,以示恩惠,以加强西藏地方上层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可以说,茶叶不仅是藏族人民的“民生茶“,也是中国从古至今沟通内地与西藏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纽带。

2西藏不产茶历史的改写

西藏茶产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得以快速发展。

1956年,西藏从云南引进茶种试种,但成活量极少,初次试种以失败告终。1960年,原十八军留藏复员干部留驻易贡建设军垦农场,再次引种茶树,经过多次尝试后试种成功,并且在1970年成功实现小面积种植。1971年,西藏工委做出了《关于在西藏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决定》,先后从云南省和四川省调进10万kg茶籽,在海拔1570~3700m的20多个县试种,虽在一些地区因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未试种成功,但仍在林芝市的米林、察隅等县成功开拓了一片新茶区。

随着政府对茶产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强,西藏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随之增加。从此,西藏也开辟了自己的茶园,结束了不产茶的历史,打破了海拔1900米以上不产茶的禁言。

作为西藏比较有代表性的茶园、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茶场,易贡茶场在西藏自治区乃至全国名声远扬。易贡茶场地理环境优越,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茶场至今仍保存有西藏历史上第一块规模种植的茶田以及场部的“将军楼”建筑群、西藏自治区党校旧址礼堂等历史文物建筑。易贡茶场种植最多的品种为四川中小叶群体种,新种植的有福选9号、梅占、福鼎大白茶以及软枝乌龙等茶树良种。2021年5月,易贡茶场以优越的自然茶园风光被评为“中国茶产业T20最美生态茶园”称号。

△易贡茶场图片来源“易贡茶场”公众号

上世纪70年代就有试种茶叶的墨脱,2012年也开始大规模引进内地名茶名种。墨脱县因经济发展落后,一直被称为“高原孤岛”,但其处于北纬30°附近,有着与西湖龙井、安化黑茶、印度阿萨姆邦等名茶产地相近纬度位置,有机种植环境得天独厚。自2013年墨脱县公路通车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墨脱县已成为林芝市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种植的茶叶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铁观音、名山特早213、储叶齐、梅占和4号茶等多个品种。

△墨脱果果塘大拐弯处远眺茶园图片来源@只喝百事

察隅县茶叶种植发展较晚,2017年始进行茶叶种植。主要种植的茶树品种为福选9号、梅占、名选131号、软枝乌龙。2020年4月,易贡茶业有限公司在察隅镇卡地村收购茶青171kg,察隅县首次实现了产茶。

如今,在西藏墨脱、察隅、波密、米林等地,茶田纵横,茶产业作为西藏新兴的绿色产业,受到国内茶界的重视。据了解,近年来,林芝市精选优良茶树品种进行种植,以高原有机茶为引领,全力打造高原绿色生态茶。

目前,林芝市农业农村局也在进行大规模健康茶茶叶基地建设,截至2020年5月底,林芝市已完成健康茶种植4万余亩。“十四五”末林芝市将完成10万亩健康茶原料基地的建设任务,满足林芝市茶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周边地市供应西藏本土的绿色健康茶。

无疑,西藏茶区是中国茶叶种植版图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西藏茶产业的发展,必将改变“藏茶”现有格局。而做为茶叶消费大省的西藏,是否会因其茶叶种植的大力推广,而成为西北茶叶市场的要地,还有待观察。

3西藏茶叶消费结构及市场变化

人们谈西藏的茶,首先想到的都是酥油茶。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使得加盐、加酥油的酥油茶,以及奶茶、甜茶等调饮茶成为藏区的茶饮主流。

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藏茶一直是以低价策略供应藏区,以保证民生。而对于定点作为藏茶边销的企业,国家也对其实行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扶持政策。

但是,随着现在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以及消费升级的到来,在满足藏区基本生存用茶供给的前提下,很多企业也开始研究口感及品质的升级,以适应更高要求的藏茶品饮市场。

世界屋脊洁净的环境以及独特的气候资源使得西藏所产的茶叶品质优异,成为了当地高端茶叶,供不应求。

△墨脱绿茶

△墨脱红茶

西藏茶叶的消费结构,也开始在悄然变化。西藏商务厅的数据显示,过去边销茶占西藏茶叶消费的98%以上;2000年以后,红茶、绿茶、花茶等逐渐流行,已占自治区茶叶销售的15%以上。铁观音、大红袍、云南普洱等名茶也不断进入高原市场。

同时,藏茶也开始慢慢探索一条“内销”之路。而主打养生保健牌的藏茶,也在逐渐在内陆地区备受追捧。其收藏价值也日渐引起一些藏茶家的注意,为藏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全国各地茶博会上,也总能看到藏茶的身影。

4藏茶新篇

近年来,西藏高度重视发展茶产业。在林芝,茶叶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林芝市墨脱茶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在第四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喜马拉雅圣茶以“发展特色有机茶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代表西藏助农特色有机茶品牌参展,收获颇丰。“莲花秘境”墨脱县交通不便,而茶叶就地加工、轻便运输、保鲜期长的优势,使得墨脱找准了致富的突破口。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墨脱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实体店(网店)”的销售模式,建设茶叶加工厂,由企业负责收购茶青、加工、包装、销售工作,在拉萨、成都、林芝、墨脱等地均开设墨脱茶实体销售网点,并成功入驻京东、天猫,突破地域、交通等各因素的限制,打开了西藏茶的全国销售网络。

据了解,目前西藏已投产的茶园规模小,产量较低。西藏自产茶叶,无论是品种还是工艺,均引进于内地,目前也还尚未形成自己稳定的工艺标准和口感风格。而目前西藏茶产业发展另一大制约因素,便是缺人。尤其是茶叶种植、加工、管理和经营人才更加稀缺。

人们对西藏的向往,不仅仅是因为其一尘不染的圣洁,还因为天赐良物于斯。林芝作为茶马古道上的千年驿站,藏区出产的毛皮、药材等和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等,在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如今,林芝更是成为西藏茶叶的主产区。

而林芝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是西藏茶旅文化走向未来的根基。生态是吸引力与基础,文化是精华与“密码”,而旅游则是纽带与筋骨。近年来,西藏积极运用好高原有机茶元素,深入挖掘林芝文化底蕴,引导并支持发展“茶+旅游”“茶+文化”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全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向外推广西藏茶叶产品和特色文化,打造西藏新名片。

茶香千载空悠悠!透过一缕缕茶香,仿佛可以听到昔日茶马古道上悠扬的铃铛声,再次响起。

来源:说茶ShowCha、作者:说茶传媒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知识》各类茶的冲泡方法,你知道吗?

茶叶的冲泡,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据茶的不同特性,应用不同的冲泡技艺和方法才能达到。

1. 名优绿茶的冲泡

细嫩绿茶的冲泡,要求茶具(茶杯或茶碗)洁净,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茶碗冲泡。杯、碗内瓷质洁白,便于衬托碧绿的茶汤和茶叶。泡茶的水质要好。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沏茶的水温,要求在80℃左右最为适宜,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使茶汤很快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水之比为1:50~1: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冲泡的手法很有讲究,要求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势,使注入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水至离杯沿1厘米~2厘米处即可。若待客,可将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盘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意,请客人品饮。

2. 红茶的冲泡

红茶的饮用方法,归纳起来大体分为清饮法和调饮法两类。

清饮法,就是将茶叶放人茶壶中,加沸水冲泡,然后注入茶杯中细品慢饮。好的工夫条红茶一般可冲泡2次~3次,而红碎茶只能冲泡1次~2次。

调饮法,是将茶叶放入茶壶,加沸水冲泡后,倒出茶汤在茶杯中再加奶或糖、柠檬汁、蜂蜜、香摈酒等,根据个人爱好,任意选择调配,风味各异。调饮法用的红茶,多数用红碎茶制的袋泡茶,茶汁浸出速度快,浓度大,也易去茶渣。

一般来说,品饮红茶,选用茶具也很重要,以选用咖啡茶具较为适宜。近年来在市面上流行一种台式泡沫红茶,其制法是红茶经冲泡后将茶汤倒人调酒器中,加上蜂蜜等配料,然后上下、左右摇动几十下,再倒人透明玻璃杯中品饮。由于茶汤含有皂素,形成泡沫,在透明杯中层次分明,十分美观,品饮泡沫茶,别有情趣,特别是青年人更为喜爱。泡沫红茶始于台湾,近期传入大陆。

3. 乌龙茶的冲泡

乌龙茶的品饮特点是重品香,不重品形,先闻其香后尝其味,因此十分讲究冲泡方法。从茶叶的用量、泡茶的水温、泡茶的时间,到泡饮次数和斟茶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茶叶的用量

冲泡乌龙茶,茶叶的用量比名优茶和大宗花茶、红茶、绿茶要多,以装满紫砂壶容积的1/2为宜,约重10克。

(2)泡茶水温

乌龙茶采摘的原料是成熟的茶枝新梢,对水温要求与细嫩的名优茶有所不同。要求水沸立即冲泡,水温为100度。水温高,茶汁浸出率高,茶味浓、香气高,更能品饮出乌龙茶特有的韵味。

(3)冲泡的时间和次数

乌龙茶较耐泡,一般泡饮5次~6次,仍然余香犹存。泡的时间要由短到长,第一次冲泡,时间短些,约2分钟,随冲泡次数增加,泡的时间相对延长。使每次茶汤浓度基本一致,便于品饮欣赏。

(4)、冲泡和斟饮

冲泡乌龙茶有专门的茶具。广东、福建人喜爱用"烹茶四宝"------潮汕烘炉、玉书、孟臣罐、若深瓯.潮汕烘炉是烧开水用的炭火炉;玉书为烧开水的水壶,一般是扁形的薄瓷壶,约能容水2O克 ;孟臣罐为紫砂壶;若深瓯是微型精制的白色小瓷杯。冲泡前先用开水将茶具(茶壶、茶杯、茶盘)淋洗一遍,以保持茶具洁净,又利于提高茶具本身的温度。当壶中置茶以后,沸水沿壶内壁缓缓冲入,在水漫过茶叶时,便立即将水倒出,称之为"洗茶",洗去茶叶中的浮尘和泡沫,便于品其真味。洗茶后即第二次冲入沸水,水量以溢出壶盖沿为宜,盖上壶盖。文章来自微信号:cha567 。冲水的方法应由高到低,且在整个泡饮过程中需经常用沸水淋洗壶身,以保持壶内水温,充分泡出茶叶的香味。

斟茶方法也与泡茶一样讲究,传统的方法是用拇、食、中指夹着壶的把手。斟茶时应低行,以防失香散味。茶汤按顺序注入几个小茶杯内,注量不宜过满,以每杯容积的1/2为宜,逐渐加至八成满,使每杯茶汤香味均匀。

4. 花茶的冲泡

花茶是融花香、茶味于一体的茶类,花茶的品饮虽重于香气,但高档毛峰花茶其形状仍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品饮高档名优花茶,通常选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茶叶用量与水之比为1:5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宜用85℃左右的沸水冲泡,时间3分钟~5分钟。冲泡次数以2次~3次为宜。可透过玻璃杯欣赏茶胚精美别致的造型,如冲泡的是特级茉莉毛峰花茶,可欣赏到毛峰芽叶在杯中徐徐展开,朵朵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的景象,别有情趣。泡好后,先揭盖闻香,鲜灵浓纯,扑鼻而来。再尝其味,花香茶味,令人精神振奋。中、低档花茶,主要是闻香尝味,一般选用洁净的白瓷杯或白瓷茶壶冲泡,水温要求100℃,冲泡5分钟后即可斟饮。北方居家品饮花茶,常采用茶壶共泡分饮法,具有方便、卫生的特点,家人老小团聚,泡上一壶茶,一边品饮,一边拉家常,会给家庭增添温馨气氛。四川人品饮花茶,很有地方特色,常用一套三件头茶具(茶碗、茶托、茶盖)泡茶,边饮品,边摆"龙门阵",悠然自得。

5. 紧压茶的冲泡

紧压茶冲泡至今仍沿用古老的传统方法。我国生产的紧压茶大多为砖茶,较为坚实,加之原料较粗老,所以用开水冲泡难以浸出条计。饮用时必须先将砖茶捣碎,在铁锅或铝壶中烹煮,而且有时在烹煮过程中,还要不断搅拌,以使茶汁充分浸出。饮用紧压茶的,多半是西藏、内蒙、新疆等地的兄弟民族,那里多属高原地区,气压低、水不到100℃就沸腾,如果用冲泡法冲泡砖茶,茶汁便不易浸出,所以紧压茶需用烹煮法才能饮用。

由于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也有所不同。 从各地区少数民族饮茶习俗可以看出,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与众多其他茶的冲泡法至少有三点不同:一是饮用时先要将紧压茶打碎;二是不宜冲泡,要用烹煮方法才能使茶汁浸出;三是烹煮时,大多加上佐料,采用调饮方式饮茶。

6. 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泛指云南原思普区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杀青、揉捻、晒干而制成的晒青茶,以及用晒青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沱茶、普洱方茶、七子饼茶、藏销紧茶、团茶、竹筒茶等。

普洱散茶外形条索肥硕,色泽褐红,呈猪肝色或带灰白色。普洱沱茶,外形呈碗状。普洱方茶呈长方形。七子饼茶形似圆月,七子为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

通常的泡饮方法是:将10克普洱茶倒入茶壶或盖碗,冲入500毫升沸水。先洗茶,将普洱茶表层的不洁物和异物洗去,才能充分释放出普洱茶的真味。再冲入沸水,浸泡5分种。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分斟入品茗杯,先闻其香,观其色,而后饮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心旷神怡。普洱茶饮用方法有用特制的瓦罐在火膛上烤后加盐巴品饮;有加猪油或鸡油煎烤油茶;有的打成酥油茶。

各类茶的冲泡方法与技巧,你知道吗?

导读:茶叶的冲泡,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据茶的不同特性,应用不同的冲泡技艺和方法才能达到。

1. 名优绿茶的冲泡

细嫩绿茶的冲泡,要求茶具(茶杯或茶碗)洁净,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茶碗冲泡。杯、碗内瓷质洁白,便于衬托碧绿的茶汤和茶叶。

泡茶的水质要好。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

沏茶的水温,要求在80℃左右最为适宜,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使茶汤很快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水之比为1:50~1: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冲泡的手法很有讲究,要求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势,使注入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水至离杯沿1厘米~2厘米处即可。若待客,可将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盘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意,请客人品饮。

2. 红茶的冲泡

红茶的饮用方法,归纳起来大体分为清饮法和调饮法两类。

清饮法,就是将茶叶放人茶壶中,加沸水冲泡,然后注入茶杯中细品慢饮。好的工夫条红茶一般可冲泡2次~3次,而红碎茶只能冲泡1次~2次。

调饮法,是将茶叶放入茶壶,加沸水冲泡后,倒出茶汤在茶杯中再加奶或糖、柠檬汁、蜂蜜、香摈酒等,根据个人爱好,任意选择调配,风味各异。调饮法用的红茶,多数用红碎茶制的袋泡茶,茶汁浸出速度快,浓度大,也易去茶渣。

一般来说,品饮红茶,选用茶具也很重要,以选用咖啡茶具较为适宜。近年来在市面上流行一种台式泡沫红茶,其制法是红茶经冲泡后将茶汤倒人调酒器中,加上蜂蜜等配料,然后上下、左右摇动几十下,再倒人透明玻璃杯中品饮。由于茶汤含有皂素,形成泡沫,在透明杯中层次分明,十分美观,品饮泡沫茶,别有情趣,特别是青年人更为喜爱。泡沫红茶始于台湾,近期传入大陆。

3. 乌龙茶的冲泡

乌龙茶的品饮特点是重品香,不重品形,先闻其香后尝其味,因此十分讲究冲泡方法。从茶叶的用量、泡茶的水温、泡茶的时间,到泡饮次数和斟茶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茶叶的用量

冲泡乌龙茶,茶叶的用量比名优茶和大宗花茶、红茶、绿茶要多,以装满紫砂壶容积的1/2为宜,约重10克。

(2)泡茶水温

乌龙茶采摘的原料是成熟的茶枝新梢,对水温要求与细嫩的名优茶有所不同。要求水沸立即冲泡,水温为100度。水温高,茶汁浸出率高,茶味浓、香气高,更能品饮出乌龙茶特有的韵味。

(3)冲泡的时间和次数

乌龙茶较耐泡,一般泡饮5次~6次,仍然余香犹存。泡的时间要由短到长,第一次冲泡,时间短些,约2分钟,随冲泡次数增加,泡的时间相对延长。使每次茶汤浓度基本一致,便于品饮欣赏。

(4)、冲泡和斟饮

冲泡乌龙茶有专门的茶具。广东、福建人喜爱用"烹茶四宝"------潮汕烘炉、玉书、孟臣罐、若深瓯.潮汕烘炉是烧开水用的炭火炉;玉书为烧开水的水壶,一般是扁形的薄瓷壶,约能容水2O克 ;孟臣罐为紫砂壶;若深瓯是微型精制的白色小瓷杯。冲泡前先用开水将茶具(茶壶、茶杯、茶盘)淋洗一遍,以保持茶具洁净,又利于提高茶具本身的温度。

当壶中置茶以后,沸水沿壶内壁缓缓冲入,在水漫过茶叶时,便立即将水倒出,称之为"洗茶",洗去茶叶中的浮尘和泡沫,便于品其真味。洗茶后即第二次冲入沸水,水量以溢出壶盖沿为宜,盖上壶盖。

冲水的方法应由高到低,且在整个泡饮过程中需经常用沸水淋洗壶身,以保持壶内水温,充分泡出茶叶的香味。

斟茶方法也与泡茶一样讲究,传统的方法是用拇、食、中指夹着壶的把手。斟茶时应低行,以防失香散味。茶汤按顺序注入几个小茶杯内,注量不宜过满,以每杯容积的1/2为宜,逐渐加至八成满,使每杯茶汤香味均匀。

4. 花茶的冲泡

花茶是融花香、茶味于一体的茶类,花茶的品饮虽重于香气,但高档毛峰花茶其形状仍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品饮高档名优花茶,通常选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茶叶用量与水之比为1:5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宜用85℃左右的沸水冲泡,时间3分钟~5分钟。冲泡次数以2次~3次为宜。

可透过玻璃杯欣赏茶胚精美别致的造型,如冲泡的是特级茉莉毛峰花茶,可欣赏到毛峰芽叶在杯中徐徐展开,朵朵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的景象,别有情趣。泡好后,先揭盖闻香,鲜灵浓纯,扑鼻而来。再尝其味,花香茶味,令人精神振奋。中、低档花茶,主要是闻香尝味,一般选用洁净的白瓷杯或白瓷茶壶冲泡,水温要求100℃,冲泡5分钟后即可斟饮。

北方居家品饮花茶,常采用茶壶共泡分饮法,具有方便、卫生的特点,家人老小团聚,泡上一壶茶,一边品饮,一边拉家常,会给家庭增添温馨气氛。四川人品饮花茶,很有地方特色,常用一套三件头茶具(茶碗、茶托、茶盖)泡茶,边饮品,边摆"龙门阵",悠然自得。

5. 紧压茶的冲泡

紧压茶冲泡至今仍沿用古老的传统方法。我国生产的紧压茶大多为砖茶,较为坚实,加之原料较粗老,所以用开水冲泡难以浸出条计。饮用时必须先将砖茶捣碎,在铁锅或铝壶中烹煮,而且有时在烹煮过程中,还要不断搅拌,以使茶汁充分浸出。

饮用紧压茶的,多半是西藏、内蒙、新疆等地的兄弟民族,那里多属高原地区,气压低、水不到100℃就沸腾,如果用冲泡法冲泡砖茶,茶汁便不易浸出,所以紧压茶需用烹煮法才能饮用。

由于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也有所不同。 从各地区少数民族饮茶习俗可以看出,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与众多其他茶的冲泡法至少有三点不同:一是饮用时先要将紧压茶打碎;二是不宜冲泡,要用烹煮方法才能使茶汁浸出;三是烹煮时,大多加上佐料,采用调饮方式饮茶。

6. 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泛指云南原思普区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杀青、揉捻、晒干而制成的晒青茶,以及用晒青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沱茶、普洱方茶、七子饼茶、藏销紧茶、团茶、竹筒茶等。

普洱散茶外形条索肥硕,色泽褐红,呈猪肝色或带灰白色。普洱沱茶,外形呈碗状。普洱方茶呈长方形。七子饼茶形似圆月,七子为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

通常的泡饮方法是:将10克普洱茶倒入茶壶或盖碗,冲入500毫升沸水。先洗茶,将普洱茶表层的不洁物和异物洗去,才能充分释放出普洱茶的真味。再冲入沸水,浸泡5分种。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分斟入品茗杯,先闻其香,观其色,而后饮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心旷神怡。普洱茶饮用方法有用特制的瓦罐在火膛上烤后加盐巴品饮;有加猪油或鸡油煎烤油茶;有的打成酥油茶。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